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这园子皇上赏赐给了郡主,这些太监,许就没有着落了。所以,奴婢斗胆过来和郡主讨个恩典,可不可以让他们继续在园子里当差。”
  谢元姝之前倒没想过这个。是啊,她虽是郡主,可若园子里继续用这些太监,这可是不合规矩的。
  而这些,承平帝不会不知道。
  可他既然知道,还是把这园子赏赐给了自己,这就有些别有用心了。
  谢元姝想了想,让芷东拿了纸和笔来,直接就给皇上写了请安折子,说是她用这些太监,有违祖制。只是也可怜这些无根之人,若是离开了园子,也不知何处能够容身。
  见郡主竟然直接给皇上上了请安折子,金嬷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哽咽道:“郡主宽厚,日后奴才们都会对郡主忠心耿耿,万万不会有二心的。”
  等到金嬷嬷离开,谢元姝便直接往鹤安院去了。
  凤阳大长公主听说此事,难掩愠怒道:“你这样做很妥当,不过我想,你这折子递上去了,皇上也不可能真的打发了这些太监。这些太监虽说是无根之人,可到底也可怜,若他让你留用,那你也无需忌讳,用着就好。左右你明年也要出嫁了,到时候园子也不过是空置着,给这些奴才一个容身之处,就当是积福了。”
  谢元姝笑着偎依在母亲怀里,“方才金嬷嬷说女儿宽厚,要我说,母亲才是真正的大善人。”
  听着她这逗趣的话,凤阳大长公主也没忍住噗嗤笑了起来。
  谢元姝不由又提起昨个儿夜里,皇上召见了成国公的事情。
  凤阳大长公主忍不住感慨道:“这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皇帝,不想长生不老。何况是这位。只这每天有人跪在跟前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又有哪一个如愿了呢?为了把权力抓在手中,落得父不父,子不子的。”
  谢元姝笑道:“母亲,皇上若痴迷于丹药,对我们谢家,才是最安全的。只是,这炼制丹药听说要用上好的红罗炭,最怕今年过冬,有些人家要用不起这红罗炭了呢。”
  谢元姝不由想到上一世,承平帝为了炼制长生不老之药,整个宫里都乌烟瘴气的。
  后来,又大兴道教,之后更是从乾清宫传出旨意,下令宗亲贵族,满朝文武,皆改姓道教。也是因为有这桩灭佛之事,镇北王韩家才暗中联合京城各大寺庙,顺利打进紫禁城。
  这一世,太子肯定会被废,而这杨天弘势必会成为皇上跟前最大的红人。
  届时,宫里大皇子不招皇上待见,不可能继承大统。那便只有皇长孙和婳嫔娘娘所生的三皇子了。
  也不知道,那个时候,靖南王会不会生了别的心思。
  若他生了别的心思,打了除奸佞的旗号率先起兵,那韩砺就不许担了谋、逆的名声了。
  若能击败靖南王,依着谢家和韩家的势力,少不得捞一个摄政王当当。
  至于之后的事情,就看怎么办了。
  婳嫔的把柄抓在她手中,郑皇后迟早会倒、台。到时候,郭太后不可能不出山。
  皇家血脉,岂能容人混淆。郭太后势必会推皇长孙上位。
  想到事情若能照着这样的轨迹发展,谢元姝就难掩兴奋。
  凤阳大长公主并不知女儿在想什么,只笑着拍拍她的手,道:“皇上若真的大兴道教,只怕到时候,京城就要变天了。”
  谢元姝笑道:“母亲,若皇上给我们谢家活路,我们也不至于这样谋划。可是皇上先容不得我们的。”
  谢元姝如何能不知,母亲毕竟朱家人,心里如何能没有点失落。
  她不是不同情母亲,可她更知道,比起这些,谢家改变了上一世的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凤阳大长公主听她这么说,宠溺的摸了摸她的脸颊,笑道:“母亲也算是看过这么多起起伏伏的人了,又岂会不懂这些道理。你无需担心母亲,在母亲心里,知道什么最重要。”
  听着母亲的话,谢元姝眼睛不由有些湿润,喃喃道:“母亲,您放心,我们谢家一定会平平安安的。您到时候,一定能儿孙满堂。”


第220章 难道是?
