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从民间买一对小产的孩子。

    与其整日提心吊胆,不如见好就收,反正她已经混到了妃位。

    为了能够逼真一些,她故意和后宫妃嫔混在一起。

    又让玉贵人放出她喜欢吃凉拌黄花的消息,好让她们下毒,给她们制造机会。

    当她知道沁答应想要害她时,便将计就计。

    毕竟,比起她没保住孩子,遭人陷害更惹男人怜爱,更真实。

    本以为能佯装成受害者,继续当她的仪妃。

    谁知道这个男人非要没有心疼她,还这么快就拆穿了她的把戏。

    她也不是没想过要栽赃皇后。

    关键皇后根本没有害她的心思。

    且永寿宫又看得严严实实,她实在是无从下手。

    此刻,往日清冷的女人,哭起来最是惹人怜爱的。

    可她做出来的事情,却是那么的可恨。

    一旁的苏培盛听了后,心说仪妃既然知道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怎么还说了那么多。

    他是第一次听人把勾引皇上,说得这般委婉清新脱俗的。

    还把救皇上这样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让皇上在决定前,记住她这份人情呗。

    上首,甭管仪妃如何甜言蜜语,四爷却冷冷的,无动于衷。

    他冷冷地盯着仪妃看了好一会。

    最后,他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钟粹宫。

    而苏培盛,则留下处理一应事情。

    因为皇上吩咐过了,要让人过来给仪妃检验。

    四爷离开后没多久,一个老太医和一个老嬷子进了钟粹宫堂间。

    老太医是有着祖传独门秘术,曾经替虚云摸骨验清白的老太医。

    而老嬷子则是后宫秀女大选时,专门检验秀女贞洁的。

    于是,他们两个进去后,钟粹宫的大门就关上了。

    一炷香后,堂间的大门“咯吱”一声打开。

    老太医和老嬷子一起出来的。

    两人凑在苏培盛耳旁各说了一句悄悄话。

    老太医:“仪妃娘娘清白尚在。”

    老嬷子:“仪妃贞洁尚在。”

    苏培盛微微颌首,就挽着拂尘回养心殿复命了。

    之前皇上之所以没有让人检查仪妃。

    是因为那时皇上刚失忆,而仪妃又是他失忆后见的第一个人,更是救过他的女人。

    所以皇上十分信任仪妃。

    且一个男人在和女人同床共枕后,但凡有一点信任,都不会在隔天立马就找人来验她的贞洁。

正文 第1533章 泄密

    这跟提起裤子不认人没什么区别,显然是为了逃避责任不负责任的表现。

    并且,不但不尊重女方,还在侮辱女方。

    但是,现在仪妃假孕在先,失信在前,惹皇上生疑。

    那么,皇上便顾不上那么多了。

    那时的皇上,不知道该信谁不信谁。

    信错了仪妃,却不信任他和皇后娘娘。

    幸好,现在皇上既信任他,也信任皇后了。

    苏培盛回到养心殿后,将事情如实告诉了四爷。

    次日清晨,四爷早早地上了早朝。

    此刻,四爷坐在太和殿上首的髹金雕龙木椅上。

    下首,文武百官站在两旁,声音洪亮地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四爷浑厚的声音,在太和殿上空响起。

    “谢皇上。”

    底下的官员们起身后,马齐也是当中一员。

    他一抬头,就见上首的皇上,用那种能够杀死人的眼睛看着他。

    导致他只看一眼,就心虚地垂下了头。

    为什么他觉得皇上今日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上次他向邻国泄密,皇上都没罚他,更别说这段时间他也没做什么不好的大事。

    就在马齐这么想时,上首的苏培盛就摊开一道明黄色的圣旨,朝着底下的百官尖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经朝廷议政大臣提交的审判结果,总理事务王大臣马齐犯了大逆罪两条、欺罔罪一条、僭越罪三条、狂悖罪两条、贪婪罪四条、侵蚀罪三条、共十五款大罪!”

    “并且,马齐在与邻国签订条约时向邻国泄密,收受邻国万两白银,将大清的态度和意见全部告诉了邻国,致使大清损失惨重,此等叛臣贼子,现将其贬为庶人,削其爵位,抄其府邸,永禁宗人府!”

