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画风不对-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皇后都这么说了,那些想吹捧诚王妃的男人也只有遗憾放弃了。


第44章 
  白萌最开始不擅长这些笔杆子的东西,但有了领地之后,被逼着学会了怎么用笔杆子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了统治者,总要学些“蛊惑”的手段。
  换了一个世界,换了一个时代,引导舆论之事,白萌还是驾轻就熟。
  卿昱看着有趣,让白萌多写一点,弄一个当代女四书出来。
  白萌轻飘飘的瞪了他一眼:“若不是为了帮你欺负诚王妃,我至于写这些有的没有的东西吗?我现在忙得很,没空。”
  卿昱摸了摸鼻子,表面上放弃了这个想法,实际上心里还是继续琢磨着怎么让白萌写书。
  他已经认定了功德对白萌有用,著书指导天下妇女行为这种事肯定有很大的功德,怎么也要磨着白萌同意。
  不过现在白萌的确忙碌,卿昱暂时将这个念头押后。
  “仲将军已经在京郊大营休整,明日朕要出城迎接。萌萌要不要和朕一起出城门迎接?”卿昱问道。
  白萌问道:“你的大臣同意?”
  皇后随皇帝出城迎接大军归来并非没有先例,前两代皇后都是有此殊荣的。只是后来皇后不再参与政事,幽居深宫,这些“抛头露面”的事就很少见了。
  卿昱道:“若不是萌萌你号召全国女子捐钱捐物,哪有大承此次的胜利?你理应代表大承女子,接受大军谢意。”
  白萌笑道:“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卿昱得意笑道:“去吧?”
  白萌点头。都这么说了,为了这个象征意义,她肯定得去的。
  大军凯旋当日,白萌头戴金龙翠凤冠凤冠,额间系珍珠抹额,脸上粘贴着珠翠做的额花面饰,耳朵挂着垂珠耳坠。她身穿华丽翟衣,腰部束着的副带、大带、革带上悬挂着玉佩小绶,身后系着大绶。全套繁琐礼服穿上,可是折腾人。
  卿昱也不例外,他也身着麻烦程度不比白萌弱的皇帝冕服,以表示对大军的看重。只是他不需要像白萌那样头上脸上装饰那么多东西,因此比白萌早一些结束,然后非常坏心眼的坐在一旁看白萌忙,还要上去添乱。
  白萌无奈:“陛下,求你心疼心疼我,一直当衣服首饰架子我不累吗?”
  卿昱秒怂,乖乖端坐等白萌梳妆打扮完毕。
  白萌扶着沉重的头冠,问道:“这凤冠好看是好看,就是麻烦了些。你头上的冠冕重吗?”
  卿昱摇晃了一下脑袋,冠冕前后两侧玉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重。登基时仪式太长,我脖子都疼了。”
  皇帝冕服是在重大仪式场合才会穿戴,比如最初登基的时候,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的时候,以及正旦、冬至、圣节、册拜等时候。
  迎接大军凯旋本不属于这些场合,但是对鞑靼的胜利意义非凡,卿昱和朝臣商量之后,决定按照最高规格的仪式来办。因此皇后穿礼服,皇帝穿冕服,来迎接这群从北疆归来的将士。
  白萌牵起卿昱的手,道:“走吧,快点结束,不然你脖子又得疼了。”
  卿昱点头,玉帘又发出清脆响声。
  卿昱好似觉得这挺有趣,脑袋前后左右晃了一圈,结果玉帘打了脸,惨兮兮的看向白萌。
  白萌捏了捏卿昱的手,道:“傻乎乎的。快走了。”
  卿昱嘴上嘀咕着“哪里蠢了”,耳根却红透了。好吧,他自己也觉得刚才那动作很蠢。
  ————————————————————
  京城中早就清场开道,帝后二人乘坐銮车来到城门口,和文武百官一起,等候大军入京。
  很快,在京郊大营休整完毕,将盔甲擦得透亮的大军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白萌眼皮子跳了跳。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军队气势还挺强的,让她差点条件反射竖起防御。
  她眼角飞快的扫了一眼周围,看着周围人皆露出感叹感动的神色,她也跟着露出同样激动万分的神色。
  卿昱抓着袖口的手都在微微颤抖,若不是顾着帝王之仪,他定已经迎了上去。
  仲存在快到城门口的时候,就已经下马。待看到皇帝的时候,他一直担忧功高盖主的沉重的心舒缓了一阵,甚至还有些感动。
  仲存知道帝后和文武百官这身服装的含义,知道了皇帝对他功绩的赞扬,这一瞬间,他生出了为皇帝马革裹尸,也心甘情愿的冲动。
  虽然这冲动很快就被理智压了下去,他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告老乞退。但这感动的痕迹已经留在了心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的是什么?除了保家卫国之外,就是回报帝王的伯乐之恩。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这个时代人的共识。
  仲存心中百味繁杂,其他将士们则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他们在仲存的带领下,对着卿昱跪下。
  仲存道:“陛下,幸不辱命!”
