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葚可是用来酿酒的优质果子,只是大街小巷叫卖的桑葚量小拿来酿酒实在是不成气候。
既然谷主能给她找来杨梅,说不定还真能替她找到量大的桑葚产地。
桑椹果酿造的桑葚酒,可以说是果酒之中的极品,具有滋补、养身及补血之功效,富含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
饮用桑葚酒不但可以改善女性手脚冰冷毛病,更有补血、强身、益肝、补肾、明目等功效。
桑葚酒除了通过酿制可得,同样也可以通过泡制可得。
其酿制和泡制过程与其他酿制、泡制果酒的过程大同小异。
如果果子选得好,酿制的桑葚酒出酒量相当高,可以达到九成左右。
神医谷主听了苏云朵的询问,倒也不觉得苏云朵异想天开,作为医者他自然知道桑葚对人的好处,他也曾经试过泡制桑葚酒,皆因用来泡制的酒纯度不够而失败。
乐游酒坊有提纯的白酒,又有泡制成功的先例,他还真有些期待这个桑葚酒呢。
只是现在才寻找桑葚的来源,似乎有些迟了。
再说桑葚这东西比杨梅更娇气,成熟的桑果子离了树,很快就坏,而京城附近少有人家种桑树养蚕,种桑养蚕的多家多半在南方,离京城最近的也要四五的车程,这个距离将桑葚运来只怕都要坏得差不多了。
经神医谷主这么一提醒,苏云朵也觉得桑葚运输是个难题,不过桑葚酒已经入了她的心,要让她就这样放弃自是不太可能。
“京城附近应该也有人家少量种植桑树的吧,否则大街小巷叫卖的桑果子从何而来?”苏云朵不死心的嘀咕道。
“主子想要买桑果子?有的有的,离咱们这个庄子七、八里地就有个山头种的全是桑树!他家的桑果子又大又甜,如今正是采摘的时节,主子若想要,我这就让我家大孙子跑去买些回来。”苏云朵的嘀咕正好被路过的彭庄头听到了,赶紧过来道。
苏云朵惊喜极了,这附近就能买到桑葚的话,今年除了杨梅酒可就又能多一种果酒了!
她很想亲自赶过去看看彭庄头嘴里又大又甜的桑果子,只是应该没这个时间了。
时辰已经不算早了,该是护送大公主和六皇子回宫的时间了。
不过护送大公主和六皇子回城有陆瑾康,苏云朵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在这里多留一天。
如此想着,苏云朵也是这样去与陆瑾康商量的:“……我想去看看,如果行的话,咱们酒坊又能多一种相当不错的果酒。夫君且护着大公主和六皇子回去,我最多只在这里住一晚,明日必定回府,可否?”
陆瑾康目光沉沉地看了苏云朵一眼,他能不答应吗?自然不能,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将苏云朵搂进怀里用力抱了抱,也不知今日夜里没有软香温玉在怀自己能否睡得着。
送走大公主和六皇子一行,苏云朵在彭庄头、张平安和春雷的陪同下,带着紫月还有陆瑾康特地留给她当跑腿的春雨,当然还有神医谷主,一行人直奔彭庄头所说的那个山头。
七、八里地并不远,不过一刻钟,他们就到了彭庄头所说的山脚下。
所谓的山其实不过就是个山坡,山脚下有个十来户人家的小庄子,听到车马声,就有人迎了出来。
彭庄头在西郊庄子当庄头有些年头,这个庄子的庄头姓吴,是个干瘦的老头子,几乎与彭庄头差不多时间来这里当庄头,两人不但认识还是老朋友。
吴庄头迎出来的时候,面上明显带着惊喜,可是当他看清来人是彭庄头的时候,脸上的惊喜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淡去,不过将人迎进了庄子。
“老家伙这是不欢迎我们?”彭庄头伸手捶了吴庄头一记。
吴庄头摇了摇头,虽说有些无精打采,却还是强颜欢笑道:“哪里哪里,你这老家伙能贵足踏贱地,我欢迎还来不及呢!来来来,大家快坐,我这就让人上茶上果子!”
