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悦感激地向徐充容点点头。回头去看武眉儿,武眉儿刚刚回过意来,见杨悦瞪她,不由微微噘起嘴巴。杨悦则示意她尽快离开。

燕德妃等人见李世民走了,十分扫兴,也渐次离开。永嘉公主虽然在长广公主宴会上见到过杨悦一面,却是并不在意,到是没有认出是她。

“柴驸马一向可好。”见众人走开,杨悦一幅皮笑肉不笑地看了看柴令武。

“你放心,你的事儿,我绝对不会说出去。”柴令武看了看杨悦,脸上却露出真诚的笑意。到是令杨悦大感意外。

“我有何事不便为人所知?”杨悦故意不解地说道。

“嘿嘿。”柴令武干笑一声,盯向武眉儿远去的背影,大声咳嗽一声,“这个武才人好像在哪里见过。”

杨悦知道事情无法瞒过柴令武,皱眉言道:“你待怎样?”

“你怎么还是不明白我的心意,”柴令武摇了摇头,立时换了一幅嘴脸,无比诚肯地说道,“你放心,我不会说出去。你若有什么长短,我……”说着眼中闪出道道痴迷柔情。

杨悦心头不由阵阵恶心。冷哼一声道:“你爱怎样便怎样,你非要向圣上说,也无所谓。”说完不想再理他,掉头便走。

杨悦一路往咸池殿走,一路暗暗思忖。看来柴令武的确不打算立时戳穿此事,否则刚才她根本没有机会制止。不过,她还不至于天真到认为柴令武真是为自己着想,至于柴令武心中又打着什么阴谋,杨悦却一时没能想出来。

另外想到自己一向敬仰平阳长公主乃是女中豪杰,对她大起英雄相惜之意,没想到却原来是敌非友,心下不由黯然。

走到北海池附近,却见三颗人头从一棵大柳树后面探出来。见是滕王、越王、纪王三人,杨悦大叫头痛。不过,即使三人不来找她,只怕她也要找三人叮嘱一番。

“此地不便说话,到望云亭上再说。”杨悦指了指北海池南面的假山,当先已向望云亭上走去。

见杨悦走远,三人才装作若无其事地去望云亭上。

杨悦先在亭上左右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人藏身,才放下心来。见三个人走上来,请众人到亭中相坐。

“你真是女子?”滕王瞪大眼睛说道。

杨悦微微一笑:“是怎样?不是又怎样?”

“这个,这个,”滕王摸摸下巴,言道,“太意外了。”

杨悦看了看纪王李慎,纪王李慎虽然一副冷漠神情,一直不说话,但眼中却也闪出好奇之意。越王李贞却在一边嘿嘿大笑。

“无论我是男是女,咱们算不算朋友?”杨悦向三人问道。

“这个,当然算。”滕王眯起眼睛,连连点头。

越王大笑道:“连我母亲都不住口地夸你,我当然是朋友。”

杨悦去看李慎,李慎也点了点头。

“好,既然是朋友,我有一事儿相求,还请三位答应在下。”

“不用求,刚才我已经跟他们说过了,我们三人绝对不会泄露出去,你是长安公子也好,或者你是任何人也好,绝对不会从我三人口中说出去。”李贞笑道。

“好,够朋友。”杨悦一拍石桌,笑道,“你们三个朋友,我是交定了。”

虽然是杨悦有求于三人,但三人见杨悦是个女子,而且是个绝色女子,说要把自己当成朋友,心中很自然而然地十分高兴。而且三人平日与长安公子虽然打打闹闹,却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过节,便是有什么,在知道杨悦是女子那一刻,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滕王三人平日与李愔关系交好。李愔在遇到杨悦之前,一直是众亲王中最爱玩的一个,向来是京中纨绔之首。看在李愔的面子上,三人对杨悦也没什么不友好。

