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谨白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好看,反正他媳妇儿怎么穿戴打扮都好看就是了。
  秋吟又在外头敲门:“姑娘,你好了没有?我来送洗脸水。”
  终于又被人叫姑娘了。杨雁回道:“好了,你进来罢。”
  待洗过脸,又梳了头,两口子匆匆吃了两颗小笼包子,各自喝了半碗粥,这才带了秋吟和宋嬷嬷,往杨家去了。

  ☆、第194章 三日

  俞谨白在杨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受到了比之前更加隆重的欢迎。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丈母娘家了。在这里,绝对没人朝他翻白眼,甩脸子。
  尤其是他今日再也不用听人教训了,这点最让他满意了。杨崎和闵氏反而是轮番教导杨雁回。让她不要淘气,不要还跟以前那样,什么事都由着性子乱来。教导完了女儿,还请俞谨白多多担待女儿的顽劣性子。
  俞谨白立刻在老泰山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这些都不叫事,雁回可以随便淘气,随便使小性,他什么都可以担待。
  杨琦和闵氏感动坏了,连夸他是个好女婿。
  俞谨白这才回过味来,明明是岳父母在教导雁回,怎么最后就成了,雁回不用改了性子,只要他多担待担待就好了呢?
  杨家虽然在青梅村里算是顶气派的,但是就他们家的家底而言,这房子住的又属于很寒碜的,还不如萧桐送俞谨白的那栋房子大。不过,俞谨白在午饭后,还是很惬意的在杨家后头的菜园子里溜达了几圈。当然,手里没忘了拖着小娇妻。以至于杨家人都不好意思往后头去了,不然好像是故意在妨碍人家小两口甜甜蜜蜜相亲相爱如胶似漆似的。
  小院的菜畦里种着割了一茬又一茬,还在疯长的韭菜,水灵灵的小白菜。黄瓜架子上爬满了鲜嫩带刺的小黄瓜。西墙根下,两树桃花早已落尽,如今上头已挂满了果子,树下藏着鸡笼子,里头养着几只鸡。再往南是两株柿子树,树下搭着个鸭笼子。南墙根下卧着两头牛,一头骡子。
  俞谨白由衷赞道:“这院子很好。”虽然不够气派,但是温馨恬静。
  杨雁回笑道:“我也觉得很好。我十分喜欢这里,出嫁那天都哭了。”
  俞谨白道:“这么不乐意嫁我啊?新嫁娘都哭了?我记得青梅村没有哭嫁的习俗啊。”所以,她就是真的伤心了,哭了吧?
  “哼”杨雁回道:“要不是看萧夫人的面子,我才不好意思回绝了这门亲事,否则谁要嫁你!”
  俞谨白道:“新婚之夜你就给自己丈夫立了那么多规矩,真是破坏气氛啊,新婚都一点也不美好了,要不是我这么有容人之量,你以为谁还乐意娶你?”
  杨雁回恨恨的白他一眼:“居然敢这么当面诽谤老婆?当初我说不嫁,你非要娶,你是怎么说的?想娶我的人太多了,你怕我又和别人定亲。如今咱们才成亲,你这话就变了?我觉得今天晚上我们就应该试试那个补阙灯檠。”
  俞谨白很是不满,便道:“我觉得今晚咱们应该试试《金、瓶、梅》第二十七回葡萄架那一段。”
  杨雁回登时又羞又怒,一张俏脸绯红。
  俞谨白很体贴的补充道:“如果你嫌家里地方小,在葡萄架那里太害羞,咱们可以改到屋里的架子床上。”
  杨雁回气得当胸给了他两拳:“再说,你再说!”
  俞谨白一脸欠打的表情,问:“你手真的不疼吗?”她那双手,虽然因为写字太多,右手捉笔的地方,也磨出来了那么一丢丢茧子,但其实还是柔柔软软白白嫩嫩的。
  杨雁回指着他,再次威胁道:“分房,连补阙灯檠都不玩了。今晚一定要分房睡。”
  俞谨白深感不满:“我们才新婚第三天,你念叨了多少回分房睡了?”
