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骄[金推]-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蓉蓉托腮:“吃亏上当,什么样的吃亏上当?若是这样做了,他如今的大好名声没了,你也甘愿吗?”
  
  林于氏磕头:“民妇相信公主殿下自有分寸。”
  
  陶蓉蓉微微笑了笑,挥了挥手:“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她没有说答应,也没有说不答应,林于氏心中忐忑地回家了,一夜之间居然辗转难眠。
  
  林长熙却浑然不觉自己母亲的纠葛,第二日一早就出了门,连特意过来见他的林淑珍都没能等到他的人。
  
  林淑珍的夫君因为一些事前不久在京城落了脚,她在这里却没有多少人可以交际,所以闲来没事就喜欢往林于氏这里走一趟。这次过来,是想着林于氏前些日子说要给林长熙结一门亲事,她特意过来说一两个人的。
  
  只是和林于氏说了,林于氏同意之后,却一直不曾等到林长熙回来,林淑珍有些闷闷地回去了。
  
  林长熙这个时侯,却正在京中的一处酒楼,有些不安地在房间里坐着等陶蓉蓉发话。
  
  之前他正在与朋友在就酒楼中饮酒作诗,忽然间有人过来叫他说有旧人也在这里,想与他见一面的时候,他还与同伴打趣两句,说可能是钦慕之人过来邀约。虽然他否定了这个说法,心中倒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期待的。
  
  只是一进门,就听见陶蓉蓉冷淡的声音重复了“钦慕”两字,让他的冷汗顿时就冒了出来,一点儿残存的酒意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见过公主殿下。”门在背后关上,林长熙连忙跪下来向陶蓉蓉见礼,有些担忧不知道她叫自己过来,是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自己这些日子所做的事,让她厌恶了吗?
  
  他这样不安地想着,房间内却是长久地沉默下来,唯有小炉煮茶的声音与香气慢慢地蔓延开来。等到茶煮好,陶蓉蓉身边的侍女给陶蓉蓉倒好了茶,林长熙才听到陶蓉蓉慢条斯理地说“起来吧”。
  
  他顿时如蒙大赦,麻利地站了起来,发觉自己额头已经有冷汗渗出。
  
  陶蓉蓉看了他一眼。林长熙今日穿着青色锦衣,不管是料子还是样式,都是最近流行的,显见很是花了些心思在自己的装扮上。
  
  “坐。”陶蓉蓉说。
  
  等林长熙坐下,立刻有人送上茶水,清香四溢,茶汤清亮。
  
  林长熙说一声谢,就听陶蓉蓉说:“昨日,林于氏来见了我。”林长熙背后一紧,听陶蓉蓉继续道:“你想做官吗?”
  
  林长熙沉默片刻,说:“想。林家当年风景,如今草民要一一重现。”
  
  “那么,我给你个机会,”陶蓉蓉的声音分外淡然,“你不用再去考进士,我直接给你一个六品官,如何?”
  
  林长熙正要说什么,就听陶蓉蓉说:“当年,你父亲也不过是一个五品官,彼时,他已经四十有二。”
  
  他沉默了下来。
  
  陶蓉蓉凝视他,发现他心中分外挣扎。
  
  好一会儿,他说:“此为大事,草民不敢擅自做主,请容许草民多想一些时日。”陶蓉蓉说好,平静地说:“你有一旬时日。”
  
  这句话一说完,她带着下人起身就离开了,临行前,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觉得,以你现在的水准,去考进士,能成否?”
  
