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家贵妾-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青来得这样早,沈瑜算了算日子,发现她这应当是一出宫,就寻了过来的。
  青溪去传话,令人请点青进来。沈瑜也没在屋中坐着干等,索性迎了出去,在花园中遇着了进府的点青。
  点青已经换下了宫装,穿了天蓝色的衣裙,长发也不必再像先前在宫中之时按制式梳得规规矩矩,斜斜地挽了个垂云髻,鬓角还有一缕碎发垂下,簪了根珍珠缠丝的步摇。
  她跟在引路丫鬟身后,不疾不徐地走着,神情舒缓。及至看见沈瑜后,眼神一亮,还未开口,脸上便带出三分笑意来。
  沈瑜与她对视着,抿唇笑了:“许久不见。”
  “可是有好久了,”点青手中还拎着个包袱,端详着沈瑜,“你倒是没怎么变,还是那么个模样。”
  沈瑜打发了那丫鬟,亲自引着点青向修齐居走去:“你如今这模样,仿佛是比先前在宫中之时要好些。”
  “岂止是好些,是好了这么一大截。”点青开玩笑似的拿手比划了下,而后摇头笑道,“出了那宫门,总算是不用再担心说错话做错事,一个不妨就将小命都赔进去,自然是要好许多的。”
  在宫中,虽说衣食无忧,可承担的风险却是不小。尤其是像她们这样无权无势的宫女,运气不好犯在哪个贵人手中,就真是性命堪忧。
  就好比当年陈贵妃与皇后为难之时,点青自问做不到沈瑜那样,在贵妃面前还能面不改色地辩解,也没什么攀高枝的妄想,所以一到出宫的年纪,便忙不迭地离开了。
  沈瑜无声地笑了笑:“是这个道理。”
  这一年来,沈瑜在宋家过得顺风顺水,尤其是在东府,没人会不长眼色地来触她霉头。相较之下,在宫中那十年,实在算得上是如履薄冰了。
  跟在沈瑜身旁时,点青就不再像先前那般谨小慎微,扫了眼这园子里的景致,随口道:“这园子看起来倒是别致。”
  “这是仿着南边的园林样式来的,”沈瑜只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并没多说,随即又问道,“你这是一出宫,你过来我这里了?”
  “是啊,”点青看出她的心思,“早在我入宫之前,爹娘就已经过世,我也没什么兄弟姊妹,如今也没回去的必要。至于那些同村的叔伯弟兄……不见也罢。”
  说着,她撇了撇嘴,神情之中满是嫌弃。
  沈瑜是过来人,一见她这模样,差不多就猜了个七七八八,轻声道:“的确没什么回去的必要了。”
  两人就这么闲聊着,转眼就到了修齐居。
  点青的目光在门口立着的那巨石上停留了一瞬,注意到其上数不清的剑痕后,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小声道:“这宋将军,如今可是在家中?”
