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宦-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般快。
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可能,第一,宫中有他们的眼线,并且他们之间传递消息的方式是飞鸽传书。第二,今天这一切,都出自慕容泓的设计,消息也是他自己一早就透出去的。
想到第二点,长安心中一阵发冷。
榻边上那口血,额上吓人的高温,以及太后和众御医的面色可是骗不了人的。若这一切真是慕容泓有意为之,是他设计的一部分,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什么事,让他不惜拿自己的性命做赌,也要设计这场戏?
若这是一场戏,那他昏倒之前那句“如果你再对朕撒谎,朕就杀了你”,莫非,也只是为了试探她而已?毕竟,在那句话之后,他忽然吐血昏迷病入膏肓,如她稍有异心,有很大的可能会弃他而去。
长安并没有行差踏错,然而她还是怔怔地靠着海棠树坐了下来,浑身一阵发软无力。
慕容泓,一个对自己都这般狠的人,一个才十六岁就有如此诡谲城府狠戾心性的人,她真的有把握能在他眼皮子底下以她的方式轻松愉快地活着?
一条路,路上再多荆棘与石头她也不怕去走,但路的尽头必须是她所希望看到的风景。他能与她同患难,他能与她同富贵么?
或者,她压根就不该指望他能给她什么或者能容忍她到什么程度,毕竟毛爷爷说过,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甘露殿内殿,钟慕白和慕容怀瑾并列在榻边,看着榻上面如纸白汗湿双鬓的慕容泓不语。
一旁御史大夫王咎正向杜梦山询问慕容泓的病情,赵枢站在一旁听着。
“痨瘵?这个病我倒是听说过,只是在我印象中,得了痨瘵之人,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方会危及性命,缘何陛下的病情会恶化得这般快?”王咎问。
杜梦山道:“王大人有所不知,不管是何种病,其危险程度都是因人而异。所谓病来如山倒,说的就是如陛下这般本来就不甚强健之人,一旦遇到恶疾,那病情的恶化速度就会如山崩一样……”
“那你们到底能不能治愈陛下?”钟慕白忽然回身打断杜梦山道。
杜梦山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拱手道:“回太尉大人,陛下病情恶化得如此之快,也是下官等没有想到的。如今,恐怕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也就是说你们无能为力了。”钟慕白走过来。他本是武将,身材高大魁梧,杜梦山站在他面前就像一只矮胖的蛤蟆。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杜梦山,目光冷硬地一字字道:“先帝身中毒箭,你们无能为力,陛下突染恶疾,你们无能无力。那你告诉我,太医院存在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杜梦山被他沙场悍将所特有的铁血气场生生迫出了一身冷汗,道:“这、这人力,又岂能与天意相抗衡?”
钟慕白怒道:“天意?你居然敢说先帝驾崩陛下病危是天意!那我看今天你要命丧于我剑下也是天意!”说着就要去拔腰间佩剑。
杜梦山吓得瘫倒在地,连连道:“太尉大人饶命,下官并无此意啊。”
一旁王咎忙上来拦住钟慕白道:“钟太尉请息怒,眼下还是让他们救治陛下要紧。”
正在此时,守在龙榻前的御医忽叫了起来:“陛下、陛下醒了!”
第120章 遗诏
听说慕容泓醒了,殿里够资格凑过去的人都凑了过去。
慕容泓恍恍惚惚地睁开双眼,目光游离了好一会儿才定神。
他看了眼围在榻边的慕容瑛与钟慕白等人,唇角无力地一弯,嘶哑着嗓音道:“如此阵仗……看来朕命不久矣……”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惟王咎立刻接话道:“绝无此事。陛下您洪福齐天,定能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慕容泓看着王咎,声息微弱道:“王爱卿说的话,朕……最爱听。”
“臣不胜荣幸。”王咎作礼道。
慕容泓目光在钟慕白赵枢等人脸上一一扫过,道:“都别围着朕,朕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说着又咳嗽起来。
赵枢等人闻言后退几步,让开了一段距离。
慕容泓咳嗽稍定,雪白的额上又沁出一层冷汗来。
怿心跪在榻前用帕子为他擦拭。
慕容泓问:“怎么是你?”目光在人群中一扫,他再问“长安呢?”
