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霸江山-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人。”太皇太后终于是忍不住轻咳出声,提醒道。
她不理解李潜今日怎会这般的异样,异样的让她有些胆颤。
李潜终于还是没再放肆下去,他收敛了目光,向太皇太后告退离开。
只是离去时那阔别的眼神,却像是生离死别一般,直看的太皇太后娘娘心惊肉跳,仿佛有什么极为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一般。
李潜离开之后,太皇太后却是愈发的不舒服了起来,红嬷嬷端来的午膳她一口未用,便是斜倚着床榻昏昏睡去。
红嬷嬷轻声唤着太皇太后,却是许久未曾唤醒。
太皇太后的精神真是愈发不济了,大白天的常常坐着坐着也能昏昏睡去,前些日子宋太医的药尽数吃了却也没有丝毫的作用。
红嬷嬷寻思着,是否要再召见宋太医过来诊断一番。
而在离京都八百余里遥远的地方,黄沙漫天,正有一伙人艰难的驾着一辆一辆运粮的大车向着东方行去。
为首的俨然是陈晟的得力手下。
从南国北郡天灾发生开始,所有的一切便是被陈晟一环扣一环的计谋裹挟着前进。
南国朝堂的混乱也尽数在他预测之中。
目前,他的人便是要将这批粮食尽数运回陈国,即便运不回也要全部毁掉不能被南国抢回去。然后进一步鼓动挑唆北郡的灾民向京都方向逃过去,组织起一波又一波的灾民祸乱民间。
直至民怨沸腾。
现在的陈晟便是在筹谋这两件事,至于其他计划的实行,他还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让南国政局彻底崩盘的机会。
远在陈国府中的陈晟,手中捻着一颗黑子,看着眼前的棋局,心中则是谋划着未来南国、陈国乃至天下的走向。
他手中的另一颗将棋,也是时候该启用了。
陈晟微微一笑,脑海之中闪现出了曾经在南国京郊有过一段纠缠的南国太后娘娘。
南国年轻的太后娘娘啊,你可是本王手中的一颗将棋,莫要让本王失望了。
算算日子,南国下一任的皇储也该出生了,很多东西也该换换主人了……
陈晟一人独下着棋,喃喃自语着。
李潜奉着太皇太后娘娘的命令,派他的副手带着一干影卫,向着手下汇报的赵氏兄妹的藏身之所赶去。
漏网之鱼自然一个也不能放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李潜向来是深谙此道的。
而他本人则是率领剩下近乎所有的影卫,向着赈灾粮失窃之地追去。这是一批会动摇了南国国之根本的赈灾粮,所以决不能丢。
她的江山,他李潜,一定会替她保住。
而他却忘了,他若离开,远离京都,那么京都之中太皇太后娘娘手中直接控制着的兵权将会到了最为薄弱的境地。
毕竟,现在的太皇太后可不是当初那个受到所有王家人拥护爱戴的王太后了。
李潜忘了这小小的一点,却是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让他追悔终生的错误。
而此时,消失了许久的南景珩终于是出现在了京都的大街之上。风尘仆仆的南景珩手中掌握着萧家、宇文家和朱家手中四成的兵力。
而这区区四成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五万的恐怖数量。
他打着出兵勤王的口号,从镇守边境的各个将军手中借出这些兵力。
而实际上,南景珩自身也根本不确定是否会有动乱危机,是否会有人谋逆。
可是他需要力量,他需要将所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护得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他此行归来,更是将最为精锐的萧家轻骑兵,宇文家的刺客,朱家的火铜兵统统带到了京都,再加上无名能够提供出来的剑客。纵使数量不多,却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战士,战斗力极为惊人。
而他们也在南景珩和顾烨的安排下,分批借着无名的门路潜入了京都之中。
正在南景珩刚刚收拾好行装,准备进宫之时,玉乾殿外,王将军已经进宫候旨。
一个小太监赔着笑脸,匆忙地赶过来,对着王大将军说道:“禀大将军,太皇太后娘娘午睡刚醒来,此时正唤将军进去。”
王将军身为臣弟,自然对太皇太后一片忠心。
眼下南国天下大乱,太皇太后操碎了心,他作为南国的大将军多少也要分担一点。
王将军走入了玉乾殿,太皇太后这才刚睁开眼,她躺在龙榻之上身上盖着锦被,一脸愁容。
王将军来到了床榻前,恭敬行礼道:“见过太皇太后娘娘。”
行完礼,他便凑上前去,亲切的喊一声“姐姐”。他一直都称太皇太后为姐姐,而她确实是他的姐姐。
太皇太后听见王将军叫自己,笑着说道:“好了,你我姐弟不必多礼,你且说说你此行来是有何事,”太皇太后也不再客套,直接进入正题。
她难得目光流露出些许的温柔之色,毕竟这是她的胞弟,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第106章 刺杀
王将军神色之间充满了对太皇太后的敬佩,然而一开口却是换上了一脸的愁容:“据军中探子来报,陈国集结了十万大军,欲攻打我南国北地。”
“所以,臣弟愿率大军亲往讨贼,让这帮他国贼子有来无回。”
说着,大将军便再次跪了下去,眼神坚定,脊背听得笔直。
太皇太后听了王将军的话,感动万分,她感慨地说道:“这帮大臣们,平时一个个慷慨激昂,高举护国。可是真到了危急的时刻,又有谁真的能够站出来,主持大局的?”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地帷帐,有咳嗽了两下,而后又继续说:“反倒是,他们极力反对的人,在他们没有办法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咳咳咳。”
太皇太后接连咳了三下。
太皇太后病的愈发重了起来,已经重到她自己都无法忽视的程度。她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想装作自己身体无恙。可是……
她自己的身子,她清楚的很。
王将军着急不已,急忙对旁边的宫女说:“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请太医来!”
