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嫡妻_小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珞悚然一惊,她只顾着和杨彦撇清关系,却忘了,那个几乎已经登上至尊之位的男人心思敏锐、心机深沉,若是让他看出什么端倪,只怕要横生祸端。
    她飞快地瞥了杨彦一眼,轻声道:“殿下的一片好意我明白,只是我总是无功受禄,心里过意不去。”
    宁珞原本就貌美,这一眼更是带着女儿家特有的羞涩,看得杨彦心神一荡,佯作生气地道:“珞妹若是这么见外不收,我便把那些东西退回水金堂去算了。”
    宁臻川连忙打起了圆场:“殿下一片盛情,珞儿就不要客气了。”
    店家过来收拾了地上的碎片,宁臻川客气着请杨彦在旁边坐下,奉上了一杯碧螺春,宁珞在宁臻川身旁垂手而立,静静地听着这两人聊天。
    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杨彦看不出有半分的野心,举止风雅,谈吐博学,一派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模样,谈得兴起时,宁臻川的眼中不时露出赞赏之色。
    宁珞心中越发惴惴,很想提醒宁臻川赶紧回家,却又担心秋水道长他们还没走。
    门帘一挑,又有人走了进来,宁珞一看,是于公公于安。此时于公公才三十不到,面白无须,一双小眼透着精明的光芒,于公公从小便在杨彦身旁,对杨彦可谓忠心耿耿,后来不知怎的便和赵黛云搅合到了一起,好些颠倒黑白的事情都有他的份。
    于公公在杨彦身旁耳语了两句,杨彦点了点头,顺势便站了起来:“宁大人,我还有些事,便不打扰了,下回有空再向你讨教一二。”
    宁臻川笑着道:“殿下客气了。”
    “珞妹,宝宁时常提起你,等你身子全好了过来陪陪她。”杨彦轻声相邀,他的双眸狭长,眼尾轻挑,看向宁珞的目光专注而温柔。
    宁珞嘴角带着浅笑,不动声色地避开了他的视线:“我也很想念五公主,过些日子便去拜会她。”
    杨彦略感失望,不过晚上他约了几位赴京赶考的名士谈论诗文,不能久留,只好先行告辞。
    宁珞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重新坐回了八仙桌旁,一脸遗憾地戳了戳那盆蜜汁藕片:“菜都凉了。”
    好半天都没听到宁臻川应声,宁珞纳闷地抬起头来,才看到宁臻川正含笑看着她。
    “爹,你又怎么了?”宁珞嘟起了嘴。
    “吾家有女初长成,”宁臻川素来沉稳的脸上居然露出了一分促狭的笑意,“珞儿眨眼已经过了十四了,依我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媒人上门求亲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开作者大会还努力更新的作者不多了!不留言你们会失去你们勤奋的大大的!(醋哥化身马教主~~
    
    ☆、第14章
    
    宁珞的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难道杨彦这么早就已经暗示过父亲了吗?杨彦生母早亡,收养他的明慧皇后也已经去世了五六年了,前一世她记得杨彦是在她十六岁生辰前请人来说媒提亲的。
    “爹,你怎么取笑起女儿来了,我现在谁都不喜欢,都不想嫁。”她小心翼翼地道。
    “好好好,谁都不嫁,我家珞儿还小,以后有人来求亲我就打出去。”宁臻川只当女儿害羞,笑着道,“珞儿到时候不要偷偷躲起来哭就好。”
    宁珞还想解释两句,宁臻川却不再往下说了,只是让小二重新又抄了一份藕片,父女俩又吃了两筷,眼看着华灯初上,这才结了账缓缓归家。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走在青石板路上,从归云居出来的这条路上没有几个行人,马蹄声清脆地回响着,夜晚的空气特别清新,宁珞探出头去,趴在车窗上看着路边的夜景。
    转了一个弯,马路两边渐渐热闹了起来,红灯高悬,隐约有笑闹声传来。
    宁珞心里好奇,正要多看两眼,宁德“噔噔”地从后面跑了上来,一本正经地道:“九姑娘,二爷让你别看了,坐回马车去。”
    “为什……”宁珞刚想问,一阵浓郁的香粉味传了过来,她顿时明白了过来,脸上一红,刚要缩回身去,忽然听到前面传来了一阵叱喝声。
    “揍死他!”
