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闵氏又看了一眼季少棠,季少棠会意,只得道:“既是如此,少棠便……告辞了。”
……
杨雁回正在院子里急得打转转,杨鹤走过来,笑嘻嘻对雁回道:“妹妹大喜啊!”
杨雁回连忙央告道:“二哥,你快去前头帮我打听着些。要是娘不愿回绝了这亲事,你便来告诉我一声,我好想法子搅黄了。”
杨鹤道:“我说你这丫头是怎么了?小焦到底哪里不好?”
杨雁回道:“小焦哪里都好,可我不想做他的老婆!好二哥,你快去前头帮我看着些。”
杨鹤只好又往前头去了。杨莺只得又在一旁解劝杨雁回。
过了不多时,杨鹤便又来了后院,笑得满面春风,对杨雁回道:“娘说了,‘这亲事我是极中意的,云尚这孩子,我素来就瞧着是极好的。咱们焦、杨两家在一个村子生活这么些年了,孩子们平日里又亲近,这亲事真是再没有这等相契的了’。”
杨雁回越听越灰心。
杨鹤又道:“娘又说了,‘只是我不好自作主张定下亲事。论理,孩子的亲事,是该由我做主,没有个小孩子家家的,自己挑女婿的理。但我还是想着,要问过了孩子方好。’然后,娘又掀开门帘叫我说,‘鹤儿,快去把你妹子叫来。’”
杨雁回大喜,道:“我这就去回了这门亲事去。”拔脚就要往屋里去。
“站住”杨鹤唤住她,道,“有你什么事?”
杨雁回怔住了。
只见杨鹤又对杨莺道:“小莺,快去吧,你婶子唤你过去哩。”
杨莺傻傻呆在当场。这是……什么意思?
杨鹤又回头白了杨雁回一眼:“你还真以为自己人见人爱呢。”
☆、第121章 焦云尚情急争莺妹
杨雁回被杨鹤的话闹了个脸红,心说自己又丢人了,转而又怒视杨鹤:“二哥,你忒坏了,你存心让我出糗。”
再看杨莺,早已羞得躲一边的桃树底下去了。
杨雁回去拉过她来,笑道:“快去呀,没听二哥说呀,你婶子催你哩。”
杨莺连连摆手:“怪羞人的。怎么是我呢?”明明焦大哥喜欢的是雁回姐呀。他每回来了二叔家,都要想法子和雁回姐多说上几句话。
杨莺正说着,从前头走来了焦师娘。看杨莺这副模样,又这样说话,焦师娘便笑道:“我就知道你害羞,定然不好意思过来,便对你婶子说,‘一个小闺女,她怎么好意思为这事来和我说话?还是我自去寻那孩子去吧’。”
杨雁回姊妹几个,忙向焦师娘行了礼。
焦师娘含笑拉过来杨莺,问道:“小莺,你跟大娘说,心里是怎么想的?”
杨莺低头嗫嚅道:“我……我听我婶儿的。”
这就是愿意了。
焦师娘面上大喜,回头一连声叫道:“她婶子,你听见了吧?”
闵氏也从前头过来了,笑道:“听见了。”
焦师娘又对杨莺道:“好孩子,你放一百个心,大娘保证不亏待你。”
杨莺垂首半晌,这才含泪抬头问道:“大娘,你不嫌弃我吗?我哥哥姐姐虽没告诉过我,可我自己也知道,我做的事,好多人都在骂。去年就有好些人写了本儿拿去卖。”幸好京里的新鲜事多,那些人茶余饭后闲聊一阵,也就改了话题。可她忤逆不孝的名声,还是传得沸沸扬扬的。她暗地里让小石头帮她买过话本来看,那些写书人真真可恶,甚至有人按照心里胡乱猜测的想法来写,将她写的极其不堪。她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躲在暗地里抹眼泪。
焦师娘忙拿了帕子给她拭泪,笑道:“说的什么傻话,大娘嫌弃你什么?外头那些歪货只顾着自己嘴上说得痛快,有他们下地狱拔舌头遭报应的时候。你是什么品性,大娘难道不知道?你这么标致、好脾气,又识文断字的,我还怕你嫌弃我们家那个二愣子呢。快别哭了。”以前杨莺有那样的爹妈拖累,任什么样的人家,看到她那爹妈,也要掂量掂量到底结不结这门亲。现在她那爹妈没了,杨崎两口子又都是厚道人,杨莺自己又是个好的,满可以聘来做媳妇。
一番话说得杨莺又是笑又是落泪,心里只想着,以后要好好孝顺婆婆。
只听焦大娘又道:“以后莫在为了这事哭了,那些写话本子的,没一个好东西。”
杨雁回闻言,脸色不由黑了黑。焦大娘这话并非冲她来的。除了杨家人和季少棠,这十里八乡,还没人知道她一门心思要写话本。但听了这话,她还是很庆幸焦大娘看不上她!
