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们比谁都盼着杜锦宁能平平安安地活着被早日找回来。
可谁能告诉他们,杜锦宁不光年纪小,还是个女子?
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比下去,还怎么努力都翻不起身,他们的老脸,真是火辣辣的疼。
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都好说。科研数据却来不得半点掺假。全大宋的百姓这么眼巴巴的盼着高产水稻能恢复七石产量并在全国推广,他们总不能因为杜锦宁是女子,就否定杜锦宁的能力,将她摈弃在高产水稻的研究之外吧?
他们答应,皇上也不会答应,全国百姓更不会答应。
静默良久,吴证站起身来:“我进宫去见皇上。”
……
方少华步履匆匆地从衙门里出来,在门口正好遇见同样神情的关嘉泽和梁先宽。
“你们听说了吗?”
关嘉泽和梁先宽都点了点头,道:“我们特意在这里等你的。”
昨日听到杜锦宁安然回到京城,他们很高兴。但杜锦宁失踪一案还未审理,她出了宫后赵晤的人也一直跟着,三人去了齐府一趟,打听到杜锦宁情况还不错,便安心地回家了,打算等此事了了再设宴给杜锦宁压惊,谁知刚才就听到了那样一个惊天的消息。
关嘉泽和梁先宽出了衙门相约着打算去亲自问问杜锦宁的,但想起杜锦宁如果是女子,他们这样冒然去她家是不是不好,于是就等在了这里。
方少华好歹是杜锦宁的姐夫,总比他们两个外男强一点。
方少华从衙门里出来却不是为了去杜府。他道:“我打算回家去问问内人。”
关嘉泽和梁先宽沉默了片刻。梁先宽道:“我们跟你一起回去,你进内院问清楚,出来告诉我们。”
关嘉泽却道:“你们说,齐慕远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事?”
他话声未落,梁先宽就用手肘拐了他一下:“别瞎说。”这可是欺君之罪。关嘉泽这样说,陷齐慕远于何地?
自打院试时因为口无遮拦闹出过一次状况,关嘉泽就改变了很多,说话做事谨慎了不少。今天这事主要是太意外了,刚才的话才脱口而出,其实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他赶紧道:“是是,我随口乱说的。他怎么会知道。”
方少华道:“走吧,上车再说。”
三人各自上了马车,往方少华家去。
方少华进了门也不管两人,叫下人领他们去外院书房,自己则匆匆进了内院,将下人们都遣开,问杜方蕙道:“宫里传来消息,说锦宁是女子,可是真的?”
杜方蕙刚从杜方苓那里回来,庆贺杜锦宁终于能平安回来了,并不知道宫里的消息。
听到丈夫的话,她诧异了一下,旋即点头道:“是真的。”
方少华饶是有了心理准备,还是惊着了:“到底为什么?”
杜方蕙叹了口气,拉着丈夫坐下,将家里的事和杜锦宁的打算一一跟方少华说了。
方少华一阵唏嘘。
他问:“齐慕远知道吗?他一直不娶亲,是不是因为锦宁?”
杜方蕙可比关嘉泽谨慎多了。她摇摇头:“我不大清楚,得问锦宁才行。”
她倒不是不信任丈夫,而是杜锦宁和齐慕远的事,谁知道会有什么变故?在没有定论之前,还是不说的好。
……
杜锦宁是女子的消息,是赵晤和齐伯昆有意放出去的。此时不光衙门,街上也渐渐传出了这个消息。自然的,杜府的下人也知道了。
杜锦宁回到家时,看迎出来的姚书棋等人各种纠结别扭的表情,笑道:“怎么,我是个女子,你们就不认我这个主子了?”
