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郎君——”那身着白裘的年轻人身后传来一个慢吞吞地声音。
杨悦如果听到,一定会以为大笑不止。
在现代人看来,这个称呼是女子对情郎的称呼。然而站在白裘年轻人身后说话的人是一位发须皆白的老人。
他叫的“郎君”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李治。事实上,这是亲近的朝臣对太子的称呼。
李治回过头,看了看那老人,忙笑了笑,作了一个请的姿势。并未发现,在他回头的一瞬间,他身后的那个黑衣女子将头转向了别外。
发须皆白的老人,有着一双如鸡爪一样的手指。
“站在这儿到是正好望到星津桥头。”李治与萧鸡爪走进雅室,“萧鸡爪”理了理长长的指甲,拖着慢悠悠的腔调说道。
李治没来由地红了一下脸,含混的“唔”了一声。
“老臣听说,当初殿下曾拒婚,老臣还以为殿下根本不喜欢她。”“萧鸡爪”眼中微有笑意。
“我——”李治打住,没有说下去,有点腼腆地低下了头。
“不过,殿下不喜欢她反到是好事儿。”“萧鸡爪”的长长的指尖轻扣桌角,悠闲地说道。
“我——”李治再次迟疑一下,突然说道,“太保可曾向她提起过,那次的事儿,我很抱歉,并非是我的本意……”
什么不是他的本意?“拒婚”不是他的本意,还是“逼婚”不是他的本意?
李治没有说,“萧鸡爪”也没有问。
“还是算了吧,老臣以为她根本没在意。殿下这个时候也没必要解释。”“萧鸡爪”复又慢条斯理地抚摸着自己的指甲说道。
“我只想让她知道,我其实——”李治没有说完。
“萧鸡爪”豁然抬头,闪了一下狐狸一样的眼神,盯着李治,有些严厉地说道:“殿下应该知道,圣上对她的心意……”
“可她不一定喜欢父皇,这个大家都知道。父皇似乎也没有要纳她为妃的意思……”李治说道。
“老臣以为,圣上之所以不提,只是因为要出征了。圣上大概只是不想重复当年齐王妃的事儿。”“萧鸡爪”顿了顿说道。
“齐王妃?”李治有点惊讶,随即明白,“萧鸡爪”提的这个齐王妃不是齐王李佑的妃子,而是他的叔父原齐王李元吉的妃子。也是他的兄弟曹王李明的母亲,如今在华山出家为冠的剿刺王妃。
李治当然知道,他的父皇当年因为出征在外,齐王妃因孕被赶出家门,被迫嫁给齐王,成为李世民一大憾事儿。
难道父皇不提这件事,仅仅是因为想要出征回来之后再纳她为妃?
怔了片刻,李治诺诺地道:“父皇不会勉强她,她对于婚姻的理论《天下新闻》上写过,我想父皇即使勉强她也没有用……”
说到这个时,李治头脑里不知为何同时浮现出另一个人,那个人是个“男子”。突然,李治觉得自己那个“萍水相逢”的朋友与这个“隋国公主”到是有几分相似。
“萧鸡爪”摇了摇头:“即便如此,你也应该知道,如果喜欢她,等于与圣上争女人,圣上定然会生气……”
杨悦并不知道有人在背后议论她,更不知道她如今其实已处于一个尴尬地位。既使她不嫁给李世民为妃,只要李世民在,其他人也不敢再喜欢她。
第二百三十二章 故人相见
腊月二十日,洛阳城街头开始悬挂起红灯笼。洛阳宫更是处处都是红灯彩绸。
宫内宫外,朝野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再过两天,便是李世民的生辰。整个洛阳城已提前欢腾起来。
古代皇帝的生辰是当作节日来度过。然而,李世民在位之时,却一直并不特别重视。特别是他准备亲征高丽在即,李世民一再告诫沿途花费用度一切从简。
