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国的国民等级制规定,外地进入华国的打工者16等,学子17等,没有工作的18等。

    这两人外地口音,年龄和服饰不是学子,又不知道华国的具体法律,显然是新进入华国的18等公民。

    两人也爽快:“是,我们是上周才到华国的。”

    周围人笑,这就怪不得了。说华国野蛮,杀人成性,不讲道理,都对,但是,说华国惧怕洋人,把洋人当老爷,那就错的离谱。

    华国境内,洋人犯法,受到的罪责比华国人更重。

    胡灵珊放话,华国人是自家人,洋人顶多是客人,跑到本大师姐家里的客人,竟然敢欺负自家人,不砍死他们,砍死谁?

    杭州自从胡灵珊当老大以来,每年都会有很多洋人的脑袋挂在树上示众。

    两个客人冷汗直冒,华夏自古以来以客为贵,贵客贵客,客人犯了错,不是该看着客人的面子,哈哈一笑,或者干脆的当做没看见吗,为什么到了胡灵珊这里,客人就是贱客了。

    凶残的神经病的思路,正常人果然无法理解。

    “皇上对待印度人很友善啊,简直不是皇上的风格。”既然起了话头,就有人跟着议论着,还指望杀光印度人,得到肥沃的东南亚土地呢。

    “杀光了,也没人去种啊。”有人嗤笑道,千里迢迢的背井离乡去东南亚,根本找不到什么人去,现在官府都在强制拉人去了。

    “印度人就是皇上的家奴,和满清的包衣是一个道理,当然是上等人。”有人举例道,这个极其沉痛但现实的例子,很是直白。

    满清一朝,靠当包衣奴才发家致富的,数不胜数。

    其余人点头,皇帝打下了印度,把所有印度人收为奴隶,自然算得是半个自家人,无可厚非。

    “可这是满清的陋习啊,皇上为什么要把阿三提的这么高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即使印度已经是华国的一个省,但认为印度人算不上自己人的,基本是华国的主流看法。

    “皇上,印度人很受排斥啊。”陶成章小心的汇报,最近几天,胡灵珊总是在看欧美的消息,翻来翻去的,不知道在找什么,一脸的烦躁。

    “排斥个毛,既然已经被朕征服,当然就是朕的子民。”胡灵珊头都没抬,继续查看着消息。

    “是,我知道了,我会立刻要求下面统一口径。”陶成章点头。

    还没等陶成章发动政府的宣传力量,报纸上出现了许多对国民等级制的解读文章。

    “孔子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意思是说,融入了我华夏之内,就算是蛮夷,也变成了华夏人,所以,印度人被华夏吞并,就是华夏人,就是华夏的一个新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某张报纸上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很多人看了后都点头。

    有点道理,民族大融合嘛,华夏自古以来,哪一次不是把其他民族包容在自己之内的,华夏除了汉族,还有几十个民族呢。

    只要过上几十年,印度人就是标准的华夏人,印度族是组成华夏民族的几十个民族之一。

    胡灵珊放下报纸,鄙夷:“你找人干的?你丫的是文盲啊!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要么是元朝的许衡说的,要么是雍正故意曲解的。

    这种以简单的地理位置区分蛮夷和华夏,似是而非。

    随便想想就知道,要是夷狄入中国就是中国人,那么满清攻占了华夏,就是华夏人,还有什么好驱除鞑虏的,哪一天日本人俄罗斯人美国人打进了中国,是不是也成了中国人?

    就算这话真是老孔说的,又怎么样?

    前辈贤达,一辈子不知道说过多少话,有的对,有的错,从来不存在只对不错的人。

    老孔的黑历史一打一打的,随便一揪,都是小辫子,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不知道有多少。

    哪有因为是某个大贤说的,就必须全部接受,必须毫不质疑的道理?

    以为“这是某某某说的话”,便当做是金科玉律的,全部是文盲!”

