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宗嫁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音里头,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冷意。
  杨开手下的府兵,见自己什长已经认怂,不觉开始跟着一起站立军姿,至于其他人,则看着自己的什长。
  纪思博突然笑了笑,轻轻鼓了鼓掌。
  “啪啪啪”
  “挺好的,我就欣赏你们这些人的勇气,希望你们等一下也这么勇敢无畏。”
  说罢,他就大步朝着其他九个什长走去。
  既然杀一只鸡,儆不了猴,那他就杀九只鸡,杀九只鸡都不行,没事,他就把所有鸡都杀了。
  纪思博第一个朝着范征走去,范征是个身板强壮的男人,年约三十岁上下,看到纪思博朝他走来,目露警惕,心想,刚才杨开被踢倒,是因为没防备,他身板比纪思博还强壮,纪思博想再给他难堪,却没这么容易。
  可他似乎忘了,先前宋兴介绍纪思博的话。
  今科的武状元。
  宋兴只知道纪思博是武状元,却不知道,纪思博是每一科的头名。
  一对一比武,他可没有输过,这些府兵连他那些同考一根手指头都比不过。
  所以即便范征再怎么警惕,也被纪思博一脚撂下。
  这一脚,他还用了五成的力道,比对杨开狠多了。
  范征直接就倒在地上,捂着腿哀嚎,吓了其他人一跳。
  纪思博理都不理范征,他清楚自己的力气,这一脚就是让范征疼痛,不会要了他的腿,所以他又朝第二个人走去。
  杜勇看到纪思博走来,耳边听着范征痛苦的嚎叫声,吞了吞喉咙,嘴巴才微微张开,一个字还没说出来,也享受到了范征的待遇。
  格老子,真他娘的疼!
  杜勇也叫出了声,只有哀嚎才能释放一下这种疼痛感。
  杨开眼角余光看着两人痛得面色都白了,心里头竟然有一种庆幸,幸好他刚才认怂得快,不然就要再挨一脚了。
  其他人也心肝胆颤,因为知道范征和杜勇不可能帮着纪思博做戏,所以纪思博这一脚,到底用了多大的力气?
  他那身板明明比他们都瘦小,怎么就一脚把一个大老粗撂倒了呢?
  眼看纪思博朝着第三个人走去,这人立时就双腿并拢,站得笔直。
  纪思博脚步一顿,转向了第四个人。
  然后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纪思博目光所及,都不由自主的站起了军姿。
  自己的什长怂了,手下人也没勇气反抗了,纷纷开始站起了军姿。
  只剩下范征和杜勇两个还躺在地上直抽气。
  “如果你们两个再不起来站军姿,我就让你们躺床上三个月。”纪思博面无表情的道。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不约而同的浮现在范征和杜勇两人脑海里。
  一个激灵,两人强忍着疼痛,从地上爬起来,站回到自己列队前头。
  纪思博等他们站好之后,朗声道,“今日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我不认识你们。我等会站在谁跟前,你们就把自己的名字、年龄、家住何处给我说一遍,我好认认人。”
  说罢,他就站在杨开跟前,直勾勾的看着杨开。
  吓得杨开赶紧道,“回大人,我叫杨开,三十二岁,家在柳树胡同第一家。”
  ……
  从头到尾旁观了纪思博的举动,宋兴和牛乐志对视一眼,面面相觑,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茫然。
  宋兴使了个眼色,招呼牛乐志离开,等离远了,皱着眉头,“这小子,脾气挺硬的。”
  纪思博一开始要杨开等人站军姿的时候,宋兴还将此当做一个笑话,这些都是兵油子了,怎么可能会听纪思博的?
