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奸投喂指南-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听溪一瓣石榴吃罢,抬头见谢思言面色莫名,等大汉被带下去,道:“那人没说实话对不对?”
  谢思言“嗯”了声,看向她:“你是如何看出他没说实话的?”
  “很简单,”陆听溪喂他两颗莹泽多汁的石榴软籽,“厉枭既是临时挪地儿,那便表明他认为境况紧急,绝不会允许有人中途折返。如有人执意违逆,他多半会一刀宰了,怎会留个活口让我们逮呢。”
  谢思言轻拍她头:“似你这般容姿绝伦又冰雪聪明的姑娘,举国上下都寻不出第二个。你说你出色至此,让旁人可怎么活?”
  陆听溪不得不承认,得人奉承实在是一桩令人心花怒放的事,尤其这个奉承的人还是谢少爷这样眼高于顶、既冷且横的。
  礼尚往来,她连拍他肩:“你也是才貌特出啊,同侪之中无可及者……”又顿住,问他后头那番话是何意。
  “想看看他能编到什么份儿上。”
  谢思言拿起舆图给她看:“若真照他所言,厉枭等人顺着这条南北向的路北行,其时又是金乌西坠之际,那骡车的影子应在骡车的右前方。”
  “眼下正是秋日,日落西南,影指东北,哪里来的北行骡车拖出一道左后方的影子?”谢思言声音冷下,“这厮满口胡话,为取信于人,画蛇添足,反露更多马脚。”
  陆听溪懵了。
  这……这样也行?
  谢思言命杨顺将那大汉拖下去仔细鞫问。半个时辰后,那大汉终于捱不住酷刑,承认自己适才所为皆是受人指使。
  谢思言依他所供,顺藤摸瓜,赶去五峰山下的一个村落,撞开了一户农家的门。
  厉枭见他们忽至,先是一惊,很快镇定:“楚王殿下已被世子逼死了,却不知世子还要如何?”
  谢思言冷声道:“楚王究竟是否殒身,你自家心里有数。”
  厉枭道:“世子何出此言?”
  “你不说也无妨,扔进诏狱里,过几遍刑,你就知道天高地厚了。”
  厉枭面沉半晌,倏然从怀里掏出一样物什。
  杨顺以为是要暗算谢思言,挡了一挡,却见谢思言摆手,示意他退开。
  “这是殿下临上唳鹤峰前交与我的,殿下说,若得机会,便呈与魏国公世子。”
  谢思言接过厉枭抛来的物件一看,发现是个形制寻常的书筒。
  自书筒里倒出了一幅斗方小卷,上头画着两个人,一人光头无发,另一人寸缕不着,漫行山野。
  谢思言双眸幽邃,凛若寒潭。


第107章 
  陆听溪凑过来看; 瞧见斗方上行状怪异的两个男人; 一顿,慢慢看向谢思言。
  画上两人画得简单,那个不着片缕的人形貌并没详画; 但因画者功底了得,寥寥几笔就能穷形极相; 陆听溪还是难免赧然。
  兀自沉思的谢思言似有所感; 回首对上她惊疑不定的目光; 将斗方收起:“瞧明白了?”
  陆听溪支吾其词:“这……这个……他这是……”
  谢思言见她耳根竟是红了,缓缓近前; 咬耳朵道:“是什么?”
  声极低醇,挠得耳鼓痒酥。
  陆听溪忽而想起好些人在场,蓦地后撤。
  方此时; 杨顺惊呼一声“快追”; 陆听溪循声望去,但见一阵烟幕起; 待到散去,厉枭等人已没了踪影。
  谢思言面无表情; 吩咐杨顺等人几句; 带着陆听溪回客栈。
  盥洗罢,陆听溪回头瞧见谢思言还在看那幅斗方,禁不住道:“你就这么喜欢这幅画?”拿回来竟还要再三寓目; 细品其味。
  谢思言抬眸:“你觉着这是秘戏图?”
  “这两人甚事没做; 肯定不是秘戏图。不过; 他留这种画给你,难道是为了寒碜你?”
  “这样说也没甚不对,不过他不是用画本身寒碜我,而是用典故。”
  陆听溪愣怔:“典故?什么典故?”