  杨雁回正要说什么,忽觉不对。似乎前头有个人影,往后院这里张望了一下,又迅速消失不见了。
  杨雁回便对俞谨白道:“我好像看到二哥了。”
  俞谨白道:“起先是秋吟先偷偷瞧了片刻,后来何嫂子和于妈妈也偷偷来瞧了几眼。再后来是岳父岳母,然后是大舅哥,二舅哥已是最后一个来的了。”虽然他们的小动作可以瞒得过雁回,却逃不过他的耳目。”
  杨雁回忙低声急问:“你怎么不早说?”明知道有人偷看偷听,竟然还跟她说什么《金、瓶、梅》第二十七回的葡萄架。
  俞谨白很明白妻子为何害羞,便道:“放心,咱们说葡萄架那段时没人来偷听。”
  杨雁回恼道:“分明是你自己在说。”她没了继续和俞谨白在菜园子里溜达散食的兴趣,气哼哼往前头去了。
  俞谨白在后头紧紧跟着,问道:“雁回,什么时候带我去花浴堂瞧瞧,我听说那花浴堂盖得很好看呀。”
  杨雁回道:“那地方自打盖好后,便不许男人进去!”
  俞谨白道:“难道老板娘的女婿也不能进去?你的丈夫也不能进去?我就不信岳父和两位舅兄没有进去过。”
  杨雁回只得道:“你若一定要进去,那明天清早带你进去逛逛好了,但是一定要赶在开门迎客前出来。”
  俞谨白表示自己这么守规矩这么老实的人,一定什么都听雁回的。
  杨雁回深吸两口气,这才没朝他吐出来。
  待到了前头,俞谨白很识趣的去跟内兄和岳父说话,杨雁回则被闵氏拉到了房里去。
  闵氏问道:“雁回,这几日在那边过得如何?”
  几日?杨雁回觉得其实满打满算,她也就离了爹娘眼皮子一天罢了。于是便将昨日去侯府和育婴堂的事大致跟闵氏说了说。
  闵氏不由笑道:“如今可真成了侯府的座上宾了。那什么霍志贤,霍不贤的,咱们可再不消理会了。”
  其实杨雁回觉得,在花浴堂的名气那么响亮,杨鸿杨鹤又是秀才,她又能跟萧桐说上话后,霍志贤也不能随意将她怎么样。她当初那么害怕,完全是因为怕霍志贤看到她的脸,如果霍志贤没忘了她这张脸,那他便会知道,她在他家后宅出现过!
  闵氏又道:“我瞧着谨白对你不错,你也要知道人家的好,对人家好一些。”
  杨雁回还是很听娘的劝的,点头道:“好吧。”那今晚就不分房了吧。
  闵氏问道:“住到那里可习惯么?”
  杨雁回撇撇嘴:“看不到爹娘和哥哥了,好没意思。不过在那里也有一样好处。”
  “什么好处?”
  杨雁回得意道:“在那里,天老大,我老二,谁也甭想管我,我爱怎么便怎么。”
  闵氏被女儿逗得哈哈笑起来,又道:“说得什么话?往后只有你们小两口过日子,家里也没个老人拘束着些,你别疯过头了。”
  杨雁回道:“娘放心,女儿有分寸,绝不会自己把这好日子给作没的。”
  ……
  黄昏时分,俞谨白才携娇妻登车回府。三朝回门愉快的结束了。俞府主仆都很满意。杨雁回满意,俞谨白满意,秋吟也好似回了一趟娘家,很是舒坦,连宋嬷嬷都很满意。宋嬷嬷是跟何嫂子和于妈妈一处吃的饭,还闲聊了会儿。宋嬷嬷对何嫂子和于妈妈赞不绝口,直说两个人太客气了,一直对她都很有礼,说话做事也是一个慢条斯理,一个快人快语。杨家主子对她的态度,也是让她非常满意的。闵氏送了她一支翡翠祥云如意簪,两匹缎子,叫她拿去裁衣裳。
  待他们一行人回了俞府,天擦黑时,忽有客人来了。来的是两位男客,杨雁回倒也认得,是云泽云浩两兄弟。
  俞谨白忙迎了出去,将他两个带到前头厅中,先叫阿四阿五倒茶,拿果子来,略坐了片刻后,又去叫了杨雁回出来,让他二人拜见嫂子。
  杨雁回早猜到他两个会上门,是以,也早备好了见面礼。因知道他们都是苦孩子出身,最需要实惠的东西,杨雁回便送了每人一袋金锞子,一袋银锞子。云浩等不及,不知道这锦袋里装的是什么,打开才发现,里头是二十二个金锞子,有笔锭如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每个金锞子,大约有一钱重。另一袋里头,是一模一样大小的二十二个银锞子。
  云泽、云浩互相看了一眼,觉得有些太贵重。这顶他们俩好几个月的工钱了。
  俞谨白道:“还不赶紧谢谢嫂子?”
