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时候,他们彻底决裂,拥抱已然成了奢侈。
如今久别重逢,自然加倍珍惜。
他曾经想过,她离开他,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离去,也许彷徨过犹豫过挣扎不舍过,但至少在她决定要走的那个瞬间,她觉得没有他,她会过的更好。
正文 第1699章 她们都很爱彼此,只是用错了方式
却从未想过,如今落魄到这个地步,她却愿意陪在他身边。
八爷:“谁知道你这么傻,爷当亲王的时候,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却走得远远的。如今成了庶人,日子清贫辛苦,你倒是上赶着陪在身边。”
“我好不容易用自个的自由换回你和阿哥们,你倒好,这不白白浪费爷的心思,嗯?”
郭络罗氏受伤的双手轻轻环住男人强健的腰,“当年我曾说过,你喜欢权利,而我爱过你。如今你到了宗人府,没有了权利,我便可以继续爱你了。”
女人的话,听得八爷的心口隐隐作痛。
他将怀里的她抱得更紧了,他说:“爷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曾经伤害过你,以及,这些年没有与你相伴。”
“是嘛?我可是听说了,这些年,你身边可从没缺过女人。”郭络罗氏嗔怪地道。
八爷:“那你可曾听说,爷身边的女人都像你?”
“。。。。。。”都住在京城,郭络罗氏当然听说过,她微微点头,回应着男人。
八爷:“你离开后,爷确实有过别的女人,渐渐的,爷发现她们的脸都像你。可我还发现,她们也只有脸长得像你。”
“虽然她们温柔贴心,就算爷冷冷的,她们却总是热情似火,可爷就是喜不起来,即便爷在她们身上看了曾经的你。想来,这便是喜欢的每个人都像你吧。”
“。。。。。。”郭络罗氏是个彻彻底底的大清朝女人。
在她看来,这里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
以前在潜邸的时候,即便没有阿茹娜,八爷也有过别的女人。
尤其这些年,她和八爷已经和离的情况下,两个人是单独的个体,他便更没必要为她守身如玉了。
只不过,毕竟爱着他,心里多少有些吃味。
见她不说话,八爷低头看着她,“怎么?吃醋了?”
“才没有呢。”说是这么说,可郭络罗氏一言一行却酸酸的。
八爷凑近,与女人额头相抵,温润地道:“倘若爷是个没有过女人的愣头青,或许这些年也就一个人过了。可爷不是,爷是个正常男人,男人该有的需求,爷都有。”
“爷的心里只你一人,这些年也只许你一人怀上爷的孩子。爷若是有二心,早就带着别人跑了,何至于对她们不管不顾,一个人在这宗人府?”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不曾有过女人,爷本可以一个人过。爷和她们都是走肾不走心,她们都不配给爷生孩子,只有你配,你有这个权利。
“你,你带一个试试,你要是带别人跑了,我,我就,呜呜呜。。。”虽然她懂,一个正常的年轻男人,不可能八年不碰女人。
她也知道,他心里没有别的女人。
就像他说的,他是一个正常男人,身边从不缺女人。
可那么多女人,只她一人有过身孕。
以前他同她说过,说旁人都不够格,只有她有资格给他生孩子。
可那时阿茹娜正有着身孕,她没听懂他的话。
后来,阿茹娜家道落败,他戳破阿茹娜假孕一事,说是他一直避着的。
自那以后,阿茹娜疯了。
那时她才明白,他这句话里的意思。
他是在给她们之间留一丝余地,为她保留着仅有的原则。
其实,这也是八爷争储失败的原因之一。
因为府上只她一人有两个阿哥。
别的外戚便不会竭力支持八爷。
外戚支持的动力,本就是看在自家女儿有皇嗣的份上。
在他们看来,即便八爷登基成帝,也是便宜了她的两个儿子,当然无欲则刚了。
有时候,她庆幸八爷没有争储成功。
否则的话,他当皇子时就已经积蕴了无穷无尽的野心,伤了她的心。
只不过,他稍微留了一些余地。
倘若他当年登基成功,恐怕会不留余地地伤害她。
而她们,也再也回不去了。
见郭络罗氏哭了,八爷慌了,他用手帕替她擦拭眼泪,温润哄道:“你别哭了,成吗?”
