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宗嫁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思博从善如流的改口,“蔡大哥。”
  蔡亮点点头。
  宋兴又介绍另一个人,这人身材矮胖,肚子突出,一直咧着嘴笑,看着很憨厚:“这位是牛乐志。”
  纪思博笑着叫了一声,“牛大哥好。”
  牛乐志大声笑了笑,“好小子,等会我请你去喝酒。”
  宋兴失笑着摇头,“你牛大哥就好这一口。”
  接着又给他介绍剩下的最后一人,这人身材壮硕,肤色黝黑,想来是应该很喜欢抽旱烟,咧着嘴角笑的时候露出了一排黄黑的牙齿,“这位是卫和泰。”
  纪思博:“见过卫大哥。”
  宋兴温言的道:“先前我们都在屯田那边种着庄稼呢,一听到府兵的回禀,就立即赶回来了。”
  这就是解释为何会这么晚才来见纪思博的原因了。
  府军是世袭制的,老子死了就儿子继承,又行的是兵农合一、屯守兼备的政策,有战事之时,便拿起武器上战场,平时则跟普通农民没有区别,府军自有自己的田地,到了春耕之际,府兵也是要下田播种,秋收之时这些粮食就会分发给各个府兵。
  府兵是在李天成三征西凉大败之后才弄出来的,原本是准备着第四次出征西凉之时,让各地府兵集结形成军队,可惜终究是没有第四次西征,不过府兵也保留了下来,一直到今日。
  可惜,府兵从未上过战场,于是其他有军旗的军队对他们十分看不起,认为他们是蛀虫,根本就不屑跟他们打交道。
  也因此,纪思博堂堂一个武状元会来府军当百夫长,才会这么令人诧异。


第117章 人前人后

  牛乐志等宋兴说完之后,就热情的拉着纪思博,嚷嚷着要为他接风洗尘。
  纪思博初来乍到,人家给了面子,不能不去,他还不想被孤立,一口就爽快应了。
  出了大门,看见奎和青松站在一边侯着,纪思博跟宋兴他们说了一声,走到他们身边。
  奎低声道,“家主说少爷您可能会跟同僚一起聚聚,让我来这里侯着您,到时候等宴席散了,给您带路回去。”
  纪思博对姑姑的妙算早就见怪不怪,点了点头,带着两人回到宋兴他们身边。
  宋兴对仆人没什么兴趣,一路走着时不时问一下京城的繁华,等到了酒楼,双方之间都熟稔了不少。
  夜幕降临,纪思博脚步有些踉跄的被奎搀扶着回到宅子,纪伏寿还没歇下,看他面色通红,满身酒气,摇摇头,吩咐春燕去煮解酒汤。
  纪思博只觉得头重脚轻,整个人懒洋洋的趴在桌子上,难受的皱眉。
  等喝了解酒汤之后,才揉着眉心打了一个嗝。
  “姑姑,这宁波府在我来之前,就只有三个百夫长,加上我才四个。”
  纪思博伸手扇了扇,很嫌弃自己嘴里吐出来的酒气。
  他把府军的宋兴和牛乐志三人说了一遍,还提了自己对他们的印象,“这位宋大人,瞧着是个温和的人,跟其他三人交往没有上下峰之别。
  牛乐志为人热情,直来直往,在酒席上方方面面都替我着想,问我有没有安排好了住处,如果没有,可以先去他家暂住。
  卫和泰这人看着憨厚,牛乐志说什么他就附和什么,就算被牛乐志说了,也没有生气,依然乐呵呵的。
  至于蔡亮,沉默寡言,是四个人里面最不好接近的人。”
  纪伏寿听完之后,挑了挑眉,“听你这么一说,这些的同袍和上峰似乎人都挺好的。”
  她眸光闪了闪,“他们就没问你出身?”
