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代盛宠-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怎么了?”
轻叹了一口气,长公主低低说出口,“他……去向皇兄请命赐旨,要迎娶一个丫头……”
“丫头?”老夫人更为诧异了; 愣怔了少顷,似乎恍然明白了什么,道:“难道,他找到了临霜?”
黯淡的面容忧郁重重,长公主轻轻点了点头。
心中似乎恍然明悟,老夫人的面庞顿了少顷,带着些微的震讶与迷茫,隔了片晌,她面色恢复如常,只是握着手杖的手却微微有些颤抖。
“母亲……”略有些担忧地看着她,长公主握住她的手。
“我没事。”她轻一摆手,让自己强行冷定下来。手中的手杖垂地两下,心中却莫名有了些烦躁。她轻蹙着眉,言语间似是质问又似是自语,责备道:“当初,我不是已告知过君瑶,让她无论如何,都要将临霜藏好,怎的还会……”
“是儿媳的错。”长公主略微低下了脸,“早知道,我应该将那孩子送去更远些的地方。歌儿自从参与了闱试,就时常往宫中跑,这一来二去,总也难免……”
“这又怎能怪你。”老夫人摇摇头,“你当时,已经做得很好了,或许,这是注定……”轻叹息了一声,她无奈地摇头。
“原来母亲和祖母一直都心知临霜究竟在何处,只是一直隐瞒长歌!”——
突兀的话语突然漫进屋室,一道身影突然踏着烛光进入。冷淡的神情面无表情,却显透着万分的不快之色。
老夫人和长公主同时一怔,讶然地回过头,一时尴尬地不曾说出话来。
看他的神色,显然,他已明确听到了她们的话了。
“歌儿……”微怔了一怔,长公主有些艰难地张了张口,上前一步似要抚住他的臂膀。
沈长歌却悄然撤后一步,避开了她的手,望着两人的目光异常的冷漠。
“祖母,母亲,”他道:“临霜当初根本不是自愿走的,而是被你们逼迫走的,对吗?”
“是又如何!”老夫人突然有些怒了,手中的手掌沉重坠地,呵斥道:“你为了一个丫头,连你的未来,你的前途全部都不要了!我们难道,要一直看你这般错下去吗?!”
“可祖母觉得我想要的是什么?”沈长歌淡淡道:“祖母和母亲觉得,只要没了临霜,我的前途就会一直顺遂下去吗?祖母和母亲有没有想过,或许就因有了临霜,我才有心追逐那些功名利禄,可若是要我选择,长歌宁愿择选临霜,也并不愿要那些虚无的虚名。”
“你……”老夫人一愕,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身子猛然一晃,“你这是什么话!”
“歌儿!”长公主忽然驳斥一声,朝他摇摇头。
“祖母,母亲。”沈长歌淡漠的话语异常坚决,“你们若真正了解我,就应该能知道,当初你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会怎样做。临霜一人,实破不了定国公府的地位,定国公府的声名,也不该系在我妻子的身上。长歌既决定娶临霜为妻,便有足够的信心可以保证,凭长歌一人之力,不靠着妻家助力便也能够匡大沈家,匡大公府,也希望祖母和母亲可以相信我。”
“可你就因陆临霜一人,闹到如今你冲撞君上,龙颜大怒的地步,你觉得,你值得吗?!”老夫人的心中悲哀而无奈,她不明白,为何换做旁人孰是孰非这般明显的选择,他却始终要这般坚持。
“长歌会尽力说服陛下,请陛下应允,而祖母与母亲这边……”微微低了眸,他一撩衣摆屈膝下跪,郑重叩了一首,“长歌只希望,祖母和母亲可以支持长歌,求祖母与母亲应允。”
身子轻轻晃动了一下,老夫人面目哀愁,心中似乎沉甸甸的,她却没有一语可以反驳。轻摆了摆手,她终是哀声轻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
沈长歌沉默跪着。
