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嫡妻_小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照顾有加,我怎么也不能让珩儿抢了淮儿的锋芒,弄得兄弟阋墙、家宅不宁。”宁臻川苦笑着道。
秦湘兰轻叹了一声:“你一片好心,只怕到时候里外不是人,珩儿对你心有怨言,大哥大嫂也不见得领情。”
“珩儿既然生在宁国公府,便由不得他了,当年我也不是这样过来的,”宁臻川劝道,“你就别操心了,养好身子,母亲那里还要劳神。”
秦湘兰含嗔带怨地瞥了他一眼:“你知道便好,母亲总是话里带刺,我去她那里坐半个时辰,便要老上一年。”
“苦了你了,”宁臻川语声温柔,“跟我从江南到了这里,你后不后悔?”
秦湘兰身子一软,靠在了宁臻川的怀里。
后不后悔?
在江南时她也是被娇宠着长大,秦家家财万贯,在当地一呼百应,就算是官府也要敬上几分颜色,她身为秦家唯一的嫡女,众星捧月。然而到了这天子脚下的京师,这商贾之家的身份仿佛成了她身上抹不去的一道印痕,婆婆不喜百般刁难,妯娌轻慢暗中讥嘲。多少次午夜梦回时,心中也曾暗暗设想,要是当初没有对那个俊雅的少年知县一见钟情,要是当初听从父亲的劝告不答应这桩婚事……
然而眼前的夫君温柔体贴,成亲十八载来顶住了公婆的压力一直没有纳妾,两人琴瑟和鸣恩爱有加,这样的品性就算是在江南也找不出几个来。
“不,我不后悔。”她柔声道,“只要你对我好,所有的一切便都是值得的,就算重来一次,我也愿意为你背井离乡、生儿育女。”
宁臻川低头在她额上落下一吻,两人依偎拥抱着,室内一片缱绻。
作者有话要说: 妹子们,醋哥在爬月榜,跪求多多留言增加点积分,可以早日爬到月榜上秀秀醋哥的美颜~~~
☆、第6章
宁珞出了父母的院子,安慰了宁珩几句便和他分手作别,回听云轩小憩了片刻。只是她心里压着几块石头睡也睡不安稳,没过半个时辰便起了。
紫晶过来伺候她,宁珞随口问道:“绿松呢?”
“在门口跪着呢,”紫晶小声道,“哭了一早上了。”
“让她进来。”宁珞淡淡地道。
绿松一进来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宁珞的床前,磕了两个头便伏在了地上一语不发。
宁珞盯着她乌黑的发线,绿松是老夫人亲手挑给她的婢女,从小便陪在她身旁,性子爽直,做事灵活利落,前世一直深得她的信任,然而临死前中的毒,却让她疑云丛生。
宁珞示意紫晶出去,她自己则去扶绿松:“这是怎么了?是田嬷嬷又和你说三道四了吗?”
绿松抬起头来,一双清亮的眸子被泪水浸得润透,咬紧的嘴唇颤抖着,好不容易才稳住了声音开了口:“姑娘,奴婢万万没有像田嬷嬷说的那样做出背主偷窃之事。”
“我自然是信你的,”宁珞淡淡地道,“只是你哭了一早上想明白了吗?自己入了什么套?”
“田嬷嬷这是拿奴婢当幌子呢,”绿松本来便是个机灵的,想了一早上便把其中的关节想得一清二楚,“她念着姑娘心肠好,也不愿撕破脸,就把脏水往我身上泼,奴婢求姑娘把这事禀告老夫人,就算报官也不怕,只求还奴婢清白。”
宁珞笑了笑,轻戳了一下她的额头:“傻绿松,这样硬碰硬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绿松困惑地看着她:“姑娘的意思是……”
宁珞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册子来,正是那本老的名录:“你瞧瞧第二页上涂改过的物件,田嬷嬷如果真的贪了这件,必定会留下马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这件赤金福寿纹长命锁是当年外祖父在她五周岁生辰时特意让江南名匠巧意堂定制的,巧意堂中的顶级名匠一年只出十件精品,王孙富豪千金难求,上面的福寿双纹雕工精美、寓意美好,年长者最喜将这长命锁送给自己钟爱的后辈,她当年拿到后爱不释手,就连堂兄要拿宝贝和她换都不肯,后来年岁渐长才不喜欢了,随意便搁在了库房里。
“赤金福寿纹长命锁一个……我明白了……田嬷嬷有个小孙子……姑娘刚才是故意麻痹她来着!”绿松接过来一瞧顿时恍然大悟,一脸钦佩地看着宁珞:“姑娘,你这一摔之后越发厉害了,奴婢明白该怎么做了。”
宁珞失笑道:“怎么,我从前看起来很好欺负吗?”
