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贵妾-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他出城去接西域使团,在入京之前,就已经与灵珠做了笔交易。只要他能帮着促成古丝路复通,那西域就不会将当初之事挑开,让皇上猜忌他。
这笔交易落成,所以暂时相安无事,宋予夺也依着约定暗中调停。
宋予夺当然知道灵珠不会就这么算了,毕竟他当年带兵屠杀西域皇室,这可是血海深仇。一旦所有条款都商定,古丝路复开之后,灵珠随时可以撕破脸,再将旧事给捅出去。
届时皇上知道他早就得知其父是死在自己手中,又怎会不猜疑?只怕转头就能要了他的命。
这就是灵珠打的好算盘。
但这也是他的缓兵之计,只要能拖延出时间,就足够了。
他不能杀灵珠,杀了她,也还会有别人来传这个消息。所以就只能从根源解决,但这就得多些时间来安排布置。
所以两人就这么各自“心怀鬼胎”地耗着,心中早就是你死我活,可在旁人看来,却是一片平和啊。
“说起来,你就不怕家中那位如夫人起疑心?”灵珠似笑非笑道,“我这些日子在宫中听了些旧闻,有人说,将军你对这位如夫人可是情深义重啊。”
她说话时,总是会将尾调拖得长些,像是亲近,又像是威胁。
宋予夺不动声色道:“这种话,公主也信?她根本不能生孕,要她何用?”
这后半句,就忒诛心了些,宋予夺说完之后,心都抽了下,但脸上却还是那副不耐烦的神情。
灵珠勾唇笑了:“若要我说,将军你这样的人是没心肺的……那位如夫人好歹跟了你这么些年,你倒不怕她伤心。”
宋予夺冷笑道:“若不是她,我如今娶的就是公主了。太后当初将她赐下,我总不能违背懿旨,反正府中也不缺她一个人的吃穿用度,权当是养个闲人。至于旁的,与我何干?”
自打认识沈瑜以来,他压根就没说过半句重话,可如今为了打消灵珠的念头,却只能咬着牙这般贬低沈瑜。
他怕灵珠惦记上沈瑜,会以此为威胁。
他这么说,灵珠果然将沈瑜给抛之脑后,只是又嘲讽了句:“你若是有心肺,想来是狼心狗肺才对。”
宋予夺笑了笑,没理会她,转身出了门。
离了驿馆之后,他原是想要回家中去的,可想了想,又调头去了鸿胪寺。
若回了家中,他不知该如何面对沈瑜,而眼下的情形,也不容许他去挂念什么儿女情长。他对沈瑜的情绪一向敏锐,纵然是晚上说几句话,也能察觉出沈瑜的变化。
从书房中摆放的账本,以及看了一半的西域藏书,他隐约能猜到沈瑜想做什么。
但他并没去拦。
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太过凶险,山雨欲来,他并不想将沈瑜牵连其中。若她当真想离开,那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他当初留下沈瑜,承诺了许多,可如今却发现不少事情都是做不到的,甚至还让她受了许多委屈。
这并非是他的本意,可许多事不由人。
宋予夺抬眼看了看天色,无声地叹了口气。
如今是多事之秋,得先解决了这桩大事,才能再论其他。
第111章
其实自打两人相识以来,就少有全然坦诚相待的时候,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隐瞒。
而如今更算得上是“同床异梦”了。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也当真算得上是默契,哪怕心里装了天大的事情,面上也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险险地将这局面给维持得一片平和,相安无事。
古丝路的事情虽是交由大皇子主管,可他本就是个没什么大能耐的人,加之对西域更不了解,所以实质上也不过是挂个名头,大半事情都交给了宋予夺来处理。
毕竟想要的名声已经有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并没工夫在这里耗。
这倒是便宜了宋予夺,他手中拿捏着这件事情,灵珠就不敢轻举妄动,便能再多拖延出些时间来。
朝中暗流涌动,可宋予夺半句没向沈瑜提过,她也不会主动去问,而是将心力都放在了茶楼的生意上。
若说先前还只是犹豫不决,沈瑜如今几乎是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了。
她开始整合倚竹与听音两茶楼的生意,筹备商队的事宜,而雁歌一直兴高采烈地帮着料理这件事,只恨不得明日就能启程一样。
“皇上在大年夜宫宴的时候,不是已经准了古丝路复开的事宜吗?”雁歌摸了摸腰间的匕首,向沈瑜抱怨道,“到现在都有大半个月了,怎么还不见有批文?”
