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奈杨悦四处宣扬,来西域拜见她,出于无奈只好说要想见。今日摆了这个阵势,实则是想让杨悦知难而退。到时候她便有借口说:不是她是见杨悦,而是杨悦不敢去见她“一人就一人。本公主这就跟你同去。”杨悦看了看须弥尊者,微微一笑。

须弥尊者反到一怔,愣了下才道:“请公主上车”

“公主,不可”西天王大急,连忙阻止。

“有何不可。”杨悦摇头笑道,“由西天圣母保护安全,有何不可?”

“万一,万一……”西天王知道以杨悦的身手,只怕连一个一般毛贼都打不过。万一有个闪失……

“万一我去了那找到豫之,也好带他回来。”杨悦笑道。

“可……”

“可什么?我今日如果不去,西天圣母岂不正好有了借口,便成了‘不是她不见杨悦,而是杨悦不敢去见她。’如此一来,岂不坠了我中原弥勒教的威风。”杨悦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西天王愁眉苦笑,“公主莫要只想着声名,咱们还是另想办法吧。”

“放心。”杨悦摇头笑道,“天王莫要忘了,若果如你所言,我是弥勒佛,西天圣母又怎会对我不利。”

说完不待西天王再行阻拦,已上了马车。

西天王无奈,只好任由杨悦一人前去。

上了马车,杨悦不由一呆,那马车虽大,上面竟然只有一个人的位子。是一个华丽的卧床,其余地方堆满各种瓜果食品、还有一些书籍玩具。

杨悦不由诧道:“这些东西做什么?”

“公主有所不知,只因此地到圣城,路途遥远,而且荒芜人烟。这些东西是供公主路上打发时间。”

“有多远?”杨悦看了一眼车中的食物足足够吃上半月,不由奇道。

“去了就会知道。”那须弥尊者淡淡说道。

没想到果如须弥尊者所说,杨悦座在马车上,一路穿山越岭,竟然走了三天。

三天之后,已无路可供马车行走,又改做骑马。

骑马又走了三天,最后山势过陡,又改做牵马徒步而行。

又行了一日,才终于到达“圣城”。

初见“圣城”,杨悦不由吓了一跳,以为又回到昆仑山中的那个废弃之城。

这个地方竟然与昆仑山中的废城完全一样。是个高山绿洲。

四面都是冰川雪域。山中盆地,湖水、草甸,沟河纵横,牛羊遍野,实在是个极美的地方。

与废弃之城唯一不同的是,这片绿洲上的城堡完好。

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天圣母

虽然路途遥远,却如此顺利到达西域弥勒教总坛,到是杨悦没有到的。

这些天来,她虽然面上嘻嘻哈哈,心中却无时无刻不高度警惕。

这个须弥尊者是不是西天圣母所派,是否真要带他去见西天圣母,甚至这个须弥尊者是否是真正的须弥尊者……杨悦都拿不准,心中疑神疑鬼。

直到看到眼前的这座城池,杨悦终于心头落下一块大石。

这座高山绿洲与她曾经到过的废弃之城如出一辙,定然不会有错,这儿便是弥勒教总坛。

艳阳当头,照在碧绿的绿洲上,湖泊鳞鳞,牛羊满山,耕者出耕,织者采桑……看着眼前的这种“圣城”,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穿过湖水、草地、稀疏的村庄,到了绿洲中心的一座城池。

城池不大,不及高昌城十分之一,却井井有条。

城内同其它城市一样,也是里、坊构造。

须弥尊者一路介绍,杨悦得知这里有酿酒、制衣、制革、造铁等等各种制造业与手工业作坊应有尽有。竟然是个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

杨悦一路穿行,走着走着,越来越感到有些别扭。想了片刻,才想清楚。这一路走来,无论乡野城区,凡所见之人,无不千篇一律都穿着白色衣衫。

弥勒教尚白原来到了这种地步。所有的人几乎没有差别,除了身着白衫,女子白巾裹头,男子头戴白冠,便是小孩子也不例外。

杨悦不由暗暗奇怪,这些女子只露一双眼睛,根本看不到长像,如何才能区分?