绿松连连摇头:“不,当然不是,是奴婢读书少不会说话,姑娘从前也是很好的,只是现在越发果断聪慧,奴婢打心眼里敬佩,今后一定尽心服侍姑娘,万不会学那田嬷嬷的恶性,倚老卖老、贪财背主!”
“你有这份念头,很好,日后若有什么变故,先想想你今日说的话,然后再做决定。”宁珞盯着她缓缓地道。
绿松呆了呆,这回她终于感觉到自家姑娘是什么地方不一样了,从前那天真单纯的眸子里仿佛透着几分看破世事的澹然,让她整个人褪去了从前的青涩,柔中带刚,威而不严。
她伏下身去磕了一个头,语声坚决:“是,不论今后有什么变故,奴婢永远都是姑娘跟前的绿松,不会改变。”
宁珞轻笑了一声:“你明白就好,能不能得回你的清白就看你自己了,至于别的,我自有主张。”
绿松前世有没有背主已经不可考证了,然而和绿松这么多年的主仆情谊,她愿意选择相信,也愿意教绿松早日看清这世情险恶,早日成为她的左膀右臂。
处理完这件事情,宁珞略略梳妆打扮了一下,便取了那个鎏金熏炉和手串去了荣安苑。
老夫人刚刚午睡起了,和身边两个嬷嬷在说话,这两位嬷嬷一个姓钱,一个姓童,都是一直跟着老夫人的,深得老夫人信任,有时候她们说的一句话,比底下的两位夫人都要有力。
钱嬷嬷说话轻言细语,童嬷嬷做事干脆泼辣,底下的人都忌讳童嬷嬷一些,几个小辈也不例外。
一见到宁珞过来,钱嬷嬷立刻迎了上来,笑着道:“姑娘果然福大,不过万万不能大意,大夫每日的诊脉千万别拉下了,你可要小心伺候知道吗?”
后面半句是对着紫晶说的,紫晶连忙应声称是。
老夫人见到宁珞很是高兴,示意她到身旁坐下,仔细地查看了一番她后脑上的伤势,这才放下心来:“看来是好了,珞儿以后可千万要小心,祖母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这样折腾。”
“害祖母担忧了,是我不孝。”宁珞乖巧地道。
钱嬷嬷一脸的叹息:“怪我没早点提醒三夫人,别和二房家里的搅合在一起,平白了惹出这么一场祸事来。”
“三夫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三爷身旁也没一个拿得出手的帮衬,”一旁的童嬷嬷很不痛快地接口,“当初要是听老夫人的,有个出身好的帮一把就好了。”
老夫人沉着脸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宁珞心里“咯噔”了一下,连忙道:“祖母素来教导我们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娘一直谨记在心,也是珞儿运气不佳,害得娘也陪着我以泪洗面了这么两日,后儿我就去太清观祈福,还要祈求圣人保佑祖母长生不老。”
老夫人的脸色稍霁,需拧了一把宁珞的脸蛋笑道:“长生不老那不成了老妖婆了?被捉去当柴火烧了。”
“才不会呢,”宁珞撒娇道,“祖母是神仙下凡。”
老夫人笑得眯起了眼睛:“好好,去替我好好谢谢圣人,给了我这么一个乖巧漂亮的孙女。”
“不知道九姑娘怎么去?”钱嬷嬷在一旁关切地问,“姑娘刚刚伤好,务必要小心安排,三夫人的手下做事总让人不太放心。”
宁珞不由得多看了钱嬷嬷一眼,这位钱嬷嬷对她向来亲厚,可今儿个说的两句话却都听起来不太舒服,是她多心了不成?