一番寒暄之后,茶水果子都端了上来,果子自然是庄子里的特产桑果子。
这里的桑果子果然比一般的果子要大些,与前世的果桑有点像。
苏云朵拿起果子慢慢品尝,甜度还行,汁水也比较充分,不知这山上的果子是否都与这个一样,若是一样倒是酿桑葚酒的好果子!
彭庄头看到苏云朵微微颔首,开始向吴庄头旁敲侧击:“你家的桑果子该熟,今年卖得如何?”
“唉……”吴庄头长长地叹了口气:“往年这个季节虽算不上门庭若市,每日前来采购果子的小贩却也不算少,今年却少得可怜,再这样下去这果子只怕就要烂在山上了。”
彭庄头惊讶地问道:“怎么会?是今年的果子不如往年?”
吴庄头瞪了彭庄头一眼:“怎么可能!这些果子不过只是顺手摘的,你尝尝你尝尝,你觉得不如往年?!今年风调雨顺,这桑果子不但长得比往年大且还要甜!”
彭庄头哑然失笑,吴老儿也是年龄一大把的人了,这脾气还与年轻时候一个样!
彭庄头不由又看了苏云朵一眼,见苏云朵一脸平静并没有要开口说话的意思,自是明白苏云朵这是让他先与吴庄头谈买果子的事。
彭庄头也不再与吴庄头乱扯一气,而是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今日来就是与你谈桑果子的买卖,你且先带我们去山上看看,如今合适说不定就包圆了你这个山头的果子。”
吴庄头的眼睛突地一亮,这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赶紧亲自带着苏云朵一行前往桑林。
虽说这些桑树不是真正的果桑,果子却比一般的叶桑的果子大些,苏云朵也说不上来这些桑树的品种,却还是看中了这片桑果子。
一番你来我往之后,苏云朵包下了这片山头的桑果子。
与吴庄头定下次日开始采摘,又特地留下春雷和春雨两人在这里看守,苏云朵一行就准备回乐游山庄了。
“这只怕是最后一年了,明年就不知这片桑树还在不在了!”送出庄外的吴庄头,对着彭庄头幽幽一叹。
这一声叹让已经抬脚准备上车的苏云朵心里一动,询问之下方知,这个庄子主人因为各种原因打算将庄子转卖。
苏云朵这一趟看桑果子的行程,不但如愿给酒坊找到了新果酒的果源,还让自己名下多了个名叫“桑园”小庄子。
第725章 收益可期
第二日苏云朵安排好酒坊的事,就准备回城,却不料她这边还没出发,就见陆瑾康带着九儿打马来了山庄,不由惊讶地问道:“你今日不用当值?”
