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林一举结局朝廷财政之事,其他三党便如无根之萍,再也无法与我们抗衡了。”

叶向高皱了皱眉头,说道:“如今齐楚浙这三党一同与我们东林为难,而方从哲又素有清名,他们的势力并不下于我们,他们是不会看着我们争夺矿业公司的,难道又要掀起新一轮的党争?”

赵南星冷笑道:“到了现在,就算是要掀起党争,那也在所不惜了!”

叶向高像是刚刚认识赵南星一样,他不禁说道:“梦白兄,我记得你曾经上书天下四大害,第一便是结党阴私,任人唯亲的干进之害,如今党争在我与方从哲协同之下,稍有缓释,你便又要掀起党争,难道齐楚浙三党党争是祸,我们东林党发起的党争便不是祸了吗?国力维艰,我们应当同心协力才是!”

赵南星说道:“进卿老弟,如今党争虽然稍有缓和,但是党派存在一天,党争便不会结束,若是等国家到了危亡之时,再党争不息的话,那国家可就危险了,唯一能够结束党争的办法,便是以东林一党统御朝政,如此便再无党争之祸!”

叶向高思虑良久,才叹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梦白兄,你我虽同属泾阳先生门下,与政局却又不同看法,以我的看法,如今朝廷再也经不起一次京察了,只要有我在,我就不允许朝廷继续混乱下去!”

赵南星冷笑道:“进卿你这样想,方从哲难道也会像你一样?”

“方德清虽然才具不足,不过在这上面却跟我一样,我们不会再让党争继续的!”

赵南星哈哈笑道:“不识时务,朝中四党并存,积怨已久,无数能臣干吏不是因为政绩不足,只是因为党派关系被清洗下来,他们心中会没有怨恨,你们两个能够压制他们多久?我看你们压制得已经够久了,只要稍微一点风吹草动,你们构架的和平体系就会土崩瓦解。”

二人不欢而散,但是赵南星的笑声却一直在叶向高耳边萦绕,他说的没错,他跟方从哲现在能够以个人的威望压制几个党派之间的仇恨和积怨,但是他们能够压制一时,难道还能压制一世?

“不过,老友,你的方式,以党争的手段去制止党争,难道就行得通?”两个同样找不到救国之门,但是同样爱国的老人,在此时因为手段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相比叶向高的困扰,朱常洵却是兴高彩烈地回到撷芳殿,找到朱由崧说道:“崧儿,你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好事了?”

朱由崧歪嘴一笑,他这个父王还真是用小孩子的智商来衡量他的思维呢!他说道:“除了矿业联合公司的时候之外,还能有什么事情?”

朱常洵笑道:“是啊,父皇已经决定在京师设立大明矿业管理衙门,在完成京城的衙门之后,我就要去遵化州一带,处理整顿当地的矿业,并且着手成立矿业联合公司!”

朱由崧心中一动,说道:“父王,我要你一起去!”

朱常洵连连摇头,说道:“这可不行,你皇爷爷可是说了,皇孙都要一体入学,你现在已经五岁了,识字的过程已经完成了,正应该读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经书籍!”

朱由崧以前可是个理科生,对于这些四书五经可是没有兴趣,一想到自己帮了朱由校之后,那位万历皇帝居然要所有年纪合适的皇子皇孙一体入学。明朝初期,朱元璋便定下了皇子皇孙的教育,必须延请名师,攻读儒家书籍,他自己出身卑微,没有读书的机会,却十分重视后代的教育,不过后来为了防止皇子争夺皇位,在立下太子之后,其他皇子便不再拥有在宫中听课的机会,只是由各个王府自己延请座师。

朱由崧是在没有兴趣读那些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虽说是有一些道理,却都是用春秋时期的语言记录下来的,几千年来语言变异,常人已经无法阅读,因此才有了一些解读注释,不过这些解读注释大部分都是文人为了响应政府的政策而注释,究竟是不是孔老夫子的原意,那谁也不得而知。

