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齐伯昆为了他赵晤,能把杜锦宁到手的高官厚禄给否定了,可见齐伯昆是一心一意对他好啊。在齐伯昆心里,再喜欢杜锦宁也不及对他忠心之万一。
有这样忠心的大臣,是他赵晤之幸也。
“爱卿。”这两个字,赵晤喊得真心实意,“这事就听你的。”
“不过,世家那里,恐怕要些困难。”他担心地道。
“不怕。”齐伯昆胸有成竹,“先让咱们这边的人把皇上说的职位提出来,世家必然反对;再由中立的人提出赏赐丹书铁券之事。有那些官职做比较,世家肯定宁愿选择后者。毕竟他们要对杜锦宁下黑手,才不管他手里有没有丹书铁券呢;而在皇上您这里,丹书铁券又无用。这东西其实就是个虚名。”
“最重要的是,杜锦宁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不管世家有多昧良心,也不敢说什么赏赐都不给。如果他们敢说出这种话,不用皇上多言,只凭老臣的三寸不烂之舌,都能喷死他。”齐伯昆慷慨激昂。
敢不让老子的孙媳妇恢复女儿身嫁进齐家,老子非打死你不可!
“好,那就这么办。”赵晤一拍桌子,做下了决定。
“这件事,皇上就交给老臣吧。”齐伯昆犹不放心,把事情全揽到自己身上,“最好在杜锦宁进京之前就把事情办妥,她一到京城就直接宣赏。如此才显得皇恩浩荡。”
“好,一切都托付给爱卿了。”赵晤拱了拱手。
齐伯昆唬了一跳,赶紧避开了身子,连称“不敢”。
君臣两人又商议了一下细节,齐伯昆便告辞出了宫,直接去了几个大臣家里,跟他们商议此事。
第804章 做好准备
润州,杜锦宁也知道马上就会进京,而且不会再回到润州来。很有可能她的生活从此改变,再也不会有机会穿男装,做男子做的事。
因此在进京之前,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她写了一封信,让姚书棋带给秦六,暗中布置好一切;想了想,她决定向姚书棋透露一二,好在状况来临前,保证杜家的这群下人不会大乱,能平顺过渡这个时期。
她骨子里还是个现代人,平时从不亏待下人。现在临到这时,她也充分地替下人们考虑。
当初陈氏走的时候,带的就只是杜锦宁后来“买”进来的秦六培养的手下,原先杜家的下人一个都没带走。
为了此事,陶妈妈和陈氏原先使唤的丫鬟还心生埋怨。但一切都是杜锦宁安排的,杜锦宁平时对她们虽然和气,却不容易接近,而且令行禁止,在家里十分有威严。只要她发话,陈氏对这个儿子从来不会逆着来。因此陶妈妈等人就算心中有怨也不敢表露出来。
可她们不知道,杜锦宁这样安排,完全是为了她们好。
如果她们跟着陈氏往南走,一旦陈氏失踪,她们必要被官府追责。即便不追责,没什么生活技能的人流落在外头,日子也会很艰难。所以,杜锦宁将她们留在府里,其实是免去了她们被官府问责和流离他乡之苦。
同样的道理,杜锦宁此次上京也不会带上姚书棋、汪福来等人。
依照大宋律例,主人犯的哪怕是满门抄斩的罪行,下人只要不是从犯,就不会被治罪,只会被发卖。当初陶妈妈和朱老头等人,就是原主人犯了罪被发卖的。因此就算杜锦宁东窗事发,也不会连累下人们。他们只会等着官府发落而已。
主仆一场,杜锦宁替他们考虑得十分周到。
如果她不被治罪,只是失踪,那么杜家会保持原状,月钱由齐慕远帮发,等待着她换回女装归来;如果她事发,下人们被发卖,齐慕远会找个人把这些下人都买下来,再好好安置他们。或是发放奴籍,给他们自由身;或是安排到相对和善的人家去做下人。
最起码会让他们有一个好下场,不至于因为她的缘故而连累这些人。
而姚书棋、陶妈妈、汪福来、青木这些尽心尽力替她们母女做过许多事的人,齐慕远在买下他们后,会将卖身契给他们,并到官府注销奴籍,再将杜锦宁原先就为他们准备好的一份田产、铺面送到他们手上,算是全了杜锦宁跟他们的主仆之情。
至于庄越,他是掌柜,并没有卖身予杜家,倒是不用这么麻烦。但齐慕远同样会照着杜锦宁的吩咐,送他一份财产。如他愿意跟着齐慕远,齐慕远也会将他收归麾下。