“如今你已大了,我……已管不了你了,你若心中已决定,那么……便自行掌握分寸吧,我……不管了,不管了……”
她的嘴唇微微发颤,容色白而伤神,一边说着,一边蹒跚着朝着门外走去。
“母亲……”长公主见状唤了一声,忙走上前搀扶住她,伴着她一起步出门去。
沈长歌瞬时心中大动,一拧身转向她们离去的方向,重重伏了一首,“谢祖母!谢母亲!”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他手掌轻蜷,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沉重。
·
入了夜的皇城自是种别样的沉寂与巍峨。内殿的烛火跳跃地燃着,在精致而温馨的殿中落下一层如雾的暖色。
批完了最后一封奏折,梁帝撂了毫笔,双肘半扶桌案,轻揉了揉紧绷的额穴。令人疲倦的事务一桩接着一桩,令他总不由倍感疲倦,这个天下间最尊贵人,每到此刻,总也不过只是一个已年近五旬的普通人。
一双手忽地将他的手从旁移开,立在他的身后,替他揉按着两鬓霜白的额。轻却准确的力道永远揉捏得恰到好处,不过片刻便消了大半的疲倦。
梁帝眉目稍霁,手微微一探止住了她的动作,将她拉过身边坐下,他看着她轻笑了笑,说道:“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
“臣妾自当是要侍奉陛下睡了,才能睡得着的。”沈君瑶轻笑,略带忧虑的目光扫过他的脸,试探道:“陛下方才一直哀叹连连,可是有什么心事吗?”
听她所言,他不禁又轻轻喟叹了一声,没有掩饰自己的心绪,低声道:“朕在想,长歌那孩子……”
沈君瑶了然,唇角轻翘又轻现了一丝笑,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长歌今日这件事,做的的确是十分欠妥,但想来也不过只是孩子心性,一时兴起罢了,终归陛下已经是下旨罚了他了,想来,长歌总会明白的,还望陛下,勿与长歌太过怄气了……”
“朕又何尝是与他这一个孩子怄气。”梁帝低声道:“只不过,长歌这性子,怕他那些话,也不只是随口说说的……朕就不明白了,那左右不过只是一个丫头,那丫头究竟有什么好的?怎就能让他这么鬼迷心窍,非要忤逆了朕不可!”
沈君瑶柔声道:“长歌毕竟还年纪还轻,有些血气方刚,总是正常的。等他冷静些日子,估摸着也能慢慢想明白了。况且,他这年纪也的确该到了适婚的年龄,可臣妾却听母亲说,他在公府,却是连个通房还没有。身边长久跟着这样一个容貌出众的,自然会犯些糊涂。陛下年前不是还看中了潋阳郡主?依臣妾见,不如就挑个何时的时机,将这婚事定了,再给个恩允他把那丫头收作偏房,臣妾想,这一来二去,长歌总会明白过来的。”
眼下这却似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梁帝思忖了片刻,终于应肯地点点头,应道:“也好。”
殿外忽然传来两声叩门的轻响,是随侍的内监过来通禀,三殿下沉澜殿的方奉仪有事求见,沈君瑶怔了怔,主动走出门,就见锦心孤身一人,正跪在门口,请命觐见。
一旁守候的内监勉强苦着脸,“贵妃娘娘恕罪,奴才已明确告知了方奉仪,陛下与娘娘已经歇息,可方奉仪执意觐见,奴才实在无法……”
摆了摆手,沈君瑶止住了他的话。走上前,目光在她脸上巡视了一圈,问道:“方奉仪,你怎么来了?”
“贵妃娘娘。”锦心轻叩一首,道:“婢妾深夜前来,乃有要事求见陛下,若不慎叨扰了陛下与娘娘休憩,还望娘娘恕罪,但,婢妾真的事急从权,还望娘娘引觐。”
“可是陛下已经要熄灯歇息,你若有何要事,不妨明日再来。”
锦心却执拗地摇头,笔直的背脊笃定而坚韧,恳求,“娘娘,婢妾求您,婢妾今日无论如何,都要见到陛下。婢妾觐见之事,是有关世子的侍读陆临霜一事,还望娘娘通达!”