  不能。
  
  林长熙沉思良久,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这些日子与人交流,他早已发现自己的缺憾,只是心中始终不甘。如今陶蓉蓉给出了这么一个机会,实在是让他难以取舍。
  
  陶蓉蓉并不是心血来潮这么说的,这个念头在林于氏与林长熙初次来访的时候曾经在她脑海中出现过,只是看林于氏的态度,她按了下去。现在,不过是旧事重提。
  
  她回了府中,二管事小心谨慎地进门来,躬身行礼,笑眯眯道:“殿下,您前些日子让我去查的事,如今有些眉目了。”
  
  陶蓉蓉挑眉:“说。”
  
  二管事脸上依旧是笑着的,说:“秋猎那一日,猎场中的侍卫共有三百一十八人,其中一直都不曾进入过内场的与从头到尾都有人证明所在何处的共二百七十四人,剩下的人当中,虽然无人证明但事实确凿的有三十六人,最后八人中,时间不够往返的另有四人。”
  
  陶蓉蓉的摩挲了一下指尖:“那么,就在剩下的这四人当中?”
  
  二管事笑眯眯地躬身:“回禀殿下,那四人已经被手下人用迷魂术试探过了,都不曾去过那段地域。”陶蓉蓉挑眉:“你是说,我听错了?”
  
  二管事连道不敢:“公主殿下自然是不错的。”停一停,他压低声音道:“那一日,猎场中另有人拜访,只是并无人记录。”
  
  他的声音更低:“是在那四人中问出来的。”
  
  陶蓉蓉的手指捏紧了椅子,然后就听二管事道:“那拜访之人,共三人,其中一人是安国侯长子,另外两人,一人为当日举子身份出首的林长熙,另一人为他的同窗,叫做杨俊的。”
  
  陶蓉蓉的眉眼渐渐地就低沉了下来,最后定格为一个低眉敛目的微笑:“明知道有夫人们在里面围猎,是谁放人进去的?”
  
  二管事说了一个名字,又道:“前两天,他在猎场照看马匹时,一不小心被马踢了一脚,如今在家休养。”
  
  陶蓉蓉点了点头,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又敲了敲,唇边的笑意越发浓厚了些。
  
  “事情还真是有趣啊……”她这样说着,对二管事说一声劳烦。二管事笑得眉眼弯弯地出去了。
  
  当天,陶蓉蓉就写了信隐密地送入了宫中给了陶永安。
  
  陶永安却一直等到晚间才拆了信件,眉间渐渐地带上一丝冷冽气息,最后定格为冷笑。
  
  “当真是九转玲珑心,可惜没用对地方。”
  
  他这样说完,顺手将信件烧成了灰。
                          

  ☆、第二十二章

  陶蓉蓉对林长熙说她要给他一个官位之后没几天,林于氏就上门了。
  
  她的脊背挺得笔直,眉眼之间写满了坚毅,仿佛新朝建立之后,第一次重逢时的那个林于氏。
  
  陶蓉蓉见到她,略微坐得端正了些。将人打发出去之后,林于氏肯定地说,她不愿意林长熙接受这样一个官职。
  
  “虽说他在科举上并无太多天赋,可持之以恒,文字总有磨砺出来的一天。若是总也磨砺不粗来,林家也总有余力来养下一代。”林于氏平静地说:“公主殿下好意,民妇是知道的。可以举人身份入仕,终究是比不得旁人,日后定然要被看轻三分。长熙的性子,民妇是知道的,若是顺风顺水,倒也还好。若是稍有波折,变极易做出不智之举来。民妇想着,若他以举人身份入了官场,日后被人看轻,若是做出什么不当之举,只怕要连累林家上下。”
  
  她低眉敛目,显得极为严肃:“殿下好意,民妇只能辜负了。”
  
  陶蓉蓉莞尔一笑:“如此看来,你倒是为他着想。”她的手指搁在椅背上,莹白如玉:“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替他回绝了,他会怎么想?”
  
  林于氏一怔,就听陶蓉蓉接着道:“为了锦绣前程,他都肯放下身段与安国侯长子那样的纨绔子弟来做朋友了,如今你做这个决定,可曾问过他的意思?”
  
