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那造反的未婚夫-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淡淡地收回视线,径直上前给老太太请了安。
其实像蒲辰这样的年轻男子,原是不该出现在旁人家的内院深宅里,和年轻姑娘们同席而坐的。
只是今日情况特殊,两家又订有婚约,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宜臻请了安,静静地立在厅堂中央:“不知祖母今日唤我来,是有什么事儿要商议?”
祝老太太牢牢地盯了她半晌,才放下茶盏,缓缓道:“今日喊你来,所为何事,想必你自己心里也有些清楚。。。。。。”
“我不清楚。”
少女直接打断,屈膝行了一礼,垂着眼眸,嗓音平静,“还请祖母明示。”
。。。。。。
整个厅堂都寂静了许久。
似是都没想到她竟然敢摆出这样的态度。
老半晌,还是一旁的祝宜嘉嗤笑一声,语气嘲讽:“事情都到这地步了,你也不必再强撑着与我们推诿演戏了。这桩婚事让给了你,也算是了了二伯娘多年的心愿。。。。。。”
“了了我娘的什么心愿?”
少女抬起眼眸,静静地凝视着她,漆黑的眼眸幽深难测,“又是什么婚事要让给我,三姐姐,你说清楚。”
“祝宜臻你。。。。。”
“住嘴。”
老太太低呵一声,皱着眉,满是沟壑的脸上是毫不留情面的严厉和警告。
嘉姐儿的性子一贯骄纵,祝老太太心底自是清楚的。
若是往常也就算了,可今日还有祭酒家的当家夫人和公子在,决不能让她这样丢祝家的颜面。
祝宜嘉不忿地瞪了祝宜臻一眼,但到底是没再说什么了。
“宜臻,前些日子你意外落水,是辰哥儿出手相救,才让你免遭大难。如今蒲夫人和辰哥儿都在,你怎么连句谢也没有?”
开口的是祝大太太,嘴里说着责怪的话,面上却是笑着的,语气温和,仿佛真的只是在与她说笑而已。
宜臻的视线微微一偏,落在蒲夫人谭氏身上。
蒲夫人是他们府里三太太的嫡姐,祝宜嘉的姨母,因保养得宜,哪怕如今已经四十有六,看上去却和比她小了十岁的三太太差不多年纪。
此刻她坐在八仙椅上,姿态优雅,面色平静,望向祝宜臻的眼里带了点不易察觉的审视。
而在她手边上的蒲辰,大概是已经平复好情绪,已经能面不改色地冲宜臻一点头,一副“虽然我救了你但你很不必对我太过感谢”的淡然模样。
祝大太太还在继续说着:“只是你虽福大命大,这桩子事却已经在外头闹得沸沸扬扬,再压不下去了。老太太为了你的事儿,几宿几宿地睡不着,又与蒲夫人连夜商量了,这才定下了这么个不是法子的法子。”
“前几日你还病着,我也就没急着寻你,免得你在病里也不安生,落下什么后遗症来。”
首座上的祝老太太终于开口了,缓缓道:“今日你身子既已经大好了,这桩婚事,就早些定下来,免得外头话越传越难听,因你一个,整个祝府未出阁的姑娘都被连累了,那才是大灾大难。”
宜臻垂下眼眸,睫毛在眼睑下划开一道沉默的阴影。
她的手藏在衣袖里,握成拳,指甲陷入掌心,越发明显的疼痛感,反而让她愈加清醒起来。
“你三姐把这桩婚事让给了你,是她顾念姐妹情,也是为了祝家和蒲家的体面,你心里要明白她的好,日后若是。。。。。。”
“我竟不知道了。”
又是忽然打断祝老太太的话。
一片寂静中,少女抬起头,弯了弯唇,嗓音极温柔:“我要明白她的什么好?”
“宜臻。。。。。。”
“是她推我落水,眼瞧着我在湖里挣扎却见死不救,还是她不想嫁蒲辰,就把歪心思动到自己亲姐妹身上,拿我出来替她顶锅,还是她和二姐姐联合起来算计我,变本加厉,毁我声名,把我推入虎狼坑?”
她静静地凝视着座上的祝老太太,“祖母,你说我要明白三姐姐的好,值的是哪一件?”
“你说什么呢!”
祝宜嘉再顾不得老太太的警告了,也不知道是为了掩饰心底的心虚,还是真的问心无愧,厉声喝道:“祝宜臻,明明是你自己不小心落得水,把罪名推到我头上来做什么?我何时算计你了!我肯把这桩婚事让给你保全你的名声,已经是看在姐妹情的份上了!”
