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不是商家举办的竞拍会,拍了东西不要,只要你权势够大,商家也只能吃哑巴亏。这个竞拍可是官府举办的,后台是皇帝。你敢涮皇帝玩,皇帝就得叫你满门老少的脑袋搬家。
看到小舅子一边抹着汗,一边含着泪,惨白着一张脸跟史昀办理过户手续,被意气之争冲晕了头脑的陈主事这才慢慢回过神来。
六千五百两,六千五百两啊。市场价可是三千八百两,不管那处宅子有多少政治附加值,也值不得加个一倍的价钱吧?他这是、他这是……被关乐和坑了?
关乐和,妈卖批,老子跟你没完。
不管陈主事如何在这里咆哮,关乐和浑身舒爽地跟杜锦宁出了院子,安慰地拍拍自家小弟子的肩膀:“这处宅子买不到没关系,史昀手里还有好几个好宅子,到时候咱们再挑一个就是。”
“老师,我想要一处带大院子的,屋舍不用多,空地需得有,最好能开一两亩田地的那种。”杜锦宁道,“您也知道,这两年我正研究稻种,我不想到了京城后将这项研究落下。”
杜锦宁研究稻种的事,每次写信都会给关乐和汇报一下,关乐和自然是知道的,否则他也不会申请调入工部了。
这会子闻言,他点了点头:“这倒是我疏忽了。看来没买到这处宅子是件好事。”又道,“行,我叫史昀帮你看一看。”
杜锦宁忙道:“史大人手里的宅子多半没有这样的,毕竟有我这样爱好的官员比较少。我让姚书棋在中人那里也瞧一瞧吧,广撒网,机会也多些。”
“这样也好。”关乐和点头赞同。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户部大门外了。关乐和与姚书棋一见他们出来,连忙上前问道:“怎么样?宅子买下来了吗?”
“没有,被陈主事截胡了。”杜锦宁把刚才的事说了,笑道,“咱们也没吃亏,把他们坑得挺惨。”
关嘉泽扼腕叹息:“唉,可是这样你我就没办法做邻居了。”
姚书棋一听竞价都到六千五百两银子了,他是满肚子庆幸,庆幸自家少爷没有为了哄老师开心就胡乱跟人争闲气,拿银子不当钱。
他连忙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只要有心,住在哪里都能天天见面。”
这话说的,杜锦宁忍不住就想笑。
她忍不住拍拍姚书棋的胳膊:“老姚,你还是挺有学问的嘛。”
姚书棋知道少爷这话是开玩笑,遂也凑趣地得意道:“那是,老姚我也是读过书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
走到工部附近,杜锦宁就停住了脚步,对关乐和道:“老师,您先去上衙吧,我们回去了。”又问,“您下了衙就回家的吧?”
关乐和点头:“对,下了衙就回去。”
他还以为弟子有话要跟自己说,现在不方便,等他下了衙再去关家。他便也没问,叮嘱大家路上小心,就回衙门去了。
杜锦宁先让马车送了关嘉泽回去,这才回了鲁家,一回去就关在书房里写写画画,眼看得天色晚了,估摸着到了官员们下衙的时辰了,她这才将一迭纸折好塞进了个大信封里,用浆糊将封口粘上,唤了姚书棋过来。
“你亲自往关家走一趟,务必要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我老师,切记切记。如果见不到他,这信你都别拿出来,只说是去送礼的。为了我买宅子的事,累着老师了,所以我叫你送些点心过去孝敬老师和师母。”
“是,少爷您放心,我一定将事情办好。”姚书棋接过信,放进了怀里,还用手按了按,这才告退出来。
出了杜锦宁所住的院子,他又去了一趟厨房,拿了厨子做的点心——因着陈氏和杜锦宁、许成源一家来住,鲁小北特地请了个白案师傅来做点心,这两日那白案师傅可是将他拿手的点心都做了一遍,大家根本吃不完。
姚书棋也不管关乐和喜欢吃什么,拣样子好看的装了几样,便直奔关家而去。
因杜锦宁问了那一声,关乐和下了衙就急急往家里赶,回到家里换了常服在厅堂里等着。结果没把杜锦宁等来,却等来了姚书棋。
他不解道:“那小子搞什么?”