然而,更奇怪地是须弥尊者竟然遇到不少相识的人,还热情的相互打着招呼。须弥尊者叫那些白衣女子的名子丝毫不差。

“你怎么认出这些是谁?”杨悦忍不住纳闷地问道。

“大家都有编号。挂在胸前,只要记住编号当然认的。”须弥尊者笑了起来。

编号?杨悦仔细观察,果见所有白衣女子胸前都绣着一串数字,竟然是用阿拉伯数字编写。不过数字的颜色却不尽相同。

杨悦不由好奇地问道:“怎么颜色不尽相同,是否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思?”

“正是。”须弥尊者点点头,指前迎面走来的几个白衣女子说道,“不同扣颜色代表不同的年纪。这个红色的数字代表她已满十三岁可以婚配了,那个青色的代表已满三十岁,早已有了儿女,还有那个黄色的已过了五十岁……”

“啊?”杨悦忍不住笑出声来。弥勒教中竟然如此识别女子,真是好笑。

见对面有一个绿色数字的白衣女子走过来,正要问绿色数字女子多大年岁。突然,不远处传来地通鼓响。

杨悦不由诧异道:“还不到落更时分,怎会敲鼓?”

正说间,突见大街上的人个个加快脚步急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杨悦大奇。正要想问,须弥尊者已解释道:“这一百下鼓点,是吃饭鼓。到了午饭时间。大家都到寺院吃饭去了。”

“到寺院吃饭?”杨悦奇道,“难道所有的人都到寺院蹭饭吃?”

杨悦到是知道在后世许多人专门到教堂领免费餐,没想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到寺院去蹭饭。

“这里的寺院,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不过,只有吃饭时间才会供食,除此之外便没有了。”须弥尊者说道。

“难道这里所有的人都不回自家吃饭?”杨悦更加惊奇,这一路上走来,东瞧西看,她早已发现若大一座城池,竟然没有一处酒楼饭庄。

须弥尊者摇了摇头,说道:“不但吃在寺院,大家还住在寺院里。”

“都住在寺院?难道这儿的人都没有自己的家?”杨悦越听越惊奇,差点张大嘴巴合不笼。

“寺院便是家,我们这儿是大家庭。每个坊中都有一座寺院。”须弥尊者看了看她,眼中闪出诧异,似乎对杨悦这种少见多怪十分不解。

“集体生活?”杨悦暗暗纳罕,没想到这里到是提前进入了共产时代。

心中极是好奇,有心想到寺院去看看。

可惜须弥尊者要带她到圣殿,只好做罢。

城池最北面是圣殿,圣殿是西天圣母所住的地方。虽然叫做圣殿,看上去却更像一座寺院。

杨悦找了这许多时候,终于能得见西天圣母“圣颜”,心中反觉有些不真实,总觉得有些太过顺利了。有惊无险地一路来到圣城,又有惊无险地去拜见西在圣母……

杨悦被请到一个叫做“议事厅”的大殿。顾名思议,乃是平日议事的地方吧。

“原来是圣母的办公厅。”杨悦暗自咕哝一句。

四下打量这座办公厅,厅中陈设极为简单,到是一目了然,不过几张四脚几案,席地而座。比起长安城的大内皇宫相差几万里远。一个极是富丽堂皇,一个却极为简朴。

虽然简朴却一定没有简陋之感。

须弥尊者在圣殿前将杨悦交给一个白衣女子自去。

那白衣女子安排杨悦到这厅中等候,又上了些茶果,便退了出去。

杨悦独自在此等了些时候,不见西天圣母人影,有些不耐。

四下去看,目光落在中央几案上的一摞“书卷”上,不由一呆。

那“书卷”再熟悉不过,竟然是一摞报纸。

这儿怎会有“报纸”这种东西?难道这儿也有穿越而来的人?杨悦心下不由暗惊。

杨悦急忙走过去看,却不由哑然失笑。

那报纸竟然是“天下书社”出版的《天下新闻》。

杨悦须手拿了起来看,发现那报纸竟然是最新一份。

《天下新闻》每旬一期,逢十日出版。这份报纸正是当月十号所新出。再翻看其它,原来期期不落,都在这里。

这个西天圣母虽在千里之外,到是对中原之事十分了解。

杨悦出走西域,已有许多时候看不到报纸。反正闲极无事,便拿来细读。

苏味道等人如今对“新闻”采访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报纸“广告”这种东西也开始出现。