  如谢元姝所想一般,请安折子这才刚递上去,没过几日,乾清宫就传了话来,颐明园既然赏赐给她了,那园子里的一切照旧,算不得僭越。
  消息很快传了开来,坤宁宫里,郑皇后闻着这消息,沉默半晌,沉沉叹息了一声。
  皇上把颐明园赏赐给谢元姝,郑皇后心里本就不爽,不过想着,若能因此抓了谢家的把柄,也不算太吃亏。让她意外的是,谢家人却没这么好糊弄,她这会儿也琢磨不明白,这到底是凤阳大长公主的主意,还是谢元姝,当真如此聪慧。竟然能在这样的恩赏之下,还知道这些忌讳。
  赖嬷嬷看她脸色阴沉,开口道:“娘娘,郡主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哪里懂得这么多呢。只怕是凤阳大长公主在旁指点的。”
  不管如何,这请安折子皇上已经做了批复,郑皇后心里就是再窝火,这个时候,还敢有任何的质疑不成。
  更何况,她如今哪里有这个心思。
  郭太后就这样留在了畅春园,日后这宫里,郑皇后只能依靠自己了。
  更别提,东宫子嗣的事情,她愁的头发都要白了。
  太子妃顾氏如今已经离宫,如今侍奉太子的人,除了郑氏,便是慈宁宫原先的大宫女白盏。只是这都到了东宫有几日了,太子还未临幸这宫女。
  郑皇后如何能不知,太子这是心里憋着火呢。
  不仅仅是因为子嗣,而且是因为瞧不上白盏宫女的身份。
  其实,郑皇后又如何会瞧得上这白氏的宫女出身。可白氏的娘亲还有她姐妹,都极其会生养。她还不是盼着东宫能早些有了子嗣。
  可想到太子的犟脾气,郑皇后就无力极了。这阖宫内外都知道白盏是太后娘娘赐下的,可太子却至今不临幸她。这事情若闹大了,郑皇后是怕因此生了流言蜚语。
  毕竟这宫里,谁不知道,皇上的生母,当年也不过是宫女出身。
  这若被有心人利用,传到皇上耳中,只恐对太子愈发不喜呢。
  也因为这样的担心,郑皇后想了想,还是差人把太子叫到了自己面前。
  听说母后让自己幸了这白氏,太子当即就脸色难看极了,他愤愤道:“母后,我早早就被立为太子,自幼就是储君,怎么,如今连自己往谁房里去,都自己做不得主了吗?若真的是这样,我这太子,当的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父皇趁早把我给废掉,当个闲散王爷来的轻松。”
  闻着太子破罐子破摔的话,郑皇后差点儿没有吓死过去。
  她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好久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气呼呼道:“太子慎言,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你难道以为,这东宫储君的位子,只关系到你一人?你怎不想想你背后的淮安侯府还有成国公府,更别提,这些年站在你这边的朝臣。你怎能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来!”
  太子紧紧攥着手,想到自己这段时间的狼狈,他再找不到当初的意气风发。
  父皇一次次的给自己难堪,而今,连太后都极其有眼色的留在了畅春园,宫里也很快就要有新的皇子诞生了,只有他这个太子,当的最窝囊。
  太子妃顾氏自戕,原是大罪,没想到,顾御史弹劾自己,要他说就该把顾家满门抄斩,可父皇呢?却让顾氏往庵堂去了。他的颜面何在?
