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蜜桃小太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冽点点头,追上姜玿华的步子。
  兄妹俩骑马飞奔出大明宫,一路来到皇城的朱雀门。
  外面果然出事了!
  独孤崇义一派的官员正在带人打开朱雀门,一群凶悍的“百姓”涌进来,准备对皇城打砸抢,顺便去大明宫捞些宝物,趁乱杀了皇帝、太后、太妃什么的,到时候弑君作乱的罪名就不用落到独孤崇义和慕容英头上了。
  姜冽破口大骂:“贼人,还不住手!”便挥手让士兵们冲上去。
  那些人都是独孤崇义偷偷招来的流浪汉,个个是亡命之徒,立刻和右羽林卫拼杀上了,也有人看见姜玿华,神魂一荡,就往她面前冲去。
  白泽人狠话不多,砍人像砍白菜,杀出一条血路去,把作乱的歹人吓住了。
  眼看着独孤崇义安排的“百姓”被处理完,居心叵测的官员们拔腿就想跑。
  姜玿华骑在马上,冷冷笑道:“各位要往哪里跑?到城外去给叛军送人头吗?”
  众人脸色一变,被羽林卫们围住了,跑也跑不得。
  姜玿华冷下脸来,驱马来到一个官员面前,这人以前是镇国公一派的,在罗慎刺杀一事后,他立刻和姜家撇清关系,极力讨好显国公,轻易就钻进了他的阵营里去,上蹿下跳,害得不少忠臣丢了官。
  姜玿华看着他,挥起马鞭,一鞭子抽在他脸上。她没学过武,不过从小娇养着,又爱四处乱跑,力量比寻常女子还大些。
  那中年官员顿时皮开肉绽,血流如注,捂住脸低头求饶:“太后娘娘饶命,我、我不该背叛姜家!”
  姜玿华又是一鞭子抽下去,打在他手背上,她在马上昂首挺胸道:“你不该背叛大祁!”
  说完,冷冷扫了边上所有官员一眼,纵马往朱雀门赶去。
  姜冽一脚一个把所有人踹得跪在地上,让人把他们捆了,自己策马追上姜玿华。
  昔日繁华喧闹的帝都,在今天忽然有些萧条,百姓们闭门不出,贼寇横行,干起了入室抢劫的勾当。
  姜玿华皱眉:“去金吾卫大将军家!他该护住帝都安宁!”
  兄妹俩二话不说去找到金吾卫大将军,中年人正在家里进退两难,不知道该帮哪一边,看见姜太后亲自驾临,一时间脸色苍白,跪在地上谢罪。
  “少废话!”姜玿华骑着马在堂屋前的院子里,居高临下看他,“快带人补救,将功折罪,陛下会放你们一马!”
  “是……太后娘娘说得是……”
  “你看到我和二哥好好站在这里,就该知道之前的那些都是陛下安排,陛下不会败!你不要心存侥幸!”
  “是……”
  姜玿华便纵马冲出大门,和姜冽先去处理横行的贼寇,抓了几拨人后,金吾卫们果然来了。
  帝都慢慢安定下来。
  姜玿华在朱雀大道上,皱眉四处眺望。
  “怎么了?”姜冽过来问。
  姜玿华默然不语,她似乎察觉到姐姐要生产了,可她不能说。她在马背上闭目,耳边忽然起了嘈杂的声音。
  “快回家!回家!”是姜琼华在说话。
  “愿愿,先忍着点!到了!让人抬你进去!”
  “我自己走,抬大嫂进去,别让人起疑!”姜琼华说。姜玿华甚至能感受到她忍着剧痛,若无其事地走进屋子。
  “稳婆呢?快叫稳婆!”裴夫人焦急地说。
  “稳婆来了!”一名侍女匆匆进来,虽然距离生产的日子还有一个月,不过姜家早就备好了一群最有经验的稳婆。
  裴夫人又发话了:“武士们去外面守着!”
  唐伽蓝回:“母亲放心,外面已经不乱了!伊斯塔王子殿下在堂屋里坐镇,不会有事!”
  “好!开始吧!”姜琼华虚弱地说。
  “用帕子盖上脸!伽蓝在屋里躲着!”裴夫人说,“让稳婆进来!”