沈瑜耐心道:“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并非是皇上今儿个准了,明日就真能开了的。这两地通商,要协商的事情多了去了,件件事情都得条分缕析地写下来,两方商议定了,方才算是能成。”
再者,除了这些个商人,只怕不少官员也打着这古丝路的主意,自然是要拉锯僵持一段时日的。
以她对朝廷的了解,就没几件事情是真能顺遂地批下来的,不知要经多少人的手,有多少利益的交换,才能落到实处去。
雁歌拖长了声音叹了口气,而后又好奇地问道:“夫人,您可定好了由谁来掌管这支商队?怎么都没听您提起过?”
雁歌跟在沈瑜身边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对沈瑜身边的人手还是有所了解的,点青走后,剩下的掌柜都中庸得很,只怕没哪个是能担得起这重任的。
先前只顾着高兴,如今冷静下来想想,她都有些替沈瑜发愁了。
沈瑜撑着下巴,偏过头去向窗外看了眼,最终还是选择据实以告,毕竟这件事也瞒不了多久了。她指了指自己,轻声道:“我亲自带商队过去。”
“啊?”雁歌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一遍,而后又道,“这怎么能行?”
雁歌震惊不已,可质疑的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地咽了回去。
她很少质疑沈瑜的决定,如今早就养成了习惯,觉着沈瑜既然会这么做,就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
可沈瑜并没解释,慢悠悠地竖起手指,摇了摇:“这事儿你先别同旁人提,等到将来有了合适的时机,我再同你讲。”
雁歌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她先是觉着这事匪夷所思,可真等到冷静下来,却又觉着这事放在沈瑜身上,仿佛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沈瑜原本就不是规规矩矩的世家夫人,也难拿那些旧例来揣度。
沈瑜抬手点了点她的额角,笑道:“忙去。此去并不容易,得准备得周全些才好。”
雁歌对此次古丝路之行很是期待,被她这么一提,也顾不上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随即又去督促着准备事宜了。
沈瑜原是打定了主意,不想跟西府再有半点牵扯的,可偏生不巧,几日后恰是老夫人的大寿,避无可避。
宋予夺推掉了所有差事挤出一天空闲来,宋予璇也从娘家回来为祖母贺寿,她便是再怎么不情愿,也得过去走一遭全了礼数才好。毕竟只要一日未离京,她就还是这东府的如夫人,侯夫人的晚辈。
好在上门来道贺的不知凡几,一日下来宾客都看得眼花缭乱,想来老夫人是没那个功夫跟她计较什么的。毕竟关起门来怎么说都是自家的事情,可若是将这不和摊在众人面前,丢的就是侯府的脸面了。
所以沈瑜还是换了衣裳,梳妆打扮了一番,随着宋予夺过去西府。
这些日子宋予夺忙得厉害,早出晚归,沈瑜还没起的时候他就已经走了,歇下之后方才回来,若认真说起来,这还是两人隔了这么久之后,头一遭在白日里见上一面。
今日宋予夺穿得是宽袍广袖的儒衫,腰背直挺,器宇轩昂,因着天生一副好相貌,所以这般打扮又格外风流倜傥些。他不像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士人那般生涩,也没有混迹官场多年的圆滑,气质浑然天成,刚刚好。
