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管得。”越王急道,“六哥当日说过,让我看着你……”
“对老六这剑给了你,意义大有不同,乃是定情之物……”滕王猛浪,信口言道。
“胡说八道”不等二人说完,杨悦已大气,手中马鞭一甩,挥向滕王头顶。
滕王一愣,没想到杨悦会挥鞭,一时忘记闪躲。
“闪开”杨悦本不过虚声势,但见滕王并不躲开,却收势不及,不由大急,叫道。
眼看一鞭便要打实,突然斜刺里档过一把剑来。
杨悦顺势一卷,挽个鞭花,将那剑卷了过来。见正是自己的紫电剑。
原来张仲坚不知何时已还剑入鞘,送了过来。
“即是情郎所送,不易转送给他人,兄弟还是收好吧。”张仲坚呵呵大笑,说道。
杨悦面上一热,却又不好争辩,见张仲坚不肯收剑,也不勉强。将剑挂在腰间,瞪了滕王与越王二人一眼。
她原不过是见张仲坚是个豪气汉子,一时意气,才出言赠剑。没想到被滕王等人道破她是女子,反到似有了什么特别意思一般。
又见那张仲坚呵呵大笑,更是着恼,心道:“我好心送你宝剑,你不谢也罢,反到说出这等话来。虽然我与李愔没有什么,但却不至于花痴一个刚刚见面不过几个时辰的人,更何况二人年龄相差悬殊。”
不由冷声说道:“张先生多虑了”
那张仲坚听了,立时停了大笑,看了看杨悦,怔了怔,讪讪说道:“对不住。”
杨悦兴趣大是索然,一路上不再言语。
到了麟游县境,将近卯时。
滕王等人劝杨悦先到九成宫去。
杨悦回头看了一眼张仲坚,见他面有惭色,眼中若有期待。想是杨悦若不雇用他,他与那满脸愁苦的白先生打赌输了,不好再到灵台去。
杨悦想了片刻,终是对灵台十分好奇,便与滕王等人分手。跟张仲坚等人一路往灵台去。
愁苦书生摇了摇头,似是大为不满,张仲坚终于松了一口气,但神色之中已十分恭敬,不敢对杨悦有半分无礼。吕秀才眼中闪过一道喜意,不知因何高兴。
第一百七十八章 龙华大会
从麟游往灵台已不似原来的路好走,众人各自沉思,无语可说。
唯有张仲坚似是十分兴奋,一路上喋喋不休,拣些江湖奇闻说来听。
虽然说得精彩,杨悦却对他没半丝兴趣,并不接腔。
天色微明之时,一行人方到了招贤镇。
张仲坚四下里睃巡,拣了一处最大的餐馆,招呼大家一起过去用早餐。
行了一夜,杨悦已有些倦怠,点头同意。
四人虽早,却没想到有人比他们更早,店中已坐着三个人。
不只三人怪异,那愁苦书生也端得奇怪,早餐竟然还是一碟花生米,一壶酒。
杨悦看了不由微微一笑。与吕秀才各自要了一腕面。
那张仲坚见了,一脸不屑地说道:“怎能只吃这些。”
一拍桌子,十分豪气地叫道,“小二,店中有何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尽管一股恼得都端上来。”
店小二忙笑道:“这位爷,早上小店只供应些简单的早点,午时才有菜肴。”
张仲坚一听,面色微愠,说道:“那就去叫你家厨子起来,大爷偏要早上吃。”
店小二陪笑道:“今日真是不巧了,厨子昨夜家中有事回乡下去了,到午时才能回来……”
张仲坚不待他说完,已勃然大怒,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丢到店小二面前,大手一指墙上挂的菜牌,叫道:“怕爷付不起账么?这些可够吃这些菜肴?”