  “是,不过你不必担心,他大多时候都是在书房之中……”
  沈瑜这话才说了一半,便卡住了,因为刚一进院门,她就见着了在廊下坐着的宋予夺。
  许是因着今日难得的好天气,宋予夺竟出了门。
  说嘴打嘴,沈瑜一时之间简直不知该作何反应,连她身侧的点青都有些哭笑不得。
  “青溪,请客人先到我房中稍作歇息,我过会儿就去。”沈瑜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去向宋予夺报备一声。她行至正房廊下,在几步远的距离停住了脚步,向宋予夺道,“将军,这是我先前在宫中之时的一位故交,如今刚离宫,所以来我这里暂住些时日。等到妥善安置后,就……”
  “既是你的朋友,那就是宋家的客人,”宋予夺放下手中的书,抬眼看向沈瑜,“尽管住就是,不必特地知会我。”
  自从将事情说开定下约定后,两人便心照不宣地不再提那些旧事,仍旧是沈瑜操持生意,宋予夺治腿伤,偶尔会出门去会一会朋友。
  沈瑜是将自己当成个宋家的管家,等到宋予夺有意定亲之时,便跟他算明白了账,拿了自己该拿的银子走人,绝不掺和旁的事情。
  宋予夺没再去干涉过她,自打先前失言,惹得沈瑜难得发作过一次后,他就没再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只能徐徐图之,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他一时半会儿并没准备去定什么亲,而沈瑜也没非离开不可的必要。
  再者,如今云氏刚离开没多久,若沈瑜再走,只怕会给宋家惹来更大的非议。她虽没明说,以宋予夺对她的了解,她应当不会在这种关头离开的。
  沈瑜并不知道宋予夺在想些什么,知会过他后,就立时回了自己房中去见点青。
  “方才那就是宋将军啊,”点青已经坐定,见她进门来,笑了声,“我原以为这些沙场征战的将军都凶得很,但他见着你时,倒是称得上温和了。”
  她捧起茶盏,遮去了半张脸,目光却格外意味深长,又调侃道:“你如今看起来,也比先前在宫中时要圆润了些,想来这一年来在宋家过得很好。”
  沈瑜无奈地笑了笑,没搭话,只示意青溪先出门去。
  “当初你要来宋家,我还一直为你不值。却不想宋将军竟能活着回来,还打下那样大的功绩,下个月将士还朝论功行赏,他必会加官进爵,倒也不算是亏。”没有侍女在一旁,点青言辞间也没什么顾忌,与沈瑜推心置腹道,“只是他如今这地位,想要同他结亲的不在少数,你得早做打算才好。”
  说完,她又勾着唇补充了句:“这话是晴云姑姑托我转告你的。”
  这的确像是晴云能说出来的话,若是旁人,沈瑜还能说句“不劳挂念”,可对上晴云的叮嘱,她也只能无奈道:“我明白了。”
  沈瑜也捧了杯茶,调转了话题,跟她闲聊许久。
  点青是从尚宫局出来的人,对宫中的风吹草动自然是要比大多数人更敏锐些,沈瑜从她这里得知了这一年来宫中发生过的大事,心中也算是大致有了数。
  后宫之中,仍旧是皇后与贵妃两拨势力,可自打当初两位皇子大婚之后,皇上便开始着意偏向大皇子,给他安排了不少事情来历练。但或许是觉着亏待了三皇子,他在后宫之中,倒是更偏心贵妃了些。
  再者就是如兰与如莲姊妹,当初沈瑜离宫之时,如兰不过是个采女,不过短短一年的功夫,她如今竟已是正五品的才人。而据点青所说,她如今也怀有身孕,若将来能生下皇子,这位分还能再往前进一进。
  当年沈瑜初见她二人时,她们不过是掖庭的宫女,后来几经周折,还险些丧了命。谁能料想到会有今日,着实是令人唏嘘。
  “这位兰才人,当年尚在掖庭,就敢铤而走险让自己妹妹用一方手帕引了皇上来,能有今日倒也不算奇事。”点青感慨了句,转而又道,“算了,好不容易出宫来,不提这些了。”
  沈瑜莞尔一笑,同她提了提绸缎庄的生意之事。
  点青原本已经有些疲了,可听她说了这事后,连茶水也顾不上喝,微微抿着唇,仔仔细细地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点。
  “大致就是这样,”沈瑜补充了句,“具体的事宜我还没来得及想,你若愿意接手,我们便一起筹划。”
  点青眼神很亮,盯着她:“这事……你能做主吗?”
  沈瑜没解释,只斩钉截铁地答了声:“能。”
  点青又犹豫了会儿,重重地点了点头:“那好。既然你这么信我,那我就来试一试,争取不辜负你的信任。”
  “你可是尚宫局的司服,”沈瑜开玩笑道,“若是连你都信不过,我还能找谁去?”