    “这个小杂种,给他点教训才行!”
    棍子打在骨骼上的闷响声、粗重的喘息声和怒骂声夹杂在一起,却偏偏没有听到一声求饶。
    宁珞僵在原地,片刻之后忽然掀开了车帘,急声叫道:“停车!”
    落入眼帘的几名成年男子,都穿着一色的棕色束身衣裤,手中的棍棒毫不留情地挥向地上的身影,却专业地避开了致命的部位,只是往那后背、四肢招呼。
    那小小的身影倒也倔强,抱住头蜷成一团,身上已经血迹斑斑,手中的砖块却还牢牢拿着,冷不丁地挥上一下,砸得一名男子抱着脚嗷嗷直叫。
    等那男人缓过劲来,彻底恼了:“你们让开,今天我要废了这小杂种!”
    只见那棍子被抡了个半圆,那男人双眼赤红,一脸狠戾,眼看着就要砸到那少年的后脑。
    “住手!”宁珞厉声喝道。
    那棍子滞了滞才落下去,少年趁机打了个滚勉强避开了头部的要害,却还是被一棍砸在了后背,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星星点点地溅在了宁珞的绣花鞋上。
    少年抬起头来,那张脸已经满是血迹,只有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瞳孔里仿佛跳动着灼热的火焰。他拼尽全身力气,往前爬了两步,伏在地上不动了。
    宁珞又惊又怒:“你们这些人,大欺负小,多欺负少,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宁臻川也急急地从后面的马车上跳了下来,几步就到了跟前,沉声道:“珞儿你到我身后来,这是怎么回事?”
    他的声音不怒自威,一看言谈举止便不是常人能比,那几人互望了一眼,心里先起了几分怯意,其中一个年级稍长的站了出来,对着宁臻川躬身行礼:“这位老爷,这小畜生是我们院里买来的奴才,逃了好几次,这阵子老实了一点,没想到今天居然在我们用的水里下了毒,毒倒了好几个,我们这才给他点教训。”
    宁臻川一听有点犯难,这种勾栏之地买几个人都很常见,更有甚者还有官奴和军奴,这一辈子都别想离开,若是逃走被打死也是名正言顺的,这场景看着血腥却难以插手。
    “教训一顿也就好了,”他威严地道,“大庭广众之下弄成这样像话吗?”
    “是老爷,”那男人赔笑着道,“只是这小畜生实在是太歹毒了,我们好几个人都着了他的道,这次一定要给他点教训。”
    刚才被砸到脚的那人会意,立刻上前去拖少年的脚,恶狠狠地道:“走,回院里收拾你。”
    宁珞呆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那少年在地上拖出了一条血痕,那手指徒劳地在青石砖上抠着,不到片刻便血肉模糊。
    前世宁珞认识这个少年,也是在这样一个场景救下了他。
    他名叫卫泗,今年刚刚十二岁,自幼生长在北边边境,在一次北周和南陈的摩擦中误被大军俘虏充入军奴,辗转被卖到了京城这家潇湘院中。
    当时宁珞和宁珩在一起,宁珩原本便嫉恶如仇,当下便把那几个男人打得屁滚尿流,知道卫泗是军奴后,这烫手山芋也扔不掉了,只好托人到军中去改了奴籍,扔了一笔银子给潇湘院,卫泗就成了宁国公府的家奴。
    这一住,卫泗便在宁国公府中好几年,宁珞怜他身世凄惨,一直对他照顾有加,还让他跟着宁珩从文习武,他也是争气,没过几年便长得高大俊美,一身武艺并不比宁珩逊色。宁珞出嫁后,卫泗不舍得和她分开,到了瑞王府做了一个侍卫,只是……
    一声痛苦且嘶哑的怒吼声传来,卫泗挣脱了那个男人的拖曳,踉踉跄跄地朝着她的方向走了几步却又一头栽倒,他昂起头来,皲裂的嘴唇翕动了两下,死死地盯着宁珞,满含着惊疑和渴望。
    宁珞骤然惊醒,她在想什么?难道她要眼睁睁地看着年仅十二的卫泗从此坠入火坑吗?