  林于氏又是一愣,总算是听出了陶蓉蓉语中的不善之意,连忙离开座位,跪下来道:“殿下,民妇疏于管教,让殿下失望了。”
  
  陶蓉蓉莞尔:“我失望什么?左右与我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是我看你们母子二人流离失所出手帮了一把。如今他自甘堕落,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这话说得极重,林于氏背心的汗涔涔地冒出来,手紧紧地捏成团。
  
  “殿下恕罪。”最后,她只是喃喃自语,不再试图为林长熙辨别一二。事实上,她也确实不知道,陶蓉蓉说的这件事,到底林长熙有没有做过。
  
  这些日子他在外面过得畅快,林于氏纵然是很多时候有心想问一问,却总是迟迟等不到他回来,于是最后也没有问成。
  
  陶蓉蓉见林于氏跪在那里,身子挺得笔直,周身的气息却透着茫然与失望,叹道:“你回去与他谈一谈吧。这件事,左右还有四五日时间,你们决定好了,再来。”
  
  她起身往厅外走,似乎不再想与林于氏多说什么:“这件事做完之后,以后,就不要来找我了。”
  
  林于氏抬头看着她的背影,张嘴似乎想说什么,身体半倾向前,最后还是没有站起来,也没有说话。
  
  她只是恭敬地对着陶蓉蓉的背影磕了一个头,等到人都走了之后,才悄然起身离开。
  
  急急地从公主府的角门出去后,雇来的轿子已经在那里等了许久。身边的丫鬟立刻上前,叫一声太太,扶着她上了轿子。
  
  “回去。”林于氏的声音很是冷淡,让丫鬟打了个冷颤,赶紧让轿夫起了轿子。
  
  一路上走得飞快,到住所的时候,门口却正好碰上有人敲门。
  
  守门的来开了门,正见到林于氏的小脚,连忙上前行了一礼。边上敲门的婆子也是一笑,过来行了一礼,笑道:“真真是巧极了,林太太,我们奶奶过来拜见您。”
  
  林于氏一怔,顺着那婆子的示意看过去,就见一人正掀开帘子,从轿中探出头来。林于氏的眼睛眯了眯,脸上的表情更加冷冽:“原来是你。”
  
  来人年约二十五六,穿着打扮却依旧娇俏如同十六七岁的少女,穿着一身鹅黄色撒花裙,头上梳着的还是少女的发髻,见到林于氏看过来,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几分天真:“见过母亲。”
  
  林于氏冷淡地摆了摆手:“不必叫我母亲。”她似乎连看都不想看到那个女人:“我不记得我林家有二十五六了还未嫁出去的女儿。”
  
  女人垂下了头:“还请母亲见谅,女儿如今做这番打扮,实在是不得已为之……”停一停,她抬起头,依旧是笑盈盈的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委屈一样。
  
  “母亲,女儿……”她摇了摇唇,娇声道:“女儿就是想看看,如今的林家如何。可有……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
  
  林于氏冷淡地扫了她一眼,淡漠的眼神让来人不自觉畏缩了一下。
  
  “如今林家只剩我孤儿寡母,却也还没到需要不相干的旁人来相助的地步。”她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远远地惊喜地叫:“四姐姐!”
  
  林于氏的目光越发幽暗起来,一甩袖子就进了门,将那女人丢在了门外。她的丫鬟连忙付过了轿夫钱,急急地跟了进去。门子守在门口,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等一等眼看着就要到跟前的少爷,还是关上了门免得让这个女人进来了。
  
  林长熙来得很快,没过一会儿,他就到了门前,脸上笑容满面:“四姐姐,是四姐姐吗?”
  
  女人的眼中立刻盛满了泪水,泛起盈盈水光,急切地上前一步:“三弟!”
  