听闻陆临霜的名字,沈君瑶的容色微微一凝,看了看她,犹豫了少晌,终是侧身让开了一条路,低低道:“那,你随我来吧。”
……
步进内殿,锦心一直低敛着眸,不曾抬起头。
努力抑制着心中的紧张,她死死地揪住手,目光一直乖觉地落在脚步前一寸的地方。走到殿堂中央跪下,她依照规矩朝上见过礼。
走到梁帝的身边,沈君瑶轻俯在他的耳边,与他低言叙说了什么。似乎感到有些意外,梁帝眉目微动,默默撇下目光。
静静盯了她好一会儿,梁帝沉声开口道:“你说,你有事要告禀于朕?”
“是。”锦心乖乖答。
“是什么?”
深吸了一口气,锦心忽然俯首于地,高声道:“回禀陛下,婢妾此次来,是要来告发定国公府世子的前任侍读陆临霜的真实身份!经婢妾知,那陆临霜,其非普通的农户之女,她的父亲,其实正是当年通敌卖国的太学院判,岳远之!”
……
第126章 赐死
未过几日; 一道由大梁陛下亲敕的懿旨,逐渐传遍了整座都城。
那是一道赐死的懿旨,而那旨意所针对的主人公; 却是曾经那定国公府世子身边; 跟随了他数年的侍读丫头。据传那丫头被赐死的缘由,是经由查探; 梁帝已经确凿了那丫头的真实身份,正是十几年前在北境一战中那通敌卖国的前太学院判岳远之之女。而在当年; 先帝本已判处岳氏一族举族当诛; 可却未想; 那当年死于天牢的死囚却是李代桃僵,抗旨违逆,逃之夭夭; 更是罪上加罪,死罪难逃。
整个京州城内的民间坊肆几乎全部轰动了!
这种事听起来不禁令人大为离奇,方不过一点声起,便立即引起无数人的猜测。各式各样的传言传说漫天纷飞; 无数版本的传闻故事大肆流传。有人曾说这丫头其实前便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不满当初自己举族被连,这才刻意隐姓埋名来到京都; 便是为了伺机报复;有人说她蛰伏定国公府数年之久,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凭借公府接触到圣上,报仇雪恨;还有人曾言,其实当年岳远之通敌一事本就是冤枉; 她费尽心思来到皇宫,就是想请命未此案重新翻案,却不慎触怒圣颜,被赐以极刑。
消息传得飞快,尽管梁帝曾有意要缄住悠悠众口,令整座定国公府都全部瞒着,却仍止不住流言病毒般飞速流窜,自然很快便传遍了公府各大阁苑。传言流入沈长歌的耳朵,沈长歌万分惊愕,再顾不得那道还未接触的禁令,不由分说便策马赶往了皇城。
赶去御居殿的时候,梁帝方才午睡初醒,沈君瑶伴在他的身侧,正碾磨着一方火红的朱墨。看见他,梁帝似乎并不意外,只一挥手,命所有随侍的宫人侍婢皆全部下去了,又紧阖闭了殿门。
“你来了。”静看了他片晌,梁帝淡淡道。
静了静,沈长歌抬起眸,却不曾依规行礼,只是十分平静道:“放了她。”
面庞的神情徒然冷了,梁帝的眉宇间蕴起了一丝愠怒,忽地一扬手,将案上的一盏茶盏甩在了地上,怒道:“这就是你跟朕说话的态度?!”
胸口也不禁涤荡起一丝怒意,沈长歌强行捺住了,顿了顿,他略低了低眸,屈膝慢慢跪下,“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放过陆临霜!”
冷哼了一声,梁帝漠然道:“你可知你在说什么?你又可知你求朕收回成命的这个人,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沈长歌眸目平静,“当年岳远之私通外敌一事,或许另有隐情,还望陛下能够重审此案,勿要误杀无辜。”
上一世在他知晓临霜的真实身份时,也的确大为震惊,更不解若可授出临霜其女,那岳远之又怎会是那等奸恶宵小之人?故他也曾私下探查,确查出当年此案尚有许多疑点,只是还未等一切明晓,便终事发了一切。
听见他此言,梁帝一瞬意识到了什么,蹙眉,“这般说,你早就知道,这女子的真实身份?”