战征便是在古代也是个花钱的事情。李世民对此深有体会。对于自己生辰,李世民更是特意下诏,不必大肆庆祝。
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聚到洛阳。外蕃、朝臣、亲王、公主,能来的不能来都派人前来祝寿。
走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感受到这份热闹。人们笑谈议论纷纷着这个份多年不见的特别热闹……
连几十岁的老人都禁不住露出缺牙少齿的嘴,喜笑颜开得述说着:“洛阳城很久没有这样热闹了。”
“想当年,隋炀帝居住在东都时……”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小伙子。”
……
夸富似是人们的通病,无论古今。即使自己不富,夸见识过别人如何富有,似乎也是一种“荣光”。这个时候,人们反而忘记了炀帝的奢侈。
既然皇帝过生日,杨悦也不免要送上一份礼。便带着卢照邻一同去逛市场。
天下书社在南城承义坊,西临入苑,距离皇城虽不算远,但已属外城西南部,相对于整个洛阳城,偏隅一角。无论南市,还是北市都距离甚远。在厚载门附近刚开了一个西市,到是很近。
怎奈卢照邻十分不满意那里,说那儿人少,卖东西的也少,硬拉着杨悦往南市去。
去了南市,发现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卢照邻又吵着去北市,北市也一个德性。皇帝寿辰,又是春节将近,无论朝野都是闲人,吃完喝完,没事乱逛街。
“大家都疯了,没事儿乱逛什么街。”卢照邻见市场如此乱法,根本挤不进去,不由气极。
知道即使能进去,以杨悦身份也不可能去挤,虽然她身着男装,但必竟不是男子。何况,圣上原本有诏令,五品以上官员不准到市场上去,有失体统。
杨悦到是没想那么多,在她看来,这个场景比起后世挤公交车、春运火车,要的松快了不知多少。
只是在古代久了,也知道这“男女授受不亲”之理,在古人与现代人眼中的距离尺度标准不一样。自己若真挤来挤去买东西,只怕被人知道,爆出什么奇谈,弄不好还会被御史参上一本,只好作罢。
见卢照邻气得哇哇大叫,杨悦却哈哈大笑:“是啊,我看你的确像个疯了,没事儿到处乱逛什么。”
“要疯也是跟你先疯,别忘了我是陪你来逛。”卢照邻小脸一扬,回敬道。
“我叫你去西市,可没让你来这儿。我没怪你让我白来一趟,你反到有理。”杨悦最喜欢跟卢照邻逗乐,见他生气,笑得更加开心。
卢照邻十分扫兴,冲杨悦大翻白眼,竟然拨转马头,手中马鞭一挥,拍马回转。
杨悦也不急着追他,悠悠地跟在后面,二人一前一后,一路往南城去。
从中桥过洛水时,却见桥头也全是人。不由诧异。
走到近前,才知道中桥竟然被封锁,说是有位公主正要通过。
达官贵人出行一般都有人清道护行。若是在大街上,街道宽大,百姓行走两旁,官员走正中各不妨碍。只有双方都是官员,才会有交叉。到时候要比的是官职大小,官职小的自然要让官职大的。
只是在这桥上,桥面本来就窄,若清道之人不知收敛,不免将整个桥都占满了,他人只能在桥头等候。
杨悦无奈地笑笑,再次感觉到这是个贵族的特权时代。其实不只这个时代,便是在后世,不也有“任务车”之类的“断道”现象。
杨悦忙喊住卢照邻,在桥头停了下来。站在人群里,却听到身边的百姓在窃窃议论:“是哪位公主路过?”
“当然是隋国公主。”
“是那个捐了许多‘唐晷’的隋国公主?”
