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昭郡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愣是不听。
  他难道以为,让卢潜失了颜面,就能够阻拦这桩婚事吗?
  尤其谢元姝还因着此事动了怒,难道谢元姝在施家,卢家,靖南王世子爷中,已经瞅中了卢家公子。
  否则,她又何以这样给太子没脸。
  宁德公主见母后神色缓和了些,心中多少是有些不忿。
  这赖嬷嬷也真是的,每次她想对付姑母,她总是出来替姑母说话。她怎么就这样脸大呢?
  赖嬷嬷也感受到了宁德公主的愠怒,心里只冷笑一声,公主,您这样亟不可待的怂恿皇后娘娘对付郡主,存着什么心思,别当奴婢不知道。
  奴婢侍奉皇后娘娘多年,又岂容你在眼皮子底下玩这些小把戏。
  “好了,不过是一桩小事,太子也未真的伤着。郡主毕竟是长辈,这事儿就是闹腾到你父皇身边,你父皇也不会追究的。”
  宁德公主闻言,一阵气急,还要说些什么。
  可郑皇后又岂容她在这里添油加醋,淡淡道:“好了,等你祖母寿辰过后,你也差不多要出嫁了,这段时间,别总是往宫外去,也该准备准备你的嫁妆了。”
  宁德公主心中一阵讽刺,她可是公主,这哪有公主自己绣嫁妆的。
  她千金之躯,宫里又不是没有绣娘,她还怕被针扎了手呢。
  只见她鼓鼓腮帮子,喃喃道:“宫里不是有绣娘嘛。”
  郑皇后也知道她骄纵的性子,暗暗叹息一声,也就由着她了。她倒不是真的宠着她,只是觉得,毕竟她承欢自己膝下多年,她也不想因着此事伤了母女情分。
  熟料,宁德公主却根本不知满足,笑着偎依在她身边,撒娇道:“母后,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我还想求母后一件事情呢。”
  郑皇后愣了愣。
  不待她开口,宁德公主便缓声道:“母后,您可否求父皇,给我在西北建了公主府。”
  饶是郑皇后知道她这些年自诩嫡出的公主,也未想到,她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即便是当年昭华大长公主得太、祖爷恩宠,也未敢这样心大的。
  见郑皇后不说话,宁德公主委屈道:“母后,我又何尝只是因为一己之私。可如今谁不知道,孟老夫人和昭华大长公主殿下不和,分居镇北王府东西两府。可那孟氏却是占据西府,这些年,东府虽不至于仰西府鼻息而活,可落在外人眼中,总是势弱的那一方。”
  “父皇把女儿指给韩庆,不就是为了让韩庆和韩砺相争,既如此,何不给女儿建了公主府。这么一来,不会有人看不到,父皇真正的心思。而这信号放出去,总有人揣摩父皇的心思,选择站、队的。这对于父皇想把西北收归朝廷,可是事半功倍呢。”
  郑皇后听宁德公主这样说,心中一阵惊讶。
  她原是想斥责她的,可听她说完,她却觉得,她说的也不无道理。
  毕竟,皇恩浩荡,若能揣摩圣心,她也能早些把戚家,镇北王府为她所用。
  郑皇后这么想着,疼爱的看着宁德公主,拍了拍她的手,道:“好孩子,不过是一个公主府,你虽不是母后亲生的,可也和嫡出的公主没有两样。母后又怎么会不给你这体面。”
  见郑皇后点头,宁德公主心中一阵欣喜。
  可母女情分到底是不同了。比起往日里,她真的敬着郑皇后,把她当做嫡母,那么现在,她更多的是为了利益。
  郑皇后自然也发觉了她的变化,可人都是要长大的。她就是再翅膀硬,难不成还能脱离自己的掌控不成?
  所以,她丝毫都不担心,宁德公主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甚至是,她乐于见宁德公主这样的小心思,毕竟,日后她的大计,少不得宁德公主从中周旋。
  这么想着,郑皇后笑着开口道:“今个儿你也见着韩庆了,和母后说说,你心中是怎么想的,可还中意?”