“嗯,圣上给了一日假,我陪你去南郊看看。”陆瑾康先与三位老人见了礼,尔后带着一丝小小的得意看着苏云朵道。
苏云朵心里不由又好笑又感动,也不知这人是如何磨得圣上才得了这一日假。
告别三位老人家,陆瑾康索性上了苏云朵的马车,夫妻俩一路往南郊去。
从西郊往南郊倒是无需从城里拐,虽说道路比较狭窄也相对颠簸,却胜在一个字“近”。
若从城里拐,马车大约需要两个时辰,抄近道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最多一个时辰即可到达。
苏云朵一行辰时从乐游山庄出发,刚入巳时就已经能看到“荷园”的湖面了。
自从与大长公府开始接洽“荷园”的买卖,苏云朵就给在葛山村的孔老大夫送了信,让他才她问问郑大牛和张忠的意思,看他们两人可有人愿意来京城帮她管理“荷园”。
虽说那个时候,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买下“荷园”,不过她手下的确缺少能帮她管理水面的人。
葛山村那边经过几年的动作,人工湖的收入已经快赶上药材种植的收入。
孔老大夫在给苏云朵的信里,不止一次感叹苏云朵用人得当。
无论是郑大牛还是张忠都是十分不错的养殖能手,两人还带出了好几个徒弟。
郑大牛自娶了葛山村柳氏族中的和离归家女,又生了个儿子,如今已经彻底在葛山村落稳了脚,放弃回犀牛村重整旗鼓的打算,而是将全身心投入葛山村那个人工湖的养殖大业。
再说张忠,当初是因为与白英的婚约才留在葛山村,如今也是以葛山村为家,三年不到的时间已经与白英育在一女一子,儿女双全的张忠,也已经完全将自己当成了葛山村的一员。
虽说苏云朵最希望郑大牛能来京城帮她,却也知道不能勉强,毕竟郑大牛不是她的奴仆,只是与她签了五年长工约的长工。
苏云朵考虑再三,在给孔老大夫的信中,也只提找个合适的人来京城帮她管事养殖方面的事务,却没有点明要谁来帮忙,这自然也是给葛山村的人手有个考虑的余地。
只是让苏云朵没想到的是,这次来京城的却真是她最希望的郑大牛,半个月前苏云朵收到孔老大夫的回信,说郑大牛已经将葛山村人工湖的所有交接给了张忠,他自己则带着老母、妻子儿女随着葛山村往京城运送精油药材的人队一同前来京城。
都说故土难离,特别是老人家最是讲究落叶归根,郑大牛的母亲虽说年龄不算大,可是在这里绝对可以算在老年人行列了,让这样年龄的人背井离乡,还真是让苏云朵十分震惊。
按郑大牛一家动身的时间,最多还有三五日就能到达京城,这也是苏云朵一直想来南郊看看的重要原因。
既然郑大牛携了家眷不远万里前来帮她的忙,她自然要提前安排好郑大牛一家的衣食住行。
苏云朵虽然曾经来过“荷园”两次,却因为只是赏荷的客人,每次来转到的地方有限,对“荷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湖美丽的荷花以及湖心岛的鸟语花香外加一个鱼类馆。
这次过来,换了个身份,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加之要对“荷园”进行大幅度的整改,促使“荷园”自负赢亏,自然免不了要到处细细转转看看。
这个园子占地大,若是靠两条脚走路,这大半日里的时间自是无法转个遍,好在陆瑾康同来,直接将苏云朵拎上马,夫妻俩骑在马上来了一次“荷园”游,只要苏云朵想细细看的地方,陆瑾康都会停下马抱了苏云朵下马,然后再上马去下一个地方,如此一番下来,苏云朵花了整整两个时辰,对“荷园”总算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大长公府对庄子的管理,确实是暴殄天物!
这个庄子虽说湖面远大于旱地,良田的数量不多却也有近两百亩,这些良田因为庄子这大片的湖面,就算在干旱的年份也不会因此导致良田缺收。
只是大长公主府对这个庄子的定位始终在休闲赏荷,几乎五丈一小景十丈一大景,景色的确十分不错,再加上差不多七、八倾大小的湖面,的确是赏景的好去处。
这个庄子最不缺的是养花种荷、养鱼养鸟的能手,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人手却十分有限,如此一来好好的良田年年欠收,不但不能为庄子创收,反而加重了庄子的负担。
“你打算如何改造这个庄子?”陆瑾康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揽着苏云朵,垂眼看着怀里一脸若有所思的苏云朵问道。
“若是我想将这湖里的荷花都给弃了,会不会觉得可惜?”苏云朵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仰起光洁的小脸反问陆瑾康。
陆瑾康扬目看了眼已经满目翠绿的湖面,要说不可惜还真是假的,不过苏云朵要弃了这满湖的荷花,作为她的男人,自然是坚决支持,于是淡淡一笑道:“你觉得该弃,自然有该弃的理由,就算觉得可惜,我也会坚决支持。”
苏云朵撇了撇嘴,心里道了两个字“无趣”,却还是笑吟吟地仰头看着陆瑾康道:“既然夫君觉得可惜,那就留着吧。不知夫君有没有发现,这里的荷花其实并不是只能用来观赏的观赏荷而是食用荷。不知大长公府以前有没有挖过湖底的藕。
依我说,这么大片湖面,不说湖里养的鱼,每年只挖出的藕少说也有个几万斤,另外荷花开过之后采摘的莲蓬可以取出莲子、荷叶也可以制成荷叶茶,这一湖荷花可以生钱的方式多了去了,我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大长公府怎么会连年亏本。”
陆瑾康听了苏云朵的话,盯着湖面上翠绿的荷叶看了许久,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荷花还有观赏荷与食用荷之分,他一直以为这样的荷下面都有可食用的藕。
此刻听苏云朵这么一说,陆瑾康不由也想起了大长公主府似乎从来没有在这片湖挖过什么藕,那么大长公府岂不是手握着聚宝盆就那么亏损了许多年?!那还真正是暴殄天物!
