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女主的嫡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姐说得没错,三妹妹以后一定不要忘了我们的姐妹之情。锦瑟,你说对吗?现如今我们姐姐还能亲亲热热地说话,等以后出了门子,嫁的门第不同,恐怕连站在一起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李锦素不着痕迹地脱开李锦笙的手,“姐姐们何苦打趣我,我再是如何,也是李家的姑娘,万不会有不认姐妹的一天。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祖母最是心疼大姐姐,依我看大姐姐以后才是过得最好的一个。”
段雯秀刚才对李锦素的酸气立马散了,娘说过,她的对手只有李锦笙。
“三妹妹说得没错,祖母这么疼爱大姐姐,什么好事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大姐姐,我们哪里能比。”
一想到那俊逸的男子,竟然是祖母替庶姐谋的姻缘,她心里便嫉妒难当,酸溜溜的。不行,她一定要想法子抢过来,不能什么好处都让李锦笙占了。
李锦素心知李锦笙为何要说这些话,无非是想让段雯秀和自己对上,她稳坐高台,看她们斗得你死我活。
可惜,自己还真不想如对方的愿。
李锦瑟自始自终没说一句话,这个时候轻轻扯了一下李锦素的衣袖,用几人都听得到的声音道:“三姐姐,我还有经书没抄完。”
一说到经书,几人就歇了话题,大家都分了任务,或多或少而已。
李锦笙笑道:“往日里我真是看走了眼,不想我们姐妹几个中,就数四妹妹最懂事。”
“大姐姐,你可别吓到四妹妹。她胆子小,经不起你这么说。我们再懂事,也比不过大姐姐你。大姐姐一片纯孝之心,最得祖母的看重,我们几个不能近身侍候,也只能在其它事情上费些心思,万不及大姐姐。”
“三妹妹越发会说话了。”
“大姐姐,我觉得三妹妹说得对。”段雯秀也附和。
李锦笙看着她们三人,突然笑了一下,“真是好极,三位妹妹都令我刮目相看。也是,我们姐妹都是孝顺的,我也要去抄经书了,妹妹们慢走。”
说完,她昂着头进了屋子,外面的三人便各自散了。
寺中的规矩是过午不食,午膳过后,香客们若是饿了,会吃一些自己带来的点心再喝点茶水对付。
李锦素不抗饿,常氏给她们每个人分派的只有三块小小的酪皮酥。这点东西下肚,跟没吃差不多。得了常氏的命令,几人都各自在房间里抄经书。
一直到半夜,风平浪静。
她幽幽地叹一口气,总觉得这平静不太真实,翻了一个身朝里。似乎有风吹进屋子,浑身不由得汗毛倒竖。心里猛地一提,摸到枕头下的匕首。
感觉有人靠近床边,差点尖叫出声,举起匕首,正要跳起来。
“是我。”清越如冷玉相击的声音。
是表姐。
她捂着心口,身体瘫软。深吸了两口气,慢慢拥被坐起。瞧一眼小床上睡着的墨语,心里闪过一丝纳闷。
“表姐,你怎么来了。”
“路过。”
好烂的借口,是什么样的行程能在半夜里路过大济寺。心下感动,表姐必是不放心她,所以才来寺中看一看的。
薛瑜先是站在床前,墨衣墨发,黑纱遮面,恍如暗夜魅影。盯着她的脸看了一会儿,慢慢走到桌边,缓缓坐下。
“今日可见到连近欢了?”
李锦素点头,“我看那连四公子,并不如传闻中的那样不堪。听说他是来接侯夫人的,下午已经下山了。”
她满脑子的不解,原先以为常氏想将她嫁给连四,一定会有阴损的法子。怎么照此看来,似乎有些不对。
这一夜安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薛瑜脸色莫测,“谁告诉你连四为人不堪的?”