沈长歌没有说话,淡漠的神情却已表达默认。
“你真是荒唐!”——
赫然一斥,梁帝登时怒发冲冠,“你明知道她乃罪臣之女,知情不报便罢,竟执意将她滞留身侧,又请旨求娶!你莫不是糊涂了不成!你知不知道,民间现在纷传她乃外敌置我大梁的细作,你就不怕,她当真如此?!”
“临霜不会。”沈长歌却一口笃定,矢口回驳:“陛下,临霜入我公府那年,方才十二岁,她被其哥嫂贩卖至府中,心思天真纯良,怎可能是受人蛊惑为敌人细作?更何况,临霜对其真实身份,根本一无所知,即便其父当真有罪,陛下又怎能因他人之过,牵缠于她呢?”
“你又怎知她是当真不知,还是故作不知!”梁帝怒道:“何况通敌之罪,本就该举族受牵,何有他人之过牵缠于她之说?更何况,即便她此前当真一无所知,如今她赫然知晓,你又能拿什么保证,她不会心生诡变!”
“臣敢保证!”沈长歌定声道:“陛下,臣敢用性命保证,临霜绝不会如陛下所言,如臣所预言有误,那么,臣甘愿受尽天诛,还望陛下开恩!”
“那倘若是朕不同意呢?”梁帝阴声询问。
“如若陛下始终决意要诛杀临霜,那么臣无能,只得伴予临霜同患难,共生死,还望陛下恩允!”
“你——”梁帝登时怒目圆睁,大惊失色,他猛地抬起手,颤抖地指着沈长歌,怒斥,“你……你竟敢威胁朕,你竟敢——”
沈长歌冷定说道:“长歌一命,死不足惜,若长歌亡故,于我祖母亲眷,尚有其他儿孙,于陛下,尚有其他贤臣,可临霜此生,唯长歌一人,长歌自不可弃之。如若注定君命难为,那么,长歌唯有此法相伴,还望陛下恕罪!”
静静俯下了一首,他缓缓起身,朝着殿门口走去。
“你……”梁帝怒极了,一劈手将案上的几叠奏章挥到地面,满脸疾怒地面朝着他,他愤厉地嘶喊:“沈长歌!你给朕回来!回来!”
然而沈长歌却似乎丝毫不惧,挺拔如竹的背脊依旧直挺,脚步沉重而笃定。
“沈长歌!沈……沈长歌——”梁帝的话音颤了,胸口震怒非常,一时除却呼喊着他的名字,竟再说不出话来。他的呼吸逐渐愈来愈急促,只见他略白的面容逐渐泛出一丝青色。
“沈……”
似乎怒极攻心,他颤抖着喃出最后一个“沈”字,忽地身子一歪,咕咚一下仰倒在了龙座之上。
“陛下——”
·
“贱人!”——
萧瑞一反手,猛烈的一巴掌倏地掴至了锦心的脸上,强大的力道令她不由瞬间摔倒在地,唇角渗红。
她心中悚恐至极,晶莹的泪瞬时夺眶而流。左半边脸辣得已接近失去知觉,她却已顾不得身上的疼痛,立即跪地哭求,“殿下……殿下恕罪!求殿下恕罪!”
清丽的面容梨花带雨楚楚怜哀,极易令人心生爱怜,然而落在萧瑞的眼中,却恍若未见,他忽地一伸手,使力扼紧了她的脖子,将她一把抵在壁上。
“是谁允许你将陆临霜的身世告知父皇的?嗯?!”
手中的力气逐渐收紧,强猛的力道足以令人顷刻窒息,他眸目猩红,紧紧逼视着她的眼,厉声问:“你这贱婢,真是好大的胆子啊!你是何时知晓得她的身份?又是怎么将它告诉父皇的?没我的命令,你竟敢将这件事私自说出去,你是真的以为,我不敢杀了你?!”
“殿下……恕罪!求殿……下……”脖颈间的束缚愈来愈紧,令她的呼吸都变得极为困难。她狰狞着表情,双手努力扒着他的臂,低声哀恳,“婢妾……婢妾也只是……想为……殿下解忧,婢妾……一时糊涂……才……”
“为我解忧?”
