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表妹怂且甜-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他刻意咄咄逼人的强硬目光,徐静书却没受影响,直视着他,接着道:“沐霁昀与沐青泽以平民之身,不食国之俸禄,不享民之税供,却能思国之忧,虑民之患,虽是擅自行动,却于国有功!不但该赏,还该树成举国典范,让天下都知,即便只是布衣黎民,也该时时心怀家国天下,做力所能及之举。”
如此重压之下还能想起战时各州军府发过的榜文号令,在座的人都露出惊讶之色。
赵荞侧目盯着她,似是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个小表姐。
而赵澈则是抿住即将脱口的笑音,满脸都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段微生以赞赏的目光对站得笔直慷慨陈词的小姑娘笑笑,又疑惑转头去看看自家堂弟段玉山,又看看抿笑垂眼的赵澈。
“世子对这小姑娘是否有什么误会?条理分明、丝丝入扣,律法人情样样都极其出色地圆紧了。如此出色,还怕堂辩落选?!”
段玉山笑着挠了挠头,似乎也有点意外小徒弟竟还有遇强则强的一面。
赵澈笑道:“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才劳烦段大人亲自再帮着过一遍。我不是信不过她,只是为了安心罢了。”
赵荞插嘴:“安谁的心?”
徐静书面上一红,立刻怂哒哒又埋下了头。
****
待赵澈亲自将段微生与段玉山送走后,折回含光院的途中,就遇到明显在等他的徐静书。
平胜很有眼色地自行退远。
徐静书背着双手,红着脸蹭到他身旁:“方才阿荞的问题,你没回答。”
“嗯?”赵澈想了想,“哦,请段大人在临考前替你最后过一遍,自是为了安你的心,免你忐忑。”
“多谢……”
她话还没说完,手就被人握了去。
赵澈歪头噙笑,眼神炙烫地睨着她:“免了你的不安,自也就是安了我的心。否则你成日躲在我心上瑟瑟发抖,我也难过。”
“我才没有躲在你心上,”徐静书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脸红到脖子根,低头踢着小径上的碎石缝,叽叽咕咕,“也没有瑟瑟发抖。”
这么说着,柔软的小手却轻轻使力握住了他纤长手指。
两副春衫宽袖交叠下,藏着勾勾缠缠交握的双手。小儿女之间打着机锋来回涌动的暗流情愫在周围无声蔓延,氤氲出一股子浓到化不开的蜜味。
赵澈唇角眉梢都快飞上天,颊边微红,目视前方:“就会嘴上凶。我问过双鹂了,说你前日考场去时一直抖。”
“双鹂这个叛徒,”她笑着嘟囔一句,忽地抬起红脸扭头看向赵澈,“前日在考场,遇到个好讨厌的人。明明看出我害怕还故意吓我。还说‘文官都胆小’!”
她说这话时语气神态都软绒绒,似是告状又似撒娇,仿佛有只小兔子在赵澈心尖上调皮打滚。暖呼呼,痒酥酥,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他忍下心中乍起的激荡,撇开目光不敢再看她,嗓音轻哑:““什么人?”
“不知道,我就见他穿着皇城司武官服,长得还一副英朗正气的模样,却没料到是这样无聊的人。哼。”
在背后说人小坏话这种事,徐静书也就在赵澈面前才干得出来。
赵澈原本还在美滋滋,听到这里却倏地停步,古怪地回望她:“为什么你看一个讨厌的人,还能看出英朗正气来?”
这事情走向不对!她可从没这么夸过他!
作者有话要说: 赵澈:皇城司哪个小毛贼要挖我墙角了?!出来挨打!
第五十四章
为什么“讨厌一个人,却还能看出英朗正气来”?
