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娇蛮驸马爷-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有些好奇地歪了歪头:“怎么了?”见许璀不说话,赵淑自己想了想刚才自己说的话,又笑了起来,“难道你以为我和萧珊之间有什么事情?难道吃醋?”
许璀红了脸,好半晌才道:“不是……不是吃醋。”
“那……你欲言又止是为什么?”赵淑挑眉。
“想说……传国玺,不过也就是一块石头……”许璀认真地说道,“其实也不必这么看重。当初西秦的萧胥手握传国玺那么多年,不也没成为皇帝……西秦最后不也灭亡了吗?”
赵淑笑了笑,道:“道理的确是如此,但有些时候,这些东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作用。总有一些迂腐文人,他们认为这些是正统,他们认为这些是必须的……所谓的天命,所谓的天子,所谓的传国玺,都是一样的道理。”
许璀垂眸,轻轻笑道:“我给清之捏一捏肩膀,一会儿先好好休息吧!”顿了顿,他又笑道,“我给清之做了一些清淡的吃食,一会儿尝一尝吗?”
。
这对赵淑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个晚上。
她不过是与自己那娇蛮的小驸马说了一会儿话,又腻歪地在一起缠绵了一会儿,然后便是休息、去书房,做她应当做的那些事情。
她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小驸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毕竟自己的小驸马是如此鲜嫩可爱、天真无邪。
第31章 线索
当朝中上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冀州的时候,赵淑意外地从一个西秦旧臣的遗孀那里得到了关于传国玺的消息。
这位莫氏娘子约莫四五十岁; 已经是中年; 但保养得当,看起来没有受过什么磋磨; 仍是养尊处优的贵妇人模样。
见到赵淑之后; 这位莫氏倒是不卑不亢,她也没有多犹豫; 一开口便把自己身世来历说了个清楚:“我夫君原本是西秦十六卫中的一个将军,十六卫是西秦文帝时候建的; 所以听命于戎王。我夫君当初因为在朝中为戎王鸣冤所以被安乐公赐死; 之后我怕家中老小受到株连; 便便从西秦的京都搬到了这里。”她声音柔软平静,看着赵淑微微蹙起眉头,她又道; “元嘉殿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查。亡夫姓施; 名千砂。”
在见这位莫氏之前,赵淑就已经让人去查过莫氏的底细; 也的确知道那位施千砂确实是十六卫中的一个将军; 并且当初便是跟着萧胥的心腹之一,甚至赵淑还与这位施千砂交手过一次。莫氏是施千砂的发妻,并且与施千砂有一儿一女,后来施千砂被萧珊杀了之后,她便带着那一儿一女离开了西秦; 之后便没了消息,一直到今时今日,她出现在了赵淑的面前。
这些背景身世都毫无问题,也不存在欺骗,只是赵淑却有疑心,莫氏在京城中隐姓埋名这么多年,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这样微妙的时候出现,并且要说出传国玺的事情?
赵淑打量着莫氏,若有所思地没有说话。
莫氏笑了笑,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信,双手递到了赵淑的面前:“元嘉殿下请看。”
赵淑接过了那封信,却并没有拆开,只是随手放在了旁边。她看着莫氏低眉顺眼的样子,好半晌才道:“是什么让你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我的面前呢?传国玺这样的烫手山芋,对于你——对于你的儿女来说,难道不应当是避之不及的么?”
莫氏眼中带着笑,她看着赵淑,温温柔柔道:“元嘉殿下不如看一看信?我是妇道人家,也不懂得这许多弯弯绕绕的事情,传国玺这些我原本也不知多少,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为了别人递话了。”
赵淑闻言,拆开了手中的信,一目十行浏览了下去,微微蹙起了眉头。
又是一个西秦旧臣的来信,署名是章贞农——这人赵淑也知道,也是十六卫中的一个将军,骁勇善战,当初便是他护着萧珊撤出了西秦的京城,原本是打算带着萧珊去凉州暂避,但萧珊自己选择了投降,之后这人便下落不明了。
西秦的旧臣接二连三地出现,赵淑愈发觉得有些微妙。
这封信中,章贞农倒是非常坦然地表示了传国玺目前就在他手里,他愿意给赵淑,但想用萧珊来进行交换。
恰逢郑武在冀州作乱,打着的是复辟西秦的旗号,关键便是萧珊——
几乎没了消息的章贞农突然出现也要萧珊,并且还要用传国玺来交换——
只要不是太笨太傻的人,都很容易推出一件事情,那便是萧珊手中有一些他们想要的,但是目前无法得到的东西。
那会是什么?
