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北哑然。
  他跟着杜锦宁做了两年仆人,早已习惯了有事找少爷。而且少爷是那么聪明那么能干,不管什么事,到了他的手里,都没有做不到的。所以妹妹不见了,江北第一反应就是来找杜锦宁。
  许成源想想妻子的叮嘱,看着江北,缓了缓语气道:“杜少爷现在在写两篇十分重要的文章,这关乎他的前程和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你没看许多人想来拜访他,都被婉拒回去了吗?我们山长亲自守在这里,不许人打扰。你把你妹妹丢了的情形告诉我,我去衙门里递个帖子,让捕快帮你找找。”


第513章 一波骚操作
  这几日书院守门的斋夫帮杜锦宁挡过不少来访的人。所以对于来见求杜锦宁的江北,斋夫也把话说清楚了。江北倒也知道许成源的话不是托辞,而是实情。
  于他而言,妹妹丢了是天大的事;可对于眼前的这些人来说,大概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吧。
  他心中沮丧、焦急、悔恨、自责……等等情绪如同潮水一般,差点将他淹没。
  待这些情绪退去之后,他心里就一片茫然。
  他该怎么办?
  许成源见他这样,冷道:“你要报案,我可以帮你去衙门递个帖子,不过你得跟人家捕快说实话。藏着掖着那还是算了,你自个儿找吧。”说着转身就要进书院去。
  “姑爷……”江北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担心许成源生气他又赶紧放开,改口道,“许相公。”
  许成源没再要走,不过也没有说话,只冷眼看他。
  江北知道自己不说实话,恐怕许成源是不会帮他找妹妹的,只能深吸了一口气,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许相公能跟我去我家坐坐么?”说着赶紧又补充一句,“我家离这儿不远。”
  许成源并不想去。
  他对江北没好感,更何况江北家还有个江南。以前在博阅书院的庄子上时,因为杜家就那么一个小院子,杜家的杂事又都是江南在做,所以他每次去杜家时也能碰上江南,知道这丫鬟容貌比较出众。
  前些日子,他也从妻子的抱怨中知道江南想攀高枝,从而从杜家出来成了自由身。他十分怀疑今天这一遭是江北、江南兄妹俩做的圈套,等会儿他去了兄妹俩住的小院,没准江南就碰瓷赖上他。
  虽说江南放弃杜锦宁和齐慕远这两个俊美又无妻子的小郎君,碰瓷他这个样样都不如两人的男人概率有点小,但许成源这个猜疑之心一起,就怎么也停不下来。
  万一江南觉得杜方菲性子好,觉得自己有能力把杜方菲挤下去,成功上位为许家少奶奶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这种可能,他心里有了疑心,都不可能放任不管。
  许成源板着脸道:“你有话就在这儿说,没话就算了。”
  江北也不知许成源是脑补太过,想多了,只以为他对自己弃主的行为不满,不愿意搭理他。
  本来如果见不到杜锦宁,求见一下齐慕远是最好的弥补办法,但他不敢求见齐慕远。齐慕远的冷脸一向是他比较害怕的。而且许成源对他是这样的态度,齐慕远为人冷淡,想来更不愿意帮他了。此时拒绝许成源的帮助求见齐慕远,岂不是把唯一愿意伸手帮他的许成源也得罪了?