“少爷……啊不,姑娘。”姚书棋只觉得怎么称呼都不妥当。毕竟现在杜锦宁还一袭男装,一派风流倜傥的模样。
“姑娘,不管您是怎么样的,我们既跟了您,就一辈子是您的下人。”
“以后我穿男装的时候,就唤我少爷;我装女装的时候,就唤我姑娘。”杜锦宁把规矩定下,走了进去,“我给个地址,你们派人去徽州接太太回来。”
“是。”
见杜锦宁行事作风跟以前没什么两样,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觉得就算杜锦宁是个女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家主子,不管怎样都比别人强。
杜锦宁进房里收拾了些行李,出来交给青木提着,对姚书棋道:“我去我三姐家住几日,这几天有人求见,你一概说我不在家,去姐姐家暂住了。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再定夺。”
姚书棋不明白杜锦宁为什么这样做,但不妨碍他执行命令:“是,少爷。”
杜锦宁一面往外走,一面交待:“庄掌柜那里,你去见他一见。如果他求去,你来回我。”
庄越的忠心,这两年也体现出来了。但杜锦宁不确定得知她是女子时,庄越是否还愿意跟着她。毕竟在有些人心里,男人和女人作主子,差别还是很大的。
鲁小北还在外地天南地北的找寻杜锦宁。不过这么久过去了,他不再像原先那样单纯的寻找,而是一面各处寻求商机并做生意赚钱,一面寻找。此时鲁府里只有杜方苓和她的两个孩子。
一见杜方苓,杜锦宁就道明来意:“我的女子身份曝光了,我想来这里躲几天清静。虽说因为念书科举的事影响了名声,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是看重利益,想趁机捞好处的。到时候不管不顾上门求亲,我怎么应对都有不是。还不如躲到你这里来。”
说完她又道:“昨日我已派人去给姐夫传信了,他不日就会回来。”
杜方苓被她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轰炸,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你是说,这几日会有人上门提亲?”她问道。
“对。”杜锦宁道,“朝庭自然还是想让我把高产水稻做下去的,偏我又不能做官,那么这份功劳会算到谁头上呢?自然是我夫婿的头上。名声虽好,却不如利益实惠,总有人愿意要实惠而不顾虚名的。”
杜方苓被她说得瞠目结舌。
信息量略大啊。9
第847章 劝
果然,被杜锦宁说中了,杜锦宁离开杜府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有媒婆上门,要替蒋家家主嫡孙蒋七公子求娶杜锦宁。
杜锦宁本就是京城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蒋家派的媒婆一上门,众人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杜方苓得知,更是惊愕不已,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满是佩服。
她倒不是佩服杜锦宁的神机妙算,而是佩服杜锦宁的本事——以杜锦宁的经历,可以想见一dà bō流言蜚语即将来袭,要不是怀疑齐慕远与杜锦宁互相有情,她都要担心杜锦宁此生嫁不出去了。却不想女子的身份一出,就有蒋家上门提亲了。
蒋家啊。虽说蒋家比不过已被灭的张家和势微的赵家,但这种大世家对于小门第的百姓而言,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豪门大户了。更何况求娶的还是蒋家嫡孙。
杜锦宁却摇头叹道:“蒋家能存活,不是没有道理的。蒋家家主是个厉害人物,舍得对自己狠。”
“……”杜方苓侧目。
“那你是什么打算?”她问道。
“什么打算?”杜锦宁诧异地看她一眼,“难道你还真想让我考虑这门亲事不成?”
“并不。”杜方苓回答得十分干脆。
她又不傻。
看看她跟杜方蕙过的日子就知道了。世家大族里的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
有蒋家开的这个头,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不一会儿,来报信的下人就跟陀螺似的忙个不停:“少爷,工部营缮所所正虞德利派人前来求亲。”
“少爷,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柳康录派人前来替儿子求亲。”
“少爷,户部员外郎吴德明派人前来求亲。”
“……”
按照计划,这段时间齐慕远并不宜跟杜锦宁过多接触,以免让杜锦宁是女子的消息被人往“男女关系”上议论。可这上门求亲的人一波接一波,让齐慕远彻底坐不住了。
明知道杜锦宁不可能答应这些求亲者,但能让计划加快些落实,早日抱得美人归,齐慕远自然乐见其成。
他吩咐观棋:“你派人去宫里,跟祖父说一声,很多人在向杜锦宁求亲。”
“是。”
齐伯昆正跟赵晤议事呢,听到家人来寻,跟赵晤告了个罪从宫里出来,问观棋道:“出了什么事?”