赵淑合上了这封信,抬眼看向了面前的莫氏,问道:“莫娘子在京城这几年,过得好么?”
莫氏微微笑道:“天齐治下,倒是比从前在西秦时候过得还要好一些。”
赵淑挑眉:“所以莫娘子……可知道这封信是谁写来的?”
莫氏坦坦然道:“当然也知道——元嘉殿下也不必太过于疑心,我这么个身份,若那些西秦的旧臣们不来与我联系一二,倒是显得反常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当初既然从西秦逃出来,也便没打算为西秦尽忠一辈子。郑武也好,章贞农也好,他们都给我写过信,只是我不乐意与他们有所牵连。”
“那么现在你不就是已经牵连在其中了吗?”赵淑微微眯了眼睛。
“把这些一切都交给殿下,算不算我的投诚?”莫氏反问了一句,“若殿下想知道什么,您尽管问,只要我知道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淑盯着莫氏看了一会儿,仿佛在衡量着莫氏话中究竟是真是假。
过了许久,赵淑问道:“萧珊明明当时可以被章贞农护送着往凉州避难,为什么会投降?”
莫氏笑了笑,道:“安乐公信不过章将军——十六卫是戎王的人,安乐公怎么会相信这么一个十六卫里面的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将军呢?”
赵淑微微蹙眉,压根儿不相信莫氏的说辞。
国难之下,难道还把什么皇室正统什么政权之争放在前面?难道不应当先保存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萧珊当日投降,原本就是疑点重重,他当初并非没有反击的能力,也并非是全无退路,他难道就因为章贞农是十六卫中的人,就不信任了?
莫氏又道:“元嘉殿下在西秦也呆过一段日子,当日安乐公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您也不是没有看到,不是么?当初朝中势力割据,有支持安乐公的,有支持戎王的,还有两边倒的墙头草……”
“萧珊投降的时候,萧胥死了两年。”赵淑打断了莫氏的话,“十六卫所谓的皇室正统已经死得连骨头都不剩了,难道朝中还不拥护萧珊?难道十六卫还没有被萧珊收入囊中?莫娘子说这话……便是在糊弄我了。”
莫氏脸色微微变了变,只道:“我一个妇道人家,知道的事情有岔子,也是正常的。”
赵淑笑了笑,也不打算再与莫氏说什么。她起了身,居高临下向莫氏道:“莫娘子请回去吧!这几日我会派人在莫娘子身边伺候,莫娘子就不要推辞了。”
莫氏低眉顺眼地点了头,也不反驳什么,便规规矩矩地退了出去。
赵淑看着莫氏走出门外,有些头疼地揉了揉眉心,只觉得这些事情仿佛有些复杂得出乎她的意料了。
。
当初天齐攻打西秦,从两国开战到萧珊投降,前后算起来,一共打了四年。
刚开战的时候,天齐并没有占到什么优势,被西秦大败过几次,两国之间还签过盟约——那盟约不过是幌子,签了不久就成了废纸,两国便继续在边疆争夺不休。
天齐占到优势,是在萧珊杀死了萧胥之后,那之后的两年中,天齐步步紧逼,把自己的边境往西秦的国都越逼越近,最后便打下了西秦的国都,然后萧珊投降,西秦便不复存在。
这中间,从萧胥的死,到萧珊投降的这两年中发生了什么,赵淑并不太清楚——自从萧胥死了以后,她也不怎么刻意再去打听西秦皇宫中的消息。但从莫氏这漏洞百出的话语中来看,必然那时候西秦的皇宫里面还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并且这些就导致了那时候的萧珊竟然没有选择保存实力选择迁都西行,而是选择了投降。
那些发生的事情,与传国玺相关吗?
或者说,还有什么别的、她还不知道的东西在中间发生了作用?
她斜靠在凭几上,忽然听到门口有脚步声,一抬头,便看到许璀端着托盘,站在门口。
。
“进来。”赵淑向他招了招手,然后坐直了身子,语气不自觉地就和软下来了,“你怎么过来了?”