    陶成章擦汗,这种说孔子坏话,诽谤圣贤的话,必须当做没听见。

    胡灵珊继续道:“本帝确实有民族融合的意思,本帝要建立一个更大的华夏民族。

    只是这个主次要搞清楚,不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而是‘中国占夷狄,则夷狄中国之’。

    是我华夏主动吃了夷狄的血肉,将夷狄融于华夏的躯体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是夷狄生吞华夏,融合华夏。

    这吃与被吃,融合与被融合的区别,必须说明白。”

    官方的正式解释一出,报纸上瞬间多了很多支持民主融合论的言语,从高度到深度,从说理到举例,广征博引,超过胡灵珊好几条街。

    胡灵珊大笑,做皇帝就是好啊,随便瞎说一通,立刻就有一大堆的拍马屁。

    过了几天,报纸又出新的文章,某个人长篇累牍的写了心路历程。

    “……鄙人姓吴,听着像是汉人吧,但其实我是纯正的满人……我家不是满人贵族,在华夏也做了300年草民了,生活习惯与汉人一般无二……满清一退出中原,我家每天都胆战心惊,会不会被人看破了是满人,驱除鞑虏了……为什么我家在中原落地生根了300年,依然不是中原人,不是华夏人呢?‘华夏主动吃了夷狄的血肉,将夷狄融于华夏的躯体中’,我想我家连满族的习俗都没了,满文满话都不懂了,算是彻彻底底的被华夏融合了吧,是不是就该算是华夏人了呢,是不是就能堂而皇之的对人言说,我是华夏人,是少数民族满族人?”

    舆论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

    民族的标准是民族自身的文明,没了民族习俗,没了民族语言文字,算不是已经被华夏彻底融合呢?

    被融合了的满人,是不是就是华夏的一份子呢?

    辩论很激烈,很多文化名人都加入了进去,不但华国,华夏的各个地区都卷入了这场讨论。

    话题渐渐转变,讨论的重心,变成了“满族占领了华夏300年,算不算华夏一份子”,以及“300年前的罪恶,是不是该无辜的子孙300年后偿还”。

    等到舆论终于停止了闹腾,公众的公议,满族属于华夏民族一份子。

    胡灵珊看着报纸愣了半天,猛然拍桌:“麻痹!本大师姐被慈禧阴了!”

    胡大师姐终于想明白,怪不得总觉得民族融合的理念,推行的这么顺利,原来这所谓的满人老吴的坎坷心路,以及报纸上大规模的辩论,都是慈禧在背后搞的鬼,

    胡大师姐一起贪念,立刻被慈禧看穿了她想要吞并印度族的心思。慈禧微微一做布置,当年不惜抛弃名声冒认女儿都没能达到的目的,轻轻松松的,悄无声息的,顺顺利利的,兵不血刃的达成了。

    56个民族56朵花,胡冤大头悄悄的戴满了一头的鲜花。

    ……

    美国。

    繁华的旧金山悄无声息,以往人来人往的码头,街道,商店,空荡荡静悄悄的,很多商店甚至干脆的关着门。

    偶尔有一两个人带着厚厚的口罩,低头快步走过,遇到有人相对而来,便会小心的屏住呼吸,尽量的拉远距离,小心翼翼的交错而过。

    “上帝啊,这还是旧金山吗?”某个人深深的叹息。

    简直是鬼城。

    从半年前开始的流感,不经意的传染了全美国,然后开始一波一波的爆发,到第三波流感,致死率忽然上升到了可怕的10%。【注1】

    早上健健康康的出门,中午感染流感,晚上人就进了殡仪馆。

    9700万美国人,半年中失去了1000万同胞。【注2】

    美国的所有电影院,舞厅,运动场,全部强制消毒后,无限期的关闭。

    没人敢上街,没人敢与人接近,没人敢随意与人说话,连呼吸都透着谨慎。

    “老板,再不采取点措施,我们快倒闭了!”他的店员同样戴着厚厚的口罩,站在10米外,大声的叫着。

    老板瞅瞅空无一人的百货商店,咬牙。

    不管世道怎么变,人活着,总是要购买生物物品的,衣服,食物,饮水,口罩,肥皂,消毒液,件件都不能少。

    “在大门口贴张纸,本店在同一时间内,只接受一个顾客进入,绝对不会传染流感。”

    店员们点头,只有一个顾客,自然就不会被传染流感了,或许,这会让更多人放心。

    “还有,去各个社区贴小纸条,想要买东西,可以写了纸条上,我们负责送到门口,交易过程双方隔20米!”