宫女唯唯诺诺,连忙去请太医。
“不,不用了。”太皇太后声音微弱的拒绝着,却是被完全湮没在了王将军大呼小叫的喝声之中。
身体上的病重,连带着她的心肠都软了许多,开始愈发的眷恋起亲人的关怀。
“姐姐,您尽管放心,你好好养病,臣弟一定会将带兵那些个外贼杀光。”王将军信誓旦旦的说着,眼神之中尽是坚定忠诚。
“好,好,”太皇太后欣慰地笑着,她艰难的起身,王将军见状连忙凑上前将太皇太后搀起来,也没见太皇太后如何动作,便看她从床榻一旁拉出一个小抽屉,里面放着调动京郊十万精兵的兵符。
这是专属于历代最高权力统治者的军队,装备精良,战力卓越,认符不认将,仅仅效忠于皇帝。
王将军看到兵符的那一瞬间,双眼已是迸发出难以遮掩的贪婪之色,“姐姐,您就放心吧。”
他说着便伸手从太皇太后手中接过了兵符。
“咳咳,你且听哀家说……”
王大将军哪里还有耐心听她说那些有的没的的废话,他终于拿到了这块兵符。
他心中狂喜着,再看向太皇太后时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先前伪装的恭谨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事一派怨恨、妒忌,像是毒蛇一般向着床榻之上病重的太皇太后缠绕而去。
太皇太后刚一咳嗽完,只看着一只大手包着锦被捂在了她的口鼻之上。
她拼命挣扎着,嘶哑的呜呜声从锦被之下传来,生死之间的危机让得这病重之躯迸发出了最后的生机。
“救,救命……”
“你做什么?!”一旁听到动静的红嬷嬷怒喝一声,向着这边冲过来。
王将军一惊,手下力道禁不住一松,他随手将红嬷嬷挥开,“老东西,想活命就别来惹事。”
红嬷嬷被狠狠的摔倒在地,却是不管不顾的再次向前冲去,一边冲着还一边放肆的大声呼喊着:“快来人啊——有人行刺太皇太后娘娘——来人护驾——”
红嬷嬷再一次被推倒在地,她一个养尊处优的老妇人的力气,哪里比的上堂堂的大将军。
可她的一次一次舍命的阻拦总算是延续了几丝太皇太后的生机。
“瞎喊什么,若是没有万全的准备本将军会贸然进宫吗?”
似是觉得万事已筹备齐全,王将军的语气愈发的自得了起来,他看着跌倒在地一遍一遍挣扎着起身的红嬷嬷,再看看锦被之下已经没有了动静的太皇太后。
终于是等到这一天了。
王将军得意地说着:“哈哈哈,姐姐,您终究是老了,这天下还是让臣弟替您看着吧。”
他说完,便一屁股坐在了太皇太后惯常做的龙椅上,他抬起手,仿若指点江山的帝王一般,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台下的一切。
他看着下面,终于是忍不住再次大笑出声。
王将军突然听到床榻之上似乎有动静,他站起身,走近床榻,正准备帮他的好姐姐彻底解脱,脖后却是突然一痛。
接着,他膝盖一弯,便是跪倒在地。
王将军一手捂着脖子,痛的龇牙咧嘴,他回过头去,怒喝道:“什么人?!”
