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奸佞-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去看看好了。”苏怡安难得起了兴趣,毕竟,她是真的很想确定崔洵到底有没有回来。
如果回来,俩人可以认亲,如果没回来……那她去看一看年少时候的崔洵也不错,总之,去一趟肯定不虚此行。
***
确定准备赴赏花宴后,陈氏精心准备了一番。
她日常交际也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她出身江南,是嫁给宣国公后才进入帝京权贵圈子,没什么深厚根基,来往交际的人家并不太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宣国公府清净,她夫妻和美妯娌相合女儿乖巧,是许多人闲言碎语和羡慕嫉妒的对象,出门总会听到不少酸话。
时间久了,她也就懒得费心打入帝京权贵污糟的交际圈,反正苏家如今这个情况,他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也没什么问题,丈夫和小叔子都不是野心勃勃往上爬的男人,一家人安分守己得很。
赏花宴这天,陈氏带着女儿早早出门,徒留眼巴巴瞅着她们想要同行却奈何军中有事难以如愿的宣国公。
永安公主是当今陛下亲妹,虽说并不十分亲近,但身为皇室公主,得先帝宠爱看重,在宗室中地位不低,因此也有一两分底气。
永安公主早年丧夫,如今自己一人独居,京里京外都知道这位公主喜欢招待各家名门闺秀与出色少年,尤其是有才有貌的,更是得她喜欢。
且这次赏花宴,有传言说明远侯府那位声名在外的长公子崔洵正巧结束游学回了帝京,届时会出席赏花宴,因此这感兴趣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赏花宴举办那天,公主府外可谓是门庭若市,热闹得很。
苏怡安跟在母亲身边,安静乖巧,耳朵里时不时传来其他人议论“崔洵”这个名字的声音。
“聪颖过人”、“芝兰玉树”、“才高气傲”,少年崔洵在许多人口中频频被称赞,当然也有人不忿的,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总之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个才十二岁的少年得到了太多人关注,就如同那些年一样,无论崔洵是好是坏,他总是别人的视线与话题中心。
苏怡安一边吃点心,一边安静的听着旁人说话,突然间想起崔洵那位恩师顾钊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将相之才,可惜了。”
他说得惋惜痛心,但崔洵却全不在意,甚至像说她那样,评价这位老师天真。
“所有人都去死就好了。”
那时候的崔洵,像一头渴望毁灭眼前一切的狂暴野兽,雷霆手段杀伐果决,除了流不尽的鲜血和不停歇的哀嚎,没什么能让他满足并冷静。
嘴里香甜的点心,因着想到的这些过去变得苦涩起来,苏怡安深吸了口气,按捺下有些躁动的心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很清楚自己是因为即将见到崔洵而无法冷静,因而,越发变得紧张与期待。
陈氏察觉到女儿的异样,原本正和其他女眷闲话,这会儿也不愿再拘着她在身边,毕竟,出来就是为了带孩子散心的,这让她从头到尾跟着自己又算怎么回事?
