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刑、工,分管天下诸事。(民部后来改为户部。)

另外有御史台独立于三省之外,有监督百官之责,使政治清明又有一道保证。

这个三省制度早在曹操时首创,到隋文帝时,“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

这种议政制度,实则跟十七世纪英国“光荣**”后的君主立宪的“内阁会议”有点相似。只不过后来英国从国外请了个国王“乔治一世”,因为语言不通,干脆不去参加内阁议事,政事最终决策权让给了内阁的首席大臣,即后来的英国首相。英王最终变成一个象征符号。说起来到像是个笑话。

当然也有所不同。三省制度比内阁会议更加民主,还有相互制衡的关系。而英国的君主立宪则对王权限止较大,如果国王不合“臣”意,则众臣有权放逐他,再从他国王室“聘请”一个国王回来。

一面想着这个时代的政治,一面步入两仪门。杨悦远远看到两仪殿中走出许多人来,微微惊诧。知道是两议殿的议事散了。

此刻刚刚辰时二点,两仪殿议政这么早散去,这在平日到很少见。

迎面走来的有司空房玄龄、中书令马周、岑文本、吏部尚书杨师道、兵部尚书李世勣、黄门侍郎褚遂良,以及侍中刘洎等一众朝廷重臣。

司徒长孙无忌走在最后,与众臣隔开一段距离,显然是众臣走后,这个长孙司徒又单独与圣上说了几句“体己”话。

见到晨光里走来的碧衫少女,轻纱掩面,却掩不住明媚清风,洒如骄龙。一双眼睛亮如星,清如水,微微笑意如波水荡漾,闪闪星辉令葳瑞顿生,翩翩举步若碧空惊鸿……

众阁臣心中不约而同的拥上一个念头:难怪圣上会为她将太安宫改为“惊鸿宫”,“婉若骄龙,翩若惊鸿”,此子最是当的。

然而,如果杨悦知道众人想法,定会自嘲一句:她这个“惊鸿”,不是翩纤自得,到似是惊弓之鸟。

与杨悦擦肩而过,众人纷纷见礼。一来杨悦身份尊贵,二来众人熟识,对这个隋国公主大多存了三分友好、四分善意,十分欣赏。

不过,今日众臣看她的神色,却更多了一份古怪的笑意,令杨悦有点摸不着头脑。

房玄龄微微颔首,李世勣嘿嘿一笑,杨师道近日不展的愁眉,也含了一丝喜意。刘洎走过她身边时,还特意用力的眨了眨眼。

这个刘洎自从得知杨悦乃是长安公子之后,对杨悦表示五体投地,一改从前言词激越,到成了杨悦的辩友。

杨悦看得有点心惊,隐隐感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后一个是长孙无忌,更加夸张,干脆呵呵大笑。

走到两仪殿门前时,李世民恰好地走出殿门,却是一付心事重重。看到杨悦来,眼前一亮,不自主的带了一丝笑意。

不待杨悦行礼,李世民冲杨悦点头说道:“跟朕去西内苑走走。”

杨悦见李世民眉头微皱,不知他在想什么。不便多问,便跟着他一同往内院走去。

一路上,李世民并不说话。二人一前一后,沉默前行,很有点异样,众宫人看了纷纷侧目。

杨悦却安之若素,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事困扰,但至少依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暂时还没有被荆王等人“告状”。想到刚才众臣的眼神,杨悦少了些忧虑,跟在李世民身后洒洒而行。

一直走出玄武门。左、右屯卫的飞骑彪汉,看到李世民来,纷纷躬身行礼。但见到李世民想着心事,便不敢出声打扰。

杨悦在李世民身后,笑着向众骑点头示意,到像这些卫士向她行礼一般。令杨悦突然想到一个成语,不由轻声一笑。

李世民听到笑声,回过神来。回看了杨悦一眼,问道:“你笑什么?”

