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院的地原本苏云朵打算一部分种蔬菜,一部分种瓜果,最终却全都成了蔬菜地,种出的蔬菜依然大部分专供醉仙楼。
  也许苏云朵种出的蔬菜比别人家的蔬菜更加鲜嫩水灵,总之苏云朵不再向醉仙楼供应蔬菜以后,吃惯了苏家的蔬菜的食客,再吃别人家供应的蔬菜,顿觉失了鲜味。
  那些日子钱秉泰不知听了多少食客的抱怨,有的食客甚至怀疑醉仙楼要么换了大厨,要么偷工减料,一时间醉仙楼再次被推向风头浪尖。
  不得已,钱秉泰又专门跑了一趟苏家,看到苏家后院的蔬菜,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
  嫩绿水灵的蔬菜,仿佛全都成了银子在他的眼前飞舞,二话不说拽着苏云朵非要包圆苏家后院的蔬菜,最终好说歹说与苏云朵签下了长期的蔬菜供应合约,价格甚至高于菜市的零售价。
  于是原本只种了一小半蔬菜的后院,全部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这些蔬菜中除了大众菜,有一些是苏云朵托老大夫从神医谷收集来的具有各种医用价值的蔬菜,比如助消化,护肠胃、降血脂的秋葵,清热解毒的菊花脑等等,还有苏云朵从后山那个山谷里找到的低热量、高营养、抗癌抗衰老护肝的芦笋。
  说起芦笋,那还真是意外的收获。
  这里的人似乎并不认识芦笋这个东西,当时若不是苏云朵发现得快及时阻止,那一片芦笋可就要被毁了。
  钱秉泰来苏家那日,好巧不巧正是苏云朵发现芦笋的那一日,品尝过后硬是磨着苏云朵要高价买下所有芦笋。
  老大夫也是第一次吃到这样美味的蔬菜,自然舍不得全部卖给钱秉泰,那一片芦笋虽然长得极好,若供应给醉仙楼的话,只怕用不了几日就给收光了。
  苏云朵明白奇货可居的道理,又深知芦笋的价值,自然不可能将底全都漏给钱秉泰,只说芦笋出量极少,就算要给醉仙楼供货一日最多也只得四、五斤。
  钱秉泰虽然有些失望,可是就算每日只有四、五斤总比没有强。
  虽然苏云朵一再申明芦笋的产量少而且每年只能春秋两季供应,每季只能供应两个月,价格要比普通的蔬菜高了近两倍,可是品尝过芦笋美味的钱秉泰依然坚持要与苏云朵签下了春秋两季各两个月日供不少于五斤的芦笋供应合约。
  当时老大夫可生气了,这样一来的话,山谷里那片芦笋都不知道够不够供应醉仙楼的,想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只怕是没戏了。
  不过苏云朵敢顶着老大夫的怒目与钱秉泰签下这样一个合约自然心里是有底气的。
  接下来苏云朵也的确让老大夫不得不心服口服,在过去的将近两个月时间里,苏云朵硬是将那片芦笋地给盘活了,不但超额供应醉仙楼,他们自己还能三五不时地吃上一顿美味。
  苏云朵能够做到这一点,全赖她前世的记忆和经历。
  她前世的云朵,舅舅家就是靠种植芦笋发家致富的。
  苏云朵每次放假去舅舅家玩,都会跟着舅舅下地,对种植芦笋虽然算上十分精通,也能说出一二三来。
  她知道芦笋种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采收,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在农历的三…五月,第二次在农历的八…十月。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芦笋质量低劣,产量也低,故而不适宜采收。
  她还知道如何芦笋的繁殖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种子她现在是没有的,不过分株繁殖却是马上就可以着手进行的。
  说起来那片地也不算小,虽然不足一亩,却也有个七、八分。
  每日给醉仙楼五斤,不过是小事一桩。
  苏云朵的分株繁殖进行得十分顺利,如今后院菜地里也有差不多三分地种的就是从山谷里分株过来的芦笋,让苏云朵惊讶的是分株的成活率相当高,这是一个大大有异与她记忆的一个地方。
  当她看着自己分株下来种植的芦笋的成活率几乎百分百,心里不由感叹老天对她的厚爱,这大概是老天爷赏赐给她的又一个金手指,说起来从开始种菜,不但种什么都有个好收成,味道似乎还很好。
  山谷里的芦笋虽然经过了分株,长势却更加喜人,按理如今已经到了芦笋采收的尾季,可是山谷里的芦笋依然不见老。
  也许那又是一个山谷的温室效应,苏云朵也不知道山谷里的芦笋还能采收多久,而钱秉泰看着每日超过五斤快往十斤冒的鲜嫩芦笋,每日几乎都喜得见眼不见牙,那可都是银子啊!