慕容瑛向刘汾使个眼色,刘汾忙出去叫长安进来。
长安来到内殿时,慕容怀瑾正凑在龙榻前轻声询问慕容泓的身体情况,结果这奴才忒没眼色地一下挤进慕容怀瑾与慕容泓中间,跪在榻旁哭丧着脸大声道:“陛下,您快好起来吧。您看您这一病倒,奴才就像一只没了主人看顾的狗,谁都能来踢一脚。”
一旁的闫旭川面色难看起来。
慕容泓弯了弯失了血色的唇,虚弱道:“你这奴才惯常的眼力见儿都哪儿去了?朕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敢得罪人呢。”
长安昂起脖子道:“您是陛下,是真龙天子,奴才不信您会熬不过去。若真熬不过去,也定是御医们没有尽心尽力的缘故。前两天来给您把脉时明明说您只是起居失宜引起的咳嗽,为何这么快便恶化至此,别是庸医误诊吧。”
杜梦山忙道:“安公公,你这话在下不敢苟同。陛下病重,你心中焦急担忧我等都感同身受,可你也不能无凭无据就把屎盆子往我等身上扣啊。”
长安回过脸道:“反正若是陛下不测,奴才也不想活了,有什么不敢说的?陛下刚开始只是咳嗽而已,喝了几天的药不见症状减轻,反而愈发严重,你敢说没有误诊的可能?若杜院正真的问心无愧,不妨对天起誓,若误诊了,杜家男丁砍头女眷充妓,抄家灭族遗臭万年!”
杜梦山被她这恶毒的誓言堵得白了脸,只得装出一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模样,指着长安“你你你”,却又你不出个所以然来。
慕容泓开口对长安道:“好了,休要胡言乱语出口不逊。你且让开一旁,朕有话要对钟太尉说。”
长安挪动膝盖跪至一旁,钟慕白上前道:“陛下有何吩咐?”
慕容泓道:“自去年来了盛京之后,朕便一直不喜欢这座城池,不喜欢这座宫殿。先帝驾崩于此,朕的侄儿也死于来此的路上,每每想到这些,朕都难以释怀,直到后来遇见了这奴才,才过了几天舒心日子。虽则他只是个奴才,朕却也不忍留他一人在宫中备受欺凌,恰他与令公子也薄有几分交情,待朕去后,烦劳钟太尉将他带出宫去,给他一条活路。”
钟慕白道:“陛下切勿妄言。正如王大人所言,陛下春秋鼎盛,定能逢凶化吉。”
慕容泓有些自嘲地一笑,道:“朕算什么春秋鼎盛,先帝才是春秋鼎盛,然而到了要去的时候,还不是谁都留不住……咳咳!”
见他又咳起来,长安忙上去替他抚着胸口。
钟慕白浓眉紧皱地退至一旁。
少倾,慕容泓又缓了过来,喘息了片刻,道:“怿心,准备笔墨纸砚。王爱卿,劳你执笔,朕要立诏。”
“陛下,还不曾到那一步啊……”此时要立诏,自然是立遗诏,王咎等人难免要再劝阻一下。
“不必多言,有备无患。”慕容泓有气无力道。
书桌被抬到了龙榻旁,怿心磨好墨,王咎在椅子上坐定,执笔在手,静候圣喻。
慕容泓道:“王爱卿,你暂将朕所提的几点记下,过后润色即可。”
王咎欠身道:“臣遵命。”
慕容泓闭上双眸休息了一会儿,方睁开眼,看着帐顶缓缓道:“一,朕福薄无能,继先帝之位,却未能报先帝之仇。朕身后,继朕登基之嗣君需承朕之遗志,勿忘先帝、先太子及朕父之仇,追根溯源擒奸摘伏,以图报之。”
慕容泓话音甫落,殿中之人多多少少都露出一丝迷惑之色。他要求继位者报先帝与先太子之仇他们可以理解,但他父亲之仇又从何谈起?当年慕容麟和慕容怀信在东秦宫中的宴席上中毒身亡那桩公案早已了断,幕后黑手刘贵妃与东秦五皇子也早已在后来的战乱中双双殒命,其族分崩离析杳无音讯,还能找谁去为他报仇?