    爵位都削掉,如此一来,后人都没法袭爵,世世代代都只能是庶人了。

    听到这么一道圣旨,马齐眼神惊慌,连忙在正中间跪下。

    可以说,他是连滚带爬到中间的。

    马齐朝上首的四爷叩首:“皇上,奴才冤枉,奴才真的冤枉啊,还请皇上明察。。。。。。”

    比起马齐这般求饶,旁的大臣们却认为他是活该。

    念圣旨的苏培盛,更是鄙夷地睨着马齐。

    前段时间,马齐代表大清与邻国签订条约。

    身为总理事务王大臣,理应在双方谈判的时候,为大清争取利益。

    可他非但没有争取,还向邻国泄密,让大清处于被动。

    最后,非但没有达到最大利益也就罢了,反而令大清损失惨重。

    皇上当时知晓后,没有第一时间处置马齐。

    而是嘉奖了他,还一通封官加爵,又把宠爱的妃子作为马齐的养女,这明显是抬举他。

    他便以为,马齐因着是开国元勋,所以皇上不舍得罚他。

    近日以来,马齐越发不知道自个是谁了,有种他是大清的霸王,不管他做错什么,皇上看在当年登基时他有功劳的份上,也不会对他如何的。

    而马齐自个,也因此在朝廷更加的猖狂,从而引起众人的极度反感。

    朝中重臣看他不爽,一个个的,都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搬出来,弹劾马齐。

    皇上再借着大臣们的弹劾,严惩马齐。

    这样,大家就不会说是他这个做皇帝的要罚马齐。

    而是大臣子们都上折子,马齐惹众怒,又是叛臣,迫不得已才惩罚他的。

    这就是战略忽悠!

    只不过,马齐因着是开国元勋,皇上还是顾念着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君臣情义,没有要马齐的命,也没诛九族。

    相比起当年的年羹尧,年羹尧那是犯了谋逆之罪。

    谋逆对于帝王来说,是最大的一项罪名,这是要抢皇位啊。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只要稍微露出纂逆的端倪,别说君臣了,就是父子都得翻脸。

    而马齐最大的罪名,是因为贪婪而成了泄密的叛贼。

    这也是他只是圈禁在宗人府,能活命的原因。

    这一刻,甭管马齐如何叫屈叫冤,四爷只冷冷地看着马齐,就像是看待一个小丑一般。

    这些罪名,他早就让人查好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又岂会听马齐的一面之词。

    四爷紧了紧冷眸,挥手道:“带下去!”

    震耳欲聋般的霹雳声,在大殿响起。

    很快,马齐就被侍卫带下去了。

    紧接着,四爷又和大臣们商议了一些朝政大事。

    期间,一些大臣还沉浸在马齐这么大的官,说贬就被贬的恐惧当中。

    更别说他们这种官,更加要小心点,得做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官儿。

    还有一些人在想,原本他们以为皇上是为了避免乌拉那拉一家独大,功高盖主。

    这才使了权衡之术,拉富察家族和乌拉那拉家族抗衡。

    因为一旦有重臣功高盖主,就会有可能谋反,威胁皇帝的皇位。

    只有让两个实力差不多的大臣相互牵制,他们才不会把主意打到皇位上。

    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的。

    皇上纯粹只是想捧杀马齐而已。

    否则就不会这么快的解决马齐。

    当年圣祖在位时,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是死对头。

    大臣们上折子,弹劾纳兰明珠独揽朝纲、结党营私、权倾朝野、甚至贪污纳贿。

    皇上都把纳兰明珠打如宗人府了,可没几天,就又给放了出来。

    让其和索额图继续相互牵制。

    为的就是不想让朝中只有索额图一党为大。

    可是现在,马齐的所作所为,显然没当年的明珠罪行大。

    但皇上却果断地整治了马齐,让乌拉那拉家族一家独大。

    虽说富察家族强大,不止马齐一人。

    但马齐是朝中少数能说得上话的,更是富察家族首屈一指的代表。

    如今马齐倒台,富察家族的势力就削弱了许多。

    反观后宫,似乎也是乌拉那拉家族里出来的皇后娘娘一人独大。

    半个时辰后,四爷率先离开,下了早朝。

    下朝后,他又下了两道圣旨在后宫。

    一道是:“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富察氏玉贵人,德行有失,故降为答应,褫夺封号,幽禁长春宫偏殿闭门思过,钦此!”