“你把这桩婚事让给我,卫珩怎么办?”
宜臻偏过头,“这是祖父订下的婚事,我毁了声名不要紧,不能让祖父在天之灵,还背了忘恩负义的罪名。三姐姐,你把你的婚事让给了我,卫家那边,你替我去嫁吗?”
祝宜嘉一窒。
“还是说,你只想嫁给太子,不论是做妾做通房,与亲姊妹共侍一夫,都无所谓?”
这下子,连祝亭霜也坐不住了。
站起身来,冷冷地盯着她:“五妹妹,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些什么?太子也是你可以妄加非议的?!”
“我说三姐姐想嫁给太子,又不是说太子想娶三姐姐。”
少女的语调漫不经心的,“不然,你让三姐姐发誓,说自己这辈子这辈子嫁鸡嫁狗,也绝不会坐上小轿被抬进太子府,你看她敢不敢?”
“祝宜臻,明明是你惹出来的事,凭什么要我发这种无根无据的誓?你有本事,你就拿出证据来。。。。。。”
“好了!”
上方传来祝老太太重重的责令声。
她望着祝宜臻,眼睛里闪过无数复杂的情绪,最终也只是轻叹一声:“臻姐儿,你说的这些,若是没证据,那就是在借着脾气,往你姐妹身上泼脏水。今日我念在你年纪轻不懂事儿,身子又未好全的份上,不与你追究,但你日后要是再这样瞎胡闹乱说话,我就要动家法了。”
宜臻轻嗤了一声。
“你竟是什么态度?我告诉你,这桩婚事,换给你是你的福气。辰哥儿这般人物,哪里不比你前头的那个卫珩好?臻姐儿,你莫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便宜爱给谁给谁,左右我是不会要的。”
少女依旧彻底冷了面,语气冷漠,“这桩婚事,究竟是怎么算计来的,你们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府里的事,究竟为何会传到外头去,你们自己也清楚。”
“。。。。。。”
“祖母,这婚事我不会应,我父母兄弟也不会应,我大姐姐更不会应。三姐姐既然不想嫁,就干脆把婚事退了,这样千方百计地赖到我头上来,说再多也只是白费功夫。”
祝宜嘉一下跳起来:“祝宜臻!你究竟。。。。。”
“祝五姑娘,你究竟知不知道外头已经把话传成了什么样子?”
说话的是方才一直没开口的蒲夫人,抿了一口茶,慢条斯理,“我们辰哥儿是男子,左右不过被人说几句。可你不同,你一个姑娘家,清清白白的名声毁了,日后就再难说亲事。”
她放下杯盏,笑了一笑:“莫说旁的,便是你方才提到的卫家公子,未婚妻传出这样的事情来,但凡男子气概重些,也未必肯应之前的婚约了。”
说了这么多。
只有这句话,真真正正地戳到了宜臻的伤口上。
一下又一下,精准又狠厉,瞬间就是鲜血淋漓。
“那我就吊死在这横梁上证清白。”
少女弯弯唇,视线一点点扫过厅堂内的所有人,语带嘲讽,一字一句说的清楚:“或是剃了发去庙里做尼姑,或是在家建个佛堂青灯古佛,终身不嫁。祝家的名誉,我祝宜臻绝不会连累到半丝儿,但若是要让我顺了那些人面兽心之人的意,绝无可能。”
“臻姐儿,你今日究竟是得了什么失心疯?阴阳怪气的,谁教你这样说话的!”
“我对鬼为何要说人话?”
宜臻摘下发髻上的钗子,手起钗落,直接在手腕上划出一道血口。
那动作果决又利落,血口又深又长,吓人的很,在这寂静无声的厅堂,甚至都能听见银钗刮过血肉的声音,一下把所有人都骇住了。
“我祝宜臻,幼时早就在鬼门关走过一回了,我不怕死。”
她任由血珠子连成线,从腕间滚落下来,染红了衣衫和地面,嗓音柔和又轻缓,“倘若卫家真来退婚,也不用外头传,我拿根绳子自缢在屋门口,以死证清白,绝不污了祝府一个指甲盖儿的声名!”