萧瑞顿时笑了,冷冽的笑容却极为冷漠渗人,他的手瞬时收的更紧,苍劲的手背几乎爆起了青筋,仿佛能将她的脖子拗断。
“你以为我真的不知你究竟是为了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和那陆临霜到底有什么渊源?你究竟是为了替我解忧还是替你自己解恨?坏了我的好事,你信不信,我会让你更生不如死!”
“……求殿……下……”锦心大为惊恐,更多的眼泪簌簌落下来,她想张口求饶,可是闭塞的呼吸令她整个人却愈加的难受,整个肺脏都几乎就要炸裂。
她几乎就要挺不住了——!
“三殿下这是怎么了?怎的突然与一婢妾,动这般大的气性?”——
一个饱含微哂的声音便在这时自殿门口传来,随着一道身影逐步踏入。
看着室内这两人,沈长歆笑意悠然,目光朝着锦心微微一扫,哂道:“还望殿下手下留情,虽只是一介贱婢,但到底也是个美人儿,这若是玉颈上留了痕,岂不是不好看了?”
目光透出了些许感激之色,锦心泪凝于睫。
萧瑞面色一冷。
顿了顿,他猝地甩开手,厌弃般将她猛地向旁一撇,将她直接甩落在地。
“咳——”
颈上的禁锢消失了,一大片空气侵入肺腑,她大口大口地呼吸,大口大口地咳嗽,大脑一片昏沉。重新跪伏于地,她一刻不敢耽搁,哭着不断叩头谢恩,“谢殿下饶命!婢妾谢殿下饶命!谢二少爷!谢二少爷……”
然而还未等她说完。
沈长歆的下一句话已经响在耳畔。
“殿下若真是厌弃了她,拉出去让人直接活埋了便是,又何必徒脏了殿下的贵手呢?”
话语顿时扼在了喉间,锦心赫地一悚。
萧瑞也似瞬时间怔了一怔。
“殿下——”恐惧顿时如千万只蚂蚁密密匝匝地裹覆上心脏,锦心大惊失色,“殿下饶命!殿下饶命!殿下,锦心错了,锦心知错了!求殿下饶命啊殿下!”
静了一刹,萧瑞却倏地放声笑了,恍悟般点点头,“你说得没错!”
猝地伸出一脚踢了她一把,他忽然高声命令道:“来人,把这贱婢给我拖出去,给我打!何时打废了为止!再让所有人都去看着,坏我萧瑞事者,就是这个下场!”
“是!”立时有侍卫涌进殿室,拖着锦心便朝外走去。
“殿下!”锦心惊骇至极,拼了命地嘶声惊喊:“殿下!殿下饶命!殿下——”
萧瑞却恍若未闻,摆摆手,只命侍卫快些将她带了下去。
室内重新恢复了静寂。
顿定了少顷,沈长歆最先开口,“三殿下素来最是怜香惜玉之人,今日,怎就突然同一个奴婢生了这么大的火气?”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萧瑞面色阴暗,愠怒深浓,“这个贱人!竟趁我不备,将陆临霜之事私禀了父皇。枉我们费尽心力,抓住了陆临霜这颗掣肘沈长歌的暗棋,竟教她这般打乱了!”
“原来竟是因为这事。”沈长歆却不置可否,微微一笑,道:“不过,殿下也不必着急,也许,塞翁失马,倒也未必是件坏事。”
萧瑞容色一顿,“你说什么?”
他轻哂,向前略微一近俯在他的耳边,低言叙说了什么。话音未落,萧瑞整个人却突然惊住了。
“你是说——”
眸光轻闪含义莫测,沈长歆缓慢点头,“我也是方才无意间经过御居殿,听李公公所说的,据说,陛下现在已经昏迷,整一个时辰未有醒迹,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沈长歌……”
萧瑞眸光刹亮,不禁喜形于色,忽道:“好……好!”在殿内来回踱了几圈,他一个念头在心中忽起,“父皇晕倒的时候,沈贵妃可侍在身侧?”