但沈瑜也没什么心思去欣赏,敛眉垂眼,与宋予夺并肩而行,谁也没开口说话。
眼见着都要到西府了,宋予夺方才说了句:“过会儿见过老夫人后,你若是不耐烦留着,就寻个借口回来罢。”
沈瑜这才侧过头去看向他,有些惊讶。
虽然宋予夺先前未曾明白地提过,可她却也知道,宋予夺心底必然是希望她能讨得老夫人的欢心的。像如今这般的嘱咐,仿佛还是头一遭。
像是看出沈瑜的心思,宋予夺无奈地摇了摇头,又道:“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都随你。”
沈瑜眨了眨眼,缓缓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又觉着蹊跷。宋予夺这话像是在说眼前这件事,可若细想起来,却又好似是在暗示什么事情一样。
沈瑜随着宋予夺到了西府,拜见了老夫人。
如今时候尚早,宾客还没来得及上门,可家中的晚辈却早就到了这边,来恭贺老夫人寿辰。满厅尽是家人,老夫人果然没对沈瑜发作,见着她时也只是皱了皱眉,半句话都没多说。
宋家的儿孙们齐聚一堂,沈瑜在这里几乎没落脚的地,以她的身份留着也的确不大合适,便向宋予夺使了个眼色算是知会一声,准备悄无声息地走人。
可谁知她刚到门口,却又被老夫人给叫住了。
老夫人手中还捏着串佛珠,眼皮耷拉着,平静地开口道:“后面佛堂恰好缺个抄经书的,你既然无事,那就去帮着抄经好了。”
侯府夫人寿辰,自然是不能敷衍的,除却抄经,还有捡佛豆,差人到街上散财等一应布置。
这抄经之事,有丫鬟做的,也有家中晚辈做的,但沈瑜觉着老夫人纯粹就是消遣她,真抄了经书,也未必会用。
可老夫人既然开了口,那她就没法回绝,只好含笑应了下来。
宋予夺的手微微攥起,又缓缓松开。他倒也不是不能开口拦下,可权衡之后,最终却到底没说什么,只由着沈瑜去了。
老夫人的吩咐并不算过分,任是谁都挑不出这个错处,他若贸然开口替沈瑜找个借口推了,那才是多此一举。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先前为了告密之事重罚了翠宁,可如今却不能在这大寿之际再跟祖母过不去。
可就算再怎么有道理,但宋予夺心中却还是有些梗,因为他心知肚明,这的确是一种变相的为难。只不过并没到越线的地步,所以为了顾全大局,沈瑜只能认了。
宋予夺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一时恨不得将沈瑜带回东府去,再不让她受半点委屈,一时又觉着,或许沈瑜离开才是好的选择。
他进退维谷,可沈瑜却是平静得很,到佛堂中去后,问一旁的侍女要份笔墨纸砚,便自顾自地提笔抄起佛经来。
前面热闹得很,佛堂就显得很是冷清,沈瑜神色自若地自己磨了墨,继续抄着。
她的字算不上有筋骨,但胜在规矩,抄的佛经也是整整齐齐。哪怕是一直抄到正午,那字迹却还是十分规矩,没有半点浮躁的走势。
老夫人并没放话来让沈瑜离开,侍女也像是得了吩咐一样,绝口不提什么饭食,就任由她在这里饿着肚子抄佛经。
甚至连侍女都换班吃饭去了,她却还是没得半块糕点。
沈瑜揉了揉手上的关节,停了一小会儿,继续抄着。
这点所谓的为难对她来说算不得什么,不说在宫中时如何,往近了说,先前每日需得灌那所谓的补药之时,可是比现在要痛苦百倍。
不过她也没准备就这么老老实实地留着,等到将最后一字抄完之后,她将笔放下,纸向前一推,起身就要走。
一旁的侍女有些慌了,连忙上前道:“如夫人这是要离开?”
“怎么,”沈瑜似笑非笑地回过头来,“莫非谁吩咐了,说我不能离开?”
