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摆着就是不想帮忙,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你要有本事,怎么刚才不见出声?”
杜辰生也知道牛氏说的是实情。他一肚子气没处发,用茶杯用力往地上一掷,“咣当”一声,茶水顿时溅了一地。
第251章 卖田地
张氏却扯了扯嘴角:这两口子还在互相埋怨,没见着整个说话的节奏都是杜锦宁把握着吗?就这两个老糊涂的智商还想跟杜锦宁斗,做梦吧。
一家子怎么被他玩死的都不知道。
她凉凉地出言道:“我先头说什么了?好说歹说叫你们别去找宁哥儿,要是他回来也别提叫他帮忙的话,你们偏不听。现在可好,不光没求上情,反而得罪了他。也不知二弟会不会被流放到别的更不好的地方去。”
杜辰生和牛氏吓了一跳:“不会吧?”
“怎么不会?他刚才不是说落井下石吗?想要求情难,想要坏事还不容易?他要是让人给衙门里递一句话,别人还得夸他一句大义灭亲。”
“这……这可怎么办?”牛氏被吓得六神无主了,看向杜辰生。
杜辰生嘴角动了动,却是没说话。
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看了杜云翼一眼,又看看张氏,表情和缓地对张氏道:“要不,你们去帮着劝劝?好歹他跟你们还有面子情,你们说说,他或许会听。”
张氏点点头:“成,我去劝劝。”说着站了起来,招呼着丈夫一起离开了杜家。
她是不会去劝杜锦宁的,不过是想趁此离开杜家。
来时的骡车已被杜锦宁乘走了,他们只得去郑林家看看有没有车回去。
陈氏那边,一直到骡车离开桃花村,往城里去了,陈氏这才从满脸懵懂的状态下回过神来,做梦似的看向杜锦宁:“咱们就这样回来了?”
她还以为,今天必然会有好一顿纠葛歪缠,最后她和杜锦宁没准还要被杜辰生和牛氏打上一顿。依着孝道,那两人要是罚他们跪下,他们还真不能反抗,只能老老实实跪着受罚。
杜锦宁鼻子里哼笑一声:“可不回来了?难道还留在那里吃饭?”
陈氏此时心情十分放松,嗔了杜锦宁一眼;“你这孩子,你知道娘不是那个意思。”
车夫在前面,有些话杜锦宁也不好说,她将身子往后一靠,闭上了眼睛,打算养养神。
“对了。”陈氏忽然想起一件事,“你二伯母和寿哥儿今儿个怎么不在家?”
杜锦宁睁开眼:“他们去牢里探望二伯去了。”
“你怎么知道?”陈氏好奇地问。
刚才她一直跟杜锦宁在一起,可没人跟杜锦宁说过姚氏去了哪里。
“昨儿个我让大伯母特意支开他们的,二伯母那人没道理可讲,我懒得跟她较劲儿。”杜锦宁知道陈氏还要问,干脆一句话说完,“我跟大伯母昨日在茶寮里见了一面。”
这下陈氏无语了。
杜锦宁背着她,不知干了多少事。
杜锦宁拍拍她的手背:“放心吧,娘。一切有我,你安心享福就可以了。”
陈氏又是倍感安慰又是觉得心酸惭愧。
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操心一切,都是她这个当娘的没用。
两天后,一直呆在牢里的杜云年跟着一批犯人被送去了边城矿场。杜辰生和牛氏送行回来,就各自躺在了床上。
姚氏却没功夫伤心。
刚才送行的时候差役可说了,要是她十天内不把那五十两银子交到衙门去,他们就把她和杜锦寿抓去,让他们去矿场挖矿还债。
于是姚氏便把牛氏从病场上折腾起来,婆媳两个闹了一场。
“分家了,我没钱,自己男人的债自己背。”牛氏道,“你要再闹,我就替云年休了你。”
姚氏对杜云年倒是没啥可留恋的,那男人回不回得来还不知道呢。即便能回来,也不知成啥样了。但她舍不得杜家的好日子。再说她还有个儿子呢,她再不着五六,儿子她还是心疼的。
没奈何,她只得回娘家讨主意。
姚家大嫂直接就骂她傻。
“祸是他们杜家人惹出来的,凭什么要你还?说什么分家不分家。既然这样,那田地既属于你们这一房,想来卖了也不干他们的事了,你把田地卖了还债不就行了?你看看咱们家,谁身上能有一二两银子,估计晚上做梦都要笑醒呢。去哪里有十两二十两的借给你?”