“表姐你警示于我,我这才打听了一下。”
“传闻不可信,我警示你并不是说连四为人不堪,而是…”薛瑜隐去下面的话,其实原本是想写连家庶四子,可堪良配几个字的,不知为何只写了前面的字。
李锦素更糊涂了,手里还握着那把匕首,“表姐的意思难道不是让我防着祖母将我许给连四公子吗?要不然你为何除了送药,还送我匕首防身?”
“药是你自己要的,至于匕首之事,这就要问你了,你不记得发生的事吗?”
“我……我不太记得了,我前天夜里是不是麻烦表姐了,锦素丢脸了。”
“知道丢脸就好,你真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事?”
李锦素大惊,难道她还真做了丢脸的事。她仔细回想着,只记得自己浑身热得很,一直抱着表姐不放。
那时候,她觉得表姐身上好舒服,硬硬的。
等等,硬硬的?
她没有看薛瑜的表情,薛瑜可是将她的表情变化瞧得一清二楚。心知她必是想起了什么,修长的手紧握成了拳。
“我不太记得了,就记得自己抱着表姐撒泼…”一闪而过的念头,李锦素不是很在意。怪不得表姐送她匕首,敢情自己觉得硬硬的东西就是表姐随身带的武器。
薛瑜不动声色观察着她的表情,眼神更是深得可怕,“你中药之时,摸到我身上的匕首,非要拿走,我只好送给你了。”
“我…多谢表姐割爱。锦素是真心谢谢表姐的,表姐是对我最好的人了,我喜欢表姐。”
喜欢二字,似一记响鼓。
薛瑜心绪复杂,盯着她的脸,生生瞧了好大一会儿。“女孩子家,不要随便对别人说喜欢。我帮你,并不完全是好心,我只是不想你丢了佟氏一门的脸面。”
她有些尴尬起来,表姐说话真是半点情面不留。明明处处在帮她,嘴里却一直说得勉强,真是做了好人都不落好。
好在,她心里念着对方的好。
“表姐的话,锦素都记着了。那日表姐费心替我寻药,我还未来得及感谢,今日一并谢了。”
“我还未问你,你要那些药做什么?你别告诉我,你是为了防你的祖母?”
李锦素张了张嘴,她确实是防着常氏。后宅之中,不就是爱用这样的药算计人吗?
“不该想的你偏想得远,该想的你竟然想不到。你以为你祖母是什么人?她可是你父亲的亲娘,你的亲祖母。她再算计,也不会拿李家的名声去赌,更不会用那样的手段算计你。她只要端着长辈的身份,自有法子让你认命。”
“可是,她不是想向连家示好,和侯府结亲吗?”
“她是有那个想法没错,也要看侯府愿不愿意。先前她有你娘的那些东西在手,想攀侯府这门亲,连家本着拉拢你父亲的心思,再冲着庶媳的丰厚陪嫁,或许会准你那庶姐进门。你父亲不过区区御史,又无家族势力,对于连家来说可有可无。如今你祖母手中没有资本,侯夫人不过是碍于情面与她逢场作戏一番,拿出连四公子做挡,好顺势下台阶。”
李锦素明白过来,怪不得她们刚一上山,和侯夫人见过面后,侯夫人就下山了。感情是走个过场,敷衍一下常氏。
不对,她是乡君,而且还有不少的嫁妆。
“可是表姐,我以为她们的目标是我…”
“没错,一石二鸟之计。为什么会是连四公子?正是因为连近欢容貌出众,善于迷惑女子的心。侯夫人的主意打得好,若你看中了连四公子,以你曾经的做派,必是会如痴缠沈家大公子般,紧追不放。到那时纵使你身份高,侯府勉为其难,被你一番真情所动,定会聘你,旁人也说不出错来,反倒夸侯府明理。”
李锦素明白了,敢情在别人的眼中,自己就是一个肤浅的女子。还是一个为了所谓爱情,什么都敢做的女子。
侯夫人真是太会算计了。
“那我要是不上钩呢?”
