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骄[金推]-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管事垂下了眼眸,转而说起另一个话题:“公主可还记得,当初公主初到陛下身边,就是老奴伺候的。”
  
  陶蓉蓉一怔,点了点头。她那个时侯刚刚从林淑蓉变成陶蓉蓉,以前的人自然是一个人都不能带的,用的全部都是陶永安的人。
  
  “当初老奴曾经迷惑过公主殿下的身份,后来也听人议论过,只是说,公主殿下身份不明,只怕根本就不是陛下的妹妹。”
  
  陶蓉蓉一点都不意外,当初的那件事做得并不算隐密,可后来也已经少有人说,如今大管事说起这件事,又是为何?她凝视着大管事,轻声道:“大管事有什么事直说吧,不必拐弯抹角了。”
  
  大管事说到这里,抿了一口茶才继续道:“公主前些日子安置下下去的那林家人,原本家里头是有好几个兄弟姐妹的。那美人,就是如今林家林长熙的四姐,闺中的名字叫做林淑慧的。”
  
  陶蓉蓉听明白了大管事的话。
  
  大管事是知道她的过往的,如今说起这件事情来,显然不只是为了说一说。
  
  她微微蹙眉,凝视着大管事,笑意淡淡的,却依旧是笑着的。
  
  大管事见她那副模样,不由呵呵一笑,又继续道:“老奴原本也不甚在意,只是今儿,那人将那美人送了过来,说给老奴铺床叠被,老奴想着既然是公主照料的,不如送回林家去也好。”
  
  说着,大管事的表情带上了几分冷意:“只是老奴一说,那林淑慧就跪下,说了一件事,倒是吓了老奴一跳。老奴的那老友,不久前在林淑慧当前,隐约提了提公主的身份,说得晦暗不明。那林淑慧并不知公主的身份,当时只是虚应,却记了下来。”
  
  陶蓉蓉的手指蜷缩了起来,躺在手心中,通红的指尖衬得手心越发莹白。
  
  “你是说,你的那位朋友,大约是知道我的身份了?”陶蓉蓉问,“那这般说来,你那老友,只怕是特意将林淑慧送来的。”
  
  大管事点了点头,对陶蓉蓉道:“殿下的身份,当初是细细掩盖过的。那县里知道殿下身份的几人,都已经处理干净。只是不知道这人,又是从何得知的。”
  
  陶蓉蓉眯了眯眼,靠在椅背上,想着这件事:“你那老友,特意将林淑慧送过来,没有说什么吗?”
  
  大管事摇了摇头,陶蓉蓉低下头,莞尔一笑:“我知道了。辛苦大管事特意过来。”大管事连忙起身对陶蓉蓉行礼,笑道:“老奴身为殿下府上的管事,自然是要为殿下考虑的。”
  
  停了一停,他见陶蓉蓉脸上神色不佳,关切地问:“殿下,这件事可要老奴去问问,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蓉蓉摇了摇头:“暂且不必。你那老友送人过来就已经是提醒。”她挥了挥手对大管事道:“劳烦大管事出去的时候,帮我安排车驾,不起眼的,我要出去一趟。”
  
  大管事行礼,退了出去,走到门口的时候看着陶蓉蓉坐在那里,外面天光半明半暗,不由得在心中一叹,转身去了。
  
  陶蓉蓉换了件简单的衣裳,头发也梳得略微简单一些,就出了门,身边只带了秋心秋意两人。秋心秋意还有些不安,被陶蓉蓉笑道:“难不成你们就当真以为,会只有我一人出来?背后总是暗中有人跟着的。”
  
  秋心秋意悄声应是,跟着陶蓉蓉上了马车,车子动摇起来的时候,两人对视了一眼,俱是迷惑不解的。
  
  不多时,陶蓉蓉就到了林家门前,秋心秋意上去敲了门。
  
  林于氏很快就过来,上了陶蓉蓉的马车,恭敬地行了礼,问陶蓉蓉过来所为何事。陶蓉蓉看了她一眼,问道:“你可知道,林淑慧还活着?”
  
