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逢君正当时-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也不对,太守大人的行事作派不像细作,且他身边还有蒙佳月。蒙佳月的父亲蒙太守因与南秦的战争而死,她痛恨打仗,又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夫君为南秦效力。他们夫妇俩的恩爱不似装出来的。他们对视的眼神里满是情意。安若晨觉得这个她能肯定。那也许太守夫人知道太守卷入了这事里,出于夫妻情深也在帮他隐瞒。但若这般去想,那钱世新颇得重用,又是钱裴之子,岂不是也是细作?
不行,不行。安若晨对自己猛摇头。她不能太盲目了,盲目到看谁都可疑,看谁都是细作,最后只会什么都看不清。她真想将军啊。若将军在身边,定会好好指导她,将军什么都知道,他定会有办法处置这事的。
安若晨想好信该怎么写了。她回到紫云楼,赶紧给龙大写信。信中极肉麻地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念,一边写一边搓搓手臂把鸡皮疙瘩按下去,希望将军能坚强些,受得了这些肉麻。这般程度的夸张他该是能猜到她的思念是迫切需要他的指点了吧?信中也写到了霍铭善自尽一事,她表示很遗憾,尤其看到曹一涵的悲痛后,她想起失去母亲的情形,更害怕天人永隔的痛苦,她非常担心将军的安危,真想见一见将军。
安若晨希望龙大能看懂她的暗示,若他不能回来,便来封书函命她去见他,那她就有理由顺便把曹一涵带过去,或者把曹一涵的口讯带过去。若是曹一涵愿意告诉她的话。
安若晨把信交给周长史安排驿兵递送。这时候却见陆大娘回来了。
陆大娘自进了紫云楼,便不再给各府送菜货了,她将这活转给了齐征。齐征年纪小,所以赵佳华也帮着他组织处理各事,教他算帐,齐征每日带着人送完菜货,就到赵佳华的招福酒楼继续跑堂,吃住都在那儿,生活安稳。而陆大娘自己仍每日出门与各方菜农货商打交道,为紫云楼采买食材杂货等,也用这个掩盖打探消息的行动。
陆大娘先忙乎了一阵紫云楼里的杂事,然后找了两件事由说要去报安若晨。待到了安若晨那儿,安若晨摒退左右,陆大娘这才不再按捺激动之情,向安若晨如此这般如此这般的一通说。
安若晨愣了愣,而后也是惊喜:“当真?”
“错不了。那时天还早,那陈奎刚准备开始干农活,摆弄锄头呢,一抬眼看到了。确是那人的样貌,中等个头,圆脸,尖长眼,看上去挺和善的。这么早,这人却是从秀山上下来。相貌一致,行踪可疑,陈奎便上了心,扛着锄头假装上田跟了一小段,看到那人在秀山下拴了匹马,想来是上山办事的。他解了马骑上走了,不是进城的方向,而是往东去。”陆大娘很兴奋,在城中一直未见着这人的踪迹,却原来是这人很可能不住在中兰城里。这个虽是出乎意料,但找了许久,联络撒网安排,终于有眼线得到消息,陆大娘满满全是成就感。
“往东?”安若晨沉吟思虑,“那般走,能到福安县吗?”往东的范围大了去,但福安县里有钱裴。
“是能到的。”陆大娘道,而后扼腕:“可惜他骑马走了,未能探得他的居处。”到了外县,她的人脉便没中兰城里这般好使了。
“无妨,总归是见着了。那秀山便是个线索。山上有什么?”