细读《天下新闻》,虽然有不少奇闻,却没有引起杨悦多少注意。

只有两件事引起些兴趣。

一件事儿是“大唐军神”制造的“唐晷”被评为本年度最有创意的发明。

还有一件事儿是太子出资扩建的大慈恩寺终于建成,玄奘法师主持了大法会。

看来玄奘法师已回了长安。

算算日子,如今正是九月中旬,不知不觉中离开长安竟然已有两个多月。

想着想着,杨悦突然感到有什么不对劲。

今日是九月十五。而这刊《天下新闻》乃是十日出版,也就是说这份报纸从长安城到这座“圣城”共用了五日时间。

而杨悦从高昌城到这里便用了五天时间。而从高昌到长安,大唐传递军情的“飞驿”最快也需要四天时间。

《天下新闻》怎会在五日之内“飞”到“圣城”?其中定有古怪然而有何古怪?

难道这里到高昌不过一日路程,须弥尊者故意带我绕路?还是同昆仑山中的废城一样,这山中秘道可能直通出去?

正在暗自琢磨。突然传来一声念唱:“圣母驾到。”

杨悦扭头去。见有四个白衣女子拥着一个白衣女子从大殿西门盈盈走来。五个白衣女子的衣着同外面见到的女子一模一样。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看不到张像。

只除了中间那位白衣女子长发及膝披在脑后稍有不同。

杨悦不由微微失望,没想到这些人在室内竟然也是此等打扮。看来想见西天圣母的真面目有点犯难。

不过,杨悦跟众人也有一拼,知道来这里,她也换了一身白色衣衫,连面上也戴了面纱。

小偷见贼,谁也不用说谁。

杨悦无奈地笑了笑。上前行礼。

“原来她真是西天圣母。”杨悦看到长发白衣女子额头上的梅花金钿,认出是在高昌城外茶棚里见到的白衣女子。

那个白衣女子不会是杨夫人。虽然只有一双眼神外露,但与杨夫人完全不同。

“听说这《天下新闻》乃是公主所创。到是开天辟地的一件事情,再好不过。”西天圣母见杨悦手中正拿着报纸在看,微微一笑,言道。

杨悦放下手中的《天下新闻》,也笑了笑,说道:“圣母过誉了。不过闹着玩儿而矣。”

“玩儿?”西天圣母身微微摇头说道,“公主何必自谦。听闻大唐军神制造的一种叫做‘唐晷’的东西,被评为最有创意的发明,以我之见,公主的《天下新闻》才是最有创意的发明。”

“圣母说笑了。”杨悦笑道。

“不过,听说大唐军神制造也是公主所创,想来这唐晷也是公主的创意了。”西天圣母笑了笑又说道。

杨悦摇了摇头,笑道:“圣母误会了,若让我作几篇文章还行,这种机械制造却非我所长。”

“是啊,闻说公主诗文名冠天下士林,真乃少见的风流人物。”西天圣母感叹道。

杨悦谦虚几句,不再废话,直视西天圣母双目说道:“龙华大会匆匆一别,在下对圣母十分仰慕,今日终于得见,不知可否得见真正面目。”

说完,心中微微有些紧张,定定看着西天圣母。

杨悦原本认定千叶公主的女儿乃是西天圣母,因为杨夫人千叶公长像极似,才会认定西天圣母是杨夫人。如今得见西天圣母又并非杨夫人。那西天圣母是否千叶公主?与千叶公主是否相像,便成了她急于想确认之事。