  万万没想到,一言不合之下,纪思博直接就动脚了。
  宋兴没想到纪思博根本就没有要跟杨开他们打好关系的想法,手下不听话,那就打、罚。
  这可是兵士,不听军令,是要受罚的,杨开他们告到宋兴这里,宋兴也不会帮着杨开他们,反而会帮着纪思博重罚,因为如果宋兴为他们开脱,纪思博一状告到兵部,为了明正军纪,宋兴也得吃挂落。
  宋兴将事情撸了一遍,心想,自己是不是有些看轻纪思博了?这小子行事,真的不像毛头小子,一点都不怯场。
  “老牛,你怎么看?”宋兴觉得很棘手。
  牛乐志没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起了另一件事,“大人,你去找过知府了,可知道京里什么情况?”
  宋兴心领神会,“京里没出问题,一切如常。”
  牛乐志也松了一口气,心头大石放下,才有心思想纪思博,“这么说来,那小子来宁波府,就是个意外。”
  不是冲着他们来的就好,牛乐志放松了神情,“既然这小子这么闲,那就让他训一训府兵好了,年轻人精力旺盛,等他调教一下杨开他们也好。”
  宋兴心头微微觉得有些不妥,“就让他这样调教杨开他们?这小子有些手段,会不会以后把杨开他们都拉拢走?”
  牛乐志唇角溢出一声冷笑,“大人,你可别忘了杨开他们是做什么的,那小子怎么可能把他们拉拢走?他们不要命了?”
  宋兴闻言,也觉得是自己太过多疑,反正不管纪思博怎么做,杨开他们也不会对他感恩戴德,让这小子帮他们训练兵士也是好的。
  “也罢,那就让他操练一下杨开他们吧,毕竟是武状元,手底下还是有些功夫的,兴许还能把杨开他们调教得更好呢。”


第122章 巡逻值夜

  在纪思博将杨开等人操练了一个多月后,他主动找了宋兴。
  “大人,既然我是府军的百夫长,也不能总是让牛大哥他们劳累,不然就愧对我身上的官服了,我也要为府军出一份力。”
  宋兴能怎么办,他当然不能反对纪思博的责任心,只好勉为其难的道:“也是我疏忽了,忘了给你安排巡逻的任务。这样吧,你就排在蔡亮后边,以后就这样轮值。”
  府军护卫宁波府安危,除了要抵抗倭寇之外,还要负责宁波府的巡逻。
  日常的巡逻是衙门的差役,到了晚上宵禁,就是府军巡逻了。
  以前都是宋兴带着牛乐志三人,轮着来值夜,如今纪思博主动开口,宋兴没理由拒绝。
  得了差事,纪思博心满意足的离去。
  宋兴却渐渐皱起了眉头,沉吟了片刻之后,让人找来了牛乐志他们,关上门对他们说了自己安排纪思博值夜的事。
  “这么说,办事的时候,要避开那小子值夜的日子了。”
  卫和泰啧了一声,所以说他就不喜欢来新人,耽误他们挣钱。
  宋兴看着三人,郑重的叮嘱道,“嗯,都通知那些人吧,别让他们撞枪口上,坏了大事,谁都担不起。”
  顿了顿,宋兴觉得不保险,又道,“还是通知下去,最近半个月都暂停,先等等看那小子值夜的情况再说。”
  卫和泰又骂了一声娘,满脸的不高兴,牛乐志和蔡亮两个也直皱眉。
  蔡亮道:“大人,按照之前的规矩,过三天就是正日子了,现在通知他们暂停,那些人可会不高兴的。”
  宋兴烦躁的摆手,“不高兴又如何,小心驶得万年船。”
  见宋兴这样说,蔡亮也就没有再劝,摇着头,只觉得纪思博来宁波府真是晦气。
  另一边的纪思博很高兴,虽然天天按着姑姑的法子操练杨开他们,一个月后的今天,他们跟以前比较起来已经脱胎换骨,不过他很明白,如果他一直待在营地操练,在府军就永远没有自己的权柄。
  等过了一天,就是纪思博值夜的日子。
  他早早的回家中用了晚膳之后,就去了府军衙门,此时天色还没黑下来。
  等听到外面敲响暮鼓,纪思博站了起身,手上扶着腰间的佩剑,对杨开等人道,“走吧,我们出去巡逻。”
  一更三点,暮鼓声响十三下,宵禁开始。
  纪思博只留下了杨开和范征两个什队跟在自己身边,其余八个什队被他划分了区域,派了出去巡逻。
  大街上空荡荡的,只有自己手中提着的灯笼发着微弱的光芒。
  一边走,纪思博一边问两人,“宁波府的宵禁,如果有百姓犯夜,会如何处罚?”