  将士们合道:“幸不辱命!”
  众多将士声音集合,响亮如洪钟,震人心神。
  卿昱本来就容易感性,他眼眶当即一红,不顾什么帝王仪态,上前将仲存扶住,道:“将军多礼……朕、朕才是……”
  卿昱本来想顺着说幸不辱命,护住了后方。但这话怎能从他口中说出来,白萌立刻握住了卿昱的小臂,装作一同扶着仲存,手底下用了一丁点力。
  就这一丁点力,卿昱的红眼眶瞬间正常,不过眼泪是真的要出来了。
  “将军快起来吧。”白萌轻声道。
  帝后都来扶他,仲存诚惶诚恐的站起来。
  太监这才喊道:“众将士平身。”
  白萌微笑的看了卿昱一眼,卿昱忙把眼泪憋了回去,按照提前预定好的流程,继续走下面的仪式。
  卿昱给众将士敬了酒,说了些鼓励的话之后,文武百官和将士便要从城门口入京,沿着早就清理好的街道,走进皇宫,接受册封奖赏。
  大军停在京郊大营,这次跟随入京的都是有功之臣。
  帝后坐车,文武百官和将士们都骑马,三个队伍分别是帝后仪仗队、文武百官和重头戏的回京将领。
  虽然隔着文武百官,但帝后在銮车中,仍旧听到京中百姓因北疆将士入京而发出的欢呼声。
  白萌撩开帘子往外看,两边人群在他们銮车走过时是跪着的,待帝后仪仗走过之后,百姓们就站起来欢呼。有些百姓手中还提着放满鲜花水果的篮子,还有些女子拎着一怀抱手帕荷包。
  这些难道都要往将士们身上砸?
  鲜花也罢,这水果……罢了罢了,都是百姓表示敬意和喜意,将士们便是被砸了,也只会高兴吧。
  卿昱撩开玉帘,将自己委屈的表情露出来:“萌萌,你捏疼朕了,朕的手臂肯定青了。”
  白萌伸手捏了捏卿昱的鼻子,道:“你还好意思说?我若不制止你,你看你要说出什么话来?那是你能在那里说的话吗?”