“自然。”
“那就太好了!”萧瑞大喜,心中的喜悦令血液都不禁滚沸起来,道:“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有了这一事,这次,任他萧珏再如何的能耐,恐怕,也再难翻身,我倒要看一看,他这一次,又要拿什么与我来斗!”
侧目轻瞥,他的目光同一旁的沈长歆碰撞到一块儿,彼此间不由轻哂心照不宣。沈长歆悄撤半步,揖礼恭敬而深长,话语淡静,“那么长歆,便静候殿下佳音。”
·
入了戌时,整个天幕已沉沉黯淡下来,深浓的夜色如一个巨大的黑洞,将整个皇城全然笼映,仿若乌云压境,隐透着逼仄压抑的气息。
一溜束衣铠甲的兵队自冗长的宫道上悄然行近,迅速抹杀掉那宫门殿宇间所矗立的侍卫,几个人快速拖着尸体静静离去,另有几人步上前,执刀替补了空缺。不过半个时辰,整个皇城皆被这股无名兵队层层围困,无声,却气氛凝促。
同一时刻,一个内监自御居殿内疾步奔跑出来,连滚带爬地嘶声厉喊:“太子殿下与定国公府世子伙同谋叛!太子殿下与定国公府世子伙同谋叛!”
“太子殿下反了!反了!”
身后有士兵疾追而至,手起刀落间,一股鲜红的血喷洒至一旁的窗扉之上。整个内宫似骤然乱了,兵戈掺杂着哭喊的惊逃,声声凛人心魄。
夜,还很漫长。
第127章 造反
一夜之间; 当朝太子殿下萧珏兵变谋反的消息传遍了整座都城——
无人知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听有目击者言,不知是何变故; 只知昨日过申不久; 定国公府世子沈长歌不顾先前的禁足圣令,私自独闯御居殿同陛下私谈良久; 未过多时,便徒惹当今圣上骤地晕厥; 昏迷不醒。入夜不久; 一行自东宫方向而出的兵队便赫然有占及皇城之势; 长驱直逼御居殿,大有谋权篡位,举兵谋反之势。
整个京州的氛围都因此而遽然动荡了!三皇子萧瑞不忍见兄父相残; 连同丞相郝兴宏私出府兵,连夜掣肘东宫卫兵,平息变动。表面的平静被骤然撕裂,暗涌数年的嫡权之争在这一刻全然拉开帷幕; 波澜一触即发,似乎已至了厮杀的一刻。
定国公府之内的氛围更是说不上多好,静坐在清和堂上; 老夫人的面容无比的端庄凝重,堂外春光明艳,那样明媚的日光却似乎映不到堂中半分。她静静地望着大堂的门口,紧握着手中已摩挲发亮的手杖; 苍劲的手背隐泛青筋。
静坐了许久,终于听见堂外由远及近的步声,几个小厮伴着长公主匆匆走进,疾步走到老夫人的面前。老夫人瞬时起身,摆手免了小厮的见礼,问询:“怎样?”
摇了摇头,长公主面色焦灼,“皇宫目前已经被围困了,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也不得而知,我只听闻,皇兄当真不知何故已经昏厥,但昏厥的缘由……”
顿了顿,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老夫人的神色,艰难地开口,“……昏厥的缘由,好像……的确是因为歌儿。”
老夫人的身体猛地一晃,似乎险些跌仰在地。
“母亲!”长公主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将她扶至高堂上座。
“母亲勿要担忧,歌儿为人怎般,母亲最为明了,还有太子那孩子,怎会是能做出这种大逆之事的人。想来这其中必是有什么隐故,待等下,我再试着去宫中打探打探。”
老夫人又怎会不知这事情没那般简单,只是心中的预感令她愈加难安。她紧握着手杖,勉强平静住自己的情绪,道:“歌儿现在在何处?”
“我也不知道,据说昨日皇兄晕厥过后,便已无人再见到了歌儿。不知他究竟在哪里,只怕现在三殿下他们也……”
“那临霜呢?”神思微凝了一凝,老夫人突然想到什么,“临霜在哪儿?”