“睿,睿亲王……你怎么还活着……”先前还得意洋洋满脸志得意满的王大将军此时却像是活见鬼了一般,“本将军派的人明明把你解决在路上了……”
“你敢动本将军,小心本将军的人马等会把你撕成碎片。”
南景珩三下五除二的将王将军摁倒在地,未曾理会后者的聒噪,他的眼神已经越过王将军看向了他身后的床榻之上。
“王爷,王爷,快,快救救娘娘,娘娘被他捂了好久,快救救……”红嬷嬷连滚带爬的向着睿亲王的方向赶来,嘴中说的话却是愈发的语无伦次了起来。
南景珩一脚将王将军踹翻在地,“来人——大将军意图谋逆,加害于太皇太后娘娘,罪大恶极,拿下这个逆贼!”
“来人,快去请太医!用最快的速度,把能带到这里来的太医全部抓过来!!!”
跌在地上不断痛呼着的王大将军,看着汹涌而进的人潮,眼神之中渐渐被绝望充斥。
“为什么,为什么?!”极度的高兴,和极度的绝望之间,情绪剧烈的跌宕,几乎要摧毁了王将军的神志。
南景珩小心翼翼的移动着几乎已经没了气息的太皇太后娘娘,他几乎要被心中大股袭来的愧疚和后悔淹没。
要是他能再快一点,要是他离开之前能在太皇太后娘娘身边安插些人……
“南景珩?”身后传来的熟悉的声音惊得南景珩立刻回过头去,他朝思暮想的容颜却是在这种时刻映入他的眼帘。
“你真的在这里……”顾研华还未说完,却看到了床榻之上奄奄一息的太皇太后。
她来不及向南景珩解释她为什么会在这里,更来不及告诉南景珩此时看到他她心中有多高兴。
她环顾四周,周围一片忙乱,都忙着清缴潜入皇宫之中的叛兵。这种混乱时刻,太医院的太医早已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顾研华看着床榻之上的太皇太后,神色却是变化莫测。
就是这个女人,改变了她的人生,险些毁了她的全部,她做梦都想除掉的女人。可是如今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女人去死,顾研华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欣喜……
因为这个她无比痛恨的女人,是她爱的男人的母亲啊。
她不想让南景珩在日后都背负着这等浓浓的愧疚……
说来话长,而这一切的思绪不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在顾研华自己反应过来之前,她的身体已经先一步做出了反应。
她走上前,在南景珩惊愕的眼神之中,跪在床榻之前,手指用力掐着太皇太后的人中。
顾研华动用着脑海之中仅存的从墨族从各处学来的半生不熟的浅显医术,她用力的掐着,太皇太后却是没有丝毫的反应。
顾研华咬咬牙,索性伸出手解开了太皇太后衣领处的几颗扣子,她将太皇太后脖子略略垫高,然后一吐一吸之间,捏着太皇太后的鼻子,做起了极不标准的人工呼吸。
顾研华曾见涵儿这般救过人,却也不过学了一知半解,但总归是死马当活马医。
顾研华咬着牙,忍着腹部的不适,费力的做着人工呼吸。
南景珩在一旁看着,却是丝毫帮不上忙。除却最开始的惊讶之后,南景珩心中只剩下了满满的感动和愧疚。
他自是知道,以顾研华的立场,会有多恨太皇太后的所作所为,尔今,她却是不计前嫌,甚至愿以这般的方式去救气息奄奄的太皇太后。
她所为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他。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顾研华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久的重复动作,直到她的双臂都有些发麻,太皇太后却还是僵硬的躺在那里没有丝毫的反应。
“太医来了——太医来了——”
顾研华想赶紧让开,可是刚一起身,却是一阵天旋地转,直直的向着一旁跌去。
顾研华下意识的闭上眼睛,却是恰好跌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她闻到了熟悉的气息,她太累了,索性懒得睁开眼睛,径直昏昏睡去。
太医甚至来不及擦擦额上的汗,刚来便颤抖着手指放在太后鼻翼之下,接着便如蒙大赦一般:“太好了,太好了,太皇太后娘娘还有气。”
老太医说着这句胡,声音之中都似带了哭腔。
这般大逆不道的话,在这等情景之中,却是无人计较了。
“真是奇迹啊,都这么久了,竟然还吊着一口气。”老太医诊完脉,一边施针,一边还忍不住喃喃的感叹着。
周遭一众见证了刚刚太后娘娘惊世骇俗之举的人,听了这席话后,则是默默将钦佩的眼神投向了“昏迷”之中的太后娘娘。
数名资格最老,医术最高明的的太医陆陆续续的都被带到了玉乾殿之中。
第107章 大结局
诸位太医紧急筹划着救治方案,最起码也要帮太皇太后娘娘吊住最后一口气,各式的名贵补药像是不要钱一般往药方里砸。
顾烨率领着无名和萧家、宇文家、朱家的诸多精锐彻底扫清了潜入宫中的诸多谋逆余孽,而城郊处隐蔽着的数万大军则陆陆续续进入城中,将最后的叛军一网打尽。
至于逃得更远的那些叛军,还有这近二十万的大军在沿途诸多城市守株待兔。
不得不说,在这样一场舅甥较量中,王大将军实在是一败涂地。从最开始他自以为是的派人去刺杀出了京城的南景珩开始,他便在一步一步的迈入南景珩为他铺好的败局了。
王大将军自以为除掉了睿亲王,遣派走了李潜和他的影卫,拿下了号令京兵的兵符,他自以为天衣无缝周全齐备的计划却是被南景珩轻而易举就击的七零八落。
甚至后面他自作主张地派人将太后娘娘从长乐宫押送至玉乾殿的偏殿之中,倒间接的救了太皇太后娘娘一命。
南景珩站在诏狱外面,一字一句的将这些讲与王大将军听。
字字诛心。
“你胡说!!不可能!!你以为你赢了了不起吗,想来尽情的羞辱本将军?!你以为本将军会信,哈哈哈哈哈,本将军怎么可能让你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得逞?!”