杨悦见问,干脆放声呵呵一笑,说道:“臣刚才跟在圣上身后,穿过玄武门,突然想到一个成语,十分好笑。”

“什么成语。”李世民看到杨悦放声大胆的笑,也受到感染,面上微微有了笑意。

“狐假虎威——”说完,杨悦一阵恣意的笑。

李世民回看一下众飞骑,见两班骑士齐整的立在身后,躬身行礼,自己只低头想事儿,反而是杨悦似在检阅兵士一般,昴然而过,的确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也不由纵声一阵大笑。

笑声穿过山野,划破西内苑的平静。西内苑位于龙首原余坡,空旷辽远,山势平缓,草地青青,山林参天,林中时而传来鸟鸣不断。

大笑之后,似是郁闷稍解。李世民默默地望着远方的山林,突然说道:“悦儿,陪朕骑会儿马吧。”

杨悦点了点头。

李世民挥手,吩咐一声,“百骑”的卫士牵了两匹马来。一匹是通体紫色的骅骝,另一匹则是上次杨悦为杨贵妃选的狮子骢。

杨悦惊喜地问道:“它被驯伏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杨悦骑狮子骢,自己翻身上了紫骝。一指远处的树林,说道:“看谁先到。”

“好。”杨悦话言未落,已抢先冲了出去。

李世民嘿嘿一笑,见杨悦耍赖,并不为忤,反而激起心中顽趣。等到杨悦跑出一箭之地,也就是大约六十步远,才纵马跃出。

李世民有点托大,如今杨悦的骑术早已到了顶尖地步。

这些日子,李愔虽然不在,但她在晨曦里到灞河遛马的习惯却并未改变。杨悦的骑术比李愔在时不知又高出多少。

加之杨悦体轻马锐占了优势。李世民恁是骑技高超,追到最后却只拉近了三十步左右。弓马骑射向来是李世民最为自诩的事情,没想到杨悦的骑术竟至于斯,到是让他有点意想不到。

“朕难道真的老了?”李世民意兴阑珊,怅然说道。

“是臣骑术好。”杨悦不谦虚地微微一笑,“圣上怎么不夸臣,反而妄自菲薄。”

李世民听了,又是一阵大笑,十分畅快。

然而欢笑之下,眼中却依旧闪过一丝抑郁。突然指着山林旁的一片花丛,说道:“悦儿,你看这片花儿开得可好?”

花丛娇艳色红如火,十分娇艳。杨悦点了点头,随了李世民一起走过去,心中暗猜李世民今日到底在想什么?

李世民伏下身去采了一朵,回手帮杨悦插在耳鬓。

杨悦一愣,想要躲开却没来及。讪讪地从头上取下来,拿在手中,凑到鼻下闻了闻,笑道:“好香。”

李世民默默地看了她片刻,眼神十分复杂。杨悦不敢看他,眼神转到一旁,心下不由惴惴。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朕一直以来,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可有时候却并非事事尽如人意。”

“李世民到底想要说什么?”今日的李世民,让杨悦十分不解,暗暗寻思。

李世民不再看他,继续说道:“比如朕自小顽劣,喜动不喜静。可自从做了皇帝,打猎闲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每日只在大内方寸之间行走,到有点像牢笼一般。这天下的事儿,有所得必有所失。”

这一点,杨悦到也知道,史书中记载,李世民不知被臣子们阻止过多少次出猎。特别是魏征在世时,不只打猎要管,李世民的家事也被他管来管去,当真是难为了这个一向情性冲动好勇尚武的李世民。

想起昨日,听滕王等人说李世民找他们商议出猎的事儿,难道今日在两仪殿中,又被那些“不开眼”的朝臣们阻止了,因而郁闷?

