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田地要房子自己去买,本官又不是你爹,关本官p事。”知县毫不犹豫的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华国上下官员个个都学会了胡灵珊的粗暴粗鲁。

    “我们到了这里,官老爷就要管我们的吃住,管我们的田地!”憨厚青年继续叫道。

    “你丫的那个嘎啦冒出来的,要吃住要田地自己去买,县里自然有交易所,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普天之下,就没有官府白送你田地的道理。”知县继续冷笑。

    “我没念过书,没文化,听不懂你说的什么交易所,我就知道,官老爷不给我们活路,就是不行!”憨厚青年愤怒的大叫,回头问其余人,“我说的对不对?”

    立刻有几百人一齐大叫:“对!官老爷不给我们活路!”

    “不给活路,谁请你们来华国了?以为来了华国,还能不守华国的规矩,想干嘛就干嘛?做梦!”知县道。

    “大人,我们愿意出钱买地,但是他们不卖我们。”有人说道,“你要主持公道啊。”

    “笑话,别人不愿意卖,凭什么要强买,本官的公道,就是买卖自由,官府绝不干涉。”知县道。

    “这是不给我们活路了!”几百人纷纷鼓噪。

    “立刻回到移民营,否则本官就要把你们法办。”知县怒喝道。

    躲在后面的孙远微笑,等了许久了,终于等到这一刻,站出来,大声道:“这是要官逼民反吗?”

    知县点头,这是领头的了,说道:“开枪!”

    “砰砰砰砰砰!”

    孙远挂,几百个站在前头的人挂。

    上万移民哭叫着四处奔逃,这才发现,除了眼前知县带领的几百人,早有几百人四周守住了要害地形,将上万人围在移民营地中。

    “砰砰砰!”

    想要逃出营地的人全挂。

    剩余的人惊慌的痛哭着,挤作一团,瑟瑟发抖。

    “十抽一,当场杀了。”知县冷冷的道。

    一个个的人被揪出来,当场杀了。

    移民营血流遍地。

    “每一批都要这么搞一次,真是杀不完的刁民。”军队的领头冷笑着道。

    附近的知县也是冷笑,皇上说的对,穷山恶水出刁民。

    总有人以为穷就是正义,穷就可以不*律不讲道理,穷就是别人必须白给吃白给穿白送房子白送老婆,穷就可以闹事受招安,穷就是富人必须由得他闹,穷就是做一切事情都一定要占便宜。

    可惜,胡灵珊不信这一套,华国不信这一套。

    官法如炉,从来不是慈善。

    “再等三个月,他们都懂得守规矩了,就可以送到澳大利亚去了。”知县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皱眉道。

    华国移民澳大利亚,有着严格的步骤和标准。

    所有流民送到澳大利亚前,都必须接受半年的煎熬,所有在这个时间蹦出来闹事的,都会被直接杀了,杀得一两批,这些以为人多就可以闹事,穷就可以闹事的人,就会懂得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次序。

    “宁可多花点时间,不能把刺头送到宋教仁大人那里。”军队的领头提醒道。

    澳大利亚太远了,没有海军,完全靠德国公海舰队友情协助的华国,根本无力对澳大利亚进行军事进攻。

    宋教仁带人移民蚕食澳大利亚,没有军队,甚至缺少武器,对华国移民的控制,全靠华夏人莫名其妙的民族团结精神,简直薄弱的不要不要的,要是时不时蹦出几个胸怀大志,想当老大,想融入澳大利亚,带人投靠了澳大利亚总督,或者干脆自立山头,那华国的乐子就大了。

    “放心,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知县平静的道。

    为了华国和平吞并澳大利亚的大计,杀多少人,都在所不惜。

    会不会把稍微有点血性的华夏人都给杀光了,移民澳大利亚的都是一些把手笼在袖子里的麻木满清辫子遗民?