郭络罗氏不哭了,却止不住的啜泣:“嘤嘤嘤。。。”
八爷沉沉地叹了一口气,温柔地道:“其实说实话,在你离开爷的那一天,我整个人像是失去了归宿,不知何去何从。”
“恍然间我才明白过来,什么王权富贵,都不及你一人,你便是爷的归宿。只是那时,你已经走远了,即便爷挽留,你也不回头地走远了。”
听到这番话,郭络罗氏心尖上淌过一阵阵暖流。
这是这个男人头一次对她说心里话。
他对她说,说她是他的归宿,说这个世上,什么都不及她一人。
犹记得当年她要离开时,他挽留了她,她也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不舍。
他还对她说,想要同她重新来过。
但是她拒绝了,因为她问他愿意卸下一切,与她过普通的生活吗?
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感到不解。
其实那个时候,他若是早些醒悟,她兴许就留下了。
因为她知道,男人一旦沾染上权利,就会将女人视同衣服,八爷亦是如此。
她也知道,不争权夺谋的八爷,心里是有她的。
亦如他没参与权谋的那些年,他是那么的宠爱她。
不过,只要这辈子醒悟,便不算晚。
最怕醒悟的时候,双方已到迟暮之年,或者有一方不在世,那便晚了,太晚了!
“当年我将你和准部谋和的消息告密给了皇后,让你的计划惨败,你为何还要留我,难道你就一点都不生气吗?”郭络罗氏问。
八爷:“一开始的时候,爷当然是气的,爷不是没被别人背叛过,只是从未想过那个人是你。”
“那一次,倘若换成旁人,爷一定叫她生不如死,但那个背叛爷的人是你,爷能拿你怎么办呢?”
“那时,爷都选择原谅了你,就更别提现在了。其实现在回想,再多的权势也就那样。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爷情愿放弃所有权利和官爵,甚至是皇子身份,用这些换你一人。”
“当真么?”郭络罗氏抬头,泪眼婆娑的与男人对视。
八爷:“当真。”
男人的声音温润而温暖,那些温暖从背后慢慢将郭络罗氏包围起来,听得她心里暖暖的,“爷,不用重来的,现在就可以。”
八爷:“可是这里很苦。”
郭络罗氏:“虽然我们现在一无所有,未来也会很艰苦,但是在你身边,怎样我都不觉得苦。”
“我已经想好了,我们住在这小小的院落,就算吃不饱,我们可以合吃一碗食物。春天我们一起看花开花落,仲夏天热我执扇给你扇风,凉秋我们一起看云卷云舒,寒冬我们抱在一起温暖彼此。。。。。。”
阿哥们都已经长大,有了各自的生活。
而她,也终于和他重新开始。
这些年,她一直以为时间会淡忘一切。
可是多少个夜晚,她总是会在梦里见到他。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概是很思念,才会梦见吧。
尤其是那天在刑场见到他,整颗心都因为他的出现而疯狂跳动。
她才明白过来,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听到女人的一番话,八爷素来温润的眸子蕴藏着些许伤感和一层薄雾。
只不过,被他的手指一抹,那些难得的伤感悄然隐去。
这样“为权利悔恨”的泪,在皇室也不难见到。
他声带沙哑地道:“傻瓜,应该是爷执扇给你扇风。”
郭络罗氏:“那咱们相互给彼此扇风吧。”
八爷:“还不如各自给各自扇风。”
郭络罗氏:“那不一样。”
八爷似是拿她没办法,终是妥协:“好好好,都依你的。”
闻言,郭络罗氏嘴角带着甜笑,“爷,荣华富贵的那些年,我们过得并不开心,一无所有的余生,即便每天都很平凡,我想,每一天都会是幸福的日子。。。。。。”
八爷磁性的“嗯”了一声,回应着她。
紧接着,他松开怀里的女人,将她受伤的双手捧在手心,薄唇在她的手上轻轻一吻。
男人的吻很轻很轻,比蜻蜓点水还要轻。