    一天后。

    某个妇女把纸条放在地上,迅速后退20米。

    一个店员模样的人上前,捡起纸条,放下相应的货物,写下一个数字,迅速后退20米。

    妇女再上前,拿起货物,放下钱,迅速离开。

    店员上前捡钱。

    交易成功。

    店员去下一家,重复上述过程。

    整个过程,连说话都不需要。

    “老板,我们的销售额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店员惊讶的汇报。

    老板用力擦汗,见鬼,真是见鬼。

    这种全新的的销售模式,很快被经济学家命名为“f2f”模式,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快递业”,逐步取代实体百货公司。

    创造这种销售模式的某个百货公司老板,迅速建立了新的快递公司,“宝淘通申”,由此驰名美国,成为美国商业巨头,后话略过不提。

    “唉,天气真好啊,我真想出去散步啊。”一个男子望着窗外,无奈的道。

    即使阳光明媚,即使身上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他依然戴着厚厚的口罩。

    “总统阁下,一切都会过去的,美国不会被一场流感打败。”助理认真的道。

    “卫生部门的专家告诉我,这一波流感应该是最后一波了,能确定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很希望这是真的。

    “总统先生,要相信专家。”助理道。

    罗斯福总统耸耸肩,不过是1000w人口的损失,美国还有8600w人口,只要美国的工业设施在,美国的丰富矿产在,美国很快就会重新振作。

    门被推开。

    “总统先生,有个不幸的消息。”来人低声道。

    “又是谁被上帝召唤了?”罗斯福总统叹息,半年来不停的听到不幸的消息,几乎麻木了。

    “是你的侄子,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3个小时前,他受到了主的召唤。”来人低声道。

    “什么?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大声的惊叫,“这不可能!半年前他就得过流感,他早就痊愈了!”

    来人沉默。

    公共卫生部的大佬飞快的冲了过来:“总统先生,坏消息!流感会多次反复传染!没有抗体,没有免疫!”

    “我已经知道了。”罗斯福总统低沉的道。

    “不,你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公共卫生部的大佬大叫,“还会再死1000w,2000w,甚至3000w人!美利坚合众国要灭亡了!”

    罗斯福总统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流感,美国就要灭亡了。

    ……

    法国驻美国大使馆。

    紧闭的门被人用力的敲着,许久,终于有人在二楼打开一扇窗户,探出脑袋叫道:“这里已经关闭了,请回去吧。”

    “我们不是来办签证的,我们是在美国留学的法国人,我们要回法国!”敲门的人大声的叫着。

    在几个月前,美国爆发了传染性极强的流感后,欧洲各国就停止了办理签证。

    “回不去了,早就没有通往欧洲的客轮了,我们都被困在美国了。”二楼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冷漠的说着。

    楼下的法国人咒骂着,又是悔恨又是恐惧。该死的美国,简直和地狱一样。

    ……

    瑞士。

    英国,德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及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代表,都坐在了谈判桌前。

    英法德的战争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美国爆发的流感。

    “这种新型流感,已经被命名叫做‘美国流感’,它有高传染率,以及前所未有的10%致死率,更可怕的是,幸存的患者完全不会产生抗体,依然会成为被传染者。”卫生专家解释。

    与会的大使们完全没懂。

    专家简单化解释,所有人都会被传染,然后不停的按照10%的比例死亡,没有下限。

    大使们懂了,一个无限少血的debuff,这是要爆发10次后团灭?

    专家嘴角抽搐,懒得去纠正大使们的数学错误,点头道:“假如流感无限的传染下去,就是这样。”

    大使们哗然,人类要灭亡了?

    德国大使淡定发言:“根据我们的细菌专家的分析,唯一对抗‘美国流感’的办法,就是消灭传染源。”

    其余大使们瞪大了眼睛,这是要消灭8600w美国人?

    德国大使鄙视,白痴!不让任何一个美国人,或者到过美国人的人,还有美洲大陆的所有东西进入欧洲,就ok了。

    什么?物品也不能进入欧洲?

    德国大使继续鄙视,你能确定这些物品上没有该死的流感病毒吗?