“当然。公主一直住在天下书社东都分社,我还见到过。”
……
杨悦不由暗暗叫冤,自己这个“隋国公主”可是向来不行使这个特权。
待见到对面有几骑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定睛看时竟然是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以及他们的附马房遗爱、柴令武等人。
这才想起柴令武、房遗爱等一众出使高丽的“二”团,已回转了来,未到长安,直接到洛阳“报到”。而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等人定是借着祝寿之名,到洛阳与诸位驸马相聚。
也难怪百姓们误会。隋国公主在洛阳城中多时,百姓自然早有耳闻。高阳等人刚来,百姓如何会知。
杨悦心中更是大叫“奇冤”。
见自己没来由白白担了这个“恶名”,不由来气,当下带了卢照邻也大摇大摆地走上桥头。
卫士看到,忙追过来出言呵斥。
杨悦向卢照邻递个颜色,卢照邻心领神会,高声叫道:“隋国公主过桥,什么人在此,敢不让路。”
高阳公主等人听到喧哗,抬头望过来,不由暗暗皱眉,见果是杨悦路过。忙止住卫士,不情不愿地上前与杨悦见礼。
如今杨悦早已今非昔比。她这个“隋国公主”乃是国宾,身份超然。又是圣上跟前的大红人。众人自然不敢得罪。
见他们行礼,杨悦反觉无趣,与众人淡淡见过礼,各自下桥而去。
想到过去,杨悦不由感慨万千。一路慨叹,与卢照邻继续向西。
走到尚善坊附近,卢照邻突然扑闪扑闪大眼睛,不肯前行。
杨悦会意地笑道:“要不咱们到翠云楼吃饭去?”
卢照邻欢呼一声,抢先向翠云楼冲去。
杨悦这才明白,这家伙要求到南市、北市,而不去西市,大概早已存了逛累了到翠云楼吃饭的心思。不由摇头暗笑。
知道卢照邻虽然人小鬼大,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天下书社的饭菜不见得不好,在酒楼吃饭不过图个新鲜罢了。
翠云楼的伙计到是好记性,见到杨悦与卢照邻,竟然还记得。笑嘻嘻地跟着二人到了楼上,卢照邻径直走到原来坐过的桌边。
那伙计却请杨悦二人到其他空位去做,笑着说道:“小客官,实在对不住,这个位子已有人包了。”
“什么人包了我的位子?”卢照邻咕哝着,不情愿跟着杨悦坐到另一边去,仿佛那地儿真是他的一般。
伙计满脸笑着道:“小的也不知她是何人,只是那女子十分奇怪,每天都会来这儿,却又不是来吃饭,只喝盏茶便走。”
“奇怪女子?”杨悦心中一动,来了兴趣,笑道,“那人可是穿了一身黑色衣衫?”
伙计笑着点了点头:“公子猜得一点不错,她的确穿了一身黑衣。头上还裹了黑巾,连喝茶都不曾解下来过。”
难道真的是“阿难弟子”?杨悦心头大动,急忙问道:“她一般什么时候会来?”
“这个时辰也早该来了。”伙计有点诧异地说道,“怎么今日没来呢?”
“她都是一个人来么?”杨悦又问道。
伙计点了点头,笑道:“公子认识她?”
见杨悦摇头,又说道:“对了。上次公子在这儿遇到的那位公子也常来这儿。”
雪人?杨悦心中更是一震,难道阿难弟子来此真的是为那位“雪人”?
急忙又问道:“那位公子与那黑衣女子是否相识?”
伙计摇了摇头笑道:“这个小的并不清楚。要说相识,但他二人从来没有说过话。要说不相识,那黑衣女子总是与那位公子前后脚一起来。等那位公子走,她便也走。”
跟踪?阿难弟子为什么跟踪“雪人”?杨悦心中暗奇。
那伙计见杨悦发呆,又笑道:“公子的那位朋友还曾向小的打探过公子的消息,问公子是否再来过这里。”
“哦。”杨悦心不在焉地应道。
卢照邻早已不耐烦,叫伙计快点菜。
伙计一面笑着点菜,一面指了指旁边一个雅室,又道:“刚才小的看到公子的朋友来了。喏,还是在那个雅室。”
“哦?没想到又遇到他。”杨悦见说“雪人”也在此,便向卢照邻点点头,自己去雅室走去。
杨悦也不客气,径直推门而入,想开个玩笑,吓那“雪人”一跳。
然而没吓到雪人,反而是杨悦一呆。
门内没有“雪人”,反而有另外四个人。
那四人分别是滕王李元婴、越王李贞、纪王李慎,还有蒋王李恽。
四人见到杨悦,不由一声欢呼。
“你怎知道我等在这里?”