“我打听了。有个庵庙。”
安若晨一震,瞪大了眼,吃惊道:“我怎地从不知那儿有庵庙。”
“我也是头回听说。陈奎自己也不知。也是再去打听的。说是很小的一座庵,里头只有一个姑子。没什么香火,就是逢年过节时才有人上去进香给灯油钱,大多也是山下附近村里的。就算在这些村里,这庵庙也不值一提。更别说村外人了,那是鲜有人知道。据说那姑子也不爱与人亲近,自己种了菜,有时会下山化缘,不爱说话。”
安若晨的眼睛亮了,也许她那日看到的灰色不是幻想臆测。藏于山里的小小庵庙,独居的尼姑,接近打量过她的可疑男子,还有福安县钱裴……
这些串在一起,就像扯出渔网的一角。
“我明日得去一趟秀山,看一看那庵庙。”安若晨道。
陆大娘忙提醒道:“若那儿与细作有关,姑娘得当心。毕竟密林山野,鲜有人烟,出了什么事都无人知。得多带些人才好。”
“我知道,但也不能大张旗鼓,凭白无故突然许多人马跑去一个没人知道的小庵庙,也是惹人猜疑。今日去不得,我得好好想想,找个恰当的由头。”安若晨想了想,问:“有什么地方,是必须翻过那座山才能到的吗?”
陆大娘不知道,她干脆道:“我再去一趟,问个清楚,实地探探。”
“莫上山,别教人看到你了。他们知道你与我是一伙的。”
“姑娘放心,我心里有数的。”陆大娘转身要走,安若晨又将她叫住了:“大娘这段日子出去与人交际,再帮我办件事吧。”
“姑娘请说。”
“大娘与城中那些叫得上名的媒婆子打打招呼,就说听说薛家向安家提亲了,我知道了这事很不高兴,特意找薛夫人聊了聊。这门亲事可不好,薛公子虽是体弱,但一表人才,貎比潘安,薛家富甲一方,德高望重,岂是安家二姑娘能攀得上的。”
陆大娘有些吃惊:“姑娘真要这么说?”
“对。明明白白地跟媒婆子们说清楚,就说我对这门亲事不欢喜。再添些酸话,谁知道这里头是不是安家在捣鬼,八字真的配吗?就算是配的,难道别人就不配了?城中好姑娘这许多呢,我就不信除了我二妹就没别人了。让她们帮着找找人家,有没有别的八字相合的姑娘,找着了告诉我,我有重赏。”
陆大娘点头答应了,道她出去走动时看着机会去放话。
陆大娘走了,安若晨坐在屋里认真盘算,明日用什么理由带人上山?如何查探?会遇着什么情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章 (修订)
第一百章
第二日一早,安若晨去了太守府。与昨日一般,陪太守夫人蒙佳月用了早饭,一起去探望了曹一涵。
曹一涵看上去似乎平静些了。他看到安若晨没什么反应,就好像她从来没有与他说过那些话一般。倒是蒙佳月有些局促,不太愿意久留,问候了几句,说了些客套话就要走了。
安若晨自然没什么理由单独留下,只得跟着蒙佳月一起退出去。到了外头她轻声问:“夫人与曹先生有争执吗?气氛似不太好。可有让我相劝予他的地方?”
蒙佳月道:“也没什么事,就是昨日他催我办霍先生的后事,问我时日如何安排。我有心好好操持,加上想找高僧办法事,所需时日自然多些。曹先生不满意。”
安若晨自然不会戳穿他们拖延的用意,附合道:“霍先生德高望重,丧事自然是该风风光光办的。何况他死于大萧,若我们在礼数上怠慢了,就更说不过去了。但曹先生的心情也能理解,霍先生突然自杀,留他一人在这人生死不熟的地方,又是边境重兵对峙的敌国,他自然思虑自己的安危状况。要不,我去与他说说,打消他的顾虑。有些话夫人不好说,我这外人却是容易开口的。”
蒙佳月想了想,应允了。
安若晨独自回到了曹一涵的屋里。曹一涵见她去而复返,有些吃惊。
安若晨道:“我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借口单独见你的,你还是把握好机会。”
曹一涵警惕地问:“那么你这回找的是什么理由?”
安若晨将实话告诉他,然后道:“这理由用一次就没了。下回得换别的。”
曹一涵没说话。
“你也不能闹将起来,以为太守夫人就愿意让我劝你了。不会的。闹多了,他们一烦,你就更麻烦了。”
曹一涵自然明白这道理。
“我就在这儿坐一会,出去太快可不像劝慰人的样子。我也不吵你,你愿意说便说,不愿意就算了。道理我都与你讲过了。”
曹一涵还是没应声。
安若晨当真就是安静地坐了一会。过了一会,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便起身道:“告辞了。”
就在她快要走到门口时,曹一涵忽然叫道:“等等。”
安若晨转身看他。
曹一涵道:“我要见龙将军。具体的细节,要见了龙将军才说。”
“确有另外的遗言,是吗?”
