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王一系虽然与李太后有些不睦,不过毕竟还是皇家子孙,你李三才对福王和郑贵妃肆意抹黑,还把别人当成傻子,不办你办谁?

现在他们东林党,若是上书给李三才求情,那就是将他们整个东林党都陷进去,这些久经官场的人,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孙如游看了看李三才如此,不禁有些不忍,说道:“元辅大人,难道就真没有一点办法吗?道甫兄,于我们也算是劳苦功高,我们可不能让他没了下场!”

叶向高叹道:“他们的名目也不过是盗用皇木、侵占公地,此等罪名,还不足以致道甫于死罪,不过皇上让李征仪和吴亮嗣过来,就是要为道甫落实这两个罪名,至于操纵铨部,方从哲、亓诗教、官应震这些人也不敢挑明了,他们做的事情,与我们一般无二,这个罪名虽然确实,却不会落实!”

孙如游叹道:“入仕这许多年,原本也希冀澄清官场,终结党争,造福于民,最后却都不自觉地陷入进去!到头来,依然一事无成,反倒不如福王他们,还能造福一地之民。”

叶向高苦笑道:“不过既然身为政敌,我们也不能手软,这次太后已经暗示于我,她时日无多,必须在今年让福王就藩,否则太后一死,皇上再无忌惮,废立便在眼前了!”

孙如游道:“元辅大人放心,联名上书,我们都已经写好了,只是皇上会不会理会,我们就不知道了!”

叶向高抬起头来,看了看渐西坠的太阳,说道:“这件事情我们不过是敲边鼓的,真正的主角,可不是我们!”

万历四十一年,三月下旬东林党人纠结党羽,上书要求福王就藩,这件事情万历帝直接将上疏留中,然后让齐楚浙党跟东林党争吵,上次的梃击案当中,东林党将齐楚浙党摆了一道,方从哲自然不会让东林党的意愿再次得逞。

而且若是福王就藩,太子即位之后,东林党自然独揽大权,他们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这种事情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就在皇帝大臣吵成一团的时候,慈宁宫当中,夕阳的余辉照在窗棂上,透过那种刚刚装上的玻璃窗户,在地面上撒上了一层金辉,此时已然是三月,外面的花花草草已经开始发芽,迎春、紫荆、连翘等几种花卉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出了花朵。

就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时节,慈宁宫主人的生命却即将走到尽头,一个须发皆白却仍然面色红润的老太医,手搭在李太后的手腕上,许久,方才放下,对身边的老宫娥陶若曦说道:“陶嬷嬷,我要给太后开个方子,日后不过不可动怒,亦不可耗费心神!如此方能延年益寿,祛病除毒!”

身边的小宫女罗绮早已经将纸墨笔砚准好妥当,老太医笔走龙蛇,不多时便写下了方子,便要告退。

“若曦,帮我坐起来!”李太后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

陶若曦说道:“太后,您现在应该好好休息,坐起来做什么?”

不过说归说,陶若曦仍然帮李太后直立起来了身体,李太后抚胸说道:“这样也能顺气一些,整天躺着,总归不是好事!”

老太医点点头说道:“太后娘娘,深得养生之道!”

李太后微微一笑,说道:“若是说养生之道,还是余太医更加精通,不知余太医高寿?”

余太医笑道:“微臣今年已经八十有六了!”

李太后叹道:“老人家年高却健壮如夕,可惜哀家却远远不及!”

余太医说道:“老太后辅佐两代帝王,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想来,漫天神佛也会保佑太后的!”

李太后摇摇头,叹道:“自己的身体,自己还不清楚?老太医,你就不用安慰我了,便给我说了吧,我的身体究竟怎么样?老天还给我留下多少时日?有件事事关大明日后,我不能等到人事不知了,再去筹划!”