那侍女面露难色,她先前是得了吩咐,说不许给沈瑜任何吃食茶水,却不想沈瑜竟然甩手就要走人,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不该拦。
沈瑜挑了眉:“今日可是老夫人大寿,你莫非是要在这里跟我闹事?”
她并没动怒,只是似笑非笑地问了句,可侍女却莫名被吓到了,愣是没敢上前去拦,只得任由她离开了佛堂。
沈瑜并没准备再在西府多留,出了佛堂之后,直接就离了老夫人的院子,准备回东府去歇息。
但大抵是流年不利,今日不宜出门,她走了没多久,就碰上了位贵人。
侯夫人是一品诰命,她大寿,上门来的贵客可不少,就连太后那边都赐下了寿礼。所以玉成公主会来走这一趟,也不算多稀奇的事情。
可沈瑜却没料到会如此凑巧,说撞上就撞上了。
沈瑜短暂地愣了一瞬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侧身屈膝行了一礼,请玉成公主先过。
在佛堂耗了这么久,她如今心情也算不上好,若玉成就这么过了,那就算了。若玉成要跟她过不去,那她也没这个耐性去忍让了。
第112章
沈瑜一直觉着稀奇,明明许皇后是个隐忍的性子,可教出来的两个女儿却都跋扈得很,性子上倒像是随了陈贵妃。
锦成公主因着先前那桩事被太后申饬,又被皇后关在清宁宫近一年,出来后倒是学乖了不少。沈瑜听人提过,说锦成嫁给宁谨之后更是性情大改,堪称温柔贤淑。相较之下,倒是玉成公主这个当姐姐的更为出格。
玉成公主自小也是娇生惯养的,后来亲事上出了差池,帝后也自觉是亏欠了她,所以更是就要什么给什么,百依百顺的。就譬如这玉成公主与驸马不和,与旁人有私,帝后又岂会全然不知?但照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她去了。
先前玉成公主到听音茶楼,沈瑜并没露面,而是另想了个法子帮点青解了围。可这事做得却也算不上天衣无缝,若玉成公主有心去查,只怕也不难想到她这里。
事实证明,沈瑜的预感是对的。
玉成公主在沈瑜面前停住了脚步,沈瑜垂着眼,目光所及,只能见着她大红的石榴裙,以及在日光下闪闪发光金线绣纹。她的相貌与锦成有五分相似,凤眼微微上挑,带着几位凌厉。
“这是何人,看着倒是有几分眼熟。”玉成审视着沈瑜,向一旁的侍女问了句。
那侍女方才远远地认出沈瑜,便提醒过自家主子了,如今见玉成又问,随即会意,轻声笑道:“若奴婢没认错,这应该是东府那位如夫人,早前还在皇后娘娘宫中当过好几年的宫女呢。”
她说话时拿腔作调的,便是刻意要给沈瑜难堪,也是奉承玉成的意思。毕竟跟在公主身旁多年,一个眼神,就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才好。
其实若沈瑜还是清宁宫的宫女,那玉成怎么训斥羞辱她都是应当应分的,她也只能受着。可她如今已经是宋予夺的如夫人,还是太后定下的,这么做就有些过了。
沈瑜早就料到今日难以善了,心中早有准备,对这话也是无动于衷。倒是跟在她身后的青溪变了脸色,很是不忿。
玉成的目光落在青溪脸上,勾唇笑道:“怎么,我这侍女说错了不成?”