曹一涵没摇头,默认了。
“你不放心透露细节,总该给我个方向。我若不能确定是否无害,不能确定你站在哪边,我如何帮你?”
曹一涵沉默了一会,道:“霍先生交代我回南秦报信,若无龙将军相助,我不可能活着回去。”
安若晨僵住了。许多念头在她脑子里闪过,她走回桌边,坐下了:“霍先生是被人杀害的吗?”
曹一涵一愣:“不,他没……”话说到这儿,他也停下了。这两日紧张悲痛满脑纷乱,他只顾得按霍铭善指的方向去看,却忘了跳出圈外看看霍铭善。
“他自己不报信,让你报信,为何?”安若晨问他。
曹一涵无言以对。是啊,多简单的事,既是如此重要的消息,他为何不自己回去报信。但除非整个太守府全是细作,加上龙将军派的那两百卫兵全是细作,不然哪里来的刺客?根本没人看到。
曹一涵深吸一口气,不由得与安若晨讨论起来:“也许他知道细作不会放过他,他洞察了玄机,如果他死了,细作就会掉以轻心,我不重要,没人在乎,我反而有机会活着回到南秦。”
“那他可以假装与你不和,将你赶走。他继续上京,声东击西,细作一心要对付他,自然无暇顾及一个被赶走的小卒。他死了,你岂不是反而成了靶子。”
曹一涵一噎,确是这个道理。“无论如何,先生的死定不是自愿的。他没理由自尽。别的不说,他知道自己一死,两国之战就更有可能打起来,再如何艰难,他也定不会让自己成为两国开战的理由。”
一定有刺客。安若晨心里想。可惜没机会当场抓到他了。
“你进得屋时,发现霍先生的尸体,还发现什么可疑的状况吗?”
曹一涵摇头,这个他很肯定。先生之死,他在脑子里想了一遍又一遍,确实没想出什么问题来,就连纸笺的破绽,他都没注意到。
安若晨叹气,她想也是如此。若是当场有发现,怕是早会嚷嚷了。
曹一涵盯着她看:“我必须见到龙将军,霍先生留下的消息,我只会告诉龙将军。”
“我会想办法的。”
“必须尽快。昨日太守夫人的意思,居然办完丧事,通函南秦,再加上请高僧做法超度,至少得半个月。到那时候,怕是仗已经打起来了。”
“我明白。”安若晨站起来,“我还有事要办,我得走了。你自己多保重。”她掏出一支银针,递给曹一涵:“膳食饮水方面也小心些,若有细作想下手,也许会用毒。”
曹一涵接过了,藏在自己的腰带里。
“你就假装被我说服的样子吧。这般我也算有些用处,日后也才好再见你。我这头有消息了,便来找你。”安若晨言罢,转身走了。
安若晨去找了蒙佳月,说自己与曹一涵说了说,道明丧礼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还有太守大人对礼数上也有思虑,大萧有大萧的礼俗,再加上两国通函总得体面,事情要办周到了才好说话。曹一涵似乎听进去了。
“这就好。”蒙佳月道:“我再对他多照应些,望他回国后也能替大萧多多解释才好。”
安若晨点头,又道:“我一会打算去安宁寺给霍先生点盏灯,再为将军祈福求平安。将军在前线,也不知过得如何,我真怕真的打起仗来……”她红了眼眶,低下头,缓了缓情绪,接着道:“夫人想请高僧做法事,可有属意的人选?需不需要我在安宁寺顺便问一问这事?这般回头也好与曹先生说说法事的筹办细节,让他自己我们并非蒙骗于他,确实是在办事的。”