而且研读这些被注释的乱七八糟的经典,在朱由崧看来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在他看来,延续明朝的寿命,就是延续他的好日子,玩什么文化改革肯定不行,他是个工程师,可不是文学家,他想到的主意很简单,就是工业化,让他们尝到工业化的好处,那些大地主大财主自然会将他们窖藏的金银投入市场。

然而他提供的工业设备是有限的,就比如传输压缩空气的橡胶皮管,橡胶现在还在南美洲,传输电力的铜质导线,中国可不是产铜大国,中国的铜矿南北都有,就是在中国没有,有了需求,资本就不得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有了外界广阔的土地和资源,国内的土地人口的矛盾自然就能够得到缓解。

至于文化上面的改革,明朝中后期的各类儒学大师哲学大师层出不穷,倒也用不着他担心。

想到这里,朱由崧对于进学的念头更是淡了,反正他也没打算当什么皇帝,学什么哲学儒学,这些晦涩的东西,以他那种装满了公式、工程图的脑子肯定是学不会的。

朱由崧看了看朱常洵,笑道:“父王,我要是不去,你能够应对得了?要知道这个矿业公司可是个香饽饽,我们大明朝可是不缺少聪明人,您刚刚提出这个概念,李汝华就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个什么玩意,甚至想从皇爷爷手中抢夺股份,朝中党派想要打这个主意的人肯定不少,方从哲方大人倒是不用担心,他现在深受皇恩,就等于掌控了国家局势,矿业公司成立,他受益最大,由他主持利益分配的话,齐楚浙三党都不会有异议,不过这东林党可就不一定了,自万历三十三年以来,东林党一直图谋恢复,这可是个好机会,他们应该不会放弃!”

朱常洵也明白,他在朝堂上那次精彩淋漓的表演,最重要的不适他这个演员,而是幕后的导演朱由崧,朱由崧为他制定了一个完美的剧本,任何人上演都会红,他只不过是赶上了这个大片,成了主角,他真正的本事,却未必能够胜任这件事情。

朱常洵想了想,说道:“好吧,我去求求母妃,或许她有办法让父皇改变主意!”

朱常洵离开之后,朱由崧便弹出一颗拇指大小的金属圆球,这就是那艘飞船的本体,因为空间技术的原因,直径十公里的庞大飞船,却看似一个孩童玩的玻璃球。

从金属球中冒出一个穿着军装的绝色美人,叫声笑道:“朱由崧,你终于想起我了,这些天你光去炼那种不入流的武功,都把人家给忘了!”

朱由崧奇道:“不入流的武功?那可是三皇炮捶拳,应该算是一门不错的功夫了吧,难道你有更好的功夫?”

“那是当然,我可是最强大的智脑婉儿小姐!”

朱由崧叫道:“不要随便把人家老婆的名字拿去用,好不好?”

智脑摇摇头,叹息道:“人家是看你思念妻子,太过可怜,让你高兴高兴而已,干嘛发脾气呢,再说了我叫婉儿怎么就不行啦,我又不叫曲婉儿!”

朱由崧也懒得跟她斗嘴,直接说道“究竟有什么更好的功夫?”

智脑婉儿笑道:“这就对了,以后我就叫婉儿了!”

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

看到朱由崧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自称婉儿的智脑连忙说道:“二十七世纪的人类已经进入星际殖民时代,要是没有强劲的体魄,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各国都开发出了增强体质的技术,最简单的自然是注入药剂,不过你的身体在注入灵魂的时候,就已经经过开发了,只要正常成长自然就不会比那些注射了进化药剂的人差,另外就是个人的锻炼了,各国通过‘诺亚’、‘女娲’、‘华盛顿’等等几个最强大的智脑,各自计算出了适合各种族的锻炼方式。”

朱由崧听得怦然心动,说道:“能不能修炼出真气?”

