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凰女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涟知道这封奏疏一定会落到魏忠贤手中,并且会被不留痕迹的清除,弄不好还要把自己给搭进去。
但是,事情因为几个人的行动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
在东厂中,魏忠贤为办公专门开辟改造了一间房间,其中家具物品等绝不亚于朱由校在宫中所用规格。
魏广微敲门进屋时,魏忠贤正侧卧在榻上,扯着镶金的长管子抽水烟。
屋内烟雾缭绕,夹杂着烟草与水果的香味。魏广微用拳捂着鼻端,穿过烟雾来到魏忠贤榻前。
魏广微道:“爷爷,有样东西给您看一看。”递上奏疏。
魏忠贤扫兴地皱皱眉头,瞪起眼睛看他,吐出嘴里烟雾,挥手道:“别来扫兴,有什么事你自己处理就可以了。”
魏广微为难道:“这封奏疏,有些难办,还请爷爷一定亲自过目。”
魏忠贤意识到了魏广微语气的不同寻常,这才慢慢撑起身子,漫不经心接过奏疏,问道:“这是什么?”
“左副都御史杨文孺大人所递文书。”
杨涟的名字挑动了魏忠贤某些不好的回忆,他挑了挑眉,将文书塞回魏广微手中,“他又搞什么?把内容念给我听。”
魏广微不安地吞了两口口水,这才以极小的声音念奏疏上的内容
魏忠贤听了个开头,知道又是批驳自己的文书,表情尚且如常。但随着魏广微犹豫的朗读声,他的神色渐渐变得恐慌。
“……是不但仇王安,而实敢仇先帝之老奴,况其他内臣无罪而擅杀擅逐者,又不知几千百也,大罪……”
“够了!”魏忠贤打断他。“够了,够了!”
此时的魏忠贤已经面无人色,颤抖的双手几乎握不住水烟管道,他索性丢掉了它。
魏广微没料到魏忠贤会是这种害怕的反应,只见他双手冒汗,攥着奏疏,不时偷眼看魏忠贤,大气也不敢出。
魏忠贤直冒冷汗,目光失焦,呆坐在榻上,久久不说话。
待他重新开口时,让魏广微大吃了一惊。本来他预期中的魏公公定会选择不择手段杀了杨涟,可他说的是:“不能让皇上上朝,不能让他见到那杨涟。”
……………………………………………………………………………………………………………………………………
朱由校连着三日免朝,但到第四日,少年人的牛脾气上来了,偏要上朝。
于是荒诞绝伦的一幕出现了:身为皇上的朱由校被上百个太监重重围着,到太和殿转了一圈,全程与大臣们无交流。
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坤宁宫中。
燕由不明白:“为何魏忠贤不直接对杨叔下手,却要换着法子阻止皇上上朝?”前几日中他寸步不离地杨涟府中,就是为了防止魏忠贤一不做二不休下黑手。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害怕。”张嫣指尖用力,折下花瓶中的开得最盛的那朵花,举到鼻端深嗅,转过身来面对燕由,“移宫案中,他作为李选侍的手下,曾与杨叔叔有过当面冲突,但他失败了,看来直到如今他的心结都还没有解开。”
“原来如此,”燕由点头,“这几日你的行动顺利吗?”
张嫣微微一笑,你在外头几日,没有感受到什么动静吗?