要不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家里人是不会跑到宫里来寻人的。
观棋怕别人做不好这事,是亲自来的。他将齐慕远的话说了。
齐伯昆一阵愕然,不过瞬间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
他道:“你等会儿。”
转身回到宫中,他对赵晤把情况说了,道:“皇上既然要给予杜锦宁长公主之位,不如现在就赏赐,免得那些人起龌龊心思。”
说真的,赵晤昨晚见过杜锦宁后,虽然知道纳杜锦宁入宫不是明智的选择,但当时那一瞬间的心动,还是让他放不下杜锦宁,总觉得事情往后拖上一拖,事情或许就有转机也说不定。
现如今,却那么多人不害怕流言蜚语上门求亲,这让他忽然有了某种想法。是否他也能不顾流言蜚评语,把杜锦宁纳入宫中呢。
齐伯昆见他面上恍惚,久久不语,不由心里升出一丝不好的预感来。至于是什么不好的预感,他没时间细细分辨。
他唤了一声:“皇上。”
等赵晤回过神来,他道:“那些人上门求亲,无非是看中杜锦宁的功劳。杜锦宁不能做官,那么她以后的功劳必然加诸其夫君身上。皇上细想,依功劳论,赐予杜锦宁公主身份,于朝堂没有丝毫影响。可如果功劳都给她夫君甚至家族,怕要是出问题。毕竟这样的大功,该给怎样的赏赐?赐给一个靠女子上位的小人,皇上您心里也不舒服吧?”
他抬起头来,声音高昂,情绪有些激动:“再者,在臣心里,杜锦宁虽是女子,其智慧、能力、胸襟、忠心丝毫不亚于微臣这些个老家伙。她为大宋所做的一切,值得大家尊重。可皇上看看上门求亲的都是些什么阿狗阿猫。蒋家所图甚大,想娶了杜锦宁跟皇上谈条件,且不去说他;只看那什么工部营缮所所正、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的儿子、户部员外郎主事,不是芝麻小官、一无是处的浪荡儿,就是年近四十的鳏夫!”
“如果皇上一言不发,只看着这些人上门去侮辱杜锦宁。杜锦宁如何想未可知,只满朝文武和百姓,怕是都要心寒。皇上,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啊。”
赵晤张了张嘴,想问“齐慕远怎么不上门求亲”,可话还没到嘴边,又理智的咽了下去。
他知道,这话一出,恐怕齐伯昆就要跟他离心了。
齐家此时上门求亲,岂不与那些狗苟蝇营的鼠类一样了吗?齐家也是个大族,齐伯昆绝对不会因为齐慕远一人而让家族名气受损,这太自私。
而且此时上门求亲,不光对齐家的名声不好,对杜锦宁也同样不好。
以杜锦宁跟齐慕远的情谊,齐家上门求亲,杜锦宁势必得答应。可是以让齐家名声受损的代价嫁进齐家,往后作为齐家妇,她如何自处?这不光要让齐家人被人诟病,连同她自己的儿孙,以后也要被人用此来羞辱。
所以此时齐慕远是万万不能上门求亲的。
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宫里给她长公主的身份。此身份一出,皇帝的态度大家都知晓,碍于他的抬举与长公主的尊贵身份,那些阿狗阿猫哪里还敢现身?
