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都知道皇上御旨赐婚的事情,这时,与其说是看宁德公主的笑话,倒不如说,在大家看到韩砺的那一瞬,大家都不着痕迹的打量起了谢元姝。
  如大家所猜想的那般,这两人一个清冷,一个寡言,这么看来,倒像是郡主真的懊恼了韩家世子爷搅合了她的婚事呢。
  尤其自打几人进来,郡主并未和韩砺有任何视线的交集,可偏偏,却看了卢家公子一眼。
  这样的目光,更是印证了外头那些流言蜚语。
  谢元姝如何能不知众人心中的揣测,天知道她装的有多辛苦,若不是她定力还不错,只怕要笑场了。
  好在这个时候,太子开口了,给皇太后和皇后请安之后,视线看着宁德公主,冷冷道:“没规矩的东西,还敢坐在这里丢人现眼,不过是个庶出的公主,也敢这样对姑母阴阳怪气。”
  看太子如此训斥宁德公主,郑皇后心中不由暗暗叹息一声。
  她哪里能不知道儿子是因为韩砺御前请旨赐婚的事情,心里在和自己怄气。
  她忙劝道:“好了,今个儿这慈宁宫设宴,再大的事情,也等宴席结束之后再说。”
  皇后既然这样说,太子当然也不可能真的给母后没脸,冷冷的把脸转到一旁,也不再说什么。
  皇太后也适时开口道:“好了,都坐下吃茶吧。”
  说完,皇太后看着靖南王世子爷,又道:“哀家还记得,小时候你随着靖南王入京,有段时间曾住在宫中。那个时候,蓁丫头也时常入宫来承欢哀家膝下,你们两孩子玩的可好了呢。”
  众人都能看得出,郭太后这是要给郭家姑娘当定海神针的。
  靖南王世子爷也早有心理准备,缓缓开口道:“太后娘娘便放心吧,我定不会亏待郭姑娘的。”
  一旁,郑皇后脸色一阵阴沉。
  她其实是不赞同郭太后这样的举动的,可郭太后老了,脑子也不灵了,她说的再多,郭太后不听她的,她也只能由着她了。
  可在她心里,靖南王府算什么东西?
  虽是宗亲,可等到太子殿下登基,她若敢给蓁丫头气受,她如何能饶的了他。
  就冲着这个,她觉得,郭太后今个儿这事儿做的太不明智。本来自己是占上风的,偏偏像是求着让靖南王世子爷对蓁丫头好一样。
  等大家陪着皇太后聊了一会儿天,皇后便遣她们往御花园去玩了。
  宁德公主却哪还有心情往御花园去,等众人离开,她委屈的看着皇后,哽咽道:“母后,太子哥哥每次都这样护着姑母。我虽不是嫡出的公主,可这些年得母后恩宠,太子哥哥怎能这样让我下不来台。”
  要不说宁德公主是个蠢的呢,告状都告到皇后头上了。
  郑皇后冷冷勾勾唇角,一字一顿道:“那你便是收起那些小心思。本宫知道你不喜你父皇把你姑母指给韩家世子爷。可你这样故意把气氛弄得这样尴尬,算得上什么本事?”