燕由也笑了,“铺天盖地的文书,你是怎么做到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朝中大都是阉党的人,但恨魏忠贤的人也极多,我不过是暗中给了他们一些引导。”
国子监的学生们帮了张嫣大忙,他们大都涉世未深,还满怀报效国家的志向,怎会放过这等清君侧的机会。每天连书都不读了,开始传抄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没日没夜的抄,抄完就四处分发。朝廷官员们人手一份,多余的就给北京城中的百姓分发。
除此之外,张嫣还暗中命人将这二十四大罪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四处传唱。
还是家族当年在妖书案中的做法给了张嫣启发,她决定利用舆论来助杨涟一臂之力。
张嫣将手中的花丢在地面,踩脚上去碾了碾,冷声道:“这一次,必定要一击打倒他。”
几日后,舆论热度不减反增。朝廷里剩余的东林人联合上疏,此举引发了朝野震动,所有自己或是亲朋好友受过魏忠贤迫害的官员们的文书也纷至沓来。
阉党的关系建立在金钱与权力中,眼看魏公公的地位危险了,墙头草们自然不会对他忠心,纷纷倒戈,比谁都义正言辞地弹劾九千岁爷爷。
全国各地发来的如雪片般的文书纸张几乎可以将魏忠贤淹没。
势头似乎一片大好。
似乎。
☆、98。尚未到报时
倒魏之风兴盛,朝堂内外,形势一片大好。
坤宁宫暖阁中,精神紧绷了许久的张嫣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现如今,魏忠贤躲在自己府中,不敢迈出大门一步。”
张嫣给燕由倒了一杯宫中特供的秋露白,以作庆祝。
燕由接过酒杯,仰头喝下,盯着从窗缝泄进来的清辉,欲言又止。
张嫣发觉了燕由的异样,轻声问:“怎么了?”
燕由道:“这几日我在杨叔家中,叶向高与黄尊素私下来访。”
“首辅叶向高和东林党的另一大智囊黄尊素?”
燕由点头,“他们跟杨叔发生了争执。”
“他们吵些什么?”张嫣疑惑道。
“叶老认为对付魏忠贤不能硬碰硬,如今的东林党不足以与魏忠贤的势力抗衡。黄尊素认为魏忠贤在皇上面前有内应客印月,他质问杨涟在宫中有无安排内应?而杨叔认为魏忠贤不过是个文盲太监,阉党皆是乌合之众,大风一吹就散,他就当那一阵风。”
张嫣的笑意慢慢收敛,她放下酒杯,站了起来,走到窗口前,留给燕由一个背影。
良久,她转过身来,笃定的语气中有一丝恐慌,“的确,首辅和黄老说的是对的。”
……………………………………………………………………………………………………
焦头烂额的魏忠贤收敛起了不可一世的态度,私下求见许多人。除去坚决不见的杨涟、左光斗等人,他把所有掌握朝中重权的人都见了一遍。但东林党人韩癀直接无视魏忠贤,首辅叶向高倒是愿意见他,但也是劝他收手。
在府中焦头烂额数日的魏忠贤终于下定决心前去乾清宫。
魏忠贤带了一大堆东厂侍卫围绕左右,一路上提心吊胆,左顾右看,生怕有人出来对他不利。
好不容易到乾清宫,不料朱由校见到他后劈头第一句话就是:“杨涟那奏疏是怎么回事?外面好像闹翻了天”
魏忠贤虽然早有准备,但冷不防听到他这样一句话,身子还是忍不住一激灵。他当即跪下,嘴角一耷拉,就开始大哭起来。
他抱住朱由校的小腿,边哭边说出准备好的话:“朝堂中有人要害小人,他们也盯着皇上,小人无法再承担如此重任了,请皇上免去我的职务吧。”
“他弹劾你,究竟是怎么回事?”朱由校没有理会魏忠贤,坚持问同一个问题。
“小人……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儿得罪了杨大人……让他这样煞费苦心污蔑小人呀。”魏忠贤哭天抹泪。
朱由校若有所思点点头,“好吧。”
魏忠贤心中一松,但随即他听到了朱由校的下一句话。
“把奏疏拿来给朕看一看。”
魏忠贤如遭雷击,哭得更加大声,模样甚是可怜。
但无论他如何嚎啕大哭,皇帝的命令也不可不遵循,很快司礼监的王体乾就将杨涟的原版奏疏双手送上给朱由校。
此时客印月也赶了过来,只见面如死灰的魏忠贤瘫坐在金砖地面上一动不动,不由大惊,悄悄站在一旁看着事情的发展。
魏忠贤神情呆滞,满目灰暗,他脑子里有不断一句话反复回响,再也瞒不住了,再也瞒不住了,再也瞒不住了!