  “他画的是接舆与桑扈。接舆跟桑扈皆古之隐士,接舆剪发遁世,桑扈赤身而行,俱因对时政不满。屈子《渉江》有云,‘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正是谓此。”
  男人靠坐床畔,笔直两条长腿随意舒展,皓色寝衣松敞,上卷的丝锦阔袖之下,是肌肉隐张的劲瘦小臂。男人抬眸望来时,墨色双眸蕴了无垠暗夜,似乎只消对上一眼,就会被吸噬卷没。
  陆听溪莫名脸热:“原……原来是这个典故。这个典故我晓得,只是先前没想到这上面而已。”
  谢思言眸光轻动,忽而招手:“过来。”
  陆听溪倏然羞赧,迟疑下,慢吞吞挪上前,被他拉到怀里揽住。劲力臂膀环箍苒弱腰肢,陆听溪但觉浴火般,竟是出了薄薄一层热汗。她挣扭几下,却没甚效用,反而被他搂得更紧。
  男人低醇嗓音自头顶飘来:“你若想在此盘桓一阵子,咱们就将归期往后延一延。难得出来一趟,我知道你执意随我出门,除却想多些历练,还揣着出来看景的心思。”
  陆听溪搂住他脖颈,仰头看他:“那你陪我逛?”
  “我哪回不是陪你逛,”谢思言环指勾她鼻尖,“莫忘了,当初在河间府濡滞期间,是我领着你四处逛游的。”
  陆听溪抿唇:“那回是我跟着你四处查访,又不是你陪我。”
  “那在通州时呢?那回总是我陪你游逛。我还给你买了十套衣裙,我最想让你穿的那套齐胸襦裙,你总推三阻四地不肯换上。”
  听他提起通州这一茬,陆听溪即刻岔题:“那幅斗方,是在暗示沈惟钦对你的不满还是对皇帝的?”
  “大抵主要是对我,他这是以画喻己,显现自己不肯和光同尘的品性。兴许更深一层的用意是让我不要白费气力去找他。”谢思言扯出一抹讽笑。
  十根长指在怀中美人柔泽乌亮的满头青丝之间摩挲穿绕,软滑触感包覆双手,分明是微凉的,却勾得他火动。
  他蓦地调转二人位置,覆她在下,双眸窜火:“今晚不准再提那厮的事,无端坏了兴致。”
  “今晚不准提,那我明儿再提。”
  谢思言微微眯眼:“既然你这小嘴闲不下来,那咱们明儿就不出门了,我在床上陪你一整日,让你嘴巴片刻不得闲,可好?”指尖在她嫩比蓓蕾的唇瓣上轻勾细挲。
  陆听溪不住往里缩,忽然想起他前阵子因她怀胎,憋得狠了,后头一得解禁,就化身凶兽,镇日欲求难填。思及此,她一个激灵,提醒他这是在客栈里,间壁客房里说不得还住着人。
  “我一早就吩咐了掌柜,将这附近的客房空出来,闲杂人等无故不得乱入。”
  谢思言话音才落,就听得杨顺小心翼翼的声音自外头传来:“世子爷,小人办差不利,厉枭……跟丢了。”
  昵昵私语被打断,谢思言攒眉,面上阴了一瞬,披了件大氅,转出屋去。
  ……
  陆听溪翌日起身时,谢思言还未回。
  她用了早膳,见人仍没回,折回睡回笼觉。
  秋冬时节,人总是犯懒,她阖了眼将要坠入迷梦,谢思言却是回了。
  他将她拉起:“不是说要我陪你出去逛逛?走,外头热闹得很。”
  陆听溪适才因着要去歇息,并没上妆,眼下要出门,就脱开他的手,转去施朱傅粉。
  谢思言立在陆听溪身后,瞧着她对镜忙活的情状:“你肤色玉白,唇色又娇,根本不必捯饬。”
  陆听溪只让他稍等。待她拾掇妥当,回头就瞧见谢思言面有不豫之色,问他怎么了,他偏头道了句没事,挽着她出了门。
  昌黎古称昌黎郡,乃韩愈祖籍。陆听溪总觉市肆楼坊之间犹余唐风遗韵。
  两人路上买了些小玩意儿,陆听溪待要再逛,就被谢思言拉进了一家茶楼。
  上楼时,陆听溪无意间一瞥,瞧见个熟面孔,定睛一看,想起这人便是那个叫曾崇的漕帮小头目。
  曾崇也留意到了他们,但甫一对上谢思言冷厉视线,就是一颤,竟是主动上前来,朝他们点头哈腰地叙礼。谢思言示意他跟上,一行人入了三楼雅室。
  曾崇摸不清这位阁老的来意,怕是来暗访民情的,房门关上才敢呼一声“阁老”,又说这茶楼是他常来的,今儿这一顿,他做东。谢思言只淡淡道了句不必,继而道:“你对这周遭可熟?”