第二百一十三章 西天圣母(2)

杨豫之紧追三个白衣人坐的马车。那马车似是发现身后有人追上来,走街串巷,在城中兜起圈子来。

那马车不知用的什么马,竟然极为神骏。杨豫之骑的西州军马居然一直追不上。

不过,那马车却也一直甩不开杨豫之。杨豫之马儿虽然占了下风,但胜在单人单骑。比马车轻便许多。

五更鼓落下,那马车不再理会杨豫之,向西面城门冲去。城门刚刚打开,便见到一车一马,一前一后,急速驶出。

等到杨悦得知丢失了杨豫之与龙比格时,杨豫之追着马车早已奔出高昌城五六十里。

见杨豫之紧追不放,马车不再理会,一路向西直奔。

突然,一个黑衣人斜刺里穿过,向南急奔。

杨豫之一怔,已看清那黑衣人是个女子。当下勒住马疆,掉转方向又向那黑衣女子追去。

那黑衣女子似是故意引杨豫之追逐,一路上走走停停,见杨豫之跟上便跑,见杨豫之落下便又停下。

杨豫之心急如焚,双眉紧锁,这一刻,孤独寂寥的神情变成专注。专注地去追那个黑衣女子,至于追上她要做什么,他似乎根本没有去想,只是去追,只知道必须要追上她。

只可惜他的马奔了一夜,早已体竭力疲。

黑衣女子从头到脚都是黑色,连骑的马也是一匹纯黑色马。

又追出百里左右,杨豫之的坐骑已经呼呼吐气,迈不开步。

那黑衣女子看到,突然冷笑一声,纵马而去。

杨豫之大急,干脆跳下马儿发足急奔。奈何双足怎能追得上四蹄。片刻功夫,那黑衣女子早已消失得无踪无影。

杨豫之没有学过轻身功夫,只有一股至死不休的死拼。虽然不见了黑衣女子踪影,杨豫之却并未停下,一直向黑衣女子消失的方向飞奔。

飞奔、飞奔……急走、踉跄、倒下、爬起、再走……直到精疲力竭。杨豫之兀自用力向前爬。

他的双眼已变成红色。那女子最后的笑声,如一把刀一般戳进他的心窝。

“啊——”突然一声闷声怒吼,杨豫之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昏死过去。

……

听了杨悦的要求。西天圣母不置可否,盯着杨悦看了片刻,突然笑了笑说道:“其实你已经见过本宫真实面容。”

“看来沙钵略可汗墓中之人果然是圣母。”杨悦也报以微微一笑。

西天圣母点点头,忽又笑了一下道:“反而是本宫一直未见到过公主真面目,龙华大会之时公主似乎化了妆,不知今日公主可否让本宫见上一面。”

没想到西天圣母真面目没有见到,反倒被西天圣母要求见自己。

“圣母要见杨悦,又有何难。到是杨悦的荣幸。”杨悦哈哈一笑,一挥手将面纱揭开。

西天圣母眼光一闪,似是微微愣神。仔细打量杨悦,不知为何眼中闪过一道古怪的笑意,愣了一下,又笑了笑,也将面纱揭开,说道:“公主如此爽快,本宫又何吝一见。”

杨悦一滞,最后一点幻想也被扑灭。面前的西天圣母果然与千叶公主有几分相似,但根本不是杨夫人。她比杨夫人似是大了几岁。

虽然一块石头落地,另一种疑惑又升起。

杨夫人既然不是千叶公主之女,为何跟她长得极似?似乎比面前的这位西天圣母还要相似几分。杨悦心中暗暗疑惑:难道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真能张得十分相像?

再次仔细打量西天圣母,乍一看,的确与杨夫人有几分相仿,但仔细观察却又完全不同。杨悦不由暗自纳闷。

那千叶公主与西天圣母相比,反而更加像武照。

转念又一想,不由释然。那千叶公主的画像不过十五六岁模样,西天圣母与杨夫人如今都已四十多岁,自然大有不同。

想是在墓中,灯光幽暗,才会对西天圣母假扮的千叶公主信以为真……

怔了片刻,杨悦醒过神,又问道:“在下有一个疑问,不知圣母可能解惑?”