“二,”不给众人仔细思量的时间,慕容泓又开口了,“朕有生之年,未能扫清御宇一统天下,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朕有愧于先帝所托,有愧于天下黎庶。朕身后,望嗣君能承先帝遗志,荡灭贼寇收复失地,保邦于危致治于乱,抚育蒸黎休养苍生。”说完这一段,他又开始咳嗽,长安喂他喝了半盏水才勉强将咳嗽压了下去。
看着他光洁的额上那层涌不歇的冷汗,长安渐渐觉着不妙。诡局或许能设计,人心或许能筹谋,可他这身体状况,眼下看来真的是非常之差啊,扶他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在脱力地颤抖,喝水时连吞咽都困难。从小到大,她见过不少死人,见过不少濒死之人,此刻的慕容泓,与她印象中的那些人,似乎并无多少区别。
察觉到这一点,喂他喝完水后,长安就站在榻旁,静静地观察他。
她不知道他是否正承受着某种剧痛,但他的脸和脖子都白至透明,就像一具随时会失温的玉雕一般。所以,这到底是他存心设计,还是真的已经大限已至?若是他存心设计,她怀疑眼下的局面似乎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毕竟,人的生命力,又如何能精确地计算呢?症状轻了,引不起太后及钟慕白等人的重视,症状重了,他的身体,真的能承受得住么?
慕容泓不看任何人,只闭着眼躺在那儿孱弱地喘息,似是正在积聚仅存的力量,又似正在容受生命的流逝。
满殿凝滞的沉默中,他静静地睁开乌黑的双眸,再开口,目光与语气都带上了一丝冰冷的杀意,道:“以下是朕口谕,不必记录在册。太医院众御医,医术不精不求上进,前不能全先帝于危难,后不能救朕于旦夕,尸位素餐遗祸于君。朕身后,着所有为先帝、为朕诊视过的御医尽皆殉葬。太医院院正杜梦山罪加一等,抄其家,灭其族。”
殿中众御医没想到突然之间祸从天降,愣了一愣之后,不约而同地伏在地上磕头求饶。
杜梦山脸色尤其难看,但比之更难看的,是慕容瑛的面色。面对“殉葬”这两个字,这几个御医还能保持众口一词吗?此时此刻,只消有一个御医反口说慕容泓之所以病重是因为中毒,她的嫌疑便洗涮不清了。毕竟,在钟慕白等人到来之前,这殿中,能做主的只有她。
她满心焦虑,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佯装无意地向赵枢投去一瞥。
赵枢早已看出她面色不对,见状便上前拱手劝谏道:“陛下,有道是‘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殉葬制度不合礼法有违天道,早在百年前便已废除。陛下言芳行洁心迹双清,又何必为了区区数名御医而玷污了您一世英名!”