  “姐姐,姐姐,你看我又抓了一罐子虫虫。”苏泽臣兴奋的声音惊醒了蹲在菜地思绪不知飞到哪里去的苏云朵。
  一只竹子做的罐子送到苏云朵的眼前,果然是满满一罐青虫。
  在没想出好的治虫办法之前,苏云朵也只能带着弟弟们用最原始的办法治虫。
  “不错,二弟真捧!”苏云朵伸出还算干净的手轻轻摸了摸苏泽臣的脑袋赞道。
  得了苏云朵的夸赞,苏泽臣顿时眉开眼笑,眼睛灿若星辰:“我拿去喂鸡,喂得饱饱的,生许多蛋蛋给爹娘和弟弟吃。”


第164章 老大夫收徒(一)
  开春后苏云朵特地请魏氏帮家里捂了一窝小鸡仔,一窝三十只蛋虽然孵出的二十三只鸡,最终却只养活了十七只,其中有五只是公鸡。
  如今就养在院边那丛竹林里,已经陆续开始下蛋了。
  那丛竹子虽然面积不大,不过里面的杂草和虫子养活十来只鸡还是不成问题的。
  平日也没特意喂食,倒是苏泽臣听人说过鸡吃虫才能下更多的蛋,每日下了学就自己拿个小锄头挖些蚯蚓什么的投入竹丛里。
  得知菜地里长了虫,苏泽臣就不再去挖蚯蚓,而是直接来菜地抓虫子喂鸡。
  以前在老苏家过日子的时候,虽然苏泽臣还小,可是下菜地抓虫的事却也不是没干过。
  看着苏泽臣抱着竹罐兴匆匆地去喂鸡,苏云朵站起来对着他的背影喊道:“慢些走,别跌跤。”
  “知道了。”苏泽臣的回答十分清脆,显见他的心情极好,甚至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地背起了“败毒散”的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苏泽臣对药材啊什么起了兴趣,总缠着孙宏飞问这问那,孙宏飞索性教了他几道汤头歌,没想到他倒是喜欢得很,有事无事都将汤头歌挂在口头,这不又开唱了!
  苏云朵的心情可就没有那么愉悦,看着虫眼子越来越多的蔬菜,好想哭!
  虽然她已经尽量做到深耕翻土、间作混植,可是虫害还是难以避免。
  要不尽快想办法遏制,就现在这菜虫发展的速度,一院子的菜可就没法往醉仙楼送了。
  不行,得想法子治虫!
  养鸭治虫?后院是菜地又不是稻田,这条肯定不行。
  以虫治虫?想想都有些恶心,还是算了。
  养蛙治虫?想法是不错的,后院也不是没有蛙,到了晚上总能听到蛙声,不过数量应该不多,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蛙来,她总不能去地里抓蛙养到后院吧,这也不太现实。
  草木灰治虫?一是没那么多的草木灰,二前些日子刚撒过一次,效果似乎并不是那么好。
  哎,好怀念前世的农药,虽然不太环保,可是效果却是杠杠的!
  当苏云朵走到那一小洼种了芫荽的地,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啊,她怎么忘记了还有芫荽这个好东西!
  再看看这洼地四周蔬菜比起刚才那块地的蔬菜可是好太多了,几乎看不到虫眼子。
  只是……
  苏云朵看了眼并不多的芫荽,眉头又皱了起来。
  用芫荽来治虫的确是个好办法,既环保效果又好,可是成本似乎太高了!