“公主可是想问本宫为何知道母亲的真正死因?”西天圣母盯着杨悦的双眼问道。

杨悦点点头,心中不由叹道:这个西天圣母果然了得,他人的心思到是摸得一清二楚。

西天圣母叹息一声道:“其实当日,我也在墓中。”

“圣母也在墓中?”杨悦不由大是惊讶,“据比格公主所说,当时千叶公主的女儿已被隋世祖偷走……”

西天圣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道悲痛,说道:“当时千……我虽然被父皇派人偷走,不过还未离开。公主到过昆仑山中的那座城,那座城正是父皇为母亲所建。当时我被人带到昆仑城,因思念母亲,又偷偷地跑了回去。正好看到母亲苦苦哀求阿史那月,阿史那月却大声责骂她忘恩负义,开始还只是骂她背叛千金公主,忘记国恨家仇。说到后来却越骂越难听,说千叶公主跟隋天子不过是……一对奸夫淫妇,生下一个私生女不说,还妄想成双成对……”

西天圣母口中的父皇与母亲,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隋天子与千叶公主,杨悦心中微觉诧异。但见她说到此事时,悲痛之情,却又不可能有假。

虽然事隔多年,想来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西天圣母脑海中,眼中尽是与惊骇与恐怖。说到后来,嘴唇也止不住地打颤起来,几乎话不成句。

西天圣母身边的一个白衣侍女忙给她端过一杯茶水,轻抚她的背部。

半晌,西天圣母才还过神来,定了定,继续说道:“千……我母亲痛苦之极,疯了一样向外跑,却被阿史那月一剑刺出,正中背心,当场毕命……我吓得连哭都哭不出来。想来当日若非如此,定然也逃不过此劫。”

西天圣母说完,兀自浑身哆嗦,沉浸在痛苦之中。

杨悦看了,心下不由微有歉意。

想到龙华大会上的西天圣母装神弄鬼、神秘莫测,此时却原来跟平常人一样,不过是个上了些年纪的女子,面色温和,满是悲悯。若去了面上的惊恐,到像个慈祥的女菩萨。

当下杨悦劝慰几句,不忍让她过度悲伤,转开话题问道:“在下还有一事请教圣母。龙华大会之时,圣母曾经说过,弥勒圣典与寻找弥勒佛有莫大关联,在下想请教其中到底有何关联,不知可否明示。”

西天圣母定了定神,稍稍恢复些冷静,沉吟片刻,突然盯着杨悦,静静说道:“公主便是弥勒佛。”

这话虽然听西天王说过一次,杨悦听了还是禁不住大吃一惊,皱皱眉头,说道:“我……怎会是弥勒佛?圣母莫要开玩笑。”

西天圣母摇了摇头,紧盯着杨悦说道:“公主当还记得龙华大会之时,公主解除教众身上魔咒之事。”

“魔咒?”杨悦奇道,“当时教众不是吃了‘僵尸丸’么,哪里来的魔咒?”

西天圣母摇了摇头说道:“公主有所不知,我教中所有神丸之所以有如此神力,是因为神丸之中下了魔咒,才会如此。”

“这世上难道真有魔咒?”杨悦不由张大眼睛,有些啼笑皆非。

“公主还是相信的好。”西天圣母点点头,继续说道,“我教圣典正是唯一能解除魔咒宝典。”

“解除魔咒的宝典?”杨悦沉吟片刻说道,“圣母是指念一遍**,或者用血滴在经书上便能解除药……魔咒?”