一言惊醒梦中人。
姚氏便急急回到桃花村,也不回家,而是直接找了章光义,要杜云年名下的田地都卖给他。
村里除了杜家兄弟,最有钱的就是章光义了。
这年头,离家里近且好的水田不容易买到,章光义自然心动。不过姚氏要卖田,而且一卖就是十三亩,他自然不好不通知杜辰生。
杜辰生和牛氏知道,两人差点被气得吐血。两人赶紧从床上爬起来,赶到了章家。
一进门两人就懵了,只见屋子里黑压压地坐了一屋子人,全都是姚氏的娘家人。
这可不是攀亲戚的时候,牛氏直接找上了姚氏,问她道:“你要卖田地?”
姚氏白眼一翻:“你们不拿钱还债,我不卖田地难道还要带着寿哥儿去挖矿不成?”
杜辰生急急道:“就算要还债,卖五亩就够了,怎么其他八亩还要一起卖?卖了田地,你们母子怎么过活?”
“我跟寿哥儿不用吃饭穿衣的?云年不在家,你们也不管我们,我们娘俩岂不得饿死?自然是卖了田地拿银子过日子了。”姚氏理所当然地道。
满屋子的人都无语。
手里握着八亩田地,还要被饿死,这人得有多懒?人家佃别人的田地种,还要养一大家子,照样活得好好的。
可姚氏却不这么想。
自打小三房离开后,牛氏逼着她下地干活,她就生不如死。现在把这些田地都卖了,多出来的五六十两银子,够他们娘儿俩吃到杜云年从边城回来了。等他回来,或是靠着他,或是让他去求他父母,一家人总能有饭吃。
再说,真到她跟杜锦寿没饭吃要饿死的地步,难道杜辰生老两口还能不管他们?杜锦寿好歹是他们的亲孙子呢,心肝肉地疼了这么多年,总不能真叫他饿死。
杜辰生不敢置信地看着姚氏,转头指着姚氏对姚老太太道:“亲家母,你就这么纵着她?”
第252章 下场
姚家穷得叮当响,还巴望着姚氏卖了田地能拿着银钱帮衬娘家一点呢。而且,杜辰生和牛氏这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的样子也实在是让姚家人寒心。
姚老太太冷冷道:“我女儿嫁到你们杜家,你们不管她反而叫她背这么一大笔债,她不卖田地还能有什么办法?”
她虽没说同意女儿把田地全卖了,却也没反对。要知道姚氏能养成这么一副好吃懒做的性子,姚老太太功不可没。
杜辰生已不想跟姚家人说话了,转头劝杜锦寿:“寿哥儿,这些田地都是你的。你娘卖了把银子花了,你以后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杜锦寿今年已十二岁了,性子越发像杜云年和姚氏,那就是好逸恶劳。
在来之前姚氏就跟他说了,卖了田地,天天让他吃红烧肉;要是不卖田地,他不光不能去学堂里念书,还要天天跟她一起下干活,而且每日都只能吃苞谷糊糊和野菜,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一片肉。
杜锦寿一听,哪里还管什么田地不田地?自然是吃肉要紧。
心里掂记着红烧肉,他十分光棍地道:“没有就没有吧。等我爹回来,再给我买就是了。”
杜辰生彻底无语了。
他干脆也不废话了,直接对章光义道:“我不同意。姚氏只能卖五亩水田,其余的都留着。”
“分家了,田地在他们名下,你可做不了主。”章光义淡淡地道。
杜辰生一噎。
“我叫人通知你来,是告之你一声,免得以后说起来,你说我私下里吞了你杜家的田地。我章光义,可背不起这样的骂名。”章光义又道。
此时杜寅生和李大伯也过来了。章光义把事情跟他们说了,道:“叫你们来,是让你们给做个见证。”
杜辰生期盼地望着自家哥哥,希望杜寅生能劝劝章光义。杜寅生跟章光义是亲家。他说话,章光义好歹会听一听。
却不想杜寅生看到他跟眼前没这人似的,眼皮子都不抬一下,听到章光义的话更是无动于衷,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
杜辰生不由急了:“哥,你帮我说句话。姚氏把田地卖了,以后云年回来,可怎么办?”