  “问了,也没转弯抹角的打听,牛乐志直接开口问的,他们没听过纪氏的名头,得知我们家就只有我一个做武官的,就没有再问下去了。”
  纪思博顿了顿,又道,“不过他们对我一来宁波府就有处宅子,很是惊讶。”
  纪伏寿又问道:“那他们有没有问你,你这落脚的地方是买的还是租赁的?”
  纪思博颔首,“问了,我说是买的,所以他们很惊讶。”
  反正只要宋兴他们有心,都能打听到这处宅子易手,纪思博不觉得这有什么好骗人的。
  纪伏寿微微颔首,看了一眼天色,道:“回你院子里洗漱一番,早点歇息了,明日起就得正式当值了。”
  ……
  在一处宅子里,先前目送纪思博离去的宋兴四人全都在这里,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杯茶在喝着,脸色丁点没变,目光清明。
  宋兴先放下茶杯,淡淡的问道:“你们怎么看?”
  蔡亮先开口,“这纪家很有钱。”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族,能让子弟一来宁波府就有地方落脚,且宅子还是买的,就说明纪家不缺银钱,还得是提前来这里打点才行。
  牛乐志不以为然,“就西斜街那边的宅子,也不是很贵,四五百两银子也有了,这也看不出纪家有钱吧?”
  四五百两银子对在场四人来说,确实是不值什么钱。
  听他这么一说,四人又觉得自己似乎把有钱的含义看得太低了。
  “以前都没听说过纪家的名头,这便说明这个家族不值一提,先不说纪家了,你们觉得这个小子如何?”宋兴摆摆手,转而问道。
  卫和泰摸出了自己挂在腰间的烟杆,放了烟丝,点燃抽了一口,吐出硕大的烟圈,在烟雾弥漫中,他的神情看不大清楚,
  “能做武状元的人,手上的拳脚功夫都是不差的,而且他还年轻。年轻就意味着总是喜欢白日做梦,梦想着自己能建功立业、马上封侯,我看这小子也差不离。”
  牛乐志不屑的笑笑,“建功立业?在府军?哈,笑话,整个大齐谁不知道府军就是个混吃等死的?”
  卫和泰翻了个白眼,“我当然知道,我的意思是,年轻人心怀梦想,你要打击他?”
  牛乐志嘿嘿冷笑,“这世道就是如此,用得着我来打击他,世道自然会教他做人。”
  卫和泰猛地又狠狠的吐了一口烟圈,“别觉得自己姓牛,就以为自己脑子也跟牛一样笨。好好想想,如果他不能在这里有所建树,万一折腾出一些事来怎么办?”
  牛乐志怒瞪着他,“说话就说话,再说我一句,信不信我揍你?”
  宋兴对两人说不了一会儿话就掐起来的场景十分熟稔,头疼的揉着额角,喝了一声,“好了,不要吵了。”
  等两人都闭上嘴,蔡亮才道:“老卫顾虑得有道理,我们年级大了,想安安稳稳过日子,不代表年轻人也这么想。
  谁不是从年轻那会儿过来的?我跟纪思博那么大年纪的时候,不也想着要马上封侯?
  府军虽然没出息,可我们这里不是普通的府军。别忘了,我们这里是宁波府。”
  最后一句话,他咬字甚重,其他三人霎时面色一变。
  宁波府有什么?
  有倭寇!
  宋兴原本不在意的神色顿时一变,肃然起来,“你们说,他来这里是不是京里的安排?”
  屋内寂静了好一会儿,卫和泰才道:“不可能吧,京里的大人们会自断臂膀?”
  牛乐志这一回很坚定的站在卫和泰那边,“我也觉得不可能是京里的安排,又不是不知道这里头的水多深。我觉得怕是这小子得罪了什么人,让人踢到府军来了,不过是凑巧来到宁波府而已。”
  可这番话并没有安慰宋兴一分半点,他皱着眉:“我去找知府大人聊一聊,探探京里大人们的口风再说。”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其他三人也觉得这样做最好。
  卫和泰又问道:“那这小子怎么办?”