  曾崇忙答:“熟,熟。先前在保安州对阁老多有不敬,小人也无颜仍旧在京畿待着,就来了永平这边……阁老但有吩咐,小人必当竭诚效力。”
  谢思言叫他上前,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末了道:“休要将我来永平府的事告诉齐正斌。”
  曾崇躬身应诺。
  待曾崇退下,陆听溪好奇问:“齐表兄跟漕帮的人有牵系?”
  “何止漕帮,你齐表兄的人脉遍布大江南北的帮会教社。不然你以为在德王府时,他如何能当场认出漕帮的徽记?”
  陆听溪惊叹:“原来他所说的游学四方不是单单求学,真的是四处结交。那他应当在江南那边客居颇久,否则怎会知晓如何对付巨蟑。”
  “那只巨蟑倒让你记得牢。”
  陆听溪点头:“那当然,我可是头一回见着会飞的蟑螂,而且还那么大个儿……”
  谢思言容色微沉。当初他滞留武昌府,陆听溪留在扬州府,倒让她那些个表兄钻了空子。
  他无数次想过,若能将他的小宝贝揣进怀里随时带在身边便好了。那些狼崽子们一个也别想窥见。
  两人吃喝闲谈半日,曾崇折返,在谢思言耳畔低声禀了几句,谢思言回头对陆听溪道:“走,带你去船埠。”
  ……
  晚夕,谢思言将陆听溪安置回客栈,转身又带了杨顺出来。
  “曾崇说确有人瞧见厉枭在船埠那边出没,但后头不知怎的,几寻不见,”杨顺道,“小人已着人在船埠四周蹲守了,但凡厉枭不出海,就跑不了。”
  他说话之际,见世子容色寡淡,似对于抓捕厉枭之事并不如何上心,正觉诧异,就听世子道:“他大抵是寻了个地方躲了起来,传命下去,不必找了。”
  杨顺怔住。
  世子大老远从京师跑到永平府来,竟就这么放弃了?
  谢思言瞥一眼就知杨顺在想甚,适才陆听溪才跟他对酌一回,目下心绪正好,便解释了几句:“沈惟钦连画都给我备好了,表明他先前就预见到了我会寻来。我昨晚是故意让厉枭跑走的,为的就是想看看他要引我去何处。”
  “他一路辗转到船埠,便是想让我们以为他偷渡出海了。沈惟钦既是早有准备,那想来厉枭接下来还有不少虚招等着我,衙署里还有一摊事,我没工夫跟他们在这里耗着。厉枭这般,即便之后落入我们手中,也不会供什么,多半会自戕,以免遭罪。”
  “所以,不必找了。至若沈惟钦的下落,我往后也不打算继续探寻,”谢思言抬头望了眼浩渺星河,“他若死了,那自是好;他若尚存人世,那就最好不要被我撞见。”
  ……
  陆听溪回到国公府后,第一桩事就是去给老太太请安,顺道将儿子接回。老太太这阵子跟小曾孙越发亲厚,倒有些舍不得。
  谢宗临在旁道:“母亲这般,倒好像栗子要被抱去别家似的。”
  栗子是孙儿乳名。
  谢老太太冷哼:“哪儿那么多废话,我看你就是眼馋我能带栗子。你素常诸事缠身,有时两三日不来请安也是常事,这阵子却一日不落往我这里跑,每回还都旁敲侧击问起栗子,又撺掇我将栗子抱出来给你看看,你真当我不知你在想甚?”