    很有可能。

    勇敢和贪婪,上进心和野望,个人利益和感恩之心,从来不是可以清清楚楚的区分的。

    但胡灵珊不在乎这些人麻木和懦弱。

    她只要人口,只要移民,只要走出去。

    当怀着怯懦的心,惊慌的被迫移民澳大利亚的华夏人,人口从几千人,到几万人,到几十万人,到几百万人,在1910年总人口只有400w的澳大利亚,占有越来越重,乃至绝对人口比重的时候,老实巴交的,不敢和洋人据理力争的华夏人,就会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些人会不会怀念华夏,或者憎恨带着屠刀强制迁移他们的胡灵珊,胡灵珊毫不在意。

    华夏距离澳大利亚很远,但是,欧美距离澳大利亚更远。

    只要华夏人和平演变或者暴力占领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成为华国的殖民地,或共君国,或敌对国,胡灵珊完全无所谓。

    华夏人得到768w平方公里的空间,比任何个人感情,比任何个人荣辱,都重要千万倍。

    ……

    杭州。

    胡灵嘉愁眉苦脸,林徽因哈哈大笑。

    学校组织诗社,林徽因随随便便就作诗无数,胡灵嘉笔头都是牙印,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胡灵嘉悲愤,大家都是学物理化学的,都没学四书五经,凭毛林徽因出口成诗?

    太不科学了,根本是开挂。

    “姐姐,给我写首诗,明天要用。”胡灵嘉满地打滚。

    胡灵珊面如土色,诗词?

    上辈子打打杀杀,砍人多过念诗,这辈子还是打打杀杀,砍人多过念诗。

    胡博超哈哈大笑:“求我啊,求我啊,我最容易求了。”

    胡灵嘉不屑一顾,老胡家有文化的人,怎么排都排不到奸商胡老大,别以为顶着大儒的牌子,就真的诗词歌赋,张口就来了。

    “大伯伯不会写诗,可是,大伯伯有准备啊。”胡博超洋洋得意,从屋子里翻出几张纸片。

    “做生意不容易啊,什么场合都会遇到,要是忽然有个客人要吟诗作对,总不能装死吧?”胡博超感慨万分,当年真是不容易啊,吃个饭都要找穷秀才买诗词后备。

    胡灵嘉欢呼着抢夺纸片,又嫌弃:“都没有什么气魄啊,果然是酸秀才写的。”

    气魄?

    胡博超大笑,古往今来,诗词要优美不容易,要气魄,却是最最容易的了。

    林徽因鄙夷:“气魄是诗人心胸的写照,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写不出气魄大的诗词。”

    不信?

    胡博超张口就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某个长得很丑的秀才写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泥潭皆不见;前消后继不断飞,终叫河山颜色变!”打油诗也能有气魄。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某个小县城的派出所的文员写的。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某个只认识几个字的农民写的。

    “收拾残破废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月夜偷看击剑晚,星晨风送马蹄轻。”某个小城驿卒写的。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某个卖过红枣的捕快写的。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某个4次落榜,30岁还没考取童生的半文盲写的。

    “只恨苍天昏瞶瞶,欲凭赤手拯元元。”某个袜子打补丁的抠门家伙写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这个人有才,可惜仕途不顺。

    “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某个剃头店的招牌。

    “高竿百尺倚云浮,独泛仙槎傍斗牛。拱极众星为玉饵,悬空新月作银钩。拨开烟雾三千界,钓尽乾坤几万秋。”某看图说话。

    只是点了诗词天赋,从小被柏林大学的教授们,带上了物理化学的歪路,而不知道这些诗词出处的林徽因小姑娘震惊了。

    大儒,不愧是大儒!

    林徽因星星眼。

    胡博超鼻孔向天:“谁还敢说写诗最难的是气魄?”

    只要喝下几碗黄汤,忘记了官府的屠刀,要写几首气魄比天高比地广的诗词,实在是太容易了。

    吹牛说大话,谁不会啊。

    胡灵珊觉醒了:“一脚踢翻英吉利,一拳打爆美利坚,吞下太阳当小菜,醉卧银河……”

    咦,最后一句押韵是什么?

    胡灵嘉林徽因鄙视,押毛个韵,都救不了这首烂诗。

    胡灵珊大怒:“什么?这是华国皇帝胡灵珊大帝的诗词,气势磅礴,笑傲寰宇,你敢说烂?今天不准吃饭!”