  “等有朝一日韩家三少爷取代韩砺,等你真正成为镇北王府世子妃,你才算正的有了体面。”


第182章 绿帽
  御花园里,看众人围着谢元姝,谢云菀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心中冷冷道:“前有卢家公子,后有韩家世子爷,皇上对你的宠爱也不过如此。”
  感受到谢云菀的目光,谢元姝笑着看她一眼。直看的谢云菀心里又一阵莫名的不安。
  伴雪看着自家姑娘眼中的不忿,低声宽慰她道:“姑娘,殿下方才才斥责了宁德公主,您可不能在这时候,和郡主生了什么争执呢。”
  谢云菀心中不忿,可也知道,今个儿自己入宫,确实不宜多事。
  而卢潜,施昊几人这边,看着眼前韩砺挺拔的身影,卢潜紧紧攥紧拳头,心中不知有多失落。
  施昊倒比卢潜好些,原本这次入京,他也是被父亲逼着来的,从未想过自己能得了郡主的眼,这个时候,也就谈不上失望了。
  看大家各有各的心思,谢元姝拿起身侧的茶杯轻抿一口。
  众人见她兴趣寥寥的样子,都以为她是不待见韩家世子爷。
  太子妃顾氏犹豫了下,缓和气氛道:“姑母,我那里有新到的太平猴魁,郡主若是喜欢,我差人给姑母送去一些。”
  顾氏说这番话,盖因那日谢元姝一句话,让她没弄出假孕的丑事来。虽郡主只是无意间的一句话,可她心里,又如何能不感激。
  谢元姝如何不知她的心思,笑着道:“太子妃有心了。”
  见谢元姝笑着应下,顾氏心中又是一阵感慨。其实她又如何能不知,郡主又哪里缺这些东西了。只怕郡主凤昭院的东西,比她东宫还要多。
  可郡主既然点了头,那便是接受了自己的心意。
  往日里,她总听人说郡主恃宠而骄,可她入宫这么长时间,倒是觉得郡主难得的心善呢。
  一旁,郑淼看顾氏竟然这样讨好谢元姝,心中一阵嘲讽。
  这顾氏脑子进水了不成?皇上把宁德公主指给韩庆,便是要让韩庆和韩砺相争的。
  要她说,谢元姝嫁给韩砺,日后还不知能不能回京呢。
  顾氏却这样巴巴的讨好她,也不知是太愚蠢了,还是太单纯了。
  看着郑淼脸上的嘲讽,谢元姝不由有些感慨。
  郑淼如今心中这样看顾氏的笑话,可她若她知道上一世,她和顾氏一样,都未能给太子诞下子嗣,不知还能不能笑得出来呢。
  这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郑淼只怕打死都不信的。
  这时,有宫女过来回禀,“郡主,太子妃娘娘,大皇子妃过来了。”
  今个儿慈宁宫设宴,大皇子妃没来,谢元姝还小小的诧异了一番。后来得知是因为皇长孙染了风寒,大皇子妃才来迟了,也便不觉奇怪了。
  自打大皇子妃有了皇长孙,可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命根子。整个大皇子府如今就这个皇长孙,得皇上的恩宠,也难怪大皇子妃这样小心翼翼的了。
  很快,大皇子妃就来了。
  想到大皇子妃如今膝下已经有子嗣傍身,顾氏心中便不由有些酸涩。
  她要什么时候才能诞下子嗣呢?
  那日御医给她请了平安脉之后,她已经听说,皇后娘娘停了郑氏的避子汤,她如何能不知道,皇后娘娘这是心急了。怪她没用,没能为太子早些诞下子嗣。
  等大皇子妃给谢元姝和顾氏请安之后,话题便自然而然的扯到了皇长孙身上。
  大皇子妃性子温和,按说今个儿这样的日子,皇长孙染了风寒,她即便不来,也没人会觉得她失了规矩。
  可前几日,她接到了老夫人的信笺,说是昭华大长公主准备递了请安折子上前,求皇上把莹丫头指给韩庆。
  这样的事情,可想而知是昭华大长公主和祖母暗中协商好的。
  大皇子妃再是愚钝,也揣摩出来一些异常了。怕是那日二妹被劫匪绑架,恰巧又被韩家三少爷救了的事情,也不是巧合那么简单的。
  这样的事情让大皇子妃如何能不心惊,她更知道,昭华大长公主瞒着皇后直接给皇上递了请安折子,皇后娘娘知道了,势必会恼羞成怒。
  而她,又如何能逃得过皇后娘娘的迁怒。
  所以她今个儿入宫来,其实也是存着打探消息的心思的,也不知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这心里复杂极了,既希望父皇能准了这折子,这样陈家也有起复的可能。可另一方面,又害怕的很。大皇子不得皇上喜欢,可昭华大长公主和祖母却在皇长孙身上下赌注,这样的事情,她想想就心惊的很,可毕竟是为人母,又如何能心中丁点儿涟漪都没有。