  林于氏心中一惊。
  
  之前见过林淑慧之后,她就有些记挂着这件事,如今听陶蓉蓉问起,出乎意料之余,又觉得有些心中不安。
  
  “殿下,民妇……民妇是知道的。”林于氏这样说了,将林淑慧过来拜访的情况细细描述了一遍,道:“只是,她如今已然成了旁人的外室,民妇是断然不能让她回林家的。林家的名声,如今经不起折腾。”
  
  她哀求地看向陶蓉蓉,后者却只是皱起了眉。
  
  “在给人做外室?”她自语了一句,转头看到林于氏哀求地看着自己,道:“她回不回,是你该做主的事,我不会插手。”
  
  林于氏大松一口气,对陶蓉蓉说了几声谢谢。陶蓉蓉见她神色,一时之间不由想起当日林于氏还是林夫人的时候,为了林家操心的样子。
  
  “过些日子,就让林长熙去选官吧。”陶蓉蓉说,“如今林家,就靠着他了。还是早日安定下来,开枝散叶才是。”
  
  林于氏应一声是,就见公主殿下挥手让自己下去。她对陶蓉蓉又行了个礼,下了马车之后,陶蓉蓉的马车立刻就离开了。
  
  马蹄声中,陶蓉蓉皱着眉想着林淑慧身份的变化,一时之间出了神。
  
  直到马车忽然间停了下来。
  
  “发生什么事了?”她问,秋心却已经问过了马车夫,回身来解说缘由了:“秦国公夫人车驾从大街上过去,马车过不去。”
  
  陶蓉蓉惊讶;“秦国公回来了?”
  
  秋心摇头,轻声道:“是秦国公夫人带着几子先行归来,国公大人与大军随后而至。如今还有大约半月路程。”
  
  陶蓉蓉眯了眯眼,让秋意挑开了车帘看过去。
  
  秦国公夫人的车驾有几十辆车,每辆车上都载满了物品,首尾相衔便是一条长龙。也难怪车夫说大街上上不去。如今这架势,眼看就是非要等秦国公府上的这车驾走完了之后,才能走过去。
  
  陶蓉蓉凝视着那一辆辆过去的车辆,目光从那些被覆盖住的物品箱子上扫过,轻声笑道:“如今看来,秦国公在外征战,家业也是多了不少呢。”秋心秋意与车夫都低下头,当做自己没有听到。
  
  陶蓉蓉放下了帘子,有些不耐烦地等车驾过去。
  
  没过一会儿,却忽地有一把清亮的声音在马车面前问:“敢问,可是升平公主当下?”
  
  秋心秋意隔着帘子问是谁,来人恭敬道:“婢子乃是秦国公夫人手下,方才夫人惊鸿一面隐约似乎见到公主殿下,特意派婢子前来询问一声,好过来拜见。”
  
  陶蓉蓉道:“国公夫人客气了。不过是偶遇,夫人又有要事在身,不必特意过来招呼。”
  
  那婢子也不多说什么,应了陶蓉蓉的这句话,转回去回禀了。
  
  果然秦国公夫人就真的没有过来,陶蓉蓉觉得轻松之余,却也觉得,这秦国公夫人,大约对自己也不过是面子上有几分尊重罢了,心里面只怕是没将自己放在眼中的。
  
  陶蓉蓉捏着手指,等车驾过去之后,方才让车夫赶着车回了府上。
  
  不等进门,她就让人去请了大管事过来,等她到的时候,大管事已经带着林淑慧站在那里了。
                          


  ☆、第二十五章

  见陶蓉蓉过来,大管事笑眯眯地行礼,口中说着见过公主。陶蓉蓉扫了一眼他身后低着头盯着脚尖的林淑慧,莞尔:“大管事倒是知道我的心意。”
  
  大管事只是笑,等陶蓉蓉进了门之后,就带了林淑慧一同进去,笑道:“老奴想着公主殿下定然是去查这件事了,回来之后想来也有些话想问问这女子,所以就冒昧将她带来了。”
  