至于苏云朵所说的荷叶茶,陆瑾康也没听说过,只知道荷叶可以用来熬粥,也可以用来做荷叶鸡,当然莲子他还是知道的,府里大多数女眷都喜欢吃红枣莲子汤。
可是这湖既大又深,挖藕又不像起鱼,可以用网直接网,藕长在湖底的淤泥里,要挖藕就得排尽湖水,这么大片湖排水可不容易,就算有办法排水,待挖了藕又该从哪里进水将这片湖再注满?
这些可都是问题,想来大长公主府没能挖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吧。
看着陆瑾康的一双浓眉紧蹙成一团,苏云朵吸稍想想大致猜到他此刻心里的想法,不由莞尔:“夫君是在担心排水和进水吗?夫君莫不是忘了咱们早有请人探查这个湖?”
陆瑾康觉得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刚与大长公主府接洽,苏云朵就让他请了专人私下对这个湖进行探查,因为最近事多,他倒是将这事给忘记了。
难不成已经有了结果?
苏云朵展颜一笑道:“前些日子结果已经送进府来了,虽说还没查出进出口到底在哪里,却肯定了这个湖是活水。”
既然是活水,那必定就出有进。
只是当他们从大长公主府接过这个庄子以后,这庄子里的人却没人说得上来,这进出口到底在哪里。
无奈的苏云朵只得再次花了钱让人寻找出这个湖的进出口,只是时间尚短,这个确切的位置还没有找到,想必还需要一段时间。
陆瑾康听了苏云朵的这种种安排,不由打心里感叹苏云朵的细致和高瞻远瞩。
想当初他刚与大长公主接洽,苏云朵就开始着手从葛山村接人,那个时候他还打趣苏云朵,觉得苏云朵太过急躁,如今回头再看,自己在生意和农事方面不如苏云朵良多。
故而陆瑾康在农事和生意方面,自是极放心苏云朵的安排,也乐意听从苏云朵的安排。
对于这个庄子,苏云朵的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只是有些东西她心里还没有底,需要等郑大牛带着人过来再细细探查过来才能最终确定。
既然这个湖里的荷是食用荷,湖面上的事倒是不算急,就要找出排水进水的
这事不急,待郑大牛来了,与请的专业人士一同细细地慢慢探查寻找。
如今不过才四月,离挖藕还有大半年时间,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这庄子最需要解决的事还是如何将那近两百亩良田得合理利用起来,按照那些良田的土质,苏云朵自然是想种植水稻。
这个时代粮食亩产低,一季水稻能收个三四百斤已属高产。
虽说苏云朵在杨家集有近五百亩良田,在乐游山庄也有百来亩良田,可她要养活的人也多,需要的粮食也量也就比较大。
在姜霄的努力下,如今杨家集那边的粮食倒是勉强可以算是自供自足。
但是苏云朵对酒坊的发展有些新思路,若这个新思路能够如愿展开,粮食的缺口可就更大了。
乐游山庄那百来亩良田种的是碧粳米,产量更低,苏云朵却也不舍得放弃碧粳米的种植。
毕竟无论是东明坊的陆老太太还是镇国公府的安氏等人,平日里吃的都是乐游山庄出品的碧粳米,她总不好为了自己赚钱让老人家没了口福。
如何利用好“荷园”的这近两百亩良田已经迫在眉睫。
不仅仅是这近两百亩的良田开发,苏云朵觉得若能将这个园子各自进行合适利用巨大的收益完全可期。