“刚才还到天下书社东都分社去找公主……”
“傅渐说不知公主去了哪里。原来也在这儿。”
……
滕王、越王、纪王三人见到杨悦,立时七嘴八舌地叫道。唯有蒋王只看了杨悦一眼,没有说话。
“本公主能掐会算,一算便知你们在这个吃酒,所以来了。”杨悦见到三人,心中也十分高兴。她见李贞身着白裘,想那伙计定是认错了人。
三人听了,一阵大笑。
“看来你等是来为圣上祝寿的。”杨悦笑道,“圣上不是下诏各地亲王不必亲自来祝寿么?你等怎敢不听,不怕被圣上骂?”
“圣上那是给那些‘之官’的亲王下得诏令,似我们这等闲人不来祝寿,只怕反而要被圣上骂。”滕王笑嘻嘻地回道。
杨悦知道滕王所说不错。
中国的地方行政,最初是周代的分封诸候王,到了秦时开始郡县制,到了汉时,却是郡县与分封并行。
这郡县与分封到是各有利弊,杨悦先前曾就此跟李世民等人辩论过。
郡县有利用中央集权,而分封却也不是全无益处。分封诸候,虽然有所谓的“八王之乱”。但也有重危室之功。汉高祖死后,吕后掌权,幸有诸候王扶持,皇权才又回到刘氏手中。
李世民将亲征高丽,诏令诸亲王不得擅自离国,一来禁止诸亲王有异动,二来也有守疆保中之责。
滕王等人虽有封地,却没有“之官”,还是闲人。因此有此一说。
“怎么听你的意思,到像是对圣上将你召回京师十分不满?”滕王因为挥霍过度,被李世民招回京师,杨悦嘿嘿一笑,大有挤兑之意。
滕王摇头笑道:“如今让本王去蕃地我也不愿意。我这个天下画社的社长,当得多光彩……”
“本王能打包票。滕王现在早已乐不思蕃,如今你赶他出京师他也不会肯。”越王截住话头,挤眉弄眼的大笑道。
“哦?”杨悦见了,知道大有趣味,去看滕王,见滕王满眼生辉,津津发亮,面上微红去推越王。不由拍手笑道,“难道滕王终于赢得黄四娘子青睐?”
“一点没错。”纪王与越王齐声大笑。
“公主真是神人,这也能猜到。”滕王诧异地叫道。
……
众人说说笑笑,唯有蒋王坐在一边,冷眼观看,不笑不语。
杨悦不由回过头去看了他一眼,想起先前对他的推侧,心中有些别扭。
又见他看也不看自己,神色之间十分冷淡,与先前在长安之时,眼神模样已大不相同,心下不由暗暗称奇。
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夫人”
雪花飘飞,大地一片苍茫。
九洲池已失去往日的微波荡漾,完全变成一个冰川世界。
十二月二十二日,千秋节,圣上的生辰。
李世民一早在含元殿接受了百官朝贺。异想天开,竟然在九洲池的冰面上举行盛大的“百戏”表演。
这个“百戏”与别处不同,乃是由众皇子、公主、王公大臣、将军卫士亲自参演的“百戏”。“百戏”的内容自己也与民间不同。
瑶光殿内也是一片欢腾,觥筹交错,杯盘狼藉。
李世民站在瑶光殿楼上,手里拿着卫公李靖进献的“千里眼”,连声称奇。
透过“千里眼”,九洲池上的欢腾如在眼前。
卫士舞蹈、宫女拔河、乐奏、格击、角抵……
滕王、越王、纪王等人却在滑冰比赛,越王一个不小心还跌了一跤……
李世民一一掠过,边看边哈哈大笑,最后将“千里眼”锁定在远处的绿衣女子身上。
那绿衣女子正不紧不慢地姗姗而来。
那绿衫女子的轻纱掩面,看不到面庞,然而李世民分明知道她是谁。微微一笑,低声自语道:“怎会这个时候才到。”
那绿衫女子显然并不心急,依旧不紧不慢,洒洒而行。
突然,斜刺里走过来一个白衫女子,将那绿衫女子截住,站在雪地里说笑起来。