  他无奈地看了看四周,发现除了不远处的守门斋夫,倒也没什么行人。在这里说事,也未尝不可。
  他恳求地看向许成源:“那咱们能不能去那边点说话?”他指了指不远处,担心许成源不答应,又补充一句,“实在是这事干系有点大,不宜让人听见。”
  一听干系大,许成源就皱起了眉头。
  杜锦宁毕竟是江南和江北的旧主,而且这两人离开杜家没几日,他们做什么事,很容易就牵扯到杜锦宁身上。如果他袖手不管,没准事情就越闹越大。
  他便往江北指的那处走了走,离书院门口远了些,道:“好了,现在说话没人听见了。”
  江北这才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给说了。
  听完他的话,许成源瞪大了眼睛,像是见鬼似的看向江北,好半晌才挤出一句话:“你们知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原来,江南前几年虽差点被卖到青楼,但有兄长护着,后来又进了杜家,倒也没吃什么苦,所以有些少女的天真。总觉得凭自己不俗的容貌,嫁个好人家还是容易的,至少比在杜家嫁给小厮,一辈子为奴为婢强。
  等跟着哥哥离开杜家,自立门户了她才知道事情并不如她想像的那般简单。
  小门小户的,想做到完全深居简出那是不可能的。那些邻居的婆子小媳妇见得小院有人住,自然要打听打听,等江北回来的时候,还要跟在后面往里探头探脑的。得知江南的存在后,时不时地敲门借着油盐窜个门子什么的,好从聊闲中知道这容貌出众的兄妹俩的来历,这让江南十分没有安全感。
  江北江南容貌太出众了,又莫名其妙出现在这里,不由得别人对他们的来历不多想。没几日就有人说他们是从勾栏里逃出来的了。待江北一再和大家解释说他们是从前葫芦巷杜家的下人,一个丫鬟爬主子床、被主母赶出来的戏码又在街头巷尾流传开来。
  总之,不过几日的功夫,关于他们两人的流言不下五六种,江北每日出出进进都被人指指点点;家里更是时不时就有人来敲门。江南不开门,那些人就在门口用各种污言晦语骂她,弄得兄妹俩生不如死。
  想想就算搬家,这样的情形也是免不了的。而自由身是他们求来的,此时再回杜家去,一来没脸,二来江南也不甘心。
  所以江南迫切地想找个好人家把自己给嫁了,好离开这种尴尬的境地。
  思来想去,兄妹俩还是决定把目光放到了葫芦巷。
  葫芦巷的人非贵即富,家中有什么情况,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江北心里也是一清二楚的。想要挑一两个最佳人选不难,总比其他地方不知底细的来得强。
  把年貌相当的人筛选了半天,他们发现,当初杜家乔迁的时候到杜家贺喜的那位苏若虚就是一个最佳人选。
  苏家的家境不比齐家差,苏若虚二十多岁就是个举人,长得也很不错,为人温文尔雅,最难得的是他成亲五六年,妻子并未给他生下一儿半女,他又没有其他妾氏。
  江北一百二十个不愿意自家妹妹去给人做小,但形势比人强,他这两日便请了假回葫芦巷打探消息,好摸清楚苏若虚的行踪,以便于制造个巧遇,让苏若虚跟江南来个一面之缘。
  但苏若虚专心在家读书,很少出来走动。江北上次来找杜锦宁的时候就被赵昶的手下按住了,他去打探苏若虚的行踪的时候又被审问了一番。好不容易费了半天口舌回到家,他就不敢再去葫芦巷了。
  为了给妹妹一个交待,他便把赵昶的情况说了,道:“不是哥哥不愿意去打听,是咱们不好老去那里走动。那人是京里来的,想来没多久就会走了,等他走了之后我再去打听,你且耐烦几日。”
  鲁小北现在今非昔比,除了置了大宅子,家里还买了许多下人,有些还是他从京中带回来的。京城的口音江北自然能分辨出来,由此知道赵昶一行人是京中来的。
  打算把这事先放下,今天江北便去上工了。没想到回到家里,就发现妹妹不见了,门是锁着的,家里也不见凌乱,桌子上压的一张纸条,是江南写的,说她去葫芦巷了。
  但江北跑到葫芦巷找了半天都没见着人。
  “杜家问过了吗?苏若虚家里问过了吗?”许成源道。
  “都问过了,说我妹妹没去那儿。”江北沮丧地道,“太太……杜太太说并没有见着我妹妹。”
  许成源想了想,道:“我帮你打听打听,打听不了再报官。”
  “多谢许相公。”江北喜出望外。
  看许成源这态度,他以为不会管他们兄妹的死活。
  虽说许成源无论是自身能力还是人脉都没有杜锦宁那么强,但总比江北自己寻找要好得多。
  许成源之所以没马上报官,是因为心里有谱。
  他也没回葫芦巷,而是直接回了书院,找到齐慕远,把江南的这件事告诉了他,道:“那位赵公子的护院既然把巷子守得那么严,只要江南去了那里,他们就会知道。江北兄妹毕竟是从杜家出去的,他们出了事,锦宁也脱离不了干系。还得劳烦你去帮问一问,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齐慕远一听赶紧回了一趟家,不一会儿就去了杜家,跟许成源碰头:“你去告诉江北,他妹妹在巷尾杜家,让他自己去寻。”
  许成源愕然:“怎么跑那家去了?”