其他掌柜或伙计,如果不愿意在齐慕远接管后的茶园、铺子里做事,齐慕远会送他们一笔遣散银子,好聚好散。
这就是杜锦宁为下人们所做的一切安排。
只是在此之前,她需得让姚书棋出来主持大局,帮她稳住一切,不要出差子。
将姚书棋叫到她的院子,确定没人偷听监视,她道:“姚叔,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也好让你心里有个准备。”
姚书棋正为杜锦宁研究出高产水稻、即将升官而欢欣鼓舞呢。
看到杜锦宁表情严肃,他立刻敛住心神,恭敬地道:“有什么事,少爷尽管吩咐就是。”
“等皇上的旨意下来,我就要去京城了。而此去京城,不光有锦绣前程,同样荆棘密布。”
接着,杜锦宁将世家如何把持朝政,皇权如何弱小,稍不听他们的、他们还差点将皇长子毒死的情况,夸大其词的说了一遍。直把姚书棋吓得脸色苍白,对她前往京城充满了担忧,她才住了嘴。
“那、那少爷您怎么办?”姚书棋问道。
“身为臣子,在皇上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怎么能退缩呢?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们也无所畏惧。”杜锦宁的大话说得十分慷慨激昂。
姚书棋被她说得热血沸腾:“少爷,您既不怕,我们自然也不怕。不管少爷去哪儿,我们都会随侍左右,永不退缩。”
“不,不不。”杜锦宁连连摆手,“我不需要你们去冒险。你只要帮我稳住大后方,不让人趁机栽赃陷害,使我后院起火,就是帮了我大忙。”
“少爷……”姚书棋还要说,被杜锦宁打断了,“你听我说!”
姚书棋只得闭了嘴,注视着杜锦宁,仔细听着她说的每一句话。
“我打算跟皇上演一出戏,将几个权利极大的世家掰倒。而详细的做法,我不能跟你说。我只想告诉你,我去了京城后,不管你听到什么样的消息,你都不要乱,也不要让家里的下人生乱,知道吗?否则被人趁虚而入,藏点龙袍之类的忌讳物品,你少爷我就真的完了。”
姚书棋立刻拍着胸脯道:“少爷放心,如果真出了这样的事,我老姚直接认下所有罪行,绝不拖累少爷您。”
“我说的是这意思吗?”杜锦宁瞪他一眼。
“不不不。”姚书棋赶紧道,“我的意思是,我绝对会看好家,不让下人随意出进家门,也不会放任何陌生人进家里来。所有的下人都互相监督,让大家稍安勿躁,在家静静地等少爷回来,绝对不会出现少爷您说的那种情况。”
杜锦宁满意地点点头。
“如果我离开的时间较长,你们都听齐少爷的,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杜锦宁又道。
“是,少爷,小人记住了。”
“行了,你下去吧。”杜锦宁挥手道。
等姚书棋出去后,她将她那个特制的假胸拿了出来。然后感慨一句:想来以后夏天就不用捂着这东西了。
她以前是a还好,现在已是b杯了,捂这么个东西,大夏天的热就不说了,胸肌已不大正常了。
这假胸的内里,她特意让陈氏弄了一层特殊的内衬,是不湿水的油布做的,并且全都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口袋组成。反正假胸本就不大透气,再弄这么一层,自然更加难受。
不过好在难受也难受不了几天了。
杜锦宁将一张张各种额度的银票折成两下,塞到口袋里,又放进了几张齐慕远和秦老六各找人开的户籍与路引,以及她让秦老六特意叫人打制的金叶子。
原来她就有三万多的银子。这一年半里,因为花茶与茶道的出现,茶叶卖得特别好;《种田记》和报纸的收益也不错,花店更是因为花木基地的花种类增多,生意很好,于是又有四万多两银子的进账。
两项加起来,她的身家足有八万两银子了。
在她把茶园转到齐慕远名下时,齐慕远还给了她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本来他想多给,但无奈齐家能拿出来的现银不多,都置成产业了。杜锦宁也不想要那么多,她这藏银票的地方有限啊。如果是冬天,倒是可以多藏一些。