薛瑜垂了眼眸,不上钩自有不上钩的算计。她这样一个凭空冒出来的乡君,又是皇后娘娘力荐的,于连氏一派而言,是一个最好利用的棋子。
这枚棋子,用来打皇后的脸最合适不过。
“前次皇后娘娘生辰,外人都传皇后是想替二皇子择妃,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听到过一些风声,可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么些天过去了,也不见宫中有什么动静,而且也没有听说皇后娘娘再召女眷进宫。”
薛瑜抬了眸,看向她。
“若是我说,宫中有意你为二皇子妃,你该怎么办?”
“我?”
李锦素惊愕地瞪大眼,怎么可能?李家又不是显贵,她母族佟家还是罪臣,陛下怎么可能将她许配给二皇子?
二皇子再是残了废了那也是陛下的亲儿子。
就算陛下听信连贵妃的话,受了枕头风,不是还有皇后娘娘那个亲娘吗?皇后娘娘一定不愿意自己的皇儿娶一个没权没势没助力的皇子妃。
她摇着头,“皇后娘娘一定不会同意的,表姐是知道的。我这个乡君的封号就是听着好听,实际上我要什么没什么。有后娘就有后老子,我爹是个靠不住的,我祖母又视为挡路石。我母族是罪臣,可以说我要是出了事,是没有人庇护的。二皇子本就不易,身体又不好,皇后娘娘定想替他寻一个得用的助力,日后也能有个倚仗。就凭这个,我都不可能成为二皇子妃。”
这些道理她都能想得明白,何况是宫里的皇后娘娘。父母爱子,哪有不替孩子谋划的。二皇子已无缘皇位,要是将来没有助力,大皇子登基后,他可怎么办?
薛瑜平静地看着她,她倒是想得通透。这个丫头,偶尔看着机灵,有时候又有些傻气。她就不想想,正是因为她如此无用,贵妃一派才会尽力促成此事。
“如果宫中真有旨意,让你嫁给二皇子,你待如何?”
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成立的。
然而她闻言,还是苦笑一声,“我等后宅女子,莫说是姻缘,便是性命都捏在别人的手中。宫中真有旨意,我除了嫁,哪还有其它的法子。有时候我特别羡慕表姐,你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纵是没有丈夫,也比不少有夫有子的女子过得如意。若是我能像表姐一样,也能这样生活就好了。”
薛瑜眼一眯,险险冒出寒气,“你想当寡妇?”
还没嫁就想当寡妇,这简直是…
“寡妇有什么不好的,没了丈夫,就意味着不会受妾室的气,不用替丈夫养庶子庶女。自自在在的,有什么不好?”
如果在嫁人和当寡妇之间让她选择,她宁愿当寡妇。寡妇易当,后宅夫人不易当,皇家的媳妇更不易当。
薛瑜慢慢站起身,走了过来,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那眼神复杂难辩,眉锋处隐见薄怒,几欲喷薄而出。
李锦素惊讶地抬头,不知为何莫名紧张起来,差点窒息。对方眉宇之间似乎覆上阴鸷,应该是被戳到痛处,心里不痛快了。
她后悔不迭,饱汉不知饿汉饥,她的想法不代表别人的想法。表姐是个寡妇,指不定心里多难受。
“表姐…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现在的日子特别让人羡慕,我心生向往…”
“既然你这么向往,我觉得你更应该嫁给二皇子。一个残废,指不定哪天死了,你就得偿所愿,成寡妇了。还是皇家的寡妇,谁也不敢欺负,不正合你意?”
好像有些道理,只是听着表姐的语气好生奇怪,一字一字竟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似的。她莫不是说话犯了表姐的忌讳,表姐这是生气了。
“表姐,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嘴笨不会说话,表姐你别生气…”
她急得掀被下床,不想薛瑜往后退了两步。转身拂袖,一眨眼的功夫,人出了门,很快就不见了。
“表姐,对不起,我没有别的意思,我真的特别喜欢你……”
回答她的是一室寂静,表姐真的生气了,她失落地坐到床上,想了很久。终于倒下去,用被子蒙着头。
自己真是太不会说话了,白白得罪了最大的靠山。
且说薛瑜出了屋子,疾步独行,转眼间便出了寺,隐在后山之中。
黑暗中,脸上是没人能看到的表情,那是一种极惊愕又自我嫌弃的模样。饶是弄不清楚自己的心思,却也知这样的自己是极不寻常的。
慢慢放缓脚步,停驻下来。
方才自己在气什么?