  这件事就这么讲定,点青只休息了一日,便紧锣密鼓地跟沈瑜张罗起来。
  重开一家铺子,并不难,可若是想要一开始就有个好势头,就得好好筹划了。
  沈瑜还有旁的事情要料理,所以这件事大半还是落在了点青身上,她不过是适时提供些意见罢了。
  “我觉着开张之前,可以……”点青大致向她讲了自己的想法,目光触及桌上勾画着的笺纸时,新奇道,“你这又是在忙什么?”
  她跟沈瑜都是晴云教出来的人,连记账的习惯都相仿,所以只扫了一眼就大致猜出沈瑜这是在谋划什么。
  “你这是想再开个铺子?”点青迟疑道,“但这本金仿佛是有点少啊。”
  沈瑜掩去了那信笺,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不是宋家的生意,是我自己这些年攒的银钱。”
  这是她的全部身家,可跟宋家的生意比起来,难免相形见绌。
  “你这又是何必?”点青并不知道她的打算,只是打趣了句,“要攒个私房钱不成?”
  沈瑜未置可否,含糊不清地笑着糊弄了过去。
  绸缎庄的生意筹谋得七七八八,那铺子需得重新装潢,点青便趁着沈瑜有空,邀她到那铺子实地去看了一遭。
  她兴高采烈的,沈瑜也没扫她兴致,令人套了车到绸缎庄去走了一趟。
  马车从长安大街上驶过,点青不必顾忌什么宫规的约束,直接挑开了窗帘向外看去,同沈瑜感慨着。
  在宫中那么些年,如今乍一出来,见着什么都觉得稀奇有趣。
  沈瑜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撑着腮,透过车窗向外瞟了一眼。就这一眼,好巧不巧地就见个眼熟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穿着半新不旧的红裙子,梳着双丫髻,被几个家丁堵在街角,也不知是在说些什么。
  沈瑜眼皮一跳,倏然想起了这小姑娘的身份——
  正是先前她在津西院之时,见过的那个。


第64章 带孩子?
  沈瑜的记性一向很好,再加之这小姑娘先前给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只这么匆匆一眼,就认出她来。
  看那架势,她像是在被人为难,在那几个人高马大的家丁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瘦弱。
  沈瑜下意识地叫停了马车:“停一停。”
  因着这大街上来来往往有不少人,所以马车行驶得并不快,她这么一出声,随即就停了下来。
  点青疑惑道:“什么事?”
  沈瑜复又挑开车帘,向后看了眼,而后吩咐青溪道:“你去那边看看,若是无事就算了,若是她被人为难了,你就帮她解围带回来。”
  青溪还没认出那小姑娘,虽有些疑惑,但随即还是应了下来,按着沈瑜的吩咐去办了。
  “怎么,你认识那小姑娘?”点青也向后瞥了眼,眉头微皱。
  沈瑜放下车帘,坐了回去:“算是。”
  “她这么小的年纪,还是个姑娘家,怎么独自在外?”点青随口问了句,“她爹娘呢?”