陈氏离开之时,杜锦宁将八万两银票给她藏好,并让她把家中金银和首饰都带走。如果她的欺君之罪不闹出来,陈氏还会回到京城。有三个姐姐照顾她,又有这八万两银票,陈氏的晚年会很好过。杜锦宁相信,齐慕远也会照顾她的。
而她自己,现在藏的是齐慕远给她的十万两银票。
齐慕远送她的簪子,她直接插在了自己的男式发髻上,每日戴着。紫色珠花则放在了她腰间装金银果子的荷包里。
另外,她又收拾了一个包裹,命赤木趁半夜无人时,偷偷放到新打制的那辆马车的暗格里。
这辆马车才造好不久,杜锦宁增加了避震功能,比原来的马车更经得起颠簸,也更有识别度。马车上的暗格是活动的,必要时可以取出来,这一装置是汪福来都不知道的。
做完这一切,她就给赤木下了命令,叫他给青木下点药,让青木跟当初的杜锦德一样,得“风寒”病倒。
她去京城,不带姚书棋一起去,倒不会有问题。毕竟姚书棋是杜家管家,杜锦宁离开家,姚书棋必须坐阵后方帮她守住家。但青木是杜锦宁的贴身小厮,这些年无论去哪里,他都紧紧随侍杜锦宁左右。
这次去京城忽然不带青木而带赤木,不说青木如何想,其他人定然会怀疑。一旦东窗事发,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漏洞,陈晤与齐伯昆、齐慕远想帮她遮掩都不容易。
细节决定成败,杜锦宁自然要做戏做全套,将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第二日,杜锦宁果然迎来了京中户部的一任官员,以及一千名御卫军。
一千御卫军一到润州就直接驻扎在了杜锦宁的庄子上。
这一架式把庄子上的人都吓的不轻,宋庄头找到杜锦宁,问她是怎么一回事。
杜锦宁道:“我奉皇上命令研究高产稻种,现在研究成功了,皇上自然要接管此地。你们不用担心,平时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只要听士兵们的话,别做出格的事就成了。以后这些稻种的栽种、稻田养鱼,还要你们这些有经验的人去传授呢。做好了得了皇上赏赐,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宋庄头一听是好事,顿时放松了不少,跟杜锦宁千恩万谢后,赶紧回去安抚庄子上的人。
户部尚书等官员看了沉甸甸的稻谷,又叫佃农当面各收割了一亩上、中、下田并称重,得出来的产量与吴尚书等人报上去的无异,当即户部尚书就表示他带来的几个官员不走了,在此等着佃农们把所有的稻谷都收割完晒干,由他们看着运往京城才罢休。
户部这是想跟工部抢功呢。毕竟杜锦宁并不是工部的人。这桩大功劳,不能让工部一人强占了去。
杜锦宁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研究出杂交水稻,这件事就跟她没有关系了。只要给她丹书铁券,剩下的功劳爱谁谁领去。
两位尚书京里都有一堆的事,自然不能留在此处等着稻谷收割完。金公公更是在宫里呆惯的人,出来走走可以,多待一阵就觉得不舒坦了。于是翌日,他们就跟杜锦宁一起上了京城。
杜锦宁只带了两个小厮,一个赤木,一个是乔装成下人的安适,以及一个从秦老六那里“买”来的名叫周运生的护院。
“少爷,怎的不叫我去?”汪福来一见赤木驾车就不干了,眼睛还朝安适看了看。
安适住在园林里,他倒是认得,知道是茶道的琴师。至于以前安适对齐慕远做的事,他一概不知。
杜锦宁还没说话呢,姚书棋就把他扯到了一边去,训斥道:“少爷做事,难道还要经你同意不成?跟着金公公和两位尚书一起上京,少爷资历浅,带这么多没用的人去,不是碍别人的眼吗?若带你去,你是会识字、弹琴还是会武功呢?除了驾车,还能指望你做什么?少爷带的人可是一人当作两人用的。”
汪福来没敢说话了。