慕容泓不为所动,只道:“丞相已尽到劝谏之责,然朕意已决。朕之功过是非,朕自行承担,丞相无需赘言了。”
赵枢还想说话,慕容泓一阵咳嗽。
慕容怀瑾趁机对赵枢道:“丞相,御医之事可以容后再说,先让陛下将诏书立完吧。”
赵枢看一眼钟慕白与王咎等人,知道自己此刻若再强行劝阻,难免会显得不知轻重不分主次,于是只得暂且按下。
众御医见赵枢不再为他们请命,心知此番真的是性命难保,个个趴在地上暗自侧头,彼此间交换着只有他们自己才心知肚明的眼神。
慕容瑛掩在袖中的手攥成了拳。
慕容泓此番咳得时间略长,待稍微压下去后,他气息不稳道:“王爱卿,继续。三,朕膝下无子,端王慕容寉乃先帝遗脉,出身正统,然其年幼,其母又正值青春年少。子弱而母强,此乃致祸之源。待朕身后,咳咳,先杀其母郭氏,咳咳咳,咳咳……”说至此处,慕容泓侧过身,一阵控制不住地大咳,忽的又喷出一口血来,随即身子一软,晕了过去。
御医们忙一哄而上。
慕容泓的病况他们是熟知于心的,虽则此刻刀悬于颈,然而决定却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若按着先前杜梦山的吩咐隐瞒实际情况,任由陛下毒发身亡,他们要殉葬。可若此刻揭发真相,就等同于得罪了太后及她身后那股势力,他们也未必能保命。这是真正的骑虎难下进退维谷,所有人都心乱如麻。
慕容怀瑾在外围心焦地徘徊了一阵,忍不住问:“杜太医,这太医院就你们几个御医吗?”
杜梦山满脑子都是慕容泓那句“抄其家,灭其族”,已经没有多余的心力去深思熟虑后再回话,实话实说道:“太医院还有一位御医留守御药房,负责为陛下煎药事宜。”
慕容怀瑾急道:“那还不快派人去叫过来!有道是集思方能广益,多个人一起想办法,陛下也能多一分痊愈的希望。”
杜梦山闻言,习惯性地想去看慕容瑛以征求她的意见,一抬眸才发现钟慕白等人都盯着他。
他忙强行按下那股想要转过头去的冲动,心中忐忑却又别无选择地对侍立一旁的刘汾道:“既如此,就请刘公公派人去请许晋许大夫过来吧。”
第121章 许晋的选择
御药房,许晋仔细地盘点完所有药材库存,净了手从内堂走出来。
甘松及另外一个御药房太监正在熬药。
许晋拿布巾包着药罐盖子揭开看了眼,道:“火头小些,再有两刻就好了。”
话音刚落,外头进来个小太监,道:“许御医,太后着您去甘露殿给陛下瞧病。”
许晋微微愣了一下,随即道:“好,容我拿上药箱。”
“您快着些。”小太监催促道。
许晋回到自己位于太医院后院的房间内,心不在焉满面疑虑地整理药箱。合上箱盖的那一刻,他暗暗叹了口气,收拾好表情,这才背着药箱出了门。
郭晴林站在甘露殿外候着许晋,不多时看到许晋出现在紫宸门那头,他刚想迎上去,眼角余光瞥到甘露殿前人影一闪。
他也未回头去看到底是谁出来了,只作未曾察觉的模样迎上前去,对许晋道:“许御医快着些,太后和诸位大人都等得心急如焚了。”
许晋谦逊道:“劳郭公公相迎,在下医术在太医院不过中下而已,实在是愧不敢当。”
郭晴林一边引着他往殿中去一边道:“许大夫过谦了。杂家虽身居深宫,却也知道赵三公子那双腿可全都仰赖许大夫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功夫……”
走到甘露殿前,郭晴林一抬头,发现刚才出来的是钟慕白。两人匆匆向他行过礼,径直往殿中去了。
许晋进了内殿,殿中之人顿时都将目光投注于他身上,他平生还是第一次如此受人瞩目。
他本是太医院中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的一个人,可如今因为机缘巧合,太医院众御医的身家性命,太后的名誉清白,包括在此事中或多或少都有牵涉的各方势力,都将因为他的到来而受到不可预估的影响。
是相安无事还是变生肘腋,都在他一念之间。
许晋其人相貌清俊身材颀长,举手抬足间既有医者的沉稳细致,又有文人的儒雅清贵,触眼瞬间,便觉是个十分可靠之人。
他中规中矩地向太后及丞相等人行了礼,随即迎着众人各怀心思的目光,去到榻边放下药箱。刚欲去给慕容泓诊脉,杜梦山便将他们之前的诊脉册子递给许晋,不及说话,钟慕白忽冷声道:“许太医还是先给陛下诊脉,再看太医院各位同僚的验脉记录不迟。”
许晋遵命,将册子还给杜梦山,杜梦山只得讪讪地收了。
许晋在床沿边上跪下,探手为昏迷的慕容泓诊脉。
殿中一时鸦雀无声,龙榻旁几名御医看着许晋在那儿仔细把脉,又不能出言提醒他,一时间个个都是额上冷汗直冒。
慕容瑛已经从一开始的慌乱中冷静下来,反正毒又不是她下的,她有什么可紧张的?别说这些御医没胆子反咬一口,就算他们有胆子反咬,无凭无据,钟慕白之流又能奈她何?况且从目前来看,慕容怀瑾,钟慕白,恐怕也不是那么清白。
钟慕白另怀心思她能理解,毕竟他对端王慕容寉的关怀和照顾从来都没有避着旁人。那慕容怀瑾又是怎么回事?他有今天全是拜她所赐,莫非他还有胆子背叛她不成?