因此,她细心吩咐了身边随侍的丫头,陪着女儿去外面花园里和差不多年纪的贵女们交际一番。
“去交些新朋友,有喜欢的以后可以请回府里一起玩儿,母亲在这里等你。”
陈氏替女儿理了下鬓发,见小姑娘越发光彩照人,这才心满意足的放手。
苏怡安对永安公主有些印象,毕竟这位公主从未惹过崔洵,一直过得不错,多次宴会邀请,她也来过公主府几次,对府里声名远播的花园还算喜欢。
花园之中,各色花木争奇斗艳,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养护的花木在暮春之中鲜妍盛放,五彩缤纷,娇美动人。
由公主府的侍女领路,苏怡安带着丫头一路去往花园,刚到宴会场地,就听到许多女子或清脆或活泼的说笑声。
她站在一株桃树下抬眼看过去,有许多面孔看着眼熟。
其实也应当如此的,比如能被永安公主邀请的贵女们多数家世不菲,多年后成为权贵圈女眷们之中的中流砥柱,也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儿。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失了上前凑热闹的兴趣。
苏家出事前,或许她还有几个说得上话的朋友,但也仅止于泛泛之交,何况那时,因着她容貌的缘故,许多姑娘是不愿意同她一处玩儿的。
她容貌出色是天生,她自己不以为傲,平常待之,但在其他人眼里并不如此,同龄的姑娘们不愿呆在她身边做陪衬,也不愿意看着她被异性追捧青睐,毕竟,或许其中就有心仪的男子呢。
因着种种缘由,她在权贵圈子里到底敌视厌恶者多,且自身没什么出众才名,到最后流传在外的只有貌美名声。
这种名声,在苏家败落之后,既成了她遭罪的根源,也成了她救命的稻草,好坏难辨。
苏怡安站在人群之外,以年长妇人的心态思量着这些,却忘了自己现在也就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在外人看来,倒有几分故作沉稳老成的可爱与趣味了。
至少,在崔洵眼里,这位有过几面之缘的宣国公府小姐还是老样子,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第6章
园子里的贵女们,在美酒佳肴之中或吟诗作画,或弹琴弈棋,或品尝美食,或轻声笑语,总之,永安公主举办的这场赏花宴会明面上确实让诸多贵女们十分快意。
“姑娘怎么不过去一起?”园中负责操持宴会的嬷嬷看到桃花树下的小姑娘,虽然不清楚对方身份,但看容貌气质与满身穿戴,也知是贵客,因此温声细语劝着小姑娘加入。
苏怡安不想多事,从善如流的点头。
由对方前头领路,刚转过花廊下的月拱门,就看到了漫步而来的几位少年。
如传言所说,永安公主邀请的都是京中各家的出色少年,这个出色,不只是身份与才学,同样还有样貌。
这出现在月拱门另一头的,正是几位外表十分出众的翩翩少年。
年纪最小十来岁,最大也不过十五六岁,几人走在一起,在春日缤纷艳色里,当算得上是一副美人图。
但对苏怡安而言,不管别人出不出色,优不优秀,她眼里只看得到一个崔洵。
崔洵比她大两岁,她现今十岁,他也才十二岁,几人之中,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无论身高还是年纪本都应泯然众人,但他的姿容与气度却堪称顶尖。
聪颖过人,才高气傲,英俊夺目,风流倜傥,即便他还小,苏怡安却觉得这些赞誉都可算是名副其实。
只是,只需要一眼,她就知道他不是崔洵,那个和她一起度过许多年的崔洵。
这只是个才华天资出众,在赞誉褒扬与疼宠看重之中长大的富贵骄子。
鲜衣怒马,侧帽风流,就是他的未来了。
停下脚步的苏怡安,站在不远处静静地认真地看着那个少年,心口窒息了一瞬。
崔洵没回来。
她似乎是难受,又似乎是庆幸,但终究不管是什么感情,曾经和她一起的崔洵都不在这里。
于是,原本停下的脚步继续,她和那几个少年微微一礼,跟在嬷嬷身后去了贵女们所在的地方。
“崔洵,那小姑娘是在看你吧?”年纪稍大些的少年出言调笑,“刚回京出来参加宴会,就惹得小姑娘驻足,也是厉害了!”