  卿昱放下玉帘,把自己的脸遮住,道:“好吧好吧,都是朕的错。可是朕的胳膊青了。”
  白萌叹了口气,将卿昱的胳膊拉到自己身前,轻轻捏着。卿昱露出满意的笑容。
  “萌萌,百姓的欢呼声真好听。怪不得许多皇帝都好大喜功。被这些百姓的欢呼声簇拥着,真的很高兴。”卿昱道。
  白萌道:“明弈喜欢,以后多为百姓做实事,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欢呼声。”
  卿昱道:“朕当然知道。理是这个理,只是不知道朕做不做得好。”
  白萌笑道:“做不做得到,明弈都是皇帝陛下。你做不到,就没人做得到了。”
  卿昱想了想,抱怨道:“萌萌你很苛刻。朕知道,朕会努力。”
  说完,他还捏了一下拳头。
  白萌看着卿昱,忍不住笑意更深。
  她的视线又飘到车窗外。
  欢呼声啊,她很久没听见了。
  这时候,突然有点想念那个时代,那个世界,那些会为了她的胜利归来欢呼的民众。只是那时候,他们不是为了什么国家荣誉感,而是为了生死存亡。
  国家,人民,对白萌而言,真是一个新颖有趣的话题。她这辈子,不知道能不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和魅力。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日,她也会真心为这个国家欢呼雀跃。
  ————————————————————————
  入宫之后,白萌还要陪着卿昱,将整个册封仪式走完。
  这些都是事先已经商议好的,卿昱只需要高坐龙椅上,等候太监将早已经写好的册封圣旨念完即可。
  虽然早就知道仲存会告老,但对他的册封还是先要必须的,之后再慢慢就这件事讨价还价。
  有退意,或者对册封不满的将士,也不会当即给皇帝难堪,只会之后私下慢慢周旋。
  册封之后是宫宴,白萌担心这些将士们吃不饱,又觉得春寒料峭,食物恐端上来就凉透了,便上的是一人一口小火锅。
  每桌都陪了宫人,给这群不一定会认识熟透的食材长什么样的文武百官们烫菜。
  白萌本以为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火锅,没想到用于宫宴还是第一次。不过现在宫里是她一言堂,她说要这么办,就这么办了。
  火锅,这里的人都吃过。大雪纷飞的时候,三两好友聚在火锅旁,涮着切得薄薄的肉片,或者时鲜的蔬菜,蘸着自家调制的蘸料,再配上一壶暖过的酒,这也是冬日雅趣之一。
  只是他们没想到,居然在宫宴上,也能吃到火锅。
  将士们更没想到。
  便是没来过宫宴的人,也早就打听好了,这宫宴没什么可吃的。有能吃的,端上来也已经凉了。他们在边疆寒苦,凉了的东西也能吃。但其他人不吃,他们胡吃海喝,恐有些丢脸。
  所以他们都提前吃饱了肚子,免得在宫宴上肚子饿得咕咕叫。
  没想到……这好像和打听的不一样?
  看着锅里咕噜咕噜开着的高汤,闻着那不知道用什么食材熬出来的极其鲜美的味道,将士们面面相觑。
  糟糕,好似又有些饿了。
  仲存眼皮子跳了跳,装作无意的对身边兵部尚书李莞道:“今年的宫宴,还真是有些不一般。”
  李莞拒绝了宫人的伺候帮忙,自己夹了一筷子羊肉卷放入乳白色的汤汁中,道:“因为有皇后了嘛。你家不也是娶了媳妇之后,日子才好过?”
  仲存眼皮子跳了跳。他母亲早逝,一帮大老爷们自己处理内院的事,是没那么精致,的确是他讨了媳妇之后生活才越来越好。但……别告诉他,皇帝家也这样?
  “有什么奇怪的吗?”李莞笑道,“自从帝后大婚之后,咱们当臣子的在留宿宫里的时候,也舒坦不少。皇后节俭,不喜欢那些虚的。你敢想象?上次咱们在宫里,居然吃的是羊肉汤面?热腾腾的汤面,羊肉随便加。味道太好了,有几个同僚还不小心吃得有点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仲存干笑:“味道有那么好?”
  李莞道:“确实好。回去之后我想了许久,让府中的厨子试着做了好几次,就是没宫里那个味道。以前也没听过宫里谁羊肉汤做得特别好,恐怕是皇后陪嫁的方子。”
  仲存不知道李莞怎么突然就八卦到这个地方了。他见其他大臣都淡定的吃火锅,自己也不再端着,倒了一盘羊肉进去煮。
  其他将士也跟着稍稍放开了。他们这群从边疆回来的粗汉子们,学不来文臣那一片一片烫肉的风雅,还是一盘一盘的煮吧。
  “皇后?若我没记错,皇后姓白……那白家能有什么方子?”仲存道,“难道是荣王府?”