“这……”余太医叹道:“既然太后娘娘已经如此说了,微臣也不敢隐瞒,太后娘娘操劳过甚,心思不继,已经是油尽灯枯的局面,若是太后娘娘能够按我所说无为养生,延寿两年也是可以,若是仍旧如此,恐怕今年,甚至……”

李太后笑道:“好了,哀家明白,有劳太医!”

余太医微微叹息,拿起药箱便离开了,他明白李太后是不会听自己的规劝的。余太医刚刚离开,李太后便道:“罗绮,去坤宁宫,将郑妃请过来!”

陶若曦却道:“且慢,太后,太医所说的事情,奴婢也听得明白,那太子福王的事情那是皇上自己的事情,太后何为为此操心劳神?”

李太后摇摇头说道:“你是不明白,这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从太祖之时传下来的规矩,这个规矩从成祖之后便无人打破,像是永乐之时的赵王、嘉靖之时的景王,都止步于藩王之位,因此才避免了大明夺嫡的混乱,也使大明朝堂内部无忧,因而承平两百年,可如今皇帝仗着自己宠爱福王,便要打破这个规矩,福王虽然聪慧,可毕竟不能得到大臣的承认,若是大臣拥立其他藩王,势必造成乱世之局!钧儿,是我养出来的孩子,我岂能看着他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对于太后的召唤,郑贵妃自然不敢不来, 虽然二人关系并不和睦,郑贵妃仍然依礼问安,李太后微笑点头,说道:“前些日子的案子,那是别人冤枉了你,累及了皇家名声,此时李三才已经被皇上罢黜,你也不用太多担心了!”

郑贵妃不明其理,只能说道:“谢太后关心!”

李太后点点头,似乎是对她非常满意,说道:“我时日不多,日后照顾皇帝,那还要看你了,只是我想过了,福王逗留京城,才是这混乱之源,若是福王就藩,朝中物议自然平息,那你为何还要让福王留在京中?”

郑贵妃心中一震,他开始明白李太后叫她来的意思了,这是要在她死去之前,将福王上位的希望完全掐灭啊。郑贵妃抿着嘴,脸色也冷了下来,自己儿子那么努力的去做事,自己作为母亲,绝对不可能让他的努力成为无用功。

郑贵妃想了想,说道:“回禀太后,太后明年就是七十大寿了,福王留在京城,是为您祝寿!”

慈圣太后心思深沉,根本不是郑贵妃所能相比,李太后冷冷反问道:“我二子潞王就藩卫辉,是问他是否可以回来祝寿?”

郑贵妃原本应该哑口无言,然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朱由崧的作用,她却有一个绝佳的借口,说道:“福王为皇上建设联合矿业公司,此为朝廷财源,轻易不可换将!”

李太后道:“治国之事,原本是朝廷大臣之事,与藩王无关。我大明史上藩王干政,不是成祖便是宁王,难道你儿子也要做一个‘反王’不成?”

郑贵妃说道:“福王半年便为国库添了近五百万,天下赖此得安,大臣贪腐无度,岂能依靠?至于太后所说‘反王’之事,福王手下不过一个商行,还承担不起‘反王’的罪名!”

李太后说道:“我死后,最后一道懿旨便是让福王之藩,若是我的皇儿能承担这个不孝的罪名,不尊我最后的一道懿旨,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我不希望皇家之间的关系落到如此地步,你不可能成为皇后,更不可能成为太后,福王也不可能成为太子,更不可能成为皇帝,你明白了吗?”

郑贵妃的脸色铁青,忍不住问道:“太后,我入宫几十年来,一直对您礼敬有加,凡有吩咐,皆无怠慢,为何如此偏心?”

李太后幽幽叹息:“皇家的事情,岂能由心而定,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大明的大局!”