  陶蓉蓉点点头,让大管事在一旁坐下,叫了林淑慧上前。
  
  林淑慧忍住心中不安,上前磕了头,也不敢起来,就那样跪在那里,等候公主发话。
  
  陶蓉蓉扫了她一眼,发现这几年林淑慧的日子大概还是过得可以的。虽然年纪已经不小,可身段皮肤看上去都与自己记忆中没有太大变化。
  
  想到林于氏说她在给别人做外室,也有几分理解。
  
  “你就是林淑慧?”她示意了一眼,身边跟着的秋萍就上前一步,代替她问道。
  
  林淑慧说一声是,又道:“只是如今愧对祖先,不敢用这个名字,公主殿下可叫婢子慧娘。”陶蓉蓉没有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轻声道:“本宫去见过了林于氏。”
  
  林淑慧的身体一颤,跪在那里低着头显得有几分楚楚可怜。
  
  “林于氏说,你在给人做外室。大管事却说,你是被他的老友当做女婢送过来的。那么,你之前是在做什么?”陶蓉蓉问出来的问题,却与之前的问题毫不相关,根本就没有问起林淑慧说出来的事。
  
  林淑慧的低着头,恭敬道:“回禀公主殿下,婢子一个月前,被婢子跟着的那位老爷送到了大人府上,成了大人府中美人。”她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婢子的衣物首饰,却还是用着之前老爷给的。故而……”
  
  她说这话的时候很平淡,并没有显出自己因为在做外室而觉得羞愧或者什么。陶蓉蓉看在眼中,不知道为何,忽地对她有了几分好感。
  
  见她说得坦然,陶蓉蓉就问起了当日她特意说出来的那番话。
  
  她的身份说隐密也隐密,说不隐密,也确实还有那么一些人知道。可是,不管怎么看,林淑慧都不该是那个人。
  
  林淑慧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道:“这件事婢子是知道的。当日婢子跟着老爷的时候,老爷醉酒之时,曾经说过。当时老爷曾经说,等他的主子得到了那个位置,也给婢子一个夫人当当。”
  
  她说完这番话,低下头去。
  
  大管事在一旁笑眯眯地说起林淑慧当初跟着的人是谁。陶蓉蓉听着那个名字,有些陌生,大管事就补充道:“是秦国公手下的一枚暗子。”
  
  陶蓉蓉惊讶挑眉:“大管事连秦国公手下的暗子都知道?”大管事呵呵一笑,并不作答。陶蓉蓉也不奇怪,大管事与二管事都是跟着陶永安很长时间的人了,当初两人都曾做过暗中打探消息的事。
  
  林淑慧跪在那里,听着陶蓉蓉与大管事的交谈,只觉得背后一阵一阵地凉,觉得自己似乎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
  
  她情不自禁地开始想,也许等出了这个院子,自己就要被灭口了。
  
  公主殿下的身世这种事,不管是不是真的,原本就该是个秘密的。
  
  陶蓉蓉没有注意她的情绪,只是与大管事交谈了几句,就结束了对话。大管事自然站起来,让人带着林淑慧往外走。
  
  林淑慧软软地从地上被拖起来,似乎连挣扎的念头都没有了。
  
  只是临出门前,她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看了主座上的升平公主一眼,然后,就惊愕地睁大了眼。陶蓉蓉正好看到这个眼神,顿时就笑了起来。
  
  这个笑容落到林淑慧眼中,却让她半点儿挣扎的念头都没有了,脑海中一片空白,仿佛被大雪覆盖。
  
  怎么会,是她……
  
  大管事并没有灭了林淑慧的口,他只是将她圈在了一个院子里,一日三餐地送饭进去。林淑慧从不多做反抗,只是坐在院子里,日复一日地看着窗外岁月流年在树梢枝头落下痕迹,觉得这样的日子,似乎也很好。
  