果不其然,老夫人又不高兴了:“江南过来就是江南的做派,懂什么世家的规矩。珞儿你以后可要注意些,别沾上了那里的暴发习气,凭白惹人笑话。”
这句话宁珞在前世听到过很多次,到了后来自然而然也就认同了老夫人的想法,和外祖家疏远了起来,母亲为此愈发伤心,以为连自己的女儿也看不起她。母亲死后,她更是无力在外祖和父亲中斡旋,被困在王府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一个人在外面孤苦地死去。
不过,此时宁珞自然不会去明着忤逆祖母的话,只是嘟起嘴来撒娇道:“祖母好坏,珞儿选了一早上的宝贝都不敢拿出来了。”
“什么宝贝?”老夫人来了兴致,“珞儿这么惦记我,我一定要瞧瞧。”
宁珞从怀里掏出了从怀里掏出了那串紫檀手串:“这是我特意让人帮我请来的紫檀手串,江南武真观位的北仙真人特意为它加持了经文,必然能保佑祖母长命百岁。”
手串上的紫檀珠足足有鹌鹑蛋大小,上面雕刻着祥云纹路,甚是精美,而北太清南武真,武真观于风光险峻的安南山,是江南第一名观,观主姓卓,道号悰武天师,在大陈享有盛名,曾和太清观的观主一起开坛讲经,他加持过的手串的确难得。
老夫人心里高兴,将手串戴了起来,左右端详了好一会儿,还让身旁的两位嬷嬷瞧了好几回。
宁珞舒了一口气,又让紫晶把熏炉也递了上去,这熏炉制作得分外精美,色泽金中透粉,光可鉴人,是宁珞的舅舅去西域时带回来的稀罕物。
以前秦湘兰讨好老夫人,总送一些名贵的首饰和摆件,老夫人却总是嫌土气或是俗气,这头接了礼那头便丢入了库房不见天日,久而久之,秦湘兰便气馁了。
宁珞从前没在意这些,现在想想,若是自己能早日发现母亲和祖母之间的嫌隙并化解,是不是后来就不会生出这么多事来了?
显然,她精心挑选啊的宝贝老夫人都很喜欢,再暗示一下秦湘兰的心意,老夫人总也得稍稍承一下媳妇的情。
祖孙俩又聊了一会儿,老夫人忽然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太清观的清和真人是我的旧识,你去了替我问个好,就说我年纪老了走不动了,让她什么时候得空过来瞧瞧我。”
宁珞应了一声,心里却暗道:此次万万不会再替祖母带这句话了,那清和真人的徒弟道名秋水,就是安国公家的孙女,因为这次的太清观一行对宁臻川一见钟情,后来随清和真人拜会祖母时又再见倾心,成了宁臻川的一段孽缘。
又休养了两日,眼看着春光烂漫,宁珞便带好了家仆,备了两辆马车,一大早便准备出城,雪团很是机灵,一见这不同寻常的架势,便一早就跟在宁珞的脚边,怎么撵都撵不走。
宁珞索性把它抱了起来一同带走,一想到她将要在太清山下的别院中和景昀正式相识,她的心情也如屋外这春光一样明媚。
只是前脚刚踏出院子,后脚她便碰到了钱嬷嬷领着一溜儿近十名奴仆带着各式齐整的日常用品候在门口。
“九姑娘,”钱嬷嬷笑道,“老夫人不放心,让三爷陪你一起去,我跟着去伺候。”
宁珞正要婉拒,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她回头一看,宁臻川来了,今日他只着一身轻便的天青色锦服,眉眼清朗隽远,举手投足间浸润着一股儒雅之气,就连宁珞看了都心跳不已,更何况是那个清心寡欲了十来年的秋水道长呢?