姚书棋也没将信即刻拿出来,而是先将点心奉上:“我家少爷说,关大人替他操心了。这是厨房做的点心,不是什么精贵玩意,拿来给关大人和关太太尝尝,聊表孝心。”
虽说没等到弟子,但能得到弟子送来的爱心糕点,关乐和也挺满足,笑道:“行,我收下了。回去告诉他,难为他掂记。”
姚书棋这才又道:“少爷还有一封十分重要的信,让我一定亲手交给大人您。”
关乐和脸上的笑容凝了凝,瞧着姚书棋,心里虽有疑惑,但也没有多问,站起身来:“走吧,跟我去书房。”说着,起身领着姚书棋去了他的书房。
还未进书房,他就命令小厮不必跟进去了,又吩咐他:“在门外看着,有人来了早早警示。”
进到房里坐下,他这才问道:“信呢?”
第579章 感动
姚书棋从怀里掏出信,递给关乐和。
古人爱面子重承诺,像这种给家人或是亲近人的信,一般是不封口的。尤其是姚书棋还是杜锦宁的亲信,收信的又指定是关乐和,按理说这信是不封口的。
可这封信却被浆糊封了个严严实实。
这做法,整个都透着对送信的姚书棋的不信任。
可如果不信任姚书棋,干嘛叫他来送信?杜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下人。而且,杜锦宁现在也没什么重要的事要做吧?这事真那么重要,他为什么不亲自来说,要写在信上?
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蹊跷。
关乐和看看手里的信封,再看了一眼姚书棋,心里纳闷着,拿了一把剪子把封口给小心地剪开,再把信纸给抽了出来。
姚书棋是习惯听杜锦宁命令的。他觉得自家少爷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他的道理。比如少爷让他送给秦老六的信就是密封的,这并不是对他这个人不信任,而是按规矩行事。
所以他倒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不过,他仍好奇自家少爷在信里给关乐和写什么。
关乐和将信纸展开,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迫不及待地再看下一张,紧接着再下一张,他在每一张信纸上停留的时间都不长。待四五页后,最后一张页纸似乎上终于写了一些字,让他花时间看了一下。
也不知那张纸上写了什么,关乐和看完后,嘴唇颤抖着,眼睛慢慢地湿润了起来。
“锦宁……”这两个字说出来,他似乎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沙哑里还带着些哽咽。
他连忙侧过头去,眨了眨眼,将眼里的湿润和鼻子的酸意逼退回去。可做完这些,他已经再没有说话的冲动了。
他呆呆地望着手里的纸,不知想着什么。保持着这个姿势足有一盏茶功夫,他这才长叹了一口气,道:“你回去,代我好好谢谢你家少爷,就说他的心意,我领了。我不说谢,会把这份情记在心里。”
“是,关大人。”姚书棋应了一声,对关乐和手里的信越发好奇。
不过他谨守着自己的本份,没有问关乐和那是什么。
见关乐和低下头去看信纸,神情忡怔,他连忙道:“不知关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如果没有,小人这就告辞了。”
关乐和似乎这才想起还没把姚书棋打发走。他赶紧摆摆手:“没事了,你回去吧。”
“是,小人告退。”姚书棋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他虽然对送的这封信好奇万分,可回到鲁家,却也没向杜锦宁询问。看到许成源正跟杜锦宁聊事情,他也没有上前禀报,只立在一旁边伺候着。
直到许成源回自己院里去,他才向杜锦宁如实禀道:“关大人看了信后似乎很激动,说您的心意他领了,他不说谢,会把这份情记在心里。”
杜锦宁看他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刚才做得很对。虽说许少爷是我姐夫,但有些事我既让你避着他们去办理,自是不宜让他们知道。你的做法就很好。”
说着,她又道:“明日开始,我要跟大姑爷去看学堂了。找宅子的事就交给你,你多找几个中人问一问,有合适的告诉我。”
“是。”姚书棋应道。
“少爷。”他抬起头来,看向杜锦宁,“齐少爷不是说让您去太学吗?你怎么要自己找学堂?”
