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蜜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青山点点头,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四周,宁馨呢?她不会这么早就睡下了吧?他想再看她一眼,亲手把根雕交给她,最后深深的看一眼,把她的样子刻在自己的脑子里,带着记忆去战场赴死。

    “青山哥,你先别走,等我一下。”里屋传来宁馨的声音,顾青山听了心里欢喜地咚咚直跳。

    在他期待的眼神迎接中,娇美的小姑娘捧着一双鞋笑吟吟地走了出来:“青山哥,我给你做了一双鞋,时间紧针脚有点大,不过应该能穿的。你快试试吧,要是不合适,晚上我熬夜再做一双。”

    宁馨一边说着就弯下纤腰,把鞋放在了地上,让他脱了自己的鞋试试。

    顾青山一愣,宁馨给他做鞋了,居然给他做鞋了!

    他欢喜地不知说什么好,只嘿嘿地傻笑着。把地上的鞋拿起来,惊喜地上下看看,用指肚轻柔地摩挲着千层底的鞋帮,青色的细棉鞋面,然后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不用试了,一看就合适。”

    宁馨亲手做的鞋,他怎么舍得穿呢?无论合不合适都无所谓的,这双鞋注定不是穿在脚上,而是穿在心上的。

    “青山哥,我今天做鞋的时候想了想,其实去当兵也未必是坏事。小浩就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学武呢,可是自古以来就是穷文富武,咱们村子的人能识几个字已经算是不错了,根本就没有学武的机会。既然你喜欢打猎,那就去军中学点本事,过两年回来不就可以去打猎了么?”宁馨笑道。

    顾青山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不过,她能想出这些话来,也让他很感动了。

    “宁馨,谢谢你安慰我。这个根雕是雕的咱们仨,你留着当个念想吧,万一我要是……”顾青山把根雕推到宁馨面前。

    一向活泼的宁浩也知道这是生离死别,憋着满眼的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宁馨却不干了,歪着头,朝他努努嘴:“青山哥,我没安慰你,我说的是真话。我爹说这次是皇上御驾亲征,你想啊,几十万的大军,总不会都死在边关吧,我觉得起码有一半以上的机会能活着回来。而且,皇上亲自打仗,不可能打十年八年吧,最多两三年,你就回来了。你勤快又聪明,学点本事,长点心,肯定能活着回来的。到时候,你学了武功,就可以打猎挣钱,盖新房子,娶媳妇,过好日子。青山哥,你千万不能灰心丧气,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别说顾青山,连宁馨爹娘都满脸惊诧的瞧着她。这丫头,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顾青山怔怔地看着她,心中千回百转。

    宁馨说的对呀,是自己太悲观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上次跟突厥打仗,是三年前,据说去了十万大军,回来了七万。这次是御驾亲征,几十万大军,这确实不是去送死,而是有很大的机会回来。如果三年之内能回来,就有机会娶宁馨做妻子。军队里哪有不教功夫的,只要学会了真功夫,就可以打猎,挣快钱,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而且,宁馨这样劝他,说不定她心里也有跟他一样的想法,她等着他呢!

    顾青山双眸中焕发出异样的神采,惊喜地抓住宁馨双手:“宁馨,我懂了,你说的对。我不能自暴自弃,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学点真本事,争取立点军功,回来以后过想要的日子,娶我喜欢的姑娘。”

    当着爹娘的面,被他这样抓着手,宁馨的小脸腾地一下红了,使劲抽了出来,低着头别扭地坐在了一旁椅子上。

    顾青山这才发现自己的唐突,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我忽然觉得自己还能活着,太……太激动了。”

    宁馨爹是个大度的人,在他眼里宁馨还只是个孩子,并没有猜到顾青山对她的心思,见他豁然开朗,也很欣慰:“青山哪,既然如此,你就带着衣服和鞋,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卯时到我家来集合,你们一起去镇上报到,精神着点,争取被将军选上,当个亲兵。”