正文 第1534章 紫禁城不相信眼泪

    玉贵人虽没有害人,也没干什么坏事。

    她也不知道仪妃假孕。

    只是听命于仪妃,在妃嫔们看仪妃时,故意抛出新鲜黄花有毒的法子作为诱饵,诱使妃嫔们朝仪妃下手。

    但是,她和仪妃谋和一事,算是惹四爷不快的一个点。

    一个妃嫔,本就其貌不扬。

    不安分守己倒也罢了,还在那瞎掺合后宫是非。

    如今被贬为了答应,家族又受到了打压,往后是再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

    除了玉贵人这一道,另一道圣旨则是:“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富察氏仪妃,欺瞒圣上,冲撞圣驾,贬为庶人,即刻逐出紫禁城,永不得再入皇宫,钦此!”

    这道圣旨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仪妃不是后宫当中的风云人物,且救过皇上一命吗?

    紫禁城里的妃嫔,甭管秀女出身,还是帝王偶然临幸,但凡成了后宫妃嫔,有了封号。

    她们自入宫之日起,至死都不能离开紫禁城半步。

    就算是不得宠的,从未侍寝过的,也只能在深宫高墙中慢慢燃尽自己的青春年华,至死不得出宫另嫁。

    但仪妃她不一样,她是钻了空子,欺瞒了圣上才进宫的。

    这个地方本就不属于她,而她却千方百计地想进宫。

    赶出宫与她而言,便是对她最好的惩罚了。

    而且,她和沁答应又不一样。

    虽然仪妃是假孕,可沁答应害仪妃是事实。

    这一次,要是换成别的妃嫔有孕,沁答应也不会是个好的,所以这种人留不得。

    可仪妃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仪妃在四爷南巡期间,救了四爷一命。

    这样的人,堪比开国功勋和九爷那样的人。

    要是救命恩人都杀死,四爷就成了百姓们口中的暴君了!

    否则,仪妃比沁答应好不到哪里去,只怕也是性命难保。

    就是不知道,他们的皇帝陛下是因为不想成为暴君,还是不忍心美人香消玉损,亦或者,念着救命的情分。

    不过,那仪妃身体虚弱,又人生地不熟的,对她来说,这种情况比死也好不到哪里去。

    四爷这种帝王,最会让人生不如死了。

    前阵子那般对付九爷,现在转头就用折磨人的法子对付仪妃。

    仪妃虽是假孕,但那假孕的药吃到肚子里,身体会遭到反噬的。

    此刻,她拖着虚弱的身体,肩膀上背着简单的棉质包袱,被宫女带到了紫禁城门口。

    “好了,耿安倩,你就从这个门出去。”宫女们奉命将她带到这,就转身回了紫禁城。

    耿安倩,她好久没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了。

    一直以来,那些村民都喊她耿大夫。

    进了紫禁城,她们喊她仪贵人、仪嫔、仪妃。

    现在兜兜转转,封号没了,妃位没了,竟是又成了耿安倩。

    耿安倩背着包袱,走出紫禁城。

    她回头看了眼朱红的大门,那里面是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她看着门呆愣了好一会,才背着包袱,弱不禁风地转身离开。

    在这座鱼龙混杂的地方,她像来时那般孑然一身,没有人接她。

    她本就只是马齐的养女,富察家族见她得宠,才奉承她,逢场作戏罢了。

    如今她失了宠爱,她们躲她都来不及。

    确切地说,她根本就没有得到过那个男人的宠爱,又谈何失宠呢。

    现在富察家族都自身难保了,哪里会认她这个养女。

    一开始,皇上让马齐收她为养女,又在她被后宫嘲笑为汉族村姑时,严肃声明满汉一家亲。

    她便幻想着,是不是,他心里还是有她的。

    现在看来,他不过是为了捧杀马齐,削弱富察家族的势力。

    还有,就是为了气气皇后,逼皇后吃醋而已。

    想到这,耿安倩苦笑两声。

    娘生下她就难产没了。

    是爹爹把她带大的。

    可爹爹在她几岁时也走了,只留下她一个人。

    爹爹断气前,拉着她的手,说:“爹爹的小倩儿,你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爹对她的希望不大,只要她活着就好。