对于这个问题; 官考第三日的堂辩结束后; 徐静书出光禄府再见到那个皇城司武官时还是没得出答案。
接连三日皇城司的人都在考场外设拦截关卡,但这人只有第一日早上出现过; 当天下午徐静书离开时就未再见过他。
昨日一来一回也没见过。
今早……
徐静书排在退出考场的人龙后头,垂着脑袋回想今早的情形; 确认这人今早也是没来的。不知为这时却又出现了。
出考场自不必再验什么,应考者依次通过关卡、各自散去,人龙前移的速度比早上快许多。
当徐静书走到关卡处时; 那青年看似不经意地横了腰间长剑; 不偏不倚挡住她的去路。
“欸; 徐静书,你考上了吗?”他的声音不大; 还淡淡带着点和气笑意; 仿佛故友寒暄。
因着小年前夕花灯夜集上遇见白姑娘; 关于药童案的阴云重新笼罩在徐静书心头; 使她对这人疑似套近乎的言行莫名戒慎。她忍不住周身一僵; 低下头:“还不知道,要下个月才放榜。”
低头敛眸间并不能看见对方的脸,可他站如青松横握剑鞘的姿仪与气势却是一清二楚。只需稍稍留心就能看出他与身旁两名卫戍全然不同。
皇城司低阶武官官袍为靛青色; 而寻常卫戍兵卒是赭色; 材质上也大有区别。但都是浮云纹,且形制上毫无差异。按理说他站在两名卫戍中间,不该给人这样强烈的突兀感。
徐静书一时也说不上是哪里古怪; 但就是觉得他与身旁那两位下属同僚的区别绝非衣袍的缘故。
忍下挠头的冲动后,她收回疑惑目光,改盯着自己的鞋尖。
“堂辩不顺利?”那人又问。
有赵澈与段玉山事先多次“模拟堂辩”的磨练,再加上临考前一日又有大名鼎鼎的段微生加持,徐静书在官考今日的堂辩场上可谓所向披靡——
若是她能控制住不要抖腿的话,几乎算是毫无瑕疵了。
好在堂辩时有桌案在前挡去半身,考官们倒是瞧不见。
这些话,徐静书当然不会对这个连名字都不知道,且还意图不明的陌生人讲。
“还好,”她含糊应下,讷声询问,“我可以走了吗?”
从头到尾都没有要抬头看人的意思。
那青年发出一声含义不明的模糊喟叹,似是笑了笑:“去吧。”
徐静书如蒙大赦,头也不抬地疾步迈过了关卡,往候在不远处的双鹂跑去。
双鹂见她惊慌,赶忙扶住她的手臂,边走边小声关切:“表小姐这是怎么了?方才在关卡处被刁难了?”
“没被刁难的。”她就是不知为何觉得怪怪的。
重新回到双鹂的近旁,徐静书心中总算踏实了些,终于大着胆子稍稍扭头回眸。
却发现那青年正若有所思地望着她的背影。
她的突然回头仿佛有些出乎对方意料,他稍愣了愣,便若无其事地收回目光调整了站姿,只留给她一个侧影——
与他身旁下属同僚相比,他右手握剑的位置比旁人要高些,拇指正中压在剑鞘口的单侧飞翼上,指尖抵住剑柄。
这个细节让徐静书蓦地生出似曾相识之感,脑中有什么画面一闪而逝。但那画面闪过太快,她什么也没看清,徒留满头雾水。
****
官考结束后的徐静书总算可以稍稍缓口气。
因为放榜要到四月中旬,中间虽有月余空档,可这时候是不太看得进书的,大多数应考者除了坐立不安的焦灼等待放榜结果,便是吃喝玩乐偷闲,旁的什么事都做不了。
趁这空档,她总算可以细细回想那名皇城司武官带给她的古怪熟悉感。可她左思右想整两日,挠破头皮也想不起究竟是几时在何处曾见过此人。
这些年凡她有疑惑时,头一个想要求助的人总是赵澈。可自从官考第二日黄昏两人说了会儿话后,之后这几天外头不知出了什么事,赵澈早出晚归忙得不见人影,她便只能在心中憋出内伤。
三月十一黄昏,徐静书去承华殿向徐蝉问安时,徐蝉拉着她的手,笑吟吟道:“过两日姑母打算领大家往泉山去小住几日,可巧你这段日子不必忙学业,便也一道,好么?”