“太学……”杜锦宁喃喃地念了两个字,叹了一口气,“太学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如果私学里有好学堂,也不一定要进太学。”
姚书棋有些不解。
之前齐慕远说得清清楚楚,齐伯昆可以介绍杜锦宁进太学。
齐伯昆现在可是新皇面前的红人,他辅助新皇登上皇位,从龙之功甚重,官复原职、做回了吏部尚书不说,还做了皇子太傅并兼文华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向来是太子太傅,新皇虽还未立太子,但从封齐伯昆为文华殿大学士就可以看出,这立太子是迟早的事;而且新帝愿意将下一代帝王交给他的培养,可见齐伯昆圣眷正隆。
太学虽是国家最高学府,但以齐伯昆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要塞个人进太学去,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怎么少爷这会子又说太学不容易进了呢?
姚书棋想不明白。但杜锦宁没跟他解释,他也知道不能问。
“少爷要是没别的吩咐,我就先下去了。”他道。
“等等。”杜锦宁叫住姚书棋,却没有马上说话。
她朝外面看了看,见天色还早,便道:“算了,我还是现在去一趟齐府吧。齐爷爷待我不薄,我到了京城总得给他老人家请安。你叫人备车,再将我给齐爷爷带的礼物拿出来,跟我一起去齐府。”
“是。”姚书棋麻溜地行礼退下,去准备出行。
齐家的府坻跟关家的宅子并不在一个区。虽齐家也是世家大族,经历了几代官宦,但当初也不知是官职不高还是别的原因,只在城南靠近城东的位置上买了一处宅子。后来即便齐伯昆做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也没有将宅子搬迁到关家宅子所在的那个区域。
鲁小北这处宅子离齐家还近一些,乘车过去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这在京城这么个大城市来说,已是距离比较近了。
无论是齐家还是关家,鲁小北原先在京城时也上门去拜访过,都替齐慕远和关嘉泽送过信。鲁家车夫对此也算是熟门熟路。
不一会儿,马车在齐府门前停下。门房刚进去通禀一会儿,齐慕远就快步过来了,高兴地问杜锦宁:“你怎的这时候过来?我还以为你要到明儿一早了?”
“我是特意来给齐爷爷请安的,自然得趁他老人家下衙的时候来。”杜锦宁笑着。
齐慕远一面请她往里走,一面摇头道:“那恐怕要叫你失望了,我祖父这阵子脚不沾地,就没个空闲在家的时候。看,这眼看着天都要黑了,他还没回家呢。”
杜锦宁猜也能猜得到这情况。
新皇登基,可用的人不多。齐伯昆作为新皇的心腹重臣,不光要给皇子上课,还要将在夺嫡过程中被罢黜掉的那些官员的空缺一一填补起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齐伯昆不在家,再正常不过了。
第580章 齐府
杜锦宁笑道:“不管在不在,我都得来这么一趟。在不在家是他老人家的事,来不来就是我的事了。礼不可废。”
“说的倒是。”齐慕远点点头,“反正你能来,我们家上下都高兴。昨儿个晚上我祖父还念叨你呢,我爹我娘我弟弟都想见你一面。”
杜锦宁的脚步滞了一下,旋即笑道:“我过来,自然也要给伯父伯母请安。”
齐家的宅子比关家要大,建造风格跟府城和漓水县的齐宅一样,都是种满了树木花草,让人一见就觉得生机勃勃、雅致清幽。这大概是跟齐家人口不多、不必建造那么多屋舍有关。
齐慕远领着她参观着齐府,一面吩咐下人去禀报父亲齐文聪。等杜锦宁跟着他把齐府外院都逛了一遍,去了厅堂时,厅堂里已坐了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小男孩了。
齐文聪相貌清俊,气质儒雅,一看就是个饱读诗书的文士,一点也看不出是个跟农田打交道的人。
“晚辈杜锦宁,给齐伯伯请安。”杜锦宁进去便深深施了一礼。
“起来,快起来。”齐文聪站起来亲手扶起杜锦宁,看着她道,“我经常听我父亲提起来,夸赞之辞不绝于耳,早就想见你一见。如今一瞧,果真是卓绝不凡。”
“伯父这话让小子汗颜。”
齐文聪跟她寒喧了两句,便朝后面招了招手。
待小儿子走到近前,他道:“慕霖,你不是一直说要见一见锦宁哥哥吗?还不快给哥哥行礼?”