  她之前随大皇子在宫中,战战兢兢那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出宫建府了,可若太子殿下登基,她们的处境只会比当年更糟糕。
  因着这个,她彻夜难眠几日,昨个儿终于想明白,比起在府邸战战兢兢,倒不如大大方方的入宫来,也省的被皇后抓住把柄,觉得自己是躲着她。
  “小孩子嘛,头痛脑热也是正常。大皇子妃大可不必这样提着心。”一旁,郑淼见大皇子妃说着皇长孙,不免讽刺她一句。
  往年郑淼有郑皇后的宠爱,对大皇子妃也没少冷嘲热讽过。所以,即便她如今成了东宫的太子良娣,说出这样的话,她也未感觉有任何的不妥。
  大皇子妃听着她这话,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不待她开口,谢元姝嘲讽的看着郑淼道:“良娣到底是未生养过,否则,这哪一个有了孩子的母亲,不这样提着心。”
  见谢元姝竟然众目睽睽之下给自己难堪,郑淼脸上一阵苍白。
  可她除了忍着委屈,又能如何。
  毕竟谢元姝也没说错,她确实现在还未给太子殿下诞下子嗣。
  顾氏也忍不住不赞同的看她一眼,转而又聊了其他的话题。
  众人这样各腹心思的聊着天,竟然丝毫都没有发觉,谢云菀的身影不见了。
  等谢元姝反应过来时,她忍不住心中冷哼一声,这谢云菀当真是不死心。
  可也许是知道谢云菀并非大嫂所出,谢元姝并未和之前那样,提了心。
  这哪有千年防贼的道理,左右她和谢家也没关系了,她想要勾搭太子,她还能次次这样差人紧紧盯着她不成?
  只是这一世,即便她有了太子的子嗣,只怕也是空欢喜一场。
  毕竟,她手中可是有婳嫔这把柄呢。
  这边,谢云菀的目光一开始就随着太子,见太子往离开御花园,她不自知便随着太子走了出去。
  伴雪却是吓坏了,想到郑家姑娘在御花园和太子的丑事,姑娘这个时候若再闹腾出什么,可如何是好呢。
  可她也知道,姑娘不死心。
  谢云菀小心翼翼的跟着太子,等转过九曲回廊,却不见了太子的身影。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心中惆怅极了。
  却在这时,一道很大的力度一把把她拉到了一座假山里面。
  伴雪吓都要吓死了,可此刻也只能紧紧捂着嘴,盯着附近的动静。
  而谢云菀一阵天旋地转之后,看着自己整个人被太子搂着,不由脸颊有些微微泛红。
  朱崇早就发觉谢云菀的心思了,甚至早在今日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谢云菀对自己的倾心。可他之前并不想理会。偏偏今日,看韩砺那春风得意的样子,他心中一股好大的火无处发、泄,也就随便找个人来泻、火了。
  看太子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谢云菀知道自己这次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有些羞涩道:“殿下怎这样看着人家?”
  娇羞的样子,让太子的眼神一热。
  没等她再开口,谢云菀整个人就被朱崇压在了墙壁上,似笑非笑道:“你这小东西,每次入宫眼神都盯着本殿下,本殿下这若再不回应,岂不惹了美人伤心。”
  谢云菀的身子僵了僵,没有料到殿下竟然和她开这样的玩笑。
  她强撑着嘴角的笑意,看着太子道:“殿下竟然早知道妾身的心思……”
  说罢,谢云菀更是娇羞了。
  这样的样子落在朱崇眼中,又如何能忍得住。
  他是东宫太子,日后更要坐在那个位子上。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可偏偏,他现在却是求而不得。
  而眼前这谢云菀,他是知道的,拿来玩玩倒也不是不可。
  毕竟,这阖宫内外谁不知道,她如今还是清白的身子。
  许也是因为她如今是祁王府的二少夫人,朱崇倒是比往日临幸宫女时,多了些兴致。
  想着这些,太子也不再犹豫,伸手解开谢云菀的衣服。
  等一切都归为平静之后,太子意有所指道:“你说,若是朱裕发觉你已经不是清白之身了,会怎么想呢?”