“什么真气啊,你武侠小说看多了吧?”智脑婉儿说道:“中国开发出来的锻炼方式叫做第六十八套军体拳,主要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有一套叫做破杀拳,身体锻炼和杀敌并重,属于军队内部传授,不过智脑在经过衡量之后,认为环境危险,也可以传授给人这种破杀拳,现在在这个时代,朱由崧很显然不是安全环境,所以我决定交给你这门破杀拳!”

破杀拳并没有特殊的招式,只是四十二个不同的姿势,不过这几个姿势的难度那是绝对惊人的,如果不是年纪尚小,而且经过改造,他还真没办法完成这四十二个姿势。

打完一遍,朱由崧全身皮肤泛红,腾腾的蒸汽从他身上冒了出来,心跳的速度快到了令他都没办法适应。

“智脑,这种拳法能够加快心跳吗?”朱由崧问道。

智脑婉儿的形象突然出现,笑道:“那是当然,破杀拳又叫做沸血拳,不但能够加快心跳,在加快心跳的同时,能够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和反应,修练到最高层次人类就能够控制自己的心跳,军队中甚至有人在一瞬间将心跳加速到每分钟一千次以上,想象一下,那种程度的力量,啧啧,实在是太厉害了!”

朱由崧奇道:“不是说心跳越快,寿命越短吗?难道这种拳法会缩短人的寿命?”

智脑婉儿笑道:“那是对普通人来说的,你的身体可是经过了我的改造,已经算是二十七世纪的新人类了,心跳再快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寿命,反而会因为新陈代谢的提高,加强你的体质!不过呢!”

朱由崧一惊,这种欲扬先抑,肯定没什么好事,说道:“是不是有什么缺憾?”

智脑婉儿笑道;“倒也不会有什么缺憾,经过改造你的身体虽然不会怎么衰老,但是破杀拳会提高人的新陈代谢,当然也会加快人的发育了,你十三四岁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成年了!还有就是,你的饭量要比其他人大得多。”

朱由崧一想,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反正现在自己已经没办法忍受小孩的身体了,早一点长大,也好进行自己的长远计划。

至于饭量大,他从来都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反正他现在是个小王爷,大明难道还会让一个小王爷饿着?

很快朱由崧就表现出了令他自己都害怕的饭量,修炼了一下午的破杀拳,他甚至能够感到自己一拳就能够打碎一块巨石,不过他也知道论力量,现在他打碎一块砖头,那是没有问题,日后力量越来越大,打碎巨石,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的身体强度却没办法配合这种力量,除非他穿戴上飞船上的防护服,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这种力量。

力量强大的同时,那种饥饿感也袭上心头,于是他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吃掉了整整两只肥腻的烤乳猪和大把的馒头。

吃干抹净之后,朱由崧也不禁感叹,果然是穷文富武,这顿饭吃得爽快,不过他要是在普通人家,就算是在地主家里,也没办法每天吃肉。也只有在皇家,而且是在万历帝时代的皇家,才有这个底气顿顿吃肉。

朱常洵的办事能力的确不怎么样,他好说歹说,都没说服万历帝同意朱由崧出宫,万历帝的意见很简单,一个小小的五岁孩童,怎么能远离家门。

朱常洵没办好,朱由崧只能亲自上场,缠着万历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了小孩子要多出去见见世面的好处,综合了万历帝一辈子都没出过几次宫门的苦恼,再加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大道理,终于让万历皇帝同意了他们出宫。

不过却不止朱由崧一个人允许出宫,朱由校也被派出去,跟着朱常洵一起,说是让他也见见世面,别读书成了书呆子。而且不但允许他们跟着朱常洵外出公干,在平时有太监和侍卫跟随的情况之下,他们也可以道北京城逛一逛!