杨莺也颇不自在的笑了笑,道:“那些歪曲实情的着实可恶罢了,还是有许多本子写得极好看的。”
顿了顿,她又小心翼翼问道:“大娘,焦大哥他……愿意吗?”焦云尚喜欢的分明是雁回姐。虽然这事看起来是成了,但若焦大哥实在不愿意……
焦师娘道:“他还能不愿意?我回去跟他一说,美不死他。大娘不瞒你,还是他自己嚷着要我来的。”
一旁的众人各个神色古怪。
……
季少棠失魂落魄回到家里,见过母亲后,便一言不发进了自己屋里,门窗关得紧紧的,恨不能一丝光一丝风也透不进来。
赵先生看儿子如此,便来至他房门外,问道:“你今日是怎么了?往常从邢先生处回来,不都高高兴兴的?”
季少棠听见母亲问话,这才起身出了屋门,回话道:“也没怎么,许是赶路久了,有些累了。”
赵先生便道:“这来回几十里路,可不走得人累得慌么。”想了想,仍又狐疑,“怎地往常也没见你喊累?”
季少棠道:“儿子也不知道,只是想歇息片刻。”
赵先生便道:“那你歇歇罢。”
两个人正说着,忽闻外头有人问道:“这里可是季秀才家么?”
赵先生回头,便见到一个婆子正探头探脑的往院子里伸脖。
这婆子有几分面熟,约莫是左近村子里常走动的人,只是赵先生甚少与她们打交道,因而也叫不上名字来。
她问道:“何事啊?”
孙婆子便进来笑道:“是赵先生吧?我是他孙奶奶呀。你们东邻家的巧妮,还是我保的媒,才嫁去了那么好的一户人家。咱们还见过几次哩,你忘了?”
赵先生蹙眉想了想,这才想起,这老婆子是时常走街串巷与人牵线保媒的孙婆子。什么嫁女娶妇,卖儿卖女,她都管。
赵先生问道:“你老为何事上门?”
又回头对季少棠道:“你先进去吧。”
季少棠眼看着有媒婆上门,哪里肯再进去,便道:“儿子还是去后头菜园子里照管照管。我瞧着水缸里的水也不多了,我……我歇够了,便去打些水。”
赵先生只得由着他去了,接着便引着孙婆子进了堂屋里说事。
孙婆子三言两语便说明了来意:“咱们镇上的狄员外,家业也颇过得去。他有个闺女,目今十四了,生得天仙一般的人物。狄员外将女儿看做掌上明珠,再三的嘱咐我,要给女儿寻一户好人家……”
赵先生想想狄小姐那五短身材,紫膛面皮的尊容,再想想狄员外家除了因在镇上开着一间当铺,挣了几两银子,别人看着钱的面子,才称呼他一声“员外”,便老大不乐意,打断孙婆子道:“既然你老说得她是那么个美人,家中又颇过得去,怎么却要倒提亲?”