    可她的愿望远不止于此。

    她跟着爹爹过苦日子过怕了,也穷怕了。

    爹爹离开他后,她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让村民帮忙葬了爹爹。

    自此后,没了亲人的她,就成了村里的孤儿。

    没有大人的保护,村里的人一开始看不起她,见她就骂她,赶她,凶她,用石头扔她。

    她们说她是有娘生,没爹妈养的野种。

    渐渐的,她的笑容没了,她开始不爱说话,性子也变得冷清。

    她躲在家里,自己拾柴火,做饭,看爹爹留给她的医书。

    靠着医术,她养活了自己,也得到了尊重。

    却,怎么也抹不掉童年的阴影,和亲情的缺失。

    也没人教她该怎么做人,往后该怎么走。

    直到她看到皇上腰上的龙纹腰牌,她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抓住他。

    她再也不要在这穷乡僻壤里生活,再也不要过穷日子,再也不要一个人过苦日子了。

    她要飞上枝头变凤凰。

    而她,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了。

    眼看着她就要飞上了枝头,一个没留神,却又摔得这般惨烈。

    这个梦,实在是醒得太快了!

    看来,人啊,还是不要太贪心,不要惦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

    呵呵,那个男人是真的好狠心啊。

    因为假孕伤身,她的身体都虚弱成这样了,都不等她把身体养好,就这么将他赶出了宫。

    知道她将虚荣看得比命还要重,就将她贬为庶人。

    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比死更甚。

    想到这,耿安倩眼角流下了两行痛苦的泪水。

    可是,这座紫禁城不相信眼泪。

    因为流泪的太多,演戏的更多,让人分不清是真心,还是假意。。。。。。

    处置玉贵人和仪妃的圣旨传到永寿宫时,若音正在院子里撸猫逗狗。

    这个季节,上午的太阳暖洋洋的。

    她索性让奴才搬了条太师椅在院子里坐着。

    小雪花老啦,没以前那么活泼调皮了。

    只是趴在她的怀里,和她一起晒太阳。

    若音闲适地靠在椅背上,一手抱着雪花的身体,一手轻抚着雪花雪白的毛发,感受着掌心柔软的毛绒触感。

正文 第1535章 不再是那个飘摇不定的皇帝了

    雪花则眯着眼睛,懒洋洋的,颇为享受的样子。

    亦如当年,她躺在四爷怀里,他替她擦干秀发,说她是懒猫时一样的惬意。

    二哈则趴在若音的椅子旁,眼睛懒洋洋地看着来来去去的宫女和太监。

    若音听了李福康的汇报后,淡淡道了声“知道了”。

    然后,她闭着眼睛靠在太师椅靠背上,冷笑了几声。

    若音一开始以为耿安倩会和沁答应一样被赐死的。

    现在想想,估计是耿安倩没有对后宫下死手,只是利用后宫妃嫔的毒辣,让沁答应掉入坑里。

    至于耿安倩假孕一事,大概跟救四爷一命抵消了吧。

    不过,耿安倩为了往上爬,可真舍得自残。

    那种双胎假孕的药,可是有毒,会反噬的。

    想必那耿安倩往后都会落下后遗症。

    大猪蹄子这招也够狠的了。

    前段时间还把耿安倩和马齐捧得飘飘然。

    朝堂上,前几日还喊马齐喊爱卿。

    现在马齐被抄家,永禁宗人府。

    昔日救他一命的耿安倩,前几日还爱妃爱妃喊的亲热。

    今日就逐出宫外。

    不过,马齐和耿安倩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自打这天起,耿安倩几个月的妃嫔体验卡,就到期了。