何况长安公子的才名名动士林。三人平日虽然与杨悦作对,对长安公子还是十分佩服。如今见这个天下士子众口夸赞的人,竟然是个女子,更加加了几分叹服。

特别是滕王一向有花痴之名,对杨悦立时起了怜香惜玉之心,别说杨悦求他不说出一句话,便是杨悦现在吩咐他去做事儿,只怕也是乐得P巅P巅。

纪王一向是个冷漠性子,这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原本就不会去说,更何况杨悦特意叮嘱不说出去,当然不会不答应。

而越王李贞,上次不听杨悦的劝告,就出杨悦在宫中,结果李愔“发疯”,被关到内侍省,差点去见五哥……李贞为此心中很不安。一直抱有将功补过之心,所以对能帮到杨悦,更是不遗余力。她的母亲燕德妃如今跟杨悦关系极好,在他面前大大的夸赞杨悦,他都能忍住没说出杨悦是长安公子,当然更不可能去向别人说。

见三人答应,杨悦心头落下一块石头,笑道:“杨悦先行谢过,改天一定请大家吃酒。”

……

咸池殿中。

“你说‘长安公子’是她?”吴王李恪疑惑地看着高阳公主,转头又去看杨贵妃。

见杨贵妃微微点头,吴王又惊又喜。这个长安公子的新闻层出不穷,弘福寺辩经、创办天下诗社、天下新闻……远得不说,最近在曲江宴上,才惊天下士子,四下里都在流传长安公子的事情。他回到京城这些日子不知听了多少有关他的故事。想到自己最初见到杨悦,的确一直穿男装,而且杨悦的诗才在华山之上,他已经领教过……

“这么说她真是长安公子?”吴王又惊又喜地重复道。

“我没看出她有什么好。”高阳公主的手臂已经敷过药,打着绷带,见吴王对杨悦爱意极深,气恼地说道,“三哥这样的人物,喜欢什么人不好,偏喜欢你……”

这个“你”字,却是指向杨悦,高阳公主本来是在说“偏喜欢她”。正说着,见杨悦从外面走进来,不由怒目而视,改作了“你”。

吴王仍未从惊喜中回过神来,见杨悦进来,不自主迎上去,怔怔地问道:“长安公子真的是你?”

杨悦看了一眼高阳公主,又看看杨贵妃,无奈地点点头。

“贤弟,果然是人间少有的才子……”

见吴王叫自己贤弟,想起在华山上第一次见吴王,骗得吴王团团转,不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明眸生辉,杨悦不自知,却令吴王李恪怔怔呆住,一双眼神深情款款,如何能再移开。见到吴王的眼神,杨悦不敢直视,猛然间,电光一闪,杨悦心下大惊:柴令武的阴谋,原来是吴王。

杨悦不由暗暗咬牙,心中大恨。柴令武啊柴令武,果然狠毒。连环“美人计”,设计了一个蜀王不算,又要阴谋吴王。而那个“美人”还是自己。杨悦无奈地摇头,真是好计谋见杨悦不言不语,一脸气急败坏,高阳公主在一旁叫道:“你有什么不乐意。看在你要嫁给三哥的份上,以前你我的恩怨一笔勾消。”

“嫁?”杨悦回过神来,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能嫁给吴王。”

第一百一十七章 遍地都是美人计(2)

“你,”高阳公主大怒,破口大骂,“贱婢,三哥哪里配不上你”一挥手将身边的茶杯碎到地上。

吴王脸上一暗,有点吃惊地望向杨悦。他知道杨悦不一定会嫁给他,但没想到杨悦会如此干脆地拒绝。难道是因为他?吴王心中闪过李愔的身影,长安公子与他一起办诗诗、一起开印书局,一起玩……他打柴令武是为了他,这次被贬也是因为她……

“我真要嫁给吴王,只怕是害了吴王。”杨悦看了一眼吴王,没有理会高阳公主的无理。

殿外的宫女向里面张望了一下,杨贵妃示意不必进来,沉吟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向吴王说道:“悦儿所顾虑的不无道理。”

吴王不解地看看杨悦又看看杨贵妃。高阳公主也十分纳闷地望向二人。

“不只吴王,师父也正好以此为借口,以后不要理我,跟我划清界线,离我越远越好。”杨悦气恼地苦笑。

杨贵妃摇了摇头:“这个我办不到。”