  秦国公夫人回来之后没多久,秦国公就带着军队回来了。
  
  入城那一日,陶蓉蓉与陶永安一起迎接了秦国公,看着他意气风发地骑马走过来,陶蓉蓉不自觉地就捏紧了手心。
  
  然后,松开时,手心已经有几个月牙指印。
  
  陶永安没有看她,却极低地说:“在担心什么?”陶蓉蓉也没有看他,只是笑着说:“见秦国公大人风姿出众,一时为其所惑。”
  
  陶永安就笑了笑,站在那里看着秦国公下马,往自己走过来,眼睛微微地眯起,最后定格成热切的笑脸。
  
  在秦国公双腿弯曲下去就要跪下去的时候,陶永安上前一步,扶住了他:“爱卿乃是国之重臣,又是得胜归来,今日就不必多礼了。”
  
  秦国公脸上也是一片感激:“多谢陛下。”
  
  两人貌似感情极为深厚地说你来我往说了一阵客套话,秦国公首先克制不住:“陛下,那些军士……”
  
  陶永安大笑:“都是我大庆的国之栋梁,又为我大庆立下汗马功劳,都该奖赏一二。”
  
  话说完,他身后的内侍立刻上前,宣读了对这些兵将的犒赏,士兵们轰然应诺,声音震天。
  
  秦国公的神色不自然地动了动,又复露出笑脸来。
  
  这样的迎接并没有多久就收场了,陶永安自带了重臣们去宴会饮酒,特意给秦国公赐了车辇。
  
  陶蓉蓉却没有跟过去,她在人群中找到前来迎接夫君的秦国公夫人,派人去请她。
  
  不多时,秦国公夫人就带着人过来了。她身后一人看上去笑容和煦,脸颊微微有些圆润,一件浅绿色外裳衬得肤色白皙。
  
  “见过升平公主。”两人当先迎头拜下,后面跟着的丫鬟们都跪了地。陶蓉蓉连忙将秦国公夫人浮起,言不由衷说了两句客套话,才笑着对她身后的人道:“秦大奶奶的身子可曾大好了?”
  
  “谢过公主殿下关心,”秦大奶奶,跟着秦国公夫人过来的那妇人笑道:“妾身的身子由婆婆请了神医过来,已经好多了。”
  
  顺着这个话题说了两句,陶蓉蓉方才对秦国公夫人说了自己请她过来的目的:“过几日我想请夫人过来赏花,不知道夫人可有时间。”
  
  她说了时间,又提了几个自己可能会请的热,秦国公夫人脸上笑意浅浅不答眼底:“公主殿下有请,自然是会去的。”
  
  陶蓉蓉就笑着说好:“就是想接着为夫人接风洗尘的名义让大家多聚聚,昔年一别,已经很久不曾一起聚了。明日我就派人将帖子送到府上。”
  
  秦国公夫人不多说什么,只是浅浅颔首,等陶蓉蓉话一说完,起身就走。
  
  等她一走,陶蓉蓉脸上也立刻没了笑意,眯着眼看了看秦国公夫人的背影,陶蓉蓉挥手:“回去吧。”
  
  今日朝中正是热闹的时候,陶蓉蓉坐在公主府中将今日见到的东西细细地写下来,长吁一口气:“看起来,余斌还真是带了不少人马回来,也不知道哥哥的准备到底如何了。”
  
  这样的话在心中转了一圈,被她按了下去。不管陶永安准备得怎么样,她总是与陶永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只是想到秦国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洛成。
  
  当初洛成在外被弹劾之后,渐渐地似乎就越发放浪形骸起来,如今京中不时有他又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的传言。
  
  不过他每日一封信件写给陶蓉蓉,倒让陶蓉蓉知道许多内情,他这番出去,某种程度也是帮陶永安分忧。陶蓉蓉纵然是再不喜欢他在外面做的那些事,看在这个目的的份上,也都压制下来。
  
  只是这几天洛成的信件似乎渐渐稀少,陶蓉蓉也是担心,不知道洛成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叹了口气将外面候着的女侍叫进来,陶蓉蓉将举办赏花宴的消息吩咐下去,又让秋心过来帮自己写帖子,自己在一旁坐着发呆。
  