  让他更气不过的是,太后和母后还做主把慈宁宫的大宫女白氏指给她当了侧妃。
  这白氏不过是个卑贱的宫女,如何能入的了他的眼?可偏偏,母后却这样急着让自己幸了她。
  他从未觉得自己这样憋屈过。
  他可是堂堂太子,若连这都得看父皇的眼色,都得顾及是否被父皇猜忌,他这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看着太子脸上的辈分和屈辱,郑皇后如何能不知他心中的痛苦。
  郑皇后也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原本一年前,她和太子还不是这样的处境的。可这才多长时间,一桩又一桩的事情,老天爷像是故意和她过不去似得,一步步把她逼到这进退两难的境地。
  不过好在,她手中还有杨天弘这道士。
  尤其是昨个儿,皇上已经召见了这道士,依着皇上的性子,对着和道士是极其满意的。听说,宫里已经开始运了大量的红罗炭,想来用不了多久,这杨天弘就会成为皇上身边的大红人。
  甚至乾清宫总管太监赵保都要避他几分。
  想到这些,郑皇后敛了敛神道:“太子,母后说这番话,又岂是故意给你没脸。你是母后肚子里出来的,母后膝下也唯有你这么一个儿子,母后如何能看着你自取灭亡。”
  “母后知道你瞧不上那白氏宫女的出身,可这天下,毕竟不是你的,你父皇若因此对你愈发厌恶,愈发猜忌,你让母后怎么办?你说你宁愿当个闲散王爷,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天真呢?别说是自有被立为储君的你了,这但凡牵涉到储位之争中的,谁还能真的全身而退,有后路可选。”
  “所以,不管是你,母后也没有任何的退路的。母后忧心东宫子嗣,不是如你所想,为了让这孩子取代你。东宫有了子嗣,你父皇即便想要废太子,怕也过不了朝臣们这一关。你以为,母后就能如此狠心的抛弃你。”
  郑皇后的话终于是让太子有了些动容,见他这样,郑皇后声音颤颤又道:“母后是不甘心啊。不说别的,那穆氏早就被你父皇废掉了,可你看看现在,这多少年过去了,她都能再次入了你父皇的眼。母后恨自己无能,这些年没能掌控实权,否则,何以让你受这样的委屈。”
  “可你放心,这京城防卫眼瞅着就要到我们郑家手中了,还有昭华大长公主和韩家三少爷那边,依着谋划,韩家迟早也会为我们所用。到时候,你哪里需要再顾及你父皇的喜怒。”
  说完,郑皇后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紫禁城的天空,一字一顿又道:“你想必也听说你父皇召见了那道士杨天弘。母后也不瞒着你,这杨天弘其实是母后的最后一枚棋子。假以时日,他必定成为你父皇身边的大红人。你父皇又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到时候,这天下还不是我们母子的。我们如今,需要的只是再多一些的时间罢了。所以,我们必须暂时的低头。”
  听着郑皇后的话,太子朱崇脸上也涌起了深深的恨意,开口道:“母后说的是,这天下,最终会是我们母子的。”
  “儿子便依母后所愿,给白氏一个孩子。”
  看太子终于转过弯来,郑皇后差点儿喜极而泣。
  等到第二天,太子幸了白氏的事情,就传了出来。
  谢元姝正逗着雪团玩,闻着这消息,她半晌都没有说话。
  芷东却有些感慨道:“郡主,奴婢可是听说,这白氏的娘亲和几个姐妹,都是极其会生养的人。这怕是过不了多久,东宫就有子嗣了呢。”
  谢元姝不由想到上一世,因为东宫一直没有子嗣,郭太后无奈之下,也想到了这白氏。
  可也不知道为什么,白氏也一直未有子嗣。
  谢元姝至今也不明白一点,谢云菀既然能有了太子的孩子,那太子的身体是没问题的。可为何,上一世,除了谢云菀,东宫那些个女人,从未有过子嗣呢?