齐慕霖现如今已九岁了,身子有些单薄,并不像一般小孩儿那般壮实,容貌却跟齐慕远有五六、分相像。
他说话细声细气,举止也斯文:“慕霖给锦宁哥哥行礼。”
见齐文聪和齐慕霖都跟相像中一般容易相处,杜锦宁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自己紧张什么。
刚才齐文聪见她时是给了见面礼的,杜锦宁也备了礼给齐慕霖。
她从姚书棋手里拿过一个书画轴,送到齐慕霖手上:“听你哥哥说你喜欢画画,我也不知送你什么,便送你一幅我自己画的画吧。”
“真的?”齐慕霖眼睛一亮,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杜锦宁的画他是见过的,祖父从桂省回来,就带回来两幅。昨儿个兄长整理行礼时,他又看到了几幅。
齐慕远甚爱杜锦宁的画,每年生辰的时候他什么礼物都不要,只要杜锦宁亲手画的一幅画。因此这些年他手上有不少杜锦宁的画。
杜锦宁的画杂糅了西方的透视法,在光与影的处理上十分独到,画出来的画更显立体,具有她个人浓郁的风格。这让小慕霖大为佩服与喜爱,也非常羡慕兄长能有这么多杜锦宁的画。
此时杜锦宁要送给他一幅自己的画,这怎不叫齐慕霖惊喜万分?
“多谢锦宁哥哥。”他捧着画,恭恭敬敬地朝杜锦宁行了一礼。
待杜锦宁将他扶起,他又问道:“锦宁哥哥,我能向你学画吗?”
“自然。”杜锦宁笑道,“我跟你哥哥情同手足,你便是我自家兄弟。以后只要你愿意,可以常去找我,我尽我所能,倾囊相授。”
“多谢锦宁哥哥。”齐慕霖兴奋得小脸都红了。
“少喊一个字,叫锦宁哥就成。”杜锦宁听到“锦宁哥哥”四个字,总有点起鸡皮疙瘩的感觉,这让她想起小言里的女主或女配们那嗲嗲的声音。
她话声刚落,就有一个下人步履急促地走了进来,禀道:“老爷,表少爷和表姑娘来了。”
没等他说完,两个青年男子和一个年轻姑娘就走了进来,给齐文聪施礼:“姑夫。”又招呼齐慕远和齐慕霖,“远弟,霖弟。”
那位姑娘大约十四五岁年纪,一袭红裙,五官明艳,有一种青春年少的飞扬。
她跟兄长对齐文聪行了礼,便看向了齐慕远,眼波流转,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娇媚:“慕远哥哥。”
“嘶……”杜锦宁顿觉自己满胳膊都是鸡皮疙瘩。
齐文聪见两个内侄看向杜锦宁,连忙介绍道:“这是慕远在桂省的好友杜锦宁。”
他又指着几人跟杜锦宁道:“锦宁,这是慕远的大表哥苏峻,这是他二表哥苏峰,这是表妹苏岫。”
大家彼此作揖行礼。
“你就是杜锦宁啊,这两天没少听表弟提起你。”苏峻也不过是十八九岁年纪,望向杜锦宁的目光里全是好奇,倒没什么恶意。
可苏峰却不一样。他上下打量着锦宁,表情冷淡,目光里带着些不屑。
而苏岫草草跟杜锦宁行了一礼,便转头去问齐慕远:“慕远哥哥,你今天怎么不去我家?我娘一直在家里掂记着你呢。”
第581章 不去了吧
齐慕远似乎没听见,正一脸关切地看着杜锦宁,好像在担心她不能好好应对苏家兄妹一般。
苏岫有些气恼,咬了咬嘴唇,这才好好看了杜锦宁一眼。
她刚才一门心思都在齐慕远身上,就算齐文聪刚才作介绍时她行了一礼,但根本就没有关注杜锦宁。
这一看,她便发现这杜锦宁长得还挺好看的,似乎比她还好看几分。不过皮肤白皙、五官精致,怎么看都娘儿们兮兮的。还是慕远哥哥长得好,俊朗异常却又不乏男子汉气概。尤其当他浅浅一笑的时候,更如黛山远水,说不出的飘逸清雅,