而且,细细想来,这些求亲的人里未免没有与张家和赵家亲近的人的手笔,用意无非就是折辱杜锦宁,以报张家和赵家被牵连之仇。
想明白这些,他知道此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不管以后他施恩给杜锦宁的身份再高,也再也换不来她的感激与忠心,这与他的初衷不符。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眼时眸子里已一片清明。
他站起身来:“朕这就去宁寿宫。”
齐伯昆深深一揖,退了开去,跟着赵晤走出大殿,他便告退离开。而赵晤去了郑太后那里。
没过多久,郑太后传召,宣杜锦宁进宫觐见。
第848章 宁国长公主
当杜锦宁见到姚书棋领来的宫中太监时,发现眼生,问明是郑太后身边的太监,她放下心来,道:“稍等。”
说着她回房换了一袭宽袍广袖的月白色衣裙,这衣裙只在袖口和衣襟处绣了一些深紫色的花,式样简单又不觉得太过简陋。
她的女子身份既已公之于众,去见太后便不好再着男装。这袭衣裙虽是女装,却宽袍广袖,倒有几分男装的洒脱与随意,最适合她现在身份过渡所用。
头上她也没梳繁复的发髻,只是简单挽了个髻,用齐慕远送她的那根簪子固定住便罢了。
可饶是如此简单的装束,因她没像以往那样用妆容改变自己有些微挑的凤眼,任随眉眼全部舒展,也没有束胸,她普一走出来,杜方苓和青木仍看得都呆住了。
“你、你怎么……”杜方苓指着杜锦宁结结巴巴,跟不认识杜锦宁似的。
杜锦宁笑道:“平时穿男装担心太过女气,所以都是化了妆的。现在才是本貌。”
说着,她朝青木看了看,总觉得她作女装打扮,带个小厮在身边似乎有些不妥,随手点了杜方苓的一个名叫芍药的侍女道:“你与青木一起跟我进宫。”
芍药本来看杜锦宁都看呆了,这会子忽然被点将,吓得一啰嗦,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奴、奴婢?”
“对。”杜锦宁转身往外走,“走吧,别让宫里的人久等。”
出到外院厅堂,与太监及姚书棋汇合,一行人往宫里去。
赵明月早在半年前就出嫁了,嫁给了萧二公子。听闻郑太后宣杜锦宁相见,她急急赶了回来,正好在宫门口遇见正下马车的杜锦宁。
“你是……杜锦宁?”她瞪大了眼睛,反应跟杜方苓她们如出一辙。
主要是杜锦宁着女装无论是在容貌还是气质上跟穿男装时区别有点大。男装的杜锦宁清冷如皎皎明月,女装的杜锦宁则是天边的红霞,绚丽而妩媚。如果不是知道真相,乍在两个地方见到她的两个身份,别人肯定会觉得两人是兄妹,而非同一个人。
“公主殿下。”杜锦宁笑盈盈给她行了一礼,“在下正是杜锦宁。”
见她行的是男式礼,动作依然跟往常一样潇洒自如,看上去满身的风流倜傥,赵明月想起自己一颗芳心错付,顿时气得牙痒痒。
“你怎么不被人掳去做压寨夫人啊?”她瞪眼道。
杜锦宁笑了起来,笑容差点晃花了赵明月的眼:“被掳了,可山大王嫌我太丑,又把我放了。”
“哼,满嘴胡说八道。”赵明月斜睨她一眼,抬脚往里走。
杜锦宁也跟着走了进去。
“你……没事吧?”赵明月想起杜锦宁被掳走这么久,想来吃了很多苦,又于心不忍,回过头来问道。
“还好,他们没有特意为难我。”杜锦宁笑道,“多谢公主关心。”
“谁关心你?”赵明月撇撇嘴,又问,“你以后是怎么打算的?还去研究高产水稻吗?”
“一切听皇上吩咐。”杜锦宁道。
赵明月不说话了。
过了良久,她才叹道:“我们女子,就算有才,也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其实公主可以改变这一切的。”杜锦宁悠悠道。
赵明月一听,停住了脚步,满是期盼地问道:“怎么改变?”