    欧洲各国迅速达成协议,封锁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货物及人员的流动,任何从美洲大陆出发的人、货、船,不管是机枪大炮,还是玉米面粉,全部不准进入欧洲。

    “荒谬!美国人支持了英国对抗德国,英国就是这样报答美国的?”美国驻英大使暴怒。

    “英国是美国人的朋友,只要美国的疾病过去,英国一定会再次拥抱美国朋友。”英国亚瑟·贝尔福首相平静的道。

    “另外,我的朋友,你别回美国了,伦敦虽然潮湿,但是习惯了后,还是不错的。”亚瑟·贝尔福首相友情提醒。

    美国驻英大使冷笑:“没有美国的军火和食物,英国就会被德国征服,别以为战争已经结束,英国还有100w人被德国人包围在法国境内!”

    贝尔福首相笑了,陆军打不赢德国,那是因为英国没有升级陆战技能,但英国的海战技能全满,德国人要是敢下海,分分钟灭了它。被包围的100w英国人,更不用担心了,防守万能!英国人也会挖壕沟拉铁丝网,德国人要是敢撞上来,还不知道是谁死呢。

    ……

    “没有了欧洲市场,美国完全不在意。”罗斯福总统耸肩,军火买卖不做就不做,美国的农业工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完全不在乎欧洲人的封锁。

    罗斯福总统想简单了。

    没有了整个欧洲市场,对美国的经济,是严重的打击。

    “再不把货物卖到欧洲,我们就要去要饭了!”一个男子赤红着眼睛,焦虑的道。

    屋内的其他人也一样,都是靠出口赚钱的企业,没了外贸订单,工厂就得关门。

    “你们还有机会转型成内销企业,我们可没办法把远洋轮开到陆地上。”某个航运公司的老板凄惨的道。

    其余人安慰他,都一样,萧条的美国经济下,原本的内贸企业都在纷纷倒闭,从零开始的外贸企业根本没有转型的机会。

    “欧洲国家需要我们的产品,我们必须把产品努力运输到欧洲去。”有人提议。

    其余人听懂了背后的含义。

    “有下家接手吗?”有人隐晦的问。

    “有。”

    “干了。”

    其余人咬牙,必须拼一把。

    为了自己碗里的饭菜,为了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员工,为了家里期盼的家人,只有这么一条路了。

    加勒比海盗欢迎你!

    哦,不对,是加勒比走私船欢迎你,哦,也不对,是大西洋走私船欢迎你!

    ……

    日本东京。

    “美国快要完蛋了。”外交大臣又沉重,又惊喜的道。

    美国人就是娇弱啊,竟然连流感都受不了,大和民族冬天光着脚丫到处乱窜的,从来不感冒。

    “欧洲已经封锁了美国的所有航运。”有大臣道,“这或许是我们的机会。”

    欧洲人不要的东西,日本人要。但是,要打折,一定要比双11的价格还低!

    日本急缺的资源,比如石油,钢铁,是不是都能用白菜价买到呢?

    这个设想非常的有诱惑力。

    “愚蠢!”海军省大臣和陆军省大臣同时骂道。

    “难道就看不清,这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机会吗?”

    什么机会?

    占领美国!

    美国已经失去了1000w人口,还在继续失去下一个1000w,下一个2000w,美国很快要变成一片蛮荒,到处都是土地和财富等着人伸手去捡,为毛还要花钱吗?

    内阁集体沉默三十秒,然后喧闹无比。

    “那么满洲和东南亚呢?”内阁总理大臣桂太郎追问,声音都在颤抖。

    美国太远,满洲就在眼前,东南亚就是弱鸡,大日本到底吃哪个?

    海军省大臣认为该放弃满洲和东南亚,有了美国的领土,哪怕只有半个,哪怕只有一个洲,大和民族都从此站上了大陆,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陆军省大臣冷笑:“大和民族有5000w人!

    至少可以有500w合格的士兵,200w人打美国,150w人打满洲,150w人打东南亚,足够了!