于是她的视线又回到了齐慕远脸上。
齐慕远可不是关嘉泽那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性子,他细腻敏感,甚至比一般人的感官更敏锐几分。
苏岫的呼唤及目光,他都听到并感觉到了。要是以往,他也不会这么没礼貌,毕竟这是表妹,他再不待见也得给舅舅几分面子。
可杜锦宁才让齐慕霖不要叫她“锦宁哥哥”,苏岫就马上唤他“慕远哥哥”,这让他忽然就对“某某哥哥”这个称呼无法直视起来。他总觉得他要是应了苏岫这娇滴滴的“慕远哥哥”,杜锦宁恐怕以后就不理他了。他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他就笃定会这样。这是一种直觉。
同时,他对苏岫的目光也无端的生出一种反感来。
“大表哥,这是杜锦宁,我最要好的朋友。他这次来京城,是打算参加明年的恩科的。”他上前给苏峻介绍杜锦宁。
齐慕远的样子装得好,饶是注意到苏岫被冷落的齐文聪,也只以为齐慕远没听见苏岫的声音。
他怕苏岫尴尬,也担心儿子太过失礼,遂推了一下拿着画轴正打算看画的齐慕霖:“你去招呼一下你表姐。”
苏慕霖也是被宠大了,闻言就有些不乐意,看了苏岫一眼,低声嘟哝道:“她眼里只有我哥呢,我跟她说话她也不理。”说着,又去抚摸他的画。
齐文聪闻言,看了苏岫一眼,果然看到她正盯着齐慕远看。他不由失笑。
也好,家里正给他们两个议亲,两个孩子感情好也是好事,也免得互相看不对眼,婚后不和谐。
杜锦宁为人多通透啊,跟苏峻寒喧了两句,她就发现苏峻对她的态度跟苏峰一样。只不过苏峻年纪大些,情绪隐藏得好,没怎么外露。此时他肯跟她说话、敷衍她,完全是看在齐文聪和齐慕远的面上。
想来这应该是大多数世家子对他们这种小地方来的农家子的态度吧。
她也没觉得有多气恼,只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说了两句话,她便提出告辞:“今天过来,主要是给齐爷爷、齐伯伯请安。齐爷爷既然不在家,你家又有客人,那我先告辞了。”
齐慕远以前跟杜锦宁朝夕相处,现在到了京城,却有两天没见面了,正想多留杜锦宁呆一会儿呢,就听杜锦宁出言告辞。
他知道杜锦宁不耐烦应酬对人没诚意的苏峻等人,他同样也如此。只不过这些是他的亲戚,没办法赶人。
不待齐文聪说话,他就直接道:“也好,等哪日得空了再请你过来吃饭。”说着就往外迈了一步,等着杜锦宁跟上。
齐文聪不由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
他这个儿子,虽说性情冷淡了些,不喜欢跟人交往。但该应酬的时候,他还是能很好的应酬的,至少不失礼。
可这会子却有些失礼,似乎恨不得让杜锦宁快些走似的,虚留一下都不肯。
他不由看了杜锦宁一眼,生怕儿子得罪了这个他的同窗好友。
杜锦宁却一脸欢愉地朝他们团团拱了拱手:“告辞。”便迈开脚跟着齐慕远离开了。
下了台阶,出了院门,齐慕远道:“是不是很无聊?唉,回来见这些亲戚,我都要无聊死了。偏因为我祖父官复原职,这些亲戚纷纷上门以示亲近。听说我回来,还非要见我不可。”
杜锦宁见他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忍忍吧,见过一轮就可以拒绝见客了。你要参加明年的恩科么,哪里来的这么多闲暇时间见客?不用读书的么?”