    “哎!那我回去了,你们也早点歇着吧。小浩子,别愁眉苦脸了,回头哥回来就可以教你武功了。”顾青山拍拍宁浩肩膀,又不舍得看一眼低着头的宁馨,跟一家人告辞走了。

    这一晚,他睡不着,想了很多,脑子很乱,猜测着军营中的生活,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抱着一双鞋辗转反侧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一大早邻居家的鸡叫头一遍的时候,就起来了。背上装了几件衣服的包袱,又把宁馨做的布鞋揣在怀里,最后看一眼这个住了十几年的家,毅然决然的走了。

    里正家里只来了吴大力一家,一家人围着吴大力都在抢着说话。相比之下,孤零零的顾青山显得特别可怜。他独自一人站在墙角,背着一个藏青色的小包袱,垂着头站在那里,脸上无悲无喜。

    宁馨习惯早起,早早地做好了饭,就见院子里聚集了五家人了,却只有顾青山孤身一人。

    “小浩,你去叫青山哥来吃早饭吧,他肯定没吃饭呢。”宁馨隔着窗户看向院子里的一堆人,不好意思出去叫他,就把宁浩推醒,让他去叫。“你小点声,别惊动别人。”

    宁浩一向和顾青山感情好,一听这话,揉着眼睛爬了起来,迷迷糊糊地走到院子里扯顾青山衣角:“青山哥,你没吃饭呢吧,我姐让你去厨房吃饭。”

    顾青山一愣,嘴角难以掩饰地翘了起来,紧张的心情马上得到了缓解。

    跟着宁浩进了厨房,就见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两碟小菜,一碗蒸鸡蛋,几个大包子,还有一碗小米粥。

    “青山哥,你快吃点,别饿着肚子走路。”宁馨一边热情的招呼着他,一边动手剥鸡蛋壳。

    “哎!”顾青山笑着应了,坐在他喜欢的姑娘身边,接过宁馨递过来的一个大包子,咬了一大口,问道:“诶?宁伯和大娘呢?”

    “别提了,春芽子她娘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要把春芽子嫁给吴二狗。春芽子非要上吊不可,她娘天没亮就找到我家来,我爹娘过去说和了。”宁馨提起这事就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哦。”顾青山动作一滞,看看宁馨纠结的脸色,想告诉她真相,可是自己答应过春芽子,这事不能给她往外说。

    “青山哥,你快吃呀,一会儿我爹回来就该带你们走了,赶紧吃。”宁馨把自己剥好的鸡蛋交到顾青山手上。

    热乎乎的鸡蛋,光滑柔软又有弹性,就像她的小脸蛋儿。

    顾青山捏在手心里,出神的瞧着,舍不得吃。

    宁浩醒了盹,忽然觉得挺饿的,也开始吃饭,还催宁馨道:“姐,你也给我剥一个鸡蛋。”

    宁馨的确是在剥第二个,却连眼皮都没抬:“你要吃自己剥,我这是给青山哥剥的。”

    “诶!你们怎么都这么偏心呀,上回明明抓到五条鱼,青山哥偏要说是两条,让你吃最大的那一条。今天你剥鸡蛋也是,只给他剥,不给我,我是不是你亲弟弟呀?”八岁的宁浩正是爱耍贫嘴的时候,一百个不服气地跟宁馨顶嘴。

    “青山哥一会儿就走了,不赶紧吃哪行?你又不是没长手,干嘛不自己剥,算了,懒得理你。”宁馨一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

    宁浩不服,推门追了进去,还在继续抬杠。

    顾青山用袖子抹一把眼睛,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掉泪了,端起一碗小米粥大口地喝了起来。

    尹四婶一家的声音从外面传了来:“青山哪,你在哪呢?”