位于京畿道入口的泉山是个宝地,漫山随处是温泉。前朝时曾在那里置过行宫,之后行宫因为各种原因逐渐,最后被划分赐予宗室、重臣置温泉别业。
武德二年,皇帝陛下循前朝旧历,将泉山各处分别划给宗亲、勋贵们,这两年各家陆续将自家在泉山上的别业行馆做了重新规划与修缮,时常去小住暂歇,冷清几十年的泉山才有重新有了人迹。
因着寻常出入泉山的都是贵重人物,皇城司与执金吾名下北军都特意调拨了人力在那里驻扎巡防,倒是安全无虞。
正直盛春,在泉山上既有温泉热汤可泡,又是个踏青的好去处,徐蝉便打算带大家过去住几日,顺便不着痕迹替侧妃孟贞解了“禁足令”。
“阿荞、三公子和小五儿也去的,”徐蝉见她踌躇,温和笑着拍拍她的手背,“你们几个小的热热闹闹也有伴。”
之前赵淙与三公子赵渭一道在储君驸马苏放门下受教两三年,因天分有限,跟不上苏放的教学,年前便去应了明正书院入学考,眼下已进书院读书,没法子跟着去玩了。
而小五姑娘赵蕊眼下受教于柱国神武大将军钟离瑛。钟离瑛大将军年事已高,早年戎马又落下一身病痛,开春后旧疾复发,暂时无法当面亲授,便权当给赵蕊放了春假。
“三公子不必去驸马那边了吗?”
徐蝉道:“储君驸马近来事务繁忙,暂不便当面授课,只开了书单叫他自己念。你表哥说在他素来勤勉,在哪里念书都一样,去山上清闲些也不会耽误什么,总是要寓教于乐的。”
“寓教于乐”这个词在徐静书这里颇有点敏感,她忍不住红了脸,点头应了,也没敢问赵澈去不去。
她与赵澈如今处在一种微妙的态势里。要说两心互许,好像是那么回事;但若说什么海誓山盟,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这种状况下,她不知该如何面对徐蝉,轻易不敢在姑母面前露什么“马脚”。
因为她不知姑母将如何看待此事。
一直以来,徐静书从不抱怨自己的出身与遭遇,也甚少因此自怜自艾。
因为姑母的关爱收留与表哥的悉心照拂,让她能吃饱穿暖、有书读、有人关爱,更有了宝贵的机会可以努力去改变许多事,可以拼尽全力去让自己变成更好的徐静书。
从前种种遭遇在她心里烙下的苦痛痕印,在几年来所有无声的温情中悄无声息就被消弭于无形。她少吃了许多原本注定要吃的苦,相比外间许多同样生长于乱世的人,她活得已经足够好运。
所以,真的不该抱怨什么。
但自从与赵澈之间变得有些不一样后,每每面对徐蝉,她心中时常有些忐忑不安,总怕自己正在做一件错的事。
当姑母只是“姑母”的时候,对待形同孤苦的远亲侄女自能怜爱疼惜;可若这个侄女要拐走她的爱子,事情就很难说了。
离开承华殿时,徐静书破天荒向徐蝉行了隆重大礼,在徐蝉诧异惊呼的拦阻中,默默咽下心中那杂陈百味。
****
三月十五的午后,信王府一行乘马车上了泉山,进入位于南麓半山腰的信王府别业。
若说泉山是“风水宝地”,那这南麓便是宝地中的宝地。因为南麓之下就是气势磅礴的涟沧江,前朝史书有载此地“足踏青山俯瞰沧海,朝沐日出夜揽月华”,足见其历来就是泉山最珍之所在。
被禁足在府中一年有余的孟贞很是开怀,全无半点劳顿疲态,下了马车就叫人抱着小六姑娘赵蓁,约着徐蝉往山上的涟沧寺去。
“涟沧寺虽不大,却是百年古刹,据说祈福占卜都很灵,战时也未断香火的,”孟贞道,“你们几个小的也一道去吧?”
