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柔风点点头,对霍三道:“那这件事我来办吧,若是用到银子,我再和你说。”
  霍三一怔,他当然想过要让二房出面说辞,可是二房一个是女的,一个是小的,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因此他这才提出五千两银子。
  霍柔风没有再看他,对采芹道:“让慈进到尤家说一声,就说……让他看着说吧。”
  慈进是霍大娘子的人,霍大娘子进京后,把慈进留给了霍柔风。
  两天后,和离的事情便说成了,霍三很高兴,给霍柔风送了十色礼品。
  霍柔风懒得再管这些事情,霍大娘子不在,很多事情都要由她出面,她很忙。
  扬州盐商李家在杭州置了宅子,正逢李太太整寿,便在新宅子里搞了个游园会庆祝。
  霍柔风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纪,男女七岁不同席,她是要在男客当中的,可是她年纪太小,又要被归到孩子们里面,她代表的是永丰号霍家,哪能和孩子们一起玩,李太太索性以老卖老,把她叫到女客们的水阁,另设了台子,让她和自己的两个八、九岁的孙儿们坐在一起,又叫了几个身份差不多的商家子弟做陪,都是和她差不多年龄。
  虽然都是小孩子,可是霍柔风还是被灌了几杯酒,这不是她平时喝的杨梅酒,而是实打实的绍兴女儿红。
  刚喝的时候不觉什么,没过一会儿,霍柔风便觉得手脚不听使唤了。
  她假称要去官房,让张亭和张轩陪着出来,在假山后面透气。
  李家的园子占地很大,装修上和杭州大多园子一样,是苏州园林的设计,李家为了建这所园子用了三年时间。
  霍柔风小坐了一会儿,吃了几颗话梅,感觉舒服多了,既然出来了,索性便逛逛园子吧。
  刚刚走进刺槐夹道,她便听到有人轻声唤她:“九爷,请留步。”
  霍柔风迟疑地停下脚步,只见一个女子一旁的刺槐后面闪了出来。
  霍柔风怔了一下,她认出来了,这竟是许久未见的尤氏。
  她张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尤氏。
  尤氏笑了:“我已归家,如今是尤大娘子。”
  霍柔风冲她拱手,叫了一声尤大娘子。
  尤氏却郑重地给霍柔风行了个万福,霍柔风忙道“使不得使不得,礼重了。”
  尤氏道:“我刚刚大归,按理不便出来应酬,听说九爷会来,便求了母亲带我一起来了,就是为了能当面向九爷道谢。”
  霍柔风明白了,尤氏全都看出来了。
  她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大娘子言重了,令尊疼惜大娘子,我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她说的是让两家和离的这件事。
  尤氏穿着水蓝蔷薇折枝纹妆花褙子,珍珠头面,脸上毫无归家妇的沮丧,反而比过年时霍柔风见她的时候更加精神。
  她脸上的笑容坦然自信,让人如沐春风:“九爷过谦了,若是没有九爷,我也没有如今逍遥自在的日子,家里的父兄对我很好,拨了一座小茶山和几间茶铺给我做了私产,我手里有钱,在娘家自是过得称心如意,我没有想到我还能有这么一天,不用再看婆家和夫君的脸色过日子,九爷的这个恩情,于你只是小事,可对于我,却是脱胎换骨的大事。”


第九十四章 又见伊人如玉

  在霍三的这件事上,霍柔风是利用过尤家的,因此她也由衷地希望尤氏能够有个好结局。
  她微微点头:“尤大娘子言重了。”
  说着,便要离开,刚走几步,身后便又传来尤氏的声音:“九爷,我听父兄说,太平会的人私底下在和杭州商会走动,九爷当心一点儿。”
  霍柔风没有想到,尤氏是来向她报信的,尤老爷是商会的人,而霍家自从霍老爷去世之后,并没有参与商会的大小事务,加之霍大娘子去了京城,有些事情霍柔风自是不知道。
  她转过头去,冲着伫立原地的尤氏说道:“多谢大娘子提醒,我记下了,大娘子在娘家虽然吃喝不愁,可还是趁着年轻为自己打算一下将来吧。”
  说完,她没有停留,带着张亭和张轩走出了刺槐夹道。
  太平会在这个字,在她心头萦绕着,谢思成应该是和太平会有关系的吧,可他为何认识庵堂里的女子的?