过了许久也不见前行,李世民再次暗自低语:“那人又是谁,怎会如此啰嗦。”
那白衫女子比那绿衫女子更加夸张,干脆用白巾裹住头面,只露一双眼睛。
……
杨悦看了一眼,站前自己面前的白衫女子,虽然白衣白衫白裘,还用白巾裹头,几乎与冰雪天地化作一个颜色。然而只要看到那女子的一双眼神,杨悦却已知道她是谁。
看到这双眼睛,她便不由微微皱眉,暗暗地戒备起来。
那双眼睛在笑,但这笑的背后,却不知暗藏了什么。
那白衣女子除了龙比格,不会再有第二人。
龙比格作为俘虏,已被杨悦交回朝廷。果如杨悦所料,龙比格随着她的父亲龙突骑支一起被赦。
自从将龙比格押到洛阳,杨悦只在郭待诏献俘礼上见过她一次之,之后便不再理会她的事情。
只听人说过,龙比格的父亲原本想将她献给圣上,李世民没有同意,只好作罢。
“隋国公主。”龙比格抢步迎上杨悦,热切地拉住杨悦,盈盈一礼。
“比格公主也来为圣上祝寿?”杨悦笑了笑,不冷不热地说道。
心中却在暗奇,龙比格怎会与衡阳长公主在一起。
龙比格身后是一个华服**。杨悦虽然与她见面不多,却也认得她是李渊的第十五女衡阳长公主。
“是表兄让我陪衡阳长公主一起来的。”龙比格闪闪眼,笑着说道。
“表兄?”杨悦微微错愕,看了看衡阳长公主,有点诧异地笑道,“难道阿史那将军是你的表兄?”
阿史那社尔是突厥处罗可汗之子,也是衡阳长公主的驸马,官拜左骁卫大将军,是李世民最喜欢的藩将之一。
果然,龙比格点点头。
“比格公主到是有不少亲戚。”杨悦笑了笑。
龙比格的母亲阿史那月是都兰可汗的女儿,也就是突厥公主,朝中突厥将军极多,阿史那社尔与龙比格是亲戚到也不稀奇。稀奇的是龙比格这么快便攀上一门亲戚。
龙比格如今虽然已不是阶下囚,但焉耆弹丸之国,她的父亲是国主之时,在大唐也没有人放在眼里,如今她的父亲连国主也不是,她的地位当然更是一落千丈。她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便用上母亲的身份,与朝中诸多蕃将相交。到不失是一个好计策。
龙比格看出杨悦眼中的讥讽,顿了顿,幽幽地说道:“阿史那将军曾在高昌多年,与我母亲还算有些交情。因而顾念当日恩情,将我当作亲妹子一般照看。”
杨悦看了看龙比格,却也明白龙比格所说,一半以上大概也算是事实。
贞观四年,李靖灭突厥以后,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归唐,而阿史那社尔却带兵西逃,到了西域高昌一带。而龙比格的母亲阿史那月已嫁给焉耆国主,想来阿史那社尔为站稳脚跟,自然免不了会与阿史那月联系。
阿史那月是都蓝可汗之女,与阿史那社尔的父亲处罗可汗,论起来是堂兄妹。血缘关系虽然不太近,只是相互利用时,到也是个极好的借口。
如此说来龙比格称阿史那社尔为表兄,也不算错。
见龙比格与衡阳长公主的亲热呈度,知道龙比格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杨悦无心多理会这些闲事,她虽与衡阳长公主认识,却没什么交情。
刚好滕王等人看到她,远远挥手让她过去。杨悦趁机与二人分手,并不急着去殿中祝寿,反去寻滕王、越王、纪王三人玩儿。
走了几步,却见龙比格竟然跟在自己身后,杨悦不由大是奇怪:“你怎么不陪衡阳公主?”