  “怎么不能是荣王府。皇后从小在荣王府长大,荣王府又没有其他女儿孙女,她就是荣王府的掌上明珠。再加上她母亲的嫁妆,她有什么好东西都是正常的。”李莞夸赞道,“这倒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皇后真的贤惠,还是福星。你回来之前应该也听说了些。若不是皇后,你以为你还能凯旋?你在边疆吃的穿的,都是皇后捐了自己所有嫁妆银子,号召天下女眷给你们凑的。我媳妇都带着家里丫鬟给你们缝了好多衣服,啧。”
  李莞脸上露出明显的吃醋表情。他媳妇亲手缝制的衣服,居然被其他臭男人穿了,简直不高兴。
  仲存喃喃道:“这个我当然知道。”
  边疆还立着功德碑呢。将士们知道哪些军备物资的来历的时候,一个个泣不成声,士气空前高涨。
  “皇后还真捐了所有嫁妆银子?”仲存还有些不信。
  李莞道:“皇后的嫁妆单子是会念出来的,至少念出来的嫁妆银子,都捐了。你说这皇后傻不傻?”
  便是有不在嫁妆单子上的私产,那也不可能超得过嫁妆单子上的数。毕竟皇后的嫁妆单子也是炫耀财力,表示底气的一部分。
  仲存喝了一口温酒,道:“傻,真傻。”
  “皇后节俭,贤惠,体贴,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她也能为我们着想。荣王府教得好。”李莞叹气,“皇后更是有福之人,她入宫之后,太后自己把自己弄成了残废,诚王被降爵,右丞相叛国被斩,左丞相马上会自请告老,现在是陛下的一言堂。无论是宫里想对帝后不利的刁奴,还是之前鞑靼的刺客,都受了天谴,自寻死路。”
  虽然这些都是朝堂上要压下去的事,但仲存早就打听过了,所以心里并不惊讶。只是他以为这是皇帝蛰伏后的爆发,谁知道,这居然和皇后还有关系?
  民间传闻皇后乃是有德有福,天生凤命之人。他还以为是白家或者荣王府故意传出来给皇后贴金的,难道是真事?
  “今年终于有了春雪,缓解了春旱。北疆也大胜得归。”一旁新任户部尚书,原本户部侍郎曾行道,“天佑大承。”
  曾行虽然没说皇后什么好话,但他特意点明了今年,显然也是意有所指。
  仲存开始往嘴里塞肉,好弥补他死掉的脑细胞。
  这皇后,还真有些神异?嗯,肉挺好吃的。比他在北疆吃到的火锅好吃多了。不愧是宫里的火锅。
  “今年陛下还有大动作。”李莞提点道,“这大动作是陛下私下召集大臣商议的,还未公开,恐怕你也不知道。不过这是好事。陛下如果让你接手,你可一定要答应。”
  曾行在听了李莞的话,之后,却沉着脸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李莞得意的勾起嘴角,继续神秘兮兮对仲存道:“别理他们这些文臣,他们心里酸着。”
  曾行冷漠脸:“呵呵。”
  李莞笑得更得意了。
  仲存一头雾水。到底有什么机密的事情自己没有打听道?有什么事,能让这两至交好友露出好似绝交了的表情?
  不过虽然好似绝交,这两人一会儿就继续低声聊天,之前的隔阂好似做戏似的。
  仲存也懒得理这两竹马好友了。他继续喝酒吃肉,等着其他朝臣来敬酒。
  在敬酒的时候,他发现,身居高位的大臣,文臣都笑得跟牙疼似的,武官都笑得一脸喜气。按理说,打败鞑靼这么大的功劳,便是看不顺眼武官的文臣们,也不该露出这种表情才是。
  仲存心想,肯定和刚李莞所说的事有关吧?