  要不撒石灰?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石灰的量还得慢慢尝试,少了起不到作用,多了只怕会将菜给直接腌死,甚至毁了这块地,而且一个不小心石灰进了眼睛那可是要瞎眼的。
  老大夫与陆瑾康说完话,来后院找苏云朵,见她盯着菜地眉头深锁,再看看地里的菜,细心的老大夫很快就发现了菜的异样,也猜到了苏云朵正烦恼的是什么。
  “丫头,可是在烦这菜虫?”老大夫蹲下来摘了一张带着青虫的菜叶道。
  “是啊,大弟二弟有空就来抓虫子,可是虫子繁殖的速度太快了,压根就抓不完,用了草木灰效果也不是很好,再这样下去,就没脸给醉仙楼送菜了!”苏云朵回头苦恼一笑道。
  “这有何难,洒药就是!”老大夫却轻飘飘地来了一句。
  洒药?要有药洒才行哪!
  咦,不对啊,这老爷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要是没有治虫的药,他才不会说这句话呢!
  苏云朵的眼睛顿时一亮,盯着老大夫不放:“师父!”
  “这事交给我。我找你有事要说。”老大夫在苏云朵耳边轻轻说了句话,苏云朵的眼睛瞪得溜儿圆,显然是被老大夫的这句给惊着了。
  “师父,真的想收二弟不徒?可是他还那么小!”苏云朵有些纠结。
  想拜师的是她,好不好!
  为什么老大夫看中的却是苏泽臣?!
  说真的在苏云朵的心里,最希望的是慢慢培养几个弟弟,让他们走出农家走上仕途,相比于迂腐的苏诚志,苏云朵对几个弟弟的期望值更高。
  虽然她知道苏泽臣对医啊药的很有兴趣,在老大夫教导徒弟的时候,总能看到苏泽臣支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那些药材只听老大夫说过一次苏泽臣就能记住,汤头歌也是背得津津有味。
  这些应该都是老大夫对苏泽臣另眼相看的原因吧。
  老大夫的确已经观察了苏泽臣好几个月,这小家伙虽然胆子小了些,可是记忆力却杠杠的,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最重要的是对医药很有灵性。
  “丫头,学医这一途,一在兴趣,二要灵性,臣哥儿两样都不缺,再说他也不小了,我那两个儿子三岁就开始跟着识药材背汤头歌了。”老大夫看着苏云朵纠结的脸说得相当郑重。
  他自然知道苏云朵一直想拜他为师,可他却因为各种原因并不能收女弟子。
  不过若是能收苏泽臣为徒,苏云朵也就有正当的理由跟着学习。
  多亏陆瑾康的提点,老大夫考虑再三觉得这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苏云朵虽然不知道为何老大夫执意不肯收她为徒,可是依然不想放弃拜师:“师父,我对学医很有兴趣啊,以前你也赞过我有灵性的,这两样我也都不缺,为何就不能拜你为师呢?!”
  “唉,这个,这个怎么说呢?!”老大夫看着了苏云朵一眼,期期艾艾地犹豫了片刻,终于一咬牙一跺脚道出了原委。
  原来十年前,京城某位权贵曾经将家中庶孙女送到他面前,让他教导那个姑娘学医,可是只见了一面老大夫就看出那个姑娘对学医一没兴趣二无灵性,故而老大夫表示坚决不收此女为徒弟,就算长公主出面也没能让他收下此女。
  为了保全长公主的面子,对外宣称与夫人成亲之前曾经在已故的岳丈大人面前发过誓言,此生不收女弟子。
  此事一度曾经在京城引起轰动,当时说什么的都有,有赞老大夫信守誓言的,有羡慕孔老夫人娘家心疼女儿的,也有指责孔老夫人年纪一大把还醋意十足的,那段时间就连家里的儿女出门都会被人拆指指点点,给一家人的生活很是带来了一阵子困扰。


第165章 老大夫收徒(二)
  有了这样的先例,就算苏云朵对医药有再大的灵性再大的天赋,老大夫也不能再明着收苏云朵为徒,当然私下的指点却是可以的。
  好吧,在这个强权的世界,苏云朵表示还是不要让老大夫为难了,可是心里到底还是十分遗憾,从此之后只怕也不好再厚颜叫老大夫一声“师父”了。
  苏泽臣拜师的事,苏云朵表示会与爹娘商量,如果爹娘不反对,她自然也不会反对。
  当然她还是申明了一句:“二弟还小,书还是得读。”
  老大夫对上苏云朵的眼睛,静默片刻终于点了头,他原本就没有让那孩子不读书,学医也得识字不是?!