    “爹,救救他,”宁珞拽住了宁臻川的衣袖恳求道,“他太可怜了。”
    卫泗被抬进宁府的时候已经昏迷,只有手指还紧紧抓着宁珞的衣角,怎么也掰不开。
    绿松只好去拿了一把剪子剪了衣角,这才让宁珞脱开身来。
    大夫清理完他身上的伤口,一边出来一边摇头叹息:“这都是什么人啊,怎么忍心这样糟蹋一个孩子……”
    身上几乎要命的伤口有三四处,左脚膝盖都快被折断了,其他各种新伤旧痕就不说了,身体发烫喘息粗重,想必是被迫服了什么不堪的药物。
    宁珞的心抽了抽,一阵怜惜不由自主便涌了上来。罢了,不管今后卫泗会是怎样,最起码,她此刻问心无愧。
    这一折腾都已经过了戌时了,宁臻川娶妾的事情解决了大半,宁珞心情大好,沾了枕头边沉沉地睡了过去,只是梦里一直有一双琥珀般的眼睛盯着她,口中还反反复复地念叨着:珞姐姐,我是被冤枉的,我是被冤枉的……
    过了一日,卫泗虽然还在昏迷,但总算脱离了危险,宁珞去探望了两次,觉得没什么大碍了,便放下心来,叮嘱了大夫和家仆几句,准备去书院了。
    宁珞头上的伤口已经全好了,绿松为她梳了一个双丫髻,插上了一朵点翠珠花,挑了一件粉蓝色莲叶绣裙,衬得宁珞愈发唇红齿白,俏丽动人。
    刚走出门口,宁珞忽然停下了脚步问:“七姐姐呢?她禁足的时间好像已经到了。”
    绿松和紫晶对望了一眼,紫晶小心翼翼地答道:“是已经到了,不过七姑娘没去过书院,一直还是呆在自己屋里。”
    宁珞的眉心皱了起来,上次从太清观回来她倒是去看过宁萱,不过太过匆忙,只是问了几句便走了,难道是祖母又对宁萱下了什么禁令吗?
    “走,我们去瞧瞧。”
    和宁国公府的其他院落相比,落雪轩看上去冷清了很多,几个伺候的丫鬟都轻言细语的,一见宁珞,眉宇间都不自觉地带了稍许惶惶之色。
    一阵琴音传来,宁珞驻足细听了片刻,却觉得那原来清越从容的曲声夹杂着几分杂音,平白多了几分浮躁。“铮”的一声,琴音戛然而止,里面传来一声惊呼:“七姑娘,你流血了。”
    宁珞不由得加快了步伐推门而入,只见宁萱怔怔地坐在古琴前,旁边一个丫鬟正捏着她的指尖挤出血珠来。
    一见宁珞,宁萱不自然地缩回了手,挤出了一丝笑容:“九妹怎么来了?”
    “七姐姐,你怎么还不出门?我们这么些日子不去,拉下了好些新鲜事吧。”宁珞兴致勃勃地道。
    “九妹你去吧,我就在家里修身养性,”宁萱垂眸道,“书院里太嘈杂了,也没什么好学的了。”
    这一听便是心里尚有怨怼,两姐妹要是就此有了罅隙,要想再和好就难了。宁珞想了想道:“那可不一定,我听说这两日书院里来了个大人物。”
    宁萱怔了怔:“什么大人物?”
    宁珞做了个拨弦的手势,神秘地道:“你猜。”
    宁萱的心口“砰砰”乱跳了起来,连手掌都发热起来:“难道是……韩云姬韩先生?”