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

三月里春光灿烂,地面上却干得厉害,河南直隶再加上山东这华北一带,一项“春雨贵如油”,地里的庄稼也有气无力,好在当地人和庄稼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候,早早挖好了水渠,浇灌庄稼。

农人忙碌着,朱由崧的联合矿业公司倒也没闲着,朱由崧等的冶金专家,已经来到这里,那是一个叫做刘志猛的铁匠,不到三十岁,但是一手铁匠活很多老铁匠也比不上。

对于这个冶金专家,一到来就受到朱由崧的接见,唐铁汉跟老孙头这些高级技师也是相当不服气的,他们在钢铁厂干了半年多,已经深知这铁碳之间的比例,甚至能够按照意愿,分别炼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来,这些钢都是品质上乘的钢铁,相比以前的百炼钢都不遑多让。

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技艺,也是相当自信的,这次正要考核一番这个刘志猛,刘志猛是个典型的和平主义者,平常吃斋念佛,别人对于朱由崧将钢铁用在构筑钢轨、建设房屋和制造车辆上面,都大感浪费,要是用与打造兵器火铳,那可以装备十万人了,而他却对此十分满意,看来朱由崧这个小王爷跟他的理念相同啊,因此他就巴巴地前来投靠小王爷了。

毕竟自从不再出卖“天绝地灭穿心透骨针”之后,他的财源就断了,平常也就给人家打造一些农具过日子,在刘志猛在这里却能够享受高级技师的薪水,再加上各种奖金和他专利收益,每月至少有二十两银子的收益,绝对比当官都舒服。

说到专利,现在还只是一种厂内鼓励工人创新的手段,在大明朝是没办法推广的,现在唐铁汉和老孙头考察的就是刘志猛的专利,二人正在瞅着几块黑黝黝的钢锭,不时敲打两下,这就是刘志猛从他们老家那里带来的两种材料,其中一种被他命名为“寒铁”,另外一种则是叫做“玄铁”,两种钢铁都远比从平炉炼出来的高碳工具钢更加坚硬。

对此唐铁汉和老孙头也不禁佩服,说道:“要是用这种钢铁制成机床刀具,恐怕要比现在的高碳钢刀头更加耐用,这位刘兄弟的收益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

朱由崧笑道:“刘志猛,既然老唐和老孙头都已经通过了,那你每个月都能够得到这种钢材收益的的百分之一,作为你的个人收入,当然现在两种合金钢的生产还远没有开始,要是愿意,我们也能够花每种五百两白银,买断你的两种合金钢专利,你看如何?”

刘志猛不禁叫道:“每种五百两?那不是一千两?这也太多了点吧?”刘志猛的话已经说明了他的选择。

朱由崧笑道:“不多,不多,你要是不满意,我还可以加!”

朱由崧已经认出来,刘志猛带来的那种寒铁实际上就是锰钢,因为锰钢的熔点低,再加上人们偶尔找到被深海洋流带出来的锰结核,打造进兵器之后,兵器的坚硬程度韧性都会有很大提高,因此被称之为“寒铁”。

而那种玄铁,玄铁的特征就是坚硬熔点高,铬的特性最符合不过了,那种玄铁实际上就是铬钢,传说当中的倚天剑屠龙刀都是这种钢材打造的,硅铬猛钨钼钒镍等几种常见的合金元素,一下子就搞出两种来了。

锰钢在制造抗冲击构件或是受力结构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比如挖斗、碎石机、船用钢板和履带等等,而铬的用途就更广泛了,一战二战当中铬和钨是耐热钢的主要添加成分,枪管炮管都有镀铬工艺,大名鼎鼎的98k毛瑟步枪,中国山寨版的叫做“中正式”,枪管就是钨钢镀铬制造的,日后产生的效益,绝对要比他的一千两白银多得多,不过现在刘志猛选择这一千两白银,朱由崧也不会去劝他,反正自己现在不缺钱。

不过唐铁汉和老孙头几个老资格的高级技师却看得眼热,唐铁是厂长,便代表众人对朱由崧说道:“殿下,要是我们别人也发明了这种钢材,是不是也能够得到这种专利费?”