  “你是说老大夫中意臣哥儿,想收臣哥儿为徒?”当苏云朵将老大夫的意思告知父母,无论是苏诚志还是宁氏都是大吃一惊。
  得到苏云朵肯定的答案,虽然夫妻俩相顾缄默无语,眼中却都闪过丝丝喜悦。
  对于儿女的将来,他们夫妻俩不是没有过考虑,到底因为家底简薄考虑得还没有苏云朵长远,他们与葛山村这里的普通农家夫妻没什么差别,像如今这样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还能去学堂读书识字已经超过他们的预期。
  就算在苏云朵的鼓励下,苏诚志准备参加今年的乡试,对于未来依然没有考虑太多。
  乍然间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首先是欣喜的,毕竟老大夫的身份对于苏家而言是有些难以高攀的,苏泽臣能得老大夫看重,跟着老大夫学医,也算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老大夫身后有镇国公府,有神医谷,还有身在宫里当太医的长子和弟子,就算苏泽臣以后成不了太医,开个医馆自食其力总是可以的。
  家里现在种的药材几乎已经看到了预期的收益,以后只怕还会种得更多,等苏泽臣长大了,开个医馆连药都不用愁了。
  从爹娘的眼里苏云朵已经看到了答案,不由地在心里发出一声叹息,爹娘的眼光和格局还是太小了,不过这也怪不了他们,虽然苏诚志有着秀才的功名,到底没见过什么世面。
  也许她对苏诚志的希望也高了些,像他这样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就算有朝一日能够步步青云,也不知能不能在官场立足。
  尔虞我诈的官场没有一定的心智和手腕,最终只能成为宦海中的一颗砂砾,一个不慎还有可能累及家人,甚至株连九族!
  苏云朵越想越觉得心惊,一时间有些惶然。
  “朵朵?朵朵,在想什么呢?!”苏诚志关切的声将苏云朵惊醒。
  “没,没什么。”在心里擦了把虚汗,苏云朵摇了摇头,将心思从胡思乱想中拉回到现实:“老神医看中二弟要收他为徒这事,爹娘到底是什么个想法?”
  “老神医能看中臣哥儿,是臣哥儿的福气。只是臣哥儿还这么小,字还没认识几个,现在就让他去学医,会不会不妥当?”苏诚志的答案虽然不出苏云朵的意料之外,却还是让她心里的感觉舒坦了些,毕竟爹娘还没有短视到喜出望外迫不及待的地步,他们多少还有几分替苏泽臣打算的心思。
  “这个老神医也考虑到了,他的意思是上午依然让二弟去学堂读书识字,下午才让他跟在身边认认药材背背汤头歌。”苏云朵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赶紧将老大夫的意思细细说给父母听。
  “如此甚好,省得臣哥儿无事到处溜达,还得朵朵分心照顾他。”宁氏长长地舒了口气,既不影响孩子读书,又能让孩子学些医术,还能给精力旺盛的孩子收收心性,何乐而不为?