  谢宗临不作声了。
  恰逢此时谢思言也赶了来,见状对谢宗临道:“等上元得了假,父亲便有余暇来看栗子了。正月天寒,栗子又才几月大,不好抱出去看花灯,父亲往年又不爱出门凑这个热闹,正好将栗子抱去父亲那里。”
  谢宗临即刻眉舒目展。
  陆听溪的视线在谢思言与谢宗临父子之间打了个转。
  她而今觉着谢宗临这个公爹就是个嘴硬心软的性子,总端着脸教诲他们说不能过于娇惯栗子,但实则自己比谁都宝贝这个孙儿。栗子的一应穿戴、玩具、床褥等,谢宗临都备有,据闻还是亲自过手拣选的。
  她实是难以想象这个素日端严至苛刻的公爹是如何为个几月大的小婴孩挑选穿用的。
  谢宗临为人古板,眼光可想而知,不过既然送来了,便是一片心意,她也就照常给儿子换上。只是谢宗临素日并不常命人将栗子抱去给他瞧,她先前以为是事忙,如今听老太太说了,方知原是抹不开面子。
  回了鹭起居,陆听溪让儿子练习翻身。栗子如今也不过将满四个月,就已学会翻身了,乳母们直呼聪明,说寻常孩子大多五六个月才会翻身。又说栗子不论学什么都比同龄孩子快得多,敏慧无双,异日长大可了不得。
  陆听溪做了母亲后,就越发爱听旁人夸赞自家孩子,自家孩子得赞,比自己得人恭维还要受用。
  让儿子练了一回,谢思言进来,拿了两个还散着香气的炒栗子过来逗儿子。
  有一回儿子瞧见桌上的炒栗子,伸了爪子要去捞,未遂,哭了几声,见无人帮他,便偏过脑袋不理人。后头谢思言拿了栗子左右摇晃诱哄,儿子起初嘟嘴不睬,落后要抢,却总也够不着,扯开喉咙大哭一场,还蹭了谢思言满襟涕泪。
  其时正逢集思广益取乳名,谢思言就拟栗子为儿子的乳名。
  因栗子谐音“利子”,谢宗临也觉极好,遂就此定下。
  栗子年岁尚幼,自是不能吃板栗的,谢思言逗了儿子一回,就将板栗收起,跟陆听溪说起了一桩事:“我适才过来时,听闻宁哥儿有些不好,父亲已将太医请了来。”
  宁哥儿便是董佩的儿子。这孩子因是早产,身子骨一直羸弱,逢着换季总要生病,磕磕绊绊长到现今,一周岁了也还是风一吹就倒的模样。
  小儿生病本就揪心,何况是先天不足的早产儿,每每有个头疼脑热,都要惊动整个国公府。
  宁哥儿的名字是三老爷定的。当初将备选的几个名字端到跟前,老太太见满眼的安、宁、康之类的字眼,觉着没甚差别,就让他们自己挑一个定下。
  陆听溪听闻董佩因着老太太没有亲自给宁哥儿拟名,还有些怏怏,觉着就手儿的事,就当赐福儿孙了,老太太没张这个口,怕是还恼着她先前的作为,也太记仇了。
  老太太对这些话仿佛有所耳闻,但后头是如何处置的,陆听溪并不清楚,也没兴致探问。
  两人正说话,檀香匆匆来禀:“不好了,宁哥儿没了。”
  ……
  周晬的幼儿夭殇,按说丧事是不大办的。非但丧仪从简,连序齿也要取消。非止民间,皇室、勋贵也一向如此。
  董佩抱着已经没气的幼子哭了许久,非但要将丧礼大操大办,还要请大德诵经,广造众善,又要斋七,做满七七四十九日。
  不论如何,终归也是国公府曾孙辈里的头一个孩子,老太太跟谢宗临虽觉不妥,但仍大办了一场。
  只正逢年关,四十九日之后,紧跟着就是正旦,从来就无长辈给小辈守孝的道理,丧事办过就算过了,老太太也想去去晦气,就命人照旧预备正旦年礼等一应事宜。
  除夕家宴,董佩未曾现身,老太太知她难受,也没迫她。
  初一一大早,陆听溪抱了栗子去给一众尊长拜年。
  收了一圈压岁钱,转回头却见谢思言没了踪影。
  不多时,听得一阵喧嚷,就见谢思言领着个人远远而来。走得近了,她愕然发现那走在谢思言身侧的人竟是齐正斌。
  陆听溪得了谢思言眼神示意,将栗子暂交于乳母,自己随他出来,一路到了个拐角僻静处。
  须臾,跟众人叙礼毕的齐正斌也跟了来。
  “冒昧一问,表妹可还记得当初发现指示玉玺跟遗诏藏匿地的那个坑洞在何处?”齐正斌道。
  陆听溪一怔,玉玺跟遗诏?