作者有话要说: 老爹的桃花债要收拾,,女主表示很尤桑。
感谢我家亲爱的和妹子们的霸王票,好感动,么么哒~~
好妖不吃窝边草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6…07…21 10:55:18
好妖不吃窝边草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6…07…21 10:56:04
好妖不吃窝边草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6…07…21 10:56:44
好妖不吃窝边草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6…07…21 10:57:45
小红叶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22 12:41:18
77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22 14:29:04
梦幻银水晶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24 12:21:10
小红叶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24 14:11:42
山上黄爷想要下山去吃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7…24 15:39:46
☆、第7章
宁珞僵在当场,她该如何让宁臻川放弃一起去太清观的念头呢?
脑中迅速掠过几个念头,她翘起小嘴迎了上去:“爹,不是说好了我自己去就行了吗?”
宁臻川无奈地笑道:“你祖母不放心,一定要让我陪你过去。快上车吧,还能到太清观吃一顿素斋。”
看了看旁边笑得甚是和蔼的钱嬷嬷,宁珞心一沉,觉出了几分不对劲来:祖母这样刻意安排,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玄机不成?
她定了定神,踮起脚尖凑到了宁臻川的耳边悄声道:“爹,告诉你一个秘密,哥他……”
“怎么了?”宁臻川看她欲言又止地住了口,不由得眼皮跳了跳,不妙的预感油然而生,哄道,“乖珞儿,你哥和你说了什么?快告诉爹。”
宁珞一脸的犹豫,低头用脚尖碾着脚下的石块:“我……不敢说。”
宁臻川沉下脸来:“有什么不敢说的?你哥此时不能行差踏错半步,你要是替他瞒着,便是害了他。”
“哥他不想去春闱,这两日……暗地里……”宁珞在心里对宁珩暗道了一声“对不起”,吞吞吐吐地道,“爹,他读书读得很不开心,要不然你还是答应让哥拜长信侯为师吧?”
宁臻川楞在原地,良久才长叹了一声道:“珞儿,你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不懂,这样吧,今日还是你自己去太清观,我就不去了,一路小心。”
他叮嘱了几句,转身要走,一旁的钱嬷嬷赶紧上前拦住了:“三老爷这是去哪?老夫人说让你千万要陪九姑娘一起……”
“你一路照管着就好,我让宁德陪你们一起就好。”宁臻川一边说着,一边便分开她急匆匆地走了,任凭钱嬷嬷在身后“哎哎”叫了一路也没回头。
宁珞定定地瞧着钱嬷嬷,嘴角露出几分冷冷的笑意,语声却依然柔和:“钱嬷嬷,父亲既然有事就别再叫了,走吧,我想去用太清观的素斋。”
就算钱嬷嬷再不情愿,宁家的马车也还是慢悠悠地离开了宁府。
宁珞坐在马车中,从拉起的车帘往外看去,繁华的京师一如往昔,大街两旁店铺林立,马路上形形□□的人来来往往,吆喝的杂耍人、羞涩的小媳妇、酒坊卖酒的胡姬女、衣饰华丽的生意人……偶尔还可见奇装异服的异族三三两两地路过。
出了城门,远远望去,一片青山绿水,近处的稻田碧绿葱茏,空中偶有南归的大雁掠过。
此刻正值盛和年间最繁华的时候,没有北周战事,没有皇子夺嫡,百姓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