蒙佳月觉得也好,便让安若晨帮忙问问。安若晨告辞走了,结果快到太守府大门时被一个丫环急急赶来拦下来。“夫人说,想与姑娘一起去。请高僧的事,她想亲自问问,这般才能显了诚意。”
安若晨微笑答应。如此甚好,刚才她还有些失望蒙佳月怎么不约她一道去呢。
太守夫人要出门,姚昆自然派了些仆役和衙差跟着。安若晨见状,也回紫云楼调了队卫兵相随。她的理由很正当,她是没什么,可太守夫人与她出门若出了意外就不好交代了,自然是要多带人的。
于是乎,两辆马车,衙差卫军守卫,由南城门出城,朝着安宁寺的方向而去。
行至秀山山下时,忽听得一妇人大声叫喊:“来人啊,救命啊。快来人啊,我儿子不见了。”
蒙佳月立时让人停车,拨开车帘往外看。
只见是位村妇,满脸焦急,见得车队停下,赶忙扑了过来:“夫人,这位夫人。”她看看了左右,见都是军爷差爷,忙跪下了。
一旁衙差道:“这位是太守夫人。”
村妇惊喜状,忙磕了个头,道:“求太守夫人帮忙,我带儿子上山挖春笋,他贪玩疯跑,转眼不见了人。我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会儿是春天了,野兽该出来觅食,那孩子不懂事,又莽撞,万一遇着什么危险可怎么好。汉子们都上田去了,在这儿遇着夫人可真是太好了,求夫人帮忙,差爷们帮我找找孩子可好?”
说话的这会安若晨带着陆大娘过来了。听得村妇所述,问她:“你是哪个村的?”
那村妇忙道:“西边旺村的。”
“你孩子多大?”
“七岁,穿着蓝色的衣裳,小名二牛。”村妇答着话,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陆大娘道:“我认得她,确是旺村的。我与她家收过菜的。”
安若晨与蒙佳月对视了一眼。安若晨凑过去小声道:“不如我带人上山看看,陆大娘随她回村子里喊人去。夫人便在此等等。她急成这样,都拦车求助了,若是置之不理,话该传得不好听了。”
蒙佳月点头:“是得帮帮她。你也不用去,让衙差们上去便好。”
“孩子小,看到军爷差爷该害怕了。我也去吧,无妨的。”安若晨说罢,转头对那村妇道:“太守夫人关切百姓疾苦,你的事,她会管的。你赶紧先带陆大娘到村里叫人。我与军爷差爷先上山看看。你且先说说,山上都有什么?”
村妇忙谢过蒙佳月,对安若晨说了山上有两处猎户搭的窝棚,东边顶上还有座小小的庵庙。窝棚她找过了,孩子没溜到那处玩耍。庵庙太远,孩子该不会跑上去的,她就没找,只在周边找遍没有,叫唤也没听到应,这才急急忙下来欲唤人帮忙。
安若晨表示明白了,让她速回村落叫人去,村民对地形熟悉更好找。她先带着军差上山看看,两边都别耽误。
村妇忙领着陆大娘走了。安若晨与蒙佳月招呼一声,领着人上山去,又嘱咐了衙差们守好太守夫人,毕竟山脚荒野,不可掉以轻心。
陆大娘与那村妇疾步往村子去,走得远了,左右夫人,她将一钱袋交予那村妇。村妇笑起来:“陆大姐,我装得可像?”
陆大娘道:“二牛没事吧?”