    ……

    袁克定攻略河北的过程非常的顺利,除了第一座城市打了几枪,放了几炮,其余城市简直是传檄而定。

    “袁某一人之内连下21城,古往今来,有谁如袁某这般用兵如神?”袁克定看着各地主动投降的电报,哈哈大笑。

    21城?几个幕僚愣了半晌,瞥了一眼电报,恍然大悟,小小一个县城也是城啊。

    从华夏历史来说,号称连下数城的,都是这样的标准,袁克定完全是依据古礼,丝毫没有掺水。

    “将军威武霸气,犹如孙子再生,数万将士,数百万河北百姓,人人敬佩。”有机灵的幕僚恭敬的道。

    袁克定大笑。

    袁克定从小练武,等闲十几条大汉不能近身,但这里面的水分,作为少帅的他,还是清楚的。

    袁克定很谦虚的认为,论个人武勇,要是100分的标准,他应该是85分。但是讲军事战略,熟读某点小说的他,早已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不信?看攻略河北,在袁世凯决心出兵前,他早100次的提出过,攻占空虚的河北了。

    如今袁家坐拥河北之地,终于有了在乱世称王称霸的基业。

    袁克定笑着对自己说,不能心急,在训练出100w能征善战,忠心耿耿的士兵之前,万万不能狂妄自大。

    称帝?称毛个帝!

    拥有王霸之基的袁克定,忽然对此不屑一顾。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第一步,必须是洗脑!必须把河北千万百姓的忠心值刷到100。

    多少英雄豪杰倒在了争夺天下的道路上,都是因为没有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没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臣民。

    袁克定45°角望天,紧握双拳,坚决不做炮灰,坚决要做主角!

    “来人,传我将令!敢伤害河北百姓的,斩!

    我军入河北,对百姓必秋毫无犯,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我袁克定的军队,就是河北百姓的大救星,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山东。

    看着河北前方传来的电报,袁世凯愣了半天。

    “咦,这臭小子是开窍了?”

    还以为整天嚷着称帝称神的袁克定,会不识时务的大肆招摇,甚至玩一招陈桥兵变,袁世凯甚至安排了后手,只要袁克定敢胡来,立刻就会被身边的幕僚和军官们拿下,不想这孩子是长进了。

    “虎父无犬子,恭喜大人。”有官员笑着恭维。

    袁世凯抚须微笑,果然战争让男人成长。

    “先把济南到石家庄的铁路建立起来,要想富,先修路。”袁世凯笑着道。【注1】

    看胡灵珊的地盘就知道了,狭长的地盘内到处都是铁路,运人运货速度快得惊人。

    要是早几年胡灵珊有这种军国利器,只怕袁世凯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胡灵珊打下了整个山东。

    “是,已经开始联系了日本人,他们很快就能开始修建铁路。”官员们回答道。

    袁世凯微微摇头,本来满大清的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都抢着在大清修铁路,现在可好,英法美三国的人忽然之间就不见踪影,想修铁路,基本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只能选日本了。

    铁路修得哗啦啦的胡灵珊和德国人,傻瓜才会选呢。

    “动工的时候,老夫去搞个剪彩什么的,捧捧场。”袁世凯道,还怕铁路,讨厌铁路,以为铁路会坏了自己的风水,以为火车是洪水猛兽的人,河北和山东都有,必须亲自出面,保驾护航。

    “三日后就动工。”官员道。

    三日后,济南铁路动工仪式。

    几千人围着袁世凯热烈的鼓掌。

    袁世凯微笑,小声的问侍从:“怎么不见日本人?”

    侍从低声道:“不知道,刚才还在的,我去找找。”

    袁世凯摇头,本来出于礼仪,还想和日本工程师热烈握手,拍照留念的,这些日本人知趣的没有出现,更好,省的有人诽谤他投靠日本人。

    “吉时到!”

    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袁世凯微笑着拿起剪刀,动手剪断彩带。

    “轰!”剧烈的爆炸声中,袁世凯粉身碎骨。

 第79章 山东北部的劫难

    “进攻!”日本军官狞笑着下令。

    几百日本士兵从商船中涌出来,冲向威海炮台。

    “日本人?怎么回事?”炮台的守卫忽然看到一群日本兵进攻;大惊失色。

    “张头;怎么办?”炮台的大炮对着海面,对于陆地大后方;却只有简单的工事。

    “不想死的,就跟我跑!”张头恶狠狠的道,带头转身就逃。

    “可是……”有士兵犹豫,日本兵只有几百人,要是依托简单的工事抵抗;未必不能拖延到近在咫尺的城市驻军的救援。

    “可是什么,快跑!”有人推了一把那个犹豫的士兵,领头的都跑了;大伙都跑了;留下一个人送死?