他提议让许晋来诊脉,到底是出于无心,还是……早有预谋?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慕容怀瑾,他此刻亦如其他人一般,注意力全都在许晋身上,表面来看,并无异常。
长安也在一旁暗暗观察着在场众人的表情以便揣摩眼下到底是个什么局势。很显然,许晋的到来并不在大多数的人预料之中,对于御医们而言,方才慕容泓下了口谕,如果他驾崩,众御医要殉葬,杜梦山甚至面临抄家灭族,那么许晋的出现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
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许晋的诊断与他们一致,但许晋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慕容泓。于是他们可以借坡下驴,与许晋一起勠力同心力挽狂澜,顺理成章地救回慕容泓,也救回自己的小命。最差的结局,当然就是许晋很可能说出那个令他们冷汗涔涔却又噤若寒蝉的事实。身为御医却隐瞒真相谎报病情,其罪名与弑君无异,一旦坐实,要被抄家灭族的,恐怕就不是杜梦山一人了。
所以,在场众人,唯御医们的脸色最为难看。
钟慕白至始至终都沉着眉宇表情肃然,而赵枢王咎又都是官场老油子,要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什么端倪,自是没那么容易。
比较有趣的是慕容怀瑾,自进殿听说了慕容泓的病情之后,就一直表现得十分关切。如不是知道他与太后慕容瑛同出一脉,只是慕容泓的族叔,而且是鲜少见面的族叔,还真要以为他与慕容泓这个侄儿的关系有多亲密呢。
至于太后,不用揣摩也知她在此事中定然干净不了。长安唯一不明白的还是那件事,慕容泓明明有大把的机会把这个姑母打发掉,为什么就是不动手?