  很快苏云朵将爹娘的意思转告给老大夫,在此之前还特地将喂了鸡又跟在孙宏飞脚边转悠的苏泽臣喊到身边,她得先摸摸苏泽臣对学医的兴趣到底有多大。
  “二弟,你别总去打扰孙先生!”孙宏飞帮苏诚志代了几日课,村学的那些孩子如今见了孙宏飞几乎都喊他作孙先生,平日里苏云朵多半喊孙师兄,今日就着苏泽臣算是第一次称孙宏飞为“孙先生”。
  正拿着医书对着药材研究药性的孙宏平,听了苏云朵的话,不由抬头笑道:“苏姑娘可别责备臣哥儿,他并没有打扰到我,今日还帮了我个大忙呢!”
  苏云朵惊讶地看了眼孙宏飞,这才用带着疑惑和询问的目光看向苏泽臣。
  得了孙宏飞这句肯定的话,苏泽臣激动得眼冒星光:“其实也没什么啦,我就是背了个汤头歌。”
  在孙宏飞的解释下,苏云朵才知道苏泽臣背诵的汤头歌无意间提醒了孙宏飞。
  看着苏泽臣略带腼腆又有些得意的笑容,苏云朵不由暗乐,看把这小子给乐的!
  “说起来,臣哥儿对药挺敏感的,才跟着背了几首汤头歌就能现学现用,难得!”也不知道是不是孙宏飞已经知道老大夫想要收苏泽臣为徒,总之今日对苏泽臣还真是不吝夸赞呢!
  虽然早就知道苏泽臣背了好几首汤头歌,可是苏云朵依然假装不知,惊讶地看着苏泽臣:“二弟这么厉害,了不起!那学堂里的功课可都会背了?”
  苏泽臣被苏云朵夸得小脸通红,听苏云朵提起学堂里的功课,生怕苏云朵误会赶紧申明:“学堂里的功课全都背会了,姐,你听……”
  先是《三字经》,后是《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几乎篇篇不打顿,流利地从头背到尾。
  没办法,这孩子几乎真的是过目不忘,才上了不到半年学,就已经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这样的记忆力用在读书科举上,只要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说不定就能够一试中的。
  可惜这孩子对医药的兴趣明显比读书的兴趣更浓!
  苏云朵的眼底闪过浓浓的遗憾。
  虽然她一心想要培育弟弟们走科举之路,让这个新的家兴旺起来,可是她也不能不顾念弟弟们自身的兴趣,路总归还得弟弟们自己走。
  “姐,我喜欢跟着孙先生认药学医,我保证不会耽误学堂的功课,你看今日我已经多写了两张字了。”苏泽臣将自己练的大字拿来给苏云朵,表示自己是在超额完成学堂功课的前提下才来学医识药的。
  看着苏泽臣一笔一划认真写下的大字,苏云朵在心里暗叹了一声,还问什么呢?
  这孩子对学医识药的兴趣都摆在脸上,那份喜欢从心底流淌出来,她还能说什么?
  “既然你那么不舍得,那暂时先不拜师,只不过每日下午得让他跟着我一个时辰。”虽然得了肯定的答复,老大夫还是看出了苏云朵眼中的不舍,最后还是退了一步。
  这让苏云朵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莫名地有些心虚,心头涌上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


第166章 农家琐事
  老大夫配药的动作很快,第二日就将配好的药材交给苏云朵,让她将两捆药材分成五份,第一份药材熬出两木桶药水撒在后院的蔬菜上,老大夫特别申明这个药方能驱除甚至杀死蔬菜上的虫子,对人体却几乎没有什么伤害让苏云朵放心使用。
  连续五天苏云朵都用老大夫提供的药材熬药对后院的蔬菜进行杀虫,不愧是老神医,一出手很快就遏制住了蔬菜的虫害,令苏云朵欣喜不已。
  问过老大夫,苏云朵才知道,这个药方不但可以给蔬菜治虫,通过增减还可以给其他农作物或药材进行治虫,药方自然出自神医谷。
  虽然所用药材并不昂贵,却也不是一般农户能用得起的,就苏云朵那五日所用的药材耗资将近一两银子,对农家来说着实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为了推广这个药方,苏云朵硬是拉着老大夫研究出了一个新的药方,这个药方所用的药材更普通,有些药草甚至田间地头就有,比如艾草。
  虽然药材需要熬煮,有些费时,可是对庄稼治虫却很有效果,加之成本低廉,很快就在葛山村得到了推广。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过去,转眼就到了三伏天,却依然无雨。
  由于干旱今年的春小麦至少减产两成,这还是用了老大夫和苏云朵提供的治虫药方才有的效果,村里有几户舍不得用药的,收成减了四到五成,自是懊恼不已。
  收割之后乡亲们看着开裂土地,真的有些欲哭无泪,再不下雨什么都无法下种。
  让葛山村的乡亲眼红的是,苏家院前种的药材似乎并没遭受到干旱的影响,地虽然看着也旱得不行,可是地里的药材却意外的葱绿。
  不仅仅是院前的这块地,苏家后院的菜地更是生机昂然,连后山坡梯田里的也不例外。
  以前干旱的年份,后山坡与别的山坡一般无二,可是到了苏家手上却完全换了个样,难不成那个什么梯田还能留得住水?