  而且,上一世,谢云菀凭着子嗣入主东宫,之后直到太子被圈禁,之后登基,也再未传出她又身孕的消息。
  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东宫出了问题。
  不由的,谢元姝脑海中闪现了一个人影。
  她是知道这宫里惠安公主懂得些医术的,在众人眼中,她又是一个可怜兮兮的大公主。大家自然也不会对她心存防备。
  这样,似乎就能够解释清楚这些了。
  另一边,郑淼因为太子幸了白氏的事情,一大早就郁郁寡欢的。
  “主子,奴婢也知道,您心里不舒服。可这白氏,即便生下了子嗣,也不过是个宫女所生的孩子。就依着太子对白氏的不喜,等到太子登基,殿下再无需受任何的束缚,这孩子,指不定连现在的大皇子都不如呢。您何必把这贱婢放在心上。她还能争得过您不成?您可是成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又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这论起来,东宫谁有您身份尊贵呢?”
  凝香的话让郑淼心里多少是舒服了些。
  可她担心的是,自己至今都未怀上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身子有什么问题。
  毕竟,一个月里太子哥哥多半时间都在自己屋里,按说,也该有消息了的。
  看着主子眼中的担忧,凝香的心也微微一沉,想了想,她道:“主子,不如您宣了夫人入宫来,给您弄些药材补补身子。这原先吃的都是皇后娘娘赏赐下来的,这若之间被人动了手脚,耽误了您怀孩子,也不是没可能的。”
  凝香的话让郑淼心里猛地一咯噔。
  是啊,她怎么没想到这点呢?
  她不可能身子有问题的,那只可能是……
  可坤宁宫那边,若没有姑母的示意,又有谁敢对自己动手脚?
  还是说,姑母其实一直都在哄骗自己,她根本没想让自己怀了太子哥哥的孩子?


第221章 添喜
  怀疑的种子种下,郑淼当日就传了消息,让母亲柳氏入宫来。
  柳氏急急赶来,看着郑淼眼睛红红,如何能不知道她是因为子嗣的缘故。
  郑淼扑倒在她怀里哭了起来。
  柳氏轻拍着她的后背,半晌之后,从袖子里拿了一张药方来。
  郑淼伸手接过。
  看她眼中的疑惑,柳氏低声道:“这宫里不能夹私,娘亲倒是想给你直接带了药来,可如今东宫岌岌可危,娘亲又怎敢在这个时候,再生事端。”
  说罢,又拿了一塌银票递给女儿,宽慰她道:“这银票你收好,也好打点太医院那边。”
  郑淼眼睛不由又是一阵湿润。
  想到自己一直未有身孕的事情,她到底是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母亲。
  柳氏听了她的话,眉头微蹙,瞧着神色也凝重极了。
  真的是如此吗?皇后娘娘到底还是忌惮那些流言蜚语?才这样背地里在淼丫头身上动了手脚?
  若是换做之前,柳氏多少有些疑心。可如今,长春宫那边的形势,皇后娘娘若因此改了心思,也不是不可能。
  想及此,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气急道:“亏得你平日里称她一声姑母,这些年,她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可没想到,竟然如此心狠。”
  郑淼听着她的话,心头也恨极了。
  在这宫里,若没有子嗣,那一辈子可就没有指望了。
  姑母竟然这样狠心。
  “好孩子,你别担心,即便真的是你姑母动了手脚,你嫁到宫里也不到一年的时光,不会真的伤了身体的。你只需好好吃了这些汤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好消息了。”
  郑淼点了点头,下一瞬又想起二哥的婚事来。
  她缓声问道:“母亲,听说祈王妃有意撮合她娘家侄女和二哥,怎么会这样呢?这些年祈王妃一直低调的很,而且,二哥那不着调的性子,她怎肯这样做?”
  毕竟是自己二哥,她是知道他的品性的。
  柳氏却有几分得意道:“祁王府这些年能平平安安,全都靠低调二字。可现在,因为你姑母,祈王世子爷掌控了京城的防卫,对于祁王府来说,这可是绝佳的一个机会,若掌控了这京城防卫,祁王府便不至于和往日一样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了。可你姑母又把郑晟弄成了副都统,瞧着这架势,很可能是想让郑晟真正掌控实权。所以,为了对付郑晟,祈王妃才想了法子,想让你二哥和郑晟相争。”
  原来是这样?郑淼不由点了点头,可还是有些疑惑。
  毕竟祁王府这些年不争不抢的,怎么突然间竟然有了这样的谋划?