“别叫我哥,我不认识你。”杜寅生冷冷道。
“……”
杜辰生半晌说不出话来。
那边章光义早已写了文书,叫姚氏和杜锦寿来画押按了手印。杜锦寿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章光义看到杜寅生和李大伯也分别签字按了手印,这才掏出一百三十两银子,递给了姚氏。
牛氏见状,冲过来就要把银子抢到自己手上,却不想姚家大嫂早防着她这手,一把拉住了她,似笑非笑地道:“亲家母,这可不是你的银子。你要是抢了,我们是可以去衙门告你的。难道你这么放心不下你儿子,要去跟他做伴不成?”
章光义也冷冷地看向牛氏:“对,抢钱是犯法的。”
牛氏这下不敢再动弹了,转头望向杜辰生。
杜辰生气得嘴唇都哆嗦。他黑着一张脸对牛氏道:“走,回去。”当即出了门。
牛氏跟着他往回走,十分不甘地道:“难道就这样放过那臭娘们?”
卖他们杜家的祖产;丈夫在边城受苦,自己却在家里吃香喝辣。他们杜家怎么有这样的儿媳妇?
杜辰生黑着脸不作声,回到家里就取了文房四宝,替儿子写了一张休书,对牛氏道:“你先沉住气,等她去衙门里把钱交了,就把休书给她。”
牛氏一见,直接扑过来把休书给撕了,骂道:“你别老糊涂了吧?让她拿着八十两银子去嫁人?天底下有这样便宜的事?”
八十两银子,对于庄户人家已是一笔天大的钱财了。有这笔钱做嫁妆,哪家人不愿意娶姚氏?他们杜家儿子坐了牢,却送八十两银子给儿媳妇做嫁妆改嫁,天底下有这样傻的人么?
而有姚家人在,他们想林姚氏手里拿回那八十两银子,那是绝无可能的。
杜辰生也是气糊涂了,这会子被牛氏这么一提醒,他也一阵默然。最后咬了咬牙:“等她去衙门里交了钱,我叫寿哥儿把那钱要过来。”
自家那孙子的性子,他也是一清二楚的,那就跟猪也差不多,不光笨,而且贪吃。只要有吃的,骗他做什么都没问题。
“好。”牛氏觉得,这才是正理。
即便分了家,她跟杜辰生仍是姚氏的公公婆婆,只要拿孝道一压,姚氏仍然逃不了她的五指山。
可钱壮怂人胆,以前姚氏是依附着二老过日子,自然是对他们毕恭毕敬,现在完全当家作主了,哪里能任他们磋磨?反正二老打也打不过她,罚跪什么的她直接当作没听见,骂她更是当成耳旁风,完全就是一块滚刀肉;杜锦寿被他娘用好吃的笼络,竟然也只听他娘的。杜辰生老两口除了气着自己,竟然拿她无可奈何。
“等云年回来,再好好收拾她。”牛氏狠狠道。
张氏跟杜云翼回去探望老人,见得这情形,回来后便私下里对女儿道:“你二婶这样还不是这么多年来被你祖父祖母纵的?你祖父祖母这叫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姚氏是个糊涂且心里没成算的。因为她有了钱,娘家嫂子有意奉承巴结,她也要依靠着娘家人跟公婆作对,渐渐的,手里的银钱便被娘家嫂子哄去了不少。再加上她跟儿子过日子也不知节俭,每日不是鱼就是肉,待到了第三年,手里的银子就花没了。