“圣上若实在觉得闷,任性一次,出去散散心,又有何不可。”杨悦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实在不行,臣请去说服这些顽臣。若圣上闷出病来,于国于家也并非好事儿。”

李世民望向杨悦微微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朕下月将去九成宫消暑,群臣到也没有反对。那儿附近有不错的猎场,可以打猎。”

“那圣上到底为何郁闷?”杨悦奇道,今天李世民的确有点怪异。

李世民不言,望着远处的丛林里惊起的飞鸟,半晌才又说道:“悦儿,你不会怪朕吧。”

杨悦心中一颤,不解地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回头看了看她,嘴角露出苦笑:“悦儿已超过我朝律法规定的适婚年龄,今日,有人来向朕提亲。”

杨悦心头微震,不由倒抽一口惊气,然而,夏日炎炎,抽到却是乎乎热气。

杨悦举手作扇,一阵大咳。一下明白了早上众臣为什么望着她笑得奇怪,定是大家在两仪殿中谈论她的婚姻大事。

又想起早上毛笔胡子说的“红鸾星动”,心下冷汗涔涔直冒。文人小说下载

难不成真是长孙无忌为太子提亲?在荆王府上她原本曾听罗素女说过,然而心中一直担忧被人告发并非公主之事,反将此事放在一边,并未在意。

她对这个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实在没有什么好印象。他不仅娶了自己的小妈,又跟小**姐姐有一腿,不只跟姐姐有一腿,还跟姐姐的女儿有一腿……这些估且不论,原本爱得死去活来的萧淑妃,嗯,现在应该还是萧良娣,一朝失宠,落得个被制成“人棍”的下场,死状甚惨。这个李治,在杨悦心中实在是一个即好色又无情,**又滥情,外加无能又软弱的家伙。

虽然杨悦一心想造出一个武则天,但对李治实在是有点鄙夷。要嫁给这种人,还不如死掉算了。

杨悦不由脸色大变,抿嘴坚定地说道:“不”

李世民一时沉默,眼中却又一亮,闪出一道喜色,颤声说道:“是谁提亲你听都不肯听?难道悦儿已心有所属?”

见到李世民看过来的眼神,杨悦轰然巨震,直感到头晕眼花,知道李世民分明是别有误会……

第一百六十章 红鸾星动(下)

杨悦转开眼神,故作轻松,笑道:“臣不嫁,并非喜欢谁。只是臣能猜到圣上所说的人是谁,臣不喜欢这种政治联姻。”

李世民神情一暗,知道自己错会了意,落漠地说道:“看来朕……与众臣都要失望了。”

杨悦无语可言。她十分明白李世民的失望,与群臣的失望有所不同。他的失望是因了杨悦并未喜欢上他。而群臣的失望自然是杨悦不肯嫁给太子。

李世民望着杨悦,双眉越锁越紧,沉默半晌,叹道:“看来朕错了,朕不该封你为公主。”

杨悦心中一震,已大致明白过来。虽然具体情况不是十分清楚,但李世民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那件事情的已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能让李世民很无奈地事情,显然并不多。

杨悦苦笑一声:“圣上一番美意,何出此言。无论如何,臣十分感激圣上的厚爱。”

“当日,悦儿坚持不肯受册封。朕以为即使悦儿不是前隋赵王杨杲之女,朕也能掌控此事。然而……”李世民艰涩的说道,“悦儿若不是公主,或许还能随自己意愿,挑选中意的人。只是此时若不肯政治联姻,只怕……”

“只怕有人要指认臣是假公主?”杨悦苦笑一声。已完全明白了目前的局势。

很显然,如果她不肯嫁给太子,长孙无忌必然会使人指认自己并非前隋赵王之后。

原本她是真公主也好,假公主也好,并非什么十恶不赦之罪。因为李世民册封她的诏书,只说她是“前代遗民,良起民间”,便做了这样的准备。

然而,隋国公主不嫁给太子,极有可能嫁给其他皇子,这样以来,势必造成此皇子的势力大长,甚至威胁到太子这位。

特别是杨悦极有可能嫁给吴王,而吴王本来便被朝野看好,不仅朝中大部分前隋遗臣对他看好,而且李世民对这个儿子也最满意,本身便有过“此子英果类我”的评语,是太子之位最大竞争者。