  当真只是因为不忍心子孙也一辈子战战兢兢吗?
  可除了这个,她似乎也想不到别的理由了。
  柳氏看她眼中的震惊,笑着又道:“你二哥倒也运气好,那日不仅救了婳嫔娘娘,还救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如今虽只是在宫里当个二等侍卫,可你等着吧,你二哥总会取代郑晟的。你想必也听说了,近来皇上极其器重那杨天弘。皇后娘娘以为自己把杨天弘掌控在手中,可实际上,娘告诉你,这杨天弘真正效命的人是郑家才是。”
  “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只要他能在皇上面前替你二哥美言几句,还怕你二哥取代不了郑晟这个嗣子。皇后娘娘当真是糊涂了,竟然这样抬举郑晟,可娘亲和你爹爹又岂会真的坐以待毙,让郑晟这样得意。”
  说完,柳氏继续又道:“所以,你只需要安下心来,好生调养身子,早日给太子诞下个哥儿,这样,我们郑家,更无须整日看你姑母的眼色行事了。多少能有些主动权的。”
  柳氏提及孩子的事情,絮絮叨叨又说了一大堆,郑淼听着,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是啊,有了母亲给自己这药方,肯定能早日有了身孕的。
  姑母就是再忌讳那些流言蜚语,可比起这个,她应该更希望东宫早日能诞下子嗣,若能闻着这喜讯,肯定不会舍得对孩子下手的。
  而自己,只要有了这孩子做倚仗,再好好的在姑母面前撒娇一番,姑母肯定待自己如往日一样的。
  凤昭院里,谢元姝新得了园子,便想着瞅着时间了带了宝桐,还有芫丫头和萱姐儿往颐明园去逛一逛。
  这厢正和芷东说着,就有小丫鬟进来回禀,“郡主,听说傅氏早产了,生了个哥儿。这会儿,定国公府都乱套了,正找了御医往府中去呢。”
  谢元姝怔了怔,她许久未关注定国公府的事情了,没想到,再次听到,竟然是傅锦小产的消息。
  上一世,因为有定国公夫人李氏的缘故,傅锦被照顾的很好,孩子也是足月生下来的,看着就是健康的孩子。
  可这一世,没了李氏,傅锦倒是个野心大的,可这么多的事情,她如今虽如愿嫁到定国公府,可和陈延之又如何能相敬如宾,如何能不心里憋了怨气。如此,孩子早产,倒也没什么稀奇的。
  看郡主神色不悦,芷东还以为郡主还在生气,不免开口道:“要奴婢说,这傅氏就是自作孽,她若是个规矩的,老天爷也不会这样待她。如今好了,生下的孩子病怏怏的,看她日后还怎么仗着这个儿子,母凭子贵。”
  谢元姝倒不怎么真的在乎这件事,她自打和陈延之解除婚约之后,便再没想起这件事了。
  她关注的事情多的是,怎还会在乎这笔烂账。
  鹤安院里,凤阳大长公主也闻着了消息,她毕竟宠着女儿,闻着这消息,她怔了怔,沉声道:“交代下去,这件事情若有不知规矩的人敢乱嚼舌根,惹了郡主不开心,就直接撵出府去。”
  褚嬷嬷开口道:“殿下,您就放心吧。大太太执掌中馈,不会容下这样的事情的。”
  正说着呢,却见大太太纪氏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
  不待凤阳大长公主开口,就听纪氏笑着道:“母亲,咱们国公府,又要有喜事了呢。”
  看她这神色,凤阳大长公主愣了愣,半晌才回过神来,难掩震惊道:“是宝桐有喜了?”