“祖母,这换亲的主意,您还是再好好想想罢,宜臻先告退了。”
。。。。。。
整个上房的厅堂,静的如同一潭死水。
连丫鬟们战战兢兢的呼吸声都听得极清晰。
直到少女走出去好远,纤弱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里,祝老太太才回过神来,扶着椅子把手,心里又是惊怒又是恐惧,老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
她是真的没料到,素日里脾气最好,连话都从不大声说一句的五丫头,今日连句周旋推诿都没有,一上来就是这般烈性子,破罐子破摔的让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此刻地上还有方才留下的血迹,映衬着青灰的砖石,刺目又骇人。
难不成这事儿,真是如五丫头所说,是二丫头和三丫头算计出来的?
三丫头对太子。。。。。。一时之间,祝老太太只觉得脑仁儿更疼了。
偌大一个祝府,自从老太爷去了后,就再难管了。
再难管了!
。
宜臻提着一只血流不断的手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一下就把红黛她们给吓到了。
“姑娘,你这是怎么了!她们拿你怎么了?思绿,快去拿药和布条来,这是有多狠的心啊,怎么就下得了这样的手。。。。。。。”
宜臻任由她们清洗撒药包扎,面色苍白,额间还有疼出来的冷汗,但一句痛也没喊。
直到伤口都处理好了,她沉默片刻,才小声问:“金掌柜那边,有消息传来吗?”
“轩雅居那头倒是没消息来。”
红黛把金疮药和布条都一一放好,回道,“但今日外头来了一人,说是卫公子派他来的,有话要与您说。”
宜臻有些怀疑:“从京城到江南,往返再快也要小半旬,如今信怕是才到越州,怎的这么快就能派人来?”
“我也这样问了,他说卫公子如今在东昌府,他就是直接从东昌府赶来的。”
这样啊。
宜臻垂眸想了一会儿,点头道:“你让他进来说话罢。”
。
卫珩派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子,隔着帘帐,站在外头,毕恭毕敬:“祝姑娘。”
“你是卫珩叫来的?”
“是。”
“他为何不直接写了信来?”
“我们公子说,如今有人正盯着他,他若是写了信来,怕中途被人截走了,一时消息传不到您这,您着急之下就抹了脖子,便干脆叫我来亲自说了。”
。。。。。。好。
好歹也是通了这么多年信的笔友。
看来卫珩还是了解她的。
宜臻轻轻握住手腕:“那他让你说什么?”
“我们公子让我与您说,他如今在东昌府有要事,一时抽不出空来。您想做什么,只管去轩雅居告诉金掌柜,或是写了信给他,他一概都配合您。”
少女顿了一下:“。。。。。。我想做什么?”
“是。我们公子说,您若想好了要怎么处置,那就怎么处置,不用管难不难做,也不用管要如何做,只告诉了他,他自会替您办到的。”
。。。。。。噢。
那究竟是,要不要退婚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42章
卫珩说让她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卫珩说不用管难不难做,也不用管要如何去做。
宜臻迟疑了许久,最终在天色彻底暗下去时,望着外头院子里影影绰绰的树影和月光,咬着牙信了。
二姐姐三姐姐她没法子,也下不了狠手。
都是一个府的姑娘,毁了其中一个,其余的就能好到哪里去不成。
就像这次,外头把她传的这般不堪,连带着其他几房姑娘的名声都不好听起来。
底下头几个连婚事都还未定的小妹妹们,怕是都要恨死她了吧。
宜臻垂下眼眸。
努力忍住心底的委屈和不甘愿。
她觉得,自己因为那等子小人伤心难过,是很没必要的事儿。
卫珩教过她一个道理。
说沉没成本不必去管,既然都已经成了追究不回来的代价,那再伤心再可惜也只是浪费时间。
倒不如把目光放到前头,想想将来要如何做才是正经。
将来。
宜臻想要蒲辰身败名裂,再没机会翻身,也再没那个熊心豹子胆,去祸害其他的姑娘。
……
“卫珩哥哥,你可否让蒲辰在上元节时,去清风馆一趟?”
“什么时辰。”
“卫珩哥哥,你可否把衣梅子也请去清风馆?”
“可以。”
“卫珩哥哥,我还想要他们两个好好煮一壶酒,彻夜长谈,可不可以?”