崔洵收回视线,笑着挑眉,“不过是在京里没见过我,所以看个新鲜而已,比起牵挂在几位兄长们身上的芳心,当真是不值一提。”
作为京里数得上名号的出色少年,这几位确实心仪者众,崔洵这话也不算假,因此几人一边调侃着这许久不回京的崔家少年,一边去往花园东面,那边是男宾客聚集的场地,和姑娘们这边隔着屏风与轻纱帷幕。
花园中诸多繁花竞相绽放,在花中坐着的少男少女们正值花期,当得是一副值得欣赏的好风景。
场中热闹非凡,珠光鬓影,人影憧憧,各色脂粉香气随风而来,苏怡安被嬷嬷带入座位,惹来不少好奇目光与窃窃私语。
从前她不怎么出门,识得她的人也少,但不包括代永安公主宴客的侄女。
身着鹅黄色春衫的少女姿容明媚,眼中带笑,神情亲昵的走过来同她问好,顺便还向其他贵女介绍了她的身份。
“宣国公府”四个字一出口,许多人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来,毕竟,宣国公府宠爱…女儿的名声在帝京之中可谓是如雷贯耳。
“怡安妹妹今日能来,公主同我可都十分开心呢。”少女气质娴静,语调温柔,话语之中感情诚挚,显然是真心这么觉得。
苏怡安和这个姑娘不熟,大概上辈子她要么远嫁要么夫家地位一般,她和对方聊了几句,双方彼此印象还算不错,若非这姑娘还要忙着待客,只怕是要多留一会儿的。
女客这边热闹不止,男客那边同样喧闹。
永安公主请的都是京中…出色的少男少女,年少慕艾的年纪大家凑在一块儿,虽说中间有轻纱帷幕与屏风相隔,但到底动人心扉,两边都有不少人有意无意的高声说笑,彰显存在感,又或者故作无意的搜寻对面自己心上人所在之处。
春光之中,因为这些年轻人的活泼与躁动,仿佛风都更甜更软了些。
苏怡安年纪小,在这里坐着权当看乐子,只是时不时看向对面少年的眼神才显露了一两分心绪。
她很清楚,那不是和她一起的崔洵,但这并不妨碍她对他关注、感兴趣。
过去的某些时候,她设想过假如一切事情未发生,她和崔洵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设想中,他们未来的可能性多种多样,满是美好,但越是设想,越是显得现实悲哀惨淡,久而久之,她也就不再起这种念头。
如今一切真的回到原点,她重新拥有了未来,崔洵也处在自己的道路上,前途一片光明。
苏怡安突然很想看看,这样的崔洵会走什么样的路,会有怎样的未来。
她会努力改变两家的命运,让他一路坦途的走下去,即便人生路上有坎坷波折,也不会比曾经发生的更糟糕可怕。
怀着这样的想法,她又将视线投了过去。
男宾客所在的地方,少年们同样活跃。
崔洵坐在几位年纪稍大的少年中间,小口抿着果酒,发现那位宣国公府的小姐又像初见那样,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对别人的视线一向敏感,虽然也有其他人在看他,但都不如她让人在意。
刚才大家戏言调侃他得小姑娘重视,但那也只是调侃,毕竟他年纪还小,这等风流香…艳之事和他距离遥远,但宣国公府那个小姑娘看他的眼神,确实很奇怪。
至少,从未有其他人用那样的眼神看过他。
他摩挲着指腹,细细的探究,那眼神怎么说呢,有一点欣喜,也有一点失望,但更多的,像是祖母和母亲看他的慈爱与温柔?
崔洵觉得自己要么是看错了,要么就是脑子被酒淹糊涂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结论?
他撇去这点荒谬的想法,心下好笑,不管对方怎么看他都好,也无论是不是心仪他也罢,他未来要走的路是早就有了规划的。
跟着恩师钻研学问,在外游学,早些成才,然后回京进入官场,和父亲一起壮大明远侯府,振兴崔氏一族,这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了,至于其他,都不重要。
公主府一场赏花宴,怀着不同想法的少年与小姑娘各自心里都有盘算,也开始为了自己心中认定的未来而努力。
***
回府的马车中,陈氏第一时间开口询问女儿,“怎么样,有没有见到那位崔洵哥哥?”
苏怡安偎在母亲怀中,打了个哈欠,点头,“见到了。”
“怎么样?”陈氏抚着女儿的黑发,轻声询问,“看到那位哥哥什么感觉?”