  所谓的巷尾杜家,就是杜哲彦他们家。
  齐慕远眸子有些冷:“这两天锦宁虽在书院里写文章,但赵公子不愿意在祁家呆,总去寻我祖父下棋说话,巷子守得比较严。江南大概是知道这一点,她进巷子的时候跟在巷尾杜家大少爷一行人后面,进去的时候正好遇见赵公子从我家告辞出来,江南装作站立不稳直接就往赵公子身上倒……”
  说到这里,他抬起眸子,表情有些古怪:“赵公子身边防守最是严密,他的护卫直接出手就拍在江南身上,把江南拍出去老远,还把杜大少爷一行人给拦了下来。也不知那位杜大少爷是怎么想的,竟然说江南是他的丫鬟,不小心摔了一跤,冒犯了赵公子,愿意接受赵公子的惩罚。只要不是刺客,赵公子就不会与人计较,自然就放了他们。于是杜大少爷就让下人把江南给扶进他家里去了。”
  许成源瞠目结舌,结结巴巴地道:“江南这是想、想……”赵昶的身份,杜锦宁跟许成源透露过一二。
  齐慕远点了点头,表情冷厉。
  他没想到江南竟然有这样的胆子和行动力。刚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他就惊出一身冷汗。
  要不是当年杜锦宁因为他小时候被掳过,是绝不会出手救下江北和江南、惹上这么一对麻烦兄妹的。幸好这几年江南在杜家尚算老实,不曾做什么对不起杜锦宁的事,否则他就要自责之极了。
  齐慕远和许成源倒不曾想过,江南也是被现实逼到这一步,这才兵行险着,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胆子,且冒这样大的风险。而要不是京中夺嫡之争厉害,赵昶身边防犯森严,她这一步没准就得逞了。即便不能做赵昶的侍妾,做个丫鬟那也是水涨船高;以后爬上枝头做凤凰,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只不过她没有这个命,没有成功而已。
  知道江北现在还在四处奔走,上窜下跳地打探消息,许成源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齐慕远嘴角一勾:“我已经叫人悄悄递话给杜哲新了。那丫头既曾是杜锦宁府上的丫鬟,就这么没名没份的跟了他不好听。不管怎么的,他好歹给个名份,也不枉江南跟杜家主仆一场。”
  许成源又是目瞪口呆,反应过来之后他看向齐慕远的目光就满是佩服。
  他以为这几年他成长了许多,但跟杜锦宁、齐慕远一比,他还是差得远啊。
  巷尾杜家,自打那次匾额之争,杜家大老爷直接被罢了官,酒楼生意被齐家名下的酒楼挤兑得生意惨淡,杜哲彦后来又被赶出府学,扔到兴宁县去念书,就被吓破了胆,夹着尾巴做人,不光把“杜宅”的匾额摘了下来,改成了“杜寓”,路上遇见杜锦宁这一家子,都是老老实实避到路边去,以示尊敬。
  杜大少爷把江南拣回去,算是在赵公子手下救了杜锦宁的旧丫鬟,有向杜锦宁和齐慕远示好之意。虽然这么久没把江南放出来,没准看江南容貌出众,起了色心,有些舍不得。但杜锦宁和齐慕远不发话,他是绝对不敢打江南的主意的。只要杜锦宁出口索要,他保准老老实实把人给交出来。
  可齐慕远把话一递,江南就唯有做杜哲新的妻妾了。
  杜哲新去年新丧了妻子,膝下留下一个四岁的女儿和一个两岁的儿子。
  齐慕远做事还没有做绝,算是给江南留了个余地。起码她做正妻还是有机会的。
  做别人家的正妻,像江南这样的身份地位,确实有点难;但做杜哲新的正妻还是有可能的。一来是继室对于身份地位要求不高,二来齐慕远递了话,江南就是以杜锦宁的旧丫鬟的身份出嫁,好歹有个出身。看在齐慕远和杜锦宁的面上,那边杜家没准就会给江南一个妻的名份。