  于此同时,陶永安却正在酒宴上与秦国公说起自己要给陶蓉蓉封长公主的话。“蓉蓉是朕唯一的妹妹,长公主这个名头,只能落在她身上。”
  
  秦国公面容平静地表示赞同,低下头去抿一口酒,脸上却闪过一丝讥诮笑意。
  
  他的斜上方,陶永安接着喝酒,用袖子遮住了脸,同样露出讥诮的笑。
  
  宫中的这番热闹让不少人都心思活络,不仅仅是秀女们,还有已经在栖霞阁安静许久的巧嫔。
  
  秦国公夫人回来之后没多久,巧嫔就接到了消息。今日秦国公进城时,她还笑眯眯地对身边伺候的宫女笑道:“想来这个时侯,陛下是去迎接秦国公了。”
  
  宫女应一声,她就含笑道:“秦国公是大庆的肱骨之臣,陛下出迎,想来是对秦国公分外重视了。”
  
  宫女又应一声,巧嫔将这句话在口中低声又念了两遍,方才定下心来,娇声让宫女们换了蜜水点心过来,说她又有些饿了。                        


  ☆、第二十六章

  巧嫔的日子过得如何,除了她自己关注之外,尚有旁人关心。
  
  宫中选秀的少女们在第一轮之后已经出宫过一趟,许多人在听过家中父兄的话之后已然明白,自己大约是与皇后之位无缘的,安分许多。
  
  如此,也有人觉得,自己既然有希望坐上皇后的位置,那巧嫔此人,就分外让人觉得不快了。
  
  “不过是一个婢女出身,居然就让她成了陛下身边的第一人,真是让人不快。”说这话的少女色若春花,穿着鹅黄色锦衣,正坐在池边凉亭中,对着对面的人抱怨,娇憨之意顿现。
  
  坐在她对面的少女看上去就冷清许多,浅色锦裙衬托出苗条身段,指尖一点嫣红就格外地吸引人。她含笑伸出手来,点着那鹅黄色锦衣的少女额头,笑道:“你呀,真是口无遮拦。巧嫔娘娘如今身怀龙胎,金贵着呢。这可是陛下第一个孩子。”
  
  鹅黄色锦衣少女嘟着嘴转过脸去,目光落在池水上,随着里面游动的锦鲤发呆。
  
  过了好一会儿,她忽然说:“这种身份低微的女人若是生下了皇长子,可真是糟糕啊。”话音刚落,她就回过神一般,捂住了自己的嘴,眼睛滴溜溜地左右看了一圈。
  
  好在两人入宫时身边都只有一个婢女,都远远地站在离亭子有些远的地方,并未听到。她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娇嗔着过去摇了摇对面人的手臂:“蕊表姐,你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
  
  被她叫做蕊表姐的人嗔怪地点了点她的额头,答应下来。
  
  两人又坐了一会儿,方才起身回了自己在宫中暂居之地,各自含笑说再见。
  
  等到转过身进了房间,蕊表姐——国子监祭酒的嫡长女关丹蕊脸上就没了笑意。坐下来抓起一本书心不在焉地捏在手中,她将自己今日所说的话都回忆了一遍,觉得没有露出什么马脚之后方才重新带上笑意,翻看起书来。
  
  而另一边,鹅黄色锦衣的少女,礼部左侍郎嫡三女甄婉菁进了屋,抓住自己手腕上的镯子就想丢出去。拔了两下没有拔下来,恨恨地住了手,在椅子上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捏在手中,恨恨道:“以为我是傻子,听你两句挑拨就傻乎乎地冲过去和巧嫔作对?关丹蕊,你真以为天下就你一个聪明人?若不是……”
  
  她的话未曾说完,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人轻轻敲了敲门,悄声道:“甄姑娘可在屋里?”
  