  谢思言提示道:“当初咱们在扬州府一道掉落坑洞,我在里头的机关凹洞内发现了两样物件,一是一把钥匙,一是一张羊皮舆图,我后头去那舆图指示的地方,寻见了两样宝——传国玉玺跟仁宗皇帝的遗诏。”
  陆听溪想了一想,摇头:“年深日久,我也记不清了。”暗暗心惊,竟有人将这样紧要的东西搁到荒郊野外。怪不得谢思言后头行事总有些有恃无恐的意味,原是手里捏着这等举足轻重的筹码。
  她不解:“为何忽有此问?”
  谢思言不答反问:“你可知仁宗皇帝在那遗诏上定的继位嗣君是谁?”


第108章 
  “那上头还定了嗣君?”陆听溪觉着有些不可思议。
  “定了; 但跟没定差不离。”
  谢思言说着话,瞧见有几个本家子弟往这边来; 让陆听溪先回,自己跟齐正斌过去了。
  陆听溪虽则生在显要世家; 但并不爱与人酬酢; 嫁入谢家之后; 益发被人众星拱月似地捧着,却也对此热衷不起来。在萱茂堂与众人周全了礼数之后; 就寻了个由头回了鹭起居。
  栗子并没跟她一道回,这是他过的头一个新年,要见他的人不知凡几。
  谢家是豪族大宗,光是在京的嫡系、旁支加在一处就有百来号人,这还不包括远近表亲跟攀上来的干亲。粗粗一算; 今日来谒的诸亲百眷约莫有二三百。也亏得国公府地方大,否则当真纳不下这许多人。
  陆听溪今日不到五更便起了,一闲下来就犯困,打算去小憩片刻; 却在瞧见谢思言搁在博古架上的一尊老玉雕就的和合二仙摆件时顿了步子。
  这是他前几日自万宝楼淘来的; 据说是隋唐时候的把件儿; 他说这玉水头足; 油润光亮; 雕的和合二仙也合他意; 就顺手买来搁到了博古架上。
  她一听说是万宝楼的东西; 就将当年高瑜把她的临摹之作当成古画高价买去还沾沾自喜的事与他说了; 末了笑说那万宝楼的掌柜赵全惯会做那等鱼目混珠之事,这玉雕怕是本朝不知哪个匠人的手艺,跟隋唐没一毫干系。
  他也不以为意,只道随手买下的物件,不过看个样子、图个吉利,真或假并不打紧。
  她彼时没细看,眼下近前端详,忽觉有些眼熟。
  起初以为是这类摆件看多了,后头细细想来,一时恍然,心下暗惊。
  这摆件在她那个奇异的梦里出现过。
  她隐隐记得,梦境之中,她在外祖家滞留期间,住的那间闺房内的多宝阁上就摆着这个把件儿。因着和合二仙表阖家敦睦、婚姻美满之意,母亲总让她在屋内摆上这种摆件,但又嫌她皮,怕她磕了碰了,故她屋里的和合二仙多是紫铜鎏金的,这种玉雕,尤其是年头颇久的老玉雕,她那里并没有。
  她当时在梦里瞧见,还略有惊诧。因而至今仍存印象。
  陆听溪捧着那尊老玉雕的和合二仙,不由惘然。
  年初一亲朋走动多,谢思言整忙一日,晚间方回。
  他甫一回来,就被陆听溪拉去,问起了那尊玉雕的来历。
  “我当时瞧见,觉着顺眼,就手儿就买了,哪会去问那许多。”
  谢思言见陆听溪对着那尊玉雕若有所思,问起缘由,她略顿,摇摇头:“没事。”
  谢思言跟陆听溪计议起初三回陆家的事。
  内阁事繁,他实则也就初一这一天得闲,翌日就要开始忙,一直到初十才得十日上元假期。但婚后每年初三,他都会抽出一晌工夫,随她往娘家走一趟。他要让整个京师的人都瞧见他对她的情笃,免得仲菡那等人跟人嚼舌说他娶她不过是因着年及婚龄。
  本是每年例行之事,却不曾想,他说着说着,竟见陆听溪眼圈泛红。他攒眉,拉了她手,问可是今儿有人为难她了。
  “而今天底下的人都知道我背倚你这座靠山,谁敢为难我,”陆听溪笑笑,微抿唇角,“我不过是忽然有些感慨。我当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有朝一日会嫁给你的。”
  谢思言眉尖微挑:“那你觉着你会嫁与哪个?”