  宁德公主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
  半晌的沉默之后,喃喃道:“生的倒是风度翩翩的。可女儿往日总听宫里的嬷嬷说,男人若是剑眉薄唇,总有些寡情。”
  郑皇后却是哈哈一笑,只当宁德公主这话有些孩子气。
  宁德公主攥着手中的帕子,又道:“可有母后在,我相信他不会让女儿难堪的。何况,我和他的婚约是父皇亲自指婚,他还敢真的生了别的心思不成?”
  可话虽这么说着,她却不由又想到了那裴氏。
  母后给了裴氏这体面,可昭华大长公主若是想把这裴氏指给韩庆,她如何能气得过。
  郑皇后看她这样,沉声道:“宁德,比起日后的荣宠,这暂时的得失算的了什么。即便昭华大长公主真的给裴氏这体面,她还能越得过你不成?何况,你自幼在宫中长大,也该知道,这后宫纵然佳丽三千,可你见过哪一个能越得过母后去?所以,不在于韩家三少爷身边有多少人,你未必要当最受宠的那一个,因为比起受宠,日后镇北王妃的位子,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那些美人,也不过是相当于屋里的一个物件儿,一个摆设罢了。你还为了这个,和自己置气,和韩家三少爷怄气不成?”
  这些体己话倒也是郑皇后真心实意说的,宁德公主不免怔了怔。
  半晌,她点了点头,道:“女儿谨记母后教诲,不会让母后失望的。”
  等宁德公主离开,赖嬷嬷缓声道:“娘娘,在西北设公主府的事情,这本朝可从未有过先例的。”
  郑皇后拿起身侧的茶杯,轻抿一口,“本宫也不是真的要抬举她。而是有句话她说对了。这些年,镇北王府西府一直居于东府之上。本宫即便有那个耐心等到韩庆取代韩砺,可韩家若能早些为本宫所用,本宫又何乐而不为。”
  赖嬷嬷却有些担心:“娘娘,这事儿您准备亲自和皇上提及,还是借太后娘娘之口?”
  郑皇后也在犹豫,可她又不想让自己显得这样不中用。
  是以,半晌之后,她开口道:“本宫会亲自往东暖阁去,和皇上回禀此事。韩家这个异姓王的存在,早就让皇上夜不能寐,这道恩旨,皇上不会不给的。”
  说完,郑皇后又想起今个儿品茗宴的事情,她只忍不住感慨道:“你说着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本宫说了多少次,让他不要有不该有的心思。可今个儿,他竟然这样糊涂。这若传到皇上耳中,可如何是好。”
  赖嬷嬷宽慰她道:“娘娘,今个儿赴宴的都是知道忌讳的人,除了宁德公主,仗着您的恩宠敢闹腾的让您知道,其他人,绝对不会说的。”
  说罢,她又道:“其实,娘娘您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今个儿郡主动怒,奴婢琢磨着,郡主若不是真的中意这卢家公子,也未必会这样给太子没脸。若真的等到卢家和谢家联姻,您总算能有机会,除掉谢家了。”
  赖嬷嬷的话确实是说到了郑皇后的心坎儿上,她等了这么多年,终于还是让她等到了。
  只是,这中间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的为好。
  仔细说来,这事儿也还算挺顺利的。其实,换做是她,也会选择卢家公子的。
  靖南王世子爷毕竟是续娶,若没有子嗣也就罢了,可偏偏有子嗣,谢家不可能不考虑这个。
  至于施家,远在辽东,这倒也没什么,只那施家公子,多少是腼腆了些,和卢家公子的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相比,如何能入的了郡主的眼。
  所以,郡主今个儿对卢家公子的维护,倒也不算奇怪。
  “娘娘,若真如此,郡主的婚事用不了多久,也该有结果了。而镇北王,卢大人,施大人应该不日就要离京了。”
  为了太子的婚事,几人入京也有些日子了,确实不可能一直呆在京城。
  不过几位公子应该会留下给太后娘娘贺寿的。
  郑皇后想着这桩心事总算能放下,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谢家便是再疑心这门婚事,可谁让郡主自个儿愿意呢?郡主可是谢家的掌心宠,这事儿断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第165章 真假
  这边,谢元姝刚刚回府,直接就往鹤安院去了。
  凤阳大长公主见她这个时候回来,颇有些惊讶。
  待听女儿说了品茗宴上的事情,凤阳大长公主也不觉有些动怒。
  “这孽障,到底是被皇后给宠坏了。还当真以为自己已经坐上那个位子了不成?”