“我也办不到。”吴王低声说道。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高阳公主半卧在卧踏上,此时吃惊地坐直身子,望向三人。

杨悦看了看高阳公主,她之所以敢在她面前说这些话,是因为高阳公主与杨贵妃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高阳公主的母亲据说在高阳公主一出生便去世了,高阳公主由杨贵妃抚养长大。杨贵妃便如同她的母亲一般。高阳公主那一手琴技也正是杨贵妃所授。

高阳公主和吴王李恪、蜀王李愔一起长大,三人的感情比其他皇子深厚。特别是吴王李恪,在高阳公主心中才是真正的哥哥。

杨悦之所以让李恪带走高阳公主,正是知道这层关系,有杨贵妃与李恪在,杨悦并不担心高阳公主。尽管如此,杨悦也并不打算让她知道更多的内幕。毕竟李世民真正想要的是长安公子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杨悦看了高阳公主一眼,冷冷地说道。

高阳公主如何肯依,双目瞪向杨悦,正要发怒。却见杨贵妃摇头说道:“告诉她也无妨。高阳虽然一向刁蛮,却也知道轻重。高阳自小由我养大,便如亲女儿一般,她不会说出去,否则瑛儿一定不会饶了她……”

“瑛儿是谁?”杨悦与高阳公主同声讶道。只有吴王微微点头。

杨贵妃摸了摸高阳公主的头:“你的母亲叫做杨瑛,今日便说给你吧。”

“杨瑛?我母亲不是一个下嫔?我一出生便去逝了?”

“不是,瑛儿并没有死。”

“没有死?在哪?”高阳公主吃惊的望着杨贵妃,有点不敢相信。

“难道是她?”杨悦脱口言道。想起在华山玉女祠见到的“慵美人”,一直以来,她便觉得高阳公主与“慵美人”长像极似。杨悦带了询问的眼光去看吴王,李恪微微点了点头。

“你见过我母亲?”高阳公主吃惊地望向杨悦,“她在哪?”

杨悦没有回答,去看杨贵妃。杨贵妃缓缓说道:“瑛儿在华山。”

“在华山?为什么在华山?为什么不肯住在宫中?”高阳公主一连串的追问道。

“她不回来,却是因为她自己不肯回来。”

“为什么?”

见高阳公主如此急切,杨悦不由怜悯地看她一眼,示意她还是忍耐点,先听要贵妃说完。高阳公主却如何耐得住。双手不自主的抓紧杨贵妃的衣襟。

“我也不太明白为何她执意不肯回来。或许是因为她的身份不容她回来。”

“身份?”

“她是原齐王的王妃。”

“齐王妃?”杨悦与高阳公主齐声惊呼。

原来那“慵美人”是齐王妃。是教坊里众娘子的偶像。听说她曾是李世民最成功的间谍。杨悦想起教坊里的传说,想到慵美人半梦半醒的醉眼,不由摇了摇头,又是一个美人计……

齐王妃也是杨达之女,按理杨悦应当称其为姨母。而杨达之妻陈娴与杨贵妃之母宣华夫人是姑侄关系。但宣华夫人死后,杨贵妃则一直由隋炀帝的陈贵人,即陈娴的亲妹妹陈婤扶养,陈娴的女儿杨夫人杨华、齐王妃杨瑛与杨贵妃杨瑶三人却是自小一起玩耍,感情如同姊妹。大家绕来绕去,原来都是亲戚。

“我母亲怎会是齐王妃?”高阳公主却是有点大急,几乎哭了起来。李明是齐王妃的儿子,这个她是知道的,一向以来,她自己虽然不守妇道,对齐王妃的行径却大是轻视,因而对李明向不放在眼里,没想到自己也是这种“私生子”……

“瑛儿虽然是齐王妃,却是为了圣上才嫁给齐王。”杨贵妃见高阳公主气哭,忙安慰地说道。

“为了父皇?”