  门口打开,几个中年妇人匆忙赶来:“见过裴夫人,我们来为世子夫人接生。”
  “别废话,开始吧!”裴夫人说。
  姜玿华在马背上皱起眉,听见姐姐对她说:“放心,没事的,没事的。”
  这时有士兵匆匆从南面而来,沿着朱雀大道要去玄武门报信。
  姜冽远远大喊:“南面怎么样!”
  士兵见是姜家人,知道不必隐瞒,在马背上大喊:“镇国公已发兵,守住南面后即刻救援东面!”说着,士兵从两人面前绝尘而去,很快就不见了身影。
  姜冽看向姜玿华:“父亲出动了,不会有问题!我们先回宫去!”
  姜玿华点头,自己暂时不知道家人在哪里,贸然带人去找也不好,不如回宫守着,免得宫里出什么乱子。于是北上回到凤仪宫中。
  提心吊胆了好久的宫人们见她光华熠熠,脸上丝毫不见慌乱,大家慢慢安定下来。还有一些曾经看不起太后年纪轻轻攀附皇权的宫人,在看见她气定神闲进来后,也都五体投地。
  她们不禁在心中暗想:如果这样的女子不母仪天下,那什么样的女子配呢?
  而南面,镇国公率领飞鸿军击溃了叛军,与热辣无私汇合,派人牢牢守住南城墙,便往东而去,为叶承解了围,两军继续北上,加入到难解难分的北面战局中去。


第107章 制敌
  战鼓和厮杀声愈发震耳欲聋; 姜玿华在凤仪宫里再也坐不住; 想去玄武门看看情况。
  姜冽说:“父亲很快就会过去; 到时候叛军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可如果父亲赶到那里之前; 叛军就打进玄武门来怎么办?我问过母亲宗将军有什么弱点; 母亲说他骁勇可是易怒; 叛军一定会先对付他!要是宗将军忍不住下去,开了城门; 叛军就能进来!”
  姜冽想了想; 说:“好!我们去看看!”
  两人带上近千名羽林卫赶往玄武门; 正好看见宗将军疯了一样冲下来; 姜凌拉都拉不住,转眼就被他开了城门冲杀出去。
  “怎么了?”姜冽过去说。
  “慕容英让人喊话说,父亲已经被他杀了,还拿了个人头出来; 宗将军信以为真,冲出去和他决战。”
  姜冽慌了:“难道父亲真的被慕容英……”
  姜凌摇头:“八成是假的; 这是叛军的激将之法!”
  “八成?那就是还有两成是真的?”姜冽有些急。
  姜凌也有些无奈:“下面的人说得真切; 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先顶着再说!”
  于是两兄弟带羽林卫死死顶住城门。
  姜玿华在女武士护卫下来到城墙上,原本她害怕听见作战的声音; 可在街上一趟跑下来; 她义愤填膺; 便也顾不得怕,想要看看战况。
  唐见渊正和其余将领研究作战方案。姜玿华没打扰他,走得远远的; 径自往下望去。
  罗慎在西面攻叛军右翼,厮杀得惨烈。而玄武门前宗将军和叛军杀在一起,死了许多飞鸿军。
  叛军阵中有一名三十多岁的将领坐在马上,是慕容英无疑了。他手中红缨枪上挑着颗人头,姜玿华远远看去,简直和镇国公一模一样!
  她忍不住一阵寒颤,又是怕,又是恨,想也不想,随手扯过一根木棍,狠狠朝慕容英扔下去!
  正好一支箭射上来,被她打了下去,要是没有这一棍,射中的就是边上一名将领。
  被救的将领忙向她行礼,高声道谢:“多谢太后娘娘出手相救!”
  一直盯着沙盘的唐见渊这才留意到这边动静,忙过来说:“这里危险,快回宫里去!”
  姜玿华指着下面那颗人头说:“那是我父亲?”
  “不是。八万飞鸿军出征,陆续回来了四万,慕容英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四万人中取镇国公首级而不被人知道!”唐见渊十分冷静,护着姜玿华往里边走去。
  姜玿华还是担心。
  正好有士兵从东城墙那边赶来,跪地禀报:“陛下,镇国公与叶将军来了!”