  谢元姝充满讽刺道:“便让他这样沾沾自喜吧,也不知等他败落的那一日,会是什么表情。”
  想到上一世太子被圈禁,若不是因为郑皇后手中有杨天弘这枚棋子,太子如何能等到顺利登基,只怕战战兢兢早就疯了。
  而这一世,太子断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一旁,褚嬷嬷有些担心的看着郡主,小声道:“这殿下被郡主当众发作,失了颜面。皇后娘娘若是知道,岂能善罢甘休。”
  褚嬷嬷是侍奉凤阳大长公主身边的老人了,这些话别人说不得,她却说得。
  谢元姝看她眼中的担心,笑了笑,安抚她道:“嬷嬷,我今个儿这么一发作,用不了多久,外头就会传出我中意卢家公子,皇后闻着这消息,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会纠结太子失了颜面的事情。”
  凤阳大长公主其实也有些诧异,女儿自打大病初愈之后,做事便稳妥的很,所以她方才也有些奇怪,怎么偏偏今个儿她这样让太子难堪。
  这会儿听着她的话,她才回过神来。
  若不是皇上这样算计谢家,幼姝又何以这样。
  凤阳大长公主不觉有些愠怒。
  谢元姝看她眼中的怒意,拿起身侧的茶轻抿一口,笑道:“母亲,这演戏总要演好的。否则,皇上表哥如何能安心。这消息传出去,这半个月里,靖南王,施大人,卢大人也该陆续离京了。而世子爷那边,应该也有些动作了。”
  谢元姝其实并不知具体韩砺是如何策划的。可她却很有信心,他不会出现任何的疏漏。
  凤阳大长公主看着女儿眼中的镇定,原先提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她可不就等着这一日了。
  只等着韩砺逼的皇上指婚,这样,谢家和韩家真正联姻,皇上再不能拿谢家怎么样。
  而谢元姝却想到若是宁德公主闻着皇上的指婚,不定怎么闹腾,嘴角便不由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今个儿品茗宴,宁德公主倒也会装,可她再怎么装,那骨子里的倨傲,觉得韩庆配不上她,也是掩藏不住的。
  凤阳倒不是她在想什么,只暗暗叹息一声,转移话题道:“今个儿我偶有听闻,你大嫂差了阮嬷嬷往当年借宿的寺庙去。只是这菀丫头的身世,又岂会真的有蹊跷。当年接生的婆子,可都是精挑细选的。”
  谢元姝轻轻的摸索着茶杯上的纹络,幽幽道:“母亲,既然大嫂这样疑心,您便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就让她去查吧。这有没有蹊跷,现在谁又说得准。”
  凤阳大长公主忍不住感慨一句,“你大嫂心里苦啊,若不是这样,又怎么会动了这样的念头。如果真的能查出菀丫头身世真的有疑,她心里多少能好受一些的。也不必这样日日因为这个孽障,忧心忡忡。”
  谢元姝只含笑道:“母亲,您便别担心这些事情了。这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用不了多久,总会有消息的。”
  知道女儿在庄子上动了怒,该是还没吃什么东西,凤阳大长公主忙差人往膳房去。
  谢元姝笑着偎依在母亲身边,“母亲,听说这段时间,祈王妃暗中替朱宝茹选夫婿,今个儿这品茗宴,也未见朱宝茹的身影,可是朱宝茹的婚事有什么动静了?”