  林长熙立刻就“嗯”了一声,拉了女人的袖子,笑道:“四姐姐,快些进来坐坐。”女人立刻就跟着他进去了,她身边的丫鬟嬷嬷将轿夫留在门外,自己也跟着进去了。
  
  守门的门子关了门,想着那女人不伦不类的装扮,嗤笑了一声。
  
  当初林家有三子五女,林淑蓉是最小的一个,比她略大的,就是林家张姨娘所出的四姑娘林淑慧。只是张姨娘死得早,林淑慧几乎是在林于氏手下长大的,与林于氏的关系也算是不错。
  
  当初林淑慧出嫁,林于氏还特意为她挑了一门说得上是不错的亲事。
  
  只是这些过往,林于氏已经都不想再提,但见到林长熙将人带进来,依旧觉得心里面闷闷的不舒服。板着脸,她问:“长熙,你将这人带进来做什么?”
  
  林长熙立刻就发觉了她的不悦,脸上的笑容都呆了一下,好一会儿才道:“母亲,这是四姐姐。”
  
  林于氏嗤笑:“你四姐姐是我亲手嫁出去的,当初杨家举家殉城,你四姐姐自然也是跟着去了。如今这个二十多了还在做姑娘的,我可不认识。”
  
  林长熙一怔,也想起这档子事来,看向林淑慧的目光就有些怀疑。
  
  林淑慧也不说什么,上前跪下,磕了三个头,轻声道:“我知道母亲对我多有怀疑,只是这世道,女人总是水上飘萍,半点不由身。若是可以,我也愿意当初跟着夫君殉了城,免得如今苦苦求活。”
  
  林长熙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又从林于氏身上扫过,沉默下来。
  
  林淑慧又磕了三个头,道:“既然母亲不愿意认我,我也不好厚着脸皮留下来。只是如今见母亲小弟安好,我也就放心了。母亲不愿见我,日后,我也不会再来了。”
  
  话刚说完,她带过来的丫鬟就不满地叫:“小姐,您何必这般放低身段。现在您过的呃日子,可比这小家小户的舒服多了。他们自愿过这等苦日子,您又何必……”
  
  林淑慧不等她说完,就扇了她一巴掌,打断了她想要说出来的话。
  
  那丫鬟捂着变红的脸,跪了下去,口中却依旧不依不饶:“小姐,我只是为小姐抱不平。这等小院子一眼就看着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小姐……”跟着林淑慧过来的嬷嬷堵了那丫鬟的嘴,低声向林淑慧赔罪,说自己没有调教好丫鬟。
  
  林淑慧看着脸色越发难看的林于氏,就要上前道歉,林于氏却只是冷笑:“也不必在我面前做戏了,你出去吧。我林家是不会有你这等给人做外室的女儿的。”
  
  林淑慧眼眶微红,又跪下来重重地磕了三个头,一转身就出去了。
  
  林长熙等她出去之后,才做到林于氏身边,问:“母亲,四姐姐她怎么就……”林于氏冷淡地扫了他一眼:“你四姐姐已经没了,方才这个人,我们都不认识。不认识的人,管她是去做外室还是去做娼妓,与你何干。”
  
  林长熙立刻就明白,林于氏的心情不太好。他当下陪着笑脸,道:“母亲说得是。”
  
  “我说得是?”林于氏冷声道:“既然我说得是,为何你从来不听?翡翠,过去拿家法过来!”
  
  林长熙一下子就愣了神。
  
  二管事见到林长熙的时候,他脸上依旧有明显的被抽出来的痕迹,红红的一片,走动起坐的时候,动作也略显不自然。
  
  二管事却并不在意,只是微微地笑。等丫鬟上了茶,又送上了点心,他才笑眯眯地问;“林先生今日要见老夫,所为何事?”
  