  点青不过是随口一问,可却正是切中要害。
  沈瑜叹了口气,将宋家津西院的事情三言两语地同她讲了,而后道:“我先前见她,便是在津西院,想来她爹娘大抵是都不在了的。”
  点青委实没想到竟会是这样,一时之间也有些怅然:“她也算是忠烈之后了,只可惜……”
  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人数都数不清,只有那些有家世地位的,后人才能得到几分荫蔽,被旁人称上一句“忠烈之后”。
  更多的,只能算是家破人亡罢了。
  若不是有她有几分运道,能到这津西院来,如今还不知会落得怎么样的境地。
  知晓她的身世后,点青又感慨了句:“宋将军倒也是有心了。”
  这么个小院子,能帮的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多少算是一份心意。宋予夺这个人,虽是沙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但心却并不冷硬,性情也宽厚得很。
  沈瑜有时也觉着稀奇,明明宋老将军去得早,云氏又一向对后宅之事不闻不问,可宋予夺、宋予璇这对兄妹却并没长歪。比之那些世家养出的纨绔公子,又或者矜贵的闺秀们,不知好了多少。
  宋家是武将世家,可到如今这一辈,西府那边的两位公子却只能算是略通骑射,将来要走的也是文官的路子,靠着自家祖辈的荫蔽谋个官,熬资历罢了。
  世家出身的公子们,大都是也这个规划。
  相较之下,宋予夺在这一代中,已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宋予夺少年便上沙场历练,征战多年九死一生,拿命挣来了实打实的功绩,如今已是跟西府二老爷一个官阶。
  等到日后再论功行赏加封,说不准这官职还会在他二叔之上。
  倒也难怪那么多人盯着,想要同他结亲。
  沈瑜想了些有的没的,回过神时,点青已经将那小姑娘给带了回来。
  “上车,”沈瑜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确保没受什么伤后,方才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姑娘坐在一角,有些拘谨地低着头,听沈瑜这么问后,抬眼看向她,又飞快地移开了目光,小声道:“俞雁歌。”
  先前沈瑜是看过津西院那边的名册的,只是没能把那些名字跟人对上号,如今她这么一说,便知道了是哪三个字。
  马车继续向着绸缎庄的方向驾去,沈瑜道:“我还有些事要办,等到晚些时候,再送你回津西院去。”
  雁歌先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而后低声道:“其实不用那么麻烦,我可以自己回去的。”
  说完,她又抬眼看向沈瑜。
  沈瑜淡淡地笑了笑,神情温和,可实际上却并没理会她这句,仿佛是没听见一样。
  雁歌还记得沈瑜,也知道当初是沈瑜换了那批玩忽职守的婆子,又指派了新的管事姑姑来打理津西院,那之后,津西院的衣食都比先前好了许多。
  她打心眼里感激着沈瑜,就像是感激宋将军一样。
  所以被沈瑜撞着这事儿后,她便一直有些心虚,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低头抠着自己的手指。
  沈瑜问青溪道:“方才那是谁家的人?”
  “他们自报家门,说是吴家的,还说了些有的没的,让我识相点就闪开。”青溪摊了摊手,“可我也没听过京中有这么户人家,便报了咱们将军府的名头带雁歌走,让他们有事来将军府找。”
  “吴家?”沈瑜想了想,又看向点青,“你知道吗?”
  点青摇头笑道:“这我倒也没听说过。想来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更不是什么世家,不然断然没有我们未曾听过的道理。”
  一直沉默着的雁歌忍不住开口道:“吴家是做生意的富商,以前是在南边,这两年来了京城。跟官府的人有些交情,所以这京中的平民,大都不敢招惹他家。”
  见她主动开了口,点青与沈瑜对视一眼,调侃道:“既然旁人都不敢招惹,你怎么就敢了?”
  “并非是我有意招惹他们,只是他家那小公子行事太过嚣张跋扈,掀了婆婆的摊子,还要反咬一口,说是婆婆挡了他的路。”雁歌咬了咬唇,“我一时气不过,就打了他,结果他就叫来了这么多家丁……”
  提及此事,她还是有些气呼呼的。
  点青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雁歌,她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身形纤瘦,而且还是个姑娘家,点青实在是想象不出她捋袖子打人的模样。
  然而作为亲眼见过她拎着两个同龄的男孩扔到树下的人,沈瑜倒是信了她这说辞。
  面对点青惊诧的神情,雁歌弱弱地解释了句:“我力气天生就比旁人大,所以……”
  想到先前的情形,沈瑜无声地笑了笑,可随即又收敛了笑意,开口道:“这事你虽是好心,可却未免有些太过鲁莽。今日是我凑巧路过,才能为你解围,可若是没有遇上我,你又待如何呢?”