那个丫头,真是敢想!
哼,她竟然想当寡妇!
连家人……真是好心思。此次带连四来大济寺,恐怕不止一石二鸟,应是一石三鸟。若是李三真对连四一见钟情,往后再嫁进二皇子府。
一个心里有人的二皇子妃,应该是连家最愿意看到的吧。有异心的后宅女子,才是最好操控的傀儡。
真真是好计谋。
“出来。”
他低唤一声,就见一黑影从不远处飘来,落到他的面前,跪在地上。
“主子。”
“传信给皇后,就说李家三姑娘,可。”
第26章 指婚
此时的平宁宫;内寝之中还未熄灯。
恰是一番云雨之后,连贵妃娇软地偎在明帝的怀中。明帝单臂搂着,有一下无下地抚摸着她光祼的玉臂。
“陛下,臣妾瞧着皇后娘娘最近为二皇子选妃的事情操碎了心,着实有些不忍。有心想帮衬一二,又怕皇后娘娘多想。”
连贵妃的软语娇甜;一如少女般。纵使大皇子都成婚了;她依旧盛宠不衰。明帝宠爱她;一月里宿在平宁宫的日子最多。
明帝慵懒地闭着眼;二皇儿为何迟迟选不定皇妃,其原因他是知道的。他不愿伤了重臣老臣的心;又觉得亏欠了邑儿。
当初是他一念偏心,才送邑儿去夏国为质。如今邑儿变成这般模样,非他所愿。是以,他也想替邑儿择一可心的皇子妃,弥补一二。
然而此事又不能强求,若真是执意指婚,那些臣子们定会心生怨恨。且即使奉旨嫁了,兴许女子存了恨意;不肯真心待邑儿,恐凑成一对怨偶。
皇子妃的身份又不能低,低了就委屈邑儿了。还真是左右为难;连他这个帝王都不敢随意下旨。
“臣妾这几日看陛下您心里也是着急的;二皇子这事委实难办了些。高不成低不就;其实臣妾心中有一人选……”连贵妃小心观察着明帝的脸色,见他面色平静,才接着道:“不知陛下可记得新封的乡君?”
明帝缓缓睁开了眼睛,精光大盛。
“你是说李御史家的姑娘?”
“正是,她是嫡出,又是您下旨亲封的乡君。前次皇后娘娘生辰之上,臣妾看着皇后也颇为喜欢她。臣妾想着,她身份是勉强够的,又得皇后娘娘的喜爱,或许是个好人选……”
明帝眼中的精光褪去,慢慢重新闭上,“倒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只此一句,便再无它话了。连贵妃是聪明的,绝口不再多言一句,反倒是起了娇态,与明帝说起一些宫外的趣事。
明帝极爱听她的声音,念念叨叨的,像寻常夫妻一般。颇为享受这样的感觉,两人是表姐妹,又是自小长大的情份,自是非同一般。
次日,明帝去陈皇后宫中时,说到了上次生辰的事。
“上次你生辰,各家夫人们都带了嫡女进宫。朕看你最近有些郁郁,何不召些有眼缘的姑娘进宫,陪你说说话。”
陈皇后垂着眸,突然落下泪来,“陛下…臣妾怕人误会。最近外头都在传,说臣妾要给邑儿择妃。那些夫人们躲都来不及,又怎么愿意听到臣妾召她们家姑娘进宫说话?”
明帝皱起眉头,面有薄怒,“朕的皇子,龙子凤孙,难道是他们做臣子能嫌弃的?”