  宋兴沉吟片刻,“这会儿不是春耕吗?先让他下田种一下地,这些公子哥儿不懂这些,一天下来就要累得慌,先让他没精力想什么建功立业再说。”




第118章 作茧自缚

  于是当纪思博一大清早起床,在院子里练了一遍剑术,出了一身汗,洗漱过后陪着纪伏寿用完了早膳,满怀期待的去到府军驻地,就得到了第一个任务。
  “要下田插秧?”纪思博一怔,问道。
  牛乐志拍了拍他的肩膀,怕他不愿意,还语重心长的道:“思博,你也知道,我们府军是兵农合一,这不打仗,就跟农民没差。屯田又是我们府军一年的口粮,至关重要,这可是大事啊!”
  纪思博咧嘴一笑,“牛大哥说得对,吃饭可是大事,行,我跟着你们一起去田里插秧,我还专门跟着老农学过呢,手艺不差的。”
  牛乐志只当他年轻人不肯丢脸,于是吹起了牛皮,等一下真的下了田,踩在湿湿的泥巴里,连拔脚都难的感觉,就会让他叫苦连天了。
  宋兴他们三人也在田里等着,俨然一副农民的打扮,田埂上还有一处托盘,里头就是秧苗,一边慢慢的插着秧,一边等着牛乐志带纪思博过来。
  他们商议好了,怕纪思博以百夫长之位不肯下田,于是就“以身作则”,他们都下田插秧了,纪思博就没办法推辞了。
  结果等纪思博来到,热情冲劲的卷起裤脚,脱了靴子,手里拿着养育秧苗的托盘,熟稔的在水田里插着秧,那速度还贼快,看得宋兴四人嘴巴张得老大。
  纪思博插完一垄秧苗,想要插第二垄的时候,抬头一看,就看到宋兴几人震惊的样子。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怎么样,牛大哥,我没说错吧,我这手艺怎样?”
  牛乐志抽着嘴角,“确实不比老农差。”
  插得又快又好,一点都不像公子哥儿会做的事。
  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堂堂一家少爷,怎么还会插秧?插得还如此好。
  纪思博骄傲的扬了扬下颌,“那是当然,要知道我当初为了跟老农学插秧,花了足足一天的时间呢,还帮着老农一天就插了一亩的秧苗,连那位老伯也赞我的。”
  牛乐志嘴角继续抽,“你怎么会突然跟老农学插秧?”
  纪思博理所当然的道:“我姑姑说我五谷不分,不懂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就把我往田里一扔,让我跟着学下田插秧。别说,我不仅会插秧,我还会种小麦,就连一些青菜也会种呢。”
  宋兴他们简直目瞪口呆,纪思博的姑姑也太奇怪了吧,学什么不好,让晚辈学种田?
  纪思博突然疑惑的看着他们,“我都插完一垄田了,你们怎么没动过?老农可是教过的,这插秧不能慢,得赶在几天把秧苗插上呢。”
  宋兴四人眼皮子跳得厉害,这回连笑容都很难扯出来了,他们就是做个样子,做官这么多年,他们何时真正下过田?
  但被纪思博盯着,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努力插秧苗,插上十几颗就得歇一会,不到一刻钟,这老腰就累得直不起了。
  简直欲哭无泪。
  纪思博在插第二垄田的时候,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手脚很慢,蹙了蹙眉,这插秧的手势和速度,可不像是老手。
  这么一想,他插秧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他谨记姑姑教的,吃什么都不能吃亏,府军的屯田又不是等着他来种才能有收成,宋兴他们偷懒,他也偷懒。
  不过他冒出了坏水,插几颗秧苗,就直起身看着宋兴他们,高兴的叫道:“宋大人,牛大哥,我又插了十颗秧苗了,你们插了多少?”