  自然不是的,在刚刚出现干旱苗头的时候,苏云朵就与老大夫将山坳里那眼温泉水引了下来,分时灌溉后山坡和院前的药材地,这才勉强保全了后山坡和院前种植的药材。
  至于后院那块地,只能说苏家实在幸运,在耕种的时候,幸运地挖出了一个常温泉眼,正好保证后院的灌溉。
  对于村里的各种议论,苏云朵通过魏氏婆媳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别说村里有人议论,这事就连苏诚志也觉得不可思议。
  也许老苏家的遭遇给的震慑力度太大,村里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议论,倒也没有掀起大的风波。
  在旱情面前,苏家也不吝啬。
  村里的井水水位实在太低难以供应全村人的吃喝,就让乡亲们进自家的院子挑水。
  地里无水可浇,眼看着连菜地里的菜都快旱死了,又特地开了条渠将后院的泉水引出院子供乡亲们浇菜。
  面对旱情,苏云朵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更多的也只能无能为力。
  就算两个泉眼都对村民开放,也无法解决整个葛山村的灌溉。
  就在乡亲们以为下一季庄稼无望的时候,老天终于赐下了甘霖,一场暴雨整整下了三日,久旱的土地被淋得个透,反倒给苏云朵的药材带来了管理的难度。
  好在老大夫身边带着好几个种植庄稼的好手,虽然对种植药材还不是十分精通,可是对于庄稼地的排涝还是相当有经验的,在暴雨来临之即很快就做好了各种排涝工作。
  一场暴雨虽然导致地里的不少药材倒伏,却因为排捞工作做得到位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再有一个月,这地里的药就可以收了。”老大夫穿着苏云朵特地替他做的鹿皮防水长靴,在孙宏飞和张诚忠的搀扶下小心翼翼进院前地里转了一圈,出来后抚着胡子乐呵呵地说道。
  院前地里阳光充足的那一半种的是金银花,这部分今年是没有收成的。
  另一半靠近后山阳光相对不足的地块种的是旱半夏,一般二~三月播种,八~九月采挖,全生育期为六~七个月。
  这块地里的旱半夏与金银花都是从神医谷育好才运过来的苗,三月里种下八月就可以采挖了,如今已是七月,可不再有一个月就可以收获了。
  收获在望,苏云朵的心里自然长长地松了口气。
  等手上存够了银子,苏云朵打算先把这个院子往外再扩展一些,将房子全都推倒重新翻盖,并将药材晾晒场地和泡制工坊都给规划出来。
  她要盖一座青砖瓦房,彻底告别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日子。
  一场暴雨带走了许多暑气,村里到处都是忙碌夏种的身影,村学也放了农假,苏云朵建议苏诚志出去会会客,也好开拓一下视野。
  苏诚志却摇头表示并不愿意出去走动,倒是与孙宏飞和在葛山村待了小半个月又消失了一个多月前几日又突然出现在葛山村的陆瑾康聊得不亦乐乎。
  苏云朵无奈摇头叹息只得随了苏诚志心意。
  自从心里生出对苏诚志当官的否认心思,苏云朵对苏诚志的期望值明显下降。
  既然对苏诚志入仕少了些期待,心态自然也就平衡了许多,也许这样悠然的日子更适合苏诚志和宁氏,再想想现在这样的生活其实也不错。
  只是一想起宁忠平私下告诉她的那些事,总觉得这样的日子并不能长久。