“陛下,话是没错。可是邑儿如今的模样…臣妾每每思来痛不欲生。他性情沉默,见天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便是出来了,也是时常一坐半天久不出声,臣妾看着心里难受…想来臣子们也没错,别人家里千娇万宠养出来的嫡女,怎么舍得嫁给邑儿。臣妾不怪他们…只怪自己命苦…”
“朕下旨宣人进宫,谅她们也不敢不从!”
陈皇后大惊,吓得连忙欲跪,被明帝一把托起。
“陛下,万万使不得。邑儿已成了这般模样,要是再惹人怨恨,他往后该如何自处?臣妾知道陛下爱子心切,可是邑儿的身体…陛下,万事随缘吧!”
明帝将她扶起,重新落座。
多年结发夫妻,明帝是欣赏陈皇后的端庄大气,贤惠明理。正是因为她太贤德了,他总觉得两人之间隔着一层,不如与想容在一起放松。
他是帝王,事事须以江山社稷为重。
邑儿的身体废了,注定与皇位无缘。邑儿原本是嫡子,按理来说是正统的储君,成了今天的模样,他是有愧疚之心的。
然而他不悔,为君者若不能护着心爱的女人和孩子,那他要帝位权势有何用?
“邑儿年纪不小了,早些定下来总是好的。上次你生辰,朕不是新封了一位乡君吗?朕瞧着那是一个大义的姑娘,你也有几分喜欢。”
话说到这里,陈皇后哪能不明白明帝的意思。昨夜里歇在平宁宫,今天就提到邑儿婚事。她不是不知道连贵妃的打算,纵使邑儿愿意,她到底有些意难平。
说穿了,是李三姑娘本身的处境。
并非她嫌弃李锦素,而是李家那团子乱麻本身就够乱的。邑儿若是娶了李三姑娘,得不到李家的半分助力。
这天下,将来说不准就是大皇子的,真到那个时候,邑儿身后除了她娘家,再无人相帮,该怎么办?
想到暗卫昨天送进宫的口信,她相信邑儿的决定。邑儿既然认为李三姑娘可娶,必是有他的原因。
“陛下说好的人,自然是错不了的。只是那李姑娘出身太单薄了些,生母早亡,她又懂事,臣妾瞧着可怜得紧,有些于心不忍。”
明帝动容地握着她的手,这个皇后父皇是没有选错的。这么多年了,皇后始终那么知礼顾大局,又有悲悯之心。
若不是如此,他也就不会如此觉得愧对他们母子。
“这个好办,朕给她一个封号,称为谨孝。并且给她指一个封地,让她享有食邑。云洲治下有一县,名为富仁县,县中有一水曲乡,是云洲有名的鱼米富饶之乡。朕下旨,将水曲乡方圆四百里的乡镇都划为谨孝乡君的封地,封地代代由女世袭罔替。”
陈皇后一听,便又要跪下,这次明帝没有扶她。
“臣妾替邑儿谢过陛下。”
“皇后请起,你我夫妻,何须言谢。等邑儿与李氏大婚之后,朕封他为亲王,照旧世袭罔替,代代传承。”
“陛下…”
陈皇后泪盈于睫,亲王的封号,不是随便封的。古往今来,能被封为亲王的大多是帝王亲近的兄弟叔伯,像邑儿这样从皇子直接亲王的,实属罕见。
邑儿说得对,他们母子如今可依仗的唯有陛下的这点愧疚之情。
明帝看到这样的陈皇后,心下动容。是他亏欠了皇后母子,做些补偿是应该的。邑儿失了储君资格,这个亲王封号是他该得的。
陈皇后喜极而泣,用帕子强压着泪水,脸上却是笑着的。
帝王的宠爱啊,有时候真是可笑。你非得把自己摆在弱处,似一只无依的猫狗般,才能换来君王的些许怜爱。
这些年,她从国公府的嫡长女变得后宫中依附帝王的其中一个女子,其中心中百般怨千般恨,都被她死死地咽下了。
不争就是死。
