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应奎看了看四周,对于他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所有的人都有些愁眉苦脸的,可见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也是深有感触,沈应奎趁热打铁,说道:“诸位,大明商人此时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因为农业机械的运用,让农田上需要的人口迅速减少,而大明的人口却不会因为需要的人口减少,而自己减少,大明人口会迅速增加,而且还会越涨越快,离开土地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口则会促进我们工商业发展,而我们则在利用这些人口创造财富,实际上朝廷也需要我们承担这些人口,正是因为这些事情,北海王殿下才会召开议会,给我们赋予权力,不过这种权利并不牢固,这是别人送给我们的,如果北海王殿下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收回去,就算是北海王殿下开明,愿意一直让我们把持着朝政,那么等北海王殿下百年之后呢,谁能保证不会人亡政息,张居正的例子可就在前面摆着呢!”

沈应奎一语惊四座,沈应奎的话让周围的人都有些不自在,商贾成为那些官僚的奶牛,想什么时候挤,就是什么时候挤,到现在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千年了,秦汉有吕不韦被逐,大明有沈万三被诛,这可都是因富而招祸的例子。

张维贤和朱纯臣这些有着爵位的人自然不担心,他们原本就是大明王朝的高层家族,不过在座的其他人都是商人出身,虽然有些官方背景,不过朝中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靠山是为自己遮风挡雨,还是招灾惹祸。

几个人被沈应奎的话吸引,不由自主地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沈应奎拳头狠狠地砸在桌面上,说道:“既然王爷已经将权力给了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牢牢抓住,而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在众人深思的时候,王博突然插嘴:“沈先生,如果我没记错,你一向是支持北海王爷的,而且听说沈先生与王爷面前的红人邵杰颇有联系!”

“这有什么关系吗?邵杰是我的晚辈亲戚,不过在此时我们都要万贯家业,都想保住这些家业留给后代,这上面,我们的利益和追求都是一致的,王博王贤侄,我说的没错吧!”沈应奎连忙说道。

王博点了点头,笑道:“沈先生说的是!请继续吧!”

沈应奎说道:“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绝好的时机,如今太子和北海王双方对峙,而我们手里除了钱还有米面粮食、丝缎毛呢,这样我们可以给军队提供军需补给,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钢铁,还有打造火枪火炮的工厂,这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如果我们投靠北海王爷,那么北海王就能够顺利地击败太子,如果我们投靠太子,太子则有可能扭转乾坤,原本最好的选择是太子,毕竟太子如今处于弱势,他如果跟我们好好谈判,扩大议会权力,宣昭保证我们的权力,我们应该帮助太子,来抵挡北海王,不过此时既然太子选择了汪文言这些小人一般的官僚,我们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

“沈先生,你也说了,王爷如今兵强马壮,而且在北海他也有自己生产枪炮和军需的工场,王爷好像没什么需要我们的地方!”一个傻愣愣的商人不禁问道,傻傻的样子让人怀疑他是怎么在商场上混到这种地步的。

“问得好!”沈应奎正待回答,却发现王博笑而不语,似乎智珠在握,便说道:“王贤侄,似乎是早已经知道,不如就让王贤侄来说!”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看向了王博,这段日子以来王博已经开始代替他父亲王乔行使王家大权,而且凡事都做得井井有条,这让众人都不禁感叹王乔后继有人,此时王博也不谦让,径直说道:“王爷的确是不需要我们靠向他,但是他需要我们远离太子,如果我们支持太子,他就算是想要打赢这场仗,恐怕也得花费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弄不好还会弄成分裂的局面,这是王爷不可能承受的!”

“虽然有些威胁的意思,不过如今王爷恐怕还真得同意我们的要求!至于人选,王贤侄,你看这次究竟是谁去为好?”

王博笑道:“还是我去吧,这里我的年纪最小,有事晚辈服其劳!”

王博此举自然是博得了众人的满意,就算是原本跟他一直不对付的陈家玉也不得不出来赞许几句,毕竟王博这是要去对抗真正有枪有炮的北海王爷,北海王年纪虽小,不过这些日子他做出来的事情,恐怕就算是开国皇帝也不过如此。

沈应奎此时却说道:“诸位,你们别光想着偷懒了,我们也该想想,跟王爷详谈,应该提什么样的条件……”

……

从运河乘船南下,至滨州段转乘火车,不过一天的功夫就来到了济南府,京营的驻地就在济南城西郊,旁边竖着一根标杆上面写着“军营驻地,闲人免进”,而在一座牌坊样的建筑前面,则是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

“好像是很吓人的样子啊,少爷!”身边跟着的小厮,都被这个军营肃杀的气氛给吓了一跳,有些畏葸不前,王博索性让他等在这里,自己上前询问。

“两位是京营将士吧?”王博拱手问道。

那两名士兵抬头行了一个标准军礼,说道:“是的,请问你有什么事情?”