    确切地说,使用期一到,她就被皇家解雇。

    耿安倩被逐出宫、玉贵人被贬,沁答应被赐白绫后,以耿安倩为首的妃嫔联盟,一下就少了三个盟友。

    于是,馨嫔和颖嫔非常有默契。

    两人什么话都没说,就暗戳戳的原地解散。

    这种假模假样的抱团结盟,结得快,散的更快。

    接下来的日子,四爷一直没翻后宫谁的牌子。

    他只到了长春宫,训斥齐妃没有把四阿哥教好。

    又在前朝打压钮钴禄氏家族。

    可谓是对前朝后宫,都警告了一番。

    众人便认为,他们的皇帝陛下登基多年,根基已稳。

    前朝不再动荡不安,皇帝也不再是那个飘摇不定的皇帝陛下了。

    以前根基不稳,他们犯点小事,不一定受罚。

    可现在,用不上他们了,就开始整治前朝和后宫,尤其是他们这些做外戚的。

    除此之外,四爷忙着给中了科举的考生们分配官职了。

    这一日下午,四爷召了十来名科举高中的人到养心殿。

    当然,这些人都是此次科举较为优秀的人。

    作为文武双全的状元,温千墨无疑是这批人当中最优秀的那个。

    经过若音去年带着将近上万女性在苏州游街演讲,大清去年才开始对女性开放科考。

    所以,曹洛芸是今年武科当中,唯一一个武科女进士。

    她和温千墨,都是四爷召到养心殿的对象。

    由于人数众多,四爷先是从一些较低的官职开始做安排。

    他坐在养心殿的宝座上,一个接一个的召进来。

    基本都是问他们兴趣爱好,为什么要科考,对未来的期许什么的,相当于一个面试。

    只不过这个面试,是帝王级别的。

    如果回答好了,升官加爵是常事。

    万一要是没回答好,回去重考,或者脑袋不保也是有的。

    此刻,四爷召了一个文科进士进来。

    那人穿着一身灰蓝色布衣,大约四十来岁的模样,他走到了大殿中间,朝四爷行礼,“奴才叩见皇上。”

    不过是行礼,他说话就有些颤颤巍巍。

    平生还是头一回和皇上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

    光是这个,就让他紧张不已。

    四爷闲适地看着这名进士,淡淡问:“你为何参加科考啊?”

    “。。。。。。”这名男子一直是科考成绩较好的一名文科进士。

    但他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说皇上问他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他倒是能对答如流。

    可皇上居然问他为何科考,他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思考良久后,他才回答:“回皇上的话,奴才科考是,是为了给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一个交代。”

    听到这话,四爷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蹙,就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

    他在这名男子的档案下,写了“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几个字,就将册子合上了。

    苏培盛站在四爷身旁,看得清清楚楚。

    七品官,只是个小官而已。

    同时,不由得在心里吐槽。

    这个人光会读死书有什么用。

    一句话就把话给聊死了,皇上还怎么和他继续聊下去。

    皇上问句话,都答非所问,答不到皇上心坎里去。

    亏他还是文科进士,说话的艺术还不如他这个太监大总管呢!

    要是皇上问他为何当太监。

    他才不会说什么“就是为了给数十年的太监生涯一个交代”这种屁话。

    当然得说“是为了忠心侍奉皇上”啊!

    这名进士出去后,下一个进来的,是一名武科进士。

    此人穿着一袭茶色的长袍,身躯魁梧,孔武有力,瞧着三十有余。

    待他行礼后,四爷又问了类似的问题,“习武很辛苦,还会有一身伤病,你怎的会想着习武?”

    能考中进士的,实力都有,他就不问什么专业性的问题了。

    只是想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看看他们的为人。

    这名男子倒是没有过多的思考,就直接回:“奴才小时候就比同龄人高大,经常跟人打架,爹娘看我是块好料子,就让我去习武,我就开始习武了。”

    说到这,他挠了挠后脑勺,有些窘迫地道:“不怕皇上笑话,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孝敬父母,最好还能当个官儿,再娶个贤惠的娘子,生好些个小崽子。”

    此话一出,苏培盛站在身旁憋笑憋得很难受。

    习武之人,大多都把精力花在习武上,没时间读书识字。

    所以,通俗来讲,习武之人多是文盲。

    这导致朝中大臣有个鄙视链。

    文官嘲笑武官是文盲,粗鄙野蛮,不讲道理。

    武官嘲笑文官只会纸上谈兵,是贪生怕死之人。

    真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四爷身为皇帝,听了男子的话后,倒是爽朗一笑。

    “好,有颗仁孝之心是好的,但是,往后在朝中为官,可不能意气用事,跟人打架。你的力气要用在战场上,可不能用在自己人身上。”

    在这个吃不起饭的朝代,有太多太多可望而不可及的欲望。

    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喧嚣,不管是出于哪一种原因,都是好的初衷。

    充满欲望的初心没什么,没有初心才是没有灵魂的人生。

    因为知道习武之人性子都这样,四爷并没有不满,但也没有多聊就是了。

    他在男子的登记薄上写下“正六品营千总”,就示意男子退下。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好几个人进来。