    那个犹豫的士兵急急忙忙的追赶逃跑的队伍。

    “皇军必胜!”日本军人轻易的占领了炮台;大声的欢呼。

    日本军官大笑,就知道华夏人中孬种特别的多;竟然连抵抗都不敢:“通知司令部,我部已经顺利占领了炮台!”

    日军先遣部队司令部。

    “我军已经成功占领了威海港口;没有受到山东军队的反抗。”参谋报告。

    日军将军微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日清甲午战争告诉日本人,只要派区区几百人,甚至几十人上岸偷袭清人的炮台,清人立刻就会崩溃逃跑,别说抵抗了,连炸毁炮台中的大炮都不会做。

    “加快登陆速度,优先运输大炮,先锋部队不用停留,把炮台交给海军,继续进攻!”日军将军下令。

    ……

    “少帅,济南急电,袁大人被炸死了!”某个幕僚满头大汗的冲进屋子,大哭道。

    袁克定没反应过来,愣愣的,什么意思?

    “少帅,袁大人在火车站被炸死了!”幕僚再次道。

    袁克定身体一晃,附近的人急忙扶住他。

    “少帅!少帅!”

    惊呼声中,又是一个军官急急的冲了进来:“威海急电,日本人进攻威海,威海炮台失守,港口失守,至少10w日本军队登陆。”

    刚刚有些回神的袁克定,坚定地晕了过去。

    ……

    上海。

    “号外,号外!日本人进攻威海,袁世凯遇刺身亡!”

    听着报童叫卖声的常凯申愣了一下,袁世凯死了,日本人进攻威海?开什么玩笑!

    他抢过一份报纸,随手扔了一把铜子给报童,急急忙忙的看着新闻。

    《申报》强大的新闻来源,再次发挥了惊人的效率,仅仅隔了几个小时,便详细报告了袁世凯遇难的过程,以及10w日军攻占威海的消息。

    10w日军?

    常凯申冷笑,在日本上军校的他,自然知道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的详细,短短几个小时把10w军人,连同武器弹药,全部运送上岸,日本军队就是再厉害,也做不到。

    这10w的数量,只怕要大大的缩水。

    但袁世凯死了,敢于叫板胡灵珊的最后一个希望,是没了。

    常凯申只感到一股浓重的挫败感。

    “汤姆,美国本土有消息吗?”常凯申问道。

    自从胡灵珊取消了上海的租界,美国又和华国宣战,美国在上海是没有了公开的立足点,只有几个打着自由记者身份的美国人,租了几个民屋,偷偷的继续推动华夏民主进程的工作。

    汤姆摇头:“伙计,还是没有消息,不过,听法国同行们说,美国正在闹流感,死了些人,恐怕暂时顾不上东方了。”

    “袁世凯死了,只怕胡灵珊会立刻进攻山东北部。”没了老于军事的袁世凯,又被日本人突袭,山东北部定是人心惶惶,只要胡灵珊这个时候登高一呼,打着抵御外辱的口号,就能顺顺利利的占有整个山东北部。

    又得了地盘,又打了民族牌,简直是一举两得。

    汤姆玩弄着手里的钢笔,毫不在意的道:“在美国面前,不论是日本人还是华国人,都不堪一击。”

    常凯申细细的品味着,这句话中的毫不在意,冷的他发抖。

    “是,在美国面前,都不堪一击。”常凯申微笑着,平静的道,眼睛中,却丝毫没有笑意。

    ……

    杭州。

    胡灵珊愁眉苦脸。

    终于有美国的消息了,美国流感继续肆虐,2000w美国人已经进入了天堂。

    始作俑者脸色发白,完全没想到流感病毒的威力如此的巨大。

    从实验室的数据看,病毒完全不应该如此凶残啊,看来是因为各种原因,病毒变异了。

    汤飞凡用力擦汗,几乎颤抖着道:“会不会传染回华夏啊?”

    虽然在使用病毒后,胡灵珊就借口华美处于战争状态,下令断绝了与美国的一切往来,不允许美国人登陆华国,但这无法阻挡在美国感染了病毒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

    考虑到美国的卫生条件比华夏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要是“美国流感”病毒传回华夏,估计华夏说不定就灭族了,与华夏接壤,卫生条件也相仿的东南亚,恐怕也是不会有几个活人了。

    胡灵珊用力眨眼,这是一不小心,要灭了半个地球?