北京城此时已经是三朝首都了,城里的臣民可都是当年跟着燕王夺取天下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未必有江南的富豪那般阔绰,但是在精气神上,却有一种天子脚下的自豪感。

此时正赶上庙会,朱由崧跟朱由校二人正穿着一身普通人家的锦袍,走在北京城的青石大道上,后面跟着的是,两边是叫卖的各种京味小吃,现在的北京虽然还没有成为清朝的首都,少了些满人的味道,不过毕竟曾经是金元明三朝首都,再加上蒙元征服了中亚和东欧,将当地的一些风味也带进了北京。

因此北京的小吃综合了汉民、清真、宫廷、女真等多种风味,足有一百种以上,艾窝窝、驴打滚、肉末烧饼、麻蓉包这些小食品,让朱由校吃得满嘴都是,他没想到就在这紫金城外几百步外的北京庙会,居然有这么多奇妙的好吃东西,的而朱由崧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回到这里的,那些著名的京味小吃,其实在各大城市都能够看到,已经不是京城的特产了,他倒是没有什么好奇的。

“小弟,你快看,这里有这么漂亮的鱼?”朱由校兴奋地指着一个马车上的瓷质鱼缸当中的金鱼,丝毫不管旁边几个人正在以看土包子的眼神看着他,朱由崧对这些玩乐的东西并不熟悉,不过也见识过几种金鱼,这里面倒是有几条听名贵的金鱼。

这个摊位上,是专门出卖花卉金鱼的,虽然暂时无人问津,不过老板却也不着急。

“居然还有这样的鱼?这是什么啊?”朱由校指着一只头顶和鳃上都长着厚厚的金色肉瘤的红头金服黑背的金鱼问道。

那个老板五十多岁,身材有些干瘦,倒也是个和善的人,他笑着说道:“这种金鱼叫做包金狮头,倒是一个名种!”

朱由校奇道:“名种?这样一只金鱼能卖多少钱?”

老板问道:“难道小公子要买?这价钱可不菲,您还是先问一问家里人再说吧,这些东西都是富贵人家的玩物,穷人还是不要摆弄这些东西了!”

朱由崧奇怪了,他还没见过像这种将生意往外推的人呢,他问道:“老板,难道这里的花卉和金鱼已经有人定下了?”

老板笑道:“倒是没人定下,不过待会几位勋戚侯爷的家人就回来这里采买这些东西,武清侯李家、英国公张家这些都是大主顾!”

朱由校有些不满了,连忙问道:“老板,这只金鱼到底多少文钱?”

老板摇摇头,说道:“这只包金狮头那可是价值连城,用铜钱可是买不到了,这只金鱼至少是十两银子!”

朱由校一听也萎了,他们皇孙可没有什么月钱,要是借侍卫太监一两二两的银子,到时候还能对付过去,不过十两银子,他们身边的这些太监可都不是什么大户,十两已经能够让他们伤筋动骨了。

朱由校酸溜溜地说道:“老板,这次买卖坐下来,恐怕能得不少银钱吧?”

老板苦笑道:“哪里不少银钱,也就一家人饿不着罢了!”

朱由崧奇道:“这就不对了,大明不收商税,如果卖出这十两银子去,就算是[WWW。WΓsHU。COM]光买大米白面,也足够买一千多斤了,你这一年恐怕就能过得舒舒服服了吧?难道你们家有十好几口子?”

老板摇摇头说道:“我就一个糟老头子,哪里有那么大的家族,我们养鱼种花的地方那是在永平府,出门要打点衙门,搞到路引,到京城至少要经过七八个路卡,进城还要收进城税,十两银子卖出去,还不够交这路费的呢!”

朱由崧不禁一愣,他此时才明白,这个时代阻碍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的关键就是恶劣的交通,不光是路况,还有人为的阻碍,那些官府私设路卡,把过往商户当成肥羊,却没有任何改进交通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不能开商税的缘故吧,想要开商税,就先把这些小个体户给逼死了,他们往往没有任何土地,只有一技之长,也就是靠着一技之长吃饭,原本就有些难以为继了,一旦国家开商税,他们连那点盈余也剩不下了。

像这样一个落后的封建官府,他真能够在这里发展起他的大工业来吗?朱元璋一开始定下来的整个体制就是按照一个大农村来制定的,根本不适合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想要改革,连张居正那样的牛人都落马了,他一个藩王怎么搞改革?他玩得过那些整日以党争为生活的大臣?朱由崧不禁有些迷惘了,或许他一开始就不应该这么做,从外部发展或许更容易一些!