王博说道:“如今北海王爷是不是就在这里,我想见一见他!哦,我是江南商会的王会长的儿子,我叫王博,这次是代表了江南商会和北方的英国公、成国公以及乔文秀乔先生都诸位商界贤达,前来与王爷议事!”

“好的,请您稍等!我去通报一下!”说完,一个士兵仍然保持着持枪肃立的姿势,另外一个人则已经转身跑了进去,这让王博有些意外,原本来到军营,他就准备了一些金豆子,毕竟如今银票已经让汪文言弄得没办法兑现了,只有这种真金白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没想到这些士兵看起来虽然肃杀,待人接物却十分的有礼,甚至是有几分书卷气,这倒是让他感到了朱由崧治军的不同之处,难不成王爷是把军队搞成私塾了?

不一会儿,先前进去的那个士兵便跑了回来,将王博带到了接待室,并且有勤务兵为王博倒上了茶水,虽然是些茶砖掰下来泡成的茶水,喝一口,就满嘴苦涩的茶叶碎屑。

此时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撩起后摆坐在藤椅上,笑道:“王先生,军营当中一切从简,这茶叶是有些怠慢了,还请原谅则个!”

“您是……”王博看着那年轻人不禁有些不太确定,他的确是没怎见近距离地看到过朱由崧,而朱由崧这些日子成长的也有些太快了,因此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朱由崧笑道:“王先生,你不是刚刚还想找我吗?怎么我来了反而认不出来了?是不是有些叶公好龙的意思?”

王博也没想到朱由崧会这样直接进来见他,而不是让他去觐见,这不禁令他一惊,连忙站起身来,朱由崧连忙摆了摆手,说道:“王先生,有什么事情,我们就这样说,别拘束,我原本就不喜欢这些动不动就跪拜的礼节!”

王博苦笑道:“王爷平易近人,王某却有些如坐针毡了!”

朱由崧笑道:“习惯了就好,客套话也不多说了,王先生这次来军营,究竟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谈?”

王博也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这次北京城里的太子殿下,倒行逆施,他居然把银行和交易所都查抄了,而我们想要驳回他的做法,却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连议会也查封了,这让江南商会和北方银行的几位股东都损失惨重,所以我们准备全力支持王爷,只要王爷能够答应我们一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若是普通的皇室人员,必然会勃然大怒,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求百姓无条件的臣服于他们,服从他们的命令,什么时候臣子居然敢对他们提要求,不过朱由崧却对这种事情看得十分正常,政治原本就是交易和妥协的过程,既然人家支持自己,那么有所要求也是十分正当的。

王博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们的要求有两个,第一我们需要议会的权力扩大,我们需要的权力扩大是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法律上确定议会可以审议驳回内阁提案,第二,内阁每年都需要向议会报出自己的财政结算和财政预算,我们要明白我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毕竟我们是为朝廷纳税的人,我们有理由知道这些钱有没有被那些官员贪墨挪用!第三,我们需要弹劾内阁的权力!”

“弹劾内阁?”朱由崧不动声色,心中却有些惊异,这些商人还真是够胆大的,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这可不是自己打算要走的路线,这根本就是英美的资本自由主义,而自己原本打算的是走那种王朝社会主义的路线的,如果议会的权力过大,恐怕之后福利政策的推行就会难上加难,这还真是事与愿违。

朱由崧说道:“弹劾内阁?罢免内阁,那原本是帝王的权力,如今你们可是要从帝王手中夺取这个权力……这么说,如果我答应了你,皇爷爷就只能提名内阁阁员,如果你们不满意,随时能够把他们赶下来?你们凭什么认为,我会答应这个条件?”

面对朱由崧咄咄逼人的发问,王博反而平静了下来,用平稳的语气道:“很简单,王爷心怀天下,王爷也有自己一套治国办法,而我们所作所为,不过是迎合了王爷的主张!”

朱由崧不置可否,说道:“那么第二呢?”