  一句话,说的谢云菀整个人都僵了僵。
  太子看她后怕的样子,捏了捏她的脸颊,道:“莫怕,你清白身子给了本殿下,本殿下又岂会不护着你。”
  “祁王府虽说是宗亲,可这些年,还不是夹着尾巴做事。想必知晓了此事,也不敢拿你怎样的。”
  说着,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本殿下可不喜欢不干净的女人。这意思,你可懂?”
  谢云菀忍着身上的酸痛,急急点头,“殿下,妾身一定会为您守身如玉的。”
  听谢云菀如此说,朱崇一声畅快的笑意。
  觉得今个儿这御花园,倒也不白跑一趟。
  这谢氏虽姿色平平,可偷着玩的感觉,确实挺不一样的。
  很快,太子就离开了。
  伴雪急急走了进来,看自家姑娘狼狈的样子,忙帮着她整理起衣服来。
  看她都要吓得哭出来了,谢云菀轻哼一声,道:“哭什么哭?等我怀了太子的子嗣,我们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到时候,谁敢拿我怎么样?”
  伴雪是知道自家姑娘的野心的,可想到若姑娘有了子嗣,她就不由有些后怕。
  这二少爷若是知道了,岂不要杀了姑娘。
  谢云菀此时的心态早就不同了,尤其太子方才提及祁王府时,那不屑的样子,她有太子护着,朱裕即便知道了,也只能乖乖戴了这顶绿帽子。
  他还能拿自己怎么样呢?


第183章 孟家姑娘
  慈宁宫设宴,众人各有各的心思。
  而此时远在西北的镇北王府。
  屋檐外,丫鬟们皆屏气凝神。
  屋里,镇北王老王妃孟老夫人刚接到儿子送来的信笺,皇上把永昭郡主许给了自己的孙儿。
  自打孙儿入京为质,她这心中就不免犯嘀咕,总觉得儿子和孙儿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可她再怎么厉害,又怎能想到,他们打得竟然是这样的主意。
  原本谢韩两家暗中结盟,已经让孟老夫人很意外了,之后又是孙儿遇刺,皇上许韩家在西北建设马场。一件比一件心惊。
  可再心惊,又哪里比得过眼前这密信中的内容。
  孟青茹是她的侄孙女,这些年,孟家和韩家两家也都心照不宣,想着把茹姐儿这孩子指给孙儿做世子妃的。
  可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一时间也懵了。
  儿子更是在信中提及此事,说让茹姐儿另择婚嫁。还说什么忠国公府谢家几位爷身边从未有过妾室,郡主身份如此尊贵,断然不能让郡主受了任何的委屈。
  孟老夫人不糊涂,这谢家韩家两家能结为亲家,她心中自然是欢喜的。也知道为了今日,儿子和孙儿怕是早就暗中谋划多日。
  可想到茹姐儿这孩子,若听着这消息,不定怎么伤心,她这心里,又如何能不感慨。
  封嬷嬷见老夫人眉头紧蹙,也被这消息给吓坏了。
  这自打世子爷入京为质,表姑娘便往府中来侍奉老夫人左右,这阖府上下,谁心里不明白,表姑娘日后是要当世子妃的。
  偏偏这个时候,出了这样的事情。
  她心中也不由嘀咕起来。可不管怎么,世子爷御前请旨,皇上也准了这旨意,这件事情便再不可能有变数了。
  她也算是看着表姑娘长大的,可眼下,她也只能暗暗叹息一声,想着表姑娘还是另择婚嫁为好。
  这么想着,她缓缓开口道:“老夫人,王爷信中所说也没错,老奴也觉得,表姑娘还是另择婚嫁的好。何况,老夫人这样宠着表姑娘,又如何肯忍心让她给世子爷做妾。”
  孟老夫人确实是不忍心,可她是知道茹姐儿这孩子的,自幼就喜欢孙儿。
  只怕她是不肯的。
  这事儿,也只能细细和她说了。
  “嬷嬷,我老了,这一个个都把我蒙在鼓中,若不是这信笺,我只怕现在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只可惜了茹姐儿这孩子,这些年也算是承欢我膝下,若是闻着这消息,不定怎么委屈呢。”