  杨开和范征对视一眼,杨开道:“会抓起来,严刑拷打。”
  纪思博眉头一皱,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严刑拷打?京城也不过是抓起来笞打五十下罢了。”
  这严刑拷打是不是罚得有点严重?
  范征接着解释,“大人,你也知道宁波府时常有倭寇上岸侵袭,所以宁波府的宵禁会很严,也是为了防止有人给倭寇通风报信,宁可抓错不可放过,不然我们怎么对得起宁波府的老百姓?”
  杨开也点头道:“老范说得没错,宁波府的老百姓是知道宵禁之严的,明知故犯,肯定有问题,这种人怎么也得抓起来拷问一番,就怕我们一个大意,让人通风报信给倭寇,到时候宁波府百姓又损失惨重。”
  这个理由,说得条条是道,纪思博也不能说他们错了。
  “那我们抓到犯夜的百姓,抓起来之后拷问,问出了没问题,第二天就把人放回去了?”纪思博又问道。
  杨开眸光闪了闪,“是啊,只要拷问过后证明了清白,我们第二天就会把人放回去。”
  只不过放回去的人,当天就死了而已。
  纪思博想了想,又问:“那如果有百姓家遇到了婚丧吉凶,或者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呢?”
  京城有规定,如果是八百里加急,或者为三省送官文,又或者是遇到了婚丧吉凶、遇疾请医的事,告知街上巡逻的北衙禁军之后,是可以得到允许在街上行走的。
  杨开道:“我们会派人一直跟着百姓,直到他把事情做完,回到家中为止。”
  纪思博微微挑了下眉梢,对宁波府的宵禁之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纪思博没有再问,带着两个什队逛了一遍宁波府,此时恰好更夫敲了二更的鼓声。
  杨开低声道:“大人,夜深了,不如回衙门喝口热茶歇歇?”
  纪思博皱眉看了他一眼,“这才二更,回什么回,继续巡逻。”
  说完,就扶着佩剑,继续在大街上巡逻起来。
  杨开和范征对视一眼,撇了撇嘴,无可奈何的只好赶快跟上纪思博的脚步。
  到了三更天,杨开也打了一个哈欠,给范征使了个眼色。
  范征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手下困倦的脸色,硬着头皮上前,“大人,三更天了,不若回衙门歇歇?”
  纪思博站住脚步,不满的看着范征,“我今天想着你们夜里还要巡逻,操练你们也没有太过用力,怎么着,你们这会儿就困了?看你们这种时不时就要求歇息,如果正好遇上倭寇上岸怎么办?”
  杨开暗中撇了撇嘴,怎么可能会有倭寇上岸,宁波府周全着呢。
  纪思博眯了眯眼,“那你们以前是怎么巡逻的?都是二更之后就回衙门睡大觉?”