朱由校刚起床不久,被魏忠贤这一通大闹吵得头疼,他揉着太阳穴,随意翻了翻杨涟这封洋洋洒洒接近两千字的文章,挠挠后脑勺,喃喃道:“谁来读给朕听呢。”
听到此话,魏忠贤呆滞的神情重新被笑容替代,他这时才想起来,皇上与他一样是文盲。他紧张地抬头看向朱由校。
朱由校环视了一下暖阁内的人,魏忠贤同样不识字,客印月是魏忠贤的情人,有可能会包庇他,不能让她念。朱由校回头看高永寿,但高永寿的脸色非常差,看起来很抗拒。朱由校只好摇摇头,把奏疏递给候在一旁的王体乾,“你来念吧。”
立时间,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体乾身上。
王体乾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双手接过奏疏。他想起自己前日见信王朱由检时,他告诉过自己,现下还不是最佳的发难时机。他低头时,准确地接收到了魏忠贤急切的目光暗示,眨了两下眼睛,让他安心。
杨涟字字珠玑的奏章在王体乾口中缩水了大半,所有的重罪都被免去不提,只念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行为作风。
朱由校频频点头,脸色十分和缓,看起来并不放在心上。
魏忠贤恢复了精神,他转动僵硬的脖子,回头与客印月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掩饰不住的狂喜。
东林党这回完蛋了。
……………………………………………………………………………………………………
张嫣一大早到乾清宫时,正遇上面带喜色快步出来的魏忠贤。
两人对视一眼,魏忠贤喜滋滋地告退离去,张嫣看着他的背影,有熟悉的、不好的预感,她快步朝门口走去,却被方成盛上前挡住。
“皇上刚才歇下之前下令不见客。”
方成盛的话让张嫣想起四年前那个夏日,她在乾清宫门前苦求而不得见,那之后,王安死了。
张嫣咬住牙,微微摇头,绝不能够重蹈覆辙。她狠狠瞪着方成盛,“皇上若是怪罪下来,本宫会担全责。”
“娘娘,您就别为难小人了。”
张嫣的目光扫过宫殿左侧,那儿站着客印月的宫人,张嫣心中发紧,客印月还在里头,她绝不会让自己有机会见到朱由校。
拯救不了王安的记忆历历在目,那是张嫣第一次感受无能为力的痛苦,隔着上千个日子也没有消减分毫,这记忆干脆无比地夺走了张嫣的冷静。现下张嫣知道了客印月在里头,她越发心慌。
她突然伸手推开方成盛,就要往乾清宫里头闯。
张嫣出格的行为惊呆了所有人,但等她牵起碍事的常服裙子,抬轿迈入门槛后,再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方成盛惊呼道:“拦住娘娘。”
……………………………………………………………………………………………………
张嫣焦急尖利的声音穿过好几道门,吵醒了刚睡下不久的朱由校。
朱由校在榻上翻了个身,睡眼迷蒙地问睡在身旁的乳母道:“外头是皇后吗?她怎么了?”
客印月不耐烦道:“她想进来,被拦住了。”
朱由校想起魏忠贤的哭声,烦恼地揉揉太阳穴,“让她回去吧,朕今天实在不想见人。”
客印月眼珠暗暗一转,笑道:“皇上,你上次都罚跪皇后了,她还不如此知悔改,证明您的惩罚还是太轻了。”
张嫣声音接连不断,“皇上!皇上!你就见一见臣妾罢!求求您,皇上——”间或还夹杂着呵斥下人的声音,似乎是要他们让开。
朱由校侧耳听了一会儿,搭话道:“是吗?”
高永寿在旁似想说话,但喉结才刚动了动,就被客印月一个狠厉的眼神制止。
客印月顺水推舟道:“当然啦!您听听皇后如今这算是什么样子。”她用鼻子笑了一声,“还说我不守规矩,她自己呢?”