龙比格眨了几下眼,说道:“招呼公主过去的可是亲王?”
杨悦点了点头,突然笑了,直视着龙比格问道:“没能嫁给圣上,你想嫁给皇子?”
龙比格低眉沉思片刻,突然抬头迎着杨悦的目光,毫不掩示地说道:“你能不能帮我?”
“给我个帮你的理由。”杨悦见龙比格如此通快的承认,反有点诧异。
上下打量着龙比格,不知道应该是欣赏她这份坦率,还是应该鄙夷她的无耻。
“我可以为你做事儿。”龙比格想了想,抿嘴说道。
“为我做事儿?”杨悦微微一笑,说道,“我有什么事儿可以让你做?”
“我想嫁给皇子,在你看来也许十分可笑。然而圣母让你做的事情,其实何尝不跟我一样?”龙比格突然抬头盯着杨悦说道。
“圣母让我做什么?”杨悦惊奇地问道。
“王,夫,人”龙比格一字一顿地说道。
“王夫人?”杨悦莫名其妙地道,“王夫人怎么了?”
她认识的“王夫人”似乎只有一个,便是蒋王李恽的母亲。
“你应该知道,《圣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弥勒菩萨下界为女身,会成为王的夫人。”龙比格见杨悦不名所以,似乎也有些诧异。
“你是说王的夫人,而非‘王夫人’?也就是谁是弥勒佛,谁同时也会成为王的夫人?”杨悦轰得一震,头脑炸开。
“原来姊姊在这儿。”突然有人笑着跑过来。
杨悦回过头去,见是武眉儿与徐充容。她再回过头时,却见龙比格已悄然转身离开。有心追上去问个明白,武眉儿却已笑着说道:“姊姊,圣上让你快点过去。”
杨悦只好点头,与二人一同往瑶光殿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灵台方寸山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蓬莱岛”到处都挂满了灯笼,灯笼亮起来时,映在九洲池的冰面上,将“蓬莱岛”变成了一座水晶宫。
瑶光殿里,酒气正浓。
大部分朝臣已散去,只剩下众公主、亲王、驸马、妃嫔,还有一些近臣。
殿里的喧闹却更甚。三五成群,各自说笑、谈论,嬉戏……
龙比格一直“陪”在衡阳长公主身边,并没有提前退出。反而一改平日的苍白无力,正热情四射的劲舞。
她那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不时引来阵阵喝彩。
龙比格带着几分得意四下里望去,迎接到一道道迷恋或者说有点贪婪的目光。
然而,她的目光落到大殿上方,却不由有些失落。
无论她多光彩,李世民的目光却根本没有望过来,而是正与一位僧人谈论。那僧人看上去气定神闲,十分不俗。
龙比格一面旋转飞舞,一面又将目光在向众亲王面上一一掠过。
突然,发现一道眼光在灯光中一闪,怔怔地望着一个方向,一动不动。只可惜那目光并非是望向她,龙比格心中失落更甚。
她分明认出那人是太子李治。虽然到大唐不过两个月左右,她已对这位太子十分熟悉。尽管太子李治并不知道她。
太子李治除了一双眼睛晶晶发亮外,整个人几乎都坐在了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他乃是堂堂地皇太子,为何反似要藏起来?龙比格心中暗暗称奇。
顺着太子李治的眼神去看,却看到了三个女子。
那三人女子,分别穿了不同的颜色,一红一白一绿,坐在大殿西首的一根柱子附近。
龙比格突然意识到什么,嘴角禁不住露出了微微冷笑。
……
杨悦心不在焉,没有注意到龙比格望过来的眼神,更无心去看龙比格的表演,完全陷入沉思。
“尔时佛告天女……天女,时王夫人即汝身是。舍是天形,即女身,当王国土……”
“汝于尔时实是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
《大云经》的**,杨悦早已背得烂熟。
龙比格的心思,杨悦再明白不过,她想嫁给某位亲王,成为“王夫人”。
然而,西天圣母的目的果真如龙比格所说,要弥勒佛成为“王夫人”,然后……那岂不是武则天的轨迹。
想到此,杨悦看看身边的武眉儿,完全陷入迷惑。