宁珞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前世被困在瑞王府这么多年,此时她只觉得好像插上了双翅,快活得想在这空中大声呼喊。
钱嬷嬷办事的确周到,马车上靠垫薄毯一应俱全,还准备了点心和时令水果;绿松留在了宁府,紫晶贴身伺候着,替宁珞剥着花生上面的皮,不一会儿便剥了一堆。
宁珞心不在焉地往嘴里塞了两颗,心里却在回想着和景昀的初见。
如果说景昀真的暗中喜欢她,那一定和那次初见脱不了关系。
她记得太清山下的别院中有一片梨树,乍暖初寒的时候,梨花盛放,仿佛一朵朵白云装点其中,美得好像神仙洞府一样。那日她便在梨树中和雪团嬉戏,白裙飘飘,梨花缤纷。
“姑娘就好像仙女下凡一样,我们这些凡人都要看得醉了。”
紫晶那会儿如是说。
而那阵子景昀正在太清山下潜心温书,定云侯府的别院和宁府的只有几步之遥,他看到门口停的马车以为是宁珩,便从围墙一跃而下,见到了宁珞。
这一次,一定也要让景昀惊艳,一扫前些日子给他留下的狼狈印象。
宁珞心中暗道。
马车行了一个来时辰,到了太清山下,弃马车改步行,沿着蜿蜒的青石板拾阶而上,一行人午时前便到了太清观。
自文帝登基以来,道教盛行,香火旺盛,很得皇室和百姓的推崇,太清观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重新修葺,殿房越造越多连成一片,已经有了和武真观分庭抗礼的架势。
皇室中有好几位子弟曾在太清观修行,远有太宗的第八子,自幼便身体虚弱,早早地便在太清观中出家修身养性,居然活到了八十高寿才仙逝,而近的则有世宗的第五女博阳公主,她修行时,世宗专门为她在太清观旁造了一个小观,每日和道友一起聊书讲经,焚香饮酒,很是自在。而老夫人口中的清和真人便是这位博阳公主的师妹。
应着这皇家二人的习性,京城中好些王公贵族都曾有人遁入道家,那秋水道长便是其中之一,她本是安国公的孙女,潜心向道,刚及笄便拜到了清和真人门下,据说当年安国公和博阳公主为了这件事情差点闹到御前,很不愉快。
钱嬷嬷提前到观中送了信,宁珞一行人刚到,便有一名道长领着几位小道长站在观门前相迎:“贫道清虚,恭迎九姑娘。”
宁珞连忙微敛还礼:“有劳清虚道长了,冒昧前来,还望道长见谅。”
两个人客气了一番,清虚道长便领着她一边解说,一边往里缓缓而行。到底是京畿地区第一名观,太清观中草木幽深,景致怡人,入门便是一照壁,上绘孔子问礼于老聃图,左右石碑林立,再往里便是灵官殿、三清殿。
到了三清殿前,宁珞见清虚道长依然陪在左右,不由得不好意思地道:“不敢耽误道长的时间,我自己去拜见三清圣人便好,道长自己去忙便是。”
清虚道长宣了一声“无量天尊”,含笑道:“九姑娘乃是有缘之人,贫道愿为姑娘诵经祈福。”
看着他嘴角的那抹似笑非笑,宁珞心里有些打鼓,只好躬身致谢。
三清圣人站在高处,庄严肃穆,宁珞在蒲团上跪了下来,脑中思绪万千。
重生回到十四岁,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她不知道这对她来说是祸是福,然而为了亲人,就算逆天改命,她也要努力尝试。只盼望这重生不是镜花水月,更不是南柯一梦。
“我宁珞得三位圣人之恩重回红尘,但愿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重活一世,潇洒自在。祈求兄长平安,祈求阖家安宁,祈求父母祖母康健,祈求……”
宁珞在心中默念着,那个名字在舌尖转了两圈,不由得有些痴了。
一阵清朗的咒声响起,灵台一阵清明,魂魄仿佛从身体上抽离,游离在了虚无之中。
北孤山下,一片厮杀声传来,远远的,一批批士兵前仆后继地朝前涌去,被围在中间的是一位身披黑甲的将军,他的身上血迹斑斑,头盔也已经歪斜,然而他手中的一把偃月刀依然仿佛蛟龙出海,刀光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宁珞定睛一瞧,那身影煞气逼人、威风凛凛,头盔中依稀只能看清一双眸子,犀利、清锐,仿佛一道锋刃,目光所及,肌肤上有种被刺破的痛意。
耳边骤然响起那于公公说的话,宁珞急急地朝旁边看去,果不其然,一匹白马掩藏在一座亭台旁,闪着白芒的箭尖正对准了景昀,而偷袭的,正是那瑞王杨彦、景昀曾经的至交好友!