  甄婉菁的脸色一阵变幻,好容易收敛了脸上的表情,又复露出那副娇憨模样,过去开了门。与进门的少女亲密地交谈了一会儿,对方告辞里去,甄婉菁脸上方才露出了一点浅浅的笑意。
  
  秀女们这番作态,自然有人看在眼中,不多时,就有人报了出去。
  
  陶永安身边的内侍收到最终汇聚成册的消息之后,当天晚上,就悄声将消息告诉了陶永安。
  
  陶永安喝了一点儿酒,有些微醺,却正是睡不着的时候,听了内侍所言,当即一笑,让内侍取了册子过来,却没有看,捏在手中抖了两下,又丢在了桌上:“明日给升平公主送过去。”
  
  陶蓉蓉收到册子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懒懒地睡过了午觉之后,陶蓉蓉才将东西打开来看,上下翻了一遍,她让人叫了送册子的内侍过来,问:“我记得,上次入选的人当中,有一个叫陶芸芸的?”
  
  那内侍在宫中也算是机智过人的,当即笑道:“回禀公主殿下,确实有过一个叫做陶芸芸的,只是那陶芸芸,前些日子陛下旨意过来,已经是从名册上勾掉了。”
  
  陶蓉蓉一怔,这件事,陶永安丝毫没有提过。
  
  挥手让那内侍在一旁等着,陶蓉蓉将册子细细地看了一遍,记得差不多了,方才让人铺纸磨墨,写了条子让那内侍带回去了。
  
  没过两日,陶蓉蓉在自己的一个园子里开了花宴,说是帮秦国公夫人接风,实际上不过是想细细观察观察秦国公夫人。
  
  后者自进门以来,除了与陶蓉蓉见礼的时候笑了一下之外,别的时候脸上都是淡淡的。就连别的夫人过来攀谈,她也一直都是面无表情。
  
  陶蓉蓉看在眼中,端起酒杯,笑吟吟地对秦国公夫人举杯:“今日仔细看去,国公夫人的气色倒要比前次相见要好太多,真是让人羡慕得紧。不知道夫人是用了何等妙方?”
  
  秦国公夫人面无表情同样举杯,道:“不过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陶蓉蓉点头,笑道:“也是,秦国公大胜而归,是国之喜事呢。”秦国公夫人勾了勾嘴角,并不作答。
  
  边上有人问起陶蓉蓉旁的事,陶蓉蓉也就顺势与那人攀谈起来,将秦国公夫人晾到了一边。秦国公夫人低眉敛目,盯着自己杯中酒看了一会儿,忽地转头对身边端坐安然的信国公夫人道:“乔夫人许久不见了。”
  
  信国公夫人含笑应是,就听秦国公夫人道:“不知道乔夫人这些日子,过得如何?”
  
  信国公夫人含笑道:“自然是极好的。我家里头简单,日子过得并不如夫人这般热闹,不过日子倒是过得十分安稳。”
  
  秦国公夫人勾一勾嘴角:“说得是,很安稳。”她嘴角的笑意意味深长,对着信国公夫人举杯喝完杯中酒之后,她说:“也不知道,这安稳日子还能过多久。”
  
  信国公夫人的脸色就有些变化,却依旧笑道:“夫人此话从何说起。如今天下太平,连边疆都已经被秦国公平定,何来不安稳的说法。”
  
  秦国公夫人看了信国公夫人一眼,道:“不,很安稳。乔夫人的日子自然是过得安稳极了。”
  
  信国公夫人被她这番阴阳怪气的话说得心头极为不快,看了她两眼,就不在与她说话了。秦国公夫人似乎并不在意,自顾自地喝着酒,有人过来的时候攀谈两句,十分自得其乐。陶蓉蓉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漪涟泛起,平静下来。
  
  等夫人们起身告辞的时候,陶蓉蓉特意送了秦国公夫人两步,两人并肩走了两步,彼此都默默无声。就要走出赏花区的时候,秦国公夫人却忽地开了口。
  
  “公主殿下就不必再送了,”秦国公夫人说,“殿下身份高贵,不敢让殿下多行。”
  