  杨开和范征心头一凛,其他府兵也瞬间打起了精神,二十个人齐齐摇头,“没呢,没呢,我们都是巡逻到五更天,等鼓钟响起,衙役出来交接之后才回营地补觉。”
  杨开又道:“我们就是怕大人您第一次值夜,撑不住,想让您回衙门喝口茶,吃点夜宵,上个净房,再继续巡逻罢了。”
  纪思博看了他一眼,不知怎么,他总觉得这里头似乎有些不对劲,想了想,又觉得是自己多疑了,遂道:“走吧,我不困也不累,用不着回去歇脚,继续巡逻。”
  他觉得最好还是去看一下其他人,有没有认真的巡逻。
  杨开和范征在后头无声的唉声叹气,摊上这么个上峰,真是倒霉。




第123章 表里不一

  五更三点过后,鼓声响起,宵禁结束,与衙役交接了之后,杨开和范征等人目送纪思博骑马离去,俱是松了一口气。
  揉了揉有些肿胀的脑袋,杨开困得不行,打了个哈欠,“我已经好些年没有这样值夜巡逻一整晚了,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范征眼里透着血丝,眼皮子都睁不开了,闻言冷笑一声,“瞧咱们这位上峰的行事,怕是我们一个月就要六次熬一宿。”
  五人轮一次,纪思博一个月最起码要值夜六次。
  杨开痛苦的呻吟一声,“除了值夜一整宿,还得天天操练,简直就跟坐牢头一样。”
  范征脱下靴子,连洗脚都顾不上了,营帐里顿时弥漫出一种气味,整个人躺在通铺上,扯过被子盖着,就准备补觉。
  却又听杨开不甘心的问他,“你说我们这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范征翻了个身,“要么就是他离开宁波府,要么就是他加入我们。”
  说完这句话,他已经响起了震天的呼噜声。
  杨开被呼噜声感染,越发困倦,也脱了靴子上通铺,临睡之前嘟哝了一句,“都说毛头小子办事不牢,就他那个样子,大人们敢放心让他加入我们吗?”
  很快,营帐里再无人说话,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另一头的纪思博却仍然精神勃勃,回到小宅子,已经见厨房里有了火光和轻微的声音。
  摸了摸肚子,他转身就往厨房走去。
  “少爷。”厨娘见纪思博来了,赶紧行礼。
  纪思博摆了摆手,“有没有什么吃的?弄一些给我填填肚子。”
  “给他做一碗银丝面,也给我上一碗。”
  纪思博转过身,就见姑姑穿戴整齐的站在他身后。
  厨娘应了声是,转身回去拉面。
  “姑姑,你怎么起了?”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天还是黑的。
  春燕抿唇笑了笑,“姑娘昨夜里就吩咐厨房煨了五只鸡,做了一大锅高汤,今早又早早的起了,就是挂念着少爷你呢。”
  纪思博腼腆的傻笑,“姑姑,我都是大人了,你不必担心的,不过就是值夜巡逻,没什么大事。”
  纪伏寿仔细打量他面色,见他熬了一整宿,眼底隐隐有些红丝,精神却好,便放了心,带着他往前院的花厅走去。
  春燕则去厨房烧水煮茶。
  等两人分坐下来之后,纪思博就开始跟纪伏寿说值夜的事,“姑姑,我发现宁波府夜里的宵禁,比京城还严。”
  将宁波府犯夜抓到的人受到的处罚说了出来。
  纪伏寿原本神色淡淡,闻言眉头蹙了蹙,这整个天下,有什么地方能比天子脚下的宵禁还严厉的?
  纪思博接着又道,“就连夜里遇疾请医,也得派府兵跟着去。”
  纪伏寿敏锐的察觉出有些不妥当,“宁波府的宵禁怎么会这么严?”
  纪思博捧起春燕刚上的茶,喝了一口,舒服的喟叹,“据说是为了防止有人给倭寇通风报信。”
  纪伏寿挑了挑眉,如果宁波府的宵禁一向都这么严,巡逻值夜的府兵不应该总是被偷摸上岸的倭寇屡屡得手。
  她眯了眯眼,垂眸深思起来。
  “姑娘,少爷,银丝面做好了。”
  春燕拿着食盒进来,打断了纪伏寿的沉思。
  “吃了面,就回房好好补一觉。”
  值夜过后第二天,是不用去府兵衙门的。
  等纪思博回去院子补觉,她让人找来宿。
  “宵禁过后,让人去盯着一下城里的动静。”
  宿应了声,第二天夜里就派了人,专门盯着城里的动静。
  过了五天,宿就来回禀。
  “主上,我们发现了一件事。这宁波府的府兵,说是夜里值夜巡逻,可到了二更天,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了。只有留守城门的府兵在喝酒玩骰子,其余的都回去营地歇息了。”
  纪伏寿“啧”了一声,唇角浮现一抹玩味的笑意,“思博不是说宁波府的宵禁很严吗,怎么你们夜里探的,跟他说的完全不同?”