“他对山上很熟,玩一会便会回来了。”
“村里可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放心吧。”
安若晨上了山,大家散开四下搜寻,叫着“二牛”的名字。这时一个衙差喊道:“找到了。”
众人忙奔着聚过去,却是只找到了那村妇挖笋的篮子和小锄。“他们便是在这儿挖笋的。”那衙差道。大家瞪他,还以为找着孩子呢。
安若晨道:“既是东西在这儿,那大家散开再找找。小孩子跑得快,也许走得远了,也不知会不会迷路,大家也当点心,莫脱单,山里迷了方向可不好了。”她转头又向田庆、卢正道:“我们上去看看那庵庙,说不定孩子跑那儿玩去了。”
众人又再散开,大声叫喊着“二牛”。安若晨领着田庆、卢正两个,再有两名卫兵,往山上方向去。
解先生一早便带了五个人上山,庵门关着,并未迎客。他小心谨慎,让那五人散开隐好身形,自己去敲静心庵的后门。说辞他已想好,便是为昨日进庙之事道歉,大业还需师太鼎力相助,日后这类事他绝不会再犯。他的计划是,他将静缘师太引出来说话,然后别的人进庵里打探。
静缘不在时也许是做了安排,将秘密藏得好。解先生甚至大胆地推测过,这个秘密会不会是安若芳?毕竟从情报来看,说是安若晨在路上得到的消息,安若芳活着。可他与每个人都确认过,无人有安若芳的消息,若真有人对安若晨说过什么,那静缘的嫌疑最大。庵里那个有床有桌却无物什的屋子,是可以住人的。只是静缘不在,东西便收拾干净了。但若是静缘在时,是不是就不会藏得这般严了?毕竟静缘师太这人自负狂傲,仗着自己武艺高强,有她守着,反倒会掉以轻心。
解先生敲了门,严阵以待。他得多找些话题,将静缘拖久一些。
无人应门。
解先生没在意,静缘性子古怪,也许不喜欢未经联络便上门。他走到枣树那儿将灯笼挂上了。再去敲门。
过了好一会,仍是不见静缘师太开门。
解先生狐疑了,难道又不在?他在犹豫要不要进去查看。可若是进去被静缘逮个正着,后头就更不好办了。解先生想了想,终还是决定进去。这次他小心看了地面以防中招。溜达了一圈,静缘还真是不在,与他上回来时情形一样,那小屋空着,收拾得干干净净,庵庙里一个人都没有,也未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解先生退了出来,没把握静缘只是出去化缘还是根本就跑掉了。若是跑了,那还真是件麻烦事。
解先生转头欲下山,刚走出一段,却听得山中有人叫嚷“二牛”。这似是有人搜山找人。解先生皱了皱眉头,嘱咐那五人散开走,隐好身影,莫要让人发现起疑。
解先生交代完,独自一人下山,便似寻常路人一般。走到半山腰时,却遇着了安若晨。
解先生看了他们一眼,若无其事低头继续走路,很快便越过了他们。
“这位公子,请留步。”
这是安若晨的声音。
解先生心里一动,迅速调整情绪,停下了,转头将安若晨等五人打量了一番,问道:“姑娘叫我?”
安若晨施了个礼,问他:“公子在山上可曾见到位七岁左右模样的孩童?”
解先生镇定道:“未曾。”
安若晨看着他,故意皱了皱眉:“我从前是否见过公子?”
解先生笑了笑:“我对姑娘倒是没甚印象。姑娘该是认错人了。”
“是吗?请问公子上山做什么?”
“闲来无事,随处走走。清晨山色迷|人,便上山逛逛。”
“听说山上有座庵庙,公子可曾见到?”
“确是有,沿着这山路一直往前便能到。不过庵门闭着,该是闲置的吧,我也未曾进去。姑娘若是想祈福拜佛,这处可不太合适,倒是山顶景色不错,姑娘有闲情可去看看。姑娘说的孩童,我从山上下来未曾见到。”
安若晨却是问:“公子居于何处?”
解先生卸了笑脸,端正脸色问:“姑娘这是何意?”
“公子莫恼,山中丢了孩子,公子于山野行走,我自然得多问几句。”
解先生心中略犹豫,答道:“暂居福安县。”他知道,他被安若晨盯上了,他说的任何地点,怕都会被查探。福安县是比较好操控的地方,也与事实相符。说的谎越少,就越容易过关。
安若晨道:“居于福安县,为何会跑到秀山来观风景?”
“打算今日到中兰城谈买卖的,路过此山,觉得风景怡人,禁不住上来逛了逛。”
“公子怎么称呼,又是做何买卖的?”安若晨步步紧逼。
解先生将脸一沉,暗忖正常不心虚的人此时该有不耐烦了。他摆着着恼的模样道:“又不知姑娘姓甚名谁,是何身份?”他故意看了看那两名身着军服的卫兵,“身边带着军爷,是官府里的小姐?就算如此,姑娘又有何理由盘问于我?我犯了什么事?”