  封嬷嬷迟疑了下,开口道:“老夫人,这次昭华大长公主回京省亲,皇上给了她好大的体面,把宁德公主指给了三少爷为妻。前些日子,不又有传闻,说是皇后娘娘还要给宁德公主体面,在西北修了公主府。这皇上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不就是想让三少爷和世子爷相争。所以老奴觉得,郡主这个时候嫁给世子爷,是一件极其有利的事情呢。”
  斟酌了下,她又道:“何况,依着老奴对世子爷的了解,能让世子爷这样费尽心机求娶,只怕世子爷心中早就倾慕郡主了。若真的如此,表姑娘确实不适合再这样留在府中了。”
  其实封嬷嬷不说,孟老夫人又如何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尤其是提及昭华大长公主,孟老夫人不屑道:“是啊,她这么多年就想着把我压倒,这次回京,只怕也想着看我的笑话的。好在,没能让她得意了去。谢家和韩家这门姻亲,她有多大能耐,让她的好孙儿取代了世子爷。”
  “还有那宁德公主,我听说被皇后娘娘给宠坏了。可她不过是个庶出的公主,竟敢放出风声说是皇后给她体面在西北建公主府。饶是当年的昭华大长公主,也不敢这样不知所谓呢。”
  说完,孟老夫人又拿起手中的信看了一遍。
  暗暗叹息一声之后,她对着封嬷嬷道:“茹姐儿这孩子,心思敏、感,也不知闻着这消息,会如何呢。”
  孟青茹这些年承欢她膝下,她如今也只能好好劝着她了。
  另一边
  孟青茹也闻着了姑父写了信回来。
  想到姑父说不准会在信中提及表哥什么时候回来,她就忍不住一阵欢喜。
  丫鬟涟云看她一眼,正准备开口说什么,却见老夫人屋里的大丫鬟紫萱过来了。
  毕竟是老夫人屋里的大丫鬟,孟青茹忙迎了她进来。
  “紫萱姐姐,可是表哥要回来了?”
  看着孟青茹难掩的欣喜,紫萱也不免暗暗叹息一声,只低声道:“世子爷如今在京为质,又岂能这么快就回来。”
  闻言,孟青茹脸上有些失落,可下一瞬,却又自言自语道:“姑父不可能这样就让表哥一直留在京城的,表哥总要回来的,不是?”
  说罢,她吩咐涟云侍奉她重新梳妆打扮,就往老夫人房里去了。
  只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待她的竟然是那样一个惊人的消息。
  孟青茹很快到了春晖堂,看她进来,孟老夫人招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笑着开口道:“我们的茹姐儿是愈发的漂亮了。”
  闻言,孟青茹脸颊红红,娇羞的笑了笑,偎依在老夫人身边,道:“姑祖母。”
  看她撒娇的样子,孟老夫人心中也是一阵不忍。
  可她也知道,这事儿再不能耽搁的。
  所以也只能狠下心来。
  只还没等孟老夫人再开口,就听孟青茹道:“姑祖母,也不知道姑父的伤好些了没有,这样往北边去抗敌,茹儿担心的很呢。”
  看她如此懂事,孟老夫人心中更是不由一颤,欣慰道:“好孩子,这事儿又哪里需要你担心了。你姑父也不是第一日带兵出征,行军打仗,哪里有不受伤的。”
  孟老夫人之所以这么说,倒也不是丝毫就不担心儿子。而是看到这封信之后,她心中如何能不知,只怕他遇刺的消息,也是假的。
  可这些,她又如何能说给孟青茹。
  听孟老夫人这么说,孟青茹笑着道:“姑祖母说的是,是茹儿瞎担心的。姑父这样厉害,即便这次阿穆尔丹集合数个部落,又哪里是姑父的对手。茹儿只等着姑父凯旋而归呢。”
  “那姑父带兵回来那日,在城门犒兵,茹儿也要前去观看呢。”
  这样的吉祥话,孟老夫人如何能不爱听。只这会儿见她乖巧懂事的样子,不免就生了更多的怜惜之情。
  看孟老夫人这样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孟青茹也不知为什么,心中一阵不安。