  想到谢思成,霍柔风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虽然谢思成清冷得如同天上的玉轮,可是她对他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之感,这种感觉让她想和他亲近,想要走进他的世界。
  她有点烦闷,自从那天在撷文堂遇到他之后,她便再也没有见过他,就连远远地看一眼的机会也没有。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再吹笛子,庵堂里的小姑娘,对他很重要吗?他喜欢的就是那样宛如弱柳拂风的美人吧。
  霍柔风摸摸自己的双下巴,扁扁小嘴,人和人还真是不一样啊,同样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同样是一曲笛音,有的就是一首宋词,凄婉缠绵;而有的就如她,纵使是在西子湖畔,也只是一道宋嫂鱼羹。
  对,是宋嫂鱼羹,而不是西湖醋鱼,这是九爷少男的最后坚强。
  霍柔风又摸摸自己圆润的小脸蛋,反思自己是如何活成宋嫂鱼羹的。
  想来想去,除了一句人和人不一样,她也想不出原因了。
  不过她很快便想开了,姐姐都说了,待到她及笄就能戴耳坠子,穿漂亮裙子了,人和人不一样,她是属于小时了了,长大美美的那种人吧。
  霍柔风扭扭脖子,这一世她一定要长大成人,她一定会的。
  张亭和张轩察言观色,见她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连忙见缝插针:“九爷,您看前面的湖边有仙鹤呢,小的陪您去看看吧。”
  霍柔风来了兴趣,她小时候也养过几只仙鹤,后来得了什么病,全都相继死了,为此她哭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给哭哑了,父亲带她去鸟市买回十几只小鸟,她这才破涕为笑,家里便从此再也没有养过仙鹤。
  “好啊,看看他家的仙鹤养得好不好,等到去了广东,我也要养上几只。”霍柔风嘟哝着。
  她一阵风似的在前面跑,张亭张轩放慢脚步,小步着在后面跟着,李家的这片小湖不如霍家的大,但是却也修整得精巧之极,湖里没有大片的荷花,碧波荡漾,整片湖水一览无余,几只鸳鸯水鸭在湖面上嬉戏,两只白鹤在岸边悠闲得走来走去,看到有人来了也不害怕,依然如闲庭信步一般。
  “九爷,您看这鹤长得多肥,小的去找李家的人打听打听,看看有什么养鹤的秘招。”
  其实这种秘招怎能打听得到,李家有精通此道的人。
  霍柔风的注意力却没在这几只仙鹤身上,李家的鹤养得并不好,虽然比霍家养得好,可是也太肥了,全无仙风道骨之感。
  她的目光透过仙鹤,看向了小湖的对岸,这片湖不算宽阔,她能把对岸的那个人影看得清清楚楚。
  那人穿着一件月白色的直裰,身材修长,在几位年轻公子当中如同鹤立鸡群。
  是他,是谢思成!