张嫣不停地哀求,朱由校听得心烦,捂住了耳朵。他问客印月:“那依您看,该怎么办好?”
客印月笑道:“我知道皇上心疼皇后,不舍得重罚,罚禁足一个月就可。”
朱由校估摸着在宫里好吃好喝好穿,禁足并不算是太重的惩罚,他看了一眼高永寿,见他并没有反对,便点头称好,让客印月去吩咐下去。还特地对她叮嘱道:“不准削减坤宁宫的用度。”
客印月达到了目的,欢喜都来不及,立即满口答应下来
……………………………………………………………………………………………………
一群宫女既不敢伤了皇后,又不敢放任她真的闯进去,手忙脚乱地挡住张嫣。
张嫣力气不足,越不过这人墙,又不敢在乾清宫内出手伤人,怕到时候给客印月抓住把柄说自己欲行刺皇上,事态只会更加糟糕。
她又气又急,但无论怎么喊,房间内的朱由校都毫无反应。
张嫣转变方向,喊道:“永寿,永寿你在吗——”此时也顾不得会不会连累他被客印月打骂了。
可是,同样,暖阁内没有任何人出来,也没有任何应答的声音。
张嫣越来越慌乱,她有几次都几乎抑制不住要对挡住自己的宫女们行凶的念头。
暖阁的门忽然“咿呀”一声开了。张嫣满怀期待地看过去,却见客印月把玩着肩头一缕头发,摆着腰肢,分花拂柳地向这边走来。
她好笑地看着衣冠散乱的张嫣,“皇上可不想见你呢,还下令将你禁足。”客印月伸出三个指头,“三个月。”
张嫣在衣袖中攥紧拳头向她走去,结果被宫女们团团围住。她咬牙切齿道:“又是你在从中作梗。”
客印月娇笑,理直气壮道:“是又如何?”她四下扫了一眼宦官们,“还不快将皇后送回坤宁宫中?皇上已被吵得大呼头痛了。”
宦官们面面相觑,皆畏惧皇后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犹豫着不敢上前,暗暗希望皇后能够主动配合离开。
客印月眉毛一挑,扬声呵斥道:“你们拖拖拉拉的做什么?”
宦官们无法,只好快速对张嫣道一声“得罪”后上手来拉她,张嫣快速避开了几个人后,终究还是因为种种限制而被拉住手臂与肩膀。
客印月得逞的笑容灿烂刺眼。她不顾身份和地位,尖叫着,呼喊着,挣扎着,结果还是被无情地带离乾清宫,肩膀上的手臂如同石块一样岿然不动。
眼看着乾清宫离自己越来越远,她的心越沉越低。
☆、99。最终坚持了信念的人
魏忠贤扫平了一切障碍,开始大肆屠杀东林党人。
天启四年七月,阉党官员门克新、郭兴治、石三畏、卓迈弹劾熊延弼,冯铨以《辽东传》诬陷熊延弼。
八月,朱由校大为恼怒,魏忠贤趁机矫旨下令将熊延弼斩首,并将其首级在北方多处军镇传递示众。
取了熊延弼的性命后,为了讨好九千岁爷爷魏忠贤,御史梁梦环上疏弹劾熊廷弼侵盗军费十七万两,御史刘徽也说熊廷弼家产价值百万两银子,应该没收充作军费。正中魏忠贤心意,他矫诏命令严加追赃,不得姑息轻饶。
因为这一道命令,这几日对熊延弼的家人来说如同炼狱一般。
…………………………………………………………………………
这事闹出来极大动静,消息灵通的外城的百姓早便得知消息,慢慢地就在外城区流传开了,每当市井中人聚集在一起时,皆会谈起这事。
今日的茶馆中,议论热度也没有减少分毫。
最先开口的自然是那个消息最灵通的精瘦年轻人,一对招风耳竖得高高。他像说书先生那样摆着头道:“熊大人呀,说来可真是让活着的人操碎了心,锦衣卫抄尽了他的家也没搜出一百万两银子来,于是他所有的亲戚家,还有妻子的家族,尽数被查抄,弄得他的亲人竟也开始怨怪起他来了。”