面对孟贞的热情邀约,徐静书、赵渭与赵蕊都不好说出推辞的话,却又着实没太大兴趣,便全不吭声,埋头缩肩跟鹌鹑似的。
大家天不亮就出城,一路车马颠簸而来,路上就垫了些点心干粮,这会儿是又累又饿,哪有精神再往山上去。
赵荞打着呵欠对自家母亲摆摆手:“您同母妃殿下带小六儿去吧,我们先进去午歇片刻,等下午大哥来时再一道出来玩。”
孟贞有些失望地笑叹一声,倒也没强求,就与徐蝉一道带人抱着小六姑娘自去了。
别业里的侍者、侍女们早已准备停当,几人进去后便被领到各自房间歇下。
徐静书原本还有些困意,可方才听赵荞说傍晚赵澈要上来,她又无端端有些心绪起伏,睡意全消了。
这一不困就觉饿得慌。可大家都没问吃的就各自去午睡,她便不好意思去问侍女要吃食,只能四处溜达着转移饥饿感。
顺着小径走出信王府别业,徐静书漫无目的走在山间道中。
泉山上没有闲杂人等,只偶尔有皇城司或执金吾名下北军的兵卒巡山而过,这让她倍感安心。
走了一小截后,她瞥见前头山道旁有一从挂了果的海棠林,顿时眼儿发亮,加快了步伐。
正当此时,有一队巡山兵卒迎面而来,为首那人很是眼熟。
“这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了。”那人眼中漾起浅浅笑意,大步流星走过来。
正是之前官考时遇到过的那名皇城司武官。
徐静书到现在都不知这人姓甚名谁,也不觉自己和他有见面必须寒暄的交情。可她这几日一直想不通自己对这人那种诡异熟悉感究竟从何而来,当下便也没再挪步。
她抬手执礼,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一张嘴开开合合半晌没憋出话来,无端闹了个大红脸。
那队兵卒见自家头儿主动上前与小姑娘攀谈,本就面露古怪笑意。这徐静书脸一红,他们便仿佛窥破了什么玄机,隐隐发出怪笑。
这下徐静书更窘了,手都不知该往哪儿放。
“皮痒?”那人扭头扫过在原地列队站定的一干下属,冷笑。
那群兵卒立刻正色,目视前方,眼观鼻、鼻观心,噤若寒蝉。
以冷眼“镇压”了一众下属后,那人转头重新面对徐静书,脸上重新有了点笑意:“你是今日上来的?”
“嗯。”徐静书红面垂眸,总算憋出一字单音。
“若我没记错,今日只有信王府的人上来了。”他淡挑眉梢。
这话徐静书不知该怎么接,只能又“嗯”了一声,心中那种古怪的感觉愈发强烈。
这人似乎对她随信王府的人上泉山来的事毫不意外。
“你怎么独自出来了?这是要去哪里?”
“没要去哪里,任意走走,”徐静书总算能答上话,讪讪看了一眼旁边那对假装目不斜视的兵卒,压着嗓子轻声问,“这里是不能独自出来的么?”
那青年一愣:“倒也没有这规矩。”
徐静书不自觉地蹙紧了眉心。这意思就是说,他知道她是不该落单的!
是敌是友?好人歹人?她无法判断,心中顿时着慌,额角浅浅渗出薄汗。
“你是要在山上歇到放榜之前才回城么?”
“没,至多三五日就回,”徐静书强撑着不要发抖,“还未请教大人尊姓大名。”
“你这么……”
他话还没说完,眼神倏地一凛,跨步上前将徐静书揽到身后,长剑已出鞘在手。
一切就在须臾瞬间,他拔剑出鞘的动作极其迅捷,快得划出一道银白残影。
徐静书骇然望着他手中那把仿佛凭空出现的剑,喉中如有吸饱了水的棉花团堵得她发不出声音,两耳嗡嗡作响,对周遭所有动静毫无察觉,就那么傻愣愣站在他身后,盯着他仗剑立于身前的昂藏背影。
——你做什么这样握剑?和别人都不一样。
——这样方便以最快速度出剑,比别人都快。
——为什么一定要比别人快?