  霍柔风的眼睛亮了起来,今天的运气真好,她刚刚才想到谢思成,没想到在这里就能遇到他。
  她后悔没有带上笛子,如果有笛子,她就能借着请教吹笛子,和谢思成说上几句话了。
  可是说话又能如何,她只是宋嫂鱼羹,不是宋词。
  宋词和宋嫂的区别,就是她的落寞。
  霍柔风挽了一把并不存在的伤心泪,以更快的速度往对面跑了过去。
  片刻之后,她气喘吁吁跑到了那几个年轻公子面前,这几人全都认识她,见她来了,纷纷抱拳:“霍九爷,听说你今天来了,还说怎么没有见到你呢。”
  这些都是商户子弟,以霍家的地位,他们听说霍九来了,肯定会先打听的,自是知道她被李太太叫过去,和几个孩子在女眷那边。
  霍九虽然是霍家唯一的男丁,可是拜长房所赐,杭州城里暗中叫她野|种的人大有人在。
  这几人这样说,也有暗讽她和女眷在一起的味道。
  霍柔风懒得和他们计较,她的眼睛都在谢思成身上。
  现在近在咫尺,她能看到谢思成发髻上的白玉簪,直裰袖口上绣的青竹叶,这人真是精致啊,她还没有见过男人的袖口上也绣花的。
  这样的衣裳她也要做上几件。
  他手里执着折扇,那只拿扇子的手,白皙光滑如同美玉雕成,拇指上戴了只白玉扳指,若不细看,竟是看不出来,他的手竟和扳指的颜色一般无二。
  她也要寻只这样的扳指。
  “又见到你了,你好吗?”谢思成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只是几个字,霍柔风全身上下的毛孔都张开了。
  怎么有人的声音会这么好听啊,他到底多大了?一定比展怀要大些吧,展怀那种十四五岁的少年怎会有这么好听的声音。
  “我好,我好着呢,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真巧。”霍柔风送上一个大大的笑脸,她最满意的就是她的笑容了,从小到大,只要她笑了,所有的人便都会跟着眉开眼笑。
  谢思成没有跟着一起笑,但他的目光更加温暖。
  “是啊,真巧。”
  “霍九,你和谢公子认识?”有人问道。
  霍柔风的笑容更盛:“是啊,我们认识,早就认识了。”


第九十五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

  “谢公子,你和霍九爷是旧识?”说话的人是李家的三公子李振。
  谢思成微笑:“霍九爷是撷文堂的常客。”
  霍柔风顿时明白了,谢思成没有再隐瞒身份,他是以撷文堂主人的身份在杭州出现的。
  她也笑着说道:“是啊,先前我在撷文堂偶遇谢公子时,并不知道撷文堂是谢公子的产业。”
  李振笑道:“霍九爷也是爱书之人?”
  霍柔风道:“我年纪小,没读过几本书,但是家父是爱书之人,他在世时,曾经想办义学,造福桑梓。”
  言外之意,霍家要办义学。
  李振一怔,没想到霍家还有这个打算,办义学花不了多少银子,但却不是想办就办的,稍有不慎,便落个哗众取宠的名声。
  霍老爷当年有此想法,可却最终也没有办成,想来便是如此,这霍九小小年纪,不知天高地厚,江南文风鼎盛,仕林大家比比皆是,而霍家只是小小商贾,霍家办义学,又置那些世家名门于何地?
  可是这种话是不能当面说的,李振对于霍九的印像便又差了几分,传说中精明强干的霍大娘子,想来也不过如此,至少没有把这个唯一的弟弟教好。
  “原来霍九公子是想开办义学,这和我们撷文堂的初衷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九公子有空,不妨找个机会坐下好好议议此事。”
  谢思成音调缓慢,但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是能深入到人的心里,他本如天边皓月一般不可亲近,可是他的声音却又如春日暖风,让人心动。
  他的这番话一出口,李振微微一怔,谢思成竟是有意要和霍九结交?他和谢思成也算谈得来,可是从未听谢思成说起过要开办义学。
  这个谢思成,还有多少事情是他们看不透的?