  如果按照宿说的,宁波府真正的宵禁是如此松懈的话,怪不得宁波府遭到倭寇袭击也毫无办法。
  等府兵得到倭寇上岸袭击的消息再赶过去,倭寇都走光了。
  “思博那群手下,欺瞒他又是何意?”纪伏寿轻轻敲着膝盖,沉吟片刻。
  纪伏寿吩咐宿,“等思博回来之后,你再将这事告诉他一次。”
  等纪思博傍晚回来,得知此事后,微微瞪大了眼,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怎么会,宿叔你说的是真的?”
  宿非常肯定的点点头。
  纪思博脸色变得很难看。
  任谁被手下糊弄了,都不会高兴。在他将杨开等人的话当真的时候,杨开他们在心里是不是嘲笑他没脑子?
  他扯了扯嘴角,笑容很冷,他以为经过一个多月的操练,已经让杨开他们对他敬畏,却原来事实并不是。
  纪思博紧了紧拳头,“宿叔,今晚我也跟你一起去探探。”
  入了夜,三更时分,他换上了一身黑衣,在宿的带领下,身姿轻快的几个起落,消失在夜色中。
  当他看到大街上果然是空无一人的时候,神色异常难看。
  第二天,是牛乐志值夜的日子。
  牛乐志在衙门坐到二更天,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家好好揽着小妾睡一觉,就见纪思博从门外龙行虎步的走进来。
  牛乐志一愣,“思博,你怎么过来了?”
  纪思博原就是府军的百夫长,宵禁对他形同虚设,所以他在宵禁之后外出,也无人敢拦。
  纪思博笑得一脸自然,“今天吃了点药膳,补身子的,这会儿睡不着,索性就来这里陪一下牛大哥你了。”
  牛乐志心里骂了一句娘,他要个毛头小子陪什么,要也是软玉温香陪着漫漫长夜。
  可他面上只能爽朗的应了声,“好好好,有你陪着,我也有个人说话。”
  说话的时候,牛乐志给身后随着纪思博走进来的手下使了个眼色,手下心领神会的出去通知其他人。
  有纪思博在,他们这百来人,今晚怕是得值夜巡逻到宵禁结束了。
  外头鼓声响起,纪思博精神抖擞的朝牛乐志一拱手,“牛大哥,那我就先回去了。”
  牛乐志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杯浓茶,才不至于令自己睡着,此时他只想赶紧让纪思博走人,他好回去补眠。
  纪思博看牛乐志一脸倦色又难受的样子,心里那股郁气才渐消,骑马回去的路上,又觉得自己这种举动当真是好笑。
  在他面前,明面功夫做得十足,他就是想指摘,也站不住脚。
  也罢,他改变不了其他人,但轮到他值夜的时候,绝不会允许他们偷懒。
  然而又过了十三天,入了夜,二更三点时分,宿敲响了纪伏寿和纪思博的门,非常严肃的道:“东家,我们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还请您和少爷一并换了夜行衣,随我出去一趟看看。”


第124章 宁波府的秘密

  纪伏寿立即意识到,宿来回禀的这件事,是大事,不然他不会在半夜还敢叫醒她。
  她轻手轻脚的点燃了火烛,快速的换上了夜行衣,没有惊动春燕,几个起落就往前院赶去。
  宿和纪思博已经在等着了。
  见她来了,看她微微颔首,宿一个起落,就借着夜色消失在宅子里头。
  纪伏寿立时就跟上去。
  纪思博嘴巴张得老大,姑姑什么时候会武功的?
  可见两人眨眼间就消失在胡同口,吓得纪思博拔腿就追上去。
  一开始,纪思博还想跟姑姑比拼一下身法,结果他发现,他使出了吃奶的劲,才勉强跟得上两人的步伐。
  心中震撼无以言表,姑姑居然这么厉害?