孙婆子便道:“这不是狄员外想给女儿寻一户读书人家么?狄员外觉得读书人家的子弟规矩,还说了,只要有才有貌,品行又好,便是家里不如我们的,我们也是极喜欢的。赵先生,你有所不知,这位狄小姐不单单人好看,那性子也是百里挑一……”
“我们高攀不起。”赵先生不爱跟这些人纠缠。
孙婆子便信口胡诌道:“赵先生,这真是一门好亲哩。我今儿才往青梅村焦家去了一趟,那焦大娘听说是狄员外要给女儿招婿,直说,哎唷,悔青我的肠子了。我们家才和杨家说好了的亲事,平白无故不好悔亲,哎唷,毁煞我了,真真的一门好亲。”
赵先生冷眼瞧着孙婆子唱念做打,硬邦邦道:“她悔她的,与我有什么干系。”
孙婆子又道:“是焦家的小子让我来给季秀才说亲的。焦家的小子说,这么好的一门亲,他既然无福消受,生生的错过了,便说给他的发小吧。这才指了路,让我上了你家的门来。”
赵先生恨不能立时把焦云尚拉到跟前打一顿!她冷笑:“谁跟他个穷酸武夫是发小?你老慢走,我不留茶了。”再者说了,也没见过哪个混账东西,把这么一门子烂亲推到发小头上的。
孙婆子已忍耐许久,这会终于忍不下去赵先生的一张冷脸了,起身道:“赵先生,我敬你是秀才的妈,与你说话好生客气。你怎么就跟那茅坑里的石头似的,那么硬邦邦的?便是你看不上狄小姐,你家那小秀才日后也就不娶亲了?用不着我们做媒的上门了?便是你看不上焦家的哥儿,人家好歹教你儿子一场,你怎地翻脸不认人?说人家穷酸武夫,你自家不是穷酸秀才家?你不必留我的茶,我也不喝。”
赵先生给这刁老婆子气得火冒三丈。孙婆子自也不会继续留下和她斗气,便气哼哼出了屋门。才迈出堂屋,正看到季少棠拎了一桶水,要往厨房里去。
赵先生瞥见儿子,心知这小子不过是装装样子,也不知他拎着这桶水,在外头偷听多久了。当下又是气又是心疼。
季少棠看到孙婆子出来,便放下手里的水桶,问道:“孙奶奶,我焦师兄和杨姑娘定亲了?什么时候的事?怎地这么快?”杨太太竟真的一口应了么?
孙婆子瞧季少棠说话还算客气,礼数也周正,火气平复了些,便道:“可不是么,你那师娘和杨太太说定了亲事,前脚刚回了家,我后脚就到了。可可的就差了那么一时半刻。”
季少棠心知这孙婆子是为了好给狄小姐说亲,故意将时间说反了,只当做不知道她撒谎,问道:“你老……是亲耳听见焦大娘说亲事定下来了?这种话不好胡说的,万一传开了,再传得走样了,没得坏人家姑娘的名声。”按理说,焦大娘去杨家的时候,这孙婆子应该是离开焦家了,未必就知道最后的结果。可这孙婆子又怎能捏造别人家儿女定亲的事呢?
孙婆子道:“我亲耳听见的,听得真真的,把焦家的哥儿乐坏了。”
季少棠终于忍不住,揭破了这老婆子的谎话,道:“孙奶奶,焦师娘去杨家提亲时,我还亲眼看见了。你莫非一直在焦家等着焦师娘回话不成?别人若信了你这话,你让杨家的姑娘怎么做人?”
孙婆子将自己刚才编过的瞎话丢到了一边去,只顾着分辨自己没捏造人家儿女的亲事了,道:“可不是我一直等着么。那杨雁回是秀才妹子,家里又颇过得去,长得又仙女般的一个人。那焦云尚怎么配得上?我还想着,等那焦师娘碰了一鼻子灰回来,才知道我的好呢。谁知她回来便告诉我,亲事说定了。你不信,你去问你师兄去。”
季少棠情急之下,冲口而出:“杨太太怎能答应呢?她向来十分疼爱女儿。”雁回明明对焦云尚无意。
孙婆子笑道:“怪我没说清楚,焦师娘是给儿子求的杨老爷的嫡亲侄女,就是那个小杨莺。”
季少棠闻言,喜不自禁————焦师娘真是天下第一明理的师娘。改明儿他便备一份大礼去贺一贺师兄和师娘。也不枉了师兄这么巴望着他这做师弟的能得一门好亲事!