青溪不敢回嘴,低下头,咬了咬唇。
倒是沈瑜抬眼看向玉成,神色如常地开口道:“并没错。”
玉成盯着沈瑜的脸,试图想要从上面找出点羞愤的神色来,但却并没有。沈瑜很是平静,这让她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心中那股火气莫名大了起来。
“你现在倒像是个不忘本的了,”玉成掸了掸衣袖,嘲讽道,“可真是难得。”
沈瑜不动声色地提醒道:“公主既是来给侯夫人祝寿的,便已经是来晚了,若再耽搁下去,只怕宴席都要散了。”
“那又如何?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谁又敢多嘴,便是我宴席散了再过去,她们照样得恭恭敬敬地迎接。”玉成笑道,“你自然是不懂的。”
玉成言辞间尽是优越,但沈瑜却始终没有她想象中的羞愤,这让她很是不满。在她看来,沈瑜要么就该恭恭敬敬地跪着,要么就得含泪受了这份屈辱,可沈瑜的反应却像是她在没事找事一样。
见她不言,沈瑜问道:“公主可还有旁的话要吩咐?”
玉成磨了磨牙,她也知道自己公主之尊在这里跟个妾室为难,是落了身份,可心中却偏偏梗了一口气。
当年玉成大婚之际,按旧例遣了试婚宫女,偏偏那宫女看起来老实,可内里却是个不安分的。试婚那夜,哭得梨花带雨求了驸马,说若是回宫就只有死路一条,愿端茶倒水侍奉在驸马跟前。
驸马也是个色欲熏心没成算的,竟然真允了,第二日便不肯让嬷嬷将那宫女给带回去。为着此事皇帝大怒,只不过金口玉言,婚事已经定下,哪里有再收回的道理?那件事情闹得很厉害,最后驸马被长辈家法处置,那宫女也直接被悄无声息地灭了口。婚事照旧,但玉成公主与皇家的颜面却到底是损伤了。
因着此事,玉成与驸马生了嫌隙,这些年来始终居住在公主府。
她厌恶驸马不识大体,也恨极了那不安分的试婚宫女,连带着对沈瑜这个试婚宫女存了迁怒。
纵然她也知道这两件事并不能混为一谈,而锦成嫁与宁谨之后也过得很幸福,但还是厌恶着沈瑜这个模样。更何况在宗博义那件事情上,沈瑜还想方设法地坏了她的事,惹来那些酸儒讥讽她的行径。
“宋将军与西域来的那位灵珠公主私交甚笃,只怕过不了多久,父皇就要赐婚了。”玉成另挑了个话头,不怀好意地问道,“你可知道?”
玉成搬出身份来无济于事,索性就从宋予夺下手,想要看一看沈瑜会是怎么个反应。
沈瑜自问跟玉成并没多大的过节,虽想到她会为难,但却也没料到竟这么不依不饶。她对玉成的动机一清二楚,平静地答道:“倒也有所耳闻。宋将军想娶谁就娶谁,与我没多大干系,于旁人就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了。”
玉成听出她最后一句是在讽刺自己,冷笑道:“你倒是看得开。也是,这原本就不是你该碰的东西,当年若不是阴差阳错,你怕是还在清宁宫洒扫,哪轮得到……”
“公主何必非要自降身份,与我为难?”沈瑜见她大有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打断了她,“您若要同我论当年之事,那我也想问一句,旁人不知道也就罢了,难道您也不知道当年我为何会到宋家来?还是说,您想将当年之事翻出来说道说道,再找人评判个对错?”
沈瑜从方才起就不大痛快了,倒不是气,只是觉着可笑。
她知道玉成为何会针对自己——
无非是觉着自己这个试婚宫女爬到了如夫人的位置,实在是太过扎眼,又刚巧触了心中那块积尘多年的隐秘痛楚。
可说一千道一万,这事怎么也怪不到她身上。
当年她为何会到宋家来?不就是为了全了锦成与皇家的颜面吗?若能料到宋予夺会活着回来,只怕锦成自己就巴巴地嫁过来守节了,还用她来填这个火坑?