  “我……”雁歌张了张嘴,可却什么都没能说出来。
  方才被那些家丁围起来时,她表面上虽没认怂,可心中多少已经有些慌了,说到底她也就是力气大些罢了,并不会武功,更不能以一敌十。
  以那些人一贯的做派,若不是有沈瑜遣人为她解围,只怕她就真要倒大霉了。
  “再有,津西院的管事姑姑呢?”沈瑜追问道,“如今这时候,她怎么就放心你一个小姑娘家独自一人出门?”
  虽说沈瑜如今并不管后宅之事,但是还是有所了解,与宋予璇闲聊之时也听她提过。
  宋予夺此番回来后,津西院又多了些人,他指派了教书先生去教那些孩子们识字念书,也派了嬷嬷去,教仅有的几个小姑娘女红之类的。
  不管怎么说,雁歌这时候都不该在这大街上跟人起争执。
  沈瑜起初并没质问这事,雁歌心下还暗暗地松了口气,却没想到是留到现在,一股脑的问了出来。她当即就有些慌了,随即解释道:“这不干姑姑的事,是我自己要出来的。”
  想到先前沈瑜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换掉了津西院中的人,雁歌连忙又道:“夫人你不要怪罪她们,她们待大家很好,只是我并不爱学什么针线活,所以偷溜出来帮婆婆摆摊……”
  像是意识到自己的错一样,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看起来也垂头丧气的,“我这就回去学女红,再不随便出门了。夫人你若是生气,那就罚我,千万不要怪罪她们。”
  沈瑜什么都还没来得及说,她自己就把自己给吓到了,开始检讨认错。
  点青若有所思地瞟了沈瑜一眼,没开口,但眼神中的含义却已经很明显了——你以前是做过什么,怎么就将人吓成这样?
  沈瑜哭笑不得,微微摇了摇头。
  她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马车就停了下来,车夫低声提醒道:“到绸缎庄了。”
  “下车。”
  沈瑜并没有急着去给雁歌答复,而是将她不上不下地吊在那里,让她自己好好去想一想。
  这绸缎庄已经交付到了点青手上,沈瑜这次也是陪她来看的,所以并没多说什么,而是由着点青自己来规划决断。
  雁歌则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两人身后,神情忐忑,惴惴不安。
  等到将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点青心中大致有了数,向沈瑜比划道:“我觉得此处可以添个隔断,楼上也可以重新布置,至于后院……”
  沈瑜漫不经心地听着,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自己在准备的小生意。
  其实点青向她说这些,其实也不是为了征求她的意见,不过是知会一声,顺道加深自己的印象罢了。
  所以听完之后,沈瑜也没有指手画脚,只应了声:“就依着你的意思来。”
  点青看出她的心不在焉,好奇道:“你这是想什么呢?”
  “回头你就知道了。”
  沈瑜仍旧没说,笑了笑,糊弄了过去。
  刚好这绸缎庄也在西边,离津西院不算太远,所以看完这里之后,沈瑜便令车夫驾车前往津西院,送雁歌回去。
  及至这时,她才终于又看向雁歌:“这事你既然一己担下,那我也就不牵连其他人。”
  雁歌松了口气,小声道:“多谢夫人。”
  “其实你爱学什么,不爱学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沈瑜叮嘱道,“只是不管做什么,都得量力而行,切莫再招惹是非,出现今日这样的情形。”
  沈瑜与津西院这里的孩子们算不上亲近,故而一直以来也没上过心,只趁着今日之事教训了雁歌一番。
  但雁歌究竟会不会听从,就是自己的事了,她也管不着。
  雁歌并非是不识好歹的人,自然能听出沈瑜这是一番好意,当即重重地点了点头,话音也更恳切了些:“多谢夫人教诲。”
  马车在津西院附近停下,再往前便是小路,只能走进去。
  “多谢夫人送我回来,”雁歌又谢了沈瑜一遭,“您快请回。”
  沈瑜先前还犹豫着要不要随他进去看一看,听她这么说,便坐了回去:“好。”
  但说来也巧,雁歌掀开车帘利落地跳下了车,一回头,竟又见着一辆马车驶来,因沈瑜的车挡了路,只能在一旁停了下来。
  雁歌手中还揪着车帘一角,偏过头看向刚停下来的马车,随即认出来了车夫,神情错愕。
  车帘被人从里面掀开,露出宋予夺的身形相貌来。他仍旧拄着拐,但动作却并不显得笨拙,也没用车夫搀扶,轻便地下了车。
  雁歌神情僵硬地回过头,对上沈瑜满是疑惑的目光,干巴巴的笑了声:“真是巧啊。”
  她今天实在是不该出这个门的,被如夫人撞见也就算了,好不容易能翻篇了,另又撞上了宋将军。
  倒了大霉了。
  沈瑜在车中安坐着,尚且不知宋予夺的到来,只是觉着雁歌的反应太过古怪,所以探身向外看了眼,恰对上宋予夺惊讶的目光。
  然后她也僵在了那里,的确是太巧了。
  沈瑜倒是也知道,他偶尔会过来津西院这边,但没想到今日居然撞了个正着。
  而宋予夺,惊诧之后,神情中便带上着笑意。
  他行至沈瑜车前,而后道:“你怎么来了此处?”