季少棠道:“原来如此,我都知道了。今儿的事劳孙奶奶费心了,孙奶奶慢走。”
孙婆子与他说了几句话,火气便也消了,消消停停出了季家大门。
季少棠正高兴着,一抬眼,却看到赵先生黑着一张脸站在堂屋门槛外,两只眼里似是喷火一般望着他。季少棠被看得头皮发麻,全身发憷。
赵先生咬牙道:“我说你怎么一回来心情便不好,还敢拿话哄我说是走路累了。你为了那丫头,已是骗了我几回了?”
季少棠一声不敢言语,垂首跪在了水桶边。
“给我好好跪着,我不叫你起来,就不准起!”赵先生甩下这句话,气呼呼往屋里去了。
季少棠这才抬头问道:“娘,雁回到底哪不好?”
赵先生恨得回转身来,指着季少棠,一只手臂直哆嗦:“好啊,都敢顶撞我了,你真要讨打是不是?”
季少棠见她气得身子直抖,忙道:“娘,儿子不问了,你别生气。”
赵先生这才又回屋去了,嘴里还恨恨道:“没一点出息。待你日后中了举人,再议亲不迟。一个村姑,哪里配得上你?杨雁回这个勾人的小妖精,我千妨万妨的,竟还防不住她。”
……
焦云尚听娘说亲事定下来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恨不能把房顶都掀起来。看到媒婆还在,顺手还使了个坏,打发了孙婆子去季少棠家。
正美得了不得时,就听焦大娘对焦师父道:“我寻思着,那孩子没爹没娘,总养在叔叔婶婶家也不是个事儿。人一说起来就是,‘坑了自己的爹妈,入了叔叔婶婶的富门’。不如咱们将孩子接过来,就当是童养媳。待她满了十五岁,再让她和云尚圆房。”都这样了,儿子总该对杨雁回死了心。
焦云尚仿佛被人一盆冰水兜头浇了下来,一颗热火火的心凉了个透:“娘……你说什么?”
焦师娘道:“你不是叫我去给你聘杨家的姑娘?喊得满院子的师弟们都知道了。我巴巴的去给你聘来了。你刚不是还高兴的冲着师弟们说你要娶媳妇了?这亲是说成了,你也嚷出去了,人家小莺好好一个闺女,也没委屈了你,往后你收收心吧。”
焦云尚怒急,眼瞅着师弟们都已不在院子里了,便跟他娘闹了起来:“我要娶的是雁回,你怎么给我聘小莺?我要去退亲。”
焦大娘早给这小子气得了不得了,闻言重又操起门闩追了上去:“我平日就是太惯着你了,一根指头也不动你的,你敢跟我这么顶?!”
焦云尚左躲右闪,又不甘心被打,又怕累着了娘,直往焦师父处奔了去:“爹,救救儿子。”
焦师父起身道:“你娘说的有几分道理,我去请你杨大叔和庄大叔来商议。”迈着步子,施施然去了。全不理身后的儿子开始嗷嗷痛叫。
焦大娘揪住儿子,揍了个心满意足:“我看你再敢跟我犟!我看你再为了杨雁回跟我犟!”没几下便打得手累了,这才扔了门闩,只是仍旧一手扯着他,免得他跑了,“都定了亲的人了,莫再逼着我揍你。给我老实坐着等着。”
焦师父还没回来,小石头呼哧呼哧跑来了。
焦师娘这才松了儿子。这么大个儿子了,得给他留些面子。
小石头一步跨进门槛,气喘吁吁问道:“师娘,你才去我二叔家,不是聘的雁回姐么?”
焦师娘看着这虎头虎脑,大眼圆脸,刚刚七岁大的个小男娃娃,笑道:“不是你雁回姐,是你莺姐姐。怎么了?你这么个小人,你操心你师兄的婚事做甚?”
小石头抱着门框,眼泪汪汪道:“我还想娶了小莺呢,怎么让师兄给抢走了?”