  霍柔风的小脸上重又绽放出笑容,她对谢思成道:“好啊,改天我做东,请谢公子、李公子、焦公子、孟公子一起坐坐。”
  从李家出来,霍柔风走路又带着风了,她不但在李家偶遇谢思成,而且这一次,还是谢思成主动提出要和她交往的。
  对啊,都说要好好议议了,那就是交往了。
  活了两世,她还是第一次有了可以交往的朋友,她很开心。前世短短的十四年,她都是高高在上的天之娇女,身边虽然不乏贵女们,可是君臣有别,她们不是她的朋友。
  这一世姐姐一直保护着她,杭州城里的公子哥儿们,虽然全都认识她,但是也没有哪个是她的朋友。
  在此之前,也就是宋家兄弟和她玩得多一些。
  还有展怀,不过那个家伙,不提也罢。
  霍柔风回到家里,就让采芹给她缝袖口上绣花的衣裳,又要玉扳指。
  第二天,珍宝轩便送来几只上好的玉扳指让她挑选,她挨个试过,没有一个戴着合适的,她的手太小了,手指纤细,即使最小的扳指也套不住。
  好在霍九爷心大,很快就把这件事丢到九霄云外了。
  宋氏兄弟来找她,拿来了无锡的家书。
  正如霍柔风先前猜测的,赵家的案子以赵清泰的自尽而告终,赵家被处罚银五万两,粮仓的米粮全部充公,赵子善和赵子深杖刑四十。
  这四十杖刑,虽不致死,可赵家的两位老爷也是九死一生,如今还都在床上躺着。
  宋家交了一万两罚银,又被罚了一千担大米,在赵老太爷自尽之后,无锡卫又查封了宋家多间米铺,虽然没有再吃其他苦头,但是宋家的生意也全都完了。
  先前宋二爷和宋三爷被无锡卫抓走,宋家为了把人赎出来,花了大笔银子,如今又交了罚金和罚粮,把变卖宅子的钱也花得一干二净。
  两兄弟泪盈于睫,他们从无锡出来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家里会到这步田地。
  现在霍大娘子去了京城,杭州城里都在盛传霍家二房也要搬到京城了,宋家兄弟心里更加慌乱,宋申和霍大娘子的亲事怎么办?霍九走了,他们还能留在杭州吗?何况他们还在跟着永丰号做生意。
  霍柔风明白他们的心思,问道:“两位宋兄,可想一起去京城玩玩?”
  宋申眼睛亮了,忙道:“早就听说京城是富贵天成之地,若是能去一游实乃平生乐事。”
  霍柔风又看向宋松:“宋三哥也想去吗?”
  她目光盈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宛如一泓春水,宋松没来由的脸上一红,嘴角动了动,好一会儿才说道:“家人还在无锡,我想等到那笔生意做成之后,便带着银子回无锡看看。”
  这是想给家里送些银子回去。
  霍柔风暗自点头,不由得多看了宋松几眼,却见宋松脸红得像清晨的朝云,她问道:“你热了?”
  没等宋松回答,便对身边服侍的道:“去端两碗冰镇绿豆汤过来。”
  一碗冰镇绿豆汤下肚,宋松脸上的红潮才褪了下去。
  他的哥哥,又是嫡出,既然他说不去京城,那么这件事便就这样定下来了。
  宋申紧抿着薄唇,没有再说话。
  既然已经开口,宋松索性把来意说了:“九弟,听说你们要去京城了,不知到那时,那笔生意能如何,我有个不情之情,想请九弟临走前给掌柜们打个招呼。”
  霍柔风笑道:“宋三哥放心吧,我在临走前,会把这件事料理妥当。”
  有了她的这句话,宋松松了口气,这笔银子对于如今的宋家太重要了,若是当初让他们入股的是霍大娘子,他自是不会担心,可是霍九只是孩子,又是个没有长性的,说不定一转眼就把那件事给忘了。
  回到租的院子里,宋松正想回自己房里,宋申叫住了他:“三哥,要不你留在杭州盯着生意,我跟着小九去京城吧,二伯和父亲交待的事情,我们不能半途而废。”
  宋松叹了口气,心疼地拍拍宋申的肩膀:“五弟,这门亲事上,当初就是我们宋家高攀,否则父亲和三叔也不会让我们和霍九攀交情,如今到了今时今日,你看霍家的态度,像是能与我们结亲的吗?”


第九十六章 是耶?非耶?