“这次特殊,以后上京城定然带你。”杜锦宁对汪福来安抚道。
汪福来立刻笑了起来,给杜锦宁拱手:“多谢少爷,祝少爷一路平安。”
杜锦宁没有再多话,见金公公等人启程了,她赶紧上了车,赤木驾着车跟在后面,缓缓而行。
安适跟赤木坐在车辕上,周运生骑马随侍左右。
杜锦宁跟安适说过要让他跟着陆九渊去日苯的,无奈渡边大师得了病,前些日子才好。按鸿胪寺的人新拟定的日子,渡边大师及陆九渊等人准备五日后启程。
于是杜锦宁上京,正好把安适带上。
金公公和两位尚书带的下人及护卫不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得也不快。直到天快黑时,才到了京城。
“杜大人。”一个御卫骑马从前面过来,朝杜锦宁的马车问道,“金公公问您,您回京中有住处吗?要不要给您安排住处?”
金公公也是看杜锦宁立了大功,以后定然青云直上,得赵晤的重用,所以特意示好。
“我在京城有住处。”杜锦宁笑道,“你去替我谢谢金公公,多谢他掂记着。”
第805章 进宫
杜锦宁在京城的宅子自然是还在的,她们离开京城的时候,留了一家四口看守门户。昨日齐慕远就派了人过来,下人早已将她要住的院子打扫干净了。
齐慕远自然也早早地等在了这里。
杜锦宁一进门就看到齐慕远那张英俊的脸,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两人也无需多话,一起进了宅子,去了杜锦宁所住的院子。
安顿好赤木和周运生,打发走守宅子的一家四口,院子里只剩下她跟齐慕远两人时,杜锦宁这才问道:“你试了皇上的口风吗?我是否能拿到丹书铁券?”
齐慕远在水盆里拧了一把热毛巾,递给杜锦宁,然后望着她道:“锦宁,我已将你的真实身份跟祖父说了。”
杜锦宁擦脸的动作一顿,转过头来看向齐慕远。
“齐爷爷怎么说?”她问道。
齐慕远笑了起来:“他自然很高兴。他原先还遗憾我不是女儿身,没法嫁给你这么个卓绝的才俊呢。现在你直接变成了女子,即将嫁进齐家,他老人家都快高兴疯了。”
杜锦宁也笑了起来。
原先齐伯昆以为孙子是个断袖,十分绝望,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娶个正常的女子,生个儿子,以免老了后继无人,孤苦一生,下场凄凉。所以连苏岫那样的女子使手段他老人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发现孙子不是断袖,喜欢的是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他老人家一直喜欢和看重的后辈。齐伯昆的这份喜出望外,杜锦宁想都能想像得到。
齐慕远又道:“我跟他说了之的后,他进宫一趟,回来跟我说他已跟皇上谈妥,以你这次的大功,官职上只将你往上提一级,但补偿一块丹书铁券。”
杜锦宁点点头。
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齐伯昆能轻易说服赵晤,她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赵晤从来不是她获得丹书铁券的阻力,或者说,就算知道她是女子,只要她能合理地遮掩过去,不把赵晤逼到无法对朝堂大臣们交待的地步,看在齐伯昆和齐慕远、以及她对大宋还有用处的份上,他就不会要她性命。这于他没有好处,反而坏处多多。
真正的阻碍,在于世家。
“那世家呢?”她问道。
“世家那里,祖父也做好了应对准备。”齐慕远便把齐伯昆即将要在朝堂上上演的三板斧说了,安慰杜锦宁道,“祖父说,他起码有七成把握,让你放心。只要你明日上朝,这件事就能定下来。”
杜锦宁也知道不到拿到丹书铁券的那一刻,谁也不能给她百分百的保证。齐伯昆说有七成把握,想来已是他使尽全身解数的结果了。
“有劳齐爷爷了。”
齐慕远摆摆手:“我祖父就是您祖父,一家人,这么见外做什么?他这不是帮孙媳妇吗?”