  他都走了过来,沈瑜自然也不能再安稳地坐在车上,只得起身,扶着车厢壁下了车。
  沈瑜道:“我原是要到绸缎庄的,可偏巧在半路遇到了雁歌,所以便顺路送她回来。”
  沈瑜并没有直接戳穿,这让雁歌稍稍松了口气,可宋予夺是何等聪明的人,就算她不将来龙去脉说明白了,也足够意会的了。
  宋予夺扫了眼雁歌,沉吟道:“既然你也来了,便随我进去看一看?”
  沈瑜:“……”
  本质上来说,她是不想插手这件事的。可偏偏宋予夺主动开了口,她又不好直接拒绝。
  “你是知道的,我在边关多年,并不擅长和孩子们打交道,”宋予夺放软了态度,试探着说道,“可予璇如今也没什么空,就只能劳动你了。”
  沈瑜原是想说自己也没什么经验的,可对让宋予夺的目光后,愣是没说出来。
  她偏过头去,看向点青,指望她能帮自己开脱。
  可点青意味深长地笑道:“既是这么巧遇上了,不如就一道去看看。我还有些旁的事情要去办,就不打扰你们了。”
  她这“墙头草”倒得极快,沈瑜没了办法,在心底无声的叹了口气:“那好。”
  雁歌在前面带路,她与宋予夺并肩走着。到了津西院门口,听见里面孩子们的念书声够,沈瑜心底浮现了个困惑——
  当初明明是说好了的,她只管宋家的生意,怎么如今还莫名加上了带孩子?


第65章 微微心动
  疑惑归疑惑,可人已经进了津西院,总没有再回去的道理。
  沈瑜想了想从宋家生意中提的那一成利润,找回些平衡来,左右她拿了宋家不少银钱,就算是替人多办点事,也不算什么。
  自撤换过这边的人手,沈瑜就没再来看过。早前她过来时,偌大一个院子,压根遇不着什么丫鬟、嬷嬷,如今倒是立竿见影地好了许多,才一进津西院,就有丫鬟迎上来了。
  秋玲先是向宋予夺行了一礼,见着他身后的沈瑜时,微微一怔,而后才反应过来沈瑜的身份,急急忙忙地又问了安。
  她虽没见过沈瑜,可却是知道津西院先前那批婆子是被她轻描淡写几句话给遣散换掉的,而后才轮到明姑带了她们来这里,所以半点不敢疏忽怠慢。
  以往宋予夺得了闲,偶尔会到津西院这边来看看,可却从没带旁人来过。可今日却一反常态,是由沈瑜一道陪着过来的。
  秋玲并不是他二人纯属碰巧遇上,还当是有什么大事,忐忑不安地道:“明姑现下在南院那边,我这就去叫她来。”
  “不必了,”宋予夺拦下她,漫不经心地说道,“我们没什么事,只是顺道来看看罢了,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听他这么说,秋玲反倒是松了口气,又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沈瑜轻轻地在雁歌肩上拍了下:“你也去。”
  雁歌走出两步,又回过头来看向沈瑜,一双杏仁眼瞪得圆圆的,看起来又是乖巧,又是惹人怜爱的。
  单看她安静之时的模样,着实让人完全想不到卷袖子动手的情形。
  沈瑜无奈地叹了口气,略抬了抬手,示意她不必担心。
  其实沈瑜的性情很好,待人处事也宽厚,只要不是什么触及底线的事情,都不会动怒。雁歌这事她其实并没太在意,先前既然已经答应了不迁怒,如今自然不会再向宋予夺告黑状。
  院中天井下搭了个葡萄架,此时还未冒新芽,只剩光秃秃的藤蔓。
  宋予夺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这才问道:“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你怎么会特地送雁歌过来津西院?”