王博索性也豁出去了,直接说道:“我们需要确定个人财产不容侵犯的法度,个人犯罪,可以判刑斩首,不过不能抄家,当然我们也希望日后国家法律在株连方面有所改变,毕竟正是因为株连,才让太祖皇帝名声受损……”

朱由崧摇了摇头,笑道:“你们啊,你们的这些要求,我都能够答应,不过你们别忘了,你们只是想到了在大明律上面建立这种条例,却没想到法律上的条文也是可以修改的,就算是今天我答应了你们,等日后我另行找人将其改掉,你们又能奈我何?”

“有这么无赖的吗?”王博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朱由崧却道:“别以为我再跟你说笑,就算是我不会这样做,那么日后的帝王呢,他们下旨修改法律条文,岂不是再简单不过了!”

王博也不禁一惊,是他们想得太过简单了,不过王爷主动提出来究竟是什么意思?王博不禁疑惑地看着朱由崧,朱由崧却笑道:“不用怀疑,在我看来,大明朝的政治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平衡的过程,之前大明朝的财政不足,百姓都无力赈济,实际上也是因为没有你们这些人的参与和纳税,才导致这样的,既然你们选择了纳税,那就有资格参与国家治理当中!而帝王虽然被人称为天子,实际上也不过是个凡人,如今国家正在向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商业当中,日后甚至会达到整个大明人口的两成,三成、甚至是五成以上,而这种工业化国家的管理也越发复杂,一个人根本没办法,也没那个能耐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工业化帝国,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制度!”

王博此时也对朱由崧的思维吸引住了,只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治国方法,他虽是商人,不过已经是一个大商人,任何国家政策的改变都会对他产生莫大的影响, 因此他自然想知道朱由崧的真实想法,不禁询问道:“那应该如何,才能够做到?”

朱由崧说道:“很简单,第一设立上议院和各级法院体制,上议院由精通大明律法的老牌法官和名望学问俱佳的学者组成,由他们负责制定和修改律法,不过他们的律法修正案必须要经过下议院的审核才能予以通过,第二则是建立一个法上之法,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皇族与你们百姓签订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日后将成为我们大明存在的基础,任何法律如果违反了这个法上之法,那就等于无效!”

王博说道:“可知这都是没办法马上做成的事情!”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我可以在这里就跟你签订一个契约,你应该早已经准备好脚本了吧?”

王博脸上颇为尴尬,不过仍然拿出了一份文件,朱由崧查看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再补充下就可以了,不过同样的我也需要你们配合我做两件事情,第一是盐政的改革,第二则是陕西的赈灾和移民,这两件事情,如果你们同意,那么一切都好说!”

若是在之前,让议会达成这两个吃力不讨好的提案,议会上肯定会让反对声淹没了,不过在此时王博却十分干脆地答应了朱由崧的要求,因为他们得到的东西,要比失去的多得多。

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之后,朱由崧马上就开始了修筑从济南到北京的铁路,只要铁路一通,所有的重装备和人员在一天之内就能够运到北京,而且可以马上投入战斗,这的确是一个好法子,而且是步步为营的方法,实际上却是在逼迫朱常洛放弃京城和皇位投降,毕竟朱由崧也不想要一个打烂了的皇城。

与此同时,朱由崧也打出来“忠君诛逆”的口号,当然他提出的忠君可不是对朱常洛而言,朱由崧发出的檄文当中,明确表明了万历皇帝消失的蹊跷,要求派遣名望清高的名士会同三法司一起查处此案。

发出檄文之后,各地的督抚和按察使布政使还在观望,不过山东、河南、山西甚至是遵化永平附近的州府地方官也都纷纷支持朱由崧的,至于其他的官员,朱由崧也并不担心,按照明朝的制度,他并不怕体制内的官员有甚么异心【wWw。WRsHu。cOm】。

对于朱由崧的咄咄逼人,朱常洛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让韩庚和汪文言抓壮丁来扩大禁卫的人数,而老百姓知道了朱由崧步步紧逼,没人愿意当这个禁卫,就算是抓到了人,也没有枪支弹药和军需补给。

商人手里有粮有布,有枪支弹药,不过就是不卖给北京城的禁卫,即使招再多的禁卫,也只能拿着木棍跟人家相斗。对此朱常洛已经无计可施,他能够做的就是趁着这段做皇帝的日子,今朝有酒今朝醉,纵情尽欢!