  姜玿华转悲为喜,对上唐见渊的目光。
  “没事了,你快回去。”唐见渊轻拍着她的背,安抚她的情绪。
  姜玿华说:“父兄都在这里,我回去只会不安心!你们不会骂战吧?”
  唐见渊一怔,确实不会。飞鸿军向来战无不胜,从不骂战;而其余帝都军缺少作战经验,更不会骂战那一套。
  “骂人我在行!我说一句,士兵们往下面骂一句,让敌方乱了阵脚,把宗将军救回来!”
  唐见渊知道她固执,就找了人少处让她坐着,派士兵把她重重护住,又选了嗓门额外大的强壮士兵在她身边。
  姜玿华喝了口茶,说:“慕容龟孙,陛下待你不薄,你是屎汤喝上了头,坏了脑子!还不赶紧滚回塞北抱女人孩子去!”
  负责骂战的士兵闻言,都是一怔,看着太后坐得端庄,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一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的。
  “快说啊!”姜玿华看着他们,又喝一口茶。
  众人一鼓作气,大声往下面喊话。
  下面叛军一听,来劲了,往上面骂:“昏君的走狗,等我们打进来,剥你们的皮,拆你们的骨,玩你们的女人!”
  姜玿华见他们出言不逊,“嘭”地放下茶杯,柳眉一挑,说:“就凭你们几个歪瓜裂枣!穿的破铜烂铁,用的三脚猫功夫,还打进来?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再不回去,女人孩子该跑了!”
  这番话喊下去,不少叛军都松动了,他们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秘密行军一月有余,不沾荤腥,身体里邪火烧得正旺。
  这么一犹豫,姜凌兄弟开了城门,把宗将军等人救了回来。
  而罗慎得到启发,对严朗等人说:“唱曲子!唱雄鹰!”
  于是身后的士兵列队,唱起了悠扬的塞北民谣。罗慎骑在马上,由严朗等老将护送着,一边唱着从小熟悉的曲调,一边走向叛军右翼。
  不少叛军听见故乡歌谣时就握不住武器,有将领看见罗慎,更是心生愧疚,正要向着他跪拜下去。
  慕容英见状,高喊:“够了!打进去,抢了皇位!把女人孩子接过来,让她们享荣华富贵!”
  “荣华富贵”向来有着无限的魔力,让动情的将士们冷静下来,忽然操起武器冲向罗慎和城门。
  喊杀声再次震天动地,这一回比之前的更响亮,更令人惊骇。
  因为镇国公率领三万多飞鸿军从东面杀来了。
  “镇国公来了!陛下,镇国公来了!”有士兵兴冲冲赶来,甚至忘了下跪行礼。
  唐见渊挥手让他退下。
  姜玿华终于坐不住,来到城墙前踮脚往下看,果然看见“姜”字大旗迎风飞扬,乌压压的大军围住叛军左翼和后方,与罗慎形成合围。
  眼见已经没有退路,慕容英扔了红缨枪,拔出腰间弯刀高吼:“冲上去!杀唐见渊者,封王!打开城门者,封侯!”
  叛军个个热血沸腾,高吼着爬云梯、撞城门,唐见渊这边滚下巨石,他们视死如归,竟没有一人后退。
  “放箭!”慕容英指着唐见渊大吼。
  一时间箭雨射来,帝都军纷纷举起盾牌护卫唐见渊。
  唐见渊冷冷看着慕容英,伸手接过一把弓。
  然而慕容英站得远,唐见渊拉满弓也没法射到他,反而把弓崩坏了。
  “取射日弓来!”唐见渊对师奉恩说。
  “陛下,那射日弓、没人能拉开!”师奉恩恭敬地弯着腰提醒他。
  射日弓是皇室收藏的宝物,据说是上古天神和敌人大战时所用,一箭可毁一城。
  传说是真是假无人关心,可那弓却需要五人才能抬得动,弓身是寻常弓的两倍大小,就是一支箭也要一个人拿,这样的弓,怎么可能拉得开?