  单听这话,像是在盘问。
  可他说话的语气却并不严肃,倒像是闲话家常,随口一提。
  青溪知情识趣地避开,沈瑜仰头望了望天,略微犹豫了一瞬,最后还是将此事和盘托出了。
  毕竟这是津西院的事情,青溪还搬出了将军府的名头逼退了吴家的人,她到底是得让宋予夺知晓的,以防万一将来真有什么后续,宋予夺反倒被瞒在鼓里一无所知。
  她虽有意想帮雁歌,但却也不能失了分寸。
  “就是这么个事,”沈瑜大致向他讲了,而后又道,“雁歌的确是莽撞了些,但也不算是大错。只是我对那吴家也不大清楚,雁歌动手打了他家小公子,也不知他们肯不肯就这么罢休。”
  虽说吴家必定是不敢招惹将军府的,可雁歌毕竟不是将军府里的人,今日她在,还能帮衬一二,可若吴家真是铁了心不肯罢休,总也是有办法报复回来。
  宋予夺眉峰微皱,想了会儿,而后道:“这个吴家我倒是知道,跟京兆府尹有些亲戚上的往来,又是个惯会做人的,所以这些年倒也攀了些关系。”
  吴家虽没什么权势,可却是有大笔的银钱,自然有那等没落的世家愿意跟他“取长补短”,拿他孝敬的银钱来撑着面子,给他当依仗撑腰。
  宋予夺摇头笑了声:“你若是去翻一翻年节时候的拜帖,说不准还能见着他家的礼单。”
  宋予夺外出会友之时,也是见过吴家的大公子的,是以有些印象。
  吴家一向是个左右逢源的作风,反正银钱多得是,那就广撒网多捞鱼,趁着年节时候送份恰到好处的年礼过去,当结个善缘,旁人就算无意,也犯不着给他退回来。
  年关前后,沈瑜大病初愈,后宅的事情尽数交到了宋予璇手中,故而对此并不知情。听宋予夺这么说,她沉吟道:“既是如此,那想来吴家应该不会再为难雁歌。”
  “这也说不准,”宋予夺平静地说道,“我并没见过他家那小公子,若真是个被娇惯坏了的,未必会想那么多。”
  他这么一说,沈瑜就领会了这意思。
  若是换了吴家的长辈,断然不会为了这么一件小事跟将军府过不去。可他家那小公子显然是娇惯坏了的,不然也做不出当年横行的事来,若是如此,那就不能按着常理去揣测了。
  沈瑜无奈道:“这就有些麻烦了。”
  这事可大可小,眼下谁也说不准会是怎样,但也不至于为了这么点未必会发生的揣测,专门让人到吴家去说道。
  “这几日,让雁歌安生地呆在津西院,别出去。”宋予夺道,“且先看看。”
  沈瑜无声地笑了笑:“她自己先前倒也说了,要回来好好学女红,当是自罚,再不出门惹事了。”
  “自罚?”宋予夺哭笑不得,“我专程让人请来的绣娘,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