该如何开发好这些良田,苏云朵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姜霄,杨家集那近五百亩良田在姜霄手上算是焕发了新生。
虽说还没达到苏云朵想要的巅峰,相距却越来越近了。
苏云朵的前世在南方的农村长大,在那里基本是两季水稻一季小麦,一年可收三季粮食。
到了这里,再好的良田基本也就两季,一季水稻一季经济作物,且亩产都不高。
她曾经有意无意地将前世三季种植的理念透给姜霄,姜霄已经开始小范围试验,想必不远的将来三季不是梦想。
苏云朵明白粮食种植的季节不等人,四月初正是水稻插秧的季节,杨家集那五百亩水田应该已经开始插秧了,偏“荷园”的水田还荒着,别说育秧连基本的深耕都没做,再拖下去这两百亩良田只能种些其他的经济作物了。
只是这个时候才开始育秧显然已经太晚,苏云朵想了想,与陆瑾康商量着想亲自往杨家集去一趟,与姜霄探讨一下,该如何补救。
陆瑾康却不愿意苏云朵如此辛苦,只让九儿往杨家集跑一趟,让姜霄来“荷园”看看指导一二,若能补救自然最好,若真的错过了季节,那也只能先种些其他的作物,聊胜于无。
苏云朵叹了口气,这事也只能先这样了,要是早半个月买下这个庄子就好了,就能赶上育秧的时节,让姜霄在育秧的时候替“荷园”多育些秧,也就不会有今日之憾了。
叹息无益,只待姜霄来这边看过再说。
时辰不算早了,苏云朵与陆瑾康又匆匆去了不远处的“第二养殖场”,陈林波已经带着人陆续往这边运送鸭子。
为了提高小鸭的成活率,这次从松花庄运过来的不仅仅只有小鸭,还有一部分成年的鸭子。
苏云朵和陆瑾康到达这边的时候,这些成年鸭子正嘎嘎叫着快活地在池面上游弋。
原本只敢在岸边叽叽叫的小鸭也探头探脑地往池面上去,先是一只、两只,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鸭扑通着下了池子,场面很是喜庆。
看着快活地水面上游弋的大小鸭子,陈林波喜得眉开眼笑:“这水面肥得很,这里的鸭子长势绝对比松花庄的要好,估计最多再过三个月这里的小鸭子就能下蛋了!”
顿了片刻,陈林波有些迟疑地说道:“这水面不知可否放些鱼苗虾苗下去,既能给鸭子增食,那些能够逃过鸭嘴的鱼虾长大了,多少也能增些收益。”
苏云朵不由笑了,这陈林波也是个有想法肯动脑子的人,这样很好,有他在这里负责养殖她也就能放心了。
陈林波只养过鸭并没养过鱼,虽说有心尝试却也不敢自作主张,故而才迟疑不决地提了这么一句,没想到却得到了苏云朵的赞赏:“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过几日会有人来这边,届时该投放什么鱼苗虾苗,投放量多少,陈管事听他的指挥即可。”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如今的郑大牛已经算得上养殖专家了,由他前来总管养殖,苏云朵手中的几处水面收益可期。
看着陈林波,就不由想起杨家集的姜霄、江海子、铜山,酒坊的张平安、春雷,替她管理商铺的曾望,还有即将到来的郑大牛,苏云朵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手上已经积聚了这么多的能人!