    顾青山放下碗,走到院子里,平静地跟尹四婶一家道别。

    “青山哪,叫你来吃饭你咋没来呢。我们尹家对不住你,你……你要是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将来就把小栓的儿子过继一个给你,让他姓顾,让他每年给你爹娘扫坟填土……”尹四婶哭的稀里哗啦的。

    顾青山深吸了一口气,转了半个身子,对着宁馨窗户的方向扬声道:“四婶,你别这么说。我肯定会回来的,我要去军中学本事,立战功,等我回来就盖新房子,娶媳妇,过好日子。”

    虽然大家都认为他说的话不靠谱,但是在这压抑凄凉的气氛中,的确太需要几句这样的话打气了。

    吴大力第一个响应:“对,青山哥,我就是这么想的。咱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当了兵,就有机会光宗耀祖了。”

    顾青山抿着唇角默默地想:我不需要光宗耀祖,我只想要……宁馨。

 11。从军

    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行。入伍之后,顾青山见到自己的伍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兵,他的心一下子就拔凉拔凉的。

    老兵欺负新兵是常事,头一天晚上,伍长就把自己换下来的脏衣服交给了年纪最小的胖墩儿去洗。胖墩儿在家是老幺,没干过活儿,满脸的不乐意,还是伍长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才不情不愿的去了。

    顾青山坐在角落里,不说话,却认真的听着其余三个人说话。

    老李三十多岁,是个烧砖窑的,因为得罪了人,才被挤兑来当兵。王哥二十岁,去年刚娶了新媳妇,也是抓阄抓上的,一直骂骂咧咧的说自己倒霉。

    “头儿,你当兵多少年了?我们啥时候能回去?”顾青山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伍长对这声“头儿”很受用,咧开大嘴一乐,朗声道:“我呀,从十七岁入伍,到现在正好二十五年了。你小子刚来就想着回去,是不是家里有相好的等着你呢?”

    众人哈哈大笑,无聊的军旅生活,随时有可能掉脑袋的日子,谈论女人是他们最快乐的消遣。

    顾青山却笑不出来,他今年也是十七,如果二十五年不回家,宁馨就成了老太太了,等他回去的时候,人家肯定已经子孙满堂了。

    “其实呀,我也早就可以回乡了。但是,我是个孤儿,家里没什么亲人,也没房子没地,回去呀……可能得饿死,还不如在军中有碗饭吃。”伍长说道。

    王哥急道:“你倒是说说呀,我们大概什么时候能回去?”

    “你们呀,既来了,就好好想想怎么保命吧。咱们这是五路大军征讨突厥,皇上御驾亲征,打的快的话一年之内就能回去。不过,打仗这种事可没准儿,三年五年也是很有可能的,认命吧。”

    顾青山控制着紧张的心情,尽量冷静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但是,作为一个第一次离开家独自闯荡的年轻人,有些事他看见了却也看不透。不过,有一件事他想的很明白,要想得到别人的指点,就得先付出。他给不了别人什么,可他是个勤快人,干点活儿不算什么。

    如今大军驻扎操练,并没有真正打仗,还在等周边的新兵送过来。顾青山想抓紧时间学点本事,暂时找不到好办法,就选择了帮伍长和老李洗衣服打饭。懒人胖墩儿也想趁机捞一把,让顾青山把自己的衣服也洗了,却被他一脚踹在了一边。

    “你年纪轻轻的,这么懒哪行?自个儿洗去。”顾青山把脸一板,也挺严厉的。他可以帮别人干活儿,但是不代表可以被人随意欺负。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支由李将军带领的东路军行进到西会州,遇到了一股突厥散兵,打了一场小仗,伤亡不大。顾青山每天都非常认真的操练长矛,可是普通士兵能学的也就那么有限的几个动作,练得再熟也没多大长进,反倒是把老李烧砖窑的本事都学会了,只是没有机会试一试。

    “青山哪,你是个好孩子,既勤快,又肯用心学本事,只不过……你的方向错了。”今晚犒赏军兵,喝了几碗酒下肚,伍长的话就多了起来。

    顾青山见他爱喝酒,就把自己分到的两碗都给他递了过去:“头儿,我这人太笨,你就多指点指点吧,嘿嘿!”