杜辰生和牛氏早已寒了心,自然是铁了心不管她们母子俩的。她本还想东家借一点西家借一点的过日子,熬到杜云年回来。可谁敢借粮食给她?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她只得跟十五岁的杜锦寿上山扛木头。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杜家老宅鸡飞狗跳的日子过得很热闹,杜家小三房却过得十分平静,很快就到杜方菲出嫁的日子了。
“到时候,你祖父祖母和你二伯母要不要请?”陈氏对于这个,十分为难。
第253章 教训
大喜的日子,她是不愿意看到那些让人膈应的人的。可杜辰生和牛氏是亲祖父祖母。他们还健在,杜方菲出嫁是没理由不请他们的。
姚氏是二伯母,也不好不请。
除了让人膈应,她还担心到时候晒嫁妆的时候,那三个人看到他们给杜方菲陪嫁十五亩好田和半个山头,又要闹起来。要知道,为了姚氏卖的那十三亩田地,杜辰生和牛氏正心疼得要命呢。现在看到杜方菲手里有十五亩田地,还不定会打什么主意。
“不请他们。”杜锦宁十分干脆地道。
“不请?”陈氏吃了一惊,心里惴惴不安,“这样不好吧?别人可会戳咱们脊梁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管他们做的如何过份,在别人看来终归是你大姐的祖父祖母。更何况,他们做的那些事别人也不一定知道,到时候被说闲话的就是你跟你大姐。”
杜锦宁却不以为意地笑道:“您忘了有大伯母了?到时候直接叫大伯母在众宾客面前说祖父祖母身子不好,她跟大伯替祖父祖母来参加婚礼。而且还有伯祖父和伯祖母他们在场呢。如此一来,别人就没什么闲话可讲了。至于二伯母,谁会在乎她呢?实在不行让人把她的那些事传上一传,也就罢了。”
想着以后她可能会离开家去府城,杜锦宁还是把话跟陈氏讲透,免得她在杜辰生和牛氏这里犯糊涂:“娘,对于祖父祖母,咱们做到一定程度的表面功夫就可以了,没必要为了那些人委曲自己。你又不是银子,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夸你好是不可能的。该硬时就是强硬,背着人时完全不用对他们客气。否则,他们就得蹬鼻子上脸,要来咱们家做祖宗了。到时候,你还拿扫帚赶他们出去不成?”
前两次杜锦宁是如何对待杜辰生他们,而杜辰生和牛氏又是什么反应,陈氏都看在眼里。对于杜锦宁这番话,她自然理解得十分透彻。
她点点头:“你放心,娘省得。”
于是成亲之时,杜家小三房根本就没通知杜辰生和牛氏、姚氏,是头一天晚上叫章鸿文找了个给姐姐送东西的借口,悄悄通知杜寅生和蒙氏的。
对于这个,章氏忍不住对杜云昌嘟哝了一句酸话:“怎么这时候才通知?莫不是不想请我们不成?我看宁哥儿也是个忘恩负义的,上次回来探望那边,都不来咱们家打一转。亏得咱爹当初对他那么好。”
她这话,正好被来通知他们准备礼物的杜寅生和蒙氏听见了。
杜寅生顿时黑了脸,对章氏道:“什么叫忘恩负义?这一年来他托文哥儿送了多少东西来?你丈夫的差事又是谁帮着找的?碍着隔壁的关系,他不好来探望我,你又不是不知道,说这些话又是个什么意思?”