然后,他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女人,面上带着温润的笑,郭络罗氏也冲他笑靥如花。
彼此带着笑意的瞳孔里,映着对方带笑的容颜。
笑着笑着,她们面上的笑容慢慢收住,两人的脸逐渐靠近。
紧接着,四片唇瓣自然而然地贴在一起。
渐渐的,素来温润自制的男人,宛若龙卷风般,席卷着怀里成熟淡雅的女人,仿佛随时都会失控。。。。。。。。。。。。。。。。。。。。。。。。。。。。。。。。
这一夜,被翻红浪,粉黛弛落,发乱钗脱。
彼此积压了八年的思念,在这一昼夜的温存里爆发得酣畅淋漓。
爱情,是含笑饮毒酒。
让人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从前,他因为权谋斗争,伤害了她。
而她,用背叛和离开狠狠地报复了他。
但并不能说她们不爱彼此。
只能说,她们都很爱彼此,只是用错了方式。
余生,她们会更爱彼此,再不要犯错,也再不要错过。
她们要一起共患难,白头相守,走过这拥有彼此的美好一生。
虽然她们被永禁在这高墙里,但心中每一次淌过的暖流和心动的跳跃,比任何物质有形的东西都要来得珍贵。。。。。。
八爷被圈禁宗人府后没几天,整个紫禁城都在忙着大阿哥的皇太子册封大典,以及他的婚事。
九月十八这一日,是大阿哥的册封大典。
同时,也是他迎娶嫡福晋的日子。
传闻,未来的太子妃是个温柔如水的美人儿。
………………
PS:这一句化用至:爱情,是含笑饮毒酒。让人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张爱玲语录。
正文 第1700章 孤家寡人帝王命
虽然皇太子册封大典和大婚都由礼部着手操办。
但若音身为皇后,大阿哥的生母,前一阵子也一直在忙着张罗。
到了这一日,她更是天没亮就换上了吉服,头戴吉帽。
面上,化着端庄得体的妆容。
此刻,若音正和奴才们核对流程,“礼部那边,都准备好了吧?”
半梅:“娘娘请放心,奴才一早命人去问过了,都准备得妥妥的。”
若音淡淡的“嗯”了一声,“今儿是大阿哥的嫡福晋富察氏入门,记得督促宫中各部,注意各项事物。另外,三日后是侧福晋和格格们入门,叫礼部那边提前准备着。”
今年的秀女大选,四爷为大阿哥指婚了三名家室背景强大的官宦。
分别是嫡福晋富察氏、侧福晋佟佳氏、格格瓜尔佳氏。
还有一位,是若音打小就喜欢的儿媳妇海晴。
加上采羚也同她说了,海晴打小就喜欢大阿哥。
嫡福晋是必须明媒正娶进宫的。
侧福晋属于一夫多妻多妾制度里的妻,也是要择良辰吉日明媒正娶。
格格们属于侍妾,虽不需明媒正娶,也得八抬大红花轿抬进门。
若音不知道大阿哥喜欢的人,但是在她看来,四爷指婚的女子们,她们没有见过大阿哥一面。
她们和大阿哥成婚,或许只是联姻的傀儡,亦或者只是因为大阿哥的皇子地位。
但海晴从几岁起就一直喜欢大阿哥,是不可能图大阿哥地位的。
按理说,人只有在年少的时候,才不会把利益看得那么重。
可王公贵族家的孩子,见惯了王权富贵,大多早熟,一般十来岁左右就知道利益关系了。
而海晴五六岁就喜欢了大阿哥,应当是真心喜欢大阿哥的。
清朝多是父母之约媒妁之言,甭管男女,大家族的婚姻基本上都由不得自个做主。
可能四爷身为皇帝,自然比较理智,指婚时考虑周全,选的都是家族势力大的官宦女子。
若音就不想那么多了,她就如同新世纪多数寻常母亲一样,只想给儿子择选心悦的人。
倘若没有,真心心悦于阿哥的也可以。
如此,也能和四爷综合一下。
紫禁城里太过无情,大阿哥身为太子,孤家寡人帝王命。
往后的路还很长,她还是希望阿哥们身边有贴心的人。
希望有那么一个女孩,只是因为喜欢他们,而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反正就算她不给阿哥们择选心仪的人,他们自个也会开口找她要,保不齐也会找四爷要。
再说了,她是阿哥们的母亲,她都不给安排,谁给安排?