朱由崧笑道:“那是当然,其实除了我们常见的金银铜铁锌锡之类的金属,还有很多其他的金属元素,比如这种寒铁其中就有一种叫做‘锰’的金属,加入之后钢铁真就变得更猛了,既坚硬又有韧性,而另外一种玄铁,里面是一种叫做‘铬’的金属,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耐热耐磨性,其他还有很多,我这里有个小册子,其他还有很多,若是你们真能造的出来,每种五百两白银,只多不少!当然你们只能自己试验,平炉高炉的生产不能停,现在我们要储备大量的钢材,用在北海的建设上面。”

唐铁汉不禁有些担心,问道:“殿下,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朱由崧笑道:“放心,没事,我说过要给你们的,就一定会给你们!别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有那么多功夫,还不如多琢磨一下,怎么弄出一种新的合金钢来!”

朱由崧不禁心想:“懂得元素周期表的人太少了,不过在大明是没办法教习这种奇技淫巧的,看来得到北海之后,才能启动人才教育计划!否则,哪还用我亲自来提醒他们合金钢的事情!”

从京城到遵化的水泥路上,一匹奔马疾驰而过,在这种硬质路面上,这样奔跑是十分伤马的,若是没有特别的急事,一般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人自然就是从京城来的信使,京城当中因为太后的威逼,再加上东林党的附和,郑贵妃和万历帝已经快要受不住这个压力了。

这个信使正是马如蛟在京城留下的一个手下,马如蛟是锦衣卫千户,是世袭的名头,几代经营,手下亲信十个百户,号称是“十大金刚”,此人就是其中老大,名唤冷老大,他来到福王清荷园之前,翻身下马,向守卫出示锦衣卫腰牌之后,纵身跑进了清荷园。

朱常洵见此人急匆匆地跑进来,不禁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冷老大喘息几口,平复呼吸之后,说道:“京中事危,东林党人纠结大批党羽要求福王殿下就藩,甚至很多齐楚浙党的人也被他们收买了,毕竟郑贵妃蛊惑君王的名声不怎么好!方从哲根本控制不住局面。”

朱常洵问道:“怎么会这样,不是李三才已经被罢黜,被驱离京城了吗?”

乔文秀说道:“王爷,我对李三才也有些看法,此人阴谋诡计颇多,算是智计无双,不过阴谋总是上不得台面,而现在东林党的智囊已经换成赵南星,赵南星此人喜好堂堂正正之阵,阴谋总是能够戳破,但是这种阳谋却很难找出应对之法,只能以实力拼杀,若是再给王爷几年时间,未必便不能与东林党较量,不过此时赵南星以太后懿旨为名,发动群臣威逼皇上和贵妃,想要翻盘,很难!”

朱常洵狠狠一拍桌子,怒道:“东林党刚刚赶走了个李三才,又蹦出了个赵南星,老马,马上把崧儿叫过来,或许他会有办法!”

乔文秀摇了摇头,在他看来,就算是朱由崧也很难扭转现在的局势,毕竟现在东林党抓住太后懿旨的这个时机,是占了天时,趁福王不在京城,算是占了地利,东林党团结如一,而齐楚浙党却分崩离析,算是占了人和,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就算是朱由崧再聪明,也很难有法子了。

朱由崧进入清荷园的厅堂当中之时,已经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朱常洵说道:“崧儿,如今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老马,刚刚已经对我说了!”

朱常洵眼睛中尽是希冀的目光,说道:“你可有办法?”

朱由崧摇摇头,叹道:“此时已经回天乏力,父王这太子之位已经无望!”

朱常洵不禁颓然坐倒,眼睛像是失了魂一样,喃喃说道:“这怎么可能?”

朱由崧也明白,若是一直没有希望,朱常洵还未必如此,只是曾经有过希望,甚至成功就在眼前,最后却失败了,这种打击是最伤人的。

朱由崧对在场的人,说道:“乔先生,老马,你们先出去,我要跟父王说些事情!”