  凤阳大长公主宠溺的看着她,“我刚要说呢。一个时辰前,祁王府传出了消息,说是祈王妃有意撮合朱宝茹和她那在宣府的外甥。朱宝茹这些年在宣府长大,也算是和那公子两小无猜,这门婚事,倒也算是一桩佳话呢。”
  一桩佳话,谢元姝一阵沉默。
  若不是因为宁德公主惹出的那些流言蜚语,祁王府何以会这样着急安排朱宝茹的婚事。
  因为那样的流言蜚语,京城这些世家大族都不想趟这浑水,朱宝茹好不容易回京,如今,却要再次回到宣府,虽是不得已的法子,可又如何能真的开心起来。
  谢元姝在鹤安院陪母亲聊了一会儿,又吃了些点心,才回了凤昭院。
  这才刚回去,就见芷青笑眯眯的看着她。
  谢元姝如何不知这丫头是个鬼机灵,笑着道:“说吧,可是世子爷那边又送什么东西过来了?”
  芷青笑着拿出大红色黑漆如意纹食盒,“世子爷差人给郡主送来了北城的虾仁韭黄小笼包。”
  虽方才在鹤安院用了些点心,可看到眼前的虾仁韭黄小笼包,谢元姝还是不由有些嘴馋。
  芷青见她这样,早准备了蘸料。
  芷东则笑着开口道:“奴婢差膳房再弄一道小菜,这样也能解腻。”
  谢元姝听着她这话,更有胃口了。感觉今个儿在庄子上发了脾气,这会儿似乎正需要这个,来安慰自己。
  见她吃的香,芷东急急道:“郡主,您慢点儿,小心烫嘴。”
  这家的韭黄虾仁小笼包谢元姝是真的喜欢,之前,韩砺也给她送过一次。只是今个儿送来倒是极其满足了她。
  “这小笼包的手艺怕是宫里的御厨都做不出来呢。”一边吃着,谢元姝忍不住感慨一句。
  芷东笑着道:“宫里极其注重规矩,又怎么会做这个。便是府中,也鲜少做过的。”
  谢元姝想想也是,心中忍不住嘀咕,这若不是韩砺给自己送来,她确实也吃不上这么好吃的小笼包。
  而此时的定国公府
  定国公老夫人这些日子都在病中,可三日之后便是陈延之大婚之日,她再怎么,也不好继续这样卧病在床的。
  许这心里真的堵着一口气,今个儿早上,她瞧着清明了许多,脸色也好了许多。
  可她没想到的是,孙儿大婚,二太太竟然做主给昭华大长公主送了请帖。
  “糊涂东西!糊涂东西!”定国公老夫人差点儿没晕过去。
  二太太白氏又是委屈又是疑惑,跪在地上泪眼朦胧道:“老夫人,昭华大长公主回京,皇上又把宁德公主指给了韩家三少爷。这可是出了好大的风头。虽因为世子爷和傅氏之前的丑事,好多人家在看我们陈家的笑话。可他们笑话归笑话,这请帖上还是不能失了礼数的。”
  “之前,都是大嫂掌家,我倒也想去让大嫂帮着拿拿主意,可想到恐再惹了流言蜚语,也就自己做主了。这除了谢家,东承侯府魏家,其他人家儿媳怎能不送了请帖去,否则,岂不更让人看了笑话。”
  “儿媳不是不知昭华大长公主和凤阳大长公主之间的嫌隙,可若因为不给公主府送请柬,昭华大长公主不定以为是您不把她放在眼中呢。”
  定国公老夫人听着她一边哭,一边辩解,原先的怒火最后都变成了无奈。
  是啊,这事儿又岂能怪白氏。
  说到底,都是自己那孙儿不争气,才惹了这样的祸事。
  不待定国公老夫人再开口,白氏又道:“因为外头那些流言蜚语,世子爷大婚那日,想必来的人不多。可不管别的,大皇子妃和大皇子总归要来的,还有几个亲家,都不会不来。届时,若昭华大长公主也携了韩家三少爷来,好歹还算有几分喜庆,不至于真的就成了京城最大的笑话。儿媳也是因着这,才斗胆做主的。”
  定国公老夫人暗暗叹息一声,半晌开口道:“罢了,罢了,也只能如此了。”
  说罢,看着白氏又道:“那傅氏呢,这几日可还好?”