“给清之做了果茶。”许璀乖巧地进到了书房里面,然后把托盘摆在了赵淑的面前,打开了茶盅的盖子,好像献宝一样给她看,“我看着今天从宫里面送出来的苹果特别香特别红,就想着可以做果茶了。”
“还没有尝过这种花样。”赵淑也乐得不去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便兴致勃勃地看着许璀把这果茶倒在了旁边的小茶盏里面,然后拿了一杯起来,抿了一口,“味道不错,有苹果的清香,还有茶叶的甘味。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做法的?京中可不怎么时兴这种吃法。”
许璀笑了笑,道:“就忽然想起来,想做给清之尝一尝。”
赵淑揉了揉他的头发,道:“你心灵手巧,简直什么都会做。”
许璀有些害羞地靠在了赵淑的肩膀上,道:“不心灵手巧,就怕有一天……有一天清之不要我了。”
“你是我的驸马,我怎么会不要你呢?”赵淑拍了拍他的脸颊,“整天杞人忧天,想这些有的没的,不想点正经事。”
“那要……那要想什么正经事?”许璀低声问道,“我也帮不了殿下……也不知要怎么帮殿下……”
“傻瓜,小傻瓜,你可真是……”赵淑笑叹了一声,“你怎么诚实成这样?你是驸马,当然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了。我不过随口说一说,你就当真了?”
“清之说的……我全都会当真。”许璀认认真真地说道,“我就想永永远远地留在清之身边——清之一定不会不要我的,是不是?”
“是,当然是。”捧起了许璀的脸,赵淑在他的脸颊上亲了亲,“小傻瓜,你是我的驸马呀,你这么可爱你这么老实,如果我不把你带在身边,有一天你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许璀眨了眨眼睛,忽然一大滴眼泪从眼眶里面掉落了下来。
“怎么哭了?”赵淑哭笑不得地掏了帕子去擦他的眼泪,“你这小郎君,怎么跟小娘子一样了?”
“我喜欢清之。”许璀把头埋在了赵淑的怀里,“我喜欢殿下。”环住了赵淑的腰,他的声音闷闷的,“殿下一定不会赶我走的,对不对。”
作者有话要说: 嗷这个更新时间有点不科学了……这个还算是8月8号的更新哈……不妨碍9号继续更……睡一觉起来一定要早点更……嘤嘤嘤
第32章 谜团
郑武和谢燕春在冀州玩起了你追我跑的游戏,一时间战事有些焦灼。
朝中倒是有人提出了让赵淑前去冀州; 不过赵均并没有应下; 而是在下朝之后,把赵淑留了下来。
已经入了冬; 天气明显变冷了; 再不是初冬时候那样朦胧而带着几分诗意的薄寒,凛冽的北风呼啸而来; 寒冬已至。
赵淑进到了兴安宫中,先把外面的厚斗篷和皮裘都脱下来交给了旁边的宫人; 然后进去了内殿中; 只觉得扑面而来的都是暖意如春。
“阿姐坐吧!”赵均笑着起身迎了两步; 一边让潘渡带着宫人们先退出去,一边拉了赵淑的手,在窗下的茶几边上坐了。
小几上摆着精致的点心和奶茶。
赵淑一眼看过去; 便知道赵均是有意讨好,每一样都是她喜欢吃或者称赞过的。
“阿姐还在生气么?”赵均有些忐忑地挨着赵淑坐了; “阿姐……好久没有跟我一起坐一坐说说话了,每次阿姐进宫来; 就说些场面上的话; 然后便……便回去了。”
赵淑笑了笑,倒是一时间不知要说什么好。
自从那一日她与赵均在兴安宫中争执还动手过那一次之后,她的确是进宫少了一些,除却朝中的事情之外,都很少再与赵均说起其他了。
“过两日是韦氏的生日; 我能不能请阿姐进宫来一起热闹热闹?”赵均有些忐忑地问道。
韦氏是赵均的皇后,与赵淑的关系算好,但也并没有十分亲近。此刻赵淑忽然挺起赵均提起了韦氏,便微微皱了眉头,只道:“我派人送礼就是了,这皇后的生日,我来一趟,只会让皇后不自在。”
赵均有些意外,又仿佛有些为难,他想了想,道:“那……那便听阿姐的。”
“皇后也不是整寿,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办宴?”赵淑随口问道。
赵均道:“宫里面冷清了许久,也是想热闹热闹……”
赵淑眉头仍然是拧着的,好半晌忽然看向了赵均,道:“我前儿给送来的那些,关于莫氏还有萧珊的,你看过有什么想法么?”