  如果霍家有意结亲,以霍宋两家上一辈的交情,霍大娘子不会只见了他们一面便不闻不问,之后他们跟着永丰号做生意,全都是霍九的提携。
  宋申的眼角抽了抽,这些事情他也看出来了,但是他不想认输,他不但收到了家书,还收到了姨娘悄悄带给他的信。
  宋家败落了,以前的下人走的走、卖的卖,太太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个委屈,身边自是不能没人服侍,姨娘便成了老妈子,洗衣缝补,还要侍候太太,太太稍有不如意,便对她一顿打骂。
  他和宋松不一样,宋松是嫡子,二伯母娘家富庶,即使宋家没落,宋松和宋静两兄弟也能受到外家的照顾。
  而他只是个低三下四的庶子,除了和霍家联姻,他没有别的出路了。
  “三哥,霍大娘子见过我,若是她对我有成见,以她疼爱霍九的程度,是万不会让霍九再和我交往的,说不定她只是想要慢慢观察,毕竟这是终身大事,她们姐弟又没有父母。”宋申说道。
  这门亲事宋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兄弟跟到杭州之举,这件事也就成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而宋松是嫡出,能够入赘的只有他这个庶子。
  宋松没想到宋申对这件事还在纠结,他蹙起眉头,不悦地说道:“五弟,如今家里内忧外患,正是全家人拧成一股绳,度过难关,振兴家业之时。霍九既然给了我们机会,做成了第一笔生意,接下来还有第二笔第三笔,这笔银子拿回去,足够一家人一年的花销,多做几笔生意,我们就能赎回大宅,还能重开铺子。”
  宋申直勾勾地瞪着宋松:“三哥,你也说了,这是霍九给我们的机会,左右都是向霍家讨饭吃,若是我入赘了,便是霍大娘子的夫婿,霍大娘子能够给予宋家的帮助,岂非是霍九的十倍八倍?”
  宋松眼中的不悦愈重,他斥责道:“宋家到了如今这步田地,若是再出个赘婿,岂不更让人说三道四,父亲和三叔还会落个卖子求财的名声,今时不同往日,当初想让你入赘时,我们家还是能和霍家平起平坐的世交,可如今我们连祖宅全都卖给了霍家,即使你入赘到霍家,也会被他们看低,与其那样,还不如像现在腰板挺得直。”
  “腰板挺得直?”宋申冷笑,“三哥,你忘了如今你也是在仰人鼻息,跟着霍九这个黄口小儿做生意,你想给霍九当跟班,而我却是要给霍九当姐夫,谁也不要说谁了,你和我的腰板全都挺不直了。”
  宋松万万没有想到,宋申会说出这番话来,现在家里出了事,不是要兄弟同心的吗?
  “五弟,你怎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再说,霍大娘子是女中丈夫,她未必会答应这门亲事。”
  “三哥,你是嫡我是庶,即使家道中落,你的母亲还是养尊处优的宋家二太太,而我的姨娘却在充当丫鬟婆子,我们又怎会还是一家人?霍大娘子那里,不用你操心,我若是能让霍九带我去京城,便也能让霍大娘子看上我,至于三哥你,还是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吧。”
  宋申的话每一句都像旱雷,震得宋松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宋申的想法和他不一样,却没有想到宋申并没有把他当成一家人。
  一直以来,他在宋申面前绝口不提嫡庶之事,他以为宋申也和他一样。
  “你胡说什么,我一心为家里,又怎会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再劝宋申,只好挑着最后两句说道。
  “我没有胡说,我的确是对霍大娘子有想法,可这是男婚女嫁,正大光明的事,但是你呢,你别以为我没有看出来,你对霍九……你对霍九有……唉,我知道有的人喜欢这个,可是那霍九是什么人?他不是专门养来玩乐的***,若是被霍大娘子知道了,别说我们兄弟,就是宋家,她也不会放过。三哥,我还要和霍大娘子结亲的,你还是断了那些想头,要么安安份份跟着霍九做生意,要么就回无锡去吧。”
  宋申话音刚落,宋松便抬手给了宋申一巴掌:“放肆,你这都是说的什么话,我又怎会……你……”
  宋松气得说不出话,可一张俊脸却胀得通红。
  宋申捂着脸,看着宋松胀红的脸,不住冷笑:“三哥,你不要再骗我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以为你把心事藏起来,别人就不晓得?每次霍九看着你时,你的脸就出卖了你,你也见过霍大娘子,霍大娘子是美人吧,你对着霍大娘子也能坦然自若,在小小年纪的霍九面前,却屡屡失态,你还说你没对霍九想入非非?”