    伍长毫不客气地端了一碗一饮而尽,お筷尐誩兌点头道:“看在你给我洗了一个月衣服的份上,我就给你指条明路吧。你瞧你灯火辉煌的地方是何处啊?”

    顾青山顺着他大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中央的营帐里,正有人啃着羊腿,抱着坛子喝酒,“这我知道,那是中军帐啊,大将军和副将们住的地方。”

    “哎!对喽!你要想学真本事,就得想法子去中军帐。往后真打起仗来,死的最快的就是咱们这些马前卒。”伍长煞有介事的说道。

    顾青山苦笑:“我一个村里的穷小子,怎么可能去中军帐呢?就是给我个官当,我大字不识一个,也干不了啊。”

    “傻小子,中军帐也不都是官,也有伺候军官的亲兵。那里边的兵,都是有后台的。从小娇生惯养,没人乐意干活。别的咱不说,就你勤快这一点,他们就乐意让你进去。只要你稍微想想法子,跟他们沾上边就行。那里边的人,有些都是带着自家侍卫来的,功夫高手,只有那……能学好本事,吃得好,还活得长。”伍长煞有介事的说完,端起顾青山孝敬的另一碗酒一饮而尽。

    胖墩儿不服气地切了一声:“中军帐那么好,那你干嘛不去?”

    “这话说着了,”伍长嘿嘿一笑:“那地方不是谁都能去的,比如你这小懒蛋,去了就得被人家揍死。青山为啥可以呢?他能吃苦,又肯用心。不光是手脚勤快,他心里边有个念头特别坚硬,你看他受什么委屈,都不往心里去,一心想着学本事、学本事……连老李烧砖窑的绝活儿都传给他了,只可惜没啥用,哈哈哈。”

    老李摇头笑道:“是啊,咱们现在是随时可能掉脑袋的。要是在村子里碰上青山哪,我还真想让他当我家姑爷。青山,伍长说得对,你要学本事,就得到有本事的人身边去。”

    顾青山认真的点点头,从此,开始留意中军帐的动静。

    九月中旬,大军驻扎在黄河边。顾青山家乡的那条涞水河是拒马河的支流,河面不宽,水流平缓。他见过的最大的一条河就是拒马河,在百里峡附近的水势有几丈宽,可是跟黄河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秋风一吹,怒涛拍岸,黄河咆哮,气势磅礴。

    顾青山抱着几件衣裳去河边洗,却见一群年轻兵士簇拥着几员将领,为首的那人身形魁梧,穿着闪亮亮的金甲,应该是为大人物。

    顾青山没跟大人物打过交道,心底里有点胆怯,但是想到伍长说的话,想到宁馨,他就壮着胆子凑了过去。

    “你们看这黄河,波浪翻滚数十丈宽,你们怕不怕?”金甲男人问道。

    “不怕。”周边的小将和兵士们齐声答道。

    “好,本帅今天就看看你们水性如何,从这里下水,到河对岸揪一根小草过来,第一个到达的人,本帅有重赏。”金甲男人大声道。

    九月里的河水已经很凉了,这么宽的河面……刚刚还嚷着不怕的人们,此刻却只有五个人脱了衣裳。顾青山心跳如鼓,这是一个机会,可是他没游过这么宽的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得下来。但是他听到那个人说本帅了,这就是东路军的大帅李将军吗?

    机会太难的,不容他多想,挤进人群颤声道:“将军,我可以试试吗?”