李世民刚刚平定的皇储之争,又有可能掀起一场风波。如此一来,不只长孙无忌,便是朝中重臣出于家国稳定为前提,势必支持长孙无忌。

如果杨悦肯嫁给太子,皆大欢喜。若杨悦不肯,只怕长孙无忌会纠合群臣,宁可除掉杨悦,以绝后患,也要确保太子之位平安、国家稳定。

这样以来,只怕李世民也无法保住杨悦。甚至不只杨悦,还有杨贵妃、蜀王李愔、吴王李恪,只怕也不能幸免。

李世民点点头,知道勿用多说,以杨悦的聪明定然明白其中利害关系,而事实上杨悦在一开始,便不想成为被册封为公主,便是想到可能会有人利用这一定,牵累到杨贵妃。当时他还不能为然,以为自己能掌控此事。事实证明,杨悦的担心不无道理。

目前,杨悦若不想嫁给太子,唯一的出路便是嫁给李世民。一来可以绝了群臣认为杨悦会嫁其他皇子之念;二来群臣会看在李世民的情份上,不深究杨悦到底是否是真公主。

只是杨悦似乎根本没有这个意思。李世民看着杨悦,心情异样沉重。他不想逼她,他知道杨悦“发乎情”的理论,因而他一直在等,希望她能心甘情愿的爱上他……

然而,现在他已没有时间等。而她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并非没有解决方法。朕若……”李世民望着杨悦,试探着说道。

“圣上”杨悦止住李世民,知道他的意思。沉默片刻,摇了摇头,“那样的话,或许我能幸免,然而师父怎么办?蜀王怎么办?甚至还有吴王……”

很显然,长孙无忌的目标,绝对不只是杨贵妃,也不只是蜀王,更大的目标是吴王。

李世民一呆,知道杨悦说的不错。一旦杨悦被众臣指认为假公主,杨悦或许会因为册封诏书中并未提到她是前隋赵王杨杲之女,李世民能够保证她不受伤害。但杨贵妃便会成为众矢之众。

难道真的只有让杨悦接受“胁迫”这一条?

李世民嘴角不由抽搐一下,望着杨悦清澈的双眸,站在阳光与绿草之间,风动树动裙衫飘动,李世民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圣上,即使臣接受了这桩交易,事情也不会结束”杨悦微眯双眼,想到荆王在后的虎视眈眈,摇头说道。

长孙无忌如果得计,只怕荆王不会甘心。到时候群臣或许会拧成一股绳,共同确保杨悦无事。然而除掉吴王这个心头刺,只怕长孙无忌比谁都积极。

李世民一怔,望着杨悦,心中一阵翻滚,显然杨悦对这件事儿分析的更加透彻,不由令他诧异,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女,无论如何会如此英明实在少见。更何况杨悦此时的镇静更加让他欣赏。

“总会有办法的”杨悦抿紧嘴巴,坚定地说道,“无论如何,臣决不受人胁迫。”

又见李世民心情沉闷,不由安慰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臣不相信有过不去河。”

杨悦心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在想,这件事儿既然因她而起,大不了最后她将所有的罪责揽下来,证明杨贵妃其实是受了她的蒙蔽,至少可以保住杨贵妃等人不受自己连累。

“好”李世民见杨悦如此,心情大振,眼中露出一丝笑意,击掌说道,“朕也不相信会有过不去的河。”

从大内出来,已近傍晚。不知何时,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杨悦自来喜欢淋雨,牵马走出承天门,一人一马在细雨中漫步。

蒙蒙细雨如烟如雾,承天门横街上迷迷茫茫。训练的卫士早已散去,值夜的卫队开在殿门前列队,突然看到横街中央有一个人呆瓜一样站在雨中,跟杨悦一样没有带伞。杨悦走过他身边时,侧眼看去,禁不住要发出一个“噫”字。