“对了,我祖父后日沐休,他早上会抽出一点时间带我们去太学。”齐慕远道,“入了太学,咱们选择住在那里吧。这样就跟以前在南麓书院一样了,免得还要管这些琐碎事。”
杜锦宁脚下一停:“后日?齐爷爷帮我跟太学那边说好了?”
齐慕远点点头:“那是自然啊。他写信给我们告诉我们开恩科的时候,就想着你要一起来京城念书的,当时就跟太学说好了。”
杜锦宁沉默着,没有说话。
她自打知道齐慕远的心思后,其实是想有意疏远他的。无奈他们之前交情太好,胜似手足,无缘无故的,她不能直接不理人。再者,齐慕远不单单是他一个人,他身后还有齐伯昆这么个位高权重者。她即便没想沾齐伯昆的光,抱他的大腿,也不能得罪这样的人,平白为自己竖个大敌。
再加上齐慕远的分寸把握得十分好。跟她的交往就同往常一样,并没有一丝的冒犯与僭越。她实在拉不下脸来不理齐慕远。
到了京城后,她便想借着这个机会远着齐慕远。
齐慕远在府城除了祖父再没别的亲人,后来连齐伯昆都上京了,只有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而现在,他有父母有兄弟有家人,还有苏峻这些表兄弟,到时候进了太学再认识一些同等地位的世家子,他的生活便会丰富多彩起来。在桂省时因为缺少亲人的关怀而生出的对她的依赖,也应该渐渐消散甚至消失不见了吧?
这才是他们两人应该走的路。
“齐慕远。”她开口道。
齐慕远停住脚步,睁着那双清澈如远山的眼眸,静静地注视着杜锦宁。
“我……”杜锦宁斟酌着措辞,“我还是不进太学了吧。”
齐慕远紧抿着嘴看着她,没有作声。
第582章 闹掰
“太学里,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即便不是世家子,也是世家大族或是权贵的亲戚。我不想再发生祁思煜那样的事,我只想静静地念我的书。我相信,在外面的学堂里,先生也能让我的学问更进一步的。就算先生的水平欠缺一些,我能一心一意专心于学问,想来也能弥补这点缺失。再说,陆九渊先生他们也要上京来了。”
齐慕远一直没有说话,只静静地看着杜锦宁,等她声音落下,再不说话了,他才道:“如果我说,你去哪个学堂,我就跟着一起去哪个学堂呢?”
杜锦宁的眼眸微微睁圆:“你……”她顿了顿,移开了目光,“不用,你不必这样做。你进太学吧。好友也不必天天在一起的。想要见面了,沐休的时候咱们可以约着一起喝茶……”
齐慕远抬起手掌,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
“我问你。”他静静地看着杜锦宁,“你是不是想避开我?”