    大和民族将会成为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

    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大日本的崛起,万万不能错过眼前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群内阁大臣脸色潮红,双全紧握,呼吸急促。

    桂太郎抖了几下,目光缓缓从大臣们的脸上掠过,疯了,疯了,都疯了。

    ……

    大西洋上,夜晚。

    几艘大型货轮在黑暗中缓慢的航行着。

    “还要多久才到?”一个人低声的问船长。

    “已经进入了英国领海,很快就到了。”船长回答。

    现在才是最紧张的时刻,只要顺利的在英国的一个秘密走私港口靠岸,他们就会获得几倍的利润。

    “我不求发财,只求不破产。”随行的商人毫无志气。

    船长微笑不语。

    所有的走私分子一开始都是这么想的,只要赚了这笔钱,能够还债,能够满房子,能过娶媳妇,那就再也不干了。

    可惜,从来没有走私分子能做到一次之后,就洗手不干。

    钱来的太快,太容易,没有人能受得住诱惑。

    “英国人!”有水手惊叫。

    几艘英*舰出现在海平面,船上的灯火在黑暗中尤其的醒目。

    “这里是英国的领海,立刻掉头!”英*舰打着灯语。

    “我们没有选择,掉头吧。”船长叹气,就差了一点点。

    商人眼睛赤红,掏出手(枪),顶住船长的脑门:“继续前进,天很黑,我们能甩掉英国人。”

    他的所有资产都在几艘船上,要是回美国,这些滞销的货物,仅仅是搬运费用,都能让他立刻破产。

    “卖出的钱,我分你一半!”商人大声道。

    原本开始准备掏枪救人的船员们心动了。

    这是几艘大型货轮的货物啊,足以让他们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干吧,船长,我们能甩掉英国人。”有船员舔着嘴唇。

    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和赌博精神激励了所有的船员。

    “好,我们赌一把!”船长咬牙道。

    “轰!”英*舰开炮。

    几艘美国货轮全部沉入海中。

    军舰上的探照灯在海上扫着,一包包的货物,和美国船员在海面上漂浮,呼喊,挣扎。

    “舰长,那些货……”有英国船员不舍的盯着海面。

    “你可以不要命,我和我的家人还想要活下去。”舰长冷冷的道。

    总有些人为了一点点利益,无视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

    “英国人彻底封锁了海域。”美国外交大臣无奈的道,又是击沉了美国走私船的报告。

    “都是违法的走私而已,美国政府不会承认,也不会庇护。”罗斯福总统淡然说道。

    “日本人希望以国际价格的30%,购买钢铁和石油。”外交大臣道。

    罗斯福总统冷笑:“日本人失去了美国的友谊。”

    “假如日本对美国商品全面开放自由市场,我们可以答应它。”商务大臣说道,美国需要拯救所有的行业,为此,钢铁和石油的亏损,完全可以接受。

    “日本人恐怕不打算购买美国的其余商品。”外交大臣无奈的道。

    “让日本人滚蛋!”罗斯福总统道。

    “叩叩。”有人敲门。

    “总统先生,到了下午的消毒时间了。”助理道。

    十几个白衣白帽的医务人员,拿着杀毒(药)水,静静的站在门外。

 第78章 穷就可以为所欲为?

    福建泉州。

    移民营。

    所有自发从各地涌入华国的人,都会被边境的华*队收拢,区分;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放行;以为华国遍地是黄金;想来发家致富的;一律拒绝入境。

    “都是华夏的土地,凭什么不让我们进江南?”时常有人这样愤愤的道。

    “你丫神经啊;华夏个毛,这是华国,看我的口型;华国!凭毛让你想来就来?”边境的官员态度很差。

    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华国的政策大变样;从当初立国时欢迎各地流民进入华国,到现在坚决拒绝别人进入。

    江南的地盘太小了,多山丘多湖泊;粮食产出有限;养活不了多少人,华国的人口早已超出了粮食警戒线;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粮食入境。

    但这种理由是不被向往华国的人接受的;总有人想尽办法,从小路,从山野,偷偷的非法入境。

    这样的人一旦被华国的军队抓到,一律都是送到各地的移民营。

    泉州的移民营,只是十几个移民营中的一个罢了。

    上万人被安置在一个小县城里,每天上午学习英语,中午过后去地里耕作,不得离开,不得偷懒,日复一日。

    这些人都是从其他省份迁移过来的,想到富裕的华国过好日子,但却被华国政府安排在了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种地也就算了,毕竟绝大多数像逃难一样进入华国的,都是一些失地农民,对种地绝不陌生,虽然土地少了点,又大多是瘦田,但地里的收成,全部都属于他们自己,这么算起来,也不比在老家租地的收入差。