“没什么感觉。”苏怡安当然不好和母亲实话实说,但说的也不算假话,“就希望那位哥哥能好好的,明远侯府也能好好的。”
得了这个答案的陈氏彻底放下心来,她还真怕女儿因为那个梦对崔洵起什么心思,虽说孩子年纪还小,但就是因为小,所以很多事才不好说,这下子算是安心了,想必丈夫同样。
其实女儿也就十岁,对梦里的人有好奇心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不是她和丈夫作为成年人想得太多,也不会风声鹤唳。
陈氏今日在宴会上也见到了崔洵小少年,不得不说,京里那么多赞誉还是有的放矢的,当真是一个外表和才华都出众的孩子。
但涉及到女儿吧,外在条件再好都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能让家里人放心,这样无论是交朋友还是真有什么其他打算,都才能被纳入考量。
累了一天的苏怡安在母亲怀里昏昏欲睡,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她提了崔洵一句,思维已经发散到未来成亲婚嫁之事上了。
让她自己来说的话,虽然她上辈子和崔洵成了亲,但毕竟情况特殊,这其中也有着许多的不得已与阴差阳错。
他们确实是最亲近的家人,互相信任着对方,但其实也是逼不得已,她情况特殊,崔洵也同样,尤其是崔洵……
如果崔洵和她一样,回到了现在,她或许还要犹豫迷惑,但既然现在的小少年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天之骄子,那么一路骄傲的活下去也挺好。
她会像崔洵曾经护着她那样,让这个少年继续现在天之骄子的生活,至于其他更多的,却是没有了。
或许未来某一天,她还会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某个男人,但无论如何,她是不会成为崔洵的妻子了。
他应当拥有一个他喜爱的,也全心全意爱着他的,能和他一起并肩顶立门户的贤妻。
而那个人,不会是她。
第7章
永安公主的赏花宴之后,苏怡安再度闷在了家里。
陈氏与宣国公本想再带女儿出去转几次,结果却被拒绝,正如女儿之前所说,她就是想出门去看看那个崔洵哥哥,除此之外,对其他并无兴趣。
于是,他们只能看着女儿再度沉迷写字绣花画画下棋,对了,还有一项厨艺。
本来两人是有意见的,但当女儿的字初见风骨,陈氏和宣国公一人多了一个女儿亲手做的荷包,每日里饭桌上都能吃到女儿专门安排或者亲手所做的饭菜后,这点儿纠结与意见立刻被尽数抛到脑后,两人满心都是对女儿出色的满意与骄傲。
哎,就说其他人家,谁家闺女能像他们家恬恬这样可爱懂事呢?
今天的陈氏同宣国公依旧是女儿吹。
和心情甚好的父母不同,最近的苏怡安有点小小的烦恼,这个烦恼就是当她下定决心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想要着手做些什么事情时,有点毫无头绪。
她趴在书房里的桌案上,对着空白一片的宣纸,陷入了纠结。
苏家当年因被卷入严氏谋不轨答案获罪被诛,这点她很清楚,那个时候尚且天真的她对朝堂与后宫的波谲云诡一无所知,即便是事后想起来,也有很多东西看不清楚。
就拿如今来说,苏家想要避免过去的命运,不是只要解决那个现在尚不知在何处的罪魁祸首严琦就好,那桩牵连甚广的血案,还牵扯到朝堂之上诸多势力,涉及皇子们与帝王的交锋,前朝与后宫的对峙,种种因由交缠,最终导致了惊天血案。
这些东西,身在局外尚且看不清楚,更别说曾经置身其中的苏怡安了。
她对这些当真是完全不擅长,正如她曾经感叹的,有些人看一眼就明白还能举一反三,而有些人则榆木疙瘩死活不开窍,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崔洵,后者的代表人物是她。
苏怡安仔细回想着她曾经和崔洵经历的一切,然而越回想越泄气,越思考越迷茫,看崔洵做事有的放矢举足轻重,摆在她自己面前,却只有满目茫然毫无头绪。