焦云尚母子听得目瞪口呆。
小石头继续眼泪汪汪,呜呜咽咽道:“小莺可听话了,我让她干啥她干啥,我让她编个柳条小篮子,她就编。我让她再给我弄个盆景,她就给我弄。她编的篮子可好看了。她还会编好多东西哩。还会给我雕竹娃娃,捏泥人。我娘说,她将来只怕是没人要。我早跟我娘说过了,我要娶她当媳妇,让她天天给我做好东西耍哩。师兄,你干啥跟我抢小莺啊。呜呜呜呜。”
焦云尚听他聒噪个没完,心中着实烦恼,上前两手捧住小石头双颊,叫他只能呜呜呜,却做不得声来。
只听焦云尚恶狠狠道:“你小屁孩子懂什么?你知道什么叫媳妇?还你媳妇?!那是我媳妇,以后不许胡说八道,再乱说,我揍你!”
焦师娘乐坏了,上前拍开儿子的手:“你手劲儿大,仔细弄伤了小石头。我可告诉你,话是你自己说的,小莺是你媳妇儿。”
焦云尚半天才回过劲儿来,立刻道:“不是。”
“你好歹也是个男子汉,哪能说话不算话来?”焦师娘道。
焦云尚却将脖子一梗:“没人听见的话,不算。小石头还小,当不的人。”
“笑话”焦师娘道,“我不是人?”又指指外头,“那三个不是人?”
焦云尚一回头,正看见父亲和杨崎、庄山和一道站在院子里。
焦师父道:“儿啊,你刚才说的话,我们三个老家伙听得真真的。你就认了吧!”
☆、第122章 故人不归相思难解
对于焦师娘的提议,杨莺没有任何异议。闵氏在问了杨莺的意思后,便要将杨莺送去焦家。心里想着,这么样也好。让小莺和焦云尚多处处,焦云尚那死心眼兴许也就能把心思用在小莺身上了。既然小莺对这亲事没意见,雁回又不想嫁他,还是让他早些对雁回死心,对小莺上心才好。
焦家很快就正式下了聘。焦师娘来接杨莺那天,闵氏早早让小莺换上了新做的一身衣裳,浅紫纱衫,鹅黄潞绸裙子,葱绿缎面绣鞋,挽了发髻,髻上簪了一朵红茶花,两支翠玉簪,打扮得漂漂亮亮,衬得她愈发鲜嫩水灵。
杨雁回眼看着一个好玩伴要走,眼泪汪汪拉着杨莺,一副难舍难分的模样:“小莺,你舍得我么?”
杨莺道:“不舍得,我以后天天来看姐姐。”
杨雁回道:“既舍不得,那你别去了。每日里来回跑,我还怕累着你的腿。”
闵氏拍开杨雁回的手,道:“别拉扯了,都在一个村子里,你胡乱矫情什么?”
杨雁回复又拉住杨莺的小手,道:“小莺,你好狠的心肠,你果真要走么?”
杨莺凑近她,耳语道:“雁回姐,我那村学是早就不上了的,如今天天闷在家里,也怪没意思。待我去了焦家,往后便是出个门,人只说这是焦云尚的老婆,不会说是杨秀才的妹子。你还是让我去罢。”
语罢,随着焦师娘,大摇大摆的去了。
杨雁回在人后恨得直说:“她多早晚变得这般没良心的?生生的拿话馋我。”
杨鹤道:“和你厮混久了,好好的丫头自然要学出些坏毛病来的。小莺没变成你那样子,已是很好了。你道焦师娘早早将小莺接走是为何?那都是怕跟着你学坏呀!”
杨雁回恼道:“不听你胡说八道,我自去写我的本子去。上回那个本儿卖得极好,邢先生叫我再多写几个哩。”
杨鹤道:“去吧。你多出几个本子,待声名鹊起,又得人人夸赞后,我也好跟人说李传书是我的妹子。”
杨雁回一手指着二哥,道:“小莺必是跟你学的,所以才变得这般没良心。我若是写不好,便不是你妹子了么?”
杨鹤笑道:“我的好妹妹,你不用气。再过两日便是清明了,到时候,咱们村郊也要竖几架秋千,你去荡个痛快。”
杨雁回道:“我怕你脸上不好看哩。”
杨鹤道:“我脸上有甚不好看?那秋千就是给你们女人去荡的。往年你年年去,今年反倒不去了?哥哥考了秀才,你就不跟以前的小姐妹们在一处耍了?”