    尼玛!太让人激动了。

    汤飞凡掀桌,激动个毛!

    胡灵珊摊手,有时间掀桌,不如赶紧回实验室,研究疫苗或者治疗方式。

    汤飞凡气冲冲的离开,释放病毒邪魔的耻辱感和责任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以后一定只研究安全可控的项目,这种极有可能毁灭人类的项目,再也不能碰了。

    但是,什么才是绝对安全可控的呢?汤飞凡忽然有些茫然。

    研究火药的人,一定以为这是帮助人类征服自然;研究病毒的人,一定以为这是为了人类战胜病魔。

    科学就是在走钢丝,到达对岸,是造福人类,掉下钢丝,是毁灭世界。

    汤飞凡长叹,当年要是报考数学系就好了,不会有这种彷徨了,算错一个数字,拿橡皮擦擦就好。

    胡灵珊决定伟大的拯救亚洲一回。

    “急电慈禧,不想被美国流感干掉,就封锁所有港口;

    急电秋瑾,印度禁止任何太平洋对岸过来的船只登陆;

    急电莱因哈特·冯·舍尔上将,击沉任何从美洲大陆过来的船只。”

    胡灵珊叹气,考虑到东南亚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国,根本不会在意美国流感,只好让公海舰队伟大一把,连这些国家的海域也盯住了。

    但是,没有理由倒贴钱的帮助这些小国。

    “让外交部的人去吓唬一下那些小国,华国拯救了他们的小命,他们必须付出大笔银子感谢。”

    要是不给,就让公海舰队炮轰他们的港口!

    “让宣传部的人来一趟。”

    胡灵珊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屋外急促的脚步声响。

    “皇上,山东北部出大事了。”人还没进屋,陶成章就急急的叫道。

    日本人干掉袁世凯,攻打山东北部?

    胡灵珊莫名其妙。

    “日本人一直想要占领华夏,这是终于忍不住动手了?”有大臣揣测着道。

    胡灵珊睁大眼睛,有病啊,天津港现在连个守卫都没有,整个河北就像砧板上的肉,日本人要抢占华夏的花花江山,为毛不捡软柿子捏,偏要去打袁世凯的地盘。

    一屋子的华夏大臣同样不明所以,难道是日本人和袁世凯的个人恩怨?

    “报告!紧急消息。”有卫兵急急的道,“满清慈禧通电全华夏,日本人进攻满洲。”

    华国大臣们恍然大悟,这是要两头分进,夹攻东北啊。

    胡灵珊还是莫名其妙,日本人从天津登陆,还不是一样可以夹攻东北?

    “皇上,印度省急电,日本人攻打泰国。”

    满洲,山东北部,泰国,日本人同时在三个地方开辟战场。

    胡灵珊大惊失色,日本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怪不得一直想不明白,日本人为毛要干掉袁世凯,神经病的战略目标,根本不是正常人能揣测的啊。

    陶成章忽然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是什么这么熟悉呢?

    ……

    枪炮声震耳欲聋。

    一批批的日本士兵倒在满清军队的阵地前。

    “开炮!开炮!”日本陆军军官大声下令。

    “轰!”日军的炮弹准确的落到了满清军队的壕沟里,残肢和鲜血四溅。

    日本陆军军官大笑,让你们瞧瞧大日本皇军的厉害。

    炮火忽然停了。

    望远镜中,满清军队的战壕中,陆陆续续的钻出一些人。

    “八格牙路!为什么停止炮击!”陆军军官大骂。

    “炮兵部队询问,只有最后一个基数的炮弹,是否继续射击?”士兵报告。

    陆军军官大骂:“当然……不!”

    炮弹虽好,但是,那是钢铁,那是钱啊!大日本有勇敢的士兵,有勤劳的农民,就是没有钢铁!

    日本军队的炮弹,必须用在刀刃上,不能随随便便的用在炸壕沟里的田鼠!

    “组织敢死队,准备突击!”陆军军官抽出指挥刀大叫。

    日本军队进攻满洲,极其的不顺利,伤亡惨重,却并没有能够突破多少满清军队的防线。

    日本军官铁青了脸,打到了这个程度,谁都能看的出来,日本军队不可能轻易的占领东北了,清日战争将是一场血战。

    欧洲和华国如火如荼,当做至宝的防守万能理论,日本陆军省根本看不上眼。

    “只有懦夫,才鼓吹防守万能!大日本的武士,从来只有进攻进攻进攻!”