  京城那个苏家居然与镇国公府有关,那个连苏诚志都从来不曾见过一面的嫡母居然是镇国公嫡亲的妹妹,也就是陆瑾康的姑祖母。
  如此一来也许陆瑾康再次光临葛山村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至今不见陆瑾康有什么动作。
  苏云朵眯着眼睛扫了眼坐在树荫下与孙宏飞和苏诚志闲聊的陆瑾康,却正对上他看过来的目光,心头不由微微一窒,陆瑾康的目光突然让她觉得有些莫名的心悸感。
  正在苏云朵准备避开的时候,陆瑾康突然对着她挑了挑眉,随即脸上绽开笑容。
  俊帅少年郎脸上的笑容犹如怒放的罂粟花,让苏云朵的脑海里突然跳出“风姿卓约、丽质天然”这八个字,这个笑容不但闪花了苏云朵的眼,甚至还在她内心深处落下了一个淡淡的烙印,久久不去。
  苏云朵觉得脸上像火烧似的烫人,站起来有些僵硬地转身离开顶着夏日的太阳往后院菜地走去,她得去菜地好好冷静冷静。


第167章 玉佩
  看着苏云朵有些狼狈地背影,陆瑾康觉得自己终于扳回了一城,心里也有些得意又有些好笑,原来这丫头也有害羞的时候,不过她这害羞的模样丝毫不像京城那些大家闺秀令人恶心,反而招得他有一种心痒痒的感觉,好想再逗逗她该怎么破?!
  不过陆瑾康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跟去后院撩拨苏云朵一二的打算,虽然他并没有见识过苏云朵的彪悍,却知道这是只藏着利爪的小野猫,轻易还是别去招惹她,好歹她是姑祖母名义上的孙女,虽然还没相认!
  这段时间陆瑾康并没有一直都留在葛山村,他先在葛山村待了十日左右,待圣上和镇国公给老大夫的贺礼到达葛山村并分别安置妥当,才带着护卫离开葛山村。
  苏云朵以为他离开葛山村就回京城去了,直到某日从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轰隆声而老天却万里无云,苏云朵才从老大夫那里得知,在燕山某个深处,陆瑾康作为当今圣上的特使正监管着硝石矿的开发,她还从老大夫那里得知陆瑾康曾经想要让矿石从葛山村这边拉出山。
  “为何又不从这边矿了呢?”苏云朵好奇地问过老大夫。
  “你愿意?”老大夫默默也看着苏云朵反问道。
  好吧,若矿石真从这边出山,别说是老大夫的神泉山庄不得安宁,小神医谷也会成泡影,她的药材种植大业自然也难以为继。
  虽然老大夫没有明说,苏云朵已然通了窍。
  说遗憾,也许有点,不过苏云朵的心里更多的是感激。
  当然苏云朵觉得这件事还是捂在心里别张扬为好,若让村民知晓葛山村失去了一个可以马上致富的机会,只怕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葛山村目前还太穷,若矿场的进出口开在葛山村,自然能够带动葛山村的经济发展,可是这样一来葛山村就再也不是葛山村了,那样的致富和发展机会不过只是短期的效应,从长远而言立足本地发展种植业才是对葛山村最有利的。
  陆瑾康这次回到葛山村,却是专门为了苏诚志而来。
  陆瑾康在得知苏诚志的身世,特地给京城写了封信,信中介绍了苏诚志的身世暴露的经过,自然少不得说说苏诚志与老苏家的纠葛,还有苏诚志亲爹的名讳和生平,苏诚志的生辰八字,苏诚志逃难的经历……
  另外加上苏诚志和苏云朵姐弟几个的画像,这封信在两个月前送往京城。
  前几日京城的回信送到了陆瑾康的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