——因为我想守住的东西比别人都多。
直到眼中有泪珠滚落,徐静书才惊觉自己好半晌没有眨眼了。
她想起他是谁了,也明白了这几次相逢他古怪的态度从何而来。
挡在徐静书跟前的青年朗然扬声,其音薄寒锐利:“来者何人?”
这声严厉喝问将徐静书从混乱回忆中拉回心神,总算听到渐近的疾驰马蹄声。
她抬起颤如蝶翼的睫毛,举目四顾,才见先前还在道旁列队的那群兵卒已在前头列阵。
而山道上,有一辆毫无标识的马车正渐渐近前。
车帘微掀,里头的人并未露面,却似乎掷出了什么东西,在午后春阳的照耀下破空划出一道白色的凌厉弧线,直奔他面门。
这急转直下的形势让徐静书呆住了,懵懵看着他长剑一挥挡下那“暗器偷袭”。
接着,马车里便有不算十分友好的笑音渐近:“李同熙,你再不站远些,只怕就要血溅五步了。”
第五十五章
照惯例,各家勋贵在上泉山之前都需提前向皇城司及执金吾通传行程; 所乘坐的车驾上也会挂好彰显各家身份的标记; 以免与巡山卫兵之间起了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
向皇城司通传过今日会上泉山的只有信王府一家,且半个时辰就已道了。此刻这辆马车上什么标识都无; 连车辕上那个随从都只穿了坊间常见的素简武袍,看起来就是一副来路不明的模样; 不怪李同熙与手下兵卒要列阵警戒。
还在发懵的徐静书泪眼看着李同熙长剑挽花,仿佛磁石般贴上那“暗器”将之勾到手中。
那“暗器”来得势如破竹,加之东西本身也不大; 被李同熙收进掌心后就不露半点痕迹; 他身后的徐静书并未看清是什么。
与此同时; 渐近的马车徐徐停在道中。随着车夫一声吁止,坐在车夫身旁的那个随从跃身而下; 恭敬掀起半面车帘。
步下马车的人竟是成王赵昂; 这让所有人都惊得不轻; 连徐静书都倏地挺直了腰身。
李同熙急急收剑入鞘; 前头列阵的兵卒也竖了长戈。
“成王殿下安好。”
随着李同熙执官礼问安; 兵卒们将手中长戈齐整顿地三下。
兵卒们虽未出声,但十余人整齐划一以戈顿地气势十足,霎时惊起漫山飞鸟。
赵昂眸色冷厉带讽; 直视着李同熙; 未发一言。
方才坐在车辕上的随侍老远就瞧见李同熙带着队人将徐静书“堵”在山道间,后又见徐静书突然落泪,便赶忙禀了赵昂。
赵昂曾听赵澈说过; 这小表妹是个上进乖巧的文静性子,平日里一心苦读,甚少接触外人,想来并不清楚这李同熙在镐京城内的“恶名”。
虽赵昂与徐静书只去年樱桃宴上见过一面,但徐静书既是信王府表小姐,硬要攀扯的话与他算沾亲带故,他自不能视而不见任她受人欺。
赵昂没吭声,他身旁那名随侍便扬声喝问:“李大人平常‘名声在外’也就罢了,怎的今日竟还趁着四下无人欺负起信王府表小姐来?!”
李同熙被问得直发愣。
“呃,不是,”徐静书后知后觉地听懂了赵昂那头的维护之意,赶忙站出来行礼并解释,“多谢成王殿下爱护。李……李大人只是与我寒暄了几句,并无冲突或欺负之事。”
赵昂愣了愣,才轻咳一声:“只是寒暄两句,就将你给寒暄哭了?”