  白氏身子一僵,有些不明白为何老太太会突然提及自己那不知羞耻的外甥女。
  见她脸上的无措,定国公老夫人沉声道:“我知道因着这桩丑事,世子爷对她很是不满。可这毕竟是御旨赐婚,你这当姨母的,也该看顾她一些。否则,若是传了流言蜚语出去,我们陈家怕是真的完了。”
  这时,陈莹气呼呼的闯了进来,“祖母,留着这小贱人,我们陈家永远都会被人指摘。孙女知道您怕遭了圣心猜忌,孙女这个时候,也不会对她做什么。可您如何能一直留着她。”
  陈莹这话的言外之意不难揣测,白氏也不由怔了怔。
  二姑娘这话,是要去母留子呢。
  毕竟这女人生孩子都是鬼门关走一趟,若锦丫头真的有什么意外,也不算是新鲜事儿。
  定国公老夫人神色凝重,“好了,这事儿日后无需再提。除了傅氏你以为就能有名门贵女嫁进门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陈家,再不能节外生枝了。”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何况,这桩婚事是郡主亲自求皇上赐婚,若我们这个时候对傅氏动手,未免心太急了。”
  “祖母……”陈莹仍然有些不甘心,还想说什么。
  二太太白氏忙拉了她退下。
  屋里,定国公老夫人忍不住咳嗽几声,真的恨不得自己两腿一蹬就这样去了。
  子孙不孝啊,她有何脸面往地下去见列祖列宗。


第166章 起复
  “二婶,你怎么还有脸往祖母身边来!当初若不是你把那小贱人弄到府邸,也不会有这样的丑事。”
  屋外,陈莹甩下这些话,便拂袖而去。
  白氏被她这番话堵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可最终也只能忍了泪水,回了自个儿院子。
  却说陈莹哭着回了自己屋里,却是越想越气。如今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二婶把持,她这些年没能分得半分的掌家之权,如今,别人却恭恭敬敬的称她一声二夫人,可想而知,她有多得意。
  这指不定那小贱人,也是她故意弄到哥哥身边的。否则,她这些年不过是仰仗他们长房而生存。
  不行,她绝对不能让二婶和那小贱人这样得意。
  母亲虽如今在庵堂,可这些年,府中肯定也还有可用的人。这个时候,她也只能往庵堂去找母亲求救了。
  大太太李氏也未料到女儿会往她这里来,自她被关在这里,她已经许久未见两个孩儿了。
  到底是李氏肚子里出来的,陈莹看着李氏一身青衣,消瘦了许多,哭着就往她怀里扑去。
  “娘,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因为是偷偷出府,陈莹换了身不显眼的衣服,只是如今的她,即便身着华服,又哪里能找到当初那浑身的骄傲。
  李氏看在眼中,也不由红了眼睛。
  “娘,大哥真的要娶了那小贱人了。我怎么能甘心,今个儿特意往祖母院里去,求祖母去母留子,这样大哥也不至于一辈子被人指摘。可祖母真的糊涂了,竟然战战兢兢的,说是怕惹了皇上的猜忌,惹了郡主不喜。”
  “二婶不仅不帮着女儿,还拽了女儿出去。她到底是护着她那外甥女,如今,只等那小贱人嫁进门来,整个后宅怕很快就成为她们的天下了。”
  想到自己要因为傅锦被人一辈子指指点点,陈莹的身上就有些发冷。
  她不要,她没有做错什么,可凭什么要让她受这样的惩罚。
  李氏听着,心里也是一阵愠怒。可如今,比起府中庶务被二房把持,最重要的是陈家是否能够再次东山再起。
  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的。
  看着母亲眼中的算计,陈莹有些疑惑的看着她,道:“娘,您可是有什么话要和女儿说?”