  齐慕远这也算是全了江南与杜家的主仆情份。同时,也处理掉了江南这样一个定时炸弹。
  否则,以江南的胆子和略显愚蠢的脑子,真不知她以后会闯出什么祸来。
  嫁了人,不管她以后闹什么幺蛾子,那都是杜哲新他们的问题了,跟杜锦宁无关。


第514章 就这样吧
  杜寓里,杜家大老爷和二老爷难得的都在,正跟杜老太爷和杜哲新商量关于如何处置江南的问题。这两年杜家式微,现如今难得有一件事能够提升杜家的地位,大家都十分郑重。
  杜二老爷率先开口:“……当初哲新把那姑娘认下,又把她带回来,不就是看到她是对面杜家的丫鬟吗?现在齐少爷又发了话,要讨个名份,可见对这丫鬟,杜家还是有情份的。赵公子咱们是巴结不上的,既要卖对面杜家和齐家的面子,不如就给个妻室的名份。”
  他肚里的小算盘扒拉得挺好。
  杜哲新如果娶个岳家得力的妻子,那大房就得了个助力,这对二房肯定是不利的,倒不如把江南娶了。江南是个丫头出身,一穷二白的,连身像样的衣服都做不起,更不用说陪嫁了。进了门,她的腰杆子也直不起来,端不起长房长媳的架子。到时候孙子媳妇里,那自然是他的儿媳妇,即二少奶奶最大,二房就占了上风。
  杜大老爷一听就不干了:“我叫人打听了,这江北江南兄妹俩,当初是从秦三爷手里买下的。结果干了两年就要闹着出去,还没付赎身银子,可见杜家对他们是没有好感的。而且如果真对他们有情份,不应该直接把这姑娘接回去,再好好感谢咱们一番吗?再不济,也为她争取个妻室的名份吧?可你听听齐少爷那话,无论妻妾,总得给个名份。也就是说,不管作妻也好,作妾也罢,他们都无所谓。这是看重的表现吗?”
  眼看着杜二老爷张嘴要反驳,杜大老爷根本没给他说话的机会,转头问杜哲新道:“我听你娘说,那丫头长得十分美貌?”
  杜哲新点了点头。
  当时他就是看到江南貌美如仙,一时冲动才跟赵公子说这是他家的丫鬟,还为她求情。这会子想起来,他还心有余悸。他怎么就猪油蒙了心呢?幸好赵公子不跟他一般计较。不过这也说明,红颜是祸水啊!
  杜大老爷得了儿子的肯定,继续道:“一个丫头,却十分美貌,这本身就是个祸端啊。作个妾呢,整日关在家里,也不需要她出门交际,与人走动,还不会有什么大事。要是作妻的话,这邻里亲朋家有个红白喜事,她作为咱们长房长孙媳妇,总得出来应酬吧?到时候被人瞧见起了贪念,岂不为咱们家惹来大祸?所以我是不同意娶她为妻的。反正齐杜两家也不怎么看重她,给个妾氏的名份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杜二老爷也犹豫了。
  杜哲新是他看着长大的。作为商家的长房长孙,两房又斗得厉害,杜哲新为人做事向来以利字当头。谁要是说他当时看江南可怜,起了怜香惜玉之心才帮她在赵公子面前求情,打死他都不信。
  可事实却是如此,杜哲新冒着被赵公子迁怒的大险,为江南求了情,由此可见那丫鬟的容貌肯定十分出众,出众到向来唯利是图的杜哲新也被美色所迷,冲动之下做出蠢事来。
  如果真是这样,那江南还真不能为妻,只能作妾。
  虽说大房和二房争斗得厉害,但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大方向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但他还是有些不信:“真这么美貌?要是真美貌到能若祸的地步,她都往赵公子身上扑了,赵公子还能不动心?由着咱们带回来?”