见杜锦宁已擦完脸,他将布巾接过,放到盆子里,拉着杜锦宁坐到了桌子旁:“我估计一会儿皇宫就得派人来唤你,你赶紧先吃点东西。”
说着,他将食盒里的饭菜摆了上来,提起筷子给杜锦宁布菜。
生怕杜家留守的几个下人做饭不合杜锦宁的口味,这些饭菜都是他吩咐府里的厨子,按着杜锦宁喜欢的菜式特意为杜锦宁做的。
两人一块儿长大就有这点好,彼此的各种不雅姿态都见过了,完全不用在对方面前维持美好形象。
杜锦宁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还问齐慕远:“你要不要来点?”
齐慕远本来是吃过了饭的,可见她吃得香甜,忽然觉得自己又饿了起来,拿过一个碗也夹了点菜吃了起来。不过大部分时间是给杜锦宁布菜。
“锦宁,拿到了丹书铁券,咱们是不是就可以这样在一起过日子了?”他望着坐在身边的吃着饭的杜锦宁,问道。
杜锦宁动作一顿,点头道:“应该是。”
她抬起头,望向齐慕远:“等我从宫里回来,去你家。我有话要跟齐爷爷说。”
说着她又问:“你今儿可有空?”
她知道齐慕远是很忙的。有时候忙起来,几天都不着家。这会子还不知是如何挤出时间来跟她见一面的呢。
齐慕远确实忙,这会儿是放下手里的事来见杜锦宁的。
他忙的不光是公事,他为杜锦宁做好一切准备。
“有空。”他道,“你的事重要,再没空也得有空。”
杜锦宁笑了起来,夹了一筷子齐慕远喜欢吃的菜放到他碗里。
齐慕远也夹了一筷子菜给她。
两人相视而笑。
想来赵晤心情比较急切,杜锦宁还没吃完饭,廊下的铃就响了起来,赤木的声音在院门口响起:“少爷,宫里来人了。”
杜锦宁只得放下筷子,站了起来,应道:“知道了。”
她看向齐慕远:“你是回去还是在这儿等着?”