  李氏迟疑了下,看着女儿道:“莹儿,母亲知道你受委屈了,母亲虽在这庵堂里,日日青灯常伴,可又如何能平静下来。母亲也听说了,昭华大长公主携了韩家三少爷入京,皇上又把宁德公主指给了韩家三少爷,接着,皇上又给了那裴氏恩旨,许她随昭华大长公主往西北去。”
  “出了如此大的风头,怕是连凤阳大长公主都比不上呢。”
  母亲怎么会突然提及昭华大长公主了?
  陈莹更加不解了。
  李氏抓着她的手,又道:“如今,我们陈家唯一的倚仗,也就是大皇子的岳家。可若仅靠这个,又如何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莹儿,你听母亲说,因为你哥哥,连累了你的婚事。母亲心里也极其过意不去。可若是好生谋划,也不至于真的没有出路的。可你必须狠下心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一番话让陈莹一阵心惊。她再是迟钝,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母亲到底在打着什么主意。
  母亲若不是心里早有谋划,不可能说这些的。
  她不可置信的看着母亲,眼泪汪汪道:“母亲,皇上御旨赐婚,把宁德公主指给了韩家三少爷。女儿又怎么可能横插一杆?宁德公主是什么脾气,您也不是不知道。女儿不敢……”
  话音刚落,李氏却猛地抓紧她的手,力度之大让陈莹忍不住痛呼出声,“娘,您弄、痛我了。”
  李氏脸色憔悴,可眼神却前所未有的镇定,一瞬不瞬的盯着女儿,“莹儿,若没有这桩丑事,娘怎么舍得你这样牺牲。可如今,娘也唯有这个主意了。比起你二婶执掌中馈,陈家的起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皇上这样给昭华大长公主体面,可见西北让皇上夜不能寐多年了。可昭华大长公主老谋深算,怎么可能真的甘愿当这个弃子。肯定有自己的打算的。何况,还有戚家在,娘相信,韩庆能取代韩家世子爷,可绝对不可能如皇上所愿。而你,若能得了世子爷的恩宠,日后,我们陈家也就有靠了。”
  “宁德公主弄出的那些流言蜚语,就凭着这个,世子爷绝对会和她心存芥蒂。只是眼下可能忌惮皇上,没有表露出来。可总有一日,会爆发的。而这,也是你的机会。”
  “那裴家姑娘有这样的福气,若不是皇后娘娘从中周旋,不可能这样的。可想而知,皇后娘娘想要的,也是韩家的支持。可我若是昭华大长公主殿下,比起支持太子,大皇子未必不是更好的选择。太子什么品性,喜怒无常,性格暴、虐,昭华大长公主岂能不顾及这个。”
  听着母亲这些话,陈莹都要吓坏了。她真的没想过这样的。
  李氏知道她的震惊,也知道这些话对她来说,需要时间消化。
  可是,除了这个,再没更好的选择了。
  她因为一时的私心,成了陈家的罪、人。想到九泉之下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她内心有多煎熬,唯有她自己知道。
  可昭华大长公主携了韩家三少爷入京,让她突然看到了些转机。
  若是可以好生利用,陈家,未必没有机会。
  而她,也未必不能将功赎罪。
  陈莹好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颤抖的开口道:“娘,依着宁德公主的脾气,又怎肯让我侍奉韩家三少爷身边,又有皇后娘娘护着她,女儿好害怕。”
  李氏望着她,宽慰她道:“莹儿,你放心,昭华大长公主不是糊涂的人。这笔账,她不会算不过来。定会顺势把你留在韩家三少爷身边的。你只要懂事,乖巧,讨好了昭华大长公主,未必就不能取代宁德公主。”
  陈莹却是自嘲的笑了笑,“娘,您忘记了,那裴氏已经离开了庵堂,有了这恩旨,昭华大长公主如何会不给她这个侄孙女体面。女儿怕是费尽心机,也不会是她的对手。”