那人不是别人,却原来是“雪人”,不过此时变成了“雨人”。毛毛细雨打湿衣衫,并不滴下去,轻轻的浮着在头发上、眼睫上……整个人像是一个雨滴汇成一般。

“喂,你看什么?”杨悦看到“雨人”出神地望着承天门,有点好奇起来。

“看风景。”“雨人”转过身,见到杨悦跟自己说话,十分惊讶。见到杨悦跟他一样浑身被细雨打湿,更加惊讶。

“有什么好风景么?”杨悦顺着他的眼光看去。

“你看那像不像是一幅画。”“雨人”指一指承天门,说道。

杨悦笑了,这句话以前她曾经跟“雪人”说过。这时候被雨人又说回来。

杨悦从大内出来,又是女装,轻纱掩面,相信“雨人”认不出自己是那个“偶然相遇”的少年,也没有打算点破。

“喂,你冷不冷?去喝一杯茶怎样?我知道附近有一个茶馆的茶不错。”杨悦拍拍“月光”的脸,微微一笑。

“喝茶?”“雨人”更加诧异起来,望着眼前的少女,他知道这个少女是隋国公主,他从来没有见过她的面貌,却不知为何对她一下感觉早已认识的许多年,便像是身在异乡,突然遇到久违的友人,很自然的生出一种亲近与好感。

他又有点惊诧于自己这种情感,愣了片刻,却早已不自觉得点过了头。

“还愣什么?”杨悦已骑马向延喜门方向走去。

……

“你怎么知道这里的茶馆?”“雨人”再次诧异地问道。

“有就知道。”杨悦并不想揭破自己便是从前那个少年,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雨人”突然感到微微有点脸红。他知道面前这个女子,是舅父正在为他争取来联姻的女子,也是他大叫着死活不肯娶的女子。可他却不由自主的接受她的邀请,一同来这里喝茶。

“你认识我?”“雨人”问道。

“难道非要认识才能在一起喝茶?”杨悦本想说“相逢何必曾相识”,但感到那样一来,眼前这个少年大概会晕死,嘿嘿一笑改了一句。

“雨人”见杨悦不认识自己,放下心来,面上的拘谨少了些,偷偷观察杨悦,可惜解了那双似笑非笑的双眸,他什么也看不到。只感到对方的少女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感觉像是一种晕车药,不是冶头晕的药,而是令人头晕的药,让人难以琢磨。

如果杨悦知道对面的“雨人”便是当今太子李治,大概便要想伸手去掐死他。那是个色鬼加变态男,竟然想打她的主意。然而他眼前的“雨人”,跟从前的那个“雪人”一样,苍白的脸色中带着平静的眼神,全身上下透着湿,却将每一个雨滴变成一分斯文的水珠。

看到“雨人”搓着双手,微微有些紧张,杨悦笑了,放声大笑。将今天的郁闷一发不可收拾的笑出来。笑完后,她问道:“你要不要喝点酒?”

“茶馆也卖酒,你怎么知道?”李治讶道。

“我怎么不能知道?”杨悦眨眨眼,“告诉你个秘密……”

“什么?”

“其实我是个巫婆”杨悦再次大笑,感到“雨人”被她耍得蒙头转向,惊得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十分好玩儿。已有很长时间没这样轻快的笑。

……

李治不敢多喝,担心自己一旦喝醉,便被杨悦认破身份。

杨悦却无所顾及,已有几分醉意。

“你怎么扭扭涅涅,喝起酒来像个女人——不对,女人喝酒也不见得不通快。应该是像个……像个什么呢?”杨悦抬起醉眼,向四下里看去,茶馆里没有其他客人,只有她和“雨人”,这个人呆瓜,跟她一样即喜欢“淋雨”又喜欢“淋雪”。突然杨悦的目光落到卷卧在柜台边的一只猫身上,笑了起来,“像只猫对,像只猫而且是只波斯猫。”

李治的眼睛睁得更大了,圆圆的眼球真有点像那只波斯猫。他从来没想到隋国公主是这样一个人。怎么说呢?放荡?不对豪爽?也不对对了,是狂放李治突然觉得自己十分喜欢这种狂放,他也想大笑,也想大叫,也想随意乱说,但他不能。他要注意身份,注意形象,注意修养。