因为是公公,杜寅生是很少敲打儿媳妇的,有什么也是通过妻子和儿子转达。他这样拉下脸来当众教训还是头一次,章氏的脸色顿时又红又白,煞是好看。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她忙想解释。
杜寅生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你不必辨解,我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说别的,就说宁哥儿去了书院后,你弟弟受了人家多少恩惠,你就不该说这些抱怨的话。”
虽说他不知道章家入股茶馆和书铺的事,但章光义每次跟他在一起喝酒,话里话外对杜锦宁都感激得很,直说杜锦宁是他们章家的贵人。杜寅生自然知道杜锦宁还有别的事也帮了章家,只是杜锦宁不提,章家人不说,他也不好追问。
这会子听得儿媳妇竟然还抱怨杜锦宁,他这才忍不住发了火。
而且这个儿媳妇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想来天性如此,以前没有底气,没有显露出来。现在时间久了,露出来的小家子气让他越发看不上。想想杜辰生和牛氏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杜锦寿也被毁了,全都是因为纵着儿子儿媳妇的缘故,他心里就警惕了起来。
“往后,苏姐儿和福哥儿,由我跟你娘教导,你就好好做家务吧,孩子们的事就不用操心了。”
章氏一愕,不敢置信地望向杜寅生。
她不过是随口抱怨了一句杜锦宁,怎么公公便把教导孩子的权利都给她剥夺了?她犯了什么十恶不赦地大罪了?
眼泪夺眶而出,她看向丈夫,央求道:“相公……
章氏的问题,自打姚氏的事出来后,杜寅生就跟杜云昌谈过,杜云昌原以为妻子不过是有点小心眼,女人都有这毛病,直到父亲说这关系到孩子的成长问题,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他自然是站在父亲那边的。而且当着父母的面,他也不好温言安慰妻子,只点了点头:“爹说的对,苏姐儿和福哥儿的事,你就不用插手了。”
杜寅生又道:“我也一年年老了,精力不济了,往后我就不去学堂了,让云昌回来做学堂的先生,我也在家颐养天年了,顺便精心教导两个孩子。”
章氏实在受不了,捂着脸一转身就跑了出去。她嫁的就是本村,离娘家极近。这会子受了委曲,又无处可去,干脆就回娘家一转。
章光义正在厅堂里跟章鸿文商量送什么贺礼呢,见女儿哭着回来,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当即就发起火来,把章氏好好教训了一通,最后连晚饭都没让女儿吃,亲自把她送回了杜家,又跟杜寅生道歉:“都是我没教导好女儿,让你们操心了。”
当众教子,背后教妻,到得晚上大家都睡了,杜云昌又把道理掰开来揉碎了好好跟妻子说了一通。
被公公教训完又被亲爹教训,丈夫又上了小半宿的课,章氏即便心里还有不甘,表面上也不敢再说什么,跟丈夫保证了一番,便歇下了。
杜云昌也知道想要扭转一个人的性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也不急于一时,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要活得长长久久的,不让这样性子的妻子给孩子们添麻烦。
第254章 丰厚的嫁妆
因严岑的事和杜云年的事,庄子上人帮了杜家小三房不少的忙,所以杜方菲出嫁,杜锦宁干脆就在院子和门外摆了流水席,请全庄子上的人来吃,除此之外,她还在厅堂及东西厢房里各摆了几桌上等酒席,请齐伯昆、袁修竹、关乐和、黄澄明等几个关照过她的长辈与先生吃酒;关嘉泽等好友及同窗自然是少不了的,庄越与姚书棋等掌柜也在被邀之列,便是与她交好的曹记书印的掌柜也赫然在座。
杜寅生和张氏看到这些人,得知他们的身份后,都被震了一震。章氏那点迁怒的小心思也吓得立时消散了。