  “三哥,即使还是以前,你还是宋家的三公子,那霍九也不是你能想的,更何况如今我们家还要依靠霍九,霍九更是万万碰不得。”
  “三哥,这些话我早就想要提醒你了,可我说不出口,我宁愿去给霍家做上门女婿,也不想看到你做下丢人现眼的事。”
  宋申如同连珠炮一般,说得宋松呆在那里,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霍九?他对霍九……不,不会的,他的确喜欢霍九,可也就是把霍九当成……
  从小到大,他都知道他是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霍九是男的,他怎会对霍九想入非非?
  没有,他没有,也不会有,是宋申胡说,是胡说,宋申误会了他。
  那霍九呢?宋申能够看出来的事情,霍九那么机灵,会不会也看出来,会不会也误解他了。
  不,不,霍九还小,他不懂的,他冰清玉洁,天真无邪,又怎懂这些污糟龌龊之事,就是现在被宋申说出来,也是玷污了霍九。
  小九是天底下最可爱的,没有人比他更可爱,小九笑起来那样单纯,又岂是那些不堪入目的***可比,就是***这两个字,便是对小九的污辱。
  宋松的头嗡嗡作响,他痛苦地蹲下身去,抱住了脑袋。


第九十七章 有医自远方来

  霍大娘子离开杭州之前,便让人腾了一处宅子给苏太太和苏大姑娘住。霍柔风时常让人送去药材补品、时鲜瓜果,但男女大防,她没有再见过苏家母女。
  没过几日,从广东请的大夫到了杭州,霍柔风对这位能治呆傻症的大夫很是好奇,避开城里人的眼目,在郊外的霍家别院召见这位大夫。
  她没带花三娘,身边只带了张亭和张轩,主仆三人都是半大孩子,考虑问题天马行空。
  张亭对霍柔风道:“九爷,这位大夫八成是位老学究,像老韩大夫一样。”
  张轩反驳:“我叔说广东不比江南,读书人不多,当大夫的不会是老学究。”
  霍柔风来了兴趣:“广东的读书人不多吗?我记得立朝之初第一位状元郎就是广东人啊。”
  张亭和张轩摸着脑袋,他们谁也没有去过广东,也只是听叔父说过,叔父好像也没去过广东,都是听广东那边的掌柜们说起的。
  三人正在说说笑笑,小丫鬟进来:“九爷,大夫到了。”
  霍柔风指指桌上的点心,对小丫鬟道:“换些绵软的上来。”
  上岁数的人牙口不好,九爷难得贴心一回。
  可是当大夫站到面前时,九爷的眼睛就瞪圆了。
  “你是大夫?从广东请来的大夫?”她好奇地问道。
  眼前的人非但不老,而且很年轻,二十五六岁,腰板笔直,想来牙口也很好。
  非但如此,他的长相也和寻常人不一要,皮肤是雪一样的白,阳光透过碧罗窗子照进来,他的眼眸竟然是碧蓝碧蓝的,如同蓝宝石璀璨夺目。
  张亭和张轩早就吓傻了,霍柔风不害怕,她的眼睛越瞪越圆,直勾勾地瞪着大夫。
  她之前已经知道这位大夫姓罗名杰,她也听说过番人里有金发碧眼的,可是这位罗杰大夫分明是黑头发的,又是汉人名字,为何却长了一双蓝眼睛?