赵均忙道:“我原本也是要与阿姐说起,据我们现在能查到的,只知道是当时萧珊杀了……杀了戎王”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赵淑的神色,有些回避地用戎王代替了萧胥的名字,“西秦宫中的确当时发生了一些变故,毕竟西秦的十六卫是准备拱卫戎王上位,只不过戎王谦让了萧珊,才有萧珊继承皇位。”
“谦让?”赵淑微微蹙眉,“从前倒是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词。”
“前儿在萧珊府外抓住的那个人,重新审过之后,才知道当时西秦宫中有这么一番变故。”赵均起了身,从书案上拿了一封奏折出来,递到了赵淑的手中,“萧臻去世以后,萧珊原本是不能当皇帝的,他有那么多兄长,根本轮不到他来当皇帝,那时候萧珊的母后被逼殉了萧臻,萧珊应当是与戎王有交换一些……交换一些条件,换了戎王支持他登基。十六卫也正是因为戎王的支持,所以后来才有护着萧珊西逃这样的举动。”
“所以……章贞农想要萧珊,是真的拥护他吗?”赵淑只觉得这中间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萧胥当时用了多大的代价,才会让萧珊登基?他又为什么要让萧珊登基?”
“那便只有戎王才知道了。”赵均平静道,“十六卫的人除却这突然冒出来的章贞农,其他的都已经死的死,没下落的没下落,萧珊大约是不会说当初为什么萧胥会让出了皇位,章贞农未必对这些事情搞得清楚,我们也只能全凭猜测。”
赵淑静默了下来,好半晌没有说话。
“不过章贞农也好,莫氏也好,正如阿姐所说的那样,他们这个时候出现,仍然是……让人觉得微妙。”赵均继续说道,“章贞农说传国玺在他那里,他还要萧珊……这实在是不让人多想都不行。”
“我下午的时候去和萧珊见见面。”赵淑冷静地说道,“既然这些事情我们猜不出来,便直接去问他好了。”
听着这话,赵均欲言又止了一番,最后扭扭捏捏道:“阿姐,我没有想……没有想牺牲你去换萧珊那里的消息……你信我吧……”
赵淑看了一眼赵均,心中暗叹,只伸手揉了揉自家弟弟的脑袋:“信你信你,怎么会不信你呢?”
赵均脸上高兴了一瞬,眼中却还是带着几分担忧,他与赵淑是姐弟,他自然能看出赵淑此刻不过是嘴上说说,心中究竟是怎样想的,他就算是皇帝,也不敢去贸贸然开口问一问的。
“阿姐留下来吃午饭吧?”赵均有些讨好地问道。
赵淑沉吟了片刻,最后点了头。
。
姐弟俩在兴安宫说了一会儿国事,话题又转到了家事上面来,赵均撒娇卖痴,终于是换得了赵淑宠溺的一笑。
赵均道:“阿姐……你就当我之前傻了笨了,你不要生闷气……实在是觉得我不可理喻,来打我一顿就好了……”
“然后就让朝臣们来弹劾么?”赵淑轻叹,“你是皇帝,我知道有很多事情你也是迫不得已。”
“对阿姐,没有什么迫不得已。”赵均异常认真地说道,“那都是我想了邪门歪道,又没有把阿姐放在心里,才会有那么多……那么多事情。”他抓着赵淑的袖子,语气中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意味,“那天我想了很多,我想……我现在的确是皇帝了,但如果没有阿姐当初护着我,说不定我在去西秦的路上就已经死了;如果没有阿姐想尽办法……想尽办法送我回天齐,说不定等我回来天齐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如果没有阿姐为我征战四方,说不定天齐都已经被西秦灭国,我成了一个亡国之君……阿姐,之前是我太飘飘然,是我……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赵淑沉默了一会儿,摸了摸赵均的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的,长姐如母,我本应该护着你的。”
“但阿姐并不是一根木头,也不是无情无欲的的和尚道士——”赵均有些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说给赵淑听,“我……我总以为,我是为了阿姐好,我为阿姐找驸马,我换着花样给阿姐找许多许多的俊俏郎君,可我却没有想过,阿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我是皇帝,我能为阿姐做的事情一定是最好的……但我却并没有认认真真地想过,我做的究竟算是什么事情……”
“你的意思我明白。”赵淑打断了赵均的话,“我们是姐弟,说这么多,反而生分了。”
赵均看着赵淑,好半晌道:“我最怕阿姐离开我,我最怕我与阿姐之间会有误会……我不想失去阿姐。”
“别想太多了。”赵淑笑了笑,“我们是姐弟,我永远护着你。”
。
用过了午膳之后,赵淑离开皇宫,便直接往萧珊的安乐公府去了。
自从冀州郑武与谢燕春开战,安乐公府外愈发冷清,愈发没有人敢接近。
赵淑畅行无阻地进去了府中,见到萧珊躺在榻上无所事事地把玩着一个竹编的蜻蜓,倒是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敲了敲门。
榻上的萧珊抬眼看向门口,见是赵淑,便露出了一个带着几分兴味的笑容来:“阿淑来啦,怎么,今日有什么事情想问我吗?”