杜锦宁是不愿意硬生生地与齐慕远决裂的。她与齐慕远一起长大,三观一致,脾性相投,可谓是情投意合。如果她现在是女儿身,或者她打算恢复女儿身,那么她要做的,可能不是把齐慕远推开,而是接受齐慕远的感情。
可她不是。她注定要女扮男装,孤独地在这条道上走下去。这时候齐慕远明明白白地问到她面前,在黑与白中非得让她选一个,她自然不会、也不愿意说假话。
她没有回避他的目光,而是抬起眼眸,端端正正地看着齐慕远,微一颔首:“是。”
齐慕远嘴唇紧抿,眸色黯沉。
杜锦宁没有移开目光,用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与他对视着,眼神沉稳坚定,没有丝毫退避。
齐慕远的喉头滑动了一下,终于率先移开了目光。
杜锦宁见状,也垂下眼睑。她嘴唇动了一下,似乎想要说什么,可终是什么也没说。
她转过身去,快速地朝外面走去。
齐慕远望着她的背影,没有追上去,静静地站在那里。
直到杜锦宁快到大门口,眼看着一只脚就要跨出门槛了,齐慕远这才冲着她的背影道:“我不同意,我不会放弃的。除非你说你讨厌我……”
他清朗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杜锦宁微微一滞,可抬起的那只脚还是坚定地跨过了门槛,出了院门。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处。
在屋里说话的齐文聪和苏峻等人听到这话,都纷纷起身出了门,朝齐慕远这边看过来。
苏岫问道:“慕远哥哥,发生了什么事?”
齐慕远原还愣愣地站着。听到她的声音,顿时头也不回,转身朝另一边走去,快速地下了台阶,从角门绕着进了内院,回他院子去了。
苏峻见状,眉头微皱,问齐文聪道:“姑夫,慕远表弟是不是讨厌我们?”
“怎么会呢?”齐文聪赶紧客气地笑道,“你们是嫡亲的表兄弟,虽多年不见,但情谊还在的。以后小远去了太学,还要劳你们多多照应呢。”他望着齐慕远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这些年他在县里,孤身一人,他祖父因时局的关系难免分心,小远一直是在杜锦宁的关心下长大的。他小时候遭遇过什么,你们也知道,他去县里的时候,那性子有多冷,你们也是知道的。现在能长成这样,锦宁那孩子功不可没。”
他摇摇头:“他们俩兄弟刚才也不知是不是绊嘴了,闹得不愉快。”
说着,他挥了挥手:“行了,不管他们,小孩子绊嘴,一会儿就好了。”他脸上露出笑容,“你们进去看看你们姑姑吧。她总念叨你们呢。尤其是岫姐儿,你姑姑得了一块好料子,说正适合你做衣服。”
苏家三兄妹是有些不高兴的。
刚才,明摆着齐慕远对他那个同窗要比对他们这些表兄妹们好多了。
那姓杜的小子不过是个乡下穷小子,而且日日跟齐慕远在一起,听说这次进京也是一同来的。齐慕远有什么必要,非得扔下他们兄妹,也要跟那杜小子说话呢?现在还被人甩脸子,还说那样的话,真是丢他们世家大族子弟的脸。
不过不高兴归不高兴,三人却不敢表露半点来。
苏家人口虽多,但近十几年来式微,最大的官也不过五品。听说朝堂上现在有不少空缺,而齐伯昆握着大权,他们苏家正巴结着齐家,想要齐伯昆提拔两个上去,好重整苏家呢。
这么关键的时刻,他们可不能因这点小事就得罪齐文聪。
“姑夫,您去忙吧,我们看看姑姑去。”苏峻领着弟弟妹妹跟齐文聪告辞,又招呼齐慕霖,“霖哥儿,走,去给你娘请安。”
齐慕霖一心想去看杜锦宁送给他的那幅画,早在哥哥开溜的时候就想走了。只顾及着亲戚的面子这才勉强留下。
这会子他哪里愿意去内院里看苏岫跟他娘黏糊?他忙摆手:“我还有功课没做完,先去补功课了,一会儿我祖父回来要被打手心。”
说着不待苏峻说什么,他抱着画轴转身就跑。
苏峻等人是常来齐府给齐慕远的母亲苏氏请安的。这会子也不用人领,三人熟门熟路地进了内院,去了苏氏院子。
苏氏听到侄儿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