  兄弟两个这才收了起来,谢过了杨雁回。
  俞谨白想了想自己这个从五品官的俸禄,觉得夫人真是太阔绰了,反正他目前没这个财力这么散财。毕竟萧桐已经不给他月钱了,连几个下人的月钱也不管,还要他来给。不过他的夫人真是体贴啊,知道他的小兄弟最需要什么,也肯给他撑面子,一送就是四两四钱金子,四两四钱银子出去了。哎,小穷官就是比不上财主家的闺女呀,尤其这闺女还是个大名鼎鼎的大作家呀!
  就听杨雁回笑道:“这东西就是图个吉利好看,拿去赏玩正好。”
  俞谨白在一旁道:“雁回,你这见面礼也太小气了。”
  杨雁回怔了一怔。她很小气吗?她知道这兄弟俩和俞谨白亲近,所以才想着,给他们俩的见面礼要大方一些。她倒是想干脆一人给他们一枚十两重的金元宝好了。但是做太过的话,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呀!
  杨雁回觉得现在补救还不迟,忙道:“那我再去拿几袋出来。”
  随随便便就再拿几袋出来?俞谨白觉得夫人的财力可以将他比成个穷光蛋呀!不过杨雁回也有这么呆头呆脑的时候,倒是挺出乎他意料。不过雁回就算是呆呆的,那也是极讨人喜欢的。
  云泽连忙道:“不必了不必了,嫂子已经很大方了。人都说,无功不受禄,我们兄弟受不起。”
  云浩也道:“俞大哥定然是想捉弄嫂子,所以才故意这么说。”
  俞谨白觉得云浩这么多年都没长长脑子,怎么能这么理所当然的就出卖大哥呢?还是说,他这么快就被杨雁回的金锞子、银锞子收买了?
  杨雁回这才回过味来。可不是嘛,就算她真的出手小气了,俞谨白也不该就这么在人前说出来呀。大不了他自己再送一份见面礼,补上不就好了?
  俞谨白对云浩道:“这怎么是无功不受禄呢?”又回头对杨雁回道,“你可知道,当初娘有难,我为何能及时知情,还在背后做手脚帮忙?”
  杨雁回道:“我哪里知道?我那时候只觉得你太神通广大了,简直什么都能办到。”
  爱妻这么会说话,真是极大的满足了俞谨白的虚荣心。他笑道:“自然是多亏了我这两位小兄弟及时向我通风报信呀。”
  杨雁回顿时觉得,自己出手是太小气了。
  云泽忙道:“不过就是动了动嘴皮子,没有大哥说得功劳这么大。”
  俞谨白也不好再逗妻子,便转过了话题,问他兄弟两个:“我成亲那天,你们还知道来喝喜酒,怎地昨日我们去育婴堂,你们两个却不在了?”
  云浩道:“我们槽坊近来活儿多,坊主加紧了逼着我们干活。大哥成亲那日,我们兄弟定要告假一日,坊主还老大不高兴了。昨儿我们实在没法回育婴堂。今儿收工早,我们便来了。”
  俞谨白还想板着脸摆摆老大的架子,杨雁回已抢着道:“来了就好,我去厨房里看看,今晚多加几个菜。你们喜欢吃什么,都跟嫂子说。”
  兄弟两个还怪忸怩的,不好意思说。
  俞谨白道:“他们就爱吃肉。什么红烧肉,红烧肘子,都上吧。”
  杨雁回笑道:“我知道了,我去瞧瞧去。”
  杨雁回才出了前头大厅,便听到云浩刻意压低的声音:“俞大哥,我觉得你娶的这个小嫂子真好。”
  俞谨白得意道:“用你说?!我的眼光一向都很好,我老婆当然是最好的!”