“山中丢了孩子,公子行迹可疑,自然要盘查询问。请问公子姓名,做何买卖,到中兰城与谁人约谈,在福安县具体居于何处?公子所言,我们需得查探核对,那般才能放心。”
解先生脸色很不好看,低声喝道:“我客气有礼,姑娘也莫要欺人太甚。姑娘并非官府老爷,凭什么路上逮着良民百姓便横加审讯?”他转身拂袖便走,趁着甩袖动作时暗地里甩出一粒小石子击向远处。那方向有个他带来的两人正潜伏着观察此处动静。
解先生还没走出几步,就听得安若晨喝道:“拦下他。”
卢正几个纵跃,拦在了解先生的面前。
这时一支暗箭“嗖”的一声射来,一卫兵中箭,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田庆大喝:“卢正,保护姑娘。”他一边喊,一边朝暗箭射出的方向奔去。另一卫兵反应迅速,拉过安若晨便往一棵树后头躲。
另一方向忽冒出一人,朝着安若晨的方向搭弓。卫兵见着,挥剑朝那人砍去。
安若晨顾不得其他,一指解先生,对卢正喊道:“将他拿下。”
第一百零一章 (修订)
第一百零一章
安若晨的指令下得果断又干脆,但其实她心跳得厉害,非常紧张。从正面撞上解先生的那一刻起,她的每一根神经都绷紧了。
昨日陆大娘打听回来,说是没什么地方是非翻过秀山才能去的。秀山山脚下的大道修得好,通往各处,这山也没有什么独特风景,故而山上才会僻静,那静心庵才会如此不为人知。于是安若晨想了个办法,用帮着找孩子的借口上山,再用这个借口进庵查探,若是在庵内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再以拐卖孩童的嫌疑将庵堂里的人拿下。
只要抓到手里,就有机会慢慢审。
不要再留从前的遗憾,没有谈判,不要诱敌,直接抓回去!
尤其是在霍先生牺牲之后,抓住任何一个疑犯都是极重要的破解谜团关键。如今情势已是不同,开战迫在眉睫,不能再弯弯绕绕。
安若晨设想了许多个可能性,想像了会遇到的各类场景,但她万万没想到,竟会这般走运,直接与这个男子打了照面。
第一次见面,他非要坐在她的雅间对面,还要敞着门,这不是欲趁她开门之际窥探室里情形是什么?那时那刻,安若晨正是警觉时候,自然就是觉得他可疑。他自称是招福酒楼熟客,对酒楼里颇熟悉,但酒楼伙计没人记得他,周围店家也没人记得他。欲跟踪他,竟是走走便跟丢。之后城里再无人见到他的踪迹。这更让安若晨觉得他嫌疑重大。
如今他出现在可疑的地点,且被发现两次。安若晨自认算是半个专业探子,她的所有判断都在告诉她——他就是细作!
“拿下他!”安若晨再次大叫。
卢正拔剑,却是冲向了安若晨。
“铛”的一声响,卢正的剑挡住了一把砍向安若晨的刀。刺客是从一旁的树上跳下来的。
解先生扭身便跑。
安若晨看也不看身后,拔腿就追。
“姑娘小心。”卢正大喊,却被那刺客挥刀缠住。
解先生奔入了林中。安若晨紧追不舍!
“站住!”安若晨大声喝。解先生并不惧她,他跑出一段,还有余力回头看她。那一眼,充满了狠戾与讥讽。似在警告她不要再追,又似在嘲笑她自不量力。
抓他?凭她吗?解先生觉得好笑。她有帮手,但能有多少,他很快便会隐入树林中,她根本不可能碰着他的衣角。
安若晨甩出了镖索。解先生眼角瞅到她的动作,简直要大笑三声,空有余勇,莽撞笨拙。离得这般远,且瞧她那准头,打算射树吗?