赵淑进到屋子里面,随便捡了一张椅子坐了,然后开门见山问道:“当日萧胥为什么把皇位让给你?”
“啧,看来是有传国玺的消息了?”萧珊答非所问,“让我来猜一猜,是十六卫中的人?章贞农还活着?他是不是要用传国玺来交换我?”
“看来你知道的事情有很多。”赵淑平静道。
“这是自然了,西秦是我的故国么!”萧珊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故国故国,这些故旧的事情,我这个故国旧主,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当日你为什么不跟着章贞农西退?”赵淑又问道。
萧珊盘腿坐在榻上,他眯着眼睛看着外面并不刺眼的阳光,好半晌才看向了赵淑,口中戏谑道:“这么多问题,我应该先回答哪一个比较好呢?”
“随你。”赵淑语气仍然是平静的。
“那……便告诉你萧胥为什么要把皇位让给我好了。”萧珊充满恶意地看着赵淑,“我骗了萧胥,我骗他说你还在天齐等着她,我告诉他,只要我当了皇帝,将来一定亲自为他去天齐提亲,让他和你成亲。”他得意地看着赵淑,嘴角嘲弄压都压不住,“然后他就相信了,然后……就把皇位让给我了。阿淑,你听到这个事实,有没有觉得很感动?”
第33章 萧胥和萧珊
对西秦那一团混乱的皇位继承,赵淑只知道了一个大概情形; 对其中具体究竟是如何; 并不十分清楚。
事实上,若让她来说; 她也只能说出当初若论西秦的皇室正统; 那么便只有萧胥一人这样的话语了。
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皇室正统这种说法事实上十分可笑——有什么能证明这个人一定是正统呢?这个人的父亲是皇帝,然后他阴差阳错没能成为皇帝; 所以他就成了正统?那么实际上坐在皇位上的那个皇帝的后代,又为什么不能称为正统?如若要一一纠结上去; 那么按照血统一代一代往上数; 这个“正统”和这个“不正统”一定会有同一个祖先……
所以在赵淑看来; “正统”不过是有心人玩的游戏,又或者是弄权者想出的美妙花头。
正统是一个冠冕堂皇的遮羞布,可以把一切不可告人的龌龊都遮得严严实实; 又能站在道德的最高处,低头俯视脚下的一切。
谁能抓住正统; 谁就能为王。
当初赵均便是这样登上的皇位,赵淑心中清楚明白; 故而对西秦当初的局势只觉得不解。
她倒不是不能理解萧珊; 萧珊当初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利用了萧胥也是有的,他为了皇位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值得大惊小怪;她是不理解萧胥,如若有人用“正统”来推着萧胥,那么萧胥当初如果想上位; 便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为什么会被萧珊用那样拙劣的借口所笼络,然后轻而易举地退出了皇位之争?
。
萧珊懒洋洋打了个呵欠,嘴边噙着几分笑,又道:“所以阿淑,你现在是在为了萧胥当初的决定而感动吗?感动……有这么一个人,为你放弃了皇位。”
赵淑从重重思绪中抬头,她看着萧珊,冷笑了一声,道:“那便只能说他毫无远见,又毫无上进之心了。”
“争皇位,算是上进之心吗?”萧珊看着赵淑,语气是认真的,“人生这么长,难道只有皇位能算上进?其他的,都不能算?”
“不进则死。”赵淑淡然地看着萧珊,“这不就是你们西秦宫中最精辟的四个字么?”
萧珊想了想,倒也认同地点了头,道:“阿淑果然对我……对我们西秦了解颇多呢!”他嬉笑着,慢慢直起身子,抬手给自己倒茶,“阿淑还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说给阿淑听呀!”
“你还没有讲清楚,当初萧胥为什么会让。”赵淑可不觉得他刚才说的那些,会是萧胥退让的关键。
萧珊脸上的笑意淡了淡,反问道:“怎么,阿淑不信我说的?”