    他们一个个的,早在前一天,就把专业知识都温习了一遍。

    可四爷根本没有问他们知识,只是和他们聊过去、现在、未来。

    大约半个时辰后,曹洛芸的出现,打破了清一色的男进士这个规律。

    曹洛芸穿着一席墨绿色长袍,容貌秀丽。

    却又因为常年习武,没有那些个矫揉造作。

    她走到殿中央,“臣叩见皇上。”

    一般满族官员,在四爷面前称奴才,汉族称臣,而曹洛芸是汉人。

    由于一直都是男进士,四爷头一次见女进士。

    关键对方还是习武之人。

    不过,四爷还是照常提问:“你一个女子,怎的也来参加武科科举了?”

    闻言,曹洛芸抬头,用那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四爷。

    适才进来的时候,因为隔的太远,加之她一直垂着头面见圣上的,就没注意看。

    现在才发现,皇上怎么这么面熟。

    哦,她想起来了,不就是去年在苏州时,帮助她的那个钦差大人吗?

    曹洛芸盯着四爷看了几秒后,即便纳闷,也没好当面质问四爷。

    她不过是个科考的进士,怎敢质问当今圣上。

    同时,她为自个去年的无知和无礼感到忐忑。

    要知道他是皇上,她一定不会女扮男装调戏他的女人,更不会言语冲撞。

    还好皇上当时没计较,现在应该也不会算秋账吧。

    不过,看皇上的样子,似乎不认得她了?

    想到这,曹洛芸面上恢复正常,试着问:“皇上,当时在苏州的时候,不是您说科举对女性开放了,建议我来参加武科科举的吗?”

    四爷:“。。。。。。”有这么一回事吗?

    苏培盛站在四爷身旁,朝曹洛芸挤眉弄眼,还指了指他自个的脑子,示意曹洛芸。

    看得曹洛芸莫名其妙,之前她听说皇上失忆了,难道这是真的?

    最后,这种暗示在四爷转头看向苏培盛时才终止。

    四爷朝曹洛芸摆摆手,示意她退下。

    他连官职都没分配,就问向苏培盛,“你认识她?”

    苏培盛尴尬地笑了笑,“皇上,您和皇后娘娘南巡的时候,当时苏州机匠叫歇,上万名匠工聚集在一起叫歇,为首的便是这个曹姑娘带头。”

    “她家世代习武,只不过被同行陷害,全家几百口人都没了,所幸她当时遇到了您和娘娘,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了匠工们待遇低的问题,还还了曹家一个清白。”

    “只不过。。。。。。”说到这,苏培盛没好说下去了。

    “说下去。”四爷命令。

    苏培盛:“当时皇后娘娘因您和曹姑娘彻夜长谈,和您闹呢。”

    四爷听了后,剑眉微微一挑。

    他没过多的在这件事上多问苏培盛,就让下一个进来了。

    这一次进来的,正是今年的文武双科状元温千墨!

正文 第1536章 傻的吧!

    他穿着月牙白锦袍,瞧着三十左右的样子。

    男人面如冠玉,他有着一双仿佛可以望穿前世今生所有哀愁的耀眼黑眸。

    直挺的鼻梁,温润的脸庞,菱角分明的五官,彰显出男性的刚美之气。

    面对这个人,苏培盛立马装不认识,低垂着头。

    这一次的会试和殿式,皇上分别安排张廷玉跟五格监考的文科和武科。

    所以,失忆后的皇上,还没见过温千墨。

    但他知道温千墨这个人,温千墨也认识皇上和他啊。

    果然,温千墨在看到四爷的一瞬间,稍微愣了几秒。

    但很快,他就恢复正常,“臣叩见皇上。”

    四爷阅人无数,那双眼睛是何等的犀利敏锐。

    他一下就看出温千墨眼里一闪而过的神色。

    那神色里有震惊、疑惑、讶异。

    四爷微微眯眸,低头看了眼温千墨的登记薄。

    上面详细写着温千墨的家室、背景、以及这次科考的成绩。

    然后,他身子微微前倾,俯视着下手的温千墨,淡淡道:“你的父亲是侯爵,又是苏州的地方官,你本可以等你父亲百年之后袭爵,为何要参加科举,苦读诗书,苦练武学?”

    温千墨:“回皇上的话,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