崔洵能从一团乱麻之中精准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线头,她却只能见招拆招,扒拉到哪个是哪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挨个解决。
在宣纸上犹犹豫豫的写下自己记得的零碎内容,将觉得能做的事情一点点提炼出来,结果几大张写完再精简提炼时,才发现自己果真不是能混官场的料。
她最有能力最有勇气那几年,是跟在崔洵身边满心满眼复仇大计,遵从他的话按部就班的做,想来,就是那个时候起,她对他的信任和敬畏到达了顶峰。
复仇成功之后,崔洵照旧强悍,她却是彻底失了目标,如果不是那时候已经嫁给崔洵,她应当是会去江南找阿惟,然后在那里度过剩下的余生的。
可是,她到底没走,还是留在了帝京和崔洵一起。
他希望她留下,他想要她陪他,那她就努力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即便崔洵在很多人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男人,但在她心中,他就是最优秀最顶天立地的那个男子汉。
虽说,这个男子汉脾气越来越坏,脾性阴晴不定,掌控欲强且睚眦必报。
不过,遇到崔洵,当真是她遭遇人生噩梦之后那唯一的一件好事了。
书房里很安静,只有毛笔落在纸上的轻微声响,苏怡安笔随心走,写完才发现自己笔下出现了许多崔洵的名字。
闻着近在咫尺的墨香,她叹了口气,不再逼…迫自己,还有六年,她有时间可以慢慢来多多努力。
不擅长的她只能努力,至于擅长的,她仔细想想,却发现自己后来已经被崔洵护得凡事都不大操心了。
前些年为了复仇,崔洵还愿意同她一起筹谋,同她分析商议,后来仇人收拾得差不多之后,就是他在朝堂与京城兴风作浪,惹来无数非议的同时,还多了更多的仇敌与同党。
对那个时候的崔洵来说,那样活着让他舒心快活,是他的兴趣和爱好所在,她插不进去手,也看不明白,只能安静乖巧的做她被祸国奸佞宠爱的狐狸精,尽可能的照顾好他。
所以仔细想想,她现在依旧这么不长进还是有理由的。
只是,如今会帮她给她指引的崔洵不再,她终究要学着自己重新在走完一条人生路了。
***
宣国公府近日里十分热闹。
忙里偷闲的宣国公刚回府,就被妻子笑花了一双眼,看妻子轻嗅着手中新合的香料,他凑过去也闻了个新鲜。
“香气清雅,不错。”作为锦衣玉食的勋贵子弟,宣国公对此也算稍有研究,闻完就给出了还算可以的评价。
陈氏将小巧的盘锦香炉放到一旁,和丈夫分享喜悦,“这是恬恬新合的香,香气清雅还有助安眠,正准备放在家里的香铺中试卖看看,虽然不清楚她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念头,但既然她喜欢,我就准备让她试试看。”
“既然恬恬喜欢,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那就尽管试呗。”宣国公依旧心大。
“除了新合的香,恬恬还想做花露,我想着把咱们手里那几个庄子给她,随便她怎么玩,也算是打发时间了。”陈氏温声道,女儿是真不爱出门凑热闹,她也就只能在这些地方发力了。
“花露?”宣国公起了两分兴致,“说起来最近京里来了不少西域和海外客商,我倒是见了几次他们卖的花露,有些一般,也有一些挺特别的,我正想着买来给你和恬恬图个新鲜,这下子看来要早些下手了,省得被人抢完。”
“你又打算往家里买东西?”陈氏似笑非笑。
“难得有新鲜东西入京,你和恬恬怎么能少?”宣国公这句话说得理直气壮,“除了花露,我还打算再买些首饰,异域首饰虽说不及咱们的精美,但于宝石一道上还算有些花样,你和恬恬戴个新鲜也是好的。”
陈氏被丈夫的甜言蜜语和贴心举动哄得面颊绯红,最后只娇娇的横了他一眼,起身看女儿去了。
至于满脸期待等着夸奖的丈夫,她选择视而不见。