待杜方菲的嫁妆摆出来,又引来众人的一阵惊呼。不说众人,便是来迎亲的许成源都被吓了一大跳,满脸懵逼。
跟着一起来迎亲的许成源的同窗好友就跟同伴咬耳朵:“不是说杜锦宁当初分家出来是净身出户,住的是庄子上的房子,佃的庄子上的田地的吗?怎么会有十五亩上等好田和半个山头给姐姐做陪嫁?而且刚才在新房那边,你看到那全套的好木头做的新家俱了吗?没个十几二十两银子都打不下来。”
怕露财时被人掂记上,或是被人无端猜疑,惹出没必要的事来,杜锦宁在此之前就特意叮嘱了陈氏一番。
于是在大家惊叹声稍歇的时候,陈氏就笑着朗声道:“城里茶馆说书先生说的《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大家都知道吧?这两本话本不光被用来说书,书铺里也卖得挺好。那都是我们家宁哥儿写出来的。这卖话本的钱他一个子儿都没舍得花,全都攒了下来给他大姐置了水田和山地作陪嫁。我们宁哥儿是遗腹子,以前我们日子过的又艰难,要不是他大姐,他也长不到这么大。他这也是想回报他大姐对他的恩情。”
顿时,众亲友们又是一阵赞叹,叹杜锦宁有出息,又叹他有良心。得了钱不说给家里置产,却回报给了对他有恩的大姐。
当然,也有人暗骂杜锦宁是傻冒的,有钱不自己花,便宜许家人。不过当着人的面,却是不敢把这话给说出来。
陈氏又转向许成源:“女婿,我们菲姐儿以前吃了不少苦,你以后可得好好待她。”
“我会的,我保证。”许成源连忙保证道,“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委曲的。我也会努力赚钱养家,努力考科举,让……让她过上好日子。”说到杜方菲时,他脸都红了。
他不是个喜欢说豪言壮语的人,刚才这话完全是被嫁妆给刺激了。他以为铺房的时候搬进许家的那套的家俱,就已是杜方菲嫁妆里最值钱的东西了,他们许家也一穷二白,他也没期待杜方菲有什么嫁妆。可没想到,杜锦宁竟然拿出了这么大一个彩蛋。
他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他要是没出息,往后就是吃软饭的人了。不光他吃,还得带着他娘吃。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吃软饭让他觉得羞耻。
听得女婿这话,陈氏十分满意。
此时,张氏和董婶几人也把杜方菲从新房里扶出来了。新娘自是盖着盖头的,可她身上穿的上等面料的绸缎嫁衣,腰间垂挂着的玉佩,跟母亲哭别时偶尔在盖头处露出来的金簪子金耳环,手上戴的玉镯子,又引起大家的一阵惊叹。
这会子董婶儿就责任给大家解释:“她们母女几个不是没日没夜地做豆干买吗?赚的钱全给大姐儿置了这么一身行头。”
那出了嫁的女人都无不羡慕。有这样的兄弟和母亲,杜方菲真是个有福气的。
张氏就在一旁道:“也是我们菲姐儿为人善良,几次为救她兄弟连命都不顾,这才得了母亲弟弟这般对待。”
于是杜方菲什么都没做,名声在亲友之间便又上了一层。往后她要是遇上什么事遭人非议,别人也会拿今日之事来反驳。
杜方菲成亲后,陈氏便把做干豆腐的生意全托给了谢氏。谢氏盼着抱孙子,而且一旦杜方菲怀了孕也不好太累,她便没打算婆媳两个人干,而是请了两个十分老实本份的邻居媳妇子来帮着做活儿,自己把握最关键的步骤。杜方菲只需要做做绣活,再干些家务就可以了。
把做干豆腐的活儿交付出去,只剩下卤豆干的活儿了,那活儿又不累,直接把豆干放进去煮就是了,最多看个火,于是忙碌惯了的陈氏和杜方苓等人反倒不习惯了。
陈氏来跟杜锦宁商量道:“我们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儿,你那里还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可以做的?你到书里找找再来教我们?”
杜锦宁不由得笑了起来,揶揄母亲道:“你们真是天生的劳碌命。”
“可不就是?”陈氏十分干脆地承认道,“我们就是劳碌命,闲下来浑身不自在。你快说,有没有什么可做的?”