  李氏摇了摇头,“莹儿,你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这裴氏再得昭华大长公主恩宠,也是和太子殿下议过亲的。这哪个男人,能心中没有丝毫嫌隙。怕是裴氏也会因此心虚的慌。可你不一样,你是我嫡出的闺女,清清白白,眼下也只不过是时运不济,才这样难堪。可也正因为这个,娘需要你狠下这个心,破釜沉舟。”
  比起当初那个闺阁中懵懂的姑娘,陈莹到底不同了。哪怕她心里知道,自己害怕的很,也知道,这样做和那傅氏又有什么区别。
  可她却不得不承认,娘给她指的这条道路,她确实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
  她知道,有大姐姐在,只要不在京城,只要她肯低嫁,婚事未必就没有解决的法子。
  可比起日日看婆母的脸色,日日因为陈家的丑闻和没落而小心翼翼,她倒不如放手一搏。
  若能成功,陈家也有起复的可能。
  她享受了陈家的荣宠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替陈家做些什么了。
  看她脸上的沉静,李氏知道这孩子已经是想明白了,心中大为欣慰。
  而此时的宁德公主,并不知李氏母女间的谈话,她刚得知,裴青榆离开了庵堂,这会儿已经到了昭华大长公主府。
  宫女阿如看公主脸色难看,迟疑了下,缓声道:“公主,您和三少爷可是御旨赐婚,裴氏再得昭华大长公主怜惜,如何能越得过您去?”
  “您若心里实在气不过,不如赏她几样东西,这样,也让她自个儿掂量掂量,敢不敢和您争高低。”
  宁德公主听了她的话,果然舒心很多,点了点头,“你这丫头,倒是鬼机灵的很。去,去拿了那金镶玉蝴蝶簪子和缠枝南珠金钗给裴氏,就说是本公主赏给她的。”
  阿如缓声应是,连忙打发了宫女往库房去。
  宁德公主却还有一件心事,后日陈家世子爷大婚,她偶有听闻昭华大长公主接了陈家的请贴,准备前去赴宴。而她,到底该不该去呢?
  那日品茗宴,她虽瞧着韩庆并未有任何的愠怒,可她既然要嫁给他了,总不想因着前些日子的流言蜚语,成为两人之间的心结。
  是以,她琢磨着她或许也该往定国公府一趟。
  当然,除了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想故意给谢元姝没脸。
  她不是瞧不上傅锦吗?那她偏要前去,她就不信谢元姝闻着这消息,不会气的脸色发白。
  听她说要往定国公府去,阿如面露惊讶,“公主?这样不妥吧。奴婢可是听说京城没几家敢接定国公府的帖子。”
  闻言,宁德公主冷哼一声,“有什么去不得的。那些人怕得罪姑母,得罪谢家,可我才不怕。她再是御旨册封的郡主,也不至于这样跋扈,拦着我前去赴宴。”


第167章 陈家大喜
  很快到了陈延之大婚的日子。
  听闻宁德公主也去了,谢元姝噗嗤就笑了出来。
  重活一世,谢元姝哪里还会在乎这个。
  凤阳大长公主脸色却有些难看,当然,也不是因为宁德公主孩子气的行为。
  谢元姝如何不知,母亲还因为之前那桩丑事心存芥蒂。
  谢元姝笑着转开话题道:“母亲,当年您和定国公老夫人最是要好,而昭华大长公主享受着太、祖爷的恩宠,鲜少往您跟前凑。没想到几十年都过去了,这两人倒是凑到了一块。”
  凤阳大长公主果然被她这话给逗乐了,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可不是,谁能想得到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整个京城谁不知道昭华大长公主好大的体面,皇上除了把宁德公主指给韩庆,还给了裴氏体面,随她往西北去。”
  谢元姝笑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若昭华大长公主得知我很快就要嫁给世子爷,不知会是什么表情呢?还有宁德公主,怕是得气糊涂了。”
  谢元姝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