于苏怡安而言,她认真思量的结果,就是先开始做些东西试水,赚钱是一定的,最重要的,是两年时间里,她能慢慢的拥有属于自己的人手与财力,这对她以后自由且方便行…事很是重要。
她年少时富贵无忧,中间是跌落谷底几年,但活到最后,还是托庇于崔洵,活得养尊处优,见过享受过太多好东西,让她多少有一些赚钱的本事。
虽然让她直接去经营商铺肯定是不行,但拿出好东西做个甩手掌柜坐等收钱还是毫无问题的。
于是,一时间,苏怡安可谓是相当沉迷制作各式各样的新鲜赚钱小玩意儿。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还没过两天,宫里突然传出话来,柳贵妃要于四月初三宴请京中命妇同各家小姐,以便为如今到了适龄的四皇子、五皇子选正妃与侧妃。
对此陈氏是无所谓的,毕竟他们家只有一个女儿,这唯一的女儿年纪还全然不合适,因此只当去宫里参加一场宫宴。
苏怡安对姬家人是全然的厌恶,从现在的老皇帝再到几位皇子,通通讨厌得很。
老皇帝是诛灭苏家的罪魁祸首,她当年恨入骨髓,为了复仇没少绞尽脑汁费心折腾,至于几位皇子,既痛恨他们推波助澜,也厌恶那几人见色起意。
总之,在她心里,姬家皇族这几位没一个好东西。
但幸运的是,她的这些仇人们死得一个比一个悲惨,极大的安抚了她的仇恨与厌憎之心,所以纵然她如今回来,面对着这些人依旧活得好好的现实,也还能做到平静以对。
不过如果有机会坑这些人一把或者落井下石,她绝对不遗余力。
***
四月初二那天,宣国公同陈氏带着女儿一同入了宫。
苏怡安跟着母亲去往后宫参加柳贵妃准备的宴会,至于宣国公,则在前面同勋贵朝臣们一起面见帝王。
后宫之中,森严肃穆,宫女內侍行走之间来去匆匆,引领着诸位命妇和贵女们去往举办宴会的和合宫,苏怡安看一眼熟悉的宫殿,目不斜视的收回了视线。
和合宫中早已来了许多命妇同贵女,正同上首的柳贵妃说笑,作为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的尊贵之人,这位年过三十的美艳…妇人在众星捧月之中笑得慈爱亲和。
若非皇后身体孱弱多病,无法操持宫务,也轮不到她一个小官之家出身的贵妃为两位皇子选妃。
关于两位皇子选妃这件事,苏怡安只有一点单薄的印象,当年也没跟母亲来过宫宴,是后来进宫时才知道了许多东西,不过那个时候她满心仇恨,差不多已经到了看谁都是坏人看谁都不怀好意的境地,因此也不怎么在乎这些。
她和柳贵妃是有一点前缘的,她进宫的路子和这位多少有些关系,这位膝下有一位皇子的贵妃,惯爱收拢年轻貌美的女子替自己在帝王面前争宠,苏怡安一度也是她的的目标与眼中钉。
若能拢入己方,那就是助力,若不能,要么解决掉要么拿来对付敌人。
苏怡安差一点死于这位贵妃的算计,若非凑巧撞了大运,也没有后来成功复仇以及相伴崔洵的那些年月了。
只能说,福祸相依,命数难料。
见了算是半个故人的敌人,苏怡安努力在心里头转着恶毒的念头,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像崔洵那样,做下些什么事来让对方不顺,但费力思量了很久,才发现自己年岁堪忧,心智也堪忧。
十岁的小姑娘能做什么呢,更何况她还不是天资聪颖。
莫名泄气了一瞬,她最后只好选择安静的度过难熬的宫宴时间。
宫殿之中,为两位皇子选妃的氛围十分热络,毕竟那两位好歹也是一表人才,出身尚可,在帝王面前有几分宠爱,想要搭上柳贵妃的命妇不少,许多贵女也是心怀期冀。
苏怡安陪着母亲坐了许久,越坐越觉得无聊,就连歌舞美食都不能安抚她焦躁的心情了。
她猜测和自己故地重游想到不快回忆有关,但却不能很好的控制,因此和母亲撒娇了许久,才在一位宫女的引领下去了外面透风。
和合宫位置尚可,周围没什么需要太过避忌的地方,苏怡安也只想出来透口气,不想惹上什么麻烦,因此只在宫殿附近的林间草地上散步。
林木掩映间,有座巍峨嶙峋的假山,苏怡安得了宫女许可,在假山脚下找了块石头坐下来,姿态老实乖巧极了。
可惜,她坐得老实,假山上却有个不老实的。
“运气不错,居然遇到了个小…美人儿!”