第十二章 摆钟风波

朱由校却不管朱由崧在想什么,只是兴高彩烈地跟老板探讨着行情。

“皇……这个小弟,没想到几盆花草几条小鱼就能值这么多钱,要是我们把打造出来的摆钟拿出来卖,能卖多少钱呐?”朱由校小声兴奋地说道。

摆钟的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发条制造需要特殊的弹簧钢以现在的冶金水平,可不容易制造出来,惠更斯制造的摆钟,虽然使用了金属发条,不过使用寿命肯定很短。

摆钟内部的齿轮传动系统都是朱由崧安装的,不过外面的美工却是朱由校负责的,因为离开李选侍之后,他也有了自己的自由时间,不用每天都困在宫殿中,此时三大殿正在整修,朱由校也有机会接触那些工匠。

朱由校的确有工程师和艺术家的天赋,在跟朱由崧学了几天的渐开线齿轮的安装之后,居然已经能够独立自主的制造摆钟,当然前提是朱由崧给提供飞船制造出来的零件。

朱由校兴奋地让身边的小太监马上让人从撷芳殿那里取来了他们制造的那只摆钟,摆钟可不小,足有半人高,上圆下方,外壳是让巧匠烧制的珐琅,图案是日月神灵交替轮换的精美画面,其中日神羲和,以暖色调绘制,丰满妖艳,如灼灼之火,月神望舒则是以冷色调绘制,冷清冰寒,似素心寒兰!

这样的两位女神都是使用了真实的人物比例,用鲜艳的珐琅绘制出来,倒像是仙剑四里面的那两个女主角一样,完全不同于国画的抽象艺术,因此也显得格外漂亮。

“我们该怎么卖出去呢?”拿到这个摆钟之后,他们二人不由得又犯愁了,他们两个谁都没有做生意的经验。

朱由崧灵机一动,对旁边的卖花老板,说道:“老板,你看我们这只摆钟能卖多少钱?”

老板看了看这只摆钟,说道:“看着倒是精巧,不过这是做什么的?”

朱由崧道:“这叫做摆钟,是一种计时仪器,我们每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八刻,不过这种计时仪器,把每天分为二十四个小时,每个小时有六十分钟……”

朱由崧看了看天色,从他们出来到现在已经接近正午,他说道:“如果在正午时刻,也就是每天的12点钟,摆钟就是敲响12下,而日神就会出现报时!如果是晚上,也就是24点钟,则月神会出现报时!”

朱由崧刚刚说完,太阳已经到了他们的头顶上,此时钟摆突然想起了洪亮而悠长的钟声,此时钟表的上层圆顶也突然打开,一个跟珐琅上面一模一样的瓷质羲和女神跳了出来。

瓷质的女神,肤如凝脂,绝对不是夸张,再加上完美的人物比例,的确是非常漂亮,这让周围的人都聚集了起来。

就连那个卖花卖金鱼的老板也看傻了眼,朱由崧说道:“老板,您看这钟摆能值多少钱?”

“无价之宝啊!卖给我,也只有我们英国公府的人能够买得起这种宝物!”

“哼,你们英国公府,我们还是武清侯府的呢!”

……

朱由崧不禁笑了,这竟成不愧是天子脚下,随便一踩,都能踩出两个勋戚来。

朱由崧说道:“魏进忠,你去拍卖?”

“啊?”魏进忠有些茫然。

“拍卖不知道啊?就是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魏进忠连忙苦着脸答应,他怎么说也算是在宫里讨生活的人,这次抛头露面的,形象算是彻底毁了。

魏进忠倒真有几分拍卖师的潜质,一只普通的摆钟,直接被他说成是日月神钟,甚至能够镇压气运,凝聚风水!