一片唏嘘的声音在小茶馆中响起,人们不断摇头叹息。
嘈杂的人群中,坐在最角落的一个年轻人没有随着众人一起叹气,紧紧握着手中的茶杯,颧骨紧绷,面色难看至极。
另一人忽然出声,众人看向他,他风尘仆仆,神情疲惫,看起来像是远方的来客。他的话验证了众人的猜想,“我来北京之前从更南方的地儿听说了另一件事。”
大家看着他,他撇撇嘴,同情道:“江夏知县大人为了讨好九千岁爷爷,向熊大人的儿子熊兆珪勒索貂裘、珍玩,一旦他不从,就到熊大人府中闹事打人。熊兆珪不堪其扰,自杀身亡。”
百姓们不胜感叹,有心肠软的妇女感同身受,开始抹起了眼泪,各个汉子们心中不平,但碍于魏忠贤的权势,不敢出声为其打抱不平。
那旅人接着道:“熊兆珪的老母亲看丈夫死了后儿子也随之而去,心魂俱失,对着知县大人哭喊冤枉,但知县大人不为所动,还扒光了她两个贴身丫环的衣裳,分别打了她们四十板。”
所有人都懂熊延弼的亲人为何会遭此厄运,但畏惧权势,谁也不敢提出那个名字,满室的人低下头,摇头暗自为了这位已逝的辽东将士叹息,不再有人出声。
忽然有一人打破了沉默,“在下怎么听说,熊延弼大人是因为与努哈赤勾结,才将山海关以北的地方都拱手让了出去,若是事实真是这样,他便是罪有应……”
所有人因为他的惊人言论而目瞪口呆,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时,角落那个年轻人将手中茶杯重重往地上一砸,茶杯粉碎四溅,强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你懂些什么?”年轻人指着刚刚说话那人的鼻子,脸涨得通红,高声质问道。
这个年轻人是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二十三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他受老师左光斗的影响,东林思想深植心中,十分同情遭受迫害的熊延弼。
在北京城待久了的百姓们都有一定眼力,那人看史可法身穿国子监的服装,不敢与其争辩,立即住口不言。
史可法怒瞪他许久,拂袖而去。
…………………………………………………………………………
天启四年十月,魏忠贤矫旨斥责杨涟“大不敬”、“无人臣礼”,将其革职为民。
紫禁城这一头,张嫣拜托燕由去保护杨涟平安回到湖北家乡。
但在张嫣没有料到的是,燕由离去后,局势与日俱下。东林党人心灰意冷,主要骨干吏部尚书*星,内阁大臣左光斗请辞告老还乡,朝内残余人员再成不了气候。
而唯一拥有扭转局势之力的张嫣被限制了手脚。杨涟安全的代价是她没有逃脱的机会。仅凭她一己之力,根本敌不过客印月和魏忠贤两人联手给她安排的里三重外三重守卫。
宫外,东林党的盟友,首辅叶向高隐忍不发,他记得前朝奸宦刘瑾也同样权势滔天,但最后也被韬光养晦的大臣李东阳设计除去。他想成为本朝的李东阳。
但几日后,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大群太监,每日不分昼夜地在叶向高门口大吵大闹。叶向高已是六十八岁高龄,根本经不得如此精神折磨。
他最终在无奈中放弃了抗争,除下代表无上身份地位的衣冠,离开京城。
离去前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北京城,他心中感叹,刘瑾好歹还识几个字,懂得凡事留三分余地,但买卖妻女兼之迫害恩人的魏忠贤,并不是刘瑾。即便手握重权,官至高位,他仍然是多年前的那个地痞无赖。