  林长熙陪着笑脸,对二管事笑着道:“二管家,草民有件事,想对二管家说说。”
  
  二管家一笑:“何事还要林先生亲自上门来说?”他坐在主位上,看着林长熙脸上的伤口,眼中闪过兴味的光。
  
  林长熙涨红了脸,道:“那一日,猎场上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猎场上是什么事,二管事自然是知道的。这件事由他一手查办,查出来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此时听林长熙这样说,他想起当日三人就有林长熙一个,不由越发觉得兴致盎然,笑道:“林先生请讲。”
  
  林长熙在椅子上动了动身子,疼得差点倒抽一口凉气,脑袋却清醒得不得了,当即就将当天的事情说了个清清楚楚,赌咒发誓道:“那一日我是第二次与安国侯府的那位大少爷见面,当日约我的是杨俊,我也不曾想到他会带那位过来。”
  
  二管事呵呵地笑:“林先生所说的,老夫自然是信的。”但那副表情,摆明了是不相信。林长熙心中一急,又道:“二管事,我知道我前些日子过的莽撞了,可如今我有心将那些不好的都改了,还请二管事多多提点。”
  
  二管事见状,知道这人与他的寡母都是公主看重的,也不好多说什么,当即连连表示自己相信,将林长熙打发了出去。
  
  林长熙出了公主府的门,一颗心依旧七上八下觉得不安。回到家中,一时间也无心去与自己的那些所谓朋友再多聊什么,卧在屋里翻来覆去心情十分不安。
  
  丫鬟敲门过来说林淑珍来了后,林长熙才一咬牙翻身坐了起来,叫人过来帮着梳洗打理了一番,换了衣裳去见林淑珍。
  
  来的不仅仅是林淑珍,还有林淑珍的夫君。两人坐在那里,笑容满面,看得林长熙心中恻恻,自己在这边担心,旁人却是半点都感觉不到的。进门拱手行了礼,林淑珍见了他掩唇就笑,林于氏坐在边上似乎也淡淡地笑,林长熙不由纳罕。
  
  “娘,今天发生了什么好事吗?”他这样问着,一时间到将方才的那点不安心思丢到了一边去。
  
  林于氏莞尔,对林淑珍失忆了一眼,林淑珍的夫君就连忙站了起来,将林长熙拉了过去,笑道:“今日过来,确实是有件事想与你说说。”说着,将他拉到了院子里去。
  
  等他出了门,林于氏脸上的笑容就淡了许多,不自觉地一声叹息。
  
  林淑珍迷惑道:“婶娘,可是有什么事发生?”她的目光在林于氏脸上打了个圈:“婶娘的神色,似乎有些不渝?”
  
  林于氏露出一个微笑,道:“不过是见了个烦心之人罢了。”林淑珍好奇,婉转地问了又问。林于氏原本也没有多少人可以说说心里话,对着她,也不由得透露了一点儿心声。
  
  “昨日见到了淑惠。”她在林淑珍没有反应过来之前,飞快地说:“可惜,我却不能认她。”
  
  林淑珍迷惑:“淑惠当日不是陪着……”停一停,她恍然:“她还活着?那她现在……”林于氏平静道:“她在给人做外室。昨日一见,我就知道了。她身上的衣饰,随行的婆子丫鬟,都是橙花巷的风格。那里,可不就是养外室的地方。”
  
  “纵然是我再心疼,我也不能认她。”林于氏斩钉截铁地说:“若是认了她,林家的名声就坏了,长熙也就不好再娶亲了。”
  
  林淑珍附和地点点头,想到当初与林淑慧认识的点点滴滴,不由得心有戚戚然,两人一时间沉默下来。
  
  没过一会儿,林长熙就与林淑珍的夫君一同进来了。前者脸上的笑意有些勉强,却只有林于氏能看出来。
  
  林淑珍的夫君还在说着那姑娘如何是好,林淑珍就笑着打趣:“夫君少说两句吧,没看长熙耳尖都已然泛红。显见的是害羞了。”
  
  林淑珍的夫君大笑,林于氏在边上说了谢,四人又说一番,林淑珍夫妻方才告辞离去。
  
  林长熙这才坐下来,定了定神,对林于氏说了自己今日去公主府上的事,问林于氏,当日公主府所说的要官之事,如今该如何决断。
  
  林于氏沉默片刻,道:“如今事已至此,就让公主殿下来决断好了。”
  