  他还真忍不住好奇了。
  同时,仲存也看到了朝堂中少了许多老面孔,多了许多新面孔。
  仲存早就知道朝堂被清洗了一遍之事,据说那些人多以贪污受贿玩忽职守而被皇帝斩落下马。但仲存不觉得这些简单的罪名是皇帝发怒的原因。他以为,这肯定是皇帝在排除异己。
  但现在看朝堂中剩下的大臣,有许多和那些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不但没有受牵连,也似乎对那些人的遭遇并无同情之意,虽有愤慨,那愤慨也是针对被责罚的人,而不是他们所受到的遭遇。
  甚至有几个人在提及这些人的时候,颇有些罪名太轻的意思。
  仲存更加疑惑了。
  虽然很多大臣都因为贪污落马,但明白人都知道,他们绝不是因为贪污才被皇帝处理。
  这些人的贪污没有造成太大民怨之前,皇帝才懒得管这些小事。
  至少大承的帝王,还没有在贪污这个问题上对大臣太苛刻。
  如果是因为站错队或者是之前对皇帝不敬,被处理掉的大臣曾经好友应该不是这幅态度才是。
  便是有些人见风使舵,可这其中有些人是真的正直之人,不会因为好友被杀就急忙撇清关系。
  何况,这不是撇清关系,而是一副羞于认识,恨不得将其再杀一次的恨意。
  仲存有点懵,他觉得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打听。
  不过很快,他就不需要打听了。
  皇帝单独召见他。
  仲存微醺的醉意立刻清醒,比没喝酒之前还清醒。
  “公公,陛下有何事召见微臣?”仲存立刻塞了一锭银子给内侍。
  内侍笑着推脱,道:“镇北侯的银子,洒家可不敢要,镇北侯可别折煞洒家。镇北侯是有功之臣,陛下召见镇北侯,当然是为了赏赐。”
  仲存见内侍的表情不似作伪,心里稍稍安定一些。
  他的确现在是大功之臣,便是之后会被猜忌,那也是之后的事。仲存唾弃自己,是被刚才的胡思乱想吓到了。
  大臣们在大殿前广场露天搭着的棚子下吃饭,皇帝则在殿内吃饭。但内侍带仲存去的却不是殿内,而是大殿后的暖阁书房中。据说皇帝累了,早早离开宴席,正在暖阁休息。
  仲存进了暖阁,暖阁之中除了帝后之外,还有荣王。
  仲存曾经和荣王并肩作战过,只是之后为了不被先帝猜忌,两人装作闹翻,然后很多年没有联系。
  荣王见了仲存,得意洋洋对着白萌道:“萌儿,这是你外祖父的好兄弟!”
  仲存嘴角一抽。你当着皇帝的面叫你外孙女的乳名真的好吗?!


第45章 
  荣王忽视了仲存无语的神色,开始跟白萌谈及他和仲存的革命友谊,以及他和仲存为了逃避先帝猜忌,故意争吵的细节。
  仲存被晾到一旁,低下的头上额角青筋暴绽,双手在袖子里捏得咯吱咯吱想,很想冲上去打自己曾经的老伙计鼻子一拳,揍得他满地找牙。
  这次不是装绝交,是真的绝交,绝交!
  白萌体贴的亲自给荣王添茶倒水,荣王润了润嗓子,满意道:“陛下啊,怀志很能干的,别看他头发花白了,但他老当益壮,绝对能担此重任!”
  卿昱忍笑,强装正经道:“既然王叔都这么说了,朕肯定是相信王叔的。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仲存:“……”你们在说什么?什么就这么定了?能不能先告诉我前因后果,问问我的意见?
  荣王高兴道:“怀志,快快快,还不快谢恩!”
  仲存:“……”我现在很后悔认识你,更后悔在战场上救了你!
  白萌以袖掩嘴整了整脸色,把笑意忍下去,道:“陛下,外祖父,你们看镇北侯一头雾水的样子,还是先给镇北侯讲讲是何事吧?”
  仲存顿时对皇后好感度爆棚。他心想怪不得朝臣对皇后赞不绝口,他出宫后也要对皇后赞不绝口!荣王府难得出了个正常人!这一定是荣王妃教得好!