店小二为难道:“不敢欺瞒大爷,今日的确不巧……”
还未说完,见那张仲坚早已瞋目怒张,一脸乱篷篷的虬髯四零八乱的飞在颌下,斗大的巴掌便要举手打来,吓得一句话咽了半截,浑身哆嗦起来。
杨悦心中微怒,暗道一声:“没想到这斯如此肤浅。”
她原本见张仲坚面相粗豪,说话又十分豪气,以为是个豪侠之士,没想到竟是这般人儿。这一路上聒噪,对他早已十分厌烦,此时见他胡乱生事,不由冷哼一声:“你若不满意,到他处去吃,莫要妨碍我等吃饭。”
张仲坚神色一凝,尴尬地咳嗽一声:“在下只是以为兄弟怎可吃得如此简单,才会……”
杨悦淡淡地说道:“我不过是个乡下人,吃的再简单不过。张先生若能随意些,便吃碗面一同赶路。若不能,还请先生自去,这灵台想来不是偏僻之所,我自己也能找到。”
张仲坚一呆。杨悦这话说的不软不硬,却是十分明白地告诉他,如果他非要嚣张,便不再雇用他作保镖。转头看了一眼愁苦书生,怔了片刻,说道:“好,在下听兄弟的便是。”向店小二要了一碗面过来自去吃。
愁苦书生原本对身外一切,不闻不问,只啧啧地吃着花生米,此时却抬起头来看了杨悦一眼,眼中多了一丝赞许。
吕秀才眼神儿一会看向杨悦,一会儿看向张仲坚,到像是在看热闹。
先前座中的三个人听到吵闹,也都转过面来看。
刚才没有注意到,等三人转过头,不由令人微诧。这三个人,其中两个是不到二十岁年轻的后生,一个是四十岁上下的老者。三人面貌说不上特别,但一眼看上去却绝对有些特别。最特别的是三人都是赤脸。若在冬天或者常见,但这大夏天,两只脸蛋被冻得通红,却十分怪异。
三人听到杨悦提到“灵台”二字,脸上都有些微微变化。
其中那个年岁的红脸汉子,向杨悦四人扫了几眼,目光突然落到愁苦书生腰中的刀上,面色微变,忙转过头去,招呼另外两个红脸后生,继续低头吃饭。
愁苦书生看到三人,不知为何,眉头微微皱了皱。
等到众人吃完面出来,一路向灵台走去,路上渐渐人多了起来。三五成群,络绎不绝,竟然比驿路上的商队还多。其中有不少人竟同那三个红脸汉子一样,都有两个冻得红朴朴的脸蛋。
愁苦书生脸色越来越凝重,低声喃喃自语道:“真是怪事。”
吕秀才眼中也闪出一丝诧异。
唯有张仲坚似是满心欢喜,还隐隐有些按纳不住兴奋。
行了些时候,杨悦也已经察觉有异,不由问道:“这路上怎会有许多红脸汉子?”
张仲坚笑道:“兄弟有所不知,这些人都是去参加龙华大会的。”
“龙华大会?”杨悦一惊,尉迟洪道曾给她说起过,玄奘法师参加龙华大会去了。
不由奇道:“据我所知,龙华大会就是佛家大会,怎会有这许多俗家人参加?”
张仲坚哈哈笑道:“原来兄弟不知。龙华大会不只佛家有之,俗家也有。佛说弥勒下世,度化世间众生。这龙华大会供奉的正是弥勒佛,但那弥勒佛却并不一定是沙门僧人。”
“原来如此。”杨悦心中暗道,“难怪武则天会号称是弥勒下世。但不知玄奘法师参加的是哪一个龙华大会。”她虽然知道玄奘法师定是参加佛门的龙华大会,却不知为何,隐隐觉得玄奘法师或许来参加的是这个龙华大会。
沉吟片刻,又问道:“难不成这龙华大会是在‘灵台’召开?”