  唐见渊微微侧头,瞥了师奉恩一眼。
  师奉恩一缩脖子,只好带了几名太监去。
  唐见渊额外指了五名士兵跟上。
  下面战况愈加胶着。飞鸿军骁勇善战,无奈塞北军走投无路,做起了困兽之斗,让镇国公等人一步不能上前。
  天色逐渐暗下来,空中没有月亮,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
  姜玿华厌倦了厮杀声,只想亲自去骂慕容英脑子坏了,好好的塞北不呆,非要带这么多人来送死,是塞北的酒不好喝?还是塞北的风光不够好?
  灵犀低声说:“太后娘娘,我们回去吧,免得陛下和国公、世子他们为太后担心。”
  姜玿华觉得有道理,起身去和唐见渊告别。
  唐见渊说:“朕派人送你。”就让崔守疆等护卫跟着她去。
  姜玿华点点头,柔声说:“我等着陛下和父兄安全归来。”
  就要转身离去,师奉恩取了射日弓回来,五名士兵合力把弓竖在城墙后,一名士兵双手捧着将近一人高的铁箭艰难奉上。
  姜玿华看唐见渊站在箭雨之中,不免有些担心,在后方驻足看他。
  就见他一手接过箭,一手持弓,仿佛没花什么力气,就把巨弓拉了开!
  把弓箭抬来的士兵们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方才偷偷试过这弓,硬是没能拉开,而陛下竟能亲自拿着弓拉开弦!
  唐见渊将准头对在慕容英上方,忽然看见罗慎和叶承杀入阵中,都往慕容英冲去。
  两人都被他害了整个家族,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此时卯足了劲要抢先杀了他!
  慕容英却不慌不忙,冷眼看着两人冲来。
  唐见渊剑眉一皱。
  不对!慕容英一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左右三丈处无人近身,他身边显然有陷阱!
  这么想着,唐见渊将箭往左一偏,直直射了出去!
  巨大的铁箭轰然落地,在慕容英身侧砸出了一道壕沟,木板翻飞,沟里竟藏着数十名叛军!
  罗慎急急勒住马,看一眼救了自己的唐见渊,立刻绕过壕沟,继续往慕容英冲杀。
  慕容英却向着另一边的叶承发动进攻,他跃马而起,杀向叶承。
  唐见渊快速接过第二支箭,开弓,时间紧迫,不容他去仔细瞄准,他屏住呼吸,又是一箭射出。
  在即将交锋的一瞬间,慕容英不防被一股大力贯穿,他从马上飞了出去,钉在地上!
  “大都护!”叛军将领们目眦欲裂,不敢相信天子竟能射出这样的箭,轻易就把他们筹谋了许久的美梦打了个支离破碎!
  罗慎和叶承策马追过去,罗慎什么也顾不得,跳下马,弯刀挥下,接着直起身子,高举起慕容英的人头,大喊:“慕容英已死!”
  雄浑的声音让所有人一震,塞北来的将士顿时没了斗志,在夜色中面朝南方,依次跪拜下去,犹如狂暴的黑色波涛终于屈服,变成一片死水。
  姜玿华看不见战况,只听满场寂静,便望着唐见渊,柔声问:“陛下,我们赢了?”
  唐见渊持着弓和箭,在夜幕下与她遥遥对望,微微颔首。
  姜玿华过来,下面已经点起火炬,玄武门大开,姜凌兄弟带出羽林卫去帮忙收拾叛军将领,其余叛军都放下武器被捆好,被带离了战场。
  “都结束了。”唐见渊俯视她略带疲惫的美丽眼睛,说得缓慢而温柔,“谢谢你,念念。”
  姜玿华看着他一丝不乱的发髻,笑道:“陛下谢我什么?”
  “如果不是念念,朕拉不开射日弓。”他低声说。
  “我不信,我可没有帮着陛下拉弓。”
  唐见渊微笑着不说话,拉起她的手:“手这么凉,快添衣服,回去用晚膳。”
  “嗯。”姜玿华点点头,转了身,又回来,抬起眼睛,双眸中闪着晶莹的光芒,“陛下,你射箭的样子真好看!”说完,提着裙子快步走了。
  唐见渊对着她的背影点头,在心底笑:念念看人的眼光真不错!