李同熙闻言茫然回首,在看到徐静书那满面的泪痕后,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猛地倒退数步。
周身上下无处不在喊冤。
“哦,哦,”徐静书抬起手胡乱抹去面上泪痕,对赵昂挤出个无比僵硬的笑脸,气弱讷声,“我只是一直盯着他看,忘了眨眼睛。”
场面陷入极度尴尬。
好半晌后,赵昂敛容正色,若无其事道:“本王原是要过些日子才上来,便未将行程通传至皇城司与执金吾处。今日兴之所至,临时改了主意便来了,不妥之处,还请李骁骑通融。”
骁骑?皇城司骁骑尉?徐静书好奇地瞥了李同熙一眼。
她在万卷楼最顶层上读过各部典章,自明白“骁骑尉”是个怎样的官职。
皇城司骁骑尉乃七等武官,在京中算是很不起眼,在成王赵昂面前更是不值一提。但这李同熙最多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若无家世背景、奇遇功勋的加持,全靠一己之力打拼到这等地步,那可绝非池中之物。
****
赵昂将话说成那样,显然给了李同熙不小的压力。他一个七等武官,与成王殿下“通融”个鬼啊?还不是殿下怎么说怎么算。
李同熙清了清嗓子:“成王殿下哪里话。是我等眼拙未认出殿下车驾,冒犯之处,还请殿下恕罪。”
“你们职责所在,何罪之有?倒是本王今日车驾未挂标识,又未通传皇城司便贸然上山,过错在我,”赵昂笑笑,略抬下颌指了指李同熙手中的东西,又道,“受你家副指挥使齐大人之托,顺道替你带那令牌上来。齐嗣源的意思是,涟沧寺虽是方外之地,日常该巡该查的也不能疏漏,让你在三日内将涟沧寺内僧人、居士清点造册,换防回城后将名册交到他手中。”
“得令。”
“方才是本王误会,晚上待李骁骑忙过,请容本王奉酒赔罪吧。”
“殿下客气了,小事而已。”
成王赵昂在泉山的别业与信王府别业只一墙之隔,将事情与李同熙交代好之后,他对徐静书略略颔首,就转身走向通往他别业的道旁小径去了。
赵昂一走,李同熙大大松了口气,无奈至极地冲徐静书甩了个白眼。
“我可真是服气了,好端端你哭个什么劲?瞧这给我招来顿鸿门宴。”
“我真没哭的,就是一时恍神忘了眨眼睛,”徐静书愧疚无比,“你既不想去喝成王殿下的酒,那不然,我帮你去?”
“要你帮?!眨眼睛都能忘,你怎没忘了喘气儿?”李同熙捏着拳头在她面前挥了挥,压着嗓子凶巴巴的,“别独自在外晃荡,赶紧回去找人陪着你再出来!”
“好,”徐静书却没被他刻意的恶形恶状吓退,弯起眼睛笑了笑,“晚些我找人陪我去成王殿下那头再解释解释。”
“要你解释?!少裹乱,你……”李同熙说着说着就愣了,“你想起来了?”
“嗯。”她重重点头,小心觑了觑旁边那队兵卒,并未多言。
其实她有些好奇,为何时隔四年这人居然还能认出她来。毕竟她现今的模样与当年那个苍白羸弱狼狈的小萝卜丁已彻底判若两人。
但她知道不该问。
有些事两人心照不宣就足够,无谓再掀波澜。
“去吧,”李同熙轻声笑笑,感慨低叹,“要好好的。”
****
徐静书摘了一捧海棠果回来时,只小五姑娘赵蕊起身了,赵荞不知为何还在睡,赵渭则留在房中看书,暂不打算出来。
赵蕊正无聊,见徐静书从外间回来,便笑嘻嘻将她摘回的海棠果分去一半,又拉了她一道去水趣园泡温泉。
徐静书本就无所事事,便也不扫她兴,痛快地随她去了。
水趣园中的温泉池皆是从山中引来的活水,以嶙峋的巨大山石为屏障,分隔出大池小池十余处,四面墙上皆开了落地见月窗,推窗所向的山景与各处池子周遭的布置都不相同,各有意趣。
知她还是头回来泡温泉,赵蕊领着她一个池子一个池子挑过去,最后未她择了一处推窗正对桃花林的池子。