“办女学。”杜锦宁道,“科举制度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用官格局,让平民子弟依靠读书获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改变了命运。女子也是可以的。”
她笑了笑:“我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我不女扮男装,没能获得读书的机会,我可能早就嫁给一个乡里汉子,做一个愚蠢的乡间农妇了,哪能站在这里跟公主说话。”
赵明月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想了想,她犹疑道:“可是,朝堂的那些官员一定会阻拦的。”
“你别说是为了女子,而是为社稷着想嘛。女子识字受了教育,有了见识,自然更能教育好儿女。一个无知妇人教育出来的孩子,跟识字明理的妇人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是不一样的。整个社会都是高素质的母亲,那么整个国家的下一代又会怎样的出色?大宋是不是会比别的国家更富强昌盛?”
赵明月转过头来,眼眸亮得如星辰。
“你……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她嚷嚷道。
旋即她又有些沮丧:“同样是女子,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样大呢?”
她看着杜锦宁,好奇地问道:“读那些四书五经,真的能让人变得这样聪明吗?”
杜锦宁耸了一下肩:“更聪明一点肯定是可以的。不过想要跟我一样聪明那就别想了。”
赵明月被她的不要脸打败了,白了她一眼:“你就不能谦虚一点。”
“谦虚就是虚伪。我这是真诚。”杜锦宁笑嘻嘻地贫嘴道。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了宁寿宫。
郑太后看着女儿跟着一个女子走了进来,那女子身材高挑,容貌出众,行止之间自有一番洒脱自信气质,她便知道这就是杜锦宁了。
想想当初女儿死活要嫁给这个伪男子,杜锦宁还当着赵明月的面跟齐慕远亲吻以示她是断袖,郑太后的心情就十分复杂。
“民女杜锦宁,拜见太后娘娘。”杜锦宁进了殿来,给郑太后行礼。
“平身吧。”郑太后收起心里的种种想法,笑着对杜锦宁道,“你身为女子,能研究出高产水稻,十分了不起。哀家喜欢聪明能干的孩子,欲收你为义女,你意下如何?”
这都是齐伯昆帮谈好的条件,杜锦宁自然不会拒绝,当即磕头谢恩。
郑太后让人将她扶起,看了看赵明月:“你们是同一年生的,明月是三月份的生辰,锦宁是正月,往后明月便唤锦宁为姐姐了。”
赵明月满脸复杂地看着杜锦宁,轻唤了一声:“姐姐。”
待杜锦宁从宁寿宫出来回了杜家,赵晤的圣旨也到了,宣因郑太后收杜锦宁为义女,特封杜锦宁为宁国长公主,食邑万户。
消息一经传出,满城又是一片哗然。
第849章 公主府
除了食邑,赵晤还赐了一座公主府给杜锦宁。
听了太监宣的圣旨,杜锦宁少不得要进宫去谢恩。
犹豫了片刻,她还是穿着拜见郑太后的那身装束进宫去见了赵晤。
“你……”赵晤看到女装的杜锦宁,惊了一下,心里一下子五味杂陈。
果然,他那晚没看错,他看见过她隐藏起来的绝色滟潋。
杜锦宁多敏锐的一个人,自然能感觉到赵晤那抹复杂的情绪。对于这种状况,她很能理解。
倒不是她对自己有多自信,觉得自己是个万人迷,只要看到她的女子装束,不管是谁都能喜欢她。她是对于君王的那种“天下最好的东西都该是朕的”的心理十分了然。
不过长公主的身份已颁布,两人就是兄妹关系了,她也懒得再去琢磨防备赵晤的这份心思,谢了恩后,就直接问道:“皇上,臣妹既已回京,就该把稻种的事研究起来。您看臣妹是回润州去呢,还是留在京中?”