第108章 孟婉娘
  姜玿华下了城墙; 在城门后等父亲和兄长们进来。
  即使打了胜仗; 飞鸿军上下都面色冷静; 镇国公率领将士们进门来; 下马对姜玿华行礼。
  姜玿华忙把镇国公扶起来; 激动地说:“父亲辛苦了!大哥、二哥辛苦了!对了; 大嫂可能在生产!”
  姜冽看着姜凌,拍拍他的肩大笑:“大哥; 又要当父亲了!”
  姜凌知道要生产的是姜琼华; 没有回应姜冽的话; 只是说:“快派人回去打听情况; 我们见过陛下就回去。”
  姜玿华也担心姐姐的情况,就让青鸟回一趟家。
  没想到正好从家里派了个家丁来,找到几人,跪下禀报:“回太后娘娘; 回国公、世子、二公子,世子夫人生了一位小公子!”
  姜玿华忙问:“姐……大嫂情况怎么样?可是母子平安?”
  “回太后娘娘; 母子平安; 府上一切都好!”
  一家人总算放下心来。镇国公这就带着儿子们上城墙去汇报战况,姜玿华先回大明宫去安排庆功宴。
  镇国公来到唐见渊面前; 又要行礼。
  唐见渊连忙伸出手去将他扶住; 让周围人都是一愣。
  师奉恩等人:陛下真是好陛下!在功臣面前不摆架子!
  然而姜家人行事谨慎; 镇国公非要跪下去,唐见渊死死托着他胳膊不许他跪。
  唐见渊:怎么能让岳父给自己行礼!
  镇国公这才作罢,抱拳行礼; 说了在各城门俘获多少敌军,杀敌多少。
  唐见渊点头道:“辛苦镇国公与飞鸿军。经此一役,姜家的忠心天地可鉴,飞鸿军仍由镇国公掌管。独孤崇义谋反,尚书令一职,就请镇国公来领。”
  “谢陛下!”镇国公说着,又习惯性要下跪,再次被唐见渊托住胳膊。
  说起来,唐见渊不是第一次提起不夺兵权的事,不过镇国公对他的信任始终有所保留,而今日天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开说起,镇国公心中的石头才真的落了地。
  君臣相视,长久以来的嫌隙彻底瓦解。
  罗慎和叶承也分别上来见过唐见渊。
  大家正要回宫去,忽然看见远方又有一支兵马闯过来,人数不多,两千多人而已,匆匆来到玄武门外。
  姜凌向下面喊话:“来者何人?!”
  一个中年人回:“青州刺史孟集贤特来救驾!”
  唐见渊对孟集贤贸然离开辖地很不满,不过还是把人叫上来,想问一问是谁通知他来帝都的。
  孟集贤上来了,身后跟着个装扮简单的姑娘,姿容艳丽,令在场不少年轻将领暗暗心惊。
  这是孟集贤的独女孟婉娘,当年比姜氏姐妹更炙手可热的名门淑女,差点与唐见渊订立婚约,也就是说,只差一步,她就能母仪天下。
  唐见渊看见孟婉娘,似乎明白了孟集贤的来意,冷冷道:“身为一方刺史,贸然领兵进京,孟刺史可知罪?”
  孟氏父女忙跪下道:“臣救驾心切,顾不得许多。”
  “青州到帝都,日夜不停行军,至少要五六日。孟刺史神通广大,竟能提前知道帝都有难。”
  孟集贤以头叩地,说得无比殷切:“是臣在数日前收到北方来的消息,说有大军正向帝都秘密行军,或许是要谋反,臣收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往帝都给陛下报信。又听说朝政被显国公把持,臣怕消息无法上达天听,只好擅自率兵前来!”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只信筒呈给唐见渊。
  师奉恩接过,给唐见渊看了。
  唐见渊淡淡说:“叛军已除,孟刺史速回青州。”
  孟集贤慌了,他这趟来,本就是想留在帝都,最好能让女儿嫁给唐见渊!可没想到昼夜行军,还是来晚了一步,叛军居然这么快就被镇压,他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有立功,反倒惹了天子起疑!