“好,这事您都说了好几遍啦,奴才会再督促礼部那边的。”半梅笑着回。
若音也浅浅一笑,“一眨眼,阿哥们都长大了,可本宫总觉得他们还是孩子,如今头一回娶儿媳妇,本宫这心里啊,比他们还紧张兴奋似得。”
此话一出,房间的奴才们纷纷都笑了起来。
若音身边的奴才,都是侍奉她已久的。
那些奴才灿烂的笑容里,有掩藏不住的对岁月的感慨。
半梅笑着笑着,说起了事:“奴才前几日就去瞧了,内务府的奴才啊,把毓庆宫打扫得干干净净,装扮得红红火火,可喜庆了哩。”
“那就好,记得赏赐内务府的奴才们。”大喜的日子,若音笑得合不拢嘴。
半梅:“如今大阿哥入住东宫,之前从户部支银子正在修建的府邸,已经住不上了,五阿哥听了后,说是让户部继续修建,他还找大阿哥提前预定了呢。”
“说是等他长大了,待皇上给他封了爵位,第一个搬出去和二阿哥做邻居。”
“这小子,平时只见他和二阿哥斗嘴皮子,不成想还这么黏他二哥哩。”若音轻笑一声,“不过,也好。”
阿哥们关系好,总比水火不容要好。
倒是大阿哥,身为储君,得入住毓庆宫。
那毓庆宫,是上一届太子的寝宫。
储君之寝宫,统称为东宫。
古代在方位上很注重等级观念,他们认为建筑中位于中央座北朝南是最尊贵的。
除正殿外,就东西两方而言,以东为大,这是古代的传统,民间也是如此。
太子称为东宫,是因为太子是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
那么,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称。
只是这样一来,怕是大阿哥没那个机会和兄弟们一起在宫外建府邸,也没机会做邻居了。
半梅:“对了娘娘,东宫命人过来传话了,说是大阿哥这几个月,只宠幸了一个试婚宫女,且每回都是赐了避子汤的。可大阿哥马上就要被封为太子了,倘若一直这样下去,恐怕不妥啊。”
若音听了半梅的话,眸光微微转了转。
皇家里,将延绵皇嗣看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帝王和太子,有了后人,才能保江山千秋万代。
而这次秀女大选进入阿哥们后院的,虽说要择选良辰吉日进宫。
但是在这之前,皇室还给他们安排了八名宫女侍奉他们,是用来试婚的。
这是大清所有阿哥们成亲前的必要流程,也是强制规定。
谁,也不容逾越。
且不止是阿哥们,公主们临嫁之前,皇家也会派试婚格格去额驸家试婚。
即便是帝王在娶皇后之前,也要有人先试婚的。
当年的康熙帝在娶皇后之前,也是这样过来的。
就连原主嫁给四爷前,府里也已经有了懋嫔和齐妃。
确切的说,她们都是试验品,也可以说是婚前启蒙教育。
只当试验品,走肾不走心。
由于若音是皇后,试验期间,敬事房会将试验情况禀告给若音。
这种制度,不止在皇家盛行,在一些达官贵人家也很盛行。
一是因为在这大清朝,若是一个人身体有问题,又没法做确切的检查,只能简单粗暴地试验。
二是这里的人们非常看重子嗣,他们对子嗣高度重视,而这一点,是延绵子嗣的唯一途径。
正文 第1701章 很有原则的男人
三是让阿哥们在迎娶正妻前,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不失皇家的体统和风范。
大清朝的皇子们从小就接受非常全面、非常严格的训练,且他们代表了皇族的尊严。
要是成婚当夜,皇子们手忙脚乱,在妻子面前出了糗,会遭到女方的嘲笑,丢了皇家的脸面,让人笑话。
皇权神圣而不可侵犯,所有的人和事到了皇权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便有了试婚这一条制度。
皇室对这些宫女也是有要求的,必须相貌端正、温柔体贴。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宫女可怜,其实宫女们都十分珍惜这种机会。
因为她们一旦被选中,就能免受劳役的痛苦。
同时,额外还有补贴和赏赐。
要是成了阿哥们的人,她们便有了翻身的机会。
倘若没被阿哥们选中,有些还会伤心一阵子。
她们就像是后宫里的妃嫔,甭管得宠与不得宠,只要上了皇家玉蝶,与皇家攀上了关系,便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这也是为何很多阿哥成婚前就有了儿女。
若音牵了牵唇,淡淡问半梅:“可知是哪家的宫女?”