王大将军挣着手上的铁链,他紧紧抓着面前阻挡的木栏,像只愤怒的野兽一般,眼中尽是血丝,目眦欲裂。
南景珩却是不理会,只一味的说着他计谋的种种漏洞和缺失之处。
“不可能!!这不可能——”王将军不断嘶吼着,那声音几乎要撕破牢房的禁锢,他怒吼着,口沫横飞,狼狈至极。
南景珩说完之后,淡然的理理衣袖,淡淡的看了王将军一眼,宛如再看一个疯子。
“总而言之,你就是个废物。从小是,长大了还是,老了依然是。这是母后让本王转告于你的,你好自为之。”
南景珩这一席话正是王将军一直以来最大的痛处,他情绪完全失控,大吼大叫,胡言乱语,时不时的啮噬着手上的铁链,用头狠狠的撞着墙壁。
“不可能,不可能,我不是废物,不可能……”
这才是最好的折磨一个人的方式。
死?太便宜他了……
南景珩微微眯起眼睛,出了诏狱便匆匆向着宫中行去。
顾研华。
只要提到这三个字,他的心中便尽是柔软。
而此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李潜却是不知京都皇宫之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动,他一门心思的追杀着劫粮者,一门心思的押送着追回的赈灾粮向着北郡赶去。
所有的行动之中,他永远冲在第一个,用血肉之躯去对抗对方的器械设备。他已心存死志,而这等疯狂的不要命的打法,却硬生生的将数倍于他们的陈国细作全数击退。
死的死,逃的逃,被俘虏的被俘虏。
待得他功成回到京都,所有的一切也都尘埃落定了。
她的终将离开,他实在是没有勇气直面,原谅他的懦弱,原谅他的逃避。
迎着漫天席卷的黄沙,李潜闭上眼睛,两行清泪从眼角渗出,转瞬便消散在风中。
顾研华挺着大肚子,坐在案几旁,“你们先出去吧,哀家想静静。”
涵儿等人一派的不放心,却是拗不过顾研华,只得无奈的退出去,但也不敢离得太远,只静静的候在门外。
顾研华瞧着周围无人,终于是轻轻叹口气,然后从案几下的小机关中取出一纸叠的整整齐齐的信函。顾研华抽出信函,撕得粉碎然后尽数丢进了大殿角落里的香炉之中。
她看着那一张张纸片尽数化为灰烬,纸片上的字也被她尽数化为了永远无人可知的秘密。
顾研华再次舒了口气,再抬起头来时,眼中已尽是欣然。
“对不起,让你等了太久,这么久以来,我都未曾陪过你。”顾研华侧卧在床榻上,眼角眉梢的尽是欣喜,南景珩则半伏在床榻旁,紧紧握着她的双手,深情的喃喃说着情话,“遇上你,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母后那边也不要担心了,宋太医先前来信说母后虽还是昏迷着,但已无性命之忧,只要静养着,早晚会醒来。”顾研华轻轻的说着。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谢谢你,华儿,谢谢我们的宝宝,也谢谢老天,让我遇到了你。”
南景珩直起身凝视着顾研华的双眼,一字一句的认真说着,神情严肃的有些可爱。
顾研华看着他这幅样子,却是忍不住“噗嗤”轻笑出声。
南景珩眼神一暗,他突然低下头,向着那抹嫣红,轻轻的吻了下去。
“别闹,这是在宫里,你……”后面的话也尽数被湮没在了这一动情之吻当中。
吻毕,顾研华轻轻喘着粗气,轻斥道:“别胡闹,这是在宫里,大庭广众之下……”
“嫁给我。”
“什么?”顾研华一愣。
“我说,嫁给我。嫁给本王,做睿王妃。”
“可是……”顾研华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可是什么可是,嫁给我。你若是担心府中原来的‘睿王妃’,呵,先前得知王大将军意图叛乱谋杀母后,她应是率先得了消息的,她早就带着仆人丫鬟跑了,还卷走了府中的细软,还给我留下了什么‘和离书’。”
“另外母后那里你也不必担心,在她出事之前,她业已派红嬷嬷与我传话了,你若是不信,可以去问她。”
“华儿,你看,所有一切的阻碍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至于天下悠悠众口,只要有你在,那些个口诛笔伐、流言蜚语,便尽数冲着我来罢……”