宁珞不由得惊声叫道:“景大哥小心!”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那箭芒直奔景昀的心口,景昀在围攻之下只来得及往旁边勉强让了让,箭尖“扑”地一声扎在了胸口。
景昀面不改色,抬手就将箭杆折断,用力一掷,那折断的箭杆朝着来路飞了回去。那少了箭尖的箭杆居然也疾如闪电,杨彦慌忙一仰身,那箭杆直接扎入了身后士兵的眼中,一阵哀嚎。
然而这一折一掷之间,景昀的先机尽失,围攻的士兵蜂拥而上,不到片刻,他的手臂、后背相继挨了一刀,血光飞溅,□□的灵驹也悲愤地嘶鸣了起来。
宁珞心胆俱裂,不假思索地往前冲去,可还没等她冲入阵中,眼前的场景顿时变了,一阵号角声传来,一群黑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将围着景昀的士兵们都分割了开来。
刀刃切在肌肉、骨头上的闷响声。
砍倒士兵的惨叫声。
愤怒的呼喝声。
……
待到宁珞回过神来再去看,景昀已经不见了。
她茫然站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这是什么场景?到底是那于安所说的景昀毙命之所,还是她以自己的本心起了幻觉,幻想景昀那时识破了杨彦的阴谋,绝地逢生?
清心咒仿佛从遥远的天际隐隐传来,在空中徘徊着越来越近。
宁珞骤然惊醒,惶然四顾,终于发现自己仍然跪坐在三清圣人前的蒲团上,单调却执着的经文声从闭眼盘腿的清虚道长的口中轻吐,有种让人莫名安心的力量。
不知道过了多久,清虚道长睁开眼来冲着她微微一笑道:“九姑娘,可有不适?”
宁珞心生敬畏,躬身道:“我很好,多谢道长助我祈福,惟愿心中惦念之人平安顺遂。”
“九姑娘客气了,道祖慈悲,必然能让九姑娘得偿所愿。”清虚道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了一块玉牌,递给了宁珞。
这是一块水头极好的玉坠,温润得几近透明,雕刻着麒麟和莲花的图案,繁复而精美,玉牌入手时沁凉似水,显然不是凡品。更为奇特的是,那麒麟下的莲花处仿佛有血丝渗入,嫣红无比,显然不是凡品。
宁珞端详着称赞了两句,正要退还,清虚道长正色道:“贫道和九姑娘有缘,日后也说不定还有相见之日,这块玉牌便赠与九姑娘。”
宁珞迟疑了一下,也没有推辞,落落大方地收了下来:“多谢道长,我也为道长和贵观备了些礼物,届时送到观里还望道长笑纳。”
清虚道长笑道:“如此就先谢过九姑娘了,观里已经备好了素斋,还请姑娘移步,贫道还有些杂务,便不能相陪了,请姑娘自便。”
一位小道长领着一行人去了斋房,时辰已经有些晚了,大家都有些饥肠辘辘,分坐着便用了午膳。小道士约莫也就十四五岁,名叫明正,长得甚是清秀,也很健谈,陪在旁边聊起天来。
“这几日来观里的人真多,前日便有几位青年公子前来拜会我家观主,今日一早又来了一行官家小姐,九姑娘这是第三拨了。”
“青年公子……可是姓景?”宁珞心里一喜。
小道士挠了挠头:“好像是,我也有些忘了,不过早上那位官家小姐姓赵,我倒是记得一清二楚。”
紫晶在一旁掩嘴笑了:“小道长为何只记了这一个?”
小道士赧然一笑:“师傅总说我脑子不好使,想必是早上刚来的缘故。我一见赵家小姐便觉得她是天仙下凡,却没想到,九姑娘一来,丝毫不逊于她。”
宁珞怔了怔,忽然问道:“来的可是赵斌赵太尉之女赵黛云?”