“可。”
卫珩在东昌府办事,离京城并不远,用了最矫健的矛隼送信,不过两日半便能有个来回。
这两日半,宜臻不间断的,一日两三封,统共一数,也送了有十几封短信。
卫珩的答复永远都是简短的一个字:可。
而后把事情办的妥妥的,让金掌柜跟她商量具体适宜的时辰。
宜臻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中间行进的越发顺遂了,才略微放下心来,但到最后,免不了又提心吊胆,思绪难安。
她搞不透卫珩如今究竟在做些什么,怎么连太子也拿他没办法,怎么她问他可不可以做的事儿,他都说可,半丝儿犹豫都没有,午前才答应的,晚间便能办好,效率高的让人觉得有些惶恐。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小姑娘越想越觉得不安,半夜里起身给东昌府寄去了一封信。
她其实写了许久。
写写划划,揉成团又展开来,不知费了多少纸,但最后落下的,也就两句话: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万事小心。
收到回信时已是两日后,宜臻正在院子里喂鸟,戚夏云在旁边与她说府里头的事儿。
说老太太气的不行,一直在等着她去服软,又把祝亭霜喊到院里说了好几夜的话,出来时,祝亭霜面色如常,老太太却不是很愉快。
说三太太和三姑娘吵了不止一通架,瞧得出来,三太太是极想挽回和祭酒家公子的婚事的,可三姑娘不愿。
又说到亭詹,最开始还天天闹着要来见五姐姐,后来被老太太硬拘在院子里,渐渐的也就忘了,成日里只记得要去放风筝,一副小孩子脾性。
说着说着,天上忽然传来一声鹰啸。
戚夏云一抬头,就看见一只鹰爪雪白的苍鹰从天空盘旋而下,直直冲着她们袭来,吓得她尖叫一声,抱住头缩在地上。
但什么都未发生。
那只鹰停在一旁的横木上,任宜臻把纸条解下来,懒洋洋地抬了抬爪子。
戚夏云已经呆住了。
“这是我养的一只送信的鸟儿。”
宜臻笑了笑,“它不伤人的,你别担心。”
哦,对,这是矛隼。
这鹰是鹰中之王,飞起来速度比豹子还快,上辈子她尚且活着时,就听说新帝最爱养矛隼。
戚夏云从方才的惊惧中缓过神来,不好意思道:“是我大惊小怪了。臻姐姐,既然你有信来,我就不打扰你了,日后你若想寻人说话,随时都可来找我。”
宜臻冲她一弯唇:“好。”
虽然,到如今她还不知这个表妹究竟为何这么掏心掏肺地对自己。
但既然是对方主动示的好,她也没必要草木皆兵地都打回去。
戚夏云走后,宜臻拆了信,心里头还有几分忐忑和期待。
忐忑的是怕卫珩生气自己插手他的事儿。
期待是在想她插手了他的事儿,卫珩会有个什么反应。
结果信纸一拆开,上头就寥寥一句话:
你莫怕。
没了。
比她的去信还简单。
让宜臻足足看了半刻钟。
最后她面无表情地把信纸收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这样三个字,都能看的这么欢喜。
祝宜臻,你一定是前些日子病邪入体着了魔了罢。
。。。。。。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东巷西街都张灯结彩热闹不断的好日子,今年却出了一桩子大事儿。
满京城的上等权贵圈子里都传遍了。
关于蒲祭酒家的嫡次子和八皇子在清风楼的“争执”。
据说上元节那夜,蒲小公子不去看灯,反而在清风楼会衣梅子呢。
——衣梅子京城有名的戏子,虽是男身,生的一副风流好相貌,比之女子也不遑多让。
结果两人在行那事时,正巧被八皇子撞上了。
这八皇子向来对衣梅子有几分心思,却一直求而不得,如今看到自己心上人与旁人缠绵,如何能忍住,冲上去便将蒲小公子拽拉下来,拳头跟不要命似的往他身上砸。
蒲小公子也是喝多了酒神志不清了,一时半刻没意识到打他的是皇子,竟然也跟着还了手。
两人在清风楼里打的不可开交,半座楼的人都跑出来围观。
那场面,真是可惜自己没见着。
但有人免不了要疑惑,前些日子不是说蒲小公子还和自己未婚妻的姊妹纠缠不清吗?怎么如今又多了个衣梅子,难不成这小公子竟是男女通吃?