西天圣母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公主大概不知,并非所有的人念一遍**便能解除弥勒魔咒。只有我佛弥勒才能做到。”

弥勒佛念**才能解除魔咒?杨悦摇了摇头,有些不信:“怎么可能?同样一篇**而矣,谁念又有何区别。”

“这便是为何说找到圣典便能找到弥勒佛主的秘密。只有弥勒佛主才能懂得圣典的奥妙,只有弥勒佛主颂读圣典才能度化众生,令人幡然醒悟,不再受魔障侵扰……”西天圣母微笑说道。

“啊?”杨悦不由张大嘴巴,惊得说不出话来。有心想说那圣典的奥妙只怕并非西天圣母所说的那样,经书上另有一种文字,却是她根本不认识的字。话到嘴边,不知为何却忍住没有说出来。

“公主如若不信,今晚到是可以一试。”西天圣母见杨悦惊得呆住,忽然神秘一笑。

“想来比格公主也被圣母请到这里了。”杨悦也微微一笑说道。

“公主果然聪明,今晚公主便可以见到她了。”西天圣母笑了笑,并不否认。

“我有一个兄弟,不知圣母也请来了没有?”杨悦点了点头,忽又问道。

龙比格与西天圣母有瓜葛显而易见,但杨豫之千万别被她们误会成龙比格一伙。

“兄弟?”西天圣母微微诧异。

“他叫杨豫之。跟我虽然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还要亲。”杨悦笑道。

西天圣母微微一怔,向身边的侍女瞥了一眼,摇头说道:“没有。”

杨悦心下暗奇,杨豫之明明去追龙比格,若没来这里,会去哪里?若来了这里,西天圣母又何必隐瞒?按理说杨豫之与弥勒教没有任何关联,即使看在自己这个“弥勒佛”的面子上,他们也不会为难他才对。

杨悦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西天圣母刚才看过的侍女,突然心中微动,起身行礼,肯请说道:“圣母若见到他,万望圣母转告杨悦一声,杨悦将感激不尽。”

说完,突又加了一句,“我这个兄弟虽然不太懂事,但若有人敢伤他,杨悦定然不会答应。”

那侍女原本低着头,听了杨悦之言似有所警觉地抬头看杨悦一眼,重又低下头去。

只是这一眼,杨悦却不由微微一笑。西天圣母进来之时,她只注意到圣母额头上的梅花金钿。此时才发现,那白衣侍女的眼光淡如水,寒如冰,星辉一闪,令人难以忘怀。原来那天茶棚里的长发白衣女子是她。

杨悦微微一笑,说道:“阿威可是来到这里?”

“阿威是谁?”果然,西天圣母有点诧异地问道。

杨悦笑了笑说道:“其实前些天,在高昌城外的茶棚里,杨悦又遇到圣母一次,只是当时不知阁下便是圣母,所以不敢贸然相见。圣母当时收了一个小男孩儿入教,此人难道不是叫做阿威?”

西天圣母诧异地再次向身边的侍女看去,低声说了一句话。杨悦虽然听得真切,怎奈却没有听懂。在西域晃悠了两个多月,杨悦已识得西天圣母说的是突厥话。

那侍女也向西天圣母低声说了句什么,西天圣母点点头,说道:“原来公主说的是曹威。他的确被带回到这里。”

杨悦再次去看那白衣侍女,白衣侍女低着头,并不看她。

杨悦心中忽然疑惑大起,猛然间突觉此人的一双眼睛,似是不只在茶棚见过,而是早已认识。

西天圣母似是看出她的疑惑,微微一笑道:“那日公主见的人并非本宫,乃是本宫座前阿难弟子。”

“阿难弟子?”杨悦已听西天王说过,西域弥勒教中有二弟子八尊者,二弟子一是阿难,一是多闻。二人是西天圣母的弟子又是圣母座前两大护法,武功奇高。地位等同于中原弥勒教的东西二天王。

八大尊者分别按照八卦方位分为“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与中原弥勒教中“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大菩萨相对。

“久仰,久仰。”杨悦笑道。

那阿难弟子也低头向杨悦行礼,却不敢正眼去看杨悦。

“这个人我一定认识,”杨悦心中疑惑又起,“只是她到底是谁?”