亲眼见着她更衣入水后,赵蕊又命侍女替她端来热果饮,这才放心地指了指另外一边。
“表姐,我在后头那个小池去,那头有几株红杏可好看,我最喜欢了。这俩小池子虽有山石做屏,但是说话听得见的,咱们可以谈天。你若不想理我了,趴在池畔眯个盹儿也是很好的,”赵蕊笑眯眯地耐心叮嘱道,“泡在池子里时,那果饮要小口喝,不然要头晕的。点心慢慢吃,不然也要头晕。”
池畔垫了柔软锦垫,侧旁矮脚小桌案上精致小炉正煨着一壶温热果饮,洗干净的海棠果被盛在青瓷盘中,另还有一盘豌豆黄。
“好的。”徐静书含笑点头谢过,双臂交叠半趴在池畔软垫上,目送她脚步雀跃地绕开去。
想是不愿侍女在旁打扰,赵蕊边走边摆手:“不要伺候,我自己可以的,你俩照顾表小姐就好。”
徐静书有些不好意思,赶忙道:“我识得水性,也无需照应的。”
“那你们都出去,在外头候着就行。”赵蕊如今师承柱国神武大将军钟离瑛,说话做事都利落得很,半点花架子都没有。
几名侍女领命而出,水趣园内顿时清静起来,只听到山石那头赵蕊入水的声音。
用来做池间屏风的巨大山石错落交互,中间有好几处看似可供栖身的罅隙,温热水流从这些罅隙中经过,周边远远生出涟漪,很是生动。
为了来泡温泉,徐蝉早早命人为大家都准备了叠山绫制成的长衫子。
叠山绫本就以“轻、薄、透、亮”著称,徐蝉又特意挑了象牙色,入水浸透后,薄薄单衫熨帖在身上,仿佛成了另一层肌肤。
确认四下无人,山石背后的赵蕊也不会窥见,徐静书便做贼般低头瞧了瞧身前。
少女玲珑的线条在叠山绫的包裹下,起伏出一种让她莫名羞赧的陌生风情。
隐秘,青涩,又绰约美好。
不过她这年岁还无法坦然赞叹自身之美,只知害羞,赶忙贴近池畔,伸手抓过一颗海棠果咬在齿间,红着脸无声傻笑。
假山那头传来赵蕊稚气笑音:“表姐,你去哪里摘的海棠果?真甜。”
“就在大门外头不多远的道旁林子里。我独自出去,没敢走远的。”
“可我听人说你出去好一会儿呢,怎么才只摘了这么一点点?是不是你偷吃了许多才回来的呀?”
那头的小小姑娘将果子啃得脆脆响,咯咯直笑着踢水。
“没偷吃,”徐静书笑着回头,背靠在池畔,仰头看着梁上的雕花,“出了点小意外,耽误了会儿功夫。”
赵蕊在那边啃着果子追问,她便将先前的事大致讲了两句。
“啊?你竟看那个李同熙看到入迷,眼睛都忘记眨?!”赵蕊的声音非常震惊,同时又有点焦灼,“嗨呀!他最讨厌了,你怎会被他迷了眼?”
徐静书赶忙解释:“不要瞎说,哪有……”入迷。
后面两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她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山石罅隙中无声闪出个双臂环胸的赵澈,背靠石壁侧身对着她,转过头来,似笑非笑地冲她轻挑眉梢。
徐静书使劲闭了闭眼,再睁开时,惊见赵澈依然在那里。
不是幻象。
她顿时脑中一懵,鬼使神差般扬手将掌心的海棠果扔了过去,却被他稳稳接住。
还非常挑衅地咬了一小口!
他灼灼的目光一直攫着徐静书的脸,慢条斯理将那小口果肉咀嚼咽下后,以口形无声道:解释一下?
然后,骄骄矜矜横她一眼,似有点委屈。
“你你你……你才给我解释一下!”徐静书颤颤指着他。
山石那头,赵蕊茫然道:“啊?解释什么?”
“没有没有,不是不是。”脑中一片混乱的徐静书已不知自己在说些什么,也不知该做些什么了。
好一会儿后,她那混沌成浆糊的脑子才猛地醒悟:表哥为什么会出现在此,这绝不是眼下最紧要的问题。
最最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