还有替她打理飘香楼的白芍夫妻,即将替她打理“云裳”的紫苏等,有这么多的人手,来年的收益真正是大有可期。
第726章 小心思
郑大牛一家如期到达京城,快三年没见,郑大牛比当年精神多了,郑母看着也不再病歪歪的,显然调养得很不错。
十二岁的郑小倩也渐渐长开,不再是那个瘦骨伶仃面黄肌瘦的小姑娘了,只是依然显得有些腼腆。
郑大牛的新妻子是柳氏族里和离的归家女,名叫柳如眉,在苏云朵穿越之前就已经出嫁,她和离回归葛山村的时候,苏云朵一家已经来了京城,故而苏云朵对柳如眉还真没什么印象。
不过柳如眉对苏云朵一家却记忆犹新,据说她还曾经跟着宁氏尝过几日绣活,而她当日出嫁时候的嫁衣还是宁氏教她绣的。
苏云朵让府中大管家安排郑大牛一家人在镇国公府的后街暂时住了几日,一是让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能够稍事缓缓长途跋涉的辛苦,二也是因为有事需要与郑大牛细谈,需要些时日。待她与郑大牛进行过交流,让郑大牛对她手中产业有个基本的了解,也好让她看看这几年来郑大牛的成长,才好给郑大牛做个定位,再安排这一家的去向。
这个过程说起来并不难,却也让苏云朵动了许多脑筋。
经过几日相处,苏云朵觉得郑大牛这三年的确长进不少,更让她欣喜的还在于去年她写信回去只是提了一些有关水上种植似是而非的理念,郑大牛和张忠就在葛山村的人工湖上琢磨着在水上种出了几种蔬菜,据说比在地里种出的蔬菜更水灵更鲜嫩。
“因为没有经验,光能浮在水面上的那个浮床都试了许多种,期间闹了许多笑话,试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试成功浮床。
在种植的时候又闹了不少笑话,最大的笑话就是直接将种子散浮床上,结果种子全漏进了湖里,后来用移栽的方式先在陆地育好苗,再次菜苗移到浮床。
只是试了快一年也只试着在湖面的水床上种出了空心菜、水芹菜和慈菇。”说完郑大牛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虽说郑大牛说得风轻云淡,甚至时不时还嘿嘿地自嘲两声,苏云朵却明白期间必定吃不了不少辛苦。
既然能在葛山村试种成功水上蔬菜,那么来这个相对可以算是南方的京城,水上种植的成功率应该更高。
苏云朵这个水上种植可不仅仅只是蔬菜,还有花卉和药材,她心里已经有了些基本的思路,如今有了郑大牛的加持,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郑大牛被苏云朵如此这般点拨之后,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只在城里住了几日就待不住了,主动向苏云朵提出要早日去庄子里。
苏云朵倒也没有刻意挽留,毕竟她让郑大牛来京城为的就是忙合理利用好手中的资源。
这次随郑大牛一同前来京城的还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子,两人是堂兄弟,都是郑大牛的远房堂侄子,大些的那个叫郑幼斌,今年十七岁,一个叫郑海斌,今年十五岁。
随着人口的增长,犀牛村的水面渐显不足,偏这两小子家里兄弟多,两人既不是长又不是幼,在家里上不上下不下的,最终只得被家人打发出去找事做。
可是他们生在犀牛村长在犀牛村,从小接触的就是水和鱼,并不会做其他的农事,在外面跑了不少日子,最后连饱腹的活都找不到,最终还是家里长辈想到了在葛山村为苏家打理人工湖的郑大牛。
郑大牛在葛山村虽说大小算是个管事,说白了也不过只是个长工,他手上的确也有些用人的权限,可是也仅仅只有偶尔请个短工的权力,像这种想要长期留下来做工的,郑大牛是没有权力的。