  借着这个机会,他就光明正大的偷懒,然后看着宋兴他们手上动作又加快了些。
  纪思博低头插秧的时候,还好心情的哼起了曲儿。
  等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宋兴他们背上都湿了,累得直喘气。
  牛乐志第一个受不住,嚷嚷的大声叫道:“该去吃午饭了,不填饱肚子,可没力气干活。”
  一边说的时候,还一边偷瞄着纪思博,生怕他愣头青,冲劲十足不肯走。
  纪思博看着自己弄好的半亩田,点了点头,“也好,先去吃午饭,吃饭了继续。”
  反正他年轻,多的是力气,这种活儿又不是没做过。
  宋兴四人脸色顿时一垮,在纪思博回头看着他们的时候,又赶紧扯出一个认同的表情,心里头颇有些悔恨。
  一直到落霞满天,纪思博把一亩田的秧苗都弄好,并对宋兴四人招呼一声,“宋大人,我弄好了自己那一亩田,我就先家去了。”
  宋兴这回的笑容真诚多了,“快去吧,不要让你家里等着急了。”
  等纪思博离去,四人一把将手中的秧苗往田里一扔,从田里爬出来,牛乐志还吐了一口唾沫,“真是晦气!”
  本来想给纪思博一个下马威,结果反倒作茧自缚。
  宋兴嫌弃的看着自己手上和脚上的泥巴,神色淡淡的道:“今天也累了一天,大家回去好好歇息一下。”
  卫和泰皱着眉问,“大人,明天还要让那小子来下田吗?”
  宋兴摇头,“不要了,不然麻烦的还是我们。府军护卫宁波府,他身为百夫长,不能连宁波府的地貌都不晓得,明儿你们就陪他到处在宁波府转转吧,先把春耕拖过去再说。”
  等纪思博回到家中,纪伏寿看他满身泥巴的样子,微挑了下眉,“你下田了?”
  纪思博在青松打的木盆里洗手洗脚,点了点头,“嗯,今儿一大早去府军,他们便说春耕重要,要我下田插秧。”
  纪伏寿轻轻笑了笑,“那想来你肯定会让同袍刮目相看。”
  纪思博耸了耸肩,“确实挺让他们刮目相看的,不过他们也让我刮目相看。”
  看来这里头有故事啊,纪伏寿见他收拾好,招呼他进明间大厅,给他倒了杯茶,“说说怎么回事?”
  纪思博喝完了一杯茶,今天发生的事他也说了一遍,“……姑姑,你说说,他们在宁波府这么久了,年年春耕,就这样插秧的姿势和速度都比不过我,这里头摆明了就是想看我笑话,想给我下马威。
  跟昨天酒席之上处处表现得照顾我,可是两个样子。不过这种隐晦的下马威,倒是有趣,瞧着就是不想跟我明面上撕破脸。”


第119章 现况

  纪思博想不明白,如果是不欢迎他这个新来的,要给他下马威,第一天见他的时候就直接下好了,何必热情的招待他之后,又搞这种小动作?
  纪伏寿神色淡淡,不置可否的道,“因为跟你没利益上的冲突,所以他们不会跟你明面上撕破脸。至于像今天这种事,其实不过是让你吃点苦头而已,是他们没想到你会种田插秧,白做了功夫。看你没有吃苦头,明天他们就不会让你去田里了。”
  这是老油条惯用的伎俩,让新来的同袍吃点苦头,然后认清这地头是谁做主,应该看谁脸色行事,等新来的懂了,融入了他们的圈子,这种小苦头就没有了。
  纪思博耸了耸肩,下不下田,他不在意,反正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他转而说起自己今日在田里劳作之时,从宋兴处打听到的一些事。
  “姑姑,我今日下田的时候,发现田里插秧的府军不满员!”