第8章
春风拂过,林木瑟瑟,少年带着几分轻佻的嗓音在假山上响起,吓了苏怡安同身边的宫女一大跳。
那宫女最先认出上面的人,恭敬行礼,“奴婢见过七皇子殿下。”
为避免节外生枝,苏怡安本事打算直接走人的,但听到宫女口中“七皇子”三个字,她停下了脚步。
这同样是一个故人,但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故人。
如果说姬家皇族之中还有一个苏怡安不讨厌的,那大概就只有这位七皇子了。
她站在原地,也同上面那位行了个礼,“小女见过七皇子殿下。”
上面的少年声音带笑,语调依旧轻佻,“哎,小…美人儿,你长得挺好看的,嫁给我做皇子妃好不好啊?”
苏怡安沉默,觉得自己大概是遇到了假的故人。
没想到年少时候的姬文俭这么不着调,虽说长大之后也很爽朗活泼,但绝对没有现在这样逮到一个小姑娘就敢调…戏的地步。
见她不说话,假山上的少年声音提高了些许,“哼,长得好看的人都这么不解风情,讨厌!”
带着几分任性的语调着实让人哭笑不得,旁边宫女一迭声的劝着,希望上面那位皇子赶紧下来,以免出什么意外。
苏怡安不言不语,由着心底那点儿好奇心作祟,站在了假山下安静等待。
七皇子在上面低声嘀嘀咕咕,不知在喃喃自语些什么,三人正僵持间,旁边传来了少年略显冷淡的声音,“殿下,不可太过任性。”
心有所感的苏怡安侧身望过去,一张熟悉的脸映入眼帘,不是崔洵是谁?
这小少年和前些日子相见时无甚差别,但或许是离得近的缘故,苏怡安看清了那双眼睛里的冷漠与理智。
即便面上犹有笑意,却也只是教养与礼仪之下的面具,不具任何意义。
这熟悉的做派让苏怡安心情微妙的有些愉快,原来这么小的时候,崔洵就是这样的性子,想起那些谈笑之间被他收拾掉的仇人与对手,她忍不住笑了下。
出于礼仪,崔洵和宣国公府的小姑娘点了下头算是问好,但注意到对方看着他眉眼弯弯,唇角带笑,原本的那点儿温和尽数消失。
即便他如今年纪尚小,但也已经十分注意不和女子有所牵扯了,毕竟,经历过他那些表妹堂…妹们的撕扯与勾心斗角,他很怕不小心在外面给自己招惹些桃花债。
来家里探口风意图和他定亲的人家已经够多,不说父亲母亲欣喜的同时不胜烦扰,他自己也受够了年纪尚小就被此等无聊问题困扰的生活,若非如此,两年前不会毅然决然的跟随恩师出门游学。
这次回京之后,短时间内他可能不再出京,因而为了避免麻烦,行为举止上更要多加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