不过此事过后,许晋到底是哪一方的人,大概就能判断出来了。
许晋诊完脉,将慕容泓的手轻轻送回薄毯之下,又检查了一下慕容泓的眼睑,然后回过身来。
见他即将宣布诊断结果,杜梦山等人的心顿时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有那承受能力差些的已经不得不借着跪在地上姿势来支撑自己发软的身体了。
许晋并没有卖什么关子,回过身之后便道:“陛下得的是痨瘵,而且是极为少见的那一种。”
此言一出,杜梦山等人只觉脑中一松,浑身都泛起一层紧绷过后却又蓦然放松的细细密密的酸麻感来。嗓子眼里的那颗心“咚”的一声落回了肚子里,其声音之美妙,足以绕梁三日。
“如何少见?”慕容怀瑾问。
许晋道:“此病罕见就罕见在,发病初期其症状极易与普通的嗽症相混淆,然而病情恶化迅速,不出一月便能致人于死地。”
“哪本书上有关于此病的论述?”钟慕白忽然问。
许晋看他一眼,不假思索:“此病在《百症赋》、《太平圣惠方》及《医心方》等书中皆有记载。”
“既然许御医对此病如此了解,那可有方子施救?”慕容怀瑾问。
许晋迟疑了一下,看着杜梦山道:“治疗的方子自然有,想必杜院正心中也知晓。之所以不敢提出,不过是因为这方子乃是偏方而非正统,且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这一个方子?”慕容怀瑾不死心地追问。
杜梦山接话道:“若有它法,下官等又何至于束手无策狼狈不堪。”
慕容怀瑾看向慕容瑛赵枢等人,意在商议此事。
许晋起身拱手道:“太后娘娘与诸位大人若要商议此事,那下官就先给陛下施针了。”
慕容瑛等人闻言,便都去了外殿。
杜梦山倒是很想与许晋说些什么,碍于长安还在一旁,只得暂且按下,与其他三位御医帮衬着长安将慕容泓上身的衣物褪去。
外殿,慕容瑛屏退殿内所有太监宫女,对几人道:“陛下的病情,诸位大人都了然于胸了。诸位都是国之肱骨中流砥柱,值此危难之际,还望各位群策群力,救陛下于万一。”
赵枢王咎等人自然知道慕容瑛的意思,但此事事关国体,也不是那么好做决定的,故而一时都没有说话。倒是钟慕白直接问了句:“关于御医说的那个方子,太后以为,是否可以一试?”
慕容瑛道:“兹事体大,哀家不过一介女流,如何敢妄自非议?”
钟慕白道:“撇去陛下的身份不谈,单从血脉而言,天下除了端王之外,再没有比您和大司农与陛下更亲近的了,您自然有权力发表意见。”
慕容瑛见推脱不过,只得道:“若太尉大人定要询问哀家的意见,哀家不赞成给陛下试偏方。所谓偏方,都是底下那些瞧不起病的穷苦百姓聊以自慰的土办法罢了,若真的有效,早已被医药典籍收录,又哪还会是偏方呢。陛下眼下身子这般虚弱,可是禁不得折腾了,正如许晋所言,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届时,又有谁能担此重责呢?”
“可若是不试这偏方,照御医所言,陛下的身体,恐怕也熬不得几日。”赵枢眉间忧虑重重。
“臣所见与太后略同,偏方不可信。即便要死马当作活马医,也不能此刻去试。太后与各位大人莫要忘了,陛下之遗诏,可还未立完呢。”慕容怀瑾道。
钟慕白和赵枢闻言,不约而同地向他投去一瞥。
慕容怀瑾道:“下官此话或许有大逆不道之嫌,但正如陛下所言,有备方能无患。陛下若能化险为夷自然是大龑之幸我等之幸,可万一不能,先帝已逝储君未立,向来都是动摇国本之祸,祸起萧墙之源,更何况外头还有赢氏贼寇在虎视眈眈。故而下官以为,不管试不试偏方,第一要务还是要让陛下将诏书立完。”
“动摇国本祸起萧墙?依慕容大人之见,若陛下不测,朝中除了端王之外,莫非还有旁人有资格继承大统?”钟慕白问。
慕容怀瑾道:“陛下无子,先帝仅遗端王一子在世,储君人选自然是除端王之外不做他想,但终归是名正言顺的好。”
钟慕白对众人道:“以陛下如今的病况,不试偏方,熬不得几天。试了偏方,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熬不得几天,但终究还有机会能好起来。依我之见,不如一试。”
慕容瑛等人将目光投向唯一不曾开口的王咎。
察觉众人在看他,王咎好似突然回神一般,一开口却冒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听说这位姓许的御医针灸功夫颇好,也不知陛下在他施针之后,能否醒来?”