张仲坚看了看杨悦,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说道:“兄弟说得不错。龙华大会正是在灵台召开。听说之所以在此召开,是因为灵台便是弥勒下世的地方……”
此言一出,杨悦心中大震。
弥勒佛在灵台下世?天机、灵台、大云经、弥勒下世……这些东西,这些天无一时不在她脑海中转,如一团乱麻一般,搅得她一刻不得安宁。
吕秀才看着目瞪口呆的杨悦,嘴角慢慢浮起诡秘微笑。
愁苦书生却突然向杨悦说道:“公子莫若回去吧,今日灵台只怕会有些挤,公子去了也不见得能到灵台近前。”
杨悦惊醒过来,奇怪地看看愁苦书生,感觉他似乎一直不想让自己去灵台一般,不由笑道:“正要看看这龙华大会是什么样子,若是不去,不但瞧不到热闹,反还会被人当作‘胆小鬼’。”
愁苦书生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咕哝道:“真是不知死活……”
杨悦一怔,笑道:“去看个大会,怎会要死?如若他们不让看,不去便是。等他们走了,我再去灵台不晚。”
张仲坚一拍大手,笑道:“兄弟莫怕,有我在,定能保你周全。”
愁苦书生摇了摇头不再说话,那笔杆书生看了张仲坚一眼,嘴角的微笑,渐渐地变成了冷笑。
灵台其实是麟游县的一个镇子。众人一路行进不快。正午时分,终于到了灵台镇。
这才发现灵台的街巷尾、大小餐馆到处都是人。
杨悦四人并不急着吃饭,先去灵台观看。
灵台下面已聚了上百人。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晒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灵台周围由青石板铺成,没有一丝遮拦,被夏日的太阳一晒,早已烫得人手不敢挨。
那些人却似没有感觉,散坐在青石板上,一动不动。
杨悦不由暗暗纳罕。
那灵台果如庙丞所说,不过是破破烂烂的一座圆台。两层结构,底层直径二丈左右,高一丈五六;顶层是个圆锥型,最顶端大约有三尺见方,只能容下三四个人,但那圆锥十分高大,足有三丈左右。
不过,正南有可登台的台阶,能顺阶而上。整个建恐其实与长安城南效的圆丘大同小异。杨悦被册封为公主时,曾到南效祭天,因而并不陌重。
只是这里的祭坛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旧,四处有不少坍塌缺陷。
四人挤近灵台,上下看了许久,却看不出所以然来。
杨悦心下茫然,“欲得天机,先至灵台”,可是到了这“灵台”,却还是不知天机何在。
等了一会儿,见那灵台之上,没有任何动静。仔细问了,才知道龙华大会要到晚上酉时三刻才开始。
四人先去找了一个地方住下,打尖、休息。
待到酉时再次前往灵台。
四人各自不约而同的化了装。愁苦书生的白衫换成了黑衫,吕秀才换了身武士装,张仲坚头上裹了条巾子,杨悦则多出两撇小胡子。
虽然提前三刻钟出来,但到了灵台,才懊悔还是来得迟了。
那灵台周围早已人山人海,皆席地而坐,将灵台围了足有几十重。
四人站在外围,找了一个僻静处也席地坐下,静静等候。
月牙初上,昏黄的月光照在灵台。
四下一片幽幽黑夜,不燃一把火烛,上千人静坐,竟然不发一丝声晌,千百双眼睛在黑夜中阴森发亮,盯向那灵台,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突然,震天阶般一通鼓响,敲得大地也似要震动起来。震耳发聩,屁股几首要从地上弹起来一般。
杨悦急忙掩住双耳。循声望去,见不知何时灵台之上多出许多面鼓来,绕灵台的底层放了一圈。
大约敲了一刻种之后,鼓声嘎然停下。
一个声音高声唱到:“恭请西天圣母、东方护法天王——”
杨悦心中暗奇,西天圣母不是道教里的神仙么?护法天王又是谁?