原来,隋国公主,不,长安公子,是这样一个人。

正在思忖,突然看到杨悦一阵恣意大笑,笑到将头埋进臂弯里。一阵呜咽声起,过了许久,李治才听清楚,杨悦大笑之后竟然转成大哭。那哭声也十分的狂放,恣意。

李治虽然喜欢这份狂放,但惊得手足无措。

“你怎么了?”李治小心地问道。

“我今天很不通快”杨悦收住哭声,突然寂寥地说道。

“不通快?”李治奇道。

“你如果被个逼迫了去作一件不想做的事儿,你会不会通快?”杨悦目光转向门外,雨一直在下,一直是毛毛细雨。突然,想起以前与李愔一起在雨中骑马,十分想念起他来。

“那是自然。”李治喏喏地说道。

“好了,今日,谢谢你我要走了。”杨悦已平静下来,放了些碎钱在桌上,默默地说道。

不待李治回答,已转身出了茶馆。骑了“月光”,在细雨中飞去,一眨睛间消失在雨中。

李治揉了揉眼睛,如梦方醒一般,有点不太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看了看,对面的酒碗,才确信刚才的确有个人坐在他的对面。

回想起杨悦刚才寂寥的神态,李治突然不知怎么感到她的孤独“她似乎很伤感”李治轻声自语。听到自己的声音,反而吓了一跳。

“我今天很不通快”李治想起刚才杨悦说过的话,谁逼迫她去做不愿做的事儿?李治低头思索,突然意识到这件事似乎与自己有关。

“难道是我?”李治厥然一惊。

第一百六十一章 相如之赋

黄昏细雨,酒过愁肠。

杨悦出了酒馆,重又穿过皇宫前的横街,往惊鸿宫去。

走到天策巷子口,突然从暗处蹿出一人,吓了她一跳。定睛看时,却原来是“毛笔胡子”。

看到他颌下的毛笔,像是醮满墨汁,被颗颗细珠打湿,显是在雨中已站了些时候。毛笔胡子也爱淋雨,没有戴斗笠蓑衣,头上只随意地裹了一条巾子。

不待“毛笔胡子”说话,杨悦已经一把抓住他,失声叫道:“大神儿,救我”

这个“毛笔胡子”早上说她“红鸾星动”,果然便有太子联姻之事,料事如神。

“毛笔胡子”却眨着精光小眼,捻了捻醮满墨汁的“笔尖”,嘿然一笑:“老汉的确长了一把胡子,不过可不是什么大神儿。老汉等了公主一日,不过是想请公主欠账还钱,莫要赖账。”

杨悦一愣,苦笑不得。明知他并非为此,偏被他说得一副认认真真模样,却也无可奈何。

“看在老汉这番辛苦的份上,公主定要将那四百文钱给我。老汉小本生意,赚点钱养家糊口不容易。老汉上有八十岁的高堂,下有不满周岁的小儿,还有阿黄,一顿要吃上一斗米,若是阿黑有空回来,吃得更多,一日便要吃上五斗……”

“毛笔胡子”干脆口若悬河,唠唠叨叨,越说越可怜,仿佛他们一家人正指望着那四百文铜钱揭锅一般。当然也经不住推敲。

杨悦自然知道他在胡说八道,眼珠一转,笑道:“老丈有八十岁高堂,杨悦到也能信。可不满周岁的小儿,却不大像,难道老丈刚刚娶妻不成?”

毛笔胡子见杨悦不信,小眼一翻,大声气道:“老丈刚刚娶妻关公主何事儿,公主可不能耍赖,生意人讲究的最是诚信二字……”

杨悦不由摇头,不知道他到底是故意还是认真,只好呵呵笑道:“好吧,你随我来。”

“毛笔胡子”见杨悦说要给钱,忙跟在她身后,呵呵笑着往惊鸿宫去。

步入惊鸿宫门,穿过前殿,杨悦径直带“毛笔胡子”到了书殿。

“毛笔胡子”四下里看了看,点了点头,眉开眼笑地说道:“公主果然不缺钱花,老汉到是放心了。”

“放心什么?”杨悦奇道。

“毛笔胡子”指了指四下金壁辉煌的装饰,笑道:“公主果然有的是钱。若是还有什么新买卖,莫要忘记老汉。”

杨悦见到他提“新生意”,心中一动,明白“毛笔胡子”到这里自然不是为钱。看了看“毛笔胡子”被打湿的衣衫,杨悦不由生出一丝迷惑,难道今日他当真一直在巷子口等自己?还是一直跟踪自己?如果是跟踪,他以底有什么目的?