  说这句话的时候,纪思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宁波府府军的屯田,一共有五千亩,都是属于府军的,这些田地,甚至得了优待,根本不用上缴赋税给朝廷,全都是用来给府军发放粮食。
  之所以会有这种奇怪的规定,是因为朝廷没有给府军发放军饷之用。
  换句话说,这五千亩田地所出,就是府军一年的军饷了。
  李天成当初弄出这么个府军,完全是想让府军自给自足。当时朝廷三征西凉大败,哪里还有余钱用来给府军发放军饷?
  于是李天成大手一挥,定下每一府兵就拥有五亩田地的定额,这五亩田,就是府兵一年的军饷,不用上缴赋税。
  要知道府军跟其他军队不同,这是有兵籍的,父死子继,相当于被府军捆绑了世世代代。
  即便如此,当初府军招令一出,依然有很多人争相恐后的加入。
  无他,因为白得了五亩完全不用缴纳赋税,还可以子子孙孙永远继承的田地!
  这可比普通的老农家里过得更好了。
  不就是一条贱命么,死了就死了,让家里能有这么个产业,才是聪明的选择。
  朝廷能在各地白得了这么多兵士,还不用管他们的军饷,想征用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不过是一道调令的事,多划算啊。
  可能就是因为这种贪小便宜的想法,让府军这种一次大战场都没有上过的兵种,保留了下来。
  而纪思博会知道宁波府府军不满员,是因为他看着一大片田地,结果只有数百人在劳作,好奇之下才问出口的。
  结果就从宋兴口中证实得知,宁波府如今实际才六百二十四人!
  要知道,宁波府的府军,满员也不过才千人而已,连千人都不满,这么点人,怎么保护备受倭寇侵袭的宁波府?
  纪伏寿眉头一蹙,“他有没有说其他府兵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纪思博就紧皱眉头,“他说是这两百年来,缺的那些府兵,都是没能继承兵籍的。”
  也就是说,那家里没有男人能继承府兵的兵籍,所以这个兵籍就被府军收回去了。
  纪伏寿眉心拧成一个小小的皱褶,“那他没有招兵?”
  府军不满员,千夫长只要往兵部一上报,就可以在当地自主招兵。
  “他说他招了,可宁波府除了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或者家里快过不下去的,才会来当府兵。宁波府的人,对府军避之如蛇蝎。”纪思博摇头一叹,带着满满的无奈。
  这么一说,纪伏寿便了然,是因为府军要护卫宁波府,就要直面对上时常侵袭的倭寇。
  可能是因为这些府兵原本就是贫苦人家出身,朝廷对府军又采取自生自灭的态度,这些府兵的作战能力实在是不能跟龙武军、神威军他们相比,对上凶残的倭寇,每每总是把命丢了,就算五亩田再好,也要有命享,总不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还要把儿子、孙子的命搭进去吧?
  纪思博觉得很无奈,“怪不得宁波府的府军总是不能打退倭寇呢,少了好几百人。”
  纪伏寿倏地嗤笑一声,“你知道倭寇来袭的时候是多少人?你知道双方兵力如何?你就只看府军不满员,就认为是府军失败的原因?你忘了你自己在西凉大草原的时候,就曾经一人杀了八九个西凉人?”
  纪思博突然面露尴尬,讷讷傻笑。
  纪伏寿摇了摇头,“之所以倭寇将宁波府当成他们的后花园,是因为府军的战力太差。以少打多,并且还胜利的战役,又不是没有过。也罢,等族人到这里之后,我便会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手札,亲自训练他们战阵,到时候让你见识一下,猛兽出笼的样子。”
  纪思博期待起来,追问道:“族人大概还有几天到宁波府?”