连想容的儿子一旦登基,他们母子就没了活路。骨肉相残,在天家是极为寻常之事。他们不得不争,不得不暗自筹谋。
明帝不知她心中所想,只当她感动得无以言表,心里泛起了一些柔情,留下来陪她用了膳。福禧殿中,一派温情,连带着宫女们走路都生了风。
李锦素丝毫不知自己的亲事已被定下,正和李锦瑟二人去寺后的祈福井边挂福袋。大济寺的祈福井,相传已有四百年。
井边的两棵云松,也有三百多年了。根深叶茂,上面挂满了红色的锦袋。风一吹,锦袋下面的络子飘飘扬扬。
大树的旁边,还有几棵小树,也挂满了福袋。
人人都说大济寺的祈福井最是灵验,这个说法不知传承了多少年。大树上有些锦袋都失了本色,络子也只剩几根线,在风中飘零着。
“三姐姐相信这些吗?”锦瑟问道。
李锦素一边踮脚往小树上系锦袋,一边勾起了唇,“图个安慰而已,若是所求之事都能心想事成,天下人何人愿意发奋图强,又有何人愿意辛苦劳作。”
“这位姑娘说得有理,若是世人都将命运托付佛祖而不知努力上进,岂不是人人都将注定碌碌无为,浑浑噩噩。”
说话的是一位书生,青衣布衫,巾带束发。手中也拿着一个红布袋,料子粗糙,正站在她们不远处,目光炯炯。
看样子,是一位读书人。
身量颇高,不胖不瘦,五官端正清朗,一派正气。
他被姐妹二人的容貌惊艳到,才觉自己犯了书生气,说话不太妥当。面上显出羞赧之色,作揖见了礼。
“小生伯子琴,在寺中借读。打扰二位姑娘雅兴,失礼失礼。”
伯子琴?
李锦素心头一震,这不是书中的男主吗?此书名为《帝京琴瑟》,取之男女主的名字。男主寒门举子,与女主相互扶持,一路青云。
“伯公子有礼,我们姐妹是寺中的香客。因家中祖母身体有恙,特来挂个福袋替祖母祈福,这位是我的妹妹。”
李锦素没有说姓名,只将想缩到后面去的李锦瑟拉了出来。
伯子琴已从二人的穿着中看出来她们定是官家小姐,当然不会相问她们的姓名。贸然搭话已是唐突,逐又行了礼,欲转身离开。
“伯公子留步,既然伯公子也是来挂福袋的。我姐妹二人已挂妥,本当离去,伯公子请。”
李锦素开了口,轻轻推了一下李锦瑟,无奈锦瑟低着头,就是不肯多看那伯子琴两眼。李锦素无法,拉着庶妹含笑婷婷走开。只留下一缕香风,令伯子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不愧是官家小姐,行事做派落落大方。与他说的话应是姐姐,那位低头不语的姑娘应是妹妹。像他这样的寒门书生,多看这样的姑娘两眼都是不应该的。
他自嘲一笑,把自己的福袋挂上。
李家姐妹拐了一个弯后,李锦素这才放慢了脚步,“锦瑟,方才那位伯公子,你觉得如何?”
李锦瑟在她的面前,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早已没有刚才的羞怯之态,眉宇间淡定从容,微微地思索着。
“说不上来,能在寺中苦读,想来是个十分上进的公子。然而我却觉得这位伯公子是有野心之人,寺中虽清幽是上乘的读书之所,却也是达官贵人最爱来的地方。三姐姐瞧他,嘴上说着失礼,为何还要出声?明知我们是官家女眷,他若真是知礼的,应该谨记尊卑,等我们离开再出来,可见他是有心思的。”
她要是不说,李锦素是万万想不到这一点。男主自带光环,当然出场就得出人意料,引起女主的注意。
难道四妹妹对伯公子的感观很差吗?
“那四妹妹觉得他心思不纯之人?”