  不过转念一想,教他武艺的房师傅就是姑姑找来的,姑姑能给他找师傅教导武艺,没道理房师傅这么多同门在,姑姑会找不到人教她。
  原本他还得意自己十五岁就有一身不俗的武艺呢,也是武举考试让他有些飘飘然了,今日看到姑姑一个女子,武艺比他还精湛,心头一凛,又沉淀下来。
  一路无言,宿带着两人在一处胡同口一棵人家栽种的柳树枝干上停下。
  入目所及,是一条长长的车队。
  而且府兵守卫森严,巡逻非常紧密,每一条街都有府兵在巡逻,就连胡同口,他们也没有放过。
  方才他们三人便是避着府兵,才跳跃上的柳树。
  看车队的方向,是要出城。
  宵禁之后,宁波府出现车队,并且还是出城的车队?
  更古怪的是,这些车队驾车的人,全都蒙着脸。
  宿选的这个地方,已经非常靠近城门了,纪思博甚至能借着府兵持着的火把,看清守在城门的宋兴和牛乐志两人的容貌。
  他脸色逐渐凝固,意识到兴许今天撞见了一桩大秘密。
  城门口处,城门大开着,宋兴和牛乐志两人站在城门处,宋兴手中还有一本小册子,右手提着笔,每经过一辆马车,驾车的人就会晃出一面木牌,然后拿出一个托盘。
  在火光的照耀下,托盘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十锭纹银,就显得异常耀眼。
  足足一百两纹银。
  立即就有府兵上前接过托盘,对托盘上的纹银校验起来,然后朝宋兴一点头,宋兴便低头在小册子上提笔一划。
  府兵把纹银整齐的摆放在一个大箱子里,每一辆马车经过,都会交上一个装着百两纹银的托盘,宋兴脚下的大箱子,很快就装满了码得整整齐齐的一锭锭十两纹银。
  马车畅通无阻的出了城。
  此时,牛乐志一边看着宋兴写写画画,一边看着车队从他面前经过,突然开口道:“他娘的,终于看到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阿堵物了,要不是那小子,我们也不会损失这么多。
  足足将近二十天没开张,格老子的,真是倒霉透顶。大人,你就是太谨慎了,你看,现在不也什么事都没发生?这些天,我天天都被好几家堵门呢,吓得我都不敢宿在家里,有家不能回。”
  宋兴嗤笑道,“难道不是你最近看中了楼里新调教出来的姑娘,夜夜温香软玉在怀,乐不思蜀才借口不回家的?”
  牛乐志舔了舔唇,嘻嘻一笑。
  宋兴却又道,“小心驶得万年船,你不见前些日子,纪小子还突然在你值夜的时候来找你?要不是他突然来这么一出,我也用不着一直等到今天才重新开张。”
  牛乐志“呸”了一声,“也不知那小子哪里来这么多的精力,漫漫长夜,很应该搂着女人在被窝里睡大觉。看他那样子肯定还没见识到女人的乐趣,不然我带他去楼里耍耍,让他晓得女人的好,别有事没事就夜里精力旺盛。”
  两人的对话顺着风,飘到了三人的耳中,纪思博又觉得尴尬,又有一股恼怒。
  偷偷拿眼瞧姑姑,却发现姑姑眸光冷凝沉静,丝毫不受这两人话语的影响。
  他们只在柳树上站了两刻钟的时间,宋兴脚边的大箱子就装满了纹银,换上了一个新的大箱子。
  纪伏寿向两人传音道:“我们得偷偷尾随车队,跟着出城看看。”
  因为三人都有武功在身,为了怕被城门口那边发现动静,特意绕了一圈远路,借助身法跳跃出了城。
  一路疾驰,追上了车队的踪迹。
  每一辆马车前头都挂着气死风灯,三人不敢跟得太近,一直吊在后头,等出了城约二十里之后,嘈杂声传来。
  就见马车在海边港口处停下,港口还停留着诸多货船。
  马车的人开始从车上卸货,有序的将货物上称,登记之后,就运上了船。
  纪伏寿借着火光,看到一批批货物从车上卸载,又运上船只,一条船装满,就会驶出港口。
  “那些一麻袋一麻袋上称的,兴许是粮食和粗盐。”纪伏寿低声猜测。
  而有些是用箱子装着的,则不用上称,而是需要打开箱子验收。
  “绸缎,茶砖……”纪伏寿看得分明。
  纪思博压低了声音问道,“姑姑,他们这是……”
  “走私货物!”纪伏寿笃定的道。
  看着一条条船只驶出港口,很快就消失在海里,纪伏寿又看了一会儿,道,“走吧,我们回去。”
  等回到宅子,纪思博才把自己的震惊表达出来,“他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走私货物!朝廷不是明令禁止海禁的吗?”