第二百一十四章 拜月(1)

从圣殿出来,杨悦一面走一面琢磨,那个“阿难弟子”到底是谁,自己在哪见过她?

“原来是她”走着走着,突然灵光一闪,杨悦禁不住“啊”得叫出声来。

那“阿难弟子”原来正是这些天一直跟杨悦等人若即若离的“黑衣怪人”。

只因弥勒教尚白,从不着黑,杨悦才一直没将在茶棚遇到的长发白衣女子跟“黑衣怪人”联系到一起。现在想来,二人的眼神竟然一模一样。

难怪“黑衣怪人”会在沙钵略可汗的墓中出现。想来西天圣母既然在出现在墓中,她的弟子一起去再正常不过。

也难怪龙比格一直说“黑衣怪人”是“天山仙人”。这“圣城”所在位置岂不就在天山之中只是龙比格既然是被弥勒教人“请”到这里,为何“黑衣怪人”又会去通知杨悦,龙比格被人抢走?

百思不得其解……

与西天圣母约好晚上参加“拜月大会”,杨悦便从圣殿中出来。

杨悦说要四处参观参观,西天圣母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而且连侍卫都没派一个。

没有人跟随便是没有人监视,杨悦倒是没想到西天圣母会如此信任她。

然而,一路从圣殿出来,杨悦发现根本没有看到一个侍卫,或者应该说没有见到一个“赤面金刚”。

难道这里的治安很好,好到根本用不到侍卫?

杨悦走到大街上,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起来。

这座城中,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敞开着门,随意进出。没有人查问她,也没有人注意到她。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概说的就是这里杨悦不由慨叹。这不就是孔夫子的大同理想?

杨悦四处参看,见果如须弥尊者所说,这儿有治铁坊、织布坊、制革坊、酿酒坊……甚至还有玻璃坊。

造玻璃一直是杨悦想做的事儿,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玻璃工匠。据说古代西方人发明玻璃这种东西后,将玻璃工匠圈禁到一个小岛上,不准外出。如同大唐的造纸业一样,是绝不外传的东西。

没想到这个圣城竟然还是个手工业之城。

这里制造出来的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只供圣城用,大概要对外贸易。

原来西天圣母是个做生意的好手。杨悦不由笑叹,自己跟西天圣母相比,似乎小巫见大巫。

突然,杨悦明白过来,西域弥勒教为何要入教的“兄弟”必须到这里。大概是这里的人力资源太过短缺。

在玻璃坊中参观许久。听到晚饭鼓点落下,杨悦才恋恋不舍的顺着人流,随意走进一处寺院。

寺院果然是供餐的地方。吃饭的人虽多,竟然没有一声喧哗,所有的人安安静静地排队领饭,安安静静地坐到餐桌前颂经之后再就餐。

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杨悦被这群如此有序的人震惊,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除了食堂,如须弥尊者所言,这儿果然还有宿舍,另外还有学校、育婴堂……甚至还有各种乐器的乐室……

这怎会叫做寺院?杨悦暗自摇头笑道。

唯一能表明这里是座寺院的是“弥勒大殿”,殿里供奉的正是“弥勒佛”。

虽然这个时代的弥勒佛与后世大不相同,法相庄严,并非大肚笑脸的布袋和尚。

这个弥勒佛像,杨悦已见过多次,倒也认识。这里的弥勒佛跟断崖上的那个佛洞里的一模一样。

“我是弥勒佛?”杨悦望着神龛上的这尊弥勒佛像,啼笑皆非。自己跟他哪里相仿?简直是天壤之别甚至男女有别杨悦暗暗沉吟,突然感到所有的一切都有些异样。这种异样越来越膨胀,升起一种强烈的怪异感。

这的一切井然有序,然而却太过井然有序。

所有的人都穿白衣,所有的人都一个模样,所有的人都一门心思。工作——吃饭——休息——颂经——拜月?

这是个真实的世界么?

如梦如幻。

杨悦几乎感觉自己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比起初到大唐时代还要感觉异样。

……

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杨悦随着人白衣人回到圣殿前的广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