至于先前那位试婚宫女如何,跟她更没半点干系,她甚至压根没见过那位。
沈瑜一早就知道这些贵人们道貌岸然得很,仗着出身高贵,便觉着旁人都该随着她的心意,黑的也能说成白的。她也早就默认了这个规则,这么些年来大多时候都安分守己,可如今却委实不耐烦得很。
这件事情,分明是皇家更怕翻出来,玉成为了羞辱她,倒敢拿着这事到她面前讥讽!
她倒是没什么怕的,难道玉成真敢来撕扯此事不成?
玉成倒是早就听自家妹子提过沈瑜,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但这倒是头一次见识沈瑜的厉害,愣了一瞬后气笑了:“你疯了不成?”
这么些年,还没几个人敢在她面前这么张狂。
“公主难道未曾听令妹提过当年太后的观云殿中发生的事?”沈瑜微微一笑。
玉成:“……”
她自然是知道这件事的,当年锦成被关在清宁宫近一年光景严加管束,便是因为观云殿之事。锦成声泪俱下地向她控诉过沈瑜这个人有多阴狠,可或许是时过境迁,又或许是沈瑜看起来太过纯良的缘故,她竟给忘了。
沈瑜如今这模样看起来颇有些邪性,玉成一时之间竟有些拿捏不准,愣住了。
“时辰不早了,”沈瑜看了眼天色,一拂衣袖,“公主还是请。”
玉成方才说得嚣张,可实际上却也不敢在侯府中做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毕竟今日还是老夫人的寿辰。
她怔了一瞬,冷笑道:“你且给我等着。”
沈瑜又屈膝行了一礼,头却并没低下,而是迎着玉成的目光忘了回去,而后恍若未闻地离开了。
青溪忙不迭地跟上,脸色惨白,抚着胸口顺了顺气,方才忐忑地向沈瑜道:“夫人,您方才……”
她结结巴巴的,像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似的。
青溪是知道沈瑜的性情的,虽说大多时候都很随和好说话,可在有些事情上却是异常固执,分毫不让。可……今日遇着的可是玉成公主啊!
“您方才把公主给得罪狠了,”青溪忧心忡忡,“玉成公主可是大皇子的嫡姐,若将来大皇子当了太子地位稳固,她怕是不会轻易放过。”
她都能想到的事情,沈瑜自然不会忽略。
方才玉成显然已经是气急,但仍就选择了暂且隐忍,无非就是怕这种关头横生枝节会影响了大皇子。而临走时放的那句狠话,也是准备等到“秋后算账”的意思。
沈瑜无声地笑了:“她想秋后算账,那也得看看能不能挨到过秋。”
宋予夺在西府那边待客,一直到傍晚众人皆散去,他才得了空,紧赶慢赶地回了东府这边。他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忙得厉害,如今方才捞着个空,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中。
偌大的庭院很是安静,此时方才立春,便是出了太阳,也始终带着三分挥之不去的寒气。院角的花树冒了新芽,稍稍添了些生机。
宋予夺驻足在院中,犹豫片刻,方才进了正房。
沈瑜在书房试茶,见他过来后,微微颔首,但却并没说话。
“先前在西府之时……”宋予夺话说了一半,就卡住了。
他知道沈瑜又“受委屈”了,也知道这些话说来无用,所以就只能站在那里,欲言又止。
沈瑜抬眼看向他,眼神中也带上些无奈,最后摇头笑道:“你不该是这样的。”
宋予夺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合该是意气风发,杀伐决断,而不是在这里为了些儿女情长优柔寡断。
他二人都是聪明人,这些日子虽什么都没说,可也都有所察觉,如今这一个对视,就足够他们看明白彼此的心意了。
“我不怪你,”沈瑜切了盏新茶,推与他,垂眼道,“只是我也不该是这样的。”
她其实没什么大志向,在宫中之时想的是攒点银钱等着年纪到了就离宫,出宫之后,想的是做点小生意赚点钱。
她没想过攀龙附凤,也没想过什么家财万贯。
但不管再怎么胸无大志,她也不该是居于后宅之中,为了博老夫人喜欢而拼命想要生个孩子的人。
沈瑜与宋予夺是因缘际会,试着同行了一段路途,最后发现不合,就到了该分开的时候。
宋予夺接过那盏茶,摩挲着杯壁,半晌之后方才开口道:“你想要什么时候离开?”