却听愁苦书生低声咕哝道:“原来东、西两边交会,一起开这个龙华大会。”
愁苦书生声音极低,刚好只有坐在他前面的杨悦才能听到。
杨悦回过头去,见愁苦书生并不看她,心中不由疑惑,不知他是否真是特意说给自己听的。
正纳闷见,突见愁苦书生神色一凝,向高台方向望过去,一动不动,眼中惊异大闪。
杨悦回过头去,也不由大吃一惊。
但见高台左右各有一人,正缓缓踏空而来,直如神仙降临。正当此时,仙乐大起,却不知何处传来,四百八方,如梦如幻……简直匪夷所思。
左面来人,彩衣飘飞,是一女子;右面来人,手持陀仗,看衣饰是一男子装束,有些像是个金刚。
两人面上都绘了彩妆,看不清本来面目。但觉如神仙一般,女子雍容华贵,男子威武豪俊。
二人头上有星光闪烁,每走一步,如脚下生莲,那灵台之上的烛火一支支自动燃了起来。
待走到灵台顶端之时,灵台之上所有灯烛都已燃亮,灯座如莲花,甚是好看。
还好杨悦是后世来人,在后世见识过各种奇怪表演手段,否则定会叫出声来。
但见两人相对拱手,说一个“请”字,女子坐了上首,男子站在另一旁,却不曾落座。
杨悦心中暗猜,看情形那女子乃是西方圣母,男子是东方护法天王。天王自然要比圣母低上一级,所以垂手而立……
台下众人已齐声念颂,拜倒在地。
杨悦也不敢抬头再望,只低头心中暗笑,这龙华大会是弥勒下世,怎么反来了两个神仙。
突然想起“毛笔胡子”曾经跟她说起过,弥勒教人善幻术,心头一动,不由回过头去向愁苦书生低声问道:“这个龙华大会是否是弥勒教搞的?”
那愁苦书生并不看她,只低声说道:“转过头去,莫要出声。这西天圣母乃是西域一支弥勒教徒头目,东方护法天王乃是江南弥勒教圣主手下第一护法。”
果然是弥勒教。杨悦心头大震,想起毛笔胡子给自己说过的骇人情形,暗暗惊惧。
第一百七十九章 龙华大会(2)
杨悦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护法天王是江南弥勒教圣主手下第一护法,那“圣主”是谁,为什么没有出现?
弥勒教怎么搞得跟“西游记”差不多,连神仙都有?
突然又想到玄奘法师,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他。
正四下里偷望,愁苦书生突然递给她一团东西,低声说道:“涂在面上。”
杨悦看了看那团东西原来不过是一朵花,正在诧异,见愁苦书生在脸上一顿揉搓,已变成一个大红脸,夜里看不清楚,灯光一照,根白天见到的红脸汉子没有区别。
不及细想,忙将红花揉搓几下,也涂在面上。
稍一愣神,发现有不少红脸汉子站起身来,向身后退去,在数丈之外站下,形成一个包围圈,将众教徒围在中间。
愁苦书生已拽起她,悄悄地退出来,与众红脸汉子站成一排。
杨悦不明所以,正要询问,忽听有人高声唱道:“圣母特赐百福丸,保我门徒百病不侵。”
杨悦一怔,想起毛笔胡子说过,弥勒教让教众吃狂药,会变成杀人僵尸,心下大惊,难道这百福丸,便是“狂药”?
但见那些教众,除了外围的红脸汉子之外,无论男女老幼,个个面显兴奋,双手张开,高举于头顶,口中高颂:“谢圣母恩赐。”
排成几队,极有秩序地走到台前。
台前也有十来个红脸汉子,将药丸放到教众手中。台边有几桶清水,众教徒排队领完药,就着台前的水喝下去。又极有秩序的走回自己原来跪拜的地方,伏身在地。
上千人排队领药,竟然一丝不乱。
杨悦这才明白,愁苦书生为何让自己涂成红脸。看样子这些红脸汉子是“工作人员”,不用吃药丸。
转头去找吕秀才与张仲坚,见二人不知何时也变成了大红脸,站到了“工作人员”队中。
杨悦一面惊诧于弥勒教徒的纪律性,又一面惊诧于他们管理的漏洞。自己与愁苦书生等人,毫不费力便混进了会场。而且毫不费力又变成了“工作人员”,竟然没被察觉。
正暗自庆幸,却听刚才那声音又高唱道:“众天使上前拜领金刚丸。”
杨悦正在纳闷“天使”何来?却见众红脸汉子已双手举过头顶,高颂“谢圣母恩赐”,跟教徒一样排成几排到台前领药。