“听闻是包衣三旗里的宫女,梅勒氏,父亲是内务府当差的。”半梅回。
若音微微颌首,想起太后也是包衣三旗的宫女出身,“大阿哥可给了她名分。”
半梅:“给了,侍寝的第二天早上,那宫女便成了格格。”
对此,半梅倒是觉得大阿哥很有男人的担当。
宠幸了就会给名分,不像别的皇室成员,后院一堆子通房丫鬟和侍妾,没一点儿名分。
甚至,有些生下了皇嗣也不给名分。
因此,就连生下的皇嗣身份低廉,也不受待见,纯粹就是脑子发热下的宠幸物。
“除了这个,大阿哥可还有宠幸别的试婚宫女?”若音问。
“没了。”半梅琢磨着,估计太子爷纯粹就是为了走试婚这个流程罢了。
若音了解了大阿哥的情况后,道:“大阿哥大了,有自个的想法,想来是有别的原因吧,今儿他的太子妃就要进宫了,且看看他会不会给太子妃赐避子汤再说吧。”
如果大阿哥是因为想要先有嫡子,才给试婚格格避子汤,那是人之常情。
倘若是因为别的原因,连太子妃都赐避子汤,若音会稍微规劝一下的,但也不会多做干涉。
大清朝的一夫多妻多妾制,若音作为现代人,就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
可这奇葩的试婚制度,更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这要放在现代,试婚格格是第一个女人,往后的甭管正妻还是侧妻,总不可能说人家是小三小四。
可人家嫡妻虽是后来的,但因为身份和背景后来居上。
也不可能说除了嫡妻,别的就是小三小四。
但是在大清朝的所有人眼里,这就是理所当然,必须遵循的规矩。
这里没有小三小四,无论是谁,一切都是合法的。
皇室里的妻妾,从来都没有先来后到,就只有拼爹,拼家族,以此获得同等身份!
儿孙自有儿孙福,若音自然不会插手这些事,这也不是她能插手的。
四爷现在虽宠她,也由着她,但是在这一点,四爷是个很有原则的人,是不会由着她的。
毕竟,两口子的事,和皇家联姻是两码事。
皇家里的婚姻不是儿戏,更不是说想娶谁就娶谁,也不仅仅是一场婚事那么简单。
如果阿哥们只娶一个钟意的女子,就等于放弃了皇室继承权,以及一些相关的权利,等同于让权给庶出,给那些皇室宗亲。
让庶出的阿哥们、旁支宗亲同别的官宦女子联姻,那么,皇室内阁地位就不牢固。
届时,那些官宦外戚和别的皇室成员对付内阁。
倘若别的皇子登基,成王败寇,若音嫡亲这一脉,自然会遭殃。
身为嫡皇子的大阿哥,威胁最高,说不定会被新帝偷偷谋杀都有可能。
大阿哥是四爷一手培养的皇太子,知道孰轻孰重。
也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会付出何种相应的代价。
所以,对于阿哥们的婚事,若音除了给他们选心悦的人,别的都不会参与。
反正阿哥们都会有别的侍妾,为什么就不能是自个心悦的呢?