不等杨雁回开言,杨鹤又道:“大哥说了,你不用总这么憋屈着自己,倒显得咱们家看不起人似的。”
“你真不怕学里的同窗们笑?”杨雁回又试探着问。
“怕什么?”杨鹤道,“你看秦家的老太太,还有萧夫人、温夫人,哪个在你和娘面前是端着架子的?反而那些门户实在够不着的人家,才不过出了几个读书人罢了,便急急忙忙跟市井人家划开界限,动不动就说人家不是正经人家。别人家的女人去赶个庙会,看个灯,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他们偏要说人家都不是正经妇人,还不许自家的女人去。你不必理会那些穷酸。”
杨雁回又感动的两眼泪汪汪了,拉着二哥的手,道:“不亏是我的哥,真是体贴我。怎么不早体贴?!”
杨鹤纳罕的看了妹妹两眼,道:“雁回,你近来这眼泪有点儿多呀。”
杨雁回甩开他,道:“跟你闹着玩罢了,我写我的本子去。”
……
杨莺果然说话算话,虽去了焦家,仍旧时常来和杨雁回作伴。因焦家前头院子里日日都有大小伙子练习拳脚,焦家在后院里也盖着一排屋子,焦师娘和杨莺平日都是在后院里。焦家收拾出一间敞亮干净的屋子给杨莺住,而且又重新修葺粉刷过。里头的家具也都是崭新的,唯有床不合焦师娘心意。焦师娘便打发焦云尚去重新买了木材,另寻了工匠,给杨莺订做一张拔步床。焦师娘还满村里夸杨莺能干、乖巧、贴心,炒的菜、炖的汤都好吃,又会收拾屋子,随手摆弄摆弄,那屋子就变得比以往好看多了。简直好像得了个金蛋似的,每日里喜得合不拢嘴。
杨崎和闵氏瞧着焦家果然不曾亏待杨莺,也就放了心。
杨雁回甚是关心焦云尚待杨莺好不好,生怕小妹受了委屈。但想想焦云尚的心思,杨家其实早已人尽皆知,她也就不好问杨莺了。没得再招来误会。不过瞧着杨莺倒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想想焦云尚不是欺负媳妇的人,杨莺又是个招人疼的,往后处处,说不定就如胶似漆分不开了。
一日,杨莺拿了杨雁回新写的本子来看,看着看着,不由轻声念道:“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江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这是杨雁回所写话本里的姑娘,因思念情郎,信口吟诵的《黄莺儿》。
杨莺念着念着,人便痴了,过了一会,才醒了神,道:“姐姐也开始写才子佳人的故事了?才子远走滇南,独留佳人于空闺。这份相思情,真是愁煞人了,我看着都怪伤感的。”
杨雁回看了她一眼,道:“听说焦大哥近来要往口外走一趟。”
杨莺立刻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来,不由红了脸,道:“我还没笑你,好端端的姑娘,写这情情爱爱写得愁煞人了。你是如何体会得人家的一片情长?你倒先来笑我!”
杨雁回只是看着她笑,不说话,把个杨莺看得越发羞了。
杨莺恼道:“你再这么,我以后可不来了。”
杨雁回道:“嫁出去的妹妹泼出去的水,你都成人家的人了,可不就忘了我这姐姐了,我……”
杨莺着实恼了,狠狠胳肢了她一番:“你再混说,我真的不来了。”
杨雁回这才告饶:“好妹子,你饶了我,改明儿带你去打秋千。”
杨莺这才放过了她,又道:“咱们叫上秀云姐,一起去。”
两个人正说着,崔妈妈忽然上门来了。她是来问闵氏取绣品的。
杨雁回是去年薛皇后千秋节时,才知道罗氏要将绣品是送给谁了。薛皇后礼佛成痴,那绣品是献给薛皇后的寿礼。那绣的一沓《佛本生经》送入宫中,薛皇后喜得夸了好几回。
别的官宦人家,便是料到了薛氏将为新后,也不见得知晓皇后喜好。待薛皇后入主中宫后,距千秋节已很近了。那些人便是知晓了皇后喜好,也未见得就能来得及新绣出这么些绣品。听说倒也有命妇紧赶慢赶绣了佛经的,却远不及五彩斑斓,鲜丽夺目的《佛本生经》讨薛皇后喜欢。
这寿礼并不奢华昂贵,但薛皇后和今上一样崇尚节俭,焉能不喜?是以,这份寿礼送的实在讨巧。
杨雁回不由咋舌,罗氏实在是很有政治眼光。得过皇后金口称赞的老人家,秦明杰还不更得礼遇?