    韩云姬的琴技独步天下,虽然是一介女子,却被尊称为先生,宁萱自幼便爱古琴,朝思暮想能有朝一日得到韩先生的指点。
    宁珞笑了:“我先走一步,七姐姐你快些来,我在书院等你。”
    这么一个诱饵洒下去,不怕宁萱不上钩,宁珞再也不耽搁了,快步走出了宁府,她的马车已经在府门口等着了,绿松扶着她上了车,放下帘子,马车刚刚起步,宁珞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略略吃了一惊:只见钱嬷嬷背着一个小包袱,佝偻着背,完全不见了从前趾高气扬的模样,站在门前抹眼泪。
    作者有话要说:  醋哥: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景昀:晚上我顺着网线过来和你谈谈人生。
    
    ☆、第15章
    
    马车朝前驶去,宁珞心里的好奇便随着马车晃晃悠悠地冒了出来。
    “钱嬷嬷这是怎么了?”她佯做不经意地问。
    绿松半跪在塌前替她剥花生仁,紫红色的花生衣被她小心地装入盒中以免飞起,白嫩嫩的花生仁整齐地摆放着,这是宁珞喜爱的小零嘴,厨房炒得分外松脆甜嫩,就是不能吃多。
    “奴婢听说钱嬷嬷做了错事,被老太太打发回乡下老家去了。”
    宁珞心里一喜:“钱嬷嬷也能做错事?”
    紫晶在一旁有些振奋,欲言又止,她平时和另外几房打交道比较多,算是一个小包打听,里里外外好多小道消息都能插上一脚。
    宁珞瞟了她一眼:“说吧,憋着挺难受的。”
    紫晶讪讪地道:“奴婢也知道不多,就是昨日去大夫人房里的时候听到钱嬷嬷跪在那里求情,说是她真的只是收了点定钱,她愿意双倍退回,只求老夫人不要打发了她,让大夫人看在这么多年的主仆情分上在老夫人那里说几句好话。”
    宁珞心里雪亮,秋水道长的事果然是钱嬷嬷在里面捣鬼,宁老夫人到底老辣,只不到两天的功夫便把钱嬷嬷的皮都扒了。这下真是神清气爽,一路上,宁珞的嘴角一直保持着弧度。
    琼华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碧湖湖畔,是高祖时一代大儒林青居所建,当时高祖打下江山后,请林青居出仕,林青居以一臣不事二主为由拒绝了,不过他有感于高祖勤政爱民,答应替高祖尽心尽力培养俊才,为此创办了这所琼华书院。
    从高祖开始,琼华书院便日渐名声鼎盛,到了太宗时已经是一位难求,好些世家贵族中的佼佼者,放着国子监不去,特意备重礼留位求学。
    而女子堂是太宗时的孝德皇后依琼华书院所建,需修习琴棋书画诗茶花等七种技艺,其他圣人之书无数,四年结业后所有学员都要评定为五个等级,几名最优秀者将被当今皇后正式召见封赏。到了现在,“琼华女子堂”这五个字仿佛是金光闪闪的华服,京中名媛一提起自己出自女子堂,便好像陡然拔高了一个层次。
    青砖碧瓦,白墙朱门,若不是琼华书院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任谁都不会相信这朴素的院落是大陈最知名的书院。
    时间已经不早,门口的马车只剩下了几辆,宁珞快步朝大门走去,没走几步又回头叮嘱绿松她们:“回去看看七姑娘有没有来,若是没来,就说我在书院等她。”
    绿松和紫晶应了一声,琼华书院的规矩很严,不允许奴婢和书童在里面伺候,她们得等到散学了来接。
    虽然才离开书院一个来月,可对此时的宁珞来说仿如隔世,这熟悉又陌生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池都让她倍觉新鲜和温暖,曾经的她在这里求学四载,十六岁时和一并同窗得皇贵妃召见,同年便嫁给了杨彦成了瑞王妃。
    算起来,她和景昀还是同窗呢,景昀也是琼华书院院长林长祺的得意高足,只是她入学时景昀已经在外游学,今年刚回来参加春闱。
    女子堂在书院的西侧,一个三进的院落用修竹半封闭地围拢了起来,有独属的小径直通书院的正门,十分幽僻。宁珞一路紧赶慢赶,这才在先生来以前到了正堂。
    二十来位同窗都已经落座,一个月没见,几个素来交好的都过来嘘寒问暖,宁珞一一回应了,还没等她坐下,腰上便被人拧了一下,她扭头一看,是兵部尚书余大人女儿、她的手帕交余慧瑶。
    “你不在,有人可得意了。”余慧瑶朝左边撇了撇嘴。
    宁珞一看,赵黛云就在左前方,两人目光相对,她露出了一个矜持的微笑,冲着宁珞点了点头。
    真是邪了门了,向来喜爱明艳之色的赵黛云今日又穿了一件白色云纹综裙,从后侧影看,素雅娴静。
    上辈子宁珞最喜爱白衣,难道这赵黛云也重生而来,却改变了目标,以为景昀喜欢这样的女子,想要以此俘获景昀的心吗?