  杨雁回一边往后头走着,一边忍不住翘起了唇角。算这小子识趣!

  ☆、第195章 请柬

  翌日,杨雁回果然带了俞谨白去花浴堂逛了一圈,阿四阿五也跟着沾了一回光。阿四阿五是见惯了侯府花园的气派的,但仍觉得花浴堂里颇有野趣儿,全然不同于侯府花园的精心雕琢,但那花草树木繁多,青石板小桥好似乡间无名小河上随意搭的,一处处菜畦看着也很是舒心。是以,逛得兴致勃勃。
  俞谨白逛完了,却只有一句话送给杨雁回————见面不如闻名!
  杨雁回恼道:“以后再不带你来了。”
  俞谨白却道:“确实没什么稀奇,比我四处游历时见过的美景差多了。竟然也被传得神乎其神。想来还是因为此处乃是女子浴堂,名声太大,人人都稀罕。来这里的女客,多是小富之家的女子。真正富贵人家的大花园没逛过,远路也没走过,所以才觉得这里好看。”
  杨雁回道:“京城的女子,已是自在多了,我听说,有些地方,女人要守的臭规矩多得很。我看京城一带,好多小户人家的妇女入会,跟着会里的人一起长途跋涉,看景逍遥,只是说的好听,说是上名山求神拜佛。难道他们也都没见过美景么?”虽然也有虔诚的善男信女,但也有许多人只是为着去玩罢了。
  俞谨白道:“可也不是人人都去玩过的,便是出去看景逍遥过的,也未必去过真正的好地方。”
  杨雁回问道:“那要依你说,哪些地方才好看?”
  俞谨白赶紧趁机提出自己的美好设想:“等我什么时候不做这个鸟官儿了,便带着你游遍天下美景。”
  杨雁回顿时把俞谨白贬低花浴堂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去,笑得眉眼弯弯的:“你去过滇南,又到过辽东,这大康国从南到北你都走了一圈,哪里的景致好看,定然都知道的。往后带我也去玩一玩才好。”好像婚前他就这么说过的呀!她出盘缠他出力呀!而且有这么个武艺高强的丈夫在,也不用担心遇到什么黑店、山匪之流。
  杨雁回正想着好事,俞谨白伸手捏捏娇妻粉粉嫩嫩的小脸蛋:“是啊,我先努力赚两年盘缠,你以为真要你拿钱出来!”
  杨雁回拍开他的手,揉揉脸颊:“我的钱也是钱呀,不拿去花了,难道留着发霉?”
  ……
  俞谨白的假期很快过完,一张脸也早没事了。其实他无论受什么伤都恢复的很快,就杨雁回抓的那一下,三日回门时便已不是很显眼了。
  自此,俞谨白便要日日去衙门当值了。
  杨雁回觉得,这么大一座宅子,只有这么几个人住,显得空空荡荡的,而且她近来也没什么事做,闲的发霉。不过反正这里距离青梅村比较近,杨雁回白日里依旧泡在杨家,倒把自己家丢开不顾了。
  闵氏近来除了操心花浴堂,还想着要给两个儿子买两个小厮,出去应酬时,身边也有个跟班照应着,还道:“咱们家省惯了的。好些家底远不如咱们家的,也比咱们家的人口多。大不了把那几间厢房再扩建一下,或者再加盖两间,反正院子地方也够了。到时候,给新买的人住。”又劝杨雁回道,“你们那个宅子那么大,人也忒少,你也该多买几房人伺候着。往后总要慢慢的置产,还要与别人往来。只有四个伺候的人,可也忙得过来?”