齐慕远也站了起来:“回去。我在家里等你。”
杜锦宁点点头,抬脚朝外面走去。
齐慕远不方便在宫里人面前露面,等杜锦宁离开了杜家,这才唤了下人来收拾东西,他骑上马回了家。
杜锦宁跟着来传话的御卫进了皇宫,进了门后就看到赵晤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在那里等着了。
见了她来,小太监立刻换上了笑脸,道:“杜大人请跟我来。”说着,走在前面带路。
这会子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小太监手里提着一盏灯笼,杜锦宁在后面跟着,只觉得偌大一个皇宫,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好在赵晤的书房就在前殿,走不多时就远远看见了那一片灯火。
杜锦宁见了,放下心来,脚下加快了速度。却忽然听到旁边有小石子滚落下来的声音,还有一个女子轻呼:“主子,小心。”
她转头一看,就见那边的假山旁,正站着三个人,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则是一年半未见的赵明月。
小太监也看到赵明月了,连忙停住脚步,躬身给赵明月行礼:“奴才小邓子,见过长公主殿下。”
赵明月却像是没看见小太监一般,眼睛只盯着杜锦宁。
杜锦宁心里暗叫晦气,只得低下头给赵明月作揖:“臣杜锦宁,见过长公主殿下。”她不想招惹赵明月。要是知道赵明月在这里,她定然叫小邓子绕一条路走。
第806章 商议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杜锦宁就是这样。
就算她为了装男子,平时也会修饰一下面容,让自己的五官更硬朗一些,更像个男人,但漂亮真不是想掩盖就能掩盖得住的,更不用说还有气质这种东西。
她站在那里只是不动不说话,看在赵明月眼里就不一样,总觉得比萧二公子强太多了。
少女的爱情,大半都是幻想出来的,眼里只看得见对方的好。至于不好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尤其像赵明月和杜锦宁这样。因为隔得远,一年半载见不着,赵明月下意识里就把杜锦宁美化了,更不用说杜锦宁还做出了满朝文武都做不到的大事,立了大功。这样有本事的美男子,哪个少女不喜欢的呢?
赵明月望着杜锦宁,心里一阵悸动。
“杜……”她悠悠地开口,想要唤杜锦宁的名字,却不想立刻就被杜锦宁打断了。
“公主,皇上召臣下觐见,有急事相商。臣先过去了。”
说着,不待赵明月有什么反应,杜锦宁逃也似的朝前面那片灯火走去。
小邓子反应过来,跟赵明月说了一声:“奴才过去了。”赶紧拔腿去追杜锦宁。
赵明月呆呆地立在那里,望着杜锦宁越走越快的背影,差点把一口银牙咬碎。
这是有多不待见她呀,连句话都不肯跟她说。
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正是叛逆心理最重的时候。如果杜锦宁肯跟她好好说几句话,表情平平淡淡的,或许赵明月也没太多的想法,毕竟当初杜锦宁跟齐慕远当着她的面那一吻,就让她死了心。
可这会子被杜锦宁这态度一激,倒激起了她心里的不甘来。
她咬着唇看到杜锦宁进了那一片灯火里,右脚一跺,跟侍女道:“咱们走。”转身回了自己寝宫。
赵晤看到杜锦宁的时候,也是愣了一愣,旋即笑了起来,打趣道:“你怎么越长越像个姑娘了?”
“……”
杜锦宁装着没听见,给赵晤见礼:“杜锦宁叩见皇上。”
“平身。”赵晤从座位上走了出来,伸出手打算亲手将杜锦宁扶起来。
这是一种荣誉,是做皇帝的为笼络臣子常使用的亲民手段。
可杜锦宁一看他伸手,就忙不迭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根本没给赵晤表现的机会。
赵晤只得收回手来,唤太监搬了凳子来给杜锦宁赐座,待她坐下,便对她好一通夸,最后道:“朕本想要让你连升几级,直接将你提拔到正三品的位置上的,但世家估计不会答应。近来朝堂上发生的事,想来你也知道了。朕现在被捆着,束手束脚。”
杜锦宁道:“臣都听说了。”又摇摇头,“皇上的好意臣心领了,但皇上没必要为此事为难。臣才入仕一年半,升得太快也不合适。”
赵晤听了这话,心里十分熨帖。
他问道:“官是升不了那么快,不过可以给些别的赏赐。爱卿想要什么?”
杜锦宁当然想要丹书铁券,但却不能这么明晃晃的提出来。否则赵晤就会生出齐伯昆当初一样的疑问:这小子不会是犯了什么大罪,所以才这么渴求丹书铁券吧?
有齐慕远透的底,杜锦宁根本不需要说。
她十分高气亮节地道:“臣什么赏赐都不需要。臣做的不过是份内的事,一心只盼着大宋和皇上好。”
赵晤看她这话说得真挚,越发满意了。
他不再提这事,而是问起世家之事来:“现在局势不好,不知爱卿有没有什么办法,打破僵局?”