传话的人说这你就不知道了。
蒲小公子真是个断袖,他也不敢大喇喇地说出来啊,蒲家还等他传宗接代呢。据说先前就是他未婚妻发现了他和那戏子间的龃龉,闹着要退婚,他们家一时急了,才将主意打到祝五姑娘身上。
也是可怜了五姑娘,好端端,就招惹来这么一场祸事。
好在如今蒲小公子闹出如此荒唐的事儿,这桩婚事便是不退也得退了。
两家人如今没了联系,总比往后成了婚,才事情败露结大仇来得好。
。。。。。。
祝家和蒲家的婚事,退了已经有半月之久。
但祝府里依旧还是人心惶惶。
这么些日子,打从蒲辰与八皇子的事儿闹出来,满京城最惊惧的,不是蒲家,不是八皇子,也不是无辜被牵连其中的清风楼。
而是祝家。
当日宜臻在上房割腕立誓,要么以死证清白,要么就自己想法子,绝不给祝家带去半点污名。
她确实没给祝家带来半点污名。
可如今这结果,也让人太毛骨悚然了些。
祝老太太如今仍无法肯定,辰哥儿的事,究竟与宜臻有没有关系。
但一对上五丫头黑亮的眼珠子,她心底竟莫名升起一股寒意,有再多的话也质问不出口了。
祝老太太都这样,更别说余下的那些子。
除了祝亭霜心底还有几分数,剩下的人,譬如祝宜嘉,如今连走路都不敢靠近寄春居,夜里时常做噩梦,也是梦到宜臻掐着她的脖子来索命。
在她心里,这个五妹妹怕是比厉鬼还可怕些吧。
但是宜臻才不管她们怎么想。
她现在只觉得,自己当初就不该留在京城,随父兄去了黎州,或是隐姓藏名的,和卫珩一起去游历山川该有多好呢。
不听卫珩言。
吃亏在眼前。
原来这句话竟是真的噢。
。。。。。。
。
京城和东昌府虽隔得不远,但到底也还是有些路程的。
这年低没手机没网络,蒲家和八皇子的事儿在京城权贵圈子里传开时,卫珩还正在处理那些缀在自己身后的尾巴。
全是太子派来的小苍蝇。
不算太厉害,却扰人的紧。
他如今之所以在东昌府,也是拜太子所赐。
两月前他还江南时,就已经有对方的眼线安插在身边,卫珩本不想打草惊蛇,可太子的人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实在不太高,跟看不清形势似的,步步把人把绝境里逼。
无冤无仇的,非要弄死才罢休。
卫珩一恼,随手处理了一两个苍蝇,但这点伤亡顿时引起了一国储君的怒火,几乎要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到他身上。
眼线一个跟着一个派过来,半月时间里,刺杀就没断过。
卫珩觉得这样下去不太行。
倒不是怕对方真的会伤到自己,而是担心这种小打小闹会越闹越大,到时候牵扯什么不该牵扯的东西,就不那么愉快了。
毕竟东昌府这边,他有一个马场。
还有一个操练场。
人不多,一两百之数。
但全都是死士。甚至是死士中的精锐。
卫珩不能让自己一个疏忽和侥幸,就暴露这么些年费尽心血养起来的心腹。
所以他亲自北行,到了东昌府。
结果刚停了马车第一日,他就受到了宜臻小崽子委屈吧啦的哭诉信。
一句一句的,字也歪歪扭扭,乱七八糟。
可怜的要命。
就像今日收到的这封信。
小崽子说事情都解决妥当了谢谢你噢。
然后又说,事情都解决妥当了谢谢你了。
顾左右而言他,七拐八绕了大半张信纸,最后她才问:
事情都已经解决妥当了谢谢你。
那事情都已经解决妥当了,你还要不要娶我哦?
当然,以祝宜臻的性格,她自然不可能写的如此直白。
但卫珩瞥一眼就晓得她就是这个意思。
他瞅着信纸最下方画的一只乖巧的猪。
沉默片刻,微微叹息一声。
唉。
惨还是小崽子惨。
这崽子也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打从投胎降世起,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他卷起信纸,放到储物格里。
罢了。
都这么惨了,他还是娶一下好了。
第43章
宜臻没有收到卫珩的回信。
整整三日。
她坐在院子里逗着不怎么灵慧的鹦鹉,觉得有些儿小惆怅。
最后一封信,因为写的有些厚,她怕风一大就把信纸给吹跑了,所以没有绑在矛隼的脚脖子上,而是直接转交给了金掌柜,托他帮忙递一递。
金掌柜就说最近盯着的人有些多,可能不能加急给她送去东昌府了,问她着急还是不急。
宜臻说不急。
慢一些也没关系,还是小心为上,保全自身才是最要紧。
是以,她其实也不晓得,自己那封信如今到了卫珩手里没有。
若是已经到了卫珩手里,卫珩读完了,心里头又会是个什么想法呢?