“有。”杜锦宁让她们从做豆腐这烦累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就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她们做,“你看到院子里我种的草莓了吗?经过这一年,我也培育了不少苗,后院快种不下了,田里的稻谷又都收了,你们把那块离咱们最近的田地整一整,垫些底肥,然后将草莓苗移到田里去种。”
那草莓种出来后,杜锦宁并没有急着卖,而是让家里人吃,有多的也送给袁修竹、齐伯昆与关乐和等人尝一尝。陈氏自然知道这新奇的高档水果,平时也没少帮着杜锦宁打理草莓苗。
听得杜锦宁的话,她点了点头:“还真要移了。等种得多了,咱们就拿出去卖。”
“娘,咱们做事,走一步要看三步,才不容易摔跤。这草莓苗一种出去,庄子上的人必然会好奇,然后问你要秧子来种,你可得想好了要如何应付。”
陈氏一愣,才想起确实如此,便赶紧问杜锦宁道:“那咱们该怎么应对?”
“你自己想。”杜锦宁说了这么一句,就低下头去练自己的字。
第255章 新生活
隔了许久,她抬起头来蘸墨,见陈氏仍然愣愣地站在那里望着她,她不由笑了起来,无奈道:“娘,我总有不在您身边的一天的。您自己遇到什么事,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不能事事依赖我。否则我不在您身边怎么办?您也学那等无知无能妇人,只知道抹眼泪么?”
“……”
这话说的,既有激将又有信任,还不乏肯定与鼓励,陈氏顿时斗志昂扬起来。
她自信地道:“成,我自己解决。”说着,走了出去,可出了门,她又回返回来,问杜锦宁道,“你先得去问问袁先生,看看他这草莓苗能不能传出去。”
杜锦宁笑着点头道:“好。”听得这话,她就知道陈氏的意思了。
这样挺好。庄子上的人对他们一家不错,把草莓苗散给别人种也挺好的,至少不会被人嫉妒。当初袁修竹送她草莓苗可没吝啬,她们自然也不能太过小气。再说,种这东西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她们家种这个能赚钱,别人就不一定了。
“对了,娘,挖地种草莓你跟三姐去就成了,四姐留在家里,我让她帮我伺弄花草。”陈氏临出门,杜锦宁又补了一句。
“成,没问题。”
练好两篇大字,杜锦宁便出门去找杜方蕙。
三个姐姐里,杜方蕙不声不响的,却是最为聪慧。认字如此,伺弄花木也是如此,大概这跟她的个性有关,她做事极为耐心细致,学东西也极为认真。杜方苓跟她相比,就浮躁一些,静不下心来。
身有一技之长,胜过良田千顷。杜锦宁打算趁现在自己还在姐姐们身边,尽可能地让她们学会一些本事。只要她们有本事,以后即便没有了她这个“弟弟”做依靠,也一样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杜方菲在刺绣方面很有天赋,又是谢氏的儿媳妇,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谢氏在教她的时候格外用心,有意把自己的一身本事传给她。因此杜方菲在出嫁前,绝大多数心神都在刺绣上,也正好拿自己的嫁妆来练手。有那一手刺绣,再有豆干的制作方子,还有田地和山头傍身,她的日子便不必再要杜锦宁操心了。
现如今剩下两个姐姐,杜锦宁决定把自己伺弄花木的手艺传给杜方蕙,而让杜方苓学着去种草莓。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种植都是相通的,所有的东西她都会一起教,不过侧重点和要求不一样罢了。
出得门来,果然就看到杜方蕙在院子里给花木剪残花。这些花木都是杜锦宁从袁修竹和齐伯昆院子里弄来的,或扦插或播种。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合花木生长,不过一年的时间,原先光秃秃只有一片菜地的院子,此时已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了。
听得脚步声,杜方蕙回过头来,朝杜锦宁温柔一笑,问道:“饿了没?厨房里有我刚做的枣泥卷,你要不要来一个?”
两年的时间过去,杜方蕙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干干瘦瘦跟个豆芽菜似的小姑娘了。豆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