    李将军看了看军服,也是自己的兵,就点头道:“好,既然你有这个胆量,就下水吧,你们别硬撑,觉得不行了就赶快游回来。”

    六个小伙子在一声令下之后全都跳进了水里,顾青山无暇看别人如何,只拼了命的朝前游。游到对岸的时候,已经累得快喘不上气了。他回头看看,其他几个人还在水里没上来,心中窃喜,赶忙跑到岸上拔了一棵小草攥在虎口就往回跑。

    第二名和第三名也相继上岸,却都躺在岸边不动了,见顾青山又要下水,其中一个剑眉入鬓的人劝道:“兄弟,命要紧……小心……半路没力气了……”

    顾青山也还在大口的喘着气,看了看脸色苍白的两个人,答道:“谢谢你提醒,不过,这事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走了,你们歇会儿吧。”

    噗通一声跳进河里,他抛掉所有杂念,一门心思地划水,感觉到胸口闷得快要上不来气的时候,他的眼前出现了宁馨的笑脸。

    宁馨,你等着我,我会回来的……

    顾青山跃起身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挥动长臂,一鼓作气游到了岸边。

    “将……军,草……”他把小草扔到地上,躺在岸边急喘。

    “好,小伙子,好样的,你是哪个营帐的,本帅要重赏你,你想要什么赏赐?”李将军笑道。

    顾青山又换了换气,才爬起来,跪在主帅面前:“将军,我想……进中军帐,学本事。”

    李将军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好,是个不错的孩子,本帅准你进中军帐,士礼,就到你的探子营吧。”

    “是,将军。”谭士礼领命,当即对第二个爬到岸上的剑眉小伙儿说道:“费强,你们俩都需要回去换衣服,你带他去咱们营帐,好好安顿。”

    费强笑嘻嘻地拧一把头发上的水,对顾青山道:“小子,不错嘛,以后咱们可以在一起切磋切磋。”

    顾青山连连磕头拜谢了将军,跟着费强边走边憨憨地笑:“我啥都不会,哪敢切磋,一看你就是会功夫的高手,你多教教我吧,我可以每天帮你洗衣服。”

    费强哈哈大笑:“挺勤快的嘛,好,你这个兄弟我认了。以后哥教你本事,你是不知道啊,打遍探子营无对手的感觉……啧啧,很寂寞啊!”

 12。遇贵人

    在周围羡慕的目光中,顾青山收拾东西去了中军帐。他难以压抑心中的欢喜,嘴角都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然而,这种兴奋在三天后就消失殆尽了。

    在探子营的确能学到一些刺探军情的技巧,不过对于他想学的真功夫,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每天卯时点兵操练,也还是那几个动作。于是,他注意到了旁边把亮银枪耍得密不透风的费强。但是他并不指导士兵,只和另一个叫马辉的人专门指导谭副尉练武。

    这谭副尉也挺有特色,别的将领都是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只有他面白如玉、温文尔雅,怎么看也不像带兵打仗的。

    顾青山遵守诺言,每天帮费强洗衣服,美得费强每天都笑嘻嘻的。跟他住同一个军帐的马辉,总是拿眼瞥着,一脸气愤。顾青山就主动提出来帮他一起洗了,马辉摆摆手道:“算了吧,我不想欠人家人情,也不像某些人似的,明明办不到,还乱承诺。”

    费强不服气地跳了起来,揽住顾青山肩膀道:“谁乱承诺了?走着瞧,你会看到我兄弟青山有出息的一天。”

    顾青山与费强对视一眼,欢喜笑道:“就算没有机会跟你学本事,你这样的高手肯称我为兄弟,我也很高兴了。”

    颇为稳重的马辉也被逗乐了,挑眉道:“好,我等着。”

    顾青山依旧任劳任怨地干活儿,把营帐周围的地都扫的很干净,军帐中也收拾的井井有条,与其他军帐乱糟糟的样子完全不同。

    费强欠了人家一个月的人情之后,也没教他半点功夫。只是纠正了他蹲马步的姿势,让他每天早晨比别的士兵早起半个时辰蹲马步。同帐的士兵每天早上起来之后,都会看到他像个雕塑一般在那扎着马步,当然,看到这一幕的还有谭士礼这个领兵的副尉以及其他将领,只是人们只是匆匆扫一眼,有人嘲笑、有人冷笑、有人苦笑。