赵晤也知道木已成舟,再多心思也无用了。
他敛了敛心神:“世家势微,已不必防备。你就留在京中吧。正好张家在城外不远处就有五百亩田地,朕现在赐予你,专作研究高产稻种之用。”
说着他一摆手,吴公公便拿出一张地契递了过来。
“多谢皇上。”杜锦宁接过谢恩。
“既是臣妹,就直接唤朕皇兄即可。”赵晤摆正了心态,对杜锦宁越发的和言悦色起来,“稻田要明年开春才能耕种了,你才受了那么多苦,这阵子先养好身子,到春天再说吧。”
“是。谢皇兄体恤。”杜锦宁立刻改了口。
“你现在是长公主了,要不要朕拔几个太监宫女去伺候你?”赵晤问道。
这种事,本是他直接宣旨就可以了的。但担心杜锦宁会有想法,他干脆就问一问。
“皇兄好意,臣妹心领了。太监宫女还是不要了吧。”杜锦宁笑道,“臣妹就粗人一个,他们这些讲规矩的人要是跟了臣妹,肯定会各种不习惯。”
赵晤便没勉强。
从宫里出来,杜锦宁领着芍药和青木直奔公主府而去。
这公主府原是被幽禁后来又生病去逝的四皇子的府邸。二皇子的府邸,因为夺嫡斗争,兵刃相见,里面死了不少人,二皇子从宫里逃出去后也是在那里被杀死的;相比起来,四皇子一家只是被囚禁,下人遣散,没怎么死过人,要好得多。
像这种亲王府邸,占地广,建筑精美,花费极大,即便死了人也不会被拆除或荒废,收拾收拾再做一场法事,皇帝就能拿它来做赏赐。
而因为建造时有一定的规制,身份不够的人根本不能住进去。如果不是杜锦宁获封长公主,就有可能留到赵晤的儿子们长大再行赏赐。现在,则赏赐给了杜锦宁。
赵明月现在的公主府,则是以前赵晤做大皇子时住的地方。
两座公主府倒是离得不远。
可等杜锦宁从公主府回来,就把姚书棋叫了过来:“你去叫人牙子吧。”说着就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公主。”姚书棋现在改口改得挺顺溜了。
“公主府太大了,下人太少,根本管不过来。”杜锦宁又叹了一口气。
她倒不是养不起这么多下人,而是不喜欢人多。人多就吵闹,矛盾也多,难管理。本来家里只有她跟陈氏两个主子,清清静静的,却要养上几十个下人,费心思去管束和管理他们,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公主,其实吧,咱们家的下人也够使唤了。”姚书棋道。
“嗯?”杜锦宁挑眉,疑惑地看着姚书棋。
姚书棋笑眯眯地道:“公主也差不多十八岁了,该招驸马了吧?一旦驸马进府,他肯定也要带一些自己惯常用的下人的。两方这么凑起来,下人也就够使了。”
自打知道杜锦宁是女子后,他就琢磨开了。
杜锦宁和齐慕远的关系,明显不一般。以前齐慕远不管来这里,还是去润州的杜府,都是歇息在杜锦宁的院子里的。杜锦宁又一向不允下人进她的院子,孤男寡女的,要说杜锦宁和齐慕远不是情侣关系,打死他都不信。
再想想齐慕远身为世家公子,还是嫡房长孙,年近二十了都未娶妻,连亲都未定,他就越发笃定自己的猜测了。
杜锦宁经他这么一提,倒是想起来了。
齐慕远虽用的下人不多,但惯常用的几个小厮,驾马的车夫等等,还有刘高、马彪等几个武师傅及其家眷也要跟着他,算起来也有好些人。如果他跟她成亲,这些人也不知会带进公主府来,还是留在齐家。
还有,陈氏跟着她住在公主府,齐慕远进来做驸马倒有点像倒插门的女婿似的,也不知道齐慕远会不会介意。
姚书棋又道:“其他的还好,就是公主现在身份不同,身边不能只带一个小厮了。公主看看要不要叫人牙子过来,挑几个丫鬟婆子?”