  可她又觉得,许是自己多心了,姑祖母宠着自己,这是阖府都知道的事情,哪里会让自己受任何的委屈。
  只这她才刚歇下心来,就听孟老夫人开口道:“好孩子,姑祖母知道你最懂事了。”
  说完,孟老夫人也不瞒着她,把信笺递给了她。
  孟青茹愣了愣,拿过信笺,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她看到眼前的白纸黑字,她再忍不住红了眼睛。
  她轻咬嘴唇,无措的看着孟老夫人道:“姑祖母,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她自幼就知道自己要嫁给表哥的,也因此,她从未想过,会有人取代自己。
  可突然间,表哥竟然要娶永昭郡主了,她是听说过永昭郡主的,是谢家的掌心宠。
  她原以为自己和永昭郡主不会有任何交集的,可突然间,她竟然要取代自己,成为这镇北王府的世子妃。
  怎么会这样?
  她不要!
  孟老夫人虽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可看她哭的伤心,忙搂了她在怀里,道:“好孩子,姑祖母知道你最是懂事的。这件事情,你没有任何的错。”
  “可你也知道,皇上不放心韩家许久。这次昭华大长公主入京,更是把宁德公主指给了庆哥儿,这存着什么心思,你不会不懂。”
  “而你姑父前些日子又遇刺,我们西府又如何能丝毫反击都没有,你表哥御前请旨,才有了眼下这事儿。”
  孟青茹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她只知道,自己的世子妃之位被永昭郡主抢走了。
  她自幼就知道,自己是要嫁到韩家来的。
  可突然间这么一封信笺,却让她成了众矢之的。
  她都无法想象,有多少人在背后嘲笑她。
  不要,她不要认输。
  她自幼往府邸来,自认为和表哥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她确实不能拿圣旨怎么样,可表哥,她才不要这样主动让出去。
  能嫁给表哥,是她自幼的愿望。
  她才不要这样退出。
  即便是,给表哥当妾室。
  看她眼中的孤注一掷,孟老夫人不由暗暗叹息一声,安抚她道:“茹姐儿,姑祖母知道你一时间接受不了。可旨意已下,便是姑祖母也没法子的。何况,姑祖母这样宠你,又如何能忍心看你受这样的委屈。若你愿意,姑祖母会替你则一门合适的婚事的,定不会比世子爷差。”
  闻言,孟青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她自幼就认定了表哥,又有谁能入的了她的眼。
  她才不要嫁给别人。
  这么想着,她呜呜就哭了出来,哀求道:“姑祖母,茹儿求您了,您不要赶我走。”
  “茹儿不敢和郡主相争,茹儿只要能侍奉表哥左右,就已经知足了。求您不要赶我走。”
  一个小姑娘,说着这样的话,孟老夫人心中如何能不疼惜她。
  这会儿,自然也不可能真的撵她走,低声道:“好孩子,姑祖母什么时候说要撵你走了。这镇北王府,便是你的家。”
  见姑祖母语气有松动,孟青茹也不好再闹腾。
  她知道,有了姑父的这封信笺,姑祖母肯定不会想让她继续嫁给表哥的。
  可她不信命,眼下她能继续留在镇北王府,日后总能有机会的。


第184章 点破
  “姑娘,怎么会这样呢?”丫鬟涟云见孟青茹哭着从老夫人房里出来,吓都要吓坏了。
  孟青茹瞥她一眼,哭着回了自己院里。
  跟在身后的涟云心中更是不安。
  等回了自己院里,孟青茹终于没忍住,把郡主将要嫁给世子爷的事情,告诉了涟云。
  涟云一阵心惊,她是自幼就侍奉在姑娘身边的,怎能不知在姑娘心里,早就倾慕世子爷多年。
  可现在,皇上却突然把郡主指给世子爷,也难怪姑娘会那样伤心了。