    宁珞恨得牙痒痒的,在位置上坐了下来,今日教习“六义”的吕先生分外迂腐,不许她们交头接耳,虽然如今的她已经没有了从前那争强好胜的心思,却也不想让先生责难。
    吕先生进来了,不过却不是一个人,身旁跟着一位冷峻的青年男子,眉目犀利俊朗,正是景昀景元熹。
    在座的都是京城世家贵女,见多了俊男美女,又在女子堂中修习了这么久的礼仪,早已练就了沉稳内敛的品性,饶是如此,也有好几个沉不住气的倒吸了一口凉气,有认识景昀的更是兴奋了起来,小声地和身旁的人说着他的来历。
    吕先生有些不满,抬手在桌案上敲了敲:“安静,今日原本要和你们讲一讲大陈的民俗风光,正好你们的景师兄前来拜会老师,他刚从四方游历归来,请他来和你们说说想必更为形象生动。”
    “六义”包括赋比兴风雅颂,今日要说的便是一个“风”,景昀在台前端坐,他并不是擅长夸夸其谈的性子,不过他的思维缜密,言辞有序,从南疆女子的穿戴开始说起,渐渐说到风土人情,底下这群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们从一开始的兴奋仰慕,终于开始认真倾听他的话了。
    南疆鱼龙混杂,各种夷族大大小小有数十个之多,民风彪悍,向来就是大陈境内最难管辖之地,景昀亲历当地,比起吕先生的纸上谈兵多了不少的趣味,小姑娘们听得津津有味,就连宁珞也入了迷。
    小半个时辰过去,吕先生看差不多了,便示意景昀暂停,正色问道:“你们景师兄有锦绣之才,难得能请到此处,趁此机会有什么要请教的,尽管开口。”
    吕先生的话音未落,便有好几个活泼好问地开了口:
    “景师兄,你说的那个什么族的人真的用手抓饭吃吗?”
    “是的。”
    “那里的人鼻子上要穿环,是不是很痛?”
    “不痛。”
    景昀言简意赅地回答,屋内有片刻的冷场,提问的女子是安郡王的女儿,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窗台边传来一声轻笑,大伙儿都朝着那里看了过去,只见赵黛云从座位上款款而起,覆在白裙外的轻纱随风轻扬,她的声音宛如黄莺般清脆动人:“景公子,方才听你一说,只觉这南疆各族林立,尚武彪悍,只怕管辖南疆的官员难处众多,不知道朝中是否有良策应对之,为南疆百姓谋福?”
    一抹诧异之色从景昀的眼中一掠而过,看向赵黛云的眼中不由得多了几分赞赏,他点头道:“赵姑娘问得好,这正是我为何要去南疆游历的关键所在。”
    赵黛云抿了抿唇,强自按捺下胸口的得意之情,谦逊地躬了躬身:“景公子谬赞了。”
    吕先生也很满意,不过他还有一个得意门生还没有发言,不由得朝着坐在中间的宁珞看了过去:“珞儿,你呢?”