  陆听溪弯眉而笑:“怎么着也该是像齐表兄那样的,再或者,让父亲帮我拣选个温文尔雅的……横竖不是你。”
  她话未落音,就见谢思言魔爪伸来,忙忙侧身避开,岔题说起了白日间齐正斌问起的那件事。
  “什么叫定了跟没定差不多?”
  谢思言微舒双臂,直直看她。
  陆听溪踟蹰下,上前拥住他,埋首在他胸前蹭了一蹭:“可以说了?”
  她实在想不到谢思言这样的人还有这般幼稚矫情的时候。自打她在大兴庄上主动抱过他之后,他就总爱让她抱他,威逼利诱,见缝插针,几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软玉温香贴满怀,谢思言终于餍足眯眼,勾臂揽了她,方道:“那遗诏上写的嗣君是楚王。”
  此处的楚王指的是沈惟钦的祖父。
  陆听溪一惊:“仁宗皇帝被人下蛊了?这也太荒谬了。”
  “这遗诏大有深意。仁宗皇帝膝下无子,又察觉到了自己一众兄弟的勃勃野心,知道即便从宗室中择一适龄子弟过继膝下,也阻挠不了那帮虎狼之辈的觊觎,毕竟过继来的子弟年岁不会太大,而少主登基,除非有举足轻重又丹心一片的股肱老臣来从旁襄助,否则必成旁人的踏脚石。”
  “再者,仁宗皇帝又隐隐察觉出其时尚是亲王的咸宁帝会对他下手,怕自己尚未剪除这个弟弟就先遭不测,于是留了一手——便是这道遗诏。”
  “仁宗皇帝知道咸宁帝、楚王和宁王都是各怀鬼胎,于是以楚王年高德劭、又曾立下救驾之功为由,定其为嗣君。前代鲜有兄终弟及的,即便有,多半也是篡位的,他日楚王即便当真拿着这份遗诏即位,也必会面临诸多质疑与非难。况咸宁帝跟宁王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一家兄弟,楚王能嗣位,他们自然觉着自己也能。”
  “那遗诏上还定了几位顾命大臣,我揣度着仁宗皇帝约莫是打算激他们斗起来,各损元气之后,再由顾命大臣出来主持局面,依辈分、亲疏从宗室里再择人继统。但却没想到,这遗诏辗转周折,最终没能昭示天下。当年仁宗皇帝被咸宁帝毒杀后,近身内官胡鼎带着这道遗诏跟传国玉玺,从宫中密道潜逃出京。”
  “仁宗皇帝当初立了遗诏之后,为策万全,又安排了人来接应胡鼎。但阴差阳错,接应未成,胡鼎不知所踪。这个接应胡鼎的人便是齐正斌的父亲。齐家当年晦迹韬光,光芒不盛,但实则齐正斌的父亲才是仁宗皇帝最为信重之人,咸宁帝要收买人心,对于没甚动静的齐家,也会尽力照拂。陆老太爷心里也是知晓这一条的,不然当初也不会给你跟齐正斌议亲。”
  陆听溪恍然,原来当年这许多事都是有缘故的。
  “齐父接应不成,遂命齐正斌以游学之名,四处找寻胡鼎踪迹。这也是齐正斌这些年来游遍大江南北的缘由。只是这许多年来也没甚结果,倒是被我们捡了漏。”
  陆听溪不解:“那仁宗为何不干脆预先将遗诏交到齐父手里?”