杜锦宁摇摇头:“臣暂时没什么好主意。”
赵晤也知道自己太急了。杜锦宁才从润州来,估计连京中的局势都还不了解,又能有什么好主意呢?
他道:“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如果有什么好主意,直接递牌子进宫来跟朕说就是。”
说着,他赐了一块牌子给杜锦宁。
依杜锦宁目前的官职,不是想见赵晤就能见的。要见也要走许多程序。有了这块牌子就方便了,直接到宫门口往御卫手里一递,御卫就会帮着禀报。
“多谢皇上。”杜锦宁接过牌子,给赵晤行礼。
“行了,今天你也累了一天了,回去早些歇着吧。明日上朝时会宣你进殿。”赵晤道。
杜锦宁告辞离开了皇宫。
出了皇宫,马车往前走了不一会儿,就遇到了齐慕远来接她。一行人去了齐家。
齐伯昆已在家里等候多时了。
要是以往,杜锦宁到家里来,他也没太当回事。大家的关系都这么熟了,来就来呗,也不需要紧张什么。
可这会儿却不一样了。杜锦宁是女子啊,即将要恢复女儿身嫁给孙子了,自己这个做祖父的得对她更和蔼一点才行。否则把孙媳妇吓跑了怎么办?
想到这里,齐伯昆又反思了一回,想想以前自己有没有凶过杜锦宁,有没有冷待过她。待仔细思索了一遍,觉得自己对杜锦宁还可以,这才放下心来。
“齐爷爷,锦宁给您请安了。”杜锦宁看到齐伯昆,便行了一礼,“您身子骨可还好?”
“好好。”看到杜锦宁的态度仍跟以前一样落落大方,似乎没有什么差别,齐伯昆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
看到杜锦宁进来,跟齐慕远并肩而立,两人都是好相貌,十分般配,而且杜锦宁似乎比以前出落得更加标致,齐伯昆的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好。
再想想杜锦宁那智商,以后生出来的孩子不知道有多聪明,齐伯昆就恨不得两人马上成亲才好。
示意杜锦宁坐了,他开口问道:“刚才进宫,皇上跟你说了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问我要什么赏赐。”杜锦宁道。
说着,她的表情严肃起来:“齐爷爷,咱们将世家掰倒几个大家吧?”
齐伯昆一愣,同样也严肃起来:“你是不是有了什么好主意?”
主意杜锦宁在设定逃跑计划之时就有了,刚才赵晤问起,她没有说出来,只是不信任宫里的环境而已。
这种事情一旦走漏了风声,不说她,便是赵晤都有被人从皇位上掀翻的危险。
她知道齐慕远这里是比较安全的,说话便没有了顾忌,道:“你们可以拿我失踪一事来作文章。”
齐伯昆瞳孔一缩:“失踪?”
第807章 相商
“对。”杜锦宁虽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但这件事还要靠着齐家祖孙张罗,绝大部分的计划还是会跟他们沟通。
有些计划,她原先就跟齐慕远说过的。只是还没到时候,齐慕远没有跟祖父说清楚而已。
这会子杜锦宁便将自己原先的计划,以前后面的事都说了一遍,道:“齐爷爷,您看如果就这样将世家掰倒,皇上能允许我以后还回朝庭做事吗?”
“以后回朝庭做事?”齐伯昆有点懵。
他是个直男,不管原先觉得杜锦宁如何优秀,恨不得自家孙子变成孙女嫁给她。但得知杜锦宁是个女子后,他下意识里就觉得杜锦宁恢复女儿身、手里有了丹书铁券后,朝庭也不追究她以前的欺君之罪了,接下来就是好好地嫁给齐慕远,在家里生孩子侍候公婆,不再出去抛头露面。
他原先没想过让杜锦宁再回朝庭里做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