    宁珞垂着眼眸,脑中却是波涛汹涌。
    到了现在,她就算再不愿相信也不得不清醒,赵黛云也是重生而来,而她的目标,已经不知为何从杨彦变成了景昀。
    前一世她和赵黛云纠缠了这么多年,从闺蜜成为仇敌,彼此对对方都知之甚深。赵黛云心比天高,一心要助杨彦登上那至尊之位,而她则将母仪天下的后位视为囊中之物;她的手段阴狠,为了达到目的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像她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去关切南疆的百姓生活得好不好?除非她投景昀所好,知道这一问会让景昀刮目相看。
    她定了定神,抬起头来微微一笑:“景大哥刚才讲得很好,我没什么要问的,只是我心里想,要是能有一天,我也能和景大哥这般踏遍大陈的山山水水就好了。”
    旁边几名同窗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情,是啊,就算大陈民风再开放,世家贵女岂有抛头露面游历天下的先例,除非先去道观做个寄名的女道士。
    景昀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片刻才挪开了视线。
    耳边传来赵黛云和景昀的一问一答,好像“嗡嗡”叫的苍蝇一般惹人厌烦。宁珞心里有些难过,无精打采地撕扯着桌上的小簿子,连什么时候吕先生和景昀一起走了都不知道。
    接下来的是音律课,果然书院请来了韩云姬授琴,宁珞的琴艺只是中上,中断了这一个多月更是拉下了不少,只好打足了精神,倒是把脑中的杂念暂时摒弃了。
    门口传来了细细的告罪声,宁珞一看顿时笑了,宁萱终于还是抵不住韩云姬的诱惑,跑来书院了。
    韩云姬是名很温婉的女子,柔声细语,只是一摸上琴整个人都变了,眼中仿佛华光四溢。她看上去很喜欢赵黛云,指点得分外仔细,宁萱则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韩云姬的一举一动。
    眼看着时间都过去小半个时辰了,韩云姬还没注意到宁萱,宁珞有些着急了起来,故意叫道:“韩先生,这句音律我不太懂,能否烦请你过来指点一二?”
    韩云姬以前在宫中认得她,笑着走了过来:“九姑娘都这么大了,出落得越□□亮了。”
    “多谢韩先生夸赞,”宁珞甜甜地笑了笑,“这是我的七姐姐,她很仰慕先生呢。”
    宁萱的手心有些出汗,鼓起勇气道:“韩先生,我习琴时一直有个症结,不知道该如何练习,请先生指教。”
    韩云姬点了点头,让她先试奏一曲,宁珞这才舒了一口气。朝着窗外一看,景昀的身影一闪而过,她思忖了片刻,蹑手蹑脚地提起裙摆便往外走去。
    赵黛云看得真切,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她推开古琴,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裙,状似无意地踱到了宁萱的身旁。
    作者有话要说:  作收终于破三千啦,谢谢各位小天使们的支持!这章留言下的评论抽五个红包,耐你们么么哒~~
    谢谢梦幻银水晶的地雷,感谢土豪!
    
    ☆、第16章
    
    宁珞在女子堂里转了一圈,却没找到景昀的身影,倒是碰到了吕先生。受宁臻川的言传身教,宁珞在诗赋上颇有造诣,因此虽然吕先生行事几近古板,却非常喜爱宁珞。
    吕先生问了她父亲好,又了解了她身体的近况,家长里短了一会儿,这才宽慰地道:“好了便好,马上便是书院的赏花会了,先生还盼着你能为女子堂拔得头筹呢。”
    宁珞应了一声,略带羞怯地问:“吕先生,不知道景大哥去哪里了?我兄长让我带两句话给他。”
    “他去见林先生了,正好,他要借的一本古籍拉在我这里了,替我带给他,”吕先生将一个布袋放入了她手中,叮嘱道,“快去快回,别误了功课。”
    这下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了,宁珞欢喜地接了过来,便一路出了女子堂,朝着林青居的院子而去。
    林青居和宁臻川素来交好,平日里也常到宁府拜访,见了宁珞也不惊讶,只是景昀却并未在此处,宁珞只好留下书袋告退。
    无功而返,宁珞颇有些怏怏不乐,方才在课堂上和景昀的对答,让她忽然想到了前世。
    她十六岁那年,杨彦和她的亲事就快定下来了,而母亲缠绵病榻眼看着就要不好了,她深怕她出嫁后父亲一人孤苦伶仃,为了父兄能够和好绞尽脑汁,却得到了宁珩不日即将奔赴北疆的消息,终于顾不得父亲的禁令去找宁珩,在宁珩的住处碰到了景昀。
    景昀拦着她,说了好些当时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
    “珞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里的景色很美。”
    “你喜欢吗?”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你一定会喜欢。”
    “其实我一心所求,只不过是能和有缘人一起踏遍大陈的山山水水。”
    ……
    现在想来,难道那就是景昀对她的表白?而她心忧兄长的安危,并没有细想,随口便拒绝了,还祝愿他能早日找到有缘之人。
    所谓阴差阳错,可能就是这样吧。如果当时能够明白景昀的心意,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宁珞苦笑了一声,只是当时的她哪里能想得到这一层?