  杨雁回想了想这个问题,觉得四个人伺候两个人,完全没问题呀!至于置产么,是可以买些地。如果她哪天有兴趣做生意了,还可以买个铺面。但是也要容她想想再说。哎,如今已是当家主母了,杨雁回觉得,她还得先适应适应新身份再说。
  闵氏又道:“实在不成,我听说萧夫人给了女婿两个小厮,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你先给他两个娶两房媳妇,人手也有了,小厮成家立业了,也沉稳些。再过两年,再给秋吟找个女婿,又多个伺候的。”
  杨雁回嘴里啃着个大桃子,道:“等再过两年,那两个媳妇子和秋吟,就该生孩子了,她们挺着大肚子,家里的人手又不够了,我是不是还要再买人进来?”想一想这么久远的事,便觉得好烦!杨雁回叹口气,又道:“不过娘说的也是,好像这些都是我该操心的事,我会好好想想的。”
  于是,杨雁回回去后,就向阿四阿五打了招呼,看上哪家的大姑娘小寡妇的,只管来跟她说,只要那女人愿意,她就帮聘了来。阿四阿五欢喜得了不得。
  待俞谨白回来,杨雁回便将事情告知了他一声。毕竟是萧夫人送他的小厮。
  俞谨白道:“岳母真是为咱家操碎了心呀。改天要多孝敬她老人家些好东西。对了,后头库房的钥匙,我放到你的梳妆台上了。里面都是从辽东带回来的东西,你看着顺眼的,有用的,随便拿去用。”虽然值钱的东西差不多都已经让他拿去做聘礼了,但搜罗搜罗,应该还是有些好玩意儿的。
  杨雁回忙点头。
  俞谨白从怀里摸出一封大红烫金请柬来,又道:“还有件事。我有个上司,就是那位姓孙的都督佥事,他家明日给小孙子办满月酒。你好歹也要去一趟。”
  杨雁回拿过请柬来,看了一眼,道:“好。咱们封多少礼金合适?”
  俞谨白便道:“你看着萧夫人封多少吧。比她少一半就行。”
  杨雁回便将请柬收了起来,又问:“明日都是左军都督府的同僚和官眷过去么?”
  俞谨白道:“应该不止。”想了想,又蹙眉道,“孙大人和霍家关系不错,说不定,威远侯夫妇都会去!”
  想起霍志贤,两口子心里便都有气!
  杨雁回将请柬丢在一边,道:“不想去了。”虽然霍志贤她未必会撞见,但一定会看见秦芳。看了一眼有些无奈的俞谨白,她又道:“算了,我还是去吧,免得叫你面上不好看。毕竟也是你上司。反正我也不会看到霍志贤那个狗东西。但你要记住自己说的话呀,就做两年官罢了。我有嫁妆,有润笔,娘说了,以后花浴堂的分红必须给我收着。就算两年后,你不当这个官,我也可以养得起你。”
  俞谨白:“……”
  杨雁回道:“我真的养得起你。你放心,我们可以过得很好!你就当两年官呀,一天也别多干。”
  俞谨白认真道:“……我真的不用你养。”他已经哭笑不得了。他就知道她说的什么男四德的狗屁规矩,都是闹着玩的。但是她自己都忘得这么快,也真是……太可爱了!
  杨雁回十分大方:“不用客气,我的钱就是你的钱。真的不差你那点俸禄。”
  俞谨白:“……咱们还是说些别的吧。比如,你明天怎么过去?要不跟着萧夫人浑水摸鱼进去?”
  杨雁回不解道:“我拿着请柬光明正大进去怎么了?为什么要浑水摸鱼进去?”
  俞谨白道:“别人身边都是丫鬟媳妇小厮,跟着好些奴才。你就只带着一个秋吟,我怕你面上不好看呀。跟着萧夫人进去,谁还管哪些丫头是你的哪些是萧夫人的?除了贴身跟着的能进人家主院,其余都留在刚进二门里头的几处屋子招待便了。”说到此处,俞谨白又道,“看来是要买些使唤的人手回来。你好歹也是从五品的京官太太,伺候的人太少,也不好看呀。”何况左军都督府真不是什么清水衙门。老婆如果被人笑话就不好了。
  杨雁回却道:“买那么多人做什么?我最讨厌身后跟着一大串人了。尤其是那些年纪稍微大点的奴才,总喜欢对着年小的主子指手画脚。还不够烦人的。”
  俞谨白忙道:“你小声些,仔细给宋嬷嬷听见。”
  杨雁回眨眨大眼睛,不解道:“听见便听见么。宋嬷嬷只是面相有些凶,说话轻声细语,脾气又温和又不多事,才不是那样的老刁奴呢。”
  俞谨白默默的在心里吐了一口老血,坐到一边的桌子上剥花生去了。
  杨雁回瞧他神色古怪,便凑近了些,问他:“你怎地了?”