叶向高请辞离去后不久,内阁大学士韩癀也接着辞职,魏忠贤手下的重要人物顾秉谦接任内阁首辅之位。
至此,朝廷中枢完全沦落在阉党控制之下。
…………………………………………………………………………
燕由安置好湖北的一切,回到北京城后,已是冬季。
这是张嫣经历过最冷的一个冬天,室外呵气成冰,许多普通百姓挨不过去,就被无声无息地冻死了。
很快,天启四年迈入天启五年。
很快,许显纯开始审讯汪文言。
魏忠贤不允许张嫣坏他的事,暗中调用了东厂的人来看守皇后。如此一来张嫣甚至无法与燕由会面。
只要朱由校一日没有想起张嫣,到她的宫中走动,张嫣的困境一日无法解除。
但客印月自然不会给朱由校这个机会,她变着法子吸引朱由校的注意力,成功地让朱由校迷上了拆建房子,无瑕顾及皇后。
…………………………………………………………………………
诏狱里的景象氛围令人极度不适。除去受刑人的断断续续发出的哀嚎呻吟声外,血腥味混合着排泄物的臭味刺入鼻中,明灭的火光照出墙面上、地板上干涸的斑斑血迹。
诏狱的最深处,汪文言被捆绑在粗糙的木柱上,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许显纯——魏忠贤最得力的走狗——将已经失去了热度的烙铁丢给手下,走上前,仔细端详汪文言脸上被烙得卷起来的坏肉,满意地咂咂嘴。
他笑问道:“你到底招不招?”
汪文言唾了他一口,但并未正中目标,而是有气无力地滴落地板。
许显纯撇撇嘴,转身接过鞭子,猛地一把就往他脸上抽。
这是数不清第多少次审讯了。但与其说是审讯,倒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许显纯变态的折磨欲而行刑。如今汪文言连惨叫的力气都所剩无几,鞭子接连抽到他身上,他不过是闷哼了几声。
“你到底招不招?”许显纯没剩多少耐心,下手越发重了起来。
在一旁的狱卒别开头,不忍再看这幅场景,这些日子一直看着许显纯非人的折磨手段,在诏狱里用事许久的他都觉得难以忍受。
他知道,许显纯想让汪文言给出杨涟等人贪污的口供,好让魏公公可以污蔑清廉为官的东林党人。但他不知道的是,汪文言为何迟迟不愿合作。在他的印象中,汪文言并非什么有原则有骨气的人,他长袖善舞,唯利是图,为何却不愿意用简单一句话来换取生路。
当下,许显纯不断抽打,不断重复问他,“你招不招?你招不招?”
汪文言的嘴唇微微嗡动,狱卒发现了,忙出声制止许显纯,“汪大人似乎要说话。”
许显纯停下鞭子,大喜道:“说吧,说吧,只要说出杨涟贪污,你就可以恢复自由。”
汪文言用尽力气,在幽暗狭小的审讯室中发出生命的绝响:
“世上哪里有贪污的杨大洪呢?”(杨涟号大洪。)
狱卒为他的信念而震动,但也清楚他最后的命运,于心不忍。
许显纯暴怒,又打了汪文言一通,打得他自己没了力气才作罢。他喘平气后,阴阳怪气一笑,“既然如此,”他命令狱卒,“拿纸笔来。”
待纸笔拿来后,他狞笑着吩咐,“在他面前写证词,让他看清楚,就算他不认,我也有办法伪造。”
狱卒的手不住颤抖着,但对于许显纯的命令一丝也不敢怠慢,他咬着牙,强迫自己无视汪文言的愤怒,一笔一划地写下许显纯吩咐的话。
汪文言眼珠上翻,盯着许显纯,形貌吓人。他用尽残余的力气道:“你不要乱写!否则就算我死了,我也不会放过你!”