  仲存苦笑道:“微臣真是糊涂了,不知陛下吩咐何事?”
  卿昱不高兴的看了白萌一眼。他准备忽悠着仲存直接答应下来,怎么能拆他的台呢。
  白萌温柔的看了他一眼,卿昱乖乖收回视线,正襟危坐道:“是这样的,朕准备开设培养将才的武学堂,想请镇北侯坐镇武学国子监……嗯,就叫国武监好了。”
  白萌很想扶额。小皇帝是个取名废啊。
  其他人倒没有觉得卿昱取名有什么问题。荣王给仲存使眼色,让他立刻答应下来,仲存则陷入沉思中。
  卿昱道:“给镇北侯赐座。”
  好吧,他就知道仲存肯定会犹豫。算了,还是给他思考的时间吧。
  仲存谢过之后,默默垂首坐着。
  他知道现在他应该立刻做出决定,但是他心中实在很是犹豫。
  仲存明白国武监的建立,能极大的提高大承武将的凝聚力和质量,对大承是有利的,对武官而言,也是有利的。
  虽然武将多父子传承,可也会遇到虎父犬子,或者儿子对习武不感兴趣,甚至自己家需要转变类型的时候。作为武将,自己心血就这么带进坟墓,不难受是不可能的。只是无论教授徒弟,还是著书立说,都有些给自己拉拢人脉的感觉。文臣可以桃李满天下,但武将拉帮结派,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皇帝为什么重文轻武?还不是因为兵权重要。俗话说,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可武将拥兵自立的太多了。
  若是武将连成了一片,哪个皇帝坐得住?
  不知道皇帝为何要如此改革,仲存实在是不敢趟这浑水。
  即使现在皇帝不猜忌,不代表以后不猜忌。就像是荣王,当年先帝信任他的时候,他堪比并肩王。最后呢?还不是要用委屈自己闺女婚事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屈服,并且从此远离朝堂,远离他最爱的战场。荣王世子更是郁郁不得志。
  “陛下,老臣年迈,实担不得此重任。”最终,仲存还是拱手推辞。
  都这么大年纪了,理想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平安。
  卿昱叹了口气。他就知道,不会那么容易。
  他不由自主幽怨的瞟了白萌一眼,心想若不是萌萌拦着,他刚才就已经和荣王一唱一和赶鸭子上架了。
  白萌又温柔的看了他一眼,卿昱再次收回视线,正襟危坐。
  “朕知道镇北侯年纪大了,又与家人分离多年。现在北疆暂稳,也该年轻人出力。”卿昱道,“镇北侯的忧虑,朕也知道。只是这个位置,没有比镇北侯更适合的了。”
  荣王挥了挥手,表示皇帝这么委婉太磨叽了,他道:“老伙计,本王就直说了吧。你家除了你都没在军队混,你便是教导出了一大批将领又如何?等你死了不就什么都没有了?你以为你那些已经弃武从文的儿子侄子们会因为你培养了一大群将领就一拍脑袋跑去领军?他们会领吗?”
  卿昱和白萌同时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这小夫妻两觉得,出了宫门,估计荣王会被镇北侯揍。
  荣王已经在家赋闲多年,不比镇北侯还一直在战场厮杀,这次荣王肯定会被镇北侯揍得满地找牙。
  仲存现在就想站起来,拎着屁股底下的凳子,反手给荣王就是一下。
  这人怎么说话呢?什么死啊死的?你才去死呢!理是这个理,但话能这么说吗?!
  好吧好吧,仲存也想明白了,正是因为皇帝有这样的顾虑,又想培养将才,这个位置的确他最合适。但是他还是想拿出他的两米长柄大刀,给荣王一个透心凉!