众人离开之后,朱由崧说道:“父王,你就真那么想当皇帝?”

朱常洵苦笑道:“生在皇家,谁不想等上个位子!谁想当个米虫,终老一生,不过我要争皇位,却不只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父皇和母妃,父皇母妃伉俪情深,曾经许下‘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誓愿,只是母妃不过是一个皇贵妃,按制是没办法与父皇同葬一穴的,最后留在父皇身边的却是王皇后和王恭妃这两个父皇根本不爱的女子,因此母妃希望我能够成为皇帝,那样她就能成为太后,也就有资格与父皇一同葬入皇陵了!”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好,父皇放心,我不会让皇爷爷和皇祖母至死都无法如愿的!这一点你放心就是!”

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

原本的历史上,的确是如朱常洵所说,万历皇帝死后,光宗即位,尊其母王恭妃为孝靖太后,并且将其和孝端皇后王皇后一起与万历帝合葬,而郑贵妃死后只能孤零零地葬在银泉山,这一对许下生死相依的夫妻,在明朝的党争当中,连遗愿都无法实现。

对于朱由崧的说法,朱常洵也不过认为时宽慰之语,如今朱由崧跟朱常洵也只能迅速回京,在回京之前朱由崧交给魏进忠一百万银子,这些银子对朱由崧来说来得容易,只要有采矿船,他甚至能够从外层空间采集贵重金属。

朱由崧吩咐魏进忠尽量多采购一些棉花粮食,开始向北海运输这些生活物资还有水泥钢材这些生产物资,同时还要从各地购买出海船只,总之各种东西越多越好,一百万不够,朱由崧随时都能拿出另外一百万来,明朝的生产力十分发达,这些物资是不缺的,只是因为这些金银的缺少,才让市场流通萎缩,朱由崧这种做法向国内狂扔金银,也算是为活跃明朝经济服务了。

而接下来福王就藩之后,朱由崧就要开始他的海外计划,大规模向北海移民了。

等朱由崧跟朱常洵一同回到京城,关于就藩之议已经确定了,万历帝正式向内阁下诏,要求内阁拿出一个福王就藩的章程来。大势如此,无论福王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回了。

朱由崧也不禁感叹,就算是他做出了一些影响,东林党仍然势大,他们要将福王打压下去,皇帝都没法阻止,只是可笑那些齐楚浙党,真不愧是一盘散沙,等光宗即位之日,就是他们彻底崩盘之时。

对于皇帝交代下来的福王就藩章程,这件事情内阁还是很上心的,毕竟胜利就在眼前了,他们要做的就是快刀斩乱麻,把福王就藩的事情赶紧处理好,省得夜长梦多。

文渊阁当中叶向高、李汝华等人连夜迅速确定了对福王的赏赐,完成了对福王庄园的划定和一些经济特权的确定。文渊阁是内阁阁臣办公之地,当中有专供阁臣休息的房间,以防止国家有重大变故的时候,这些阁臣必须得连夜办公,福王就藩对于这个大明朝来说也是一个重大变故了,因此叶向高决定跟六部官员一起熬夜拿出一个章程好让福王尽快就藩。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叶向高李汝华等人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心情却是无比的轻松。叶向高整理了一下仪容,不禁叹道:“老啦,当年朝鲜之役之时,我曾在办公内阁几天都不觉得劳累,今天只是熬了一夜,就疲累不堪了!”

李汝华笑道:“元辅大人,如今也算是大功告成,日后国家安泰,便是大人享福的日子了!”

叶向高笑道:“身为宰辅,岂有享福的道理,好了,我们该去向皇上禀告了!”