杨悦不由傻眼。去看愁苦书生,愁苦书生微微摇头,已顺着队伍去排队。
杨悦只好跟在他后面。心中暗道:这金刚丸又是什么药?无论怎样断非好药,绝不能吃,一会儿只好假装吃掉。
杨悦顺着队伍前行,接过药丸,假装去取水吃药。
水刚送到嘴边,忽听愁苦书生低声说道:“水也不能喝。”
杨悦一怔,心中暗叫一声好险。
弥勒教这种开会方式,看似组织十分松散,混进别有用心的人来十分容易。实则并非如此。这赐药一举,只怕正是为了防止外人混进来。
便是有外人混进来,一般人只会注意到这药有古怪,谁还会想到连水也有古怪?若只是故意不吃药,却躲不过水中下的药,真是令人防不胜防。若不是愁苦书生提醒,自己差点着了道。
这个龙华大会,看似随意,却原来暗中包含许多心机。不由暗自提起十二分精神戒备。
正在惴惴不安,突然感觉身边一片异样。
杨悦抬头去看,但见所有教徒个个神情有说不出的异样,脸上洋溢着诡异的笑,眼睛放出一种绿幽幽的光来,黑暗之中令人陡生森然。
忽然一阵乐声传来,悠扬无比。众教徒坐在地上,上身不自主地随着乐声,开始轻轻摇摆。那摇摆连绵起伏,比阿里郎还要十分整齐,便像是一阵微风吹过麦田,悠悠麦浪,波纹滚滚,柔顺和谐。
再看众红脸汉子也已随“风”摇摆。杨悦当然也不敢落后,跟着愁苦书生随众人摇摆起来。
杨悦心中正在暗暗自得。
突听空中一阵爆喝,如平地炸雷一般,吓得人心头止不住打一个哆嗦。
“拿下”又一声炸雷自空而降,这次杨悦终于听清了,是高台上的护法天王所发。
但见西北方向突然一阵骚乱,有十几个人迅速地蹿了起来,向外围冲去。
冲到外围,却被一堵墙睹住。
这墙不是别的,而是一道人墙。众红脸汉子组成的一道人墙。
那墙虽是人墙,却十分奇怪。向外冲的人手起刀落,砍上去,却如砍到铜墙铁壁一般,叮当声响,众红脸汉子竟然毫发无伤。
“金刚护体,刀枪不入。”
被砍的红脸汉子,停下摇摆,双手合什,齐声称颂念唱。
竟然对对方的兵刃视而不见,突然手变铁爪一般,抓向对方喉间。
那些向外冲的人,蓦得被铁爪抓住,双目暴突,如见鬼魅,眼中惊骇未消,但听“咔嚓声起,竟然被这些红脸汉子齐生生扭断脖颈。
十几个人,只在一瞬间,已横尸脚下,惨烈血醒异常。
然而,在此同时,那悠扬的“仙乐”却并非停下。除了那几个被冲出之人砍过的红脸汉子,其他人均无异样,众教徒的麦浪也没有停止,对那十几个的骚乱似是视而不见。
杨悦心下大惊。半晌才发觉得自己的胳膊,不知什么时候被愁苦书生拽着,身子随着乐声摇摆,一刻不曾停下。
这才明白,这些教徒因为吃了药丸,已进入一种迷幻状态。那悠扬的乐声其实是在向教徒发号指令。
刚才那雷一般的爆喝,这些人根本听不到。只有没有吃药的人才会吃上一吓,因而动作不免会不协调起来。
那护法天王站在高台之上,自然看得十分清楚。所以那十几个混进来的奸细一下便被认了出来……
想到此,杨悦不由冷汗直流,弥勒教这种独特的“清场”手段实在是凶残异常。如果不是愁苦书生在她身边,只怕早已落了个相同的下场。
偷偷去看张仲坚与吕秀才,见二人也正在随“风”摇摆,眼中放着绿幽幽的异光,不知道二人是真着了道还是假装。
仙乐忽然转低,众教徒停下了摇摆,抬头望向高台。
但闻一个声音传来:“本宫自西天而来,只因有两件事情要向世人转达……”
说话之人正是“西天圣母”。那声音如仙乐妙音一般,虽从高台传下,却如从四面八方而来,入得耳中,如喝琼浆般甘甜无比。
杨悦虽然不曾吃药,却也觉得无比美妙,如沐春风,禁不住要洗耳恭听。
“这第一件事情,是圣主已往生极乐,请佛祖准我佛弥勒出兜率天,下生人间……”
杨悦不由暗道:原来江南弥勒教的“圣主”已“往生极乐”了,难怪不曾出现。
“这第二件事情,是本宫自西天来时,佛祖曾转告本宫,已答应圣主的请求。我佛弥勒已下生人间,将度化世间万物生灵……”
“弥勒下世”这龙华大会果然是宣扬“弥勒下世”之说。
“弥勒一出,众佛皆灭,杀人成业,除魔降佛”,难道他们要借机起事儿?