许显纯完全当其为死物,待狱卒写好伪造的供词后,他一把抢过纸,命令狱卒带走墙上挂着的火把离开,把绝对的黑暗留给汪文言。
当日夜,汪文言被杀于狱中。
………………………………………………………………………………………………………………………………………………………………
《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汪文言的评价:
混社会的游民,油滑的县吏,唯利是图、狡猾透顶的官僚汪文言,为了在这丑恶的世界上生存下去,他这一生,都在虚伪、圆滑、欺骗中度过,他的每次选择,都是为了利益,都是妥协的产物。
但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作出了最后的抉择:面对黑暗,决不妥协。
付出生命,在所不惜。
追逐权位、利益至上的老油条汪文言,经历十几年官场沉浮、尔虞我诈之后,拒绝了诱惑,选择了理想,并最终成为了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
历史记载:歙人汪文言有智术,负侠气,入京输赀为监生,用计破齐、楚、浙三党。察东宫伴读王安贤,倾心结纳,与谈当世流品。光、熹之际,外廷依刘一燝,而安居中,以次行诸善政,文言交关力为多。
魏忠贤既杀安,府丞邵辅忠遂劾文言,革其监生。既出都,复逮下吏,得末减。益游公卿间,舆马常填溢户外。大学士叶向高用为内阁中书,韩爌、*星、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皆与往来。会给事中阮大铖与左光斗、魏大中有隙,遂与给事中章允儒定计,嘱同官傅櫆劾文言,并劾大中通文言为奸利。魏忠贤大喜,立下文言诏狱。御史黄尊素语镇抚刘侨曰:“文言不足惜,不可使缙绅祸由此起。”侨是之。犹词无所连,文言廷杖褫职,牵及者获免。
已而魏忠贤势益张,尽逐诸正人*星等,梁梦环遂再劾文言,下诏狱。镇抚许显纯自削牍以上,*星、杨涟、左光斗、魏大中、李若星、毛士龙、袁化中、缪昌期、邹维琏、夏之令、王之寀、顾大章、周朝瑞、李三才、惠世扬等,无不牵引,而以涟、光斗、大中、化中、朝瑞、大章为受杨镐、熊廷弼贿。时显纯逼令文言牵引诸人,文言五毒备至,终不承。显纯乃手作文言供状,文言垂死大呼曰:“尔莫妄书,异时吾当与尔面质!”显纯遂即日毙之于狱。
☆、100。燕大侠
史可法与汪文言的侄子汪恪同为国子监弟子,彼此也是至交好友。
汪恪无故缺席数日,也正是那几日里,传出来汪文言已被秘密处刑的消息。他几日后回来,开始魂不守舍。他反常的原因众人皆心知肚明,但没有人敢主动与他谈起此事,除了史可法。
待到国子监休讲那日下午,史可法带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烈酒,将汪恪约了出去。
两人来到外城茶馆,此时正当劳累了一日要歇息的时候,茶馆里人来人往,大大小小的呼喊声和吵闹声此起彼伏。
周围人群密集,汪恪却不避开任何撞上他的人,微微转动无神的眼珠子,问史可法道:“来这儿做什么”他的语气显示出他整个人毫无生气的状态。
史可法没有回答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带汪恪穿越人群来到二楼。二楼依然嘈杂,但相对一楼已好得太多。人声鼎沸之处最不引人注目,这儿比起厢房包间,反而更适合谈起不能被偷听的话。
茶楼里谈论的对象从熊延弼变成了汪文言。诏狱的情况本是封锁最严密的,但如今不知为何就连外城的百姓也三句话离不开汪文言的死。史可法担心汪恪的反应,但汪恪连眼神都没怎么变。
史可法点完了菜,两人皆下肚一杯酒后,他挨近汪恪,压低声音,正式说出想要说的话:“你可还好?”
听见这话,汪恪的左眼抽动一下,立即闭上了。他胸膛起伏,显然是在强抑情绪。
史可法见他这个样子,以为他不愿意说,也不打算强迫他,就埋头吃了几口菜。
第二口菜只嚼了一半,在旁的汪恪忽然开口,用极低的声音道:“叔叔死时并不害怕。”短短一句话,前半句他还能保持平静,但最后几个字音里的轻轻颤抖出卖了他。
史可*了一瞬,反应过来他话里的意味。他扫了一眼周围,大致确信没有人在注意这边。一边举起茶杯挡在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