东林党人认为他们对福王的赏赐已经相当大方了,毕竟他们不愿意此事再起波澜,好不容易将福王赶回洛阳,若是因为赏赐不够,让福王闹起来,可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不过很显然乾清宫当中的咆哮,表明了万历皇帝对这份章程十分的不满意,再加上被这些臣子威逼产生火气,一起都倾斜到了叶向高头上。

“一千顷良田?就算是你们叶家、李三才李家、孙如游孙家你们这些臣子家中也不止一万顷良田,居然只给洵儿他们一家放下一千顷良田,你们这是要打发叫花子吗?”万历皇帝将那份奏章狠狠地砸到叶向高身上,说道:“必须重拟,若是再无法让我满意,我会自己来做!”

叶向高拾起奏章,苦笑道:“皇上,河南原本就地少人稠,大多土地已经有主,根本没有多余的田地给福王了,这一千顷已经是竭尽所能!”

万历帝冷冷说道:“根据锦衣卫奏报,河南总面积大约在250万顷,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人口稠密,并无山势险峻之地,皆为平原可耕之地,近些年来又无黄河泛滥之害,可耕之地面积至少在八十万顷之上,而户部记录当中仅为六十万顷,其中还包括了各省军屯挂靠的数字,若是减去这些,河南在册之地,甚至不足五十万倾,既然除此之外的三十万顷皆为荒废之地,那么福王去接收这些土地,又有何不可?”

叶向高不禁苦笑,按照万历帝的算法这样的确没错,但是他也有苦衷没办法说出口,另外那些不在册的土地可不是荒废之地,而是那些普通农民将土地挂靠在有官身的人家之下,向这些人缴纳租子,而避开朝廷收税的一部分土地。

不过明知如此,叶向高却无法向万历帝说明白,只能眼巴巴问道:“皇上,您看这个数字多少才是合适的?”

万历帝说道:“既然有三十万顷荒废之地,那就拿出十万顷来给福王,让他招人开垦,也算是为我大明朝做些贡献了,另外湖广那里张居正的房产地产也一同交给福王,我亏钱洵儿母子甚多,可不能让他就藩之后,再去受穷!”

叶向高苦笑道:“皇上您就算把我的脑袋砍下来,河南也实在划不出十万顷耕地,皇上,您要说是清丈田亩,我叶向高还有胆子去做,就算是因此得罪了那些河南士绅,我也能留下一世清名,可是给福王殿下划地,这件事情我实在不敢做啊!”

万历皇帝怒道:“给洵儿划地就那么为难吗?你说要给多少?”

叶向高说道:“最多三千顷,再多也不行了!”

万历帝不禁被叶向高气笑了,骂道:“人家都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你这也还得太狠了,我说十万顷,你居然连一半,或是一成,一万顷都不拿出来,给我个三千顷,这绝对不行,既然那些土地不能给我大明上税,那么至少拿出四万顷来!”

叶向高叹道:“皇上,我们如此讨价还价,也是在儿戏,我就给您个准信吧,五千顷,而且还不能光从河南划地,河南山东湖广这些地方都得划出一些土地,这五千顷当中也要包含着张居正的地产!”

万历皇帝似乎感到浑身无力,叹道:“就如此吧,总比什么都的不着要强!”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比历史上好得多的结果了,历史上福王之国,得庄园两万顷,实际上不过是每年两万两的俸禄,并没有实际的土地,各种优惠实际上反倒是那些靠着福王府吃饭的人给侵吞了,福王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倒是为他们背了骂名。

京城,证券交易所。

福王即将就藩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股市上却仍然大火,每天来买卖股票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联合采矿钢铁公司”的股票,那是所有人公认最赚钱最稳妥的“优绩股”,当然这支股票的价格每天都在迅速上升。

此时的交易所的门面已经比以前大了不止一倍,几乎形成了一个大厅,三面都是服务台,另外一面则是挂着各种股票的小木牌,另外一边写着涨跌,以及涨跌的幅度,通过这些东西,也算是提前让明朝人习惯了这些数学和金融知识。