不过明朝这些市井阶层倒还真就信这些东西,刚刚日正当午,日神报时,他们没往精密机械的方面却寻思,反而以为这里面有什么仙家神通佛道秘术!魏进忠原本就是个市井流氓,对这些人的心思,自然要比他清楚得多。

“我出一百两!”

“一百两,你也想买这样的神物,省省吧!你!我出五百两!”

“五百两就多了,我出一千两!”

朱由崧不得不说,京城人就是有钱,这本钱不过一两银子的东西,在他们的追捧之下,很快突破了万两大关。这里面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个硅锰弹簧钢,不过因为有了联合式采矿飞船,这东西成本接近于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财富!伟人和古人诚不我欺!”朱由崧一边乱七八糟地发表者感慨,一边兴高彩烈地看着这个东西卖价的提升。

“嗒嗒!嗒嗒!”一阵急促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传来,如果常年在边关的人一定知道,那是飞奔的马匹在硬质路面上,马蹄铁跟硬质路面碰撞发出的声音,一般情况下,爱惜马匹的人是不会在硬质路面上一这么高的速度奔跑的。

朱由崧原本还以为是什么紧急军情,不过历史上的1612年,可没什么紧急军情,蒙古人偃旗息鼓了,女真人还有两年才会起来闹事,他抬头一看,果然!一个十几岁的小家伙,骑在一匹纯黑色的高头大马上,紧紧扼住马脖子,一脸的惊慌失措,这匹马惊了。

“这个混蛋!”朱由崧不禁暗骂,在这种庙会的闹市上,这匹惊马绝对会给这些赶集的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惊马的速度极快,转眼就到了朱由崧他们不足几丈远的地方,这让后面负责保护两位皇孙的几个侍卫,惊得心都快跳出来了,朱由崧连忙运用其还不纯熟的破杀拳,一时间变得“红光满面”,一把抓住朱由校将他扔到一边,另外却侧身掠过马匹,一把抓住缰绳。

一个倒拽九牛尾,朱由崧感到手中一阵火辣辣的疼痛,不过惊马在这种急促的变向之下,脖子也差点被拉断了,吃痛之下,忍不住停了下来。

而此时朱由崧双脚已经在青石上磨着滑行了三四米远,幸好他的鞋子底还是木材制造的,要是他自作聪明弄出了个什么千层底或是橡胶底,现在恐怕已经磨着脚跟了。但是手上却已经血肉模糊,用五岁小孩子粉嫩的手掌,来爪缰绳,这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几个侍卫也不禁冲了上来,而魏进忠也哭嚎着走上前来,叫道:“哎呦,我的小祖宗哟,你要是出了点事,我怎么跟福王……跟老爷交代呀!”

“没事,老魏,我怎么也算是练武之人,这点损伤算不了什么!”

魏进忠一听朱由崧管他叫老魏,也忍不住高兴起来,这些日子曲意逢迎,总算是把这位爷哄高兴了,现在都管他叫老魏了!

四周却一阵沉闷,然后就爆发出了一阵叫好的声音,刚刚朱由崧的表现的确是太惊人太神奇了,一个看样子不过七八岁的孩子,居然能拽住一只飞窜的奔马。不过好处就是,这些人都相信了朱由崧身上肯定有神奇之处,然后他们卖的摆钟价格,马上又开始向上飙升了。

“这个……对不起了,多谢两位小哥,这匹马发了疯,我一上去,就下不来了……”此时朱由崧才发现那个马上的人只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这次看来是被吓得不轻,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了。

朱由崧骂道:“你这人,真是不知道死活,这里是京城大道,不是马场,要是在这里撞死了人,就算你爸是李刚,那也没用!”

那少年鲜衣怒马,倒像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此时却连连应是,说道:“这样多谢小哥了,不过这李刚是谁?”