  陶蓉蓉的心思这个时侯却完全没有在林长熙身上,她正在宫中,对着宗正递上来的画册一一翻看。
  
  上面是初步通过了筛选的秀女们,陶蓉蓉看过之后,将画册放到一边,对宗正笑说麻烦:“我会请皇兄看过的。”宗正笑眯眯地行了一礼,躬身退下。
  
  等她走后,陶蓉蓉才将那画册重新拿起来,翻到其中一页,摸着那张纸发呆。
  
  自从巧嫔说了秀女中有一人与自己颇为相似之后,她就不曾忘记过,如今总算是见到了。只是这画册虽说是宫廷画师所画,可毕竟与真人有些出入,陶蓉蓉这样看来,一时之间却无法判断,这人到底与自己有几分相似。
  
  让宫女取了铜镜过来看了两眼,陶蓉蓉有些烦躁地让宫女将铜镜又拿走了。
  
  随后,她坐在那里,继续盯着那张纸。
  
  那上面的少女巧笑嫣然,眉目之间透着几分狡黠,穿着桃红色的秋衫,倚在山石上,看向画册的外面。不管怎么看,都是个美人。
  
  陶蓉蓉的视线移向这个少女的身份,上面显示着,是一个四品官家的嫡出女儿,叫做陶芸芸。陶蓉蓉记得这个四品官,当初最早降了陶永安的就有他一个。后来他也是里应外合,让陶永安顺利占了京城。
  
  彼时他只是一个守城门的六品小官,如今却已经是朝中的中枢之一了。
  
  只是,从他的身份,陶蓉蓉并不能推断出更多。
  
  正捏着那张纸发呆,忽地有人报,陛下驾到。陶蓉蓉连忙站起来转身对正在进门的陶永安行了一礼。
  
  陶永安挥手让她起来,笑道:“妹妹在看什么?如此目不转睛的。”
  
  陶蓉蓉将那画册拿起来,捏在手中,双手送至陶永安面前,笑道:“自然是看未来的嫂子。”她示意了一下画册,笑道:“哥哥且看,这是宗正已经选过一遍的秀女画册,已经将身有残疾,容貌不佳的剔除了。”
  
  陶永安随手将画册拿了起来,翻了两眼,笑道:“妹妹有觉得好的吗?”
  
  陶蓉蓉犹豫一下,轻声叫了陶永安一声哥哥,从他手中接过画册,翻到陶芸芸那一页,送至陶永安面前,压低声音道:“哥哥,这人……”
  
  陶永安就看了一眼,片刻之后,眼神闪烁了一下,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你不用管。过上几天,你就知道了。”
  
  陶蓉蓉咬着唇,哀求道:“哥哥……”她一旦放低了声音,就显出平日里完全不曾表露出来的娇憨之意来。陶永安大笑,抬手似乎要去捏她的脸,手已经到了半空,却又放了下来。
  
  “小时候你总是这样撒娇。”他叹了一声,看着陶蓉蓉,道:“你今儿这一闹,倒让我差点忘记,你已经长大了。”
  
  陶蓉蓉也陷入回忆当中,片刻之后回神。见陶永安似乎当真不准备告诉自己,陶蓉蓉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将画册放在桌案上,道:“等能够告诉我的时候,哥哥一定要告诉我才好。”
  
  陶永安立刻就说了好。
  
  兄妹两人沉默了片刻,陶永安笑道:“有件事,倒是忘了告诉你了。”
  
  陶蓉蓉立刻就做出兴致盎然的模样来,刚才短暂的尴尬让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凝滞,她也不愿意一直处在这样的气氛当中。
  
  “余斌要回来了。”陶永安笑着说,“再过两日就到。”
  
  一句话一出,陶蓉蓉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大半。好一会儿之后,她含笑道:“秦国公征战归来,哥哥是不是要好生迎接迎接?”
  