朱由崧跟乔文秀来到京城之后,便来到了交易所,交易所的负责人叫柳三立,字德言,原本是个落第秀才,屡试不第,参加了审计师培训班,此人在数学方面倒是颇有天赋,原本是有望在朝廷审计部门大显身手的。

因为审计师的那些人此时很多已经被朝廷大佬提拔为官了,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个户部主事周康,因为这些人在做事方面的确比那些靠科举出来的人更加可靠,朝廷包括皇帝都已经发现,这些人已经不止是在审计部工作了,他们渗透进了朝廷的户部、兵部、工部等很多部门,这些人虽然不算是重要,不过若是离了他们,朝廷运转马上就会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一样。

柳三立跟那些人不同,他不是一个喜欢那些案牍工作的人,反而对各种金融数字极为敏感。自从被朱由崧调到交易所之后,他总算是如鱼得水,不但自己的天赋得以施展,而且给交易所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第一代熟练的操盘手。

乔文秀看着这些业绩笑道:“德言,这些日子你倒是越发厉害了,江南王家那可是盐商大族,居然在你这里丢下了三十万两银子,灰溜溜地逃回去了!”

柳三立笑道:“乔先生,殿下,王家不过是一只小老鼠,真正的狮子还没有开口呢!最近我们联合采矿钢铁公司的股票,每天都有人成百成百的买进,看来他们所图不小啊!”

朱由崧奇道:“你是说他们有阴谋?”

柳三立点点头说道:“他们无非是想收购到足够的股票之后,大量抛售,引起股价暴跌,打压这一支股票,然后吸引散户抛售,好收购足够的股份,以控制整个联合矿业公司!”

朱由崧笑道:“德言,如今你的眼光是越来也厉害了!”

柳三立却脸色沉静,说道:“殿下,如今联合采矿公司的股票是一支优绩股,而且还是在上涨期间打压这样的股票,他们的财力必然相当相当惊人啊!”

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

朱由崧说道:“你可有办法对付他们?”

柳三立点了点头,说道:“其实并不难,这股市跟别的市场也没什区别,只要在他们抛售之后,迅速吃进这些股票,就不会造成股价下跌,或者等股价下跌之后,直接跟他们争夺股份?”

朱由崧说道:“那么,怎么赚钱最多?”

柳三立说道:“若论赚钱最多的,还是直接吃进这些股票,并且接着他们的收购的时候,也趁机把股票价格拉上去,毕竟现在我们手中还有大量的股票没有挂到市场上,不能让价格跌下去,到时候将这些股票挂上去,自然能大赚一笔,不过这样花费的钱也比较多,而在低价之时跟他们争夺股份的话,我们花费的较少,而且还能够掌握更多的股份!”

朱由崧笑道:“我们手中不需要留什么股份,我只要你在这次狠狠坑他们一把,同时也狠狠地赚一把,我手里的白银要多少有多少,就算是你要千万,我也能给你!”

柳三立苦笑道:“殿下,这次还真是至少需要一千万,我们的联合采矿钢铁公司的半数股票一上市价值就在两千多万,而今已经翻了数番,要是想要跟他们斗,少了一千万还真玩不转呢!”

朱由崧转头对乔文秀说道:“乔先生,我在日升昌记还有多少银子?”

乔文秀说道:“还有三千万两!”对于朱由崧这么多钱,乔文秀虽然有些怀疑来源,却也不敢过多追问,虽然朱由崧日后会是他的女婿,毕竟二人身份有差距。而且这些钱存在日升昌记,也让他们日升昌记借此把产业做大了数倍。

朱由崧说道:“如今能调出多少钱来?”

乔文秀说道:“现在一年当中要投资的项目都已经确立,票号的银两并不宽松,不过调出两千万来不是问题!”

朱由崧对此也很满意,说道:“那就先给德言调一千万两白银,若是不够直接问我要!”

朱由崧正要离开,柳三立却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