解先生不理会她,加快脚步往下山的方向跑。
安若晨的镖索还真是朝着树上射的,她缠|绕住一根树枝,拿出了当初躲将军的气力与速度,十万火急,紧急上树!
一转眼便站到了粗树桠上,安若晨抱着树,放开了嗓子,全力尖叫。
站得高,嗓门大,那尖叫声简直是穿破云霄响彻山谷。
解先生差点没一脚踏空摔地上。
这是哪一招?!
有谁碰她一根指头吗?吓唬谁呀!
他已跑出一段距离,回头看已看不到安若晨的身影。他不明白安若晨的用意,诬他将她打了?又能如何?
但再跑两步,他明白了。
他听到了敲锣和呼喝吵嚷的声音,像是响应安若晨的尖叫。
陈奎领着众村民,二牛他娘也带着一众妇道人家,全村倾巢出动,包围了秀山。安若晨的尖叫声传来,陈奎使劲敲着锣,大声叫:“出事了,出事了,真有狼,乡亲们,真有狼,拿好家伙,注意安全。”
一个锣敲响了,四面八方各种锣都敲了起来。
连绵不绝的敲,前进上山。敲一声,往东边去。敲二声,往西边走。三声向南,四声朝北。哪里发现了情况就以锣报信。大家拿着锄头棍棒砍柴刀还有火把,组好队朝山上进发。
蒙佳月也听到了动静,下了马车遥望,看到村民们组织有序的上山包抄行动,简直目瞪口呆。以锣代鼓,大家再扛面旗,就成军队了。
陆大娘向蒙佳月奔来,施了礼急急道:“夫人,村民说,可能山上有狼。大家去驱狼了。夫人快回马车,当心安全。”
蒙佳月似乎看到了有人拿火把,大白天的,火把看来确是要驱狼用的。“可有人去报官?”
“去了。已有村民快马进城。”陆大娘回道。陈奎那队人是先上山的,离安若晨的距离近些。他定是听到了信号,才击锣击意。锣声一响,表示有事发生,陆大娘便按计划,赶紧让报官的速速进城。先报城门处的军爷,让他们快派人手增援,再赶去衙门报太府,就说秀山出事,太守夫人还在山下。
这便是安若晨定好的计划,若发现情况,带上山的人手不够用,就让村民包抄秀山,以防细作逃跑。接着报官让官府出面拿人。而陆大娘的任务是稳住太守夫人,让她成为整件事的重要人证。且有她在,太守肯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定会派人火速赶到。
解先生听到了远处的声响,他换了一个方向跑,还是听到声响。他非常惊讶,这到底是来了多少人?这般声势浩大,是将满山都包围了吗?再仔细听,锣声有序,互相呼应,不似胡敲乱打。
他隐隐明白了,安若晨,你好样的,当真是好样的,这是组织了民兵围剿于他?事前毫无预兆,他半点风声都未听到,未拿到任何情报消息。
解先生不跑了,他的脑子飞快转着,对方既是有备而来,将满山包围,那他定不可能躲开耳目悄悄下山。安若晨还带着其他人,他们会追捕他。他要么趁身后的追捕未到,杀出条血路逃下去,要么回去将安若晨抓住,以她为人质,押着她一起下山。
但山下也许还有官兵,他不敢低估形势。
解先生飞身上树,观察着情形。锣声不断,人声越来越近。解先生看到了,人很多,非常多,但锄头木棍砍柴刀,他们认真的吗?解先生气笑了。他是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因为村民的包抄被捕。
解先生很快做了决定。他跳下了树,酝酿了情绪,往身上扑了些泥尘,然后开始跌跌撞撞地往山下跑去。跑了一会,有人发现他了。他迎着对方就奔了过去:“救命啊,救命啊!”
那村民一把将他扶住:“你见着狼了?狼在哪儿?”
解先生咬碎牙根,有个屁的狼!“有人,有人杀人。”他喘着气,装成惊慌的样子,指着山上的方向说道,“杀人了!”
村民大惊失色,叫道:“有山匪!”
敲锣的赶紧敲了起来——发现情况了,往东边山上走。
其它锣声很快响应。
越来越多的人往这个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