“老丈说的一点不错,的确有笔新买卖正要跟老丈商议。”杨悦笑了笑说道。

“毛笔胡子”眼前一亮,精光小眼一闪,点着头说道:“公主说来听听。”

杨悦看了他一眼,奇道:“老丈怎么不先结了昨天的帐,再做新生意了?怎么反忘记了自己做生意的习惯。”

“毛笔胡子”被她提醒,才想起早上说过此话,眨眨小眼,笑道:“不急。我看公主不是付不起钱的人,习惯到也可以变变。反正公主这里到处是金子,老汉便是顺手在这把椅子上抠下些金屑,也顶得上那四百文铜钱了。”

杨悦笑笑。自然知道“毛笔胡子”决不是话中所说的简单人物,见他一只真人不露像,只好叹息一声说道:“老丈卜卦到是很准,早上算得一点不错,果然是有人想要本公主嫁给他。”

“嘿嘿,好事儿啊,老汉这里先恭喜公主,不知能否讨几个喜钱。”“毛笔胡子”不劝声色,小眼微眯,笑嘻嘻地说道。

杨悦默默地看了他半晌,不由暗暗佩服。

刚才她说的话不过是想试探一下。“毛笔胡子”显然不可能是“生意”人。只是他到底是哪一方的人?是自己的助手还是对手?

为何会知道长孙无忌今日必会提亲?他跟长孙无忌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此时,杨悦已不再像早上那样对他贸然信任。她知道这个长安城中,她的朋友不少,但敌人更不少。

然而这个毛笔胡子一只嘻皮笑脸,看不清他的来路。

杨悦淡淡地摇了摇头:“然而,本公主却向来不喜被人胁迫,不见的是什么好事。”

“这么说公主是不想嫁给那个人了?”毛笔胡子捻一捻“笔尖”,目光闪动,问道。

“这正是本公主想要与老丈谈论的事情。”

“公主想让老汉去杀了那个胁迫公主的人?”毛笔胡子很感兴趣地压低声音说道。

杨悦吓了一跳,苦笑着摇了摇头:“本公主虽然不想嫁他,但似乎他还不至于应当死掉。”

“哪公主是什么意思?”毛笔胡子似是有点失望,一脸诧异地问道,“公主要谈买卖,可老汉没别的本事,就有一身功夫能用。”

杨悦心中冷笑,更加不明白毛笔胡子是什么人。此人深浅言危,分明也是在试探自己。难道是长孙无忌的人,想刺探一下自己的态度?

“本公主虽然不想受胁迫,却又有许多麻烦事儿。”杨悦顿了顿说道。

“什么麻烦?”

“老丈猜一猜,如何?”杨悦再次试探,微一沉吟,笑道。

“嘿嘿。”毛笔胡子眼中精光一闪,“莫非与昨夜公主当飞贼有关?”

昨夜杨悦明明是被这个“毛笔胡子”挟持她进了荆王府,才做了一把“飞贼”。

然而,回想到昨晚的事儿,杨悦对这个“毛笔胡子”不知怎么又生出了些信任。如果他是长孙无忌的人,昨日何必带自己去愉听荆王府的秘议?

杨悦沉吟片刻,咬了咬牙,决定赌上一把,抬头盯向毛笔胡子,说道:“不错。老丈昨晚也听到了。似是有人能证明前隋赵王在江都之时已被害。若果真如此,本公主似是并非前隋皇室之后。”

毛笔胡子眼光闪动一下,说道:“难道公主一点不知真像?”

“我的确不清楚。”杨悦盯着毛笔胡子,一瞬不瞬。

“公主到底是谁,难道自己一点不知?”

杨悦摇了摇头,茫然道:“我的确不知。但我想我不见得是公主,因为事情真像与杨贵妃手中的证据不大相同,显然杨贵妃也是被人蒙蔽了。”

“是因为‘道姑喜欢司马相如的文章’?”毛笔胡子突然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