“瑛儿在嫁给齐王之前便已爱上圣上,但齐王每日到家中聒噪,圣上又征战在外,瑛儿当时又因为已怀有身孕,放赶出了家门,所以不得已才嫁给齐王……”

“齐王难道不知瑛儿姨母已有身孕?”杨悦奇道。

“齐王不是不知,只是他对瑛儿一片痴心,自从得到瑛儿,竟然一改以往的荒淫,一心只爱瑛儿一个……”

“没想到齐王也是一痴人。”杨悦不由叹道。

“难道我便是那个孩子?”高阳公主气哭,没好气地问道。

杨贵妃摇了摇头:“不是。”

“谁?”

“寿春县主。”

“她?难怪父皇十分喜欢她,却原来如此……”高阳公主叹道,“我又是什么时候……”

“傻孩子,你今年不过才一十八岁,自然是贞观以后才出生的。”

“这么说,父皇与母亲一直暗通……款曲?”

杨贵妃摇头道:“齐王死后,圣上一直想纳瑛儿为妃,可惜……”

“可惜什么?”

杨贵妃叹口气说道:“可惜机缘不合,终是没有……”

“不对,我知道原因。”高阳公主突然气道,“我听人说过,当日父皇专宠齐王妃,长孙皇后出于嫉妒,便以名声不佳为由,坚决不许,为了打消父皇的念头,亲自为父皇聘了个郑贤妃,父皇才没有纳齐王妃为妃……”

杨贵妃微微皱眉,叹道:“陈年旧事,莫再提它。”

杨悦听了却不由暗笑:“原来又是一个美人计,看来这美人计是恒古不变之计。”

“父皇因何如此薄情,我母亲为他做那么多,却不敢纳他为妃。定是纳了郑氏女,便忘了我母亲。”谁的女儿果然向着谁说话,高阳公主刚才还气恼自己是齐王妃的女儿,这个时候却又来为齐王妃报不平。

“并非如此,当日郑贤妃虽然被聘入宫中,圣上还是天天到武德殿中歇息,后来因为瑛儿怀孕在身,才去郑贤妃那里。瑛儿却因此误会圣上,一气之下出家做了女冠……”

武德殿是原齐王的住处,杨悦这个道也知道,听说至今武德殿一切供应照旧,与原来没有变化过,这在宫中一直是个奇闻。

“女冠?我母亲在华山当道士?”

“后来父皇为什么不追她回来?还不是因为长孙皇后不许”高阳公主狠狠地说道。

“那不过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瑛儿不肯回来。长孙皇后去逝后,圣上曾有意册封瑛儿为皇后,瑛儿还是不肯回来……”

“皇后?圣上不是有意册封贵妃为后?怎么是我母亲?”

“瑛儿执意不肯,圣上才……”说到此,杨贵妃叹了一口气。

“可是,母亲为何执意不肯?”

“我想她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圣上的名声,不想让圣上蒙上夺弟媳之名;另一个却是因为齐王。”

“齐王?”

“齐王对瑛儿极好,玄武门之事,齐王得知是瑛儿告密,却不忍心杀她……瑛儿生圣上的气,一半原因正也是因为圣上待她不如齐王,所以一怒之下才会出家……”

“不如齐王?”

“齐王当年娶了瑛儿,知道她已有身孕,却一心只爱瑛儿一人,再未宠幸过其她人。而圣上却……唉,瑛儿要的爱是独有的爱,在宫中却不适合。这也是长孙皇后为什么反对她入宫的真正原因,并非长孙皇后要嫉妒她,而是她要圣上只陪着她一个人。”

“原来母亲如此……霸道。”高阳公主听了不由呆住,怔怔地言道。

这个齐王妃到是个人物,既然不能独有,干脆不要她为了李世民甚至可以嫁给齐王,不可谓不是爱之弥深,但因为得不到李世民全部的爱,干脆不要……

杨悦心中暗暗点头,大是为齐王妃不平,不由愤愤言道:“我到觉得齐王妃没有错。两个人相爱,便应该相互衷诚,不只女人要衷诚,男人也一样。为何男人可以三心二意,一妻多妾,这对女人太不公平”

杨贵妃微微一笑道:“瑛儿当日,也是如此说法。”

高阳公主吃惊地看了杨悦一眼,突然笑道:“我明白了你为何不肯嫁给李愔。”转头又看了看吴王李恪,又迷惑不解地问道,“可是三哥没有王妃,你怎么也不肯?”高阳公主跟李愔二人年龄相若,自小经常打架,便不肯叫他六哥,只叫他的名字。

杨悦见她提到李愔,心中微怒,说道:“管得着么?”