“然而,我佛弥勒下生之后,尚未在龙华树下正得妙觉。因而尚不知自己乃是弥勒佛主。我弥勒教众,自今日起,当尽力找回法驾,以助其早成善业……”西天圣母继续言道。
“弥勒佛”还未找到?杨悦差点笑出来。
这些人装神弄鬼到是很有逻辑。不直接立出一个弥勒佛让大家参拜,而是先让大家去找。大概过些日子,又会宣称“找到了”,众教徒自然会信服。这样虽然看似多了一道手续,实则却更能迷惑教众。
这道理便如,你如果对某人说你很佩服他时,如果直接说“我最佩服的便是你”,未免会有“阿谀”之嫌。反不如说“我最佩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XX,另一个便是你”,而且那个XX最好是一个令人十分叹服的人,这样更容易令人相信。
众教徒早已以头伏地,齐声念颂“南无弥勒佛”法号,满面如喝醉一般。
先前那个念赞礼唱的“主持人”,合什恭礼问道:“还请圣母明示,我佛弥勒可有什么信物可寻?”
西天圣母言道:“我佛弥勒下世人间,手奉我门圣典,只要寻到圣典,自然可寻到我佛弥勒踪迹……”
众教徒再次齐念弥勒佛号,齐称:“谨领圣母法旨。”
弥勒教的“圣典”是什么?杨悦心中突然打了一个突。
“毛笔胡子”曾经说过,见到在弥勒教的总坛祭奠《大云无想经》,难道他们说的“圣典”是这部经书?
想到此,杨悦突然浑身打了一个冷颤,这本书此时正揣在她的怀中。
“我是弥勒佛?”杨悦吓了一跳,几乎颤抖起来。
突然想起武眉儿也有一本《大云无想经》,才又稍稍冷静下来。
还好武则天才是“弥勒下世”。这个西天圣母故弄玄虚,想必早有人选,怎么可能是自己。
然而,善导大师为何留下经书给自己?可惜却不能亲口问他了,他已“往生极乐”……
“往生极乐”?
杨悦刚放下的心,陡然又提了起来,蓦然间又打了一个冷颤,这次却是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刚才西天圣母已经说过:“圣主已往生极乐”。
难道善导大师便是“圣主”?
江南弥勒教,梁武帝治下创立此教,傅大士自称弥勒下世……玄奘法师曾说过,善导大师是因为被人逼迫,想“放弃”才会“往生”,而那股逼迫善导大师的势力包括江南……
一连串的事情串起来,皆都说明,这个善导大师极有可能便是“圣主”。
而“圣主”给自己留下一本“圣典”,意欲何为?
而且,玄奘法师为什么说他找到了?找到了什么?是西天圣母说的“弥勒佛”?