“少则十天,多则一月。”
“你既然已经想好,我也不拦你。”宋予夺握紧了那杯子,“若是有什么要我帮的,尽管开口就是。”
当年宋予夺刚回来时,沈瑜没法立刻离开,因为那时宋家正在风口浪尖上,不合适。而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京中又有新的奇闻轶事,而整个朝廷的关注都放在立储之争上,没人会去关心她这么个将军府的妾室如何。
“后宅与生意的事情我都交给了赵管家,你不必费心,偶尔问上一句就够了……”沈瑜缓缓地说着,将自己若能想到的事情都讲了,“至于三姑娘,改日我自己去见她。”
“好。”宋予夺就说了这么一句,仿佛再没旁的话了。
他也的确不知道该说什么。沈瑜早年决定留下的时候犹豫了许久,可如今想要离开,却异常地果断,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他总不能再去说什么挽留的话。
当年宋予夺执意留下沈瑜,有许多缘由,他自己也很难说清楚。纵然到了如今这地步,他也不后悔自己当年的决定,只是觉着可惜——
他与沈瑜,没遇上对的时候。
“还有一桩事,”沈瑜将先前与玉成公主对上之事大略讲了,而后问道,“我这次算是把她给得罪狠了,应当没碍着你的正事?”
宋予夺沉默了一瞬,摇头笑道:“你这是眼看着要走了,也就债多不压身了?”
“这么说也有道理。”沈瑜被他这形容给都笑了,原本凝重的气氛一缓。
沈瑜知道宋予夺在筹谋什么事,也知道他必然不会站在大皇子与三皇子任意一方,可却不知道他究竟准备怎么做。只是这种阴私之事原本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她并没准备去探听,想了又想,只嘱咐了句,“你千万小心,多加保重。”
宋予夺一笑:“知道了。”
摊牌比沈瑜所想的要容易许多,生意上的事情早就打点好,余下的,就是将宋家的事情安排妥当。毕竟宋予夺忙着朝局之事,怕是没那个功夫理会这些,好在她这些年也把赵管家给练了出来,不必再费多大的功夫。
沈瑜最为难的事情,是向宋予璇提及此事,这是个不小的麻烦。
宋予璇与她关系深厚,届时少不了要问许多,可感情之事向来是“不足为外人道也”,而她与宋予夺之间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到最后,她也只是将宋予璇约出来喝了杯茶,闲聊了许多,最后留了封信给管家,吩咐他等自己离开后再给三姑娘送过去。
茶楼的生意,她已经尽数安排妥当,只等着古丝路最后的批文下放,便启程带着商队赶赴古丝路。
可沈瑜怎么都没能料到,在自己离京之前,竟又撞上了一桩大事。
此年的科举,竟被揭出了舞弊案。
第113章
朝中局势本就是暗流涌动,而这次的科举舞弊案,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还能维系的表面平和霎时变得剑拔弩张。
连沈瑜这种一心忙着生意的,也不可避免地听到了不少。
这次的科举舞弊案很是严重,牵连在内的书生足有几十人,皇上大怒,着三司联手来查办这件事情。而追溯之后,发现这些书生竟大都是常在四味茶楼流连的,平素里也有私交在。
查到这里,这事儿就更严重了。
朝臣们心知肚明,这四味茶楼是三皇子的手笔,若是遇着旁的案子,或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如今可是皇上亲自指派的三司会审,谁敢有半点疏忽?
谁也没料到,一个科举舞弊案能把三皇子给扯进水中。皇上下令严查,这么一来,连带着他那一派的朝臣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老老实实地观望着。
有上次两败俱伤的经验后,大皇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