另有忠烈侯、一品诰命夫人萧桐,献上一架玉石屏风,也甚是稀奇。
这架屏风的用料,乃是从西川一座玉矿直接出产的一块未经雕琢的大璞玉,高一米五,厚五寸,长二米,上有天生的玉石纹理。那纹理在近前瞧不出有甚稀奇,但走远些便能看出,里头竟影影绰绰的酷似坐着个如来佛祖。
萧桐命人以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底座,做成屏风,献给薛皇后做寿礼。这架屏风虽说奢华昂贵,但以萧桐的身份,寒碜东西她也拿不出手。这份大礼,也极受薛皇后的青睐,且在京中贵族之间成为奇谈。
原本杨家不想再跟秦家有牵扯,说定了不再往秦家送鱼,让他们另寻卖家。但罗氏也是礼佛之人,皇后有了,她还没有,这心里自然也挠得慌。便将价钱又加了数倍,央闵氏再绣一套。闵氏本欲拒绝,但对那价钱实在心动,便又同意了。
是以,这鱼是不送了,但杨家还是跟秦家有牵扯。不过秦芳在侯府屡屡莫名其妙犯错,惹得婆婆和夫婿十分不喜,早已消停了。苏慧男这边也被逼得步步后退。秦明杰“无意”间发现,苏慧男的娘家兄弟在帮秦府重修旧宅时,大肆中饱私囊。其余管事因忌惮苏姨娘,是以,眼睁睁看着他大把大把往家里搂银子,却不敢报上去。秦家的旧宅修好后,苏慧男娘家也另起了一座规模略小一些的宅子。秦明杰怒不可遏,是以,苏慧男如今已混到协理太太管家的地步了。要不是因为太太生了一对龙凤胎需要照顾,她连个协理也混不上。
看来葛倩容认为现在还不到放出杀手锏的时候。或许也是因为,搜集的证据不够,秦明杰未必肯信。但瞧这阵势,她是占尽了上风。不过,苏慧男颇有心机,绝不会就此轻易倒下,想来必会找准机会反扑。
只是如今的杨雁回,已不大想理会这些事了。她不想再让心绪被仇恨填满。一个人若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实在太容易行差踏错了。她之前坑害的绿萍,不能算多么无辜,但她害怕再这么下去,她会迷失到陷害无辜者的地步。
所幸现在那什么秦夫人、罗姨娘的,也都不来找杨家的麻烦了。
当初罗氏担心闵氏不愿再帮她绣佛经,便从葛倩容处借调了崔姨妈,让崔姨妈从中说合。既是崔姨妈说成的事,后来便是崔姨妈来问闵氏拿绣品。闵氏和杨雁回已是很久没踏进过秦家的门槛了。以前杨雁回总撺掇着闵氏去,现在躲还来不及。不见仇人,也就不想那些事了。
崔姨妈此次取了绣品后,稍稍坐了一会,和闵氏拉了拉家常。闵氏甚是挂念绿萍,崔姨妈便道:“她现如今自己住着一处院子,呼奴唤婢的,久已不伺候别人了,过得也没比谁差。那罗姨娘也倒了。原本侯府的人只当她家是在京里开生药铺子的,后来你那官司传开了,人才知道她娘家还做过那许多恶毒事。申老夫人不喜她,刻意打压,她凄凉着呢。”
闵氏担忧道:“一枝独秀未必好,指不定碍了多少人的眼。”
崔姨妈道:“绿萍会小心的。”
坐了一会后,崔姨妈便告辞离去了。
……
转眼即是清明。京中人家纷纷出城踏青,乡野小路上,游人仕女众多,桃红柳绿,彩衣飘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