她也想阿哥们喜欢的人,最好能够成为嫡福晋。
只不过情况不允许,好在二阿哥喜欢的那位,家室背景不算太差,加之四爷对二阿哥比较松散,没有大阿哥那么苛刻。
是以,二阿哥喜欢的那位,经过若音在四爷那争取,成了嫡福晋。
大阿哥心思深沉,想来有喜欢的,但是家室背景不如何,便没开这个口吧?可谁让他是皇太子呢。
就连四爷也不是一开始就不碰别的女人,而是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才可以这般。
而且,四爷可以用吃斋持戒避三年,也可以几年不碰别的女人,但不可能一辈子都这样的。
除非,他不当皇帝了。
否则王公大臣家的女儿,能被选进来的,都是大家族里的掌上明珠。
那些家族是送她们进宫联姻的,可要是放到后宫当摆设,换谁都不乐意。
皇家是尊贵,但大臣们也不是任由欺负的傻子。
日子久了,外戚们哀声怨道,就会别有异心,容易团结在一起极端谋反。
而四爷现在是可以稳住朝廷和外戚,可时间长了,难免不出问题。
因为,再强的人,也不可能和时间作对。
想来四爷几年前说要和她隐居圆明园,也是这个原因吧。
只不过,若音要求四爷不许再宠别的女人,那是因为她是新世纪穿越过来的。
可阿哥们和他们的妻妾,都是土生土长的大清朝人。
就拿大阿哥的妻妾来说,她们因为生在官宦家里,生来就是要进行秀女大选的。
甭管被选进皇室内阁、还是皇室宗亲、亦或者落选、在民间嫁人,男方都不可能只她一个,而是妻妾共同生活的。
若音觉得,在什么朝代,就得顺应当朝的生活。
还是让阿哥们顺应当下的生活和制度为好,她也没必要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框架他们。
正文 第1702章 大概是紧张吧
他们也未必能理解,于他们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大阿哥和二阿哥是娶妻妾,不是娶的她这个母亲。
他们是同妻妾过日子,又不是和她过日子。
她改变四爷一人就可以了,要是非要改变身边人的思想,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就像是一个古代人跑到现代,非要身边的人和他一起种马,是一个道理。
若音一个的力量去对抗大清朝的规矩,是极其渺小的。
她改变四爷这个帝王,已然不容易,且花了数十年的时间。
对于阿哥们,她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
就在若音想问题的时候,半梅笑道:“早前钦天监给大阿哥和太子妃算了生辰八字,说是八字很合呢,娘娘就不用操心了。”
若音:“但愿吧。”
半梅:“您是不知道,如今京城和紫禁城里,都在说许配给大阿哥的那几个秀女祖上积德,走大运了。“
若音却不赞同地道:“话不能这么说,她们能进大阿哥后院,那都是彼此修来的缘分,进了这后宫,要靠她们自个好好经营。经营得好,那便是福气。”
要是经营得不好。。。罢了,今儿是大阿哥的好日子,她便不说这等晦气的话了。
“娘娘说的极是。“半梅附和完若音,就见李福康进屋道:“皇后娘娘,大阿哥册封大典吉时已到,王公大臣也已经聚齐在太和殿了。”
于是,若音便乘着凤辇,去往太和殿。
到了那儿,若音就见太和殿外站满了王公大臣,妃嫔皇嗣,大阿哥也穿着杏黄色的龙袍站在正前面。
大臣们还没来得及朝若音行礼,就听见有太监唱报:“皇上驾到!”
得嘞,大臣们便一起行礼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若音回头,就见四爷穿着明黄色龙袍,上面绣着九条五爪金龙。
然后,她也朝四爷盈盈福身行礼。
下一刻,一双宽厚的手掌,就一把扶起了她。
但由于周围人多,四爷很快就又松开了她。
两人不必多言,就默契地踩着太和殿台阶,朝太和殿上首走去,一同面向大臣们坐下。
当若音和四爷坐在太和殿上首时,四爷沉声道了声“起”,王公大臣就起来了。
然后,礼部大臣大声喊了声:“吉时到!”
太和殿的下首,大臣们就又跪下了。
正中间,有太监鸣鞭三响。
下首的大阿哥,则穿着杏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五条金龙,正缓缓踩着台阶,朝若音和四爷走来。
他的头上戴着朝冠,顶上衔红宝石,东珠十三颗。
大阿哥走到上首后,就朝若音和四爷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这时,礼部大臣就念起了大阿哥的册文。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嫡子弘毅,日表英奇,天资粹美。
兹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于雍正八年九月十八日,授弘毅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于戏。主器得人,益笃灵长之祜。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除此之外,诏书中还包括三十三条四爷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