  杜家人是不知道赵昶的真实身份的,但这不防碍他们从赵昶的口音及穿着举止来推断他出身不凡。
  “人家京城来的贵公子,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咱们小地方觉得貌美异常的人,在贵公子们眼里,就是个庸脂俗粉,他们才看不上呢。”杜大老爷道。
  杜老太爷一直没有作声,直到这时才掀了掀眼皮,看向杜哲新:“新哥儿你怎么说?”
  “作妾吧。”杜哲新道,“一来她的容貌确实容易若祸,二来看她这行径,心挺大的,脑子还不好使。真要娶她作妻,不说我两个孩子会被她如何,只说要是她不甘心在咱们家过日子,就不知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还是作个妾氏,关在一个小院里最是妥当。看在齐杜两家面上,咱们在吃喝上别亏待她就是。”
  杜老太爷满意地点点头。
  他这个长孙,总算没有被美色冲晕头脑。
  “那就这么定了。”他直接拍板,“而且为防多生枝节,今晚就成亲吧,免得她不甘心逃出去,咱们不好跟齐少爷交待。”
  “那杜家那边和她哥哥那里,要不要去说一声?”杜哲新犹豫道。
  江南现在是良家,不是丫鬟身份。纳妾虽没有娶妻那么麻烦,但总得经过家人同意,否则江北就能去衙门里告他们。
  “叫你娘去跟杜太太说一声。至于江北那里,就先别理会,自有齐家和杜家的人去摆平。”杜老太爷道。
  他话未刚落,就有下人来禀:“一个叫江北的人求见,说他妹妹在咱们府上,他让咱们赶紧把他妹妹还给他。”
  大家对视一眼,都看向了杜老太爷。
  杜老太爷当机立断,吩咐杜哲新:“你赶紧去那丫头那里。至于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吧?”
  杜哲新自然知道祖父是个什么意思,连忙点头:“孙儿知道该怎么做。”说着起身就往后院去。
  杜老太爷吩咐众人:“都散了,都回房去呆着,别四处走动坏了我的大事。”说着自己先起了身,吩咐来禀报的那个下人,“你把他领进来,唤个婆子带他往客院领。”
  “是。”
  于是当江北随着下人进来时,厅堂里就空无一人;再随婆子往客院去,进了院子也是满院子寂静。他大声叫唤时,这才看到一间房门被打开,杜哲新衣衫不整地从屋里出来。
  江北顿时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上前揪住杜哲新的衣襟,目眦欲裂:“我妹妹呢?你把我妹妹怎么样了?”