  大太太纪氏笑着点了点头,“这孩子,脸皮薄,还想着过几日再说呢。今个儿往我屋里请安的时候,我瞧出来的。这不,就急着过来回禀给母亲了。”
  宝桐这才进门没多久,就有了身孕,这确实是一桩大喜事儿呢。
  凤阳大长公主哪里能不开心,加之她也疼宝桐,她毕竟是续弦,有了自己的孩子,多少能安心些。
  不等她开口,大太太纪氏又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让她身边侍奉的丫鬟,都小心翼翼的侍奉着主子。断然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母亲就等着来年,抱个大胖孙子吧。”
  凤阳大长公主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连着嗯了几声,道:“孙子孙女儿都好,都是谢家的孩子,同样都是喜事。”
  谢元姝这边和很快得到了消息。
  她急着就要去找宝桐。这才刚准备出门,就见宝桐一脸羞涩的走了进来。
  谢元姝难掩兴奋的走上前,伸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她的肚子,笑眼弯弯。
  萧瑗被她这样的动作,弄得更是脸颊一红。
  谢元姝知道她脸皮薄,也不闹她,忙牵了她的手坐下。
  丫鬟们倒了茶水上前。
  萧瑗看着谢元姝眼中的笑意,不由想到今个儿定国公府传来的消息,忍不住便开口道:“小姑姑,我刚听说傅氏小产了……”
  说到这里,她一时有些嘴笨,不知该如何再说下去。
  谢元姝看她这样子,笑着抓了她的手,道:“宝桐,我早已经不在乎这事儿了。她小产也好,足月生了孩子也好,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看郡主丝毫都没有忌讳,眼中也不像真的计较,萧瑗终于是放下心来,笑着道:“小姑姑能这样想,就是最好了。只是这傅氏费尽心机嫁到定国公府,如今有这样的结局,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
  谢元姝听了她的话,却是讽刺的笑了笑,“定国公府虽说因着这桩丑事大不如前,可近来,东宫岌岌可危,可大皇子却被封为诚王,定国公府隐隐也有了起复的迹象呢。陈家毕竟是大皇子的岳家,这朝堂的人可都是人精。你看着吧,若这孩子能撑过满月,那日送满月礼的人,不会少的。”
  萧瑗听着,不由有些心惊,对于朝堂的动向,她一直都不如郡主敏锐。
  可难道大皇子真的有取代太子殿下的一日?
  外头可都在传,婳嫔娘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皇子呢,这哪家人不爱幼子,想必皇上也不会是例外的。
  看她眼中的疑惑,谢元姝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这朝堂的事情,你也只听一耳朵就好,不许为了这个忧神。你嫁到了我们谢家,你只需要知道,我们谢家,不会成为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就好。”
  萧瑗听了,笑着点了点头。
  她自然是信郡主的,郡主这样聪慧,如何韩谢两家又结盟,她当然不用担心谢家的未来。


第222章 殉主
  定国公府,傅锦才刚刚醒来,她半晌的恍惚之后,突地脸色苍白道:“孩子,我的孩子呢?”
  秋夏眼睛红红的递了汤药上前:“主子,老夫人已经差人去请御医入府了,您不用担心,有御医在,小主子不会有事儿的。”
  傅锦却像是根本没听到一半,强撑着身子就要出去看孩子。
  她才生产过,身子虚弱的很,秋夏见状,忙上前拦着她,哽咽道:“主子,您这样子,怎能下床呢。您这样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以后还怎么守护着小主子。”
  说完,她又叹口气道:“您就放心吧,老夫人虽说不喜欢您,可听说孩子早产,可是急急就差人往太医院去了。可见,心里是心疼这重孙的。有老夫人坐镇,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对小主子动手脚的。”
  闻言,傅锦脸上的惶恐终于是消减了些,见状,秋夏忙拿了汤药,一勺一勺的喂她喝下,“主子,这再难的时候,您都熬过来了。只要您好生调养身子,陪伴小主子长大,您的荣宠还在后头呢。您也知道,因为东宫现在岌岌可危,陈家还是有希望东山再起的。毕竟陈家是太子的岳家,陈家有这个机会,您也跟着享福,不是?”