朱由崧摆摆手,说道:“这个你不用关心,不过你撞坏了几个摊位,是不是应该赔偿啊!”

那少年却为难了,别人送了他们家一匹西域良马,他就兴冲冲地想要骑上去,结果这匹马不知道怎么的就发疯了,他哪有时间拿钱啊。

不过朱由崧这么一说,那些摊位被撞坏的人一个个也理直气壮地向那少年所要赔偿。那少年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朱由崧笑着让大家停下议论,说道:“这位哥哥也不是故意撞坏大家的摊位的,那是他的马受惊了才会这样,我倒是有个提议,大家来听一听怎么样?”

“小哥你就说吧!”看到朱由崧一副小大人的样子,这京城的一些市民倒也不介意听一听他的意见。

“这位哥哥,我看你现在也没有带钱,不如就先让我替你赔付如何?”

那少年有些局促不安,说道:“这如何使得?”

朱由崧笑道:“当然不是凭白替你赔付的,你需要把你的马当做抵押!”

朱由崧的确是看上这匹马,如果他没看错,这匹马应该是阿拉伯马,一种后世的名贵马种,如果用来改良蒙古马,可以使蒙古马的体型变大,冲刺速度变快,而且还能够保留他们的耐力,能够孕育出有优秀的战马。

那少年看了看马匹,却有些不舍得,但是如果不赔付,被这些百姓闹到家里,他肯定没好日子过,他们家教极严,如果真让他引起民愤,老爷子肯定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

那只珐琅外壳的摆钟最终以两万两千两白银的价格卖了出去,日升昌记的银票,京城和北方各大城市都能够提取现银。

朱由校跟朱由崧二人平分,朱由校得到这么多钱之后,马上决定下馆子!

杨记烤鸭,北京最著名的烤鸭馆,此时虽然还没有全聚德,不过烤鸭这道菜已经极为风靡,毕竟这道菜相传那是明太祖小时候跟徐达汤和一起给人家养鸭子的时候,偷吃鸭子就是烤着吃的,当上皇帝之后,反倒是怀念起当年小时候偷鸭子吃的那种味道,于是让御膳房的师傅给他做鸭子,开始的时候不得要领,做了板鸭、炖鸭等多种菜式,太祖都不满意,最后御厨问了徐达才明白,于是做了个吊炉给他烤了一只红艳艳的烤鸭,太祖龙颜大悦,因此才有了烤鸭这道京式名菜。

这等轶事,史书当中并无记载,不过此时北京城当中的烤鸭这道菜却已经十分普遍了,朱由校跟朱由崧二人弄上两张荷叶饼,卷上香喷喷的烤鸭片肉,吃的是不亦乐乎,毕竟在宫中,就算是遇上了喜欢的菜,也只能按照宫廷规矩来做,哪有在外面这么自由自在。而且中午的时候,忙着拍卖也着实是饿了。

吃得八成饱之后,二人才算是慢了下来,看到彼此脸上手上都是一股油腻,都不禁相视而笑,他们恐怕也没想到两个皇孙会有这样不知礼仪的时候。

这倒是让旁边的少年有些疑惑,这少年见这两个孩童衣着不凡,出手豪阔,原以为是出身豪门,但是这种吃相很难想象他们是出身大家族。

那少年将马抵押给朱由崧之后,朱由崧原本打算马上把他打发走了,不过听到他的名字方世鸿之后,他却改变了主意,因为经常从他福王那里听说方从哲的事情,他也知道了方从哲的一些事情,而这些方世鸿便是方从哲的大公子。

于是方世鸿便被朱由崧请到了这家名为杨记烤鸭的酒楼上,互通姓名之后,朱由崧自己改名叫洪友苏,而朱由校则改名叫做洪友新,三人便开始推杯换盏起来。

男人之间酒可是联络感情的最佳方式,几个人两壶酒灌下去,已经哥哥弟弟的叫开了,旁边魏进忠和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