回头却见李恪正迷惑地看着自己,气恼地向高阳公主说道:“只有一点,我是长安公子这件事儿,你若说出去,只怕大家都有祸事儿,你如果不想让我师父有麻烦,最好闭紧嘴巴。”

杨悦见高阳公主与杨贵妃等人源渊极深,跟自己也成了亲戚,便不客气加以利用。

高阳公主如何肯受她的威胁,气得大声哼哼:“我偏要说……”

第一百一十八章 龙颜大怒(上)

“你是长安公子怎么会祸及到贵妃”高阳公主不解的嚷嚷道。

杨贵妃摇了摇头,示意她别急,缓声说道:“悦儿不肯嫁给恪儿,是不想连累大家。”

“连累?”高阳公主与李恪二人一直纳闷,齐声奇道。

“圣上想要的武才人是长安公子。”

“啊?”高阳公主惊呼道,突然醒悟过来,“我明白了,那个武才人是你的婢女,你怎么换了她?”。

李恪却是惊得当场呆住,半晌才回过神来,直视着杨悦问道:“你当真只是因此才不肯嫁给我?”

杨悦看了他的神色,明白他心中所想,只怕自己说只是因此,他反会不顾一切。但若自己说不是,只怕他也免不了会受到伤害,便如李愔一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不受伤。看来,自己这个局中棋子,身不由己,还真是把天衣无缝的“利器”。柴令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稳握胜券。

杨悦沉吟片刻,避开正面回答,苦笑一声道:“所有这一切其实不过是一个阴谋。”

“阴谋?”

“有人想利用我,打击蜀王与吴王。”到此时,杨悦也不再避讳蜀王与吴王对自己的情感,这件事儿只有谈开,或者还有转机,“正因为蜀王喜欢我,有人设了这个局,让圣上纳我入宫。如果我成了圣上的妃子,蜀王势必受到打击,甚至会与圣上大闹一场。如果我拒绝入宫,原因是想嫁给蜀王,圣上必然与蜀王之间产生隔阂,甚至反目。无论如何,设这个局的人都是赢家。

现在我虽然入宫却并没有嫁给圣上,蜀王虽然因我不肯嫁给他而伤心,但圣上与蜀王的父子之情仍在。这个结果显然并非设计之人原本想要达到的目标。

如今那人又看到吴王喜欢我,便又想利用我打击吴王。同样的道理,如果我嫁给吴王,圣上得知我是长安公子,必然会迁罪于吴王。如果我不肯嫁给吴王,吴王大概会因此而气闷伤心,同样对吴王也是一个打击。

我不知不觉中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由人利用。而蜀王与吴王也是陷到局中而不自知。这个计策实在太高明不过。

所以,我想不想嫁给吴王,已经不是喜不喜欢吴王的事情,而是无论怎么都会落入那个人的圈套。师父如同我的母亲一般,我不想她的儿子们因为我受到打击。如今蜀王已遭到贬斥,不希望吴王也是同样的结果。”

杨悦说完长叹一声,直视吴王。杨贵妃只知其一不知其,没想到其中还有许多阴谋,听了杨悦所说,不由大是皱眉,见杨悦看向吴王,也一齐看向儿子。

吴王听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而杨悦对局势看得如此清楚,也是大出他的意料。

能破此局,唯一的办法便是自己和蜀王不喜欢杨悦。然而面对杨悦的才情智谋,自己如何能不喜欢?沉吟片刻,吴王不由连连点头,说道:“果然是个再高明不过的计策。”

杨悦听了,不由大大地摇头,说道:“唯今之计,唯有一齐努力,不让奸计得逞才是正理……

吴王明白杨悦说开此事,正是想绝了自己的念头,不想让她担心,想了想,说道:“好,我一定不会让这个奸计得逞。”

见吴王如此说,杨悦心头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如果我不中计,你再无利用价值,只怕那人会直接向父皇泄密,到时候,父皇知道你是偷梁换柱,只怕……因而,我不如假装中计。”

“假装中计?”杨悦苦笑一声,摇头道:“不用担心,我的处境,我自有妙招化解。你和师父不再理我,我才会无后顾之忧。”

“你有什么妙计?”