赵淑道:“没什么不信……只是你我都知道,哪些该信,哪些不该信。”
萧珊静默了一会儿,无声地笑了一笑。
。
在萧珊眼中,萧胥是一个可怜虫。
这个可怜虫有很多碍眼的地方,但他也有着最大的优点,他博爱且大度,他永远都是从西秦的政局出发,永远都苦大仇深地站在国运的最前面,仿佛总能牺牲一切,去成全西秦的辉煌壮大。
他仿佛没有自我,他永远那么大公无私,他抛弃了一切,只站在权力的漩涡当中,苦苦挣扎,永远找不到出路。
萧珊在自己的父皇萧臻去世之后,跪在那华丽的梓宫前,尚未想清楚自己应当做什么的时候,从后宫便传来了自己的母后殉了父皇的噩耗。
这完完全全是噩耗,他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家寡人。
他没有亲生的同胞兄弟姐妹,他的母后这辈子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他有许多个异母的兄弟姐妹,他们虎视眈眈他的太子位已经有十数年。
他是太子,但萧臻去得突然,连遗诏都没有留下,阴差阳错下,他甚至不能称为嗣皇帝,他的大哥与朝臣勾结,在朝中大肆宣扬说要立长不立幼。
朝中纷乱,他几乎是孤立无援。
但……也并非完全是孤立,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站在萧珊的身边。并且,总会有忠臣良将,他们希望朝中安然,他们曾经忠于萧臻,现在便忠于萧珊。
而皇位悬而不绝的时间越长,朝臣们的心便越乱。
萧胥便是这个时候,被一群宣称着西秦皇室正统的人,推到了众人面前。
这个可怜虫,这个无父无母在宫中长大的可怜虫,这个……几乎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可怜虫,却让萧珊眼前一亮。
他心中感谢着那一群宣称皇室正统的人,把这样的一个萧胥推到了自己的面前。
他脸上带着怜悯和理解,口中说着推心置腹的话语,心里算计着自己这位皇叔,这位大公无私的戎王,每一句话都几乎说到了萧胥的心坎里。
“我知道叔叔对皇位并没有想法。”萧珊这样说道,“我知道叔叔也是为难,这朝中……总有些人,打着这样那样的幌子,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罢了。”
萧珊看着萧胥,见他不说话,便再接再厉继续往下说:“叔叔与我一起从小在宫中长大,我与叔叔之间的关系,比我那些兄弟姐妹们更亲近一些,我了解叔叔,所以……我只是为了叔叔不平。若他们真的真心诚意地为了叔叔好,当初多少机会都能让叔叔登上大宝,偏偏要到现在,把叔叔推出来当了靶子,这……简直算是诛心!”
萧胥仍然没有说话,他看着萧珊,似乎在思索着自己应当如何回答。
而萧珊并没有停下来,他情深意切道:“我知道叔叔这些年为什么一直不高兴……虽然叔叔不说,但我也能看出来。”顿了顿,他仔细看着萧胥的神色,又道:“叔叔对天齐的元嘉公主……我一直看在眼里。元嘉公主与叔叔原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若不是当初元嘉公主一定要做出那样的事情,叔叔也不至于会伤了她……那并不是叔叔的错。”
这句话打动了萧胥。
他嘴唇微微哆嗦了两下,轻轻叹了一声。
“但……这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萧珊语气仍然平稳,并没有因为内心深处的激动,而变得急躁不安,他沉稳地继续道,“元嘉公主为人刚强,当初在我们宫里面的时候,我们都见过的,那样坚毅果敢的性子,能扶着自己的质子弟弟登上皇位,也是女中豪杰了。元嘉公主这样的女人,哪里能受得了什么三妻四妾,什么三宫六院?除非男人放低了姿态,她才或许会有垂怜之心。”
“她不是这样的人。”萧胥终于开口了。
“是、是……”萧珊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接着把话说了下去,“如果叔叔最后能与元嘉公主在一起,我一定为叔叔高兴。”
“大约不会有机会能在一起了。”萧胥淡淡道。
萧珊垂眸思索片刻,终于道:“叔叔若能助我登上皇位,他日我亲自去天齐,为叔叔保下这门婚事。”
萧胥抬眼看向了萧珊,有几分不可置信,但眼中仍然升起了几分希冀的神色。
他说:“好。”
事实上萧珊还准备了更多的说辞,他最初只想用感情的事情,撬开萧胥的心防,却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