……
“圣母,弟子曾见到我佛圣典出现,不知是否与我佛弥勒有关。”突然一个柔美的声音自西面发出。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一个女子,那女子缓缓走到台前,走上第一层圆台,向圣母缓缓拜下。
那女子虽然处于灯下,却微微颔首,看不清面目。
“哦?你是何人?在何处见到圣典?”西天圣母似是也微有吃惊,和声问道。
“那人也来参加龙华大会,此时便在场中。正如圣母所说,弟子知道他身上有一本《大云无想经》,弟子却拿不准他是否是我佛弥勒,正要请圣母定夺”那女子不紧不慢地柔声说道。
杨悦听了,却几乎已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了嗓子眼里,口干舌躁,不能呼吸……
“是何人?”西天圣母言中诧异更甚。
那女子抬起手来,从场中划了一圈,远远落到一个人身上,缓缓说道:“便是此人。”
第一百八十章 龙华大会(3)
还好,不是自己杨悦长出一口气。
顺着那女子的手势看去,见是一个极精干的汉子。那汉子身材算不上太高,却也不算太矮,面上似是被什么东西涂过,月夜之下看不清楚。但他的一双眼睛,却是极亮,闪出精明的亮光,在灯光下耀耀有神。
那精干汉子缓缓走出,走上圆台低层,向高台上的西天圣母行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本书,带着万分惊讶说道:“上月月圆之时,弟子在夜间梦到一金身僧人,那金人赠给弟子一本经书,弟子正待问那金人此乃何意,不想那金人却猛地推了弟子一把,弟子但觉从一个高台上坠落下来,如跌落云端,弟子正在害怕,不成想却原来是一场梦……
然而弟子醒来后,却发现有一本书放在怀中,不明所以。但见是我门圣典,是以常常带在身上。却不知原来与我佛弥勒有关……”
那精干汉子声音极为奇异,似有魔力一般,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他说的故事明明十分荒唐,却让人感到十分真实。
那精干汉子口中虽然谦逊,言下之意却已十分明了:神人梦中授书给他,他便是弥勒转世。
“那金人定是佛祖,是佛祖授书给你……”
“这位兄弟从云间跌落,原来你是我佛弥勒。”
……
已有不少教徒伏身跪拜,称颂弥勒佛号。
不过大多数教徒却在迟疑,迷惑地望向高台上的西天圣母。
杨悦心中暗笑,这些人果然装神弄鬼,很快便找出了“弥勒佛”。
“汝是何人,胆敢妖言惑众?”西天圣母却是断然喝到。
到是大出杨悦意外,难道这个“弥勒佛”不是你西天圣母弄出来的?真是一处好戏,跌宕起伏。
西天圣母的声音依旧美妙无比,但却如当头一捧,众教徒猛然惊醒过来,连那伏身跪拜的教徒也纷纷站起身来……
先前那女子诧异地言道:“圣母刚才不是说过圣典与我佛弥勒相关?此人即得金人授书,定然是我弥勒佛主,不会有错。”
“虽然他有圣典在手,却定非我佛弥勒。”西天圣母微微冷笑,妙音言道,“我佛圣典早已明示,佛祖曾告我弥勒佛主:‘汝于尔时实是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汝等皆曾听习我佛‘圣典’,难道不知弥勒菩萨下世之后,当化为‘女身’?”
原来是女身,杨悦暗道。这个精干汉子当然不是女身,也不是西天圣母想要的“弥勒佛”。
那精干汉子却似是一脸无辜,不卑不亢地说道:“南无阿弥勒佛。弟子也不曾怀有此想。想那神人授书给弟子,另有他意……”
话未说完,站在他身边的女子,突然惊讶的“咦”了一声,骇声叫道:“你……你的脸……”
众人循声去看,发现那精干汉子的脸,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幅高鼻大梁,连头发也变成了一卷一卷……竟然是幻化成了一尊佛陀头像。
突然烟雾大起,那佛陀一寸一寸地长大起来,片刻之间变成一尊丈余高的高大佛陀。同时伴有梵音大起,佛歌缭绕。
众教徒一时齐声惊呼。
正当众教徒惊呼之即,那佛陀忽然转瞬而逝,一阵烟雾过后,复又恢复了精干汉子原来模样。
那精干汉子却是一脸茫然,似是根本不知道发生过什么。见众人望向他,反而不知所措。
教众中不知是谁,高声颂道:“我佛弥勒显身,南无阿弥勒佛,是我佛弥勒显身,此人定是弥勒佛主,断不会有错……”
随着这声叫喊,大部分教徒已伏身拜倒,高颂弥勒佛号。再无异议,这个精干汉子便是弥勒佛。
“汝等莫要被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