  俞谨白将手里剥落的几粒花生豆,塞到杨雁回手里:“没事,吃吧。”

  ☆、第196章 赴宴(二更)

  翌日,俞谨白一大早,便匆匆赶去衙门上班当值。他才走,杨雁回便使阿四去侯府问萧桐准备封多少礼金,“若萧夫人问起怎么想起来问她,就实话实说,说我和爷都不知道如今京官的礼金是怎么封的。骑马进城,快去快回。”
  阿四应了一声便去了。
  杨雁回又取了钥匙,带着秋吟和宋嬷嬷去了后头的库房里。
  这库房应是许久没进去过人了,里头的东西都蒙了薄薄的一层灰,倒是光线充足,干燥通风。
  三个人进去后,发现里头收着好些俞谨白搜罗来的兵器。杨雁回虽不大懂兵器,但抽出那些匕首刀剑来看,也觉寒光闪闪,薄刃锋利,其中有两柄匕首上镶嵌了各色宝石,一看便知价值不菲。另有两杆银枪,她连拖都拖不动。她道:“咱们该弄个兵器架子来,好好规整一下。”
  几个人又继续翻看了一番,里头还有好些皮货,但都不如俞谨白当初给杨家的那些皮货的成色好,也够大块。有狼皮的,狐狸皮的,灰鼠皮的,但都不是整张的。
  杨雁回翻出数张雪白的貂皮来,只是每一张都有些破损,很是残缺不全。她琢磨着,这些估计都不是买的,而是战利品,便道:“仗打完了,这玩意儿也可以做昭君卧兔了,便是咱们戴不着,也可送人。只是需要两张拼一下。”
  宋嬷嬷道:“奶奶不知道,京里的贵人讲究着哪。最受她们喜爱的昭君卧兔,都是需要整张皮子的。两张拼的,需找个好工匠,拼的让人看不出来才好。”
  杨雁回道:“不过是小一些的皮子拼起来罢了。又不是用什么耳朵毛,爪子毛凑起来的,这都嫌弃?那也没事,我可以送给我舅妈和表姐,还有焦大娘,庄伯母。又好看,又暖和,别人还未必能找到这么好的成色来。”
  几个人又在墙角翻出来一麻袋人参,只是个头都不大,还有好些碎须。杨雁回记得,俞谨白送去杨家的人参倒是各个都挺长,足足送去十根。这一麻袋人参个头虽不大,却也是极好的东西了。
  一时秋吟又翻出半麻袋松仁来。杨雁回大喜,道:“有这些好吃的,也不知道早些拿出来,还要咱们翻出来。幸好这地方不潮湿,不然岂不是浪费了?”她伸手插进去,摸着这些松仁,十分开心,脸上也笑开了花,只觉得够吃好久了。可是摸着摸着,她便觉得不对劲。
  待杨雁回的手拿出来时,宋嬷嬷和秋吟便见她手里多了个一尺来长的粗布口袋,被细麻绳扎得紧紧的。
  杨雁回将口袋打开,把里面那些圆滚滚的珠子倒出来,库房里的三个女人顿时惊呆了。里头竟然滚出来四十多颗硕大的东珠,每一颗都一般大小,光滑莹润,晶莹剔透。阳光透过大门打进来,照在珠子上,散发出五彩光泽。
  宋嬷嬷还是见过好东西的,看着这些熠熠生辉,美得直晃人眼的珠子,半晌方道:“这四十多颗珠子,少说也值得几千银子了。”
  杨雁回道:“回头需得跟爷好好说道说道去,有这好东西,不自己拿出来,还要等着咱们给他翻出来。”
  宋嬷嬷道:“早些爷就该用这个给奶奶做几支珠钗,带出去岂不是羡煞旁人?”