众人一听,醍醐灌顶。只要陛下醒来,要不要试这偏方就可以由他自己做主,他们谁都不必担责任了。
慕容瑛看着王咎,心中暗思:这老匹夫果然绝顶聪明圆滑至极,难怪能屹立三朝而不倒。这样的人,改日可以让赵枢去试他一试。若能拉为己用最好,若不能,除非他一直保持中立,如若不然,还真是留他不得。
内殿,许晋在慕容泓身上扎好针之后,让其余几名御医帮忙看着,自己和杜梦山走到一旁。
杜梦山刚想对他方才之援手聊表谢意,许晋制止了他,低声道:“院正大人,余话不必多说,眼下最要紧的是,陛下此病一定得治好。”
杜梦山掏出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道:“我明白要治肯定是治得好的,可是,要不要治的决定权不在我等手里啊。先前话已经放出去了,若是太后丞相他们决定不给陛下试你说的‘偏方’,我们却还是把陛下给治好了,不等同于告诉他们这里面有猫腻么?”
许晋看一眼内殿门处,确定没有人进来,才愈发低声道:“陛下身中之毒,发作时虽与痨瘵极为相似,让人难辨真假,但一旦身亡,其充血的眼睑发黑的太阳穴以及青灰的肤色都会告诉世人,他是死于中毒,而非痨瘵。”
杜梦山悚然一惊,急问:“你如何知晓?”
许晋道:“因为陛下身中之毒,与十四年前太后之兄长慕容怀信和陛下的父亲慕容麟在东秦宫中的宴席上所中之毒是一样的。”
第122章 人心
听说慕容泓所中之毒与当初慕容怀信与慕容麟所中之毒一样,杜梦山更吃惊了,丝毫也未察觉重复地又问了一声:“你如何知晓?”
许晋道:“两位大人毒发时,东秦的萧皇后曾召太医院众御医火速前去救治。当时下官只是太医院的医生,主要差事是为院正背药箱,于是也跟着去了。两位大人如何毒发身亡,生前身后各是何等情状,下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杜梦山心乱如麻,如今太医院众人,只有这个许晋是自东秦时就在宫里的太医院当差的,其他人都是慕容渊和慕容瑛带过来的,对于当初那件公案并不了解,自然也就无从辨别许晋所言到底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此事自然事关重大,他定要将这情况透露给太后才好。若是假的,他的目的又在何处呢?
“莫非方才你帮我等掩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杜梦山问。
许晋点头,道:“正是。陛下年少,在朝中根基不稳,若只是他被毒死,在各方利益权衡利弊之下,或许能将真相遮掩过去。然而,若是陛下毒发之情状与当年两位慕容大人一模一样,此事还能那般容易遮掩过去么?朝中忠于先帝的文臣武将能不一查到底?届时,整个太医院灰飞烟灭不说,整个朝堂恐怕都要陷入腥风血雨之中。下官也不是忧国忧民之人,下官只是不想无辜受累。而眼下,只有将陛下治愈,方能弭祸于无形。”
杜梦山不停地拿帕子摁着额上的汗珠,六神无主。
“杜院正,此事非同儿戏,您若拿不定主意,还是尽快去征询上头的意见。”许晋作了个礼,转身回到了龙榻边上。
王咎的指望并没能实现,因为针灸过后,慕容泓还是未醒。
最后还是不得不由慕容瑛和赵枢钟慕白他们商议到底要不要给慕容泓试那偏方。这次并未耗时太久,因为听杜梦山说他们商议过后得出结论,至少有六成的把握治好慕容泓后,慕容瑛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她决定支持让慕容泓试偏方。
而一开始故意与慕容瑛唱反调的赵枢自然也不可能在治愈把握变大的情况下改变初衷,再加上一开始便支持这一做法的钟慕白,即便慕容怀瑾和王咎都持反对态度,也能以三比二的优势取胜。更何况,王咎这老匹夫至始至终都没有明确表态,慕容怀瑾一人的担忧和顾虑,便更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般一折腾,天就黑了。外臣没有夜宿后宫的先例,赵枢钟慕白等人再不放心,也只得明天再来看结果。
而这些人一走,杜梦山等人也就不用再演戏了,直接配了解毒的方子交给心腹太监去煎药。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甘露殿内殿留了一名御医值夜,许晋则被唤去了长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