“这个说出来却就不大灵光了。”杨悦笑道。

“只怕是你自己还没有想出来。”吴王直视杨悦,到是一眼看穿了杨悦的用心,她不过是不想连累自己,不想连累母亲。心里对杨悦除了喜欢更多地是叹服,只怕要让自己跳出这个局,根本不可能。然而如何才能破解此局?

直视杨悦半晌,李恪坚定地说道:“你放心,不论你如何选择,我答应你,我都不会受到伤害。我明天便回安州,只假装向你求婚却没有得到答复,只好回去慢慢等。只要你一天不答应,我便一直等……”

杨悦无奈地苦笑一声。看他一眼,知道他虽然说假装,只怕这个假装是真装……

高阳公主听了二人的对话,早已目瞪口呆。半晌才想起来问道:“到底是谁设了这个阴谋?”

杨悦看了看她的木瓜表情,说道:“是谁告诉圣上我是女人这个秘密,谁便是主谋。”

“不是我说的。”高阳公主立时说道。

杨悦好气地笑道:“如果是你,谁会当着你的面讨论?”

心中暗暗苦笑,看来这条美人计,根本无法破解,而且更加繁杂起来。蜀王如果知道吴王向自己求婚,以他的冲动性格,天知道还会发什么疯?看来父子还未反目,兄弟便先要成仇。

“我明白了,定是柴令武。”高阳公主突然说道。

杨悦反道没想到她突然又聪明起来,不由笑道:“你怎么认定是他。”

“上次李愔打他,一定是他怀恨在心。”

杨悦哈哈笑道:“算你聪明。”心想高阳公主猜到的虽然不是真正的内因,外因却原来也十分明显,然而自己以前怎么没有想到。

见杨悦夸她,高阳公主竟然不自主地开心起来。刚才她见杨悦分析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心下不自觉地产生敬佩之心,因而不自觉地听了杨悦夸赞十分高兴。

却见杨悦一沉脸说道:“你可千万别是个大漏勺,回家便告诉房二。”

“大漏勺?”高阳公主气得一噘嘴道,“你才是大漏勺。”

杨悦原本是激她,见她果然不想当“大漏勺”,嘻嘻一笑道:“好了,高阳乖,你不是我才是。”说着竟然拍拍高阳公主的头,便当高阳公主是个小孩子一般,高阳公主被她折腾地又气又笑。跳起来便要追上去与杨悦打闹。

杨悦却不欲跟她缠斗,趁高阳公主不注意,在她受伤的胳膊上用力一捏,说道:“让你刚才骂我。”一面哈哈笑着跑出大殿。原来杨悦一直还惦记着那会儿高阳公主骂她“贱婢”,在这儿等着高阳。

高阳公主哎哟一声坐倒在地,又痛又气,跳脚起来想追杨悦,被李恪笑吟吟地拉住。杨贵妃看着二人顽皮地打闹,也不由笑了起来,刚才的郁闷到是一扫而空。

杨悦出了咸池殿,心情舒畅不少。如今已跟吴王说开,便是自己再拒绝他,他也不至于过于绝望,至少心中没准会抱着一丝自己之所以拒绝他,是为了他好的念头。而蜀王那儿,也不会因此而再受打击。想通这一点,杨悦又觉得柴令武这个局,也不是完全无无懈可击。