  秋吟道:“这珠子这么大,一颗珠子能顶一颗大葡萄了。莫说是珠钗,就是做个璎珞圈,圈上只嵌上一粒珠子,也够气派了。”
  杨雁回笑道:“还是先等爷回来,问问他再说。兴许他是帮别人收着的,或者另有用处呢。”
  几个人将库房里的东西几乎都翻看完了,杨雁回便将四十六颗东珠重新装好,提着袋子进了自己房里,锁到了柜子里,等着俞谨白回来,跟他说过后,再做打算。
  很快,阿四来了,向杨雁回一五一十回话:“萧夫人说了,封十两银子,再送一匹普通的缎子,几样果品便是。还说叫奶奶不必减半,也照着这个送。让奶奶不必着急,待梳妆打扮完了,先过去侯府寻她,她和奶奶一道去。能赶上中饭就行。”
  杨雁回心说,看来镇南侯府与孙大人家也就是一般般的交情,萧夫人觉得俞谨白也没必要跟这个上司套近乎。她道:“知道了。”又叫秋吟给阿四倒了满满一大碗酸梅汤喝不提。
  今番到底是初次面对这样的场合,杨雁回也不好胡来。怎么说俞谨白还要再在官场混几年呢,他说是两年,保不齐有什么变故还要耽搁,她当然也不能给自己男人丢人。是以,她还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梳了个乌黑光亮的飞仙髻,戴了些珠翠首饰,还特地插上了俞谨白当初送她的白玉梳子,又搜罗出自己最华丽的衣衫穿了。腕子上挂着几支叮咚响的翠玉镯子,项上戴了赤金盘螭璎珞圈,耳上也垂着两粒珍珠耳环。整个人打扮得珠光宝气。秋吟和宋嬷嬷直夸好看,杨雁回自己却不是非常满意。全身上下,她就满意那支白玉梳子罢了。这身行头,将她装扮得老气了十岁。她并不想提前老掉啊!她决定日后重新做几套衣裳。今日就算了,这么打扮也好,压得住场面。
  待时间差不多了,杨雁回便叫阿五赶车,带了宋嬷嬷和秋吟,往侯府去了。
  萧桐见了杨雁回今日这打扮,不由笑道:“正该如此,李传书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露脸,就该打扮得奢华些。这副模样,再配上这身衣裳,很压得住场面。到时候,定是全场最美的妇人。”
  杨雁回想笑,又笑不出来。转眼间,她便已成了妇人了……
  萧桐与杨雁回共乘一顶大轿,给几个上年纪的仆妇另备了小轿,其余骑马簇拥的,除了秋吟,皆是侯府婢女。
  杨雁回难得又与萧桐如此亲近,心中很是欢喜。但她还没高兴的昏了头,心中疑团还是要趁机问一问的。她道:“夫人,我一直有件事不明白,想请教夫人。”
  “什么事?”
  杨雁回道:“夫人为何就看上俞谨白了?特特将他收为义子。”新婚第二日她都没机会问萧桐,后来问俞谨白,俞谨白也是语焉不详,只说,萧夫人与他投缘,要认他做义子,他看萧夫人也顺眼,便同意了。
  萧桐道:“他很像我曾经的一位故人,我初初瞧见他,便觉得顺眼。他又是郭总兵举荐给侯爷的,郭总兵这个人,我们夫妻都是信得过的,他举荐的人,必然不差,我便认了他做义子。后来觉得,我眼光很不错,这小子果然不差,倒也是个有情有义的。”
  杨雁回忙问:“他像夫人的故人?是哪个故人?”俞谨白是孤儿,说不定与萧桐这位故人有什么瓜葛也说不定。
  萧桐叹道:“我那位故人,二十多年前,便亡故在西川了。”
  杨雁回想了想俞谨白的年龄,觉得对不上。何况一个远在西川,一个三岁时流落在京郊白龙镇,差得也太远,心下便只当是巧合了。
  萧桐见她目露失望之意,便微笑道:“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谨白虽是孤儿,但他如今生活得很好。若是父母缘实在太浅,也不好强求。”
  杨雁回也只得道:“夫人说得也是,至少我们现在都生活的很好。”
  萧桐很是满意,笑意更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