    无论他们怎么笑,顾青山雷打不动的早起蹲马步。

    十月十五这天晚上,天上飘起了小雪花,月亮在云边忽隐忽现。外出例行侦查的顾青山回到大营外,忽然发现白桦树底下荒草地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副尉谭士礼。他右手上拿着一样什么东西,一会儿低头看看,一会儿抬头看月亮,左手上拿了一壶酒,不时喝上几口。

    “谭大人,您没事吧?怎么一个人在这喝酒?”顾青山走上前去,关切问道。

    谭士礼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轻声道:“坐吧,陪我喝点。”

    顾青山毫不犹豫地坐下,接住他递过来的酒壶,豪爽的朝自己嘴里倒了一大口。

    谭士礼笑笑,温和道:“你叫顾青山是吧,每天早上都比别人早起练习扎马步。有的人说你爱表现,削尖了脑袋往上钻。也有人说,你是个好样的,能吃苦,敢拼敢闯,谁不想光宗耀祖,就该像你这样。你究竟怎么想的,跟我说说吧。”

    顾青山一垂头,看到了他手上拿着的竟然是一个粉色的手帕,上面绣着如云的红樱花。他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难怪这个白面书生也会来从军,看来和自己一样,也是因为一个姑娘。

    遇上了知音,顾青山不怕了,腼腆地一笑,说道:“为了一件宝贝。”说着,从怀里把宁馨给他做的鞋掏了出来。

    谭士礼好奇地探头一瞧,发现只是一双普通的家做布鞋,笑道:“这就是你的宝贝?”

    顾青山认真地点点头:“嗯,我们村有一个姑娘叫宁馨,她又温柔又好看,对我也特别好。可是我家穷,我娶不了她。现在入了行伍,我就想着学点本事,如果能活着回去,就进山里打猎换钱,盖新房子,娶她做媳妇。这是她亲手给我做的鞋,是我的宝贝。不管说什么难听的话,我只想学真本事,回去娶宁馨当媳妇,疼她一辈子。”

    谭士礼怔了怔,呆呆地瞧了瞧他,目光近了又远,远了又近,半晌才问道:“她多大了?会等你到回去吗?”

    顾青山越发肯定了心中的猜测,老实答道:“她今年十三,我们村的姑娘一般十五岁定亲,十六岁成亲。如果两年之内能回去,我就有机会。要是过了三年……她……恐怕就嫁人了。”

    谭士礼的目光和他一起黯淡了下去,喃喃自语道:“她不会等你是吗?”

    顾青山苦笑:“她并不知道我喜欢她,我不敢说。这双鞋也不是什么信物,只是他觉得我家太穷,看我没鞋穿,才帮我做的。而且她是里正的闺女,又长得好看,到十五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人家提亲呢,她怎么会等着我呢?”

    谭士礼拿过酒壶,狠狠地灌了一通酒,摩挲着手上的帕子哑声道:“没想到,咱们俩竟然同是天涯沦落人。我的心上人,也很美,但是不温柔,不过我很喜欢她。她说会等我,等我立了战功,有了官职就可以娶她了,可是,战功哪是那么容易就能立的。”

    顾青山不解:“大人不是已经有官职了吗?”