  “本宫是真的相信外祖父和镇北侯交情很好了。”白萌打圆场道,“镇北侯辛苦了。”
  荣王乐呵呵道:“他辛苦什么,本王都不辛苦。”
  仲存:“……”
  这个人还要不要脸了?!以前在战场的时候,这人就喜欢横冲直撞,自己苦哈哈的跟在他后面善后,经常被他坑得一脸血。现在下了战场十几年了,又给他挖坑跳?自己是上辈子欠了他吗?!
  他居然还好意思厚颜无耻的说”不辛苦”?!
  仲存皮笑肉不笑道:“荣王的确是一点都不辛苦的。”辛苦的是老子!一直是老子!
  荣王乐呵呵道:“看吧?”
  仲存:看个屁啊!
  卿昱和白萌同时生出不忍直视的感觉。
  镇北侯……真的是辛苦了。
  卿昱憋笑:“国武监,王叔也会兼任夫子,到时候镇北侯和王叔又可以共事了,真是善哉。”
  荣王点头:“当然,没问题。”
  仲存很想摇头:不,我觉得问题很大!我有话要说!你们听我说啊!
  然而他的老伙计继续拆台:“就这么定了吧。老仲啊,反正你再怎么想躲懒,最后陛下还是会一直磨到你同意为止。所以何必废那么多闲工夫呢?爽快点,陛下对你印象也好点。”
  仲存:“……”我反手就是一凳子砸得你满脸血!
  仲存站起来苦笑着对卿昱跪下磕头道:“微臣……愿尽微薄之力。”
  卿昱憋着笑让仲存起身坐好,将已经和白萌、朝臣商议润色过的关于建立国武监和武科改革方案拿给了仲存:“朕只是纸上谈兵,希望镇北侯多提些意见。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镇北侯多尽心了。”
  仲存保持着苦笑双手接过那一叠方案,宫人给仲存端来了茶,让他边喝茶边慢慢看。
  仲存看着看着,就陷入了沉思。
  武科自科举诞生之时就已经有了。只是因为各朝帝王在统治稳固之后,都会打压武将的缘故,因此武科的人才质量越来越低。稍稍有些文化的人,都会选择文科。
  各朝各代有心改革,想让文科和武科的人才交叉考试,但根子上不改变,人又不是傻的。
  到后来,武科中文试只剩下默写武经七书,仍旧有大部分考生过不了。别说默写不出,甚至连字都写不全。
  前代还有文人写文章讽刺过武科群魔乱舞。
  武科考生质量太低让有才之士更加鄙视武科,因此来参加武科考试的人更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卿昱和白萌商量之后,不指望能发个政令就让天下才子蜂拥参加武科,也不指望他们有这个闲心自己选择考两门,便定下了武科是“再教育”的基调。
  即,武官上任的时候,必须得到相应的武科的“级别称号”。便是军功晋升的人,也得先去培训,通过考试之后才能上任。
  武科从下到上考试的阀门并没有关闭,考试内容也更加严格,宁缺勿滥,考不上就一个都别推选来。国武监将重点转移到对官员的再教育。
  同样,武科出身的人要进文官行列,也需要进行相关部门的考试。
  便是皇帝急着要安插谁,可以先上任,但只是“代”。什么时候通过考试,什么时候转正,如果一年未转正,就换人。
  白萌低头喝茶。
  这些改革内容其实是白萌从后世职业教育和部门入职考试中演化而来的。这其中肯定有很多猫腻,也有许多粗糙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已经提供了一个理念和雏形,引导着官员们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学个四书五经就够了。
  若是朝臣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激烈反对。特别是一些文人,他们认为四书五经是高贵的,学透了就什么都不用学了,一切改革都是错误的。前朝有人想将帖经明经等死记硬背,对治国完全无用的科目改成策论律例等,被文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那些激烈反对的文人中不乏栋梁之才,只是他们太尊古,无法接受“老祖宗”的东西被更改。
  他们并不会去想,老祖宗留下的那些东西最初在出现的时候也是新东西。
  古人可以创新,为何现在的人不可以?
  于是白萌和卿昱商量之后,偷换概念,借由文武大臣之间天生的隔阂和竞争意识,改成只有文科武科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