小道士一拍脑袋:“是,九姑娘认识她吗?”
宁珞怎么会不认识她!
那个曾经的闺中好友,在她和杨彦成亲后依然执意嫁入瑞王府为侧妃,在王府中兴风作浪以至于她含恨九泉的罪魁祸首!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世今生的仇敌来了……
30号就上月榜了,妹子们多多踊跃留言帮醋哥冲榜啊,要是能上了前四,醋哥双更回报(^o^)/~
感谢444扔了1个地雷,扑倒么么哒~~
☆、第8章
那赵黛云此时应在书院读书,为何会到这太清观来?
前世并未有此巧合,难道这辈子有了什么变故不成?
宁珞心中疑惑,就连美味的素斋也索然无味了起来。
小道士见她脸色不对,连忙劝慰道:“赵家小姐虽然来了,不过我们观主并未见她,而是其他师叔陪的,想必是九姑娘你重要得多了。”
“清虚道长是你们观主?”宁珞吃惊了起来。
“是啊,我们观主仙风道骨,看上去才好像三十而立,其实已经过了四十啦,”小道士很是得意,“他可不是谁都见的,就连皇亲国戚来了也不例外,九姑娘一定是有道缘。”
小道长正说着,屋外传来了一阵说话声,有两名女子的声音一前一后地传来。
“嫂嫂为何执意要到这里?”
“听京城的人都夸赞太清观的素斋美味,我自然也想尝尝。”
“妙玉殿里也有,手艺并不比这里的差。”
“哎呀这里比较宽敞,陪我进去瞧瞧别人家点了什么。”
说话间便有人一前一后地从门口走了进来,其中一名女道长一身青色道袍,白袜白鞋,清丽脱俗,正是宁珞此次避之不及的秋水道长。
秋水道长旁边陪着的女子约莫三十多了,告了一声罪笑道:“我是安国公家的,请问你们是……”
还没等宁珞说话,钱嬷嬷便迎了上去道:“原来是钱府的大夫人,这边请,这是我们宁国公府的九姑娘,今日碰见,真是有缘。”
钱夫人矜持地笑了笑,旋即不着痕迹地四下扫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秋水道长不得不上前打了声招呼:“九姑娘好。”
宁珞心中雪亮,原来,前世那一场披着一见钟情皮囊的姻缘,只不过是两家人设计好的一场计谋,安国公家心忧孙女的出家修行,祖母厌弃父母的鹣鲽情深,于是便一拍即合。
她站了起来,一脸的不情愿:“钱夫人好,道长好,这素斋一点儿油水都没有,难吃得很,你们若是喜欢,全都搬走好了。”
此语一出,秋水道长的脸色顿时变了,就连钱夫人也有些尴尬,连忙打圆场道:“九姑娘可能平日里吃得口味比较重些,你家长辈呢?”
“我一个人啊,”宁珞一脸的天真,“这位道长你穿着这身好生漂亮,不如我也去穿一身道袍玩玩,小道长,我买一套行吗?”
小道士在一旁哑口无言,秋水道长轻哼了一声,转身便走,钱夫人慌忙跟在她身后一路小跑。
“……此女目无尊长,不敬圣人,可见父母从无家教。”
“不是……这……秋水你且慢些走……”
两个人的对话声传入耳内,宁珞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就着钱嬷嬷的苦瓜脸,这一顿素斋宁珞吃得很是愉悦,小道士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这位九姑娘怎么这么善变?一会儿温柔可亲,一会儿骄纵任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宁国公府的别院就在离太清山不远的山脚下,坐着马车一路晃晃悠悠。山间春花绿草,一眼望去,让人心中舒畅不已。
心头的一块大石暂时放下,宁珞浑身上下轻松了起来,眼看着左右也无人,便吩咐马车在路边停下,和紫晶一起到了旁边的小山坡上,拗了几株不知名的鹅黄小花,编了个花环。
今日宁珞正好穿了一件牙黄色绣花裙衫,一头乌发依然用带子扎着披在身后,这花环一戴,便好像山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