  陶永安依旧是笑的,可这笑意却没有多少到达眼底:“自是当然。”
  
  兄妹两人对视,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防备,于是,各自都笑了起来。
  
  秦国公余斌比陶永安大了有十几岁,当初是秦王手下的一员悍将。若不是陶永安手段更好占了上风,秦国公有心举事的时候又迟了一步,当初秦王死后,小秦王的势力到谁手中还不好说。
  
  只是他对秦王当初功败垂成毕竟有些耿耿于怀,对秦王本身也还带着几分尊重,就连受封的时候,也特意找陶永安要了秦的封号。
  
  当初天下初定,外边却有胡人意图趁着中原大乱的时候兴风作浪,陶永安就顺势将秦国公塞到了边疆去。不久前秦国公直入胡人王庭,斩杀了不少人,将边疆的形式稳定了下来,才得以回归京城。
  
  陶蓉蓉是知道这段往事的,自然也清楚,秦国公归来,朝堂上的形式只怕就要变了。况且,秦国公灭了胡人王庭稳定了边疆,照理说是应该被封赏的。只是如今他已经是国公,若是再继续封赏下去,就只剩封王了。
  
  可对陶永安来说,让秦国公封王,却是万万不可。
  
  只是这件事该如何操办,陶永安一时之间却尚未想好。“等他回来的时候,朕要出城去迎他。”
  
  陶蓉蓉听他这样说,想了想却也觉得这样是最好的,于是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她悄声问:“是他吗?那个,巧嫔背后的人?”
  
  陶永安笑了起来,极为愉快地说:“你猜?”                        


  ☆、第二十四章

  陶蓉蓉最终还是没有配合地去猜,只是看陶永安的表现,却已经是十有八九不出意外了。
  
  带着重重心事回了公主府,坐下刚刚吃了一盏茶,就有人说大管事来了。
  
  陶蓉蓉连忙让人进来,请他坐了,和声细语地问大管事前来所为何事。
  
  大管事笑眯眯的,对陶蓉蓉道:“原本不是该老奴来的,只是正巧老奴有空,所以就过来了。”他一面说着,一面慢条斯理地将公主府上的一些庄子的收成都说了说,提了提那些庄子送过来的东西都归置到了何方。
  
  陶蓉蓉连忙赞赏地夸奖两句,笑道:“大管事做事,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大管事却只是笑眯眯:“纵然是信得过,也是要对殿下说一说的。”将这些事说完,大管事脸上的表情就稍微严肃了一些,道:“另外有件事,倒是想对公主说说。”
  
  陶蓉蓉做个请说的手势,就听大管事缓缓开口,道:“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身为公主府上的管事,公主想必也知道,有不少人都在讨好巴结老奴。”
  
  陶蓉蓉听他这样说,笑道:“大管事就算不是公主府管事,也是有人讨好的。”
  
  大管事却只是轻笑,挥手表示了一下自己的不赞同,继续道:“前两天,有人拿了帖子,请老奴过去吃酒。老奴与那人也算是积年老友,平日里很是聊得过来,所以前天晚上,老奴就去了。”
  
  陶蓉蓉知道大管事要说的话必定是发生在那天晚上,当即认真起来。
  
  “那人年岁也已经不轻,只是平日里却始终有个戒不掉的爱好,就是爱好美人。虽说有心无力,可美人摆在那里看着,他也是乐意。平日里若有客人到了,他也愿意将那美人请出来大家一起作乐。”
  
  “老奴去了之后,酒过三巡,那人就请了美人出来劝酒。平日里他也是这般作态,老奴也就不甚在意。只是其中有一人,老奴见了却有些心生嘀咕,回来之后特意让人查了查。”
  
  大管事垂下了眼眸,转而说起另一个话题:“公主可还记得,当初公主初到陛下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