  师傅房先生的同门手脚实在是快,短短两天时间,就把除了姑姑之外的院子,改造成了样式几乎一样的大通铺,就连花园,看着还有两天也能完全被推平成为演武场。
  “他们脚程加快了,约莫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就能到了吧。”
  纪思博知道这些族人都是来帮他的,对他们充满了万分的期待,再加上姑姑亲口承诺会用老祖宗的法子训练他们战阵,只要想到等他们学成之后,随着他抗击倭寇,将倭寇杀得屁股尿流的场景,纪思博就双眼发亮。
  “用过了晚膳,消消食之后,再练一遍剑术才能洗漱歇息。”纪伏寿叮嘱道。
  纪思博乖乖应了好。
  到了第二天,他到了驻地之后,就见到牛乐志又在等他。
  “牛大哥,其实你不用等我,我记得去田间的路呢。”纪思博招呼一声。
  牛乐志笑着拦着他的肩膀,推着他往门口走,“走走走,今日不用你下田了,大人说了,你还不熟悉宁波府,让我带你到处逛逛,至于田里,有大人他们呢。”
  纪思博微挑了下眉,如此盛情,不好推脱,于是他就从善如流的跟着牛乐志逛起了宁波府。
  如是一直逛了五六天,纪思博都把整个宁波府转了一遍了,牛乐志一大早依然想带他出去闲逛。
  这下子,纪思博受不住了,拦住了牛乐志,“牛大哥,这宁波府我都熟悉了,不如我们换其他事做做?”


第120章 将就是将

  纪思博眼神里透着明明白白的疑惑,作为百夫长,这么闲的吗?
  天天到处闲逛,其他事不用做了?
  如今春耕已过,府兵应当是闲下来了,不用下田,就很应该带着府兵去训练才对,天天这么不着调算什么,不努力训练,对上倭寇怎么把他们杀了?
  纪思博心中不悦,来宁波府是为了建功立业,如果他是为了享乐,他作甚这么辛苦。
  牛乐志心里骂了一句娘,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带着一丝懊恼,“瞧我这记性,大人明明昨儿就交代了让我今天带去你认认府兵,走,我带你去。”
  府军衙门在城里,府军的营地却在靠近海边那一侧,为的是万一有倭寇上岸,他们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阻拦。
  牛乐志带着纪思博进了营地,敲响了铜锣。
  足足过了两刻钟的时间,营地里头的府兵才集合完毕。
  看得纪思博直皱眉头,就这样的速度,都足够倭寇来回一趟了。
  宋兴被牛乐志派人叫了回来。
  等府兵集合完毕,宋兴也来到了纪思博身边。
  他拔高了声音,指着纪思博道,“这位是纪百夫长,今科的武状元,你们都好好记住这张脸,可别大水冲了龙王庙,连自己的上峰都不认得!”
  惹得府兵发出一阵阵哄笑,此起彼落的应着。
  纪思博看着浑身难受,族人已经来到了宁波府,这两三天姑姑已经开始着手训练他们,他在一旁观看过,姑姑训练非常严格,每一个动作有做得不标准的,都要纠正,纠正一次还做错的,就要受罚,而且姑姑训练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敢说笑,所有不认真的,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
  用姑姑的话说就是,作为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兵士,要珍惜任何一个训练的时刻,因为这可能会让你在战场上保命。
  而且,兵士就要有兵士的自觉,在营地集结的时候喧闹什么,遇到这种介绍上峰还嬉皮笑脸调笑,说白了,也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可他偏偏不能生气,因为他刚来,如果被府兵联合抵制了,他在这里也寸步难行,于是强忍着心头的怒火,板着脸。
  宋兴和牛乐志在一旁看着他不近人情的样子,心里偷乐,果然还是公子哥儿的脾气,觉得不被人尊重了,所以就生气觉得没牌面。
  亏他们还以为纪思博多能耐呢,这样就受不住了,也好,就让他这样好了,越是不近人情,就越难跟手下打成一片。
  宋兴面上笑容更深,手指朝府兵们点了点,“杨开、范征、杜勇……你们十个带着你们的人留下来,其他人都散了吧。”
  很快,营地上就只剩下一百府兵。
  “你们十个什长上来见过你们的上峰。”宋兴吩咐道。
  一共十列,每一列最前头的十个人上前三步,朝纪思博行礼,“杨开、范征、杜勇……见过纪百夫长。”
  宋兴拍了拍纪思博的肩膀,“思博啊,这些就是你手底下的兵了,好好待他们。”
  纪思博应了一声,又问道:“大人,这些兵是我手下,我想怎么训练,都没问题吧?”