他看杜锦宁带杜方苓的丫鬟进宫,很是叹了几声气的。
说着他又有些忧虑:“就是这些新买的丫鬟婆子,怕是不懂规矩,又没见过世面。一旦公主进宫觐见太后娘娘或皇上,他们殿前失仪,那就是大罪。另外,以后公主肯定得出席一些宴会,他们要是不懂规矩恐怕也会冲撞贵人。”
“这倒不用。太太身边有好些丫鬟婆子,等她回来,我从她身边选几个,再请鲁国长公主府上的嬷嬷来教导她们规矩,这样就不会有事了。”杜锦宁摆手。
陈氏现在身边的丫鬟都是秦老六培养出来的,她原先使唤的丫鬟还在润州。到时候换一换就可以了。
杜锦宁常在外面行走,身边自然得用一些会武功且机灵、忠心的丫鬟。
……
过了两日,陈氏从徽州回京,杜方菲也带着孩子从外地赶了回来,母女几人抱头痛哭一场,庆贺杜锦宁顺利换回女装。
一缓过劲来,陈氏就开始催婚了:“你现在也稳定了,公主都当上了。齐慕远怎么还不上门提亲?你俩年纪也不小了,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第850章 赐婚吧
杜锦宁便将前段时间那些阿狗阿猫上门提亲的事说了,道:“最好是明年,我把水稻的产量恢复起来,再让皇上赐婚,这才不会有人说闲话。”
陈氏两眼一瞪:“说闲话怎的?他想娶我家女儿,还怕闲话?真要害怕,那不娶也罢。”转头就对杜方蕙道,“让你女婿把这话传给齐慕远。”
“呃,娘。”杜锦宁拉了拉陈氏的袖子,“你女儿都是公主了,还怕嫁不出去嘛。没这样逼着别人上门来提亲的。”
“就是。”杜方苓附和道,“他要是有心求娶,就会自己上门。咱们去逼亲是怎么回事?以后小妹还能在他面前抬起头吗?”
“说的也是。”陈氏回过神来,眉头就皱了起来,“齐慕远那小子,不会有别的想法了吧?”
杜锦宁有些头疼:“娘,您老远道回来,好好歇着吧,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时间到了,我自然会成亲。您啊,就别操心了。”
杜方菲是老大,性情温柔,最是看不得家里人起争执。
见得陈氏张嘴还想说什么,她忙安慰道:“娘,小妹失踪这么久,齐公子都一直没有订亲成亲,他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一直在等小妹回来呢。现在不过是时机不成熟罢了。毕竟齐家不止是他一个人,他也得顾着家里其他人的名声。”
陈氏这才放下心来,点头道:“行,那我不管了。”
杜锦宁佯装在额上抹了一把汗,看得陈氏又想拿眼睛去瞪她,被杜方菲推着进屋子里去了。
……
齐家,此时也正在讨论齐慕远的亲事。
这两三年,苏氏对齐慕远的亲事自然急的不行。在外赴宴的时候,那些家里有女儿要寻夫婿的夫人都会到她面前来套近乎,目的就是想让苏氏看看自己女儿,好作主给齐慕远定下亲事。
无奈齐伯昆早早就放了话,齐慕远的亲事,由他作主;齐慕远自己也是极有主意的人。就算苏氏在他面前不停地念叨说这家女儿如何如何好,那家女儿如何优秀,他都懒得理会。到后面干脆以公事繁忙,极少去见苏氏。
所以苏氏即便看到合意的姑娘,也没办法做主订亲。
此时闻得杜锦宁是个女子,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不行,你不能娶她。”她对齐慕远道。
今天算是一个小节,齐伯昆一年到头都忙,很少跟家人团聚。因此逢年过节只要朝庭没有大事,他是一定会让家里人在一起吃顿饭的,免得太久不见感情生疏了,尤其是齐慕远和齐慕霖两兄弟。他也会趁此机会过问一下齐慕霖的学业。
苏氏便在家宴上当着众人的面跟齐慕远说这件事。否则,她都没机会跟齐伯昆提出她的想法。
齐伯昆淡淡地瞅她一眼,用筷子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