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续)

就在朱常洛醉生梦死的时候,南京却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整个大明局势的事情。

晨光微曦当中,薄雾笼罩的六朝金陵往日繁华的江边码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随着山东和北京的局势变化,原本作为长江航运中转码头的南京,是比不上青岛天津以及松江这样的海运码头的,不过随着北方局势变化,这让南京重新焕发了青春,每天天不大亮,码头上便有无数的商船靠岸,甚至还有经过市舶司特许的荷兰人船只,到南京来进行交易,当然这也给了无数依靠码头营生过活的脚夫和装卸工机会,这些人的工钱从一天的五十文银子,直接涨到了一钱,甚至是五钱,直接涨了十倍。

然而今天,几个码头工人看到,在远处晨雾当中一艘庞大的战舰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他们已经看到了那长长的伸出去炮管和特殊的飞剪式舰艏造型,那是最新的海王级铁甲舰早会有的特殊造型,这让那些满心欢喜想要上前揽活的码头工人有些惊疑不定,这些应该都是南海舰队的主力战舰,理应去打天津这样的南方城市在,怎么来到南京了。

跟普通百姓的惊疑相比,如今南京六部的官员,可就更加不安了,如今北京形势不明,他们南京六部的分量就大大加重了,不过南京六部的人大部分可都是东林党派的,实际上是让北京的大学党给赶出来的,他们都换了一茬,明显其中有蹊跷,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忧国忧民,实际上却也是心中暗喜,您看,刚刚把我们赶出北京城,你们马上就倒霉了。

不过此时朱由崧的军舰突然来到南京港,他的来意是什么?太子挟持了北京六部,难道你就要挟持南京六部?

如今的南京户部尚书正是周嘉谟,与北京六部当中,吏部为六部之首不同,南京六部户部和兵部的权威最重,户部负责征收浙赣湘鄂之地的税粮,这四地的税粮几乎占了大明朝税粮的一半,还有漕运和全国盐引勘合事务,而南京兵部下面则有49个卫所,而其他的吏部,却只是负责南京地区的官员考察,刑部工部礼部原本就不是什么实权部门。

南京户部尚书周嘉谟如今正是南京六部的为首之人,因而南京码头出现了这样一艘战舰,自然是让他们心惊肉跳,不得不齐聚在周嘉谟府中问计,不过此时周嘉谟也是什么情况都搞不清楚,又能有什么法子给他们开解,只能安慰道:“诸位不用担心,不论是谁,我们都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乱,只是懂得官场争斗的这些人,在真正的军队面前,还是显得如此的软弱,不过很快被排出去打探消息的仆人小厮就带回了消息,那小厮不过十三四岁,一张小脸红通通的,气喘如牛,想说话却也说不出来,周嘉谟连忙说道:“不要急,慢慢说!”

等那小厮平息下来,才说道:“老爷,不好了,上岸了……上岸了!”

周嘉谟骂道:“给我说清楚,什么上岸了!”

“皇上!那是皇上的仪仗!”小厮连忙说道:“我看到那码头上有六匹马拉着大马车,我听老爷说过,天子六驾,我看到了上岸的马车就是六匹马拉的,而且马车上都是明黄色的锦缎,绣着五爪神龙!”

周嘉谟脸色一变,那战舰明显是北海王的战舰,这次他居然使用天子仪仗,难道还真要逼迫他们拥他为王,在南京与太子对峙?

“出去看看!”周嘉谟等人鱼贯而出,各自坐上马车,来到中华门前,此时中华门已经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百姓,不过周嘉谟等人下车之后脸色就更加难看了,他们所看到的仪仗与那小厮又有所不同。

那车辂以明黄色为装饰,圆盖上镶嵌市玉园板,使用青缎幨帷,圆盘垂有镂金垂云,四周贴有三层镂金云版。幨帷用三层青缎制成,每层绣有金云龙羽纹相间。四根金青缎系带绑在车轸上。四柱上绘有金色云龙。车门垂珠帘,四面各三。云龙宝座四周为朱栏,以金彩相间涂饰,栏内四周布有花毯。两轮各有十八根车辐,以金色镂花装饰。前有两根轴辕,两端分别饰金龙的头和尾。后树有青缎太常旗十二面,旗面上分别绣各有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旗下垂有五彩流苏。

这分明是皇帝玉辂,是皇帝的郊祀车架之一,虽然万历皇帝并不常上朝,但是大朝会的时候,就会将玉辂陈设在午门之外,因此周嘉谟等人对玉辂并不陌生,况且他们都是熟读经书之辈,这等礼仪的知识已然是熟得不得再熟的东西,而且在皇帝五辂当中,又以玉辂最为珍贵,这次朱由崧前来,居然是乘坐这种天子车驾,价值就是大逆不道。

“这些老朱家的子孙,一个比一个混账!”周嘉谟在心中不禁暗骂:“北京刚刚发生了政变,万历皇帝生死未必,太子跟这个北海王,居然一个接一个地要当皇帝,这位被海王可是还有父王在世的!”