  杜哲新一把将他推开:“我还想问你呢,你们兄妹俩搞的什么鬼?你妹妹吃了春药往赵公子身上扑,要不是我,她当场就被打死了。我好心带她回来救治,还没等郎中来她就……”他脸上露出羞愤的样子,活像被人强奸了似的。
  江北脑子“嗡”地一声就炸了,恍惚里只听杜哲新说:“我会对她负责的。”
  “负你的娘的狗屁,谁要你负责?”江北怒吼一声就要打杜哲新。杜哲新早料到有这一出,领着江北进来的那个婆子,以及伺立在旁边的小厮立刻把江北给拦住了。
  “不要我负责也行,你把她带回去吧。”杜哲新脸色一沉,回头吩咐一声,婆子奔进房里,把江南抱了出来,递到江北面前。
  江北见江南双目紧闭,却衣衫半掩,脖子和半露的胸前还有红迹,一看就被人蹂躏过了,他双目赤红,侧身就往杜哲新扑去。
  杜哲新连忙叫人拦住,又道:“你如果好好说话,咱们还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名份问题。如果你动不动就打人,那还是直接把她领回去吧。”
  江南被赵昶手下一掌拍晕,杜哲新把她带回府后,让郎中看过后知道她无大碍,担心她醒来闹事便给她灌了迷药,所以至今未醒。而他刚刚才匆匆过来,哪里有时间办事?不过是欺江北没成过亲,让婆子给江南身上弄出些痕迹来,装出一副既成事实的样子,达成目的。
  江北果然被唬住了,投鼠忌器。
  要是妹妹真被杜哲新糟践了,除了嫁给杜哲新,还真找不出其他好办法。而且从江南闹着要赎身出去,再到这一次的事,江北这段时间被妹妹弄得心力交瘁。现如今落到这样的下场,倒是一只靴子落了地,江北心里除了涌上一股无力感,还有“果然如此”的感觉。
  或许,这对妹妹来是个好归宿吧。
  杜家虽不是什么好人家,杜哲新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至少,杜家要看齐慕远和杜锦宁的脸色行事。再如何他们都不敢虐待江南。想来江南在这个家里,会安生度日,再不折腾了。
  杜哲新见他意动,赶紧打蛇随棍上,把他拉去了厅堂,好一阵劝说,又摆出种种难处与理由:“娶为妻,奔为妾。你妹妹以这样的方式进我府上,我要娶了她为妻,我如何出去面对世人?这事绝对不能商量。如果你真觉得作妾委曲了令妹,还请现在就带她走。”
  江北倒是不笨,知道扯起虎皮作大旗:“我们虽赎身出来了,但终是杜家的旧仆。这件事,如果贵府不答应,我就去找杜少爷和齐少爷为我兄妹俩作主。”说着拂袖而去。
  出来后,他就直奔对面杜家,求见陈氏。
  齐慕远行事缜密,自然料到江北会去求杜家人,早已派人将事情原委跟陈氏交待过了,又叮嘱陈氏把事情往他身上推。
  于是陈氏便为难地对江北道:“如果你们是我家奴仆,有什么事我们要管。可现在我们又以什么名份为你们出头呢?即便我上门去闹上一场,也无济于事。他们还是举人门第呢,我们只是秀才门第。况且,锦宁又不在家,我也没个主意。”
  没奈何,江北又去书院求见杜锦宁。
  齐慕远直接出来,对江北道:“你想让杜少爷说什么?要让他仗着我们齐家的势,逼杜哲新娶一个丫鬟为妻?传扬出去,我跟杜少爷、还有我祖父、我父亲的名声要不要?别人会不会拿这事来弹劾我父亲?江北,做人不能这么自私的,我们不欠你的。杜哲新肯给你妹妹一个妾氏的名份,还是看在我跟杜少爷的面子上。你不要得寸进尺。”
  江北抱着头往地下一蹲,嘴里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你兄妹二人的贪念一起,就可以想到有这样的结果了。江北,别觉得这都是别人的错。你敢说你妹妹说要嫁个好人家,说以后带着你过好日子的时候,你没有心动?你明知她那样做不对却没有阻止,其实你心中的贪欲跟你妹妹一样大。”
  这话说得江北一片茫然:真是这样吗?
  第二日,葫芦巷尾杜家大少爷,纳巷中杜家的旧丫鬟为妾,在家里办了两桌酒席,杜锦宁家派了管事送了一份贺礼,这件事便算是了了。
  赵昶没有往杜哲新家送贺礼,而是带了一份致歉礼,在杜锦宁从书院里出来时,亲自带了赔礼去了杜家。


第515章 真的很气
  赵昶去齐府是应当应份。即便他是太子,去一个老臣家中,也有礼贤下士的意思,为的是显示自己的德行。
  可去杜家就不一样了。这已算是一份殊荣,只要他的身份显露出来,杜锦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所以他刚进杜家,眼睛关注着他的行踪的人就都知道了。
  “看来,那位在讲学时大出风头的杜小秀才,大大的入了赵公子的眼了啊。”大家都叹道。
  杜锦宁倒是对赵昶送的赔罪礼表现出了诚惶诚恐:“是在下旧仆冲撞了公子,应该是在下给赵公子赔罪才是,怎敢受公子的礼?”