  纪伏寿不置可否,“财帛动人心,你知道刚刚城门口,你上峰那边收了多少过路费?”
  她嘲讽的笑了笑,“一辆马车收纹银百两,在我们停留的两刻钟里头,就经过了五十六辆马车,整整五千六百两银子!这还是因为我们绕路去港口了,今天晚上府军收到的过路费,最起码也有二万两银子以上。
  如果他们每次出货量都这么大,一个月来三四次,你上峰就是收过路费,都能收到十万两银子以上。”
  这还是她最保守的估计,看府军整然有序又习以为常的样子,这走私应当有些年头了,便是除去临近冬季那几个月和过年不走船,一年里头也有七八个月走私,经年下来,府军就是收过路费,都能让每个人口袋鼓鼓囊囊。


第125章 烂在肚子里

  “可是……不是一直说,出海贸易会血本无归吗?”纪思博显得异常不解,“据说海贸是圣皇帝做的第二错误的决定。”
  圣皇帝李天成第一错是三征西凉,第二错便是大开海贸。
  他为了开海贸,让人造了福船、在宁波府造了一个港口,还让人下西洋,带着中原大批的货物,绸缎、茶砖、粗盐等等。
  可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西洋在哪里,就连西洋有哪些国家也不知道,浩浩荡荡的二十艘装满了货物的福船一去不返。
  大家都说是在海上遇难了。
  李天成不信邪,又让人造了五十艘福船,五年后又一次出发,这一次,依然还是装满了货物。
  此去,大齐逐渐失去了这些福船的踪迹。
  两年之后,从一片甲板上浮着一个人,从海上飘向了宁波府的港口。
  此人被海浪冲上了岸,清晨被渔民发现,救起之后追问,才发现他是两年前下西洋的船员之一。
  这个消息,在宁波府造成了轰动,很快就上达天听。
  在此人还没有进京之前,他就一股脑的把下西洋的经历说了出来。
  五十艘福船按着李天成的旨意,往西边航行,航行了一个月之后,发现了陆地,众人皆是喜出望外,结果就在此时,遭遇了暗礁触底,六艘福船避之不及,沉入海底,只勉强救了六十多个人上来。
  等到了陆地上,他们发现了这个国家跟他们大齐人长得完全不同,肤色黝黑、言语不通、看着就好像中毒了一样。
  船队有史官,是为了记载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史官给大家介绍这个国家叫身毒国。
  汉室的张骞出使西域,便得知身毒国,汉武帝想打通从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继而扩大疆土,与大夏、身毒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可惜未能成功。
  于是此后,身毒国便成为一个传说。
  万万没想到,他们船队会来到身毒国,史官兴奋得难以自持。
  五十艘船,不仅有兵士、将领、史官,也有商贾,这些商贾都是带着货物而来的,商人逐利,根本就不用其他人招呼,商贾就带着货物下船,找身毒人以物易物。
  当商人用一个茶砖换来了一小袋子的宝石时,眼睛都红了。
  一箱箱货物被换了出去,换来了一箱箱的金银宝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