郑大牛有些为难,最终还是新娶的媳妇柳如眉提了建议,让他直接去找孔老大夫问问,能成最好,不能成,他也算对村里人有个交待。
郑母对柳如眉的建议十分赞同,若是村里其他人找上门来,郑母自是不会多这个嘴的。
只是这两家在郑父病世,郑母病重之时,伸手帮过他们。
于是郑大牛找到代苏家行使管理之责的孔老大夫,与孔老大夫说了这两小子的情况,只说这两小子想来在葛山村做事,却也没多说其他的话。
苏家的这个人工湖一直比较缺人手,既然这两小子来自犀牛村,孔老大夫自是欢迎的,不过还是让张忠出面考察了这两小子。
经过张忠的老家,发现这两小子虽说年龄不大,不但水性很好,对养鱼养虾也很有些想法,反正苏家的湖面也正需要人手,于是就将这两小子留了下来,跟在郑大牛身边养鱼种菜,还真是做了许多事帮了许多忙。
这次苏云朵写信回葛山村要人,郑大牛索性就将他们一起带来了京城。
至于葛山村那边,有张忠在,又有今年刚从犀牛村招的人手,倒也不会缺人手。
在将郑大牛一家送去“荷园”安置之前,苏云朵与郑大牛、郑幼斌还有郑海滨重新签订用工合约,这次三人签订的都是长达十年的合约。
双方签订合约之前,郑大牛看着苏云朵数次欲言又止,想必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
苏云朵将郑大牛这一番欲言又止看在眼里,心里对郑大牛的小心思也有些猜测,想必多半与柳如眉和郑小倩有关,于是特地将郑大牛的合约放在最后。
果然待郑幼斌和郑海滨签好合约离开之后,郑大牛很有些忐忑地看着苏云朵道:“苏姑……哦,大太太……大太太,小的有个不请之情,想替小倩在大太太身边谋个差事。”
郑大牛终于将自己的小心思说出口,倒是让苏云朵松了口气,在此之前苏云朵想过如何安置郑小倩,留在她身边侍候只怕有些不可能,毕竟她身边侍候的人都是卖了身的奴婢,但是她手中的产业多,要给郑小倩安排个合适的差事并不难。
但是如果郑大牛不提,那么她也只能遗憾地让郑小倩跟着郑大牛去“荷园”安置。
既然郑大牛提出来,苏云朵略作沉吟道:“在我身边侍候只怕不妥,我身边都是卖了身的,总不能让小倩落入奴籍,倒是可以让她跟着紫苏去‘云裳’当差,不知你们可愿意?”
郑大牛微微一愣,他自然是认得紫苏的,那可是苏云朵身边最早也是最受苏云朵重用的婢女,让郑小倩跟着紫苏当差也算是对得起郑小倩。
可是紫苏到底只是个婢女,郑小倩跟着她真能学到他们希望郑小倩学的东西吗?
倒不是郑大牛心太大,既然一家人背井离乡来京城奔前程,自然希望儿女都有个好归宿。
只是郑小倩已经十二岁了,能给她学习的时间并不多,想要谋个好姻缘,跟在苏云朵身边自是再好不过的事。
他在葛山村的时候就听说过紫苏原本就是镇国公府的家生子,为何成了苏云朵的婢女,却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紫苏能成为苏云朵面前的第一得用的人,最终被苏云朵委以重任,必有她可取之处,可是比起苏云朵来,别说是郑大牛,任谁也明白这两人之间的差距。
可是苏云朵已经明确说明她身边侍候的婢女都是奴籍,难道就因为让郑小倩跟在苏云朵身边就让郑小倩落入奴籍不成?
可是让郑小倩跟在紫苏身边当差,郑大牛的心里还真是有些不甘心。
苏云朵自是看出郑大牛心里的纠结,对于郑大牛的小心思她也并反感。
若是郑大牛一点儿都不为郑小倩考虑,那她还真对郑大牛有些失望呢,对于郑大牛的纠结,她也能理解,自然也就不会催促郑大牛马上做出决定,反正郑大牛他们明日才会动身去“荷园”,倒不如让他回去与老娘女儿商量再做决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