“倒也未必,观他举止,此人极为自负清高。他定不会存什么龌龊心思,用阴损的法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有野心的男人不能相交,他注定心中只有功名利禄。你若不能与他相互扶持,成了他的助力,他必是瞧不上的。”
说穿了,再清高,本性也是势利的。
李锦素纳闷起来,伯子琴是不是出场的时间地点不对,怎么锦瑟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照锦瑟这么说,伯子琴根本就不是良配。
“如若四妹妹自己选择,可愿选伯公子这样的人做夫君?”
李锦瑟诧异地看过来,三姐姐这话是何意?莫不是对伯公子一见钟情,起了下嫁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三姐姐,如若让我自己选夫君,我只愿选一个心诚纯良的男子,穷也没关系,只要三餐有继,与我一心,再苦我也认了。这位伯公子不是池中之物,如果真嫁了,身为他的妻子应该要比他人辛苦许多。后宅生活艰难,我们女子本就不易,若是还要时时琢磨枕边人的心思,岂不活得太累?”
李锦素默然,四妹妹看得如此明白,为什么又嫁给伯子琴了呢?
且他们夫妻恩爱,羡煞旁人。可见四妹妹的聪惠,是能压住伯子琴的。然而听了她的这一番话,又不确定还让四妹妹与伯子琴成为夫妻,是对还是错?
她的沉默看在李锦瑟的眼中,不由得担心起来。三姐姐可千万不要看上那伯公子,女子下嫁,一般很难善终。
好比逝去的嫡母,不就是侯门贵女下嫁寒门仕子,结果落到红颜命薄的下场。就连所出的女儿的都被他人掌控,身不由己。
于是作为原书中的女主,李锦瑟打定了主意,一定在要自家三姐面前多刷男主的缺点,让三姐死了这条心。
“三姐姐,这个伯公子分明就故意找我们搭话的。这样的男人,我们应该小心为好,切不可与他有什么瓜葛。”
李锦素啼笑皆非,敢情锦瑟以为她对伯子琴动了心。
“你放心,我不过是突然有感而发,不可能对他有什么想法。”
“那就好。”
姐妹二人回到住处,便看到一脸喜色的李锦笙从屋子出来,像是有什么事情。看到她们,李锦笙脸上的笑容立刻敛去,换上一种说不出来表情。
她刚从监寺大师那里回来,得到了一个惊天大好的消息。她本是去相询何时焚经祈福的,不想监寺大师看到她的字,大大夸赞了一番。
无意之中说了寺中有一书生,得闲就替寺中抄写经书。她不过是多嘴问了一句,不想意打听到了四妹夫。
监寺大师说的借住公子,便是伯子琴,她的四妹夫,后来的伯大人。
这一次,她要赶在四妹妹之前认识伯公子,让伯公子倾心于她。她相信,她比四妹妹各方面都要强,伯公子没有理由不中意自己。
“大姐姐,可有问好焚经的时辰?”
“问好了,只不过监寺大师说我们抄的经书有些不够。烧的经书越多,心越诚。大师向我举荐一人,常替寺中香客抄写经书。你们留下来照顾祖母,我去去就回。”
李锦素眼神闪了闪,抄经书的人,不会是伯子琴吧?看李锦笙之前欢喜的模样,十有九成是伯子琴。
她心情复杂,一方面不希望李锦笙抢走属于锦瑟的男主。可是又觉得锦瑟说得有理,那伯子琴真是个有野心的,做为他的夫人定然活得不容易。
李锦笙带着芦花走了,一个半时辰后才回来。原是满脸的娇羞,待快到住处时才转变脸色,眸中却有一种势在必行。
伯公子果然如她心中所想,是一个正直有才华的公子。她知道,这位四妹夫将会在来年的殿试中崭露头角,入了陛下的青眼。
此后,一路青云,年纪轻轻便成了大学士。
最重要的是,他不近女色,敬爱嫡妻,家中无一妾室。所有子女皆是四妹妹所出,京中贵妇无不羡慕四妹妹。
这样的男人,才是女人心中最理想的夫君。
她一定要得到他的心,将来成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