  于是心思如电,给自己想了个留下来的理由:“陛下,青州最近来了许多异族百姓,与中原人屡屡冲突,又生了许多事端,臣想与陛下商议治理异族人一事。”
  唐见渊瞥他一眼,青州的形势确实复杂,那就先把他留下,至于孟婉娘,自己不会让她如愿的。
  便对镇国公说:“派飞鸿军看住青州军,明日遣返。孟刺史自行找客馆居住,青州政事择日再议。”
  “是。”孟集贤舒了口气,只要能留下来就好。
  而孟婉娘低头看着那双玄色长靴从自己面前走过,片刻也没有停留,她不由皱起了眉。
  “父亲,我们先找客馆歇息吧?”唐见渊走后,孟婉娘扶着孟集贤起身。
  孟集贤点头道:“今晚街上不会太平。”
  父女俩下了城墙,绕过大明宫,匆匆去找客馆,所过之处都是士兵,他们忙让开路,就见士兵们破开一座朱漆大门,鱼贯而入。
  “独孤家……”孟婉娘抬头看着匾额上的“显国公府”四个大字,心里升起一股悲凉,天子无情。
  父女俩远远站着,看府上武士丝毫不敢抵抗,看乱跑的仆婢被士兵捆绑起来,连衣着华贵的主人们也被绑住了手脚,府上一片凄哀。
  从大道尽头来了辆马车,在门口停住,独孤若水下了车,想要冲进府去,却被士兵们拦住。
  “郎君们,让我见一见母亲!求你们!就一面好不好?”独孤若水哭得撕心裂肺。
  士兵们不耐烦地喊:“陛下有令,你再要纠缠,和独孤家一起贬入奴籍!”
  独孤若水两腿一软,死死扶着秋蝉和秋羽,后退两步,总算看到家人被押出来。她哭着要去见莫夫人,又被士兵冷冷挡住。
  士兵们快速把人押走,独孤家的财物统统锁在木箱里抬出来,放在骡车上。整条街上不少贵族被查抄,哭嚎声震天。
  哭声让士兵们都不由感叹,一个家族跻身贵族圈需要几十年,然而倒塌只需要一瞬间,从此谁还会记得曾经有过这些家族的存在。
  独孤若水追不上家人,怔怔地回来,看着贴了封条的朱红大门,院墙内几颗梧桐树飘下落叶,街上萧瑟异常。
  怔了会儿,她才看见远处的孟婉娘,双眼亮了亮。
  孟婉娘之所以没走,是因为曾经与独孤若水有过不错的交情,而且当时父亲要去青州赴任,独孤若水带人来给自己送行。而这回帝都有难的消息也是独孤若水送出来的,自己怎么也得和她见一见。
  孟婉娘和父亲走过去,她看一眼独孤若水隆起的小腹,说:“若水,快回家去吧,别的事明天再说。”
  独孤若水摇头,笑着问:“孟伯伯,您立功了对不对?陛下答应您回帝都了?”
  孟集贤叹息一声。
  独孤若水差点没站稳,自己的计划都落了空,好一会儿回过神来,咬牙切齿道:“是姜家逼父亲走到了这一步,是他们害了独孤家!孟伯伯,婉娘,你们帮帮我!帮帮我好不好?”
  孟婉娘不知道独孤若水的心思,孟集贤也不知道当初自己被贬青州是独孤崇义做了手脚,都有些同情独孤若水,可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独孤若水见他们沉默不语,冷冷笑道:“姜家人个个都不要脸,你们可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扳倒独孤家么?因为太后!太后在勾引陛下!陛下对她言听计从!婉娘,你该劝一劝陛下,不能让他做出有违纲常的事,让天下人耻笑!”
  孟婉娘一惊:“你说姜太后?那个小姑娘?”她不禁想起多年前对姜家女儿的印象,大女儿姜琼华性情沉稳,可到底是比她小了两三岁,还是个孩子模样,纵使帝都再多人爱慕姜家女,她也从不把姜家姑娘放在眼里。
  独孤若水近乎疯狂地抓住她胳膊,大声说:“不,她是狐狸精!她是妖后!陛下为她毁了杜家,毁了独孤家,毁了大长公主家!婉娘,你该做陛下的皇后,让陛下成为一代明君,皇后之位本来就是你的!这些年你不该在青州受苦的!父亲说过,孟伯伯被贬到青州,都是姜家使的手段!”