  同一时间,荣春院里。
  陈莹见祖母急急寻了太医去看那孩子,心里如何能不知,祖母到底是看重这陈家的骨血的。
  这个时候,陈莹自然也不敢对孩子下狠手。
  可这孩子可以留,傅氏那小贱人,却绝对不可以留下来的。
  定国公老夫人听说她要趁机除掉傅氏,眼皮直跳个不停。这傅氏,毕竟是孩子的生母,孩子如今堪堪保住了性命,没了生母,岂不是太可怜了。
  陈莹见老夫人犹豫,声音颤颤道:“祖母,都这个时候了,您怎能这样妇人之仁。太子这些日子的处境,我们陈家终于迎来了机会了。您这个时候,怎能再留着这小贱人。”
  “若没了她,哥哥大可以续娶,这世家大族都是再精明不过的人,我们陈家又是大皇子的岳家,这个时候,给哥哥续娶,想来会有人动了这个心思呢。”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何况,如今太后娘娘就住在畅春园,您大可以向太后娘娘讨了懿旨,就冲着如今东宫的岌岌可危,太后娘娘会给您这体面的。”
  陈莹的话让定国公老夫人更是难掩心惊,可她不可否认的是,这丫头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是啊,太子如今失势,陈家作为大皇子的岳家,谁说没有起复的可能。
  可若留着那傅氏,陈家终归会成为众人眼中的笑话。
  看她凝重的神色,陈莹知道祖母这是同意了,心中很是欢喜。
  她早就看不惯这傅氏了,如今,终于能有机会除掉她,她如何能不开心。
  盛嬷嬷见状,低声对着老夫人道:“老夫人,奴婢这就亲自去办。”
  这边,傅锦才刚刚用了药躺下,却在这时,外头一阵脚步声传来。
  见是老夫人身边的盛嬷嬷,傅锦急急起了身,问道:“嬷嬷,孩子可是无碍了?”
  盛嬷嬷一身藏青色褙子,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往日里,傅锦瞧着她,总觉得这嬷嬷严肃的很。可让她更加诧异的是,今个儿的盛嬷嬷,似乎比往日,还要神色凝重。
  她不由就有些提了心,正要再问,却见盛嬷嬷缓缓开口道:“夫人莫要担心,孩子很好。有太医在,又有奶嬷嬷精心侍奉,肯定能平安长大的。”
  听了这话,傅锦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下一瞬,她竟然看着盛嬷嬷看着她的目光多了些嘲讽。
  人对于危险似乎都有一种预知,傅锦突然就怔在了那里,浑身胆颤的盯着盛嬷嬷。
  盛嬷嬷暗暗叹息一声,声音却冷冷道:“傅氏,这条路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如今也怨不得旁人。老太太心慈,确实也不想让孩子没了娘亲。可你的存在,却会让陈家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甚至会让孩子也跟着受人冷眼,被人耻笑。”
  盛嬷嬷的话让傅锦更是惊呆了,她不可置信的看着盛嬷嬷,不明白,她们怎么敢这样对她。
  她和世子爷可是皇上御旨赐婚,她们怎敢这样?
  盛嬷嬷似乎看出了她在想什么,嘲讽的勾勾唇角,又道:“傅氏,你不必这样震惊。如今东宫失势,陈家却是大皇子的岳家,可算是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个时候,死了一个你,皇上怎会放在眼中。更何况,这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鬼门关走一趟,而你,也只是这些可怜女人中的一个罢了。谁又会觉得稀奇,又会怀疑是老夫人动的手脚呢?”
  说罢,盛嬷嬷也不再多言,扬了扬手,便见后面走出一个丫鬟,手里拿着白绫和毒酒。
  傅锦几乎要吓死过去,一时间忘记了躲闪。
  盛嬷嬷含笑道:“你方才说的也对,既然你也算是我们陈家八抬大轿娶进门来的,那么,你想怎么死,这个选择权,我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