  陶蓉蓉掩唇轻笑,道:“秦国公夫人说笑了,不过是走两步路,又与身份高贵有什么关系。”
  
  秦国公夫人面无表情点头道:“殿下说得是。”停了一停,她忽地又说:“不过,殿下身为皇室女儿,有着最高贵的血脉,也该为贵女们做好表率才是。”
  
  陶蓉蓉挑眉,话还未说出口,秦国公夫人就急匆匆地俯身行礼,不等答话就直接告退了。
  
  看着她在一群丫鬟嬷嬷的包围中离开,陶蓉蓉心中迷惑顿起。这秦国公夫人今日这番话,到底想说什么?
  
  回了公主府,陶蓉蓉甚至都还在想这件事。
  
  二管事过来报信的时候,陶蓉蓉有些神色怏怏,二管事就笑道:“不知道公主殿下因何而不快?小的愿为公主殿下分忧。”
  
  陶蓉蓉回神,笑骂道:“你平日里难不成就不是在为我分忧?”二管事呵呵直笑,对陶蓉蓉道:“只是见今日殿下眉头紧锁,怕殿下有什么事郁结于心。”
  
  陶蓉蓉摇了摇头,顺势就将秦国公夫人所说的话说了一遍,道:“也不知道她特意过来说这番话,到底什么意思。”
  
  二管事同样思索一阵,忽地灵光一闪,道:“殿下,莫不是……”他的话后半截被吞了回去,陶蓉蓉看着他迷惑不解。
  
  二管事犹豫一会儿,轻声说:“大管事那日带回来的美人。”
  
  陶蓉蓉一怔,忽地就明白过来。二管事是在说,秦国公夫人也许是在讥讽自己的出身。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就冷笑了一声:“如今天下初定,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是泥腿子出身,难不成她所有人都看不过眼不成?”
  
  二管事神色微妙:“殿下,秦国公夫人是前朝世家贵女,秦国公也是前朝世家子,看不惯本朝中人,向来也是可能的。”他的口气倒让陶蓉蓉笑了起来,指着他道:“你这副作态,到好似以前与她有过什么不痛快一般。”
  
  陶蓉蓉这话一说,二管事的表情就更加微妙了:“殿下所言甚是。”陶蓉蓉一怔,立刻好奇地看着二管事,二管事支支吾吾说出来一番陈年旧事,让陶蓉蓉又笑了一阵。
  
  好一会儿,她止住笑声,安抚了二管事两句,问过他没有旁的事情之后,就将他打发了出去。
  
  等到额软式出了门,陶蓉蓉脸上笑意彻底消失,捏着手中白玉茶盏,冷冰冰地想:“如今已经不是前朝,前朝所谓的世家贵族,亦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尤其是秦国公夫人。
  
  陶蓉蓉想。                        


  ☆、第二十七章

  又过了两日,朝堂上就有正式的旨意下来,陶蓉蓉封了长公主,秦国公封了秦王。正式的典礼倒要过上小半月才能举行,只是旨意下了,已经是成了定局。
  
  秦国公封了秦王之后,陶永安说既然已经是秦王,也该好生享受日子才是,让自己手下亲信从秦王手中取了虎符回来,自去城外兵营接收了兵力。
  
  秦王似乎浑不在意,痛快地给了虎符,日后也没有任何举动,但京城一片平静之下,水底的波动越发激烈起来。
  
  这些暂时与陶蓉蓉无关,朝堂之上的事,就算是陶永安愿意与她分享,她能插手的也很少。这些日子,她倒是为了选秀之事操心不已。
  
  一直以来安分的巧嫔这些日子被陶永安准许了出来走动,她却三天两头派人过来请陶蓉蓉过去,拐弯抹角地说起秀女们的事,仿佛是在打听什么。
  
  陶蓉蓉没有心思与她多纠缠,在她第三次仿佛不经意问起的时候,就冷声道:“你想来帮忙吗?”巧嫔一怔,轻轻咬了咬下唇,似乎想说些什么,陶蓉蓉就道:“只是,这些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