  “大抵总还是不到最后一刻,不想让这遗诏示人。仁宗纵再是信任齐家,也总还是会想,若是这遗诏上的排布泄露出去,届时他岂非骑虎难下,进退维谷。帝王皆是如此,行事前思前想后,权衡利弊。”
  “齐正斌实则至今也不确切知晓遗诏上的内容,如今这般局面,这遗诏不好拿出来示人。我那日在地安门前拿出的是一份伪造的遗诏,为的不过是激怒宁王。至于皇上那头,我将玉玺跟遗诏都交于了他。这两者留着都是祸患。皇上纵再是对咸宁帝淡漠,也是出自咸宁帝一脉,他若有朝一日发现我手里捏着这两样物件,无论我的缘由是甚,他心里总还是会梗着一根刺。”
  “不过我也并非交出了全部筹码,总还是要留些本钱傍身的。”
  谢思言就此打住,陆听溪心里却还有许多疑问。
  “那胡鼎为何在将玉玺跟遗诏匿起后,将画有埋藏二者地点的舆图跟藏宝机关的钥匙放在荒野的一处深坑里?这也太不审慎了。”
  “咸宁帝是知晓那道遗诏的存在的,即便多年之后也依旧四寻不休,那么当年应是派人追杀过胡鼎的。胡鼎没能跟齐家人碰头,兴许在逃亡途中将两物藏起并绘制了舆图,辗转逃到扬州后。在郊外遇着险情,匿身坑底,临时做了个机关暗格,将钥匙跟舆图隐于其中。只是大约之后的胡鼎没能再回去将东西取回,就殒命荒野。”
  陆听溪道:“那既然如今已经尘埃落定,齐表兄为何又问起了此事?”
  “齐家父子总觉得我当年在坑底遗漏了什么,譬如胡鼎留下的其他的线索。齐父因当年有负仁宗所托,一直郁郁,齐正斌就想再到那地方探寻一番。”
  陆听溪看看左右无人,伏在谢思言耳畔低声问:“你就从没想过坐到那个位置上?”其实他这一路走来,有许多谋位的机会。
  谢思言转眸看她:“想听实话?”
  “当然。”
  “确实有那么几瞬,有过这等念头。我忖着,我是不是应当让我的乖乖入主中宫,享天下人顶礼。但后头我又想,夺位谋朝终究是一条险路,我纵有十足把握,也难保不会有万一。万一我输了,我的乖乖可要如何是好。”
  对上他灼灼视线,陆听溪耳尖滚烫。
  “话说回来,我即便不走那一步,也能让我的乖乖坐享天下人顶礼,”谢思言轻捏她柔嫩粉颊,“我非但要让他们见你俯首,我还要让他们都妒忌你,妒忌你有我这样好的夫君。”
  ……
  上元假期前,天兴帝将谢思言请了去,说起对宁王的处置。
  “先生说学生将宁王一直幽禁在诏狱里,如何?本是打算从宁王这里寻得些楚王的线索,但如今看来,宁王所知不多,楚王也确无反心,那就作罢了。只是学生总还是想不透楚王的心思,觉着宁王兴许还有用处,预备留他苟延。横竖诏狱里也不多他一个。”
  谢思言道:“陛下这般也稳妥。”
  天兴帝见他没有再言其他,迟疑下,问起他去永平府探查楚王踪迹之事。
  谢思言大略说了,末了道:“楚王之事,臣不预备继续查下去。楚王纵还活着,永不现身,也跟殁了没甚分别。”
  天兴帝叹道:“先生说得很是。”
  ……
  叶怀桐嫁人之后,便在京中定居下来,一得余暇就来拉陆听溪观花吃茶,再不然便是出外游玩。
  上元前一日,叶怀桐又递了帖子来,说上元那晚肯定邀不出陆听溪,要提前一日与她出去看花灯。
  陆听溪拾掇一番,就随她出了门。
  国朝自来重上元,灯市自正月初七兴,上元当晚最盛,直至月底方歇。去往灯市的路上,两人坐在马车内,叶怀桐一张嘴说个不住,陆听溪直道她嫁了人还是孩子心性。
  叶怀桐不以为意,又说起自家夫君的百般不好,末了不无艳羡地嗟叹陆听溪真个好命,嫁了个又有本事又会疼人的夫君。
  “我听闻你生产之时连逢险关,阁老似是心有所感,不请自回,还临时又为你寻了个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