    陆军省的大佬们经常这么教训着那些提出学习防守万能的陆军参谋们。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陆军省对英法德欧洲大战,鄙视的不行,英国人法国人太废物,太怕死,换做勇敢的日本士兵,早作撕破了德国人的防线。

    这群从德国陆军学校毕业的年青人,把德国推崇的一切都当做宝贝,完全没有了甄别能力,连这种毫无武士荣誉感,毫无勇敢精神的乌龟流战术,都拼命的鼓吹,简直是黄皮白心,大日本帝国的耻辱。

    “不用担心满清人,他们根本没有战斗的勇气,在甲午战争,在朝鲜,满清人除了会逃,还会什么?”

    看到情报中,满清忽然疯狂的开始挖壕沟,日本陆军省的将军们大笑着道,仿佛击破满清的防线,只是弹指间的事。

    但现在,勇敢的日本士兵像稻草一样,一批批的被满清人收割着,终于让日本人明白了什么是防守万能。

    “大日本需要大量的炮弹,大量的大炮,大量的钢铁!”每个日本军官都红着眼睛怒吼着。

    要是有足够的大炮和炮弹,这些懦弱的躲在壕沟里的满清人,早就被炸成了碎片。

    “对面的满清将领是谁?”某个陆军省大佬放下望远镜,问着。

    能在大日本军队的炮火中,盯着伤亡,依然毫不退缩的军队,值得记住他们的姓名。

    “是段祺瑞。”

    ……

    “段祺瑞用兵有方,还请皇上嘉奖。”满人大臣们面带红光,喜气洋洋的上奏着。

    “这是皇上的神机妙算啊,段祺瑞只是照着皇上的意思,整顿军事,皇上才是用兵如神,运筹帷幄啊。”有大臣机灵的道。

    其余大臣微笑着点头。

    虽然稍微有点阿谀奉承,但是,确实是慈禧的神机妙算。

    要不是慈禧忽然脑抽的下令大肆整顿军事,挖壕沟,招募新兵,高度戒备,只怕段祺瑞再怎么知军事,也不能御敌于外。

    “皇上一雪甲午之耻,当祭告太庙。”有大臣继续恭维。

    一群人眼角抽搐,祭告太庙,就因为挡住了第一波日本人的进攻?你丫的拍这种低级的马屁,还要不要脑袋?

    慈禧微笑着挥手,祭告太庙的大臣被直接拖下去。

    其余大臣们嗤笑,这种靠着祖宗的英勇,袭爵升上来的大臣,真是可爱啊,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慈禧微笑着:“国战方起,岂能大意。军机处,立刻调集援兵,支援段祺瑞。”

    慈禧心里冰凉一片。

    段祺瑞是挡住了日本人的偷袭,但是,这伤亡巨大的让人无法接受。

    段祺瑞手中的这支新军,可是在满清没有退出中原前就开始训练的,整个满清再也没有第二支。

    要是这支新军都倒下了,其余满清军队,能挡得住日本人吗?

    想到甲午战争陆军莫名其妙的大败,慈禧一点都没有把握。

    还有南面,袁克定能挡住日本人吗?

    慈禧丝毫不报幻想。

    ……

    山东北部,已经被日军连续攻陷,袁世凯的军队要么与华国对峙,要么被袁克定带走,攻略河北,日本人正好打在袁世凯地盘的软肋上,可谓一路势如破竹。

    “我们投降。”几十个山东衙役举着手,大声的叫着。

    “我们带来了慰问品,请一定要笑纳。”衙役头领谄笑着,指着身边的十几辆马车的粮食,酒水。

    几个衙役微笑着,嘴里却低声道:“真想砍死这些日本人啊。”

    “小声点!为了我们身后整个县城的百姓,说什么都要忍。”有人低声呵斥。

    城里没有军队,靠几十个只有长毛钢刀的衙役,怎么可能挡得住武装到牙齿的日军?

    “怎么处理?”士兵问军官。

    “我们没有时间浪费,这些全部交给后续部队处理。”面对投降的山东城市,前锋日军军官说道。

    两面夹攻,攻克东北,才是重中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