“不知车中何人,居然敢用太子车驾!”周嘉谟等人还没等站出来,就看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站出来挡在了车驾之前喝道。

“怎么停了下来,还没到六部呢,还真有人敢挡我啊?”朱由崧从天子玉辂当中钻了出来,不过他身上只是穿了一身蟒袍,并没有穿龙袍,这让那名少年倒是放下心来,朱由崧直接坐到车沿上,道:“你是什么人?我做我的马车,关你何事?”

“在下广东南海陈子壮拜见殿下,如今殿下身为一藩王,却是用天子车驾,于理不合,还请殿下更换车驾!”陈子壮义正言辞,面对周围荷枪实弹的士兵,仍然面不改色。

这倒是让朱由崧十分欣赏此人,看了看四周,不远处就是那身穿朱红官服的周嘉谟等人,于是笑道:“原本我打算是到奉天殿再说的,不够既然人都到了,就在这里说吧!”

“周大人,邹大人,陈大人,皇上在此,为何不过来拜见?”朱由崧高声叫道。

既然被朱由崧点了出来,周嘉谟带着一干官吏来到朱由崧面前,很多人甚至怒视着朱由崧,在他们看来,朱由崧此举无疑是野心暴漏的表现,周嘉谟却平静地说道:“王爷,不知道皇上何在?难不成王爷已经登基?”

朱由崧笑道:“周大人,你也曾经做过吏部尚书,应该是见过我皇爷爷吧?”

周嘉谟点了点头,说道:“虽然皇上多年不朝,不过一些祭祀礼仪还是要参加的,下官自然加过皇上!”

朱由崧索性揭开玉辂的帷幔,将万历帝搀扶了出来,笑道:“既然周大人认得皇上,那么见到皇上为何不跪?”

“皇上?你怎么会……”面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万历皇帝,周嘉谟不禁有些手足无措。

万历帝苍老而沙哑的声音说道:“周卿,这也是天家家门不幸,当日我要废黜太子,那逆子便已经心生不忿,与辽东李如柏和阉人徐诵勾结,那徐诵原本就是通缉要犯,他却一直庇护,以至于没办法将之绳之于法,而且这次居然将京营大军调出北京,发动政变,若不是经枢密院忠良相救,恐怕也已经身陷宫中,只可惜如今北京六部和内阁诸卿都陷入逆子手中,怕只怕……”

实际上在南京担任官职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北京政治斗争失败,而来到南京担任闲职的人,很多甚至还曾经身居高位,因此认识万历帝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还有成敬、郑贵妃等人一起出面,万历帝的身份已经确认无疑。

万历帝在南京重新回到皇宫之后,南方西北等地的省份也都纷纷表示臣服,并且愿意出兵讨伐朱常洛,不过都让万历帝给驳了回去,他明白这次动荡地却是让大明朝廷的威严受损,如果让各省督抚出兵,必然会增加各地方官的权力,而且万历帝也对朱由崧训练出来的军队有信心,因此决定只用京营来收复北京。

然而朱由崧接下来要他宣下去的几道旨意却让万历帝有些疑惑,改革议会,设立宪法,这两件事情几乎是把皇帝“批朱”的权力,收到了议会当中,那身居内宫的皇帝还会有什么权力?

“崧儿,这议会的权力太大, 就不怕……”

朱由崧笑道:“皇爷爷,议会的权力并不是在一个人手中,如果议会变成了口径一致只会鼓掌的议会,那就只是个摆设,绝对不会有任何权力,况且我们皇家虽然放弃了批朱的行政权力,不过却掌握了枢密院,宪法上明确规定了,皇帝是枢密院的最高领导,枢密院各部直属于皇帝领导,这样就足够了!”

万历帝点了点头,突然笑了笑,说道:“只要将兵权握在手中,放弃批朱也没什么不可,我们不管这些行政手段了,正好百官也没办法向我头上扣帽子了,若是民间再民不聊生,那就是他们的责任了!”

朱由崧笑道:“正是如此!”