“临霜?”长公主微怔,一瞬反应过老夫人所言何意,眼神刹亮,“她在天牢!极刑的死囚,都应扣在天牢中……”
“快去天牢,找歌儿!快!”不等她说完,老夫人立即高声命令。
一刻不敢耽搁,她忽地站起身,疾步朝着门外走去,边走边道:“多派几个人过去!找到他,别回公府,先立刻带他离开京州,务必一定得在三殿下之前找到歌儿!”
听她这般急切,长公主的心头也不由凝肃起来,浅命着随侍的小厮丫鬟安顿好老夫人便要至前堂去聚人。
“老夫人!长公主!不好了!老夫人——”
可便在这时,一个守院的小厮却连呼带喊地从外面跑进来,气喘吁吁地告禀,“老夫人,长公主,不好了,刚刚有一队兵马突然过来,说我们公府涉嫌谋乱,要派兵搜检,现在,已经将我们公府包围了,他们人就要进来了!”
“什么?!”老夫人一怔,整个神思刹时一愣,重重恍了一下身。
“母亲……”长公主也显然诧住了,伸手将老夫人扶好了,慌张地看向门外。
说话间门外已有无数交错杂沓的脚步声响起,伴着盔甲上冰冷厉锐的甲片。一群手执长刀的士兵稳而有序地步进来,顷刻便将整个正堂团团包围。
老夫人面色一冷,手中的长杖锵然垂地,重重一响,怒斥:“你们都是什么人?竟胆敢在我定国公府撒野,可是不想活了吗?!是谁让你们这么做的?你们受谁的指令,让他来!”
她抬步想要走出堂去,正处门口两个士兵竟长矛一挥,赫地将她拦在了原地。
“大胆!”老夫人勃然骤怒道:“我乃这定国公府的主母,身负先帝亲封一品诰命!你们竟敢动我?!”
“他们自然是不敢妄动祖母您的。”——
一道声音紧接着随着她的尾音缓缓踏入,笑意悠然,“但是,孙儿也还是希望祖母可多老实配合一些,否则刀剑无眼,若是误伤了祖母,总归也不好了。”
老夫人与长公主的面容徒然一怔,诧异地看着远处那个缓缓行近的身影,止不住惊愕。
“长歆?”长公主面露骇怪,目光狐疑,“你怎么会在此?”
“祖母,长公主。”他一一朝着二人恭敬地见过礼,脸上依旧笑意和暖,狭长的眸却无端透着种冷意,淡淡道:“长歆也只是奉殿下之命,至公府搜拿谋逆叛贼沈长歌,并无冲撞祖母与长公主之意,还望祖母和长公主多加配合。”
“殿下?”老夫人微怔,似有些听不明白他话中之意,心神微恍了一瞬,她倏地似乎赫地想明白了什么,厉道:“你跟随了三殿下?难道这一切,是你——?”
沈长歆不置可否。
见他的神情便已知她所猜测的事情无疑,老夫人难以置信。漠然盯了他片晌,她一口愠气忽地涌至胸口,直惹得她忍不住喘息着低咳起来,不可思议地呢喃,“竟真的是你?你……你——咳!咳咳——”
“母亲!”长公主见势不好,忙上前扶住她的臂腕为她拍背顺气,勉强平息住气息。
沈长歆仍旧不紧不慢笑道:“祖母,如今局势几何,眼下已成定局,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望祖母好生考量清楚,沈长歌而今乃是逆谋罔上的罪人,若祖母执意包庇,恐怕这整个定国公府皆要受牵累,祖母即便只是为沈家考虑,也应当有所决断才是。”
“逆子!”——
老夫人忽地气急了,手中的木杖重锤,面目漠而冷厉,“长歌究竟有无谋逆,有无妄上,你与三殿下皆心知肚明!这事情真相究竟是怎般,青天明鉴自在人心,我沈家世代忠君,你竟黑白不明本末倒置,你这是大逆!”
“何为忠?何为逆?”沈长歆的面色也不禁冷了,漠然地盯着老夫人,眸光冷锐如冰,“我与沈长歌,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