然而,想到李愔,杨悦感到心头一暗,真希望能立时告诉他,这一切都是柴令武的计谋。不过转头又一想,告诉他又能如何?自己还是不可能嫁给他,也不可能爱他,不过白白令他再泛起一丝希望。如今,好容易跟他瓣扯清楚,干嘛又去招惹他。也或许他现在早已忘记了这一切,不知又抱着那个美女寻欢作乐。这个时代的人,有几个像乔知之,像杨豫之那样懂得真正的爱是什么。齐王妃的故事,最终只是一个悲情故事……

杨悦有心到承香殿去看看徐充容。刚才如果不是徐充容解围,自己还真有点危险。转而又一想,也没准徐充容直接到了甘露殿并没有回去,只好作罢。

徐充容只是“九嫔”中最末一等的嫔妃。虽然“九嫔”同为正二品,但排位还是有先后。“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徐充容在九嫔中排第八,也就是倒数第二。以徐充容受到的宠爱承度,位列于九嫔似乎不太相称。

唐内宫编制:“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听上去比戏文中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要多。而实际上李世民的内宫并没有这么多人,充其量不过二十来人,而他经常宠幸的其实不过几个而矣。原秦王府的有几个如杨贵妃、燕德妃等人,年龄稍长,年龄小的便是贞观十一年,召入宫中的几个少女,如今已长大成花的徐慧便是其中一个,还有就是刚刚进宫的武眉儿。

李世民的内宫并非像戏文中所说,相互攻心斗计,基本上还是一片祥和。如果不是今天听杨贵妃说到齐王妃的事儿,杨悦这些天在宫中的感觉是,大家各安本份,其乐融融。

李世民更是没有一门心思扎在女人堆里,今天等着被这个勾引,明天又会被那个勾引。他在内宫也没要哄哄这个劝劝那个,一天缠斗在女人的拿酸捏醋中。

内宫不只是内宫的规定,而是国法。宫殿之中别说打架,便是吵架,也会受到制裁。“诸于宫内忿争者,笞五十;声彻御所及相殴者,徒一年;以刃相向者,徒二年;”如果真像后世电视剧中那样鸡飞狗跳地闹,只怕别说李世民不会待见,不等李世民看到,早已被打爬下了。

李世民更多的是在前廷做正事,或者与大臣一起宴饮。当然,对于李世民这种惯于征战,喜动不喜静的人,在没仗可打的时候,最喜欢地还是打猎。也难怪他的儿子们大多都因喜欢游猎被弹劾过,完全是传了他的基因。

可惜的是,当个皇帝有皇帝的不自由,不能为所欲为。想去打猎也被谏议大夫们啰噪,特别是魏征在时,基本上没他不管的事儿。李世民时常被他管得七窍生烟,却无可奈何,谁让他想当个圣君呢?不得不接受这些“孔儒”们的改造。

实在闷得荒,李世民甚至在大内追兔子玩儿。可是这也会被人管。那个执失思力因在大内值卫,见李世民追兔子,便跪倒劝谏。李世民还不能怎么样他,反而还得说他说得对,说得好,干脆吧自己的妹子嫁给了他。当然,李世民选执失思力为驸马并非因为追兔子的原因。不过,时时刻刻都被人盯着,李世民大概在这内宫中待得也十分气闷。

大兴宫虽然很大,但整天被圈在里面,的确也够人受的。杨悦这些日子对此深有体会。

在宫外时,随时可以四处闲逛,没觉得有什么好。进了这个内宫,才感到出个门很不容易,有种坐监狱的感觉。

“等想个法子,弄到块金鱼符,能自由出入大内就好了。”杨悦一面往凝云阁走,一面低头沉吟。

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她,回过头去见是燕德妃。

第一百一十九章 龙颜大怒(下)

“走,跟我一起去圣上哪儿讨赏。”燕德妃看到杨悦,十分高兴。对这个即爱读书又会骑马的小友,越看越喜欢。

杨悦摆手笑道:“我不过打个帮手,一个球都未投中,还是你自己去吧。”

让杨悦去见李世民,她可没有兴趣。李世民那双眼神,可真有点让她受不了。

“哪的话,如果没有你配合,我怎么可能有毬投,这可是‘嫔妃队’第一次赢过‘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