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终)

不过这道旨意发出来,却受到了很多官员的抵制,原本行政权就在他们手里,糊弄一个皇帝可比糊弄议会简单多了,毕竟皇帝只是一个人,而且深居内宫,对民间的了解也是籍着大臣们的上书采知道的,如今行政权却要被议会兼管,议会的人可都是来自民间,对于他们惯用的手法可是明明白白,这让他们下手捞都变得非常困难。

对于这些人的反对,朱由崧便派出冯裕廷他们手下的一批御用文人,跟他们打嘴仗,总之要让他们说出来,发泄出来,这才能够心情舒畅,不至于给自己添麻烦。反正你反对归反对,手里没钱没权,根本没办法阻碍这些法令的通过,毕竟这是上层利益交换的结果。

宪法和议会的改革,让江南商会和北方财团都放下心来,万历帝执拗,不过既然他都同意了,那么大明朝的议会自然会成为政局当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力量,而且宪法的确立,也让他们彻底放下心来,既然圣旨宣下,明发天下,虽然还略显粗糙,不过圣旨上也说了,宪法各纲会在讨伐朱常洛结束之后,成立上议院进行重新编修,并且交由议会审议。

万历帝的几道旨意一下,便得到了全国士绅的支持,万历帝旨意当中对他们的好处不言而喻,而北京的朱常洛便顿时失去了大义之名,天津和直隶周围的府县也纷纷倒戈,如今北京城直接成了孤城一座,而李如柏却也一去不返,朱常洛根本没有可以翻盘的机会,这让朱常洛沮丧不已,日子过得却更加放浪奢靡。

昨夜刚刚临幸了一个美人,朱常洛为了再振雄风,甚至接连服用了十丸李可灼所献的“红丸”,这的确是让他在美人身上扬眉吐气,一直折腾到了下半夜,这才沉沉睡去。

乾清宫龙榻当中,身边的美人醒了过来,温暖的丝被被窝当中,突然感觉到身边皇帝的身体冰凉,抬头一看,却发现一张死灰色的脸正面向着她,这让那美人不禁一愣,然后不顾身上不着寸缕,便尖叫着跑了出来,叫道:“皇上……皇上……他……”

徐鸿儒快步走进寝宫,一把揭开还带有余温的丝被被窝,其中那昨天男女欢爱痕迹还残留在被褥之上,不过太子朱常洛身体已经凉透了,没有了体温,脸色灰白,身体僵硬,已经是死去了。

“皇上他龙驭归天了!”徐鸿儒看着那个身上只有一床被单裹身的朱常洛新宠,说道:“皇上,他怎么会死,你们昨天做了什么?”

那女人哭叫着说道:“不关妾的事情,徐公公饶命啊,都是皇上昨日太……”

“妖媚祸国,若不是你,皇上怎么会这样!”徐鸿儒冷哼道,不过原本颇有气势的喝声,此时却变成了好笑的公鸭嗓。

“徐公公饶命啊!”这些宫女不明世事,以为朱常洛登上帝位,就能够一统天下,她能够得到朱常洛的临幸,万一珠胎暗结,说不定就又是一位宫女出身的太后,却没想到居然惹来了杀身之祸。

徐鸿儒皱了皱眉头,说道:“好了,谁让公公我天生仁慈呢,我问你,皇上变成这样的事情,还有谁知道?”

“没有了!”那女人说道:“今天第一个来到寝宫的就是徐公公,别人还不知道皇上这里的事情!”

“很好!”徐鸿儒撩起衣摆,从靴子当中抽出一把利刃,便向那女子玉白的脖颈划去,那女子虽然已经看到了这一幕,刚想要喊,却已经老不及了,利刃划过玉颈,带出了一溜血珠,不过马上就被徐鸿儒用黄缎层层围了起来,在寝宫当中不宜留下血迹,否则很难处理。

“啊!”在外面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叫,徐鸿儒抬头一看,却发现王安正站在寝宫之前,而王安身边也并没有带什么小太监,王安看到凶神恶煞一般的徐鸿儒,手里还有把染血的短匕,不禁惊慌失措,正要喊叫,徐鸿儒突然说道:“王公公,皇上已经驾崩了!”

王安不禁一愣,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你说什么!”

徐鸿儒说道:“昨夜皇上与那妖女鬼混,结果……如今皇上的遗体就在里面,如今外面那北海王紧逼,在朝中那些大臣有各有不和,如果一旦皇上驾崩的消息传出去,恐怕马上就会大乱,向我们这样在皇上身边的近臣,能有什么好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