  赵昶一摆手:“终归是我的手下太过鲁莽,伤了你的旧仆。行了,我们不谈这个,你的文章写好了吗?”
  “写好了。”杜锦宁把自己的文章奉上。
  她也明白,赵昶是因为对她另眼相看,这才给了这份殊荣。换了别的人,恐怕带了厚礼去给他赔罪,他都不待理人家的。
  想到这里,她不由地摸了摸脸,十分臭屁地想:难道姐是玛丽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这念头一出,她就暗啐了自己一口:赵昶此举,不过是政治作秀罢了。她真是想得太多。
  仔细阅读了杜锦宁新鲜出炉的两篇文章,赵昶叹道:“杜公子果然大才,昶佩服之极。”
  说着他又两眼晶亮地望着杜锦宁:“这两日无聊,我听人说有几部话本十分好看,便叫人去买,这才知道这些话本竟然是公子你所著。”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你有没有亲手写的?能不能送我一套?”
  望着赵昶满是渴求的目光,杜锦宁心里一动,忽然有些想笑。
  她发现,赵昶此时渴求的表情,跟前两日跟她一起谈论儒学、想要她写的文章时表现出来的渴求大不相同。很显然,相比起那两篇关于儒学的文章,他对话本的渴求更强烈,也更真实。
  可见赵昶并不是真真正正地喜欢儒学,而是把喜欢儒学当成了自己这个悠闲皇子需要完成的功课。他只是想向皇家的那些人证明,他没有夺嫡之心,他一心只想做个闲王。
  现如今喜欢话本、喜欢这种热血侠义故事的赵昶,才是真实的、有着少年天性的赵昶。
  “每写一部话本,我都会把原稿留下来。赵公子既喜欢,是我的荣幸。”杜锦宁起身,打算把她抄的的拿过来,送给赵昶。
  “哦?真的吗?那我能都要吗?”赵昶满脸的喜出望外,也跟着站起来,打算跟她一起去书房,“如果你手上有还没刻印的的稿子,那就更好了。不瞒你说,我看得挠心挠肺的,想知道下文。”
  杜锦宁一笑,应道:“好,都送你。不过只多了新写的两本,还没写完。”
  这几年,不光她每出一本话本,齐慕远都要索要她的亲笔书册,便是连知府杨云涛都有这毛病。为了安慰远在京城的关嘉泽,杜锦宁送去京城的话本也是她亲自抄写的。
  反正杜锦宁每天都是要练字,只要把练字的内容改成话本的内容,抄几套话本对杜锦宁来说并不需要额外费功夫。为防意外,她还多备了两套放着。
  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
  赵昶得了话本,便急急告辞,打算回去看话本了。
  思及明日一早就要离开此处,到时候杜锦宁虽会跟齐伯昆祖孙俩一块儿去送行,但人多嘴杂,恐怕说不了什么话。
  赵昶就一再叮嘱杜锦宁:“有了新话本,一定要抄一份给我。我虽这段时间不会回京城去,但过阵子我总要回去的。你叫人送到我外公府上,他们自会派人送去给我。”
  他还没有成亲,并未在外面开府,而仍住在皇宫之中,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杜锦宁自然满口答应。
  反正她也是要往京城给关嘉泽送书的,每日也要练字,多送一套也是顺便的事。
  想想赵昶给她送的丰厚,她干脆又利用剩下的时间,写了三本,直到掌灯时分,这才停了下来,吃点东西洗漱睡觉。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来跟着齐家人一块儿去送行。果然,拿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