  孟婉娘静静听着,终于点头,说:“我明白了。”
  独孤若水缓缓平静下来,笑着说:“好、好。我给孟伯伯和婉娘说一说,这些年来姜家都做了什么。”
  孟婉娘看她精神不太好,递过去帕子,说:“一会儿金吾卫要来清理街道,今晚不方便。你先回去休息,等明日我去看你。”
  “不,我要现在说……姜家的罪状罄竹难书!”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是耿侍郎带人来找独孤若水。
  人走得近了,独孤若水脸色一变。
  耿侍郎对不认识的孟氏父女微微点头,面色严肃地看着独孤若水,下人就过来将她请上了马车。
  独孤若水纵使心里不愿意回到耿家,可不好当着孟婉娘的面撒泼,一言不发地离去了。
  孟集贤摇头叹道:“独孤家这姑娘,以前挺乖巧,竟然变成这样……”
  孟婉娘道:“家破人亡,换作谁都受不了吧……”
  独孤若水回到家中,看也不看迎出来的张夫人一眼,径自回到自己房中。
  耿侍郎对张夫人道:“母亲,夜里风大,您去睡吧。”
  张夫人担忧地说:“若水怎么哭成那样?是不是独孤家出事了?”
  耿侍郎点头道:“独孤崇义勾通叛军,谋反败了,独孤家已经被查抄了。”
  张夫人一惊:“不会连累咱们家吧?咱们可什么都没干啊!”
  “按照大祁律法,出嫁的女儿与娘家没有瓜葛,我们清清白白,不会受牵连。”
  “这就好……这就好……若水怀着身子,你还是要像从前那样待她!”
  耿侍郎轻轻一笑,让仆婢们退下,低声说:“母亲,我和她没有圆房。”
  张夫人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登时晕得厉害,差点没站住,好久才睁开眼,说:“那、你打算怎么办?”


第109章 想着朕
  “孩子不能留。”耿侍郎说着; 先陪张夫人回她的卧房; 自己去找出准备了许久的落胎药; 让随从煎了捧过来。
  独孤若水还没睡下; 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帮孟家在帝都稳住脚跟; 怎么让孟婉娘走到唐见渊面前。
  没想到兜兜转转; 当初独孤家坏了孟家的事,如今还是得自己为两人婚事操心。
  门口突然被打开; 耿侍郎面色铁青; 捧着一碗药进来。
  秋蝉和秋羽立刻明白了那是什么; 护住独孤若水:“小姐……”
  独孤若水看着耿侍郎; 冷笑一声,说:“变脸变得可真快啊。”
  耿侍郎没有答她,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可怪不了他!当初他真心待她; 是她一直把耿家人的脸面踩在脚下践踏!
  她活该!
  独孤若水知道没有回旋的余地,对侍女们说:“起开!”
  两人犹豫着; 在她第二次下令后; 终于站起身,让耿侍郎来到独孤若水面前。
  独孤若水伸手去接药碗; 耿侍郎却不想给她尊严; 一手掐住她下巴; 一手把药灌了下去!
  喝完了药,独孤若水不顾喉咙被烫得发痛,用通红的双眼盯着他; 冷笑道:“正好,这孩子我也不想要!”
  耿侍郎依旧没有说话,大步走出房门,对守在门外的两名家仆说:“看住她,她要是死了,对耿家名声不好。”
  “是。”
  独孤家刚倒台,独孤若水就被休弃或者死掉,怎么说都会让人嚼耿家的舌头。不过独孤若水肚子里的孩子,耿侍郎自有他的说法——独孤若水悲伤过度,忧郁成疾,孩子小产了。
  这倒是很说得过去,对耿家的名声也没有任何影响。
  很快,独孤若水腹部一阵阵地坠痛,浑身冰冷,似有温热的血流出来,把秋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