  罗杰深施一礼:“这位便是霍九爷吧,罗某确实是大夫,从广东而来。”
  “那你的长相……抱歉,我既是要请你过来给患者诊治,有些事情必须要清楚。”霍柔风凉凉地说道,前世外家打了几十年鞑子,因此她对非我族类的人没有好感。
  罗杰笑得坦然,他讲的是官话,带着一点广东人特有的卷舌:“家祖早年曾随商船去过红毛国,娶了番人为妻,祖父母去世后,家父远涉重洋回归故土,在广东娶妻生子,罗某是汉人,亦是在广东出生长大。”
  霍柔风明白了,罗杰的一双蓝眸是遗传自他那位红毛人的祖母。
  “那你的医术也是缘自红毛人吗?”霍柔风问道。
  罗杰道:“罗某的医术缘自家父,家父的医术缘知何处,罗某不知。”
  霍柔风对这位罗大夫多了几分好感,这是个很会说话的人。
  嗯,说了也像没说一样。
  在此之前,她以为罗杰是位老者,还想让他住到苏家母
  女的宅子里,这样不但方便治疗,也免得出出进进时被多事之人看到。
  可现在罗杰非但不老,还是位仪表堂堂的年轻人,自是不能再这样安排了。
  霍柔风想了想,对罗杰道:“罗大夫便住在别院吧,这里我很少过来,虽然没有城里的繁华,但胜在清静。”
  待到罗杰退下后,霍柔风又叮嘱别院的管事娘子,罗杰在这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若他有何需要,只管按他所说去做,但是他如果离开别院,一定要让人跟着。
  霍柔风回到柳西巷,便得知宋申来了,已经等候多时。
  霍柔风隐隐约约能够猜到宋申来见她的目的。
  果然,宋申开诚布公:“九弟,听你说起京城,我昨天一夜没有睡好,我很想跟你一起去京城见见世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趁着年轻,到京城去走走。”
  霍柔风学着男人的样子,摸摸自己光洁的下巴,若有所思地问道:“那宋三哥也和你一起去吗?”
  宋申道:“三哥是二房的嫡子,自是要留在江南的。”
  霍柔风点点头,对宋申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即使我们姐弟不在杭州,永丰号的大掌柜也会照顾你们,有适合的生意便会叫上你们的,如果你留下,和宋三哥相互扶持,倒是也不错。”
  宋申听出霍柔风的意思,是不想带他一起去京城的,他心里一急,忙道:“九弟有所不知,嫡庶有别,三哥十一二岁便跟在二伯身边学生意,而我却不能,这也是我们宋家的规矩,唉,即使我留在三哥身边,于这生意之道也没有什么用处,看三哥的意思,是想让四哥或六弟过来帮忙了。”
  霍柔风见过宋静,长得眉清目秀,可言谈举止比起宋松和宋申是差了一截,否则也不会三言两语,就被霍柔风把他的话头逼回去,稀里糊涂卖了祖宅。
  可这是宋家的事,霍柔风也懒得多问,宋申要去京城,想来也是宋松同意的。
  他要去,那就跟着去吧,他想入赘霍家,也不是他想就能行的,这件事的决定权始终都在姐姐手里。
  “好吧,宋五哥也和家里商量商量,若是令尊令伯父和宋三哥都觉得这样好,那等到我上路的时候,宋五哥便一同前往吧。”霍柔风说道。
  宋申大喜过望,他就知道,霍九就是个小孩子,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与其谁也不认识,还不如带上他,这样还能有个玩伴。
  他跟着霍九两三个月,早就把霍九的喜好摸清了,做起来轻车熟路,到了京城,有他跟在霍九身边,别人想要近身,也要先通过他才行。
  宋申并不知道,他前脚出了柳西巷,身后便有人跟上了他。
  一个时辰后,那人回来,对霍柔风说道:“他们兄弟昨天吵过架,为何而吵没人知道,但是宋三今天卧病在床,小厮叫了宝药阁的堂医上门诊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