小姑娘既懊悔又惧怕。
懊悔的是,她明明只想问卫珩还要不要娶她,但写信的时候,也不知脑子里是如何琢磨的,七拐八绕,竟写的十分晦涩。
宜臻很担心卫珩读完了信,也读不懂她想问的问题。
惧怕的是,卫珩真的读懂了她的问题。
然后回她说自己并不想娶了。
毕竟这桩婚事,本来就是祝家报卫家的恩,而不是卫珩欠她的。
倘若宜臻不肯嫁,那就是祝家忘恩负义,没有良心,要被全天下人戳着脊梁骨骂。
但若是卫珩不肯娶,那最多也就是招人议论一两句罢了,怎样也怪不到他头上。
卫珩想不想娶呢?
宜臻觉得说不准就不想了。
虽然,蒲辰后头出了那桩子事,被全京城的人认为是好男风的断袖,也因此没什么人指责她不知廉耻。
但她和一个男子“搂搂抱抱”过,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女子来说,名声上一旦有了污点,就再难洗干净了。
更何况卫珩好像打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这桩婚事没什么兴趣。
小姑娘越想越难过,越想越觉得自己可怜,到最后都快揪着鹦鹉的毛愁哭了。
卫珩要是真的不愿意娶她了怎么办啊?
她上哪儿再去找一个这么家财万贯视金钱如粪土又放任她四处撒欢儿不管的好未婚夫呢?
。。。。。。
宜臻是看过许多话本的人。
什么江湖豪情的,儿女情长的,深宅闺怨的,花妖狐媚的,她都看。
不仅自己寻,还从卫珩那里搜刮来许多。
所以她**岁时,就知晓了和王生私奔的许六娘,知晓了飞上枝头嫁作皇子妃的平民女子杜白霜,知晓了这世间的士子读书人们,对情爱的幻想是个什么模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也这样写道。
可是思慕,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念头呢?
怎么样才晓得自己是不是思慕一个君子呢?
宜臻不太明白。
她也不是没有手帕交,母亲尚还在京城时,也经常会带她出去赴宴,她也有几个交好的闺密姑娘。
只可惜,这些手帕交们,不是年岁比她大些,如今已经出阁了,就是随父兄去了外地。
没人能与她谈一谈这其中的感受。
也因此,等了足足五日还未收到回信时,宜臻决心要专注自己的事业。
——这也是卫珩教她的。
当年小宜臻还是个藏不住话的幼崽子,成日里担忧老是争执的父母,和二姐姐争锋相对的大姐姐,以及行事越发激进的祝府。
卫珩就对她说,左右你说了人家也听不进耳朵里,你倒不如专注自己的事业了。
小宜臻就好奇地问他,我的事业是什么。
卫珩哥哥告诉她,多攒些银子罢。
这样万一有一日,父母和离了,姊妹闹翻了,祝府被流放了。
她还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不至于像她三四岁时养的那只西洋狗一样,看似千娇万宠,其实生死都由着他人来定。
宜臻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是以她这些年,一直在琢磨要攒些东西,而后千方百计地藏到府外头去,免得到时候整个祝府都被查封了,他们连周转的银钱都没有。
这么几年,也攒了好些许呢。
而这次卫珩不给她回信,她就干脆也堵了气不再继续写给他了。
抱着一堆古籍画册在书房,细细地描着边疆领域。
她祝宜臻可不是个忘恩负义的没良心之人,哪怕日后一拍两散了,答应过卫珩要画的疆域图,她还是会细细给他画好的。
。。。。。。
。
正月过的极快,等到宜臻终于把那疆域图描好的时候,就已经是二月上旬了。
她还是没有收到卫珩的回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初春时节,气候已经暖了起来,府里丫鬟们都已换上了春衫,青翠轻便,遥遥望去,鲜嫩的如同雨后刚冒头的新笋。
这日,表小姐戚夏云来寄春居邀五姑娘一块儿出府逛逛。
她道下月便是她大堂哥的生辰,而自己生辰礼还未备,便想着要上街瞧瞧,京城的好东西,向来一定比庆元府的新鲜。
宜臻久居在院里,足不出户的,也想着趁天好出门放放风,对方这么一提,她也就欣然应允了。
她们出府的时辰,正好在辰巳之间。
许是今日的天确实是好,街面上除了本就开着的铺面,还有许多不大的小摊。
琳琅满目,热热闹闹的,让人瞧了心情就忍不住松快起来。
宜臻其实极少和手帕交们相约出府。
她的喜好与同龄的姑娘都有些不太一样,是以逛街也逛不到一块儿去,还不如就写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