    谭士礼看看这个呆萌的农村娃,转头望着月亮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她是将军府的嫡长女,而我,不过是尚书府的三房庶子。虽是从小熟识,可是却并非门当户对,因为我父亲不喜仕途,只喜经商。虽是家中富庶,可绝对入不了他家人的眼。我本想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实现心愿,谁知去年秋闱时却染了很重的风寒,错过了科举之期。这次,让伯父帮我谋了个九品的副尉,距离配得上她……还很遥远。”

    谭士礼没什么官架子,因为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算个正八经的官。从小被长房嫡出的哥哥和邻家的世子爷欺负,他总是那个最卑微的存在。

    顾青山对官位之类的不太懂,叹了口气道:“我以为你们这些富人是没有烦恼的,想不到竟然也有很难完成的心愿。”

    谭士礼苦笑,不想再说自己的事情,说道:“说说你的心上人吧,你这么拼命努力,若是她嫁了别人,你打算怎么办?”

    其实这也是一直困扰着他的问题,自己找不到答案就想问问别人。

    顾青山腼腆的一笑,答道:“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回去的时候,她还没有定亲,那就最好了。我在军中学好了本事,回去以后就可以打猎换钱,盖新房子,向她家提亲。如果,那时候她已经订了亲……”他的眸光黯淡了几分,垂下头低声道:“我就去看看跟她定亲的男人怎么样,如果不是个好人,我就……”

    “就把她抢回来?”谭士礼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对,抢回来。”顾青山坚定的点点头,“我能保证对她好一辈子,让她幸福,如果那男人不是好东西,我怎么能看着她往火坑里跳呢?”

    “她若成亲了呢?你怎么办?”谭士礼轻声问道。

    “我……我不敢想。”顾青山闷闷地答道。

    气氛一时凝结,月亮也悄然隐进了云层,两个人都垂着头,零星的雪花掉落在脖颈上,丝丝凉意渗入心头。

    许久,顾青山抬头望着对岸哑声道:“战争几时结束,不是咱们能决定的。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点机会,我就要努力学本事。要不然,就算回去的时候,她还没定亲,我也没机会保护她一辈子。”

    谭士礼缓缓点头,把帕子揣进怀里,霍地站了起来:“对,就要这样,不能放弃。不放弃,还有一丝希望,若是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从明天开始,你到我帐外,和我一起练功吧,让费强和马辉教你,你身体结实,底子好,肯定比我学的快。”

    顾青山大喜过望,飞快地把鞋揣进怀里,跟着站了起来:“真的吗?谢谢大人!我真的是……太感谢大人了。”

    谭士礼云淡风轻的一笑:“你不必谢我,其实我也总觉得前路渺茫,想打退堂鼓。但是你比我坚决,从没见你犹豫过,有你在我身边,也是个激励。”

    第二天一早,顾青山扎马步的地点就变了。马辉出了营帐看到他,挑了挑眉道:“顾青山,谁让你到这来练功的?”

    没等他答话,就见谭士礼走了过来,朝着顾青山笑了笑,道:“是我让他来的,以后你们都要好好教他功夫,别欺负他。”

    费强笑嘻嘻地上前检查一下他蹲马步的成果:“我就说嘛,青山是个好料子,咱们主子又是个慧眼识珠的,这是早晚的事。嗯,这个月马步练得不错,可以学点功夫了,你想学□□还是短刀?”

    顾青山收了步法,问道:“哪个更适合打猎呀?”

    马辉哈哈大笑:“人家都想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你怎么只想着打猎?”

    顾青山憨厚的笑笑,没有解释。旁边的谭士礼道:“都让他学学吧,艺不压身,多学点东西总是有好处的。”

    谭士礼对顾青山的帮助,本是出于同情和惺惺相惜,并没打算让他回报。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日后,自己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13。亲兵

    奔腾不息的黄河在冬天一般是不结冰的,但是也要分河段,有些河曲水流缓的地方就会结冰。

    大军朝北方行进了一百多里,因为这里有一处河段结了很厚的冰,突厥人可以从冰面上过来。前方西路军和北路军正在和突厥正面战斗,东路军是殿后的军队,主要负责守住后方,阻止突厥骑兵侵入中原大地。

    临近年关,大家多多少少的都有了些思乡的情绪,腊月二十八这天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