    只是这没有娱乐,就要了很多人的老命。

    “我是过好日子的,为什么要待在这里?”有个男子厉声道。

    附近的几百人一齐认真的听着。

    说话的男子名叫孙远,以前在镖局当过趟子手,手上有点功夫,又走南闯北,嘴上利索得很,到了移民营不久,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里的首领。

    “把我们关在这里,哪里都不准去,连买件衣服,下个馆子都不行,和坐牢有什么区别?”

    孙远大声的道。

    “江南有的是土地,为什么只给我们这些瘦田,做到死,也吃不饱,穿不暖,为什么不把那些肥田给我们,为什么不多给我们些田地?

    我们为什么要住这些破茅草房,他们为什么就可以住好房子,我们也要住好房子!

    我们千里迢迢到了这里,对华国忠心耿耿,华国的官老爷怎么能刻薄我们,不管我们的死活?

    我是要来华国考状元,当大官,做大商人,买很多很多田,盖很高很高的房子,过好日子,光宗耀祖的,不是来这里受人欺负的。”

    几百人纷纷赞同。

    “对,我们是来过好日子的,为什么欺负我们,官老爷也得讲道理不是?”

    “让官老爷给我们分田地,要上等的好田,没人20亩!”

    “还要给房子,要青砖的,要有朱红的大门。”

    “要是官老爷不讲理,不肯给,我们就到杭州去告御状。”

    到晚上的时候,移民营里上万人都听说了孙远的大名。

    “孙大哥说了,朝廷刻薄我们,不把我们当人看,我们只有自己去争取。”

    “我们人多,朝廷一定得听我们的。”

    很多人觉得有道理,蠢蠢欲动,当晚就有很多人或孤身一人,或带着十几人,找到孙远,认真的讨教,如何才能向朝廷要到田地,要到房屋。

    “放心,孙某为了大家,自当和官老爷好好较量较量,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拜访的众人无比感动,不愧是带头大哥。

    “孙大哥放心,要是朝廷敢动你一根毫毛,我们就和朝廷拼了。”

    孙远热泪盈眶,抱拳道:“孙某为了大义,万死不辞。”

    送走众人,孙远无声的大笑。

    一群乡巴佬,眼睛只盯着田地,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上万人是什么,是流民,是不稳定因素,是官老爷只能抚,不能剿的巨大力量。

    走南闯北,听过西厢记,看过某点小说无数,知道白莲教,知道太平天国的孙远,非常确定的知道一件事。

    历代能聚集起上万贫困老百姓的,都能从官老爷这里得到好处。

    什么好处,当然是当官!

    田地算什么,房子算什么,世上只有当官好!

    有整个移民营上万人听他的指挥,官老爷敢不认真的对待他?

    孙远笑了,绝不可能。

    只要官老爷没有满足孙远的要求,孙远就敢演一出官逼民反的戏码给官老爷看看。

    那个官老爷吃得消辖地内闹出*的丑闻,自然得千方百计的安抚孙远。

    孙远躺在床上,认真的思量,价码不能提的太高,县官,只要朝廷肯给个小小的县官,他就可以收手。

    当然,事情肯定不会很顺利。

    想都知道,县官的帽子,至少要府里,省里才能资格任命。

    孙远决定,明天再鼓动一下移民营,然后就把事情闹大,要让这里的县官不得不上报州府,这才可能有更高级的朝廷官员出来安抚。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骸骨。

    他甘冒奇险,带人作乱,不就是为了朝廷招安吗,难道还真以为凭一些只有锄头的农民,能造反夺天下?

    宋江带领几十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孙远带领上万人,更是轻而易举。

    孙远微笑,华国的官老爷都是白痴,白送了上万人让他组织,让他踏上青云梯。

    知县果然带着几百人很快就来了。

    “你们想干什么?”知县厉声问道。

    “我们要田地,要肥田,要住青砖大房子!”有个憨厚的青年跳出来大叫。

    “要田地要房子自己去买,本官又不是你爹,关本官p事。”知县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