  宋兴就笑道:“当然没问题,你想怎么训都行,我也不会干涉。那我就不留下来妨碍你们了,老牛,我们先走,让思博好好跟杨开他们说说话。”
  宋兴说着,给牛乐志使了个眼色,两人转身离去,在拐角处停下脚步,躲在一旁偷偷的看着纪思博接下来的举动。
  纪思博记得前两天问姑姑的话。
  “姑姑,我身为百夫长,按理来说,我手下会有上百个府兵,那到时候我是不是要跟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认可我?”
  当时他明明白白的看到了姑姑的鄙夷,“你是将,他们是兵,为什么要跟他们打成一片?就算你想表现自己的亲和,也不是在威信未立之时。
  威信不立,却跟手下打成一片,你年纪又小,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好糊弄。为什么官职分了级别?便是为了让人有上下之分。
  你要做的,是让你的手下对你敬畏,只有他们敬畏你了,你下发的命令,他们才会快速执行。若是你跟他们打成一片,表现出自己很亲和了,也就让他们错觉你脾气好,延误你下的命令或者办错了事,也会觉得你不会罚他们。
  你一旦罚了,之前表现出来的亲和就白费了,不若一开始就严肃点,让他们知道,你的话就是一切,如果有人不遵从你的话,那你就罚他,罚到他对你敬畏为止。
  你要记住,兵就是兵,将就是将,一只羊带领不了一群狼,只会带出同样的一群羊。”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羊,也不想带出一群羊,也因此,在宋兴和牛乐志离去之后,他眸光渐渐变得犀利,冷冷的看着站姿随意、脸上嬉皮笑脸的府兵。
  一股煞气从他身上渐渐凝聚。
  渐渐的,上百个府兵神色开始不自然起来,本来看纪思博年纪小,心生怠慢,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如今也不知怎的,突然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不自觉的就站直了身子。
  纪思博背着手,冷冷的扫视着这十个方队,“我是你们的直属上峰,今后你们就归我管,你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我说什么,你们就照着做,不照着我的话去做,那你们就要受罚。”
  等所有人都将这句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纪思博又继续道:“府兵也沾了个兵字,那么军姿你们会站吧?今天,你们就给我站两个时辰的军姿,谁做得不标准,谁中途撑不住,今儿就不要吃饭了,给我一直站,站到你们标准为止。”
  见所有人一副呆愣的样子,纪思博冷冷的笑了笑,“怎么着,我刚才的话,没听清?”
  见这些人还一动不动的,纪思博眸光闪过厉色,突然上前,伸出脚,一脚朝杨开踢去,“我叫你站军姿,你耳朵聋了,要不要给你请个大夫?”
  杨开不妨他会突然如此,一下子没防备,整个人摔倒在地,心里“噌”的一下就冒出了滔天的怒火,刚想发脾气,对上纪思博冷厉的眸子,又吓得失了声。
  纪思博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怎么,还要我扶你起来不成?”


第121章 兵就是兵

  杨开打了一个激灵,就算面对宋大人,他也不觉得会如此可怕。
  不知为何,他这个十几岁的上峰,看着就比宋大人还可怕。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杨开才发现自己已经爬了起来,并且站得笔直。
  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杨开整个人一僵。
  他原本是想反抗的,可现在却不知不觉听从了纪思博的话。
  其他九个什长还在等着杨开发难,然后他们就跟着一起,闹起来呢,结果杨开先怂了,把他们气着了。
  正在思索接下来该如何做,耳边就听到一道少年人清脆的声音,“怎么,你们也要我教教你,军姿怎么站吗?”
  声音里头,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冷意。
  杨开手下的府兵,见自己什长已经认怂,不觉开始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