  “姑娘,现在可怎么办?这消息恐怕很快就传开了,要不奴婢收拾的行礼,我们……”
  话还未说完,就见孟青茹一把摔了桌上的茶杯,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她气呼呼道:“凭什么我要这样躲着她。这阖府谁不知道我是未来的世子妃,韩家和孟家两家也都心照不宣,我不甘心。”
  孟青茹的话让涟云不由怔在了那里。
  她虽不敢反驳姑娘,可心中却不由暗暗叹息一句。确实是,之前两家人都有撮合姑娘和世子爷的意思。可这也只是口头而已,并未有婚约。如今,姑娘这样继续住在王府,又像怎么一回事。
  说到底,不好看的。
  姑娘虽比不上郡主身份高贵,可在西北,孟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姑娘却因为对世子爷的执念,弄得这样难看,实在是太鲁莽了。
  可这些话,她又哪里敢和姑娘说,也只能期盼着这几日老王妃能劝着些姑娘了。
  看她神色凝重,孟青茹也不由有些恼羞成怒。尤其此刻她脑海中萦绕着姑祖母那句,替她另择一门婚事,绝对不会比表哥差。
  想着这,她指尖就一阵颤抖。
  凭什么?
  表哥是她的,谁都抢不走。
  看她的神色,涟云不由挑眉,缓缓道:“姑娘,您这样继续留在府中,怕是老太太知道了,会动怒的。”
  涟云口中的老太太正是孟家老夫人,孟青榆的祖母。
  闻言,孟青榆冷哼一声,“这些年,因为我得姑祖母的宠爱,也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我要嫁给表哥,祖母对我也很是恩宠。如今,我若不能嫁给表哥,你以为祖母还会如往日一样怜惜我吗?你要知道,祖母一直都不喜欢娘亲,反倒是喜欢她那个侄女。”
  听着姑娘这番话,涟云也不由有些犹豫。
  是啊,自打老太太的侄女杨氏嫁给大老爷为妾,因为老太太对那杨氏的宠爱,自打大夫人去世之后,这杨氏便以大夫人自居。姑娘这个时候回去,那杨氏不知该怎么挖苦姑娘呢。
  若大夫人还在世,姑娘许也不会这样强留在王府。
  可现在,她知道姑娘是不得已的。
  可想到姑娘对世子爷的执念,涟云却觉得姑娘这样留下来,未必就真的能如愿。
  这些年,姑娘时常往府中来小住些日子。可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并未觉得世子爷待姑娘有何特殊之处。何况,世子爷时常随王爷外出征战,在西北的日子也大半时间在军营中练兵,和姑娘又如何能谈得上情深。
  而且,若真的如姑娘所说,是世子爷御前请旨,让皇上把永昭郡主嫁给他为妻。
  在涟云看来,世子爷虽有威胁皇上的意思,可这么做,也是豁出命去了的,可见,郡主在世子爷心中,怕也不简单呢。
  若真是这样,姑娘这样留在府中,岂不是让众人看了笑话。
  何况,姑娘这样又有什么用?即便姑娘愿意给世子爷当妾,只怕郡主也是不肯的。
  这样闹腾一场,到头来反倒是得不偿失呢。
  这样在心里思询着,涟云见孟青榆又哭了出来。
  “涟云,我怎就这样命苦。表哥御前请旨求皇上赐婚,难道就丝毫不顾及我的感受。我和他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表哥怎能这样让我难堪。”
  “还有那永昭郡主,怎就配得上表哥了。她自幼就和那陈家世子爷定了亲,陈家世子爷却偏偏和那傅氏有了苟且,说到底,是她自己无用,没抓牢陈家世子爷的心。有这样的丑闻,她怎还有这个脸面,敢侍奉世子爷身边。”
  涟云很想提醒她一句,这是世子爷主动求旨,并非永昭郡主强要嫁给世子爷。
  可这话还未说出来,就听孟青榆又道:“我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