转头望向李世民,她的心中突然打了一个突儿,不自主地抽了一口冷气。
看到李世民正与玄奘法师交谈,杨悦怔怔地望着二人,心中阵阵烦躁不安。
她一直想找的人,玄奘法师便是其中之一。玄奘法师到了洛阳,她刚刚得知消息,正想要去见他,他却已被李世民请到了宫中。
她心中有太多疑问要问,几乎按捺不住,要立时走上前问个明白。
忽然,一阵号角传来,一队卫士整齐的拥入殿中。
龙比格正在殿中舞蹈,见到突来变故,不由大是诧异。
见那些卫士的装束却十分特别,步伐更加特别,即像是迈着军步,又像是在舞蹈。是队列却又不像队列,呼号前进。
殿中立时安静下来,一齐望向众卫。龙比格大惊,不由停了舞蹈,呆立在殿中央。
突然,一名玄甲小将,全副披挂,如猛虎一般直冲过来。直人众卫士围中。一阵刀光剑影,左冲右突,不一会儿,便将众卫士冲得四散而逃……
殿中掌声四起。龙比格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不过是一个舞曲。
秦王破阵舞
杨悦识得此曲,却没有看过。知道此曲是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根据李世民大破刘武周之战,编成的舞蹈乐曲。
那玄甲小将舞完,龙比格兀自呆立在殿中央。面上尽是惊异,众人不由一阵大笑。
龙比格这才回过神来,扶了扶额角,嫣然一笑,苍白的面颊上浮起一朵娇羞的红晕,不由令人一呆。
杨悦不由暗叫一声“佩服”,她分明看到龙比格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知道这一幕不过是她精心的表演而矣。
再看那玄甲小将并未退出,反而向李世民走去。
突然间,杨悦心头一震,那小将虽然面庞被盔甲掩住半个,但那眼神却像极了一个人。只是,那个人此时应该在辽东,怎会在此?。
“蜀王亲自回来送辽东战报,趁机为圣上祝寿。”徐充容感受到杨悦的异样,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
果真是他杨悦没来由心中一阵激动:“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徐充容悄声说道。
昨天?杨悦一怔:“原来他昨天已经到了洛阳。”
不知为何,杨悦心头一阵失落。李愔昨天已经回来,却不曾去找过她……
“蜀王大概排练了一天‘秦王破阵曲’。”徐充容看了看杨悦的脸色,善解人意地说道。
“哪有,我到是见到蜀王一直跟太子在一起闲聊……”武眉儿突然插嘴说道。
“蜀王这个时候才出现,或许是想给人一个惊喜……”徐充容笑了笑说道。
惊喜?
然而,惊到是惊了,却不见得喜。
杨悦看到李愔向李世民行过礼,与众皇子坐在一起吃酒,自始至终竟没有向杨悦这边看过一眼。
杨悦心头一暗:“原来他也要避嫌”
杨悦已知自己如今因为李世民的原因,处境十分尴尬。想起蒋王李恽不冷不热的目光,再看到李愔干脆不认识自己一般的模样。
杨悦脸上已满是嘲讽与冷笑。
霍然,杨悦站起身,拔腿向外走去。
雪依旧在下,杨悦仰起头,任由雪花落到面上,心中冰冷。
原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爱,无论有多“爱”,都抵不上权势李隆基不是从自己儿子手中抢了杨贵妃么?而那个儿子只能乖乖地忍受。
而她根本没有嫁给谁。谁又会为了她,去得罪李世民,而断送自己的前程……
杨悦已是嘿嘿冷笑出声,胡乱地向前走,向前走……
走了不知多久,不知不觉,竟然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突然,一声叹息自身后响起。
杨悦回过头去,看到原来是玄奘法师。
“大师”杨悦叫道,叫声一出,便是自己也吓了一跳,那声音不自觉中竟然带了几分哽咽。
“你很伤心?”玄奘法师望着杨悦,笑道。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