“你觉得,本王会怕?”一语毕,寥寥数字,却尽是睥睨天下的气势。
顾研华脸上的笑意愈发的绽放开来,她静静的侧卧着,听着南景珩一句一句的说着。
“宫中的事情也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宫外的事情就全部丢给顾烨和无名了,让涵儿过去辅佐着他倒也不错……”
“所以,顾研华,嫁给我。”
“以后我来照顾你。”
“好!”顾研华嘴巴一张一合,吐露出的一个字,却是让南景珩欣喜如狂。
“嫁给我!”
“好,好好好好好……”顾研华不断地说着,泪水已是伴着灿烂的笑意共同绽放开来。
数日之后,陈国陈晟的府邸之中,陈晟看着手中传来的最新的信函。越看下去脸色却是越发的阴沉,看到最后,他重重的一拳捶在案几上。
案几上的茶盏、棋盘一片“叮当”作响。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将此次计划的详细任务派人传进了南国皇宫之中,传到了长乐宫中的年轻太后手上。
他是对她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的,陈晟从顾研华的那双眼睛之中看到了极为强烈的求生意志。从那一刻,他便知道这个聪明的无比痛恨南国的女人一定会是他最后行动的极大助力。
可是,到最后,却演变成这番样子。
顾研华反倒是救了南国的太皇太后。
陈晟一拳砸在一旁的窗棱上,砸的窗棱簌簌作响。
他实在想不到,他这般苦心孤诣,步步为营的筹谋了数年,怎会在最后关头输掉。
他自以为对南国那个年轻的太后娘娘许的筹码足够重了,可是,难道有人出得起比他还要重的筹码吗?!
陈晟抓狂着,却是不知道自己输在何地……
数日之后,一直昏迷之中的太皇太后娘娘竟是在一个傍晚幽幽醒转过来,状态极好,却似乎有些不太记事。
休养的差不多了的红嬷嬷已是回来接着伺候太皇太后,看着太皇太后终于醒转过来,一时之间,前者竟是有些老泪纵横。
经此生死一次,红嬷嬷只觉自己看开了许多。
红嬷嬷还未及欣喜,却是瞧着太皇太后有些痴傻的样子,她心中大惊,连忙请了宋太医复诊。
太医院的一众老资格太医再次齐聚玉乾殿,三番五次的为太皇太后诊断。
最后却是诊出,因着先前的重病再加上逆贼的谋刺,导致太皇太后娘娘郁结于心,气血不畅,阻塞了头部的诸多经络。所以会出现迷糊的状态,不过并无大碍,只消好生静养着,便可。
“阿红……我饿了。”太皇太后低低的唤一声,样子乖巧的让人心疼。
“好嘞,您等着,这就来。”红嬷嬷应一声,眉眼之间尽是喜意。
半月后,顾烨率领着的二十万大军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南国最北部的边境之地。顾烨援军的到来,彻底击毁了陈国意图借南国内乱趁机兼并南国北部数郡的意图。
留下的五万大军以及京郊十万精兵则在南景珩的带领下彻底肃清了王将军余孽、陈国细作、灾民暴动。
李潜亲自押运着的赈灾粮也终于顺利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北郡。
南国朝堂上的所有一切,也在慢慢的步上正轨。
数日后,顾研华在长乐宫中生产,诞下一女。
却是未如司天监绘算中的那般诞下皇子。
彼时摄政王睿亲王全程陪护,守在长乐宫门外,无数次的想要踹门而入,丝毫未曾避嫌。
一月后,摄政王睿亲王南景珩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仁晏。
仁晏元年二月,仁帝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娶太后娘娘为正妻,赐予后位。
其女为景熙公主,封北安郡主。【书包网 http://w。】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