    定云侯惊才绝艳,孤高矜贵,视天下女子如粪土,听大伯母说,当年给景昀提亲的媒婆都快踏破定云侯府的门槛了,只是每一个媒婆进门,只要递上画像,便会得到景昀的一句评语,从此便自惭形秽不敢上门,最后一个保媒的是康王殿下,当今圣上的皇叔,想让自己的侄女平宁郡主和景昀结百年之好,那平宁郡主年方十五,如花似玉,在那年的赏花会中夺得琴书画三项魁首,名动京师,比起宁珞来有过之无不及。康王还兴冲冲地去请了当今赐婚,哪知道当今特意叫来了景昀问他意见,景昀沉默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平宁郡主千好百好,只是一双眼睛挑得太高了些,微臣不喜。”
    康王殿下听了都快吐血了,平宁郡主最美的便是那一双丹凤眼,却被景昀嫌弃,这一听就是个借口。
    自此之后,便没有人自讨没趣给景昀保媒了。
    当年大伯母说起这事来便颇多揣测,一是怀疑景昀有什么隐疾,二是怀疑景昀和父母有什么罅隙,故意让父母着急。末了总要矜持地长叹一声,“儿子出息又有什么用,含饴弄孙的乐趣都不给,还是淮儿孝顺。”
    堂兄宁淮一生碌碌,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早早娶妻生子,宁珞出嫁时便有了一双儿女,孝顺听话,是大伯母最大的骄傲。
    宁珞思绪纷杂,各种往事纷至沓来,不知不觉间到了小径的尽头,抬眼望去,只见前面水波粼粼,刚冒出来的嫩绿荷叶一圈一圈的在碧波上荡漾。
    琼华书院的碧湖是当日太宗下旨挖建,亭台楼阁,小桥柳荫,和这百年书院一起,是文人墨客最爱的去处。
    她看四下无人,不由得童心大起,几步便到了河岸边的太湖石上,半蹲下来撩着湖水朝着荷叶洒去。
    水珠在荷叶上打了个滚,晶莹剔透,宁珞心里欢喜,又捡起一块小石子,挥臂朝前掷去,她的力气太小,石子连一个水花都没打起便“咕嘟”一声沉入了水中,惊起了几尾湖鱼,水花四溅。
    宁珞惊呼了一声,脚下一滑,眼看着身形不稳就要跌倒。
    一双大手在她腰上一扶,等她站稳的一瞬间又迅速离开。
    “小心。”有人低声道。
    宁珞倏地回头,只见景昀束手而立,嘴角带着一丝浅笑,好像在看一个偶尔调皮的孩子。
    “我……我随便玩玩……”宁珞有些羞气,怎么这辈子总让他看到狼狈的模样,真是太倒霉了。
    “湖边的石头总会有些青苔,避开就会好一些,”景昀在旁边一块石头上试了试,示意她过来,“打水漂得注意用力的方向,斜着走,就算手劲不够也能打个三四个。”
    他捡起一块石子试了试手,抬手一掷,那石子在水面上撩起了□□个水花,到了河对岸。
    宁珞又惊又喜,学着他的姿势扔了一个,果然,石子打了两个水漂才落入池中。
    “景大哥你好厉害,”她趁机拍马屁,仰起脸来冲着景昀笑了笑,“以后我可以向你多请教请教吗?”
    眼前的笑容轻浅却真挚,那若隐若现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