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妻-秦琦-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里暗想,为了避开李辅矩他也是绞尽了脑汁,连母亲都搬出来了。
  李辅矩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终是点了点头,说:“那本官就不强求了。”被一个下属拒绝,他脸色到底有些不好。
  常春却是大大松了口气,除夕可是一家子团圆的日子,他可不想去李府担惊受怕。
  ps:下一章是重复防盗章,大家十二点半后再刷~么么哒

☆、第138章 除夕

  除夕夜,华老夫人让人在花厅里支了桌,一家人坐在一起用团圆放。
  祖母和家中的长辈男丁一桌,中间用绣金围屏隔开,她们女眷在另一边。
  包了铜钱的饺子、大菜、冷盆、热炒、点心摆了一整桌子,听到祖母那边起筷了,华槿这些小辈才敢开吃。
  华老夫人看起来似乎十分高兴,往几个孙子的碗里一人夹了一个饺子,笑着说:“里头包了铜钱,你们谁吃到了,明年一定会和和顺顺。”
  华家的几位公子都夹起来咬了一口,结果个个都咬到了铜钱,大家都夸老太太手气好。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又给曾孙笙哥儿也夹了一个,笙哥儿却没吃到铜钱。
  眼看老太太笑容要僵了,范氏就笑着说:“老夫人可真体贴哥儿,怕哥儿一不小心吞了铜钱,便夹了个没有的!”
  大伙儿这才又笑了起来,这一桌其乐融融,另外一边气氛却显得有些沉。
  华枚吃了两口就说要去青梨院看郭姨娘了,郭姨娘和赵姨娘的位分是不够与他们一起吃团圆饭的,但往年老太太都会让郭姨娘陪着儿子一起过来,可今年却不知怎么了,老太太竟然忘记了。
  害得郭姨娘跟赵姨娘一样,孤零零地在自个的院子里过年。
  华杋听了华枚的话,就笑着说:“既然五妹急着回去陪姨娘,那我们也不好多留了,自古孝道总是排在第一位的。”
  她让丫鬟用食盒装了一碟饺子让华枚带回去:“这饺子你带回去,守岁的时候可以拿来吃,更岁交子,总归是十分吉利的。”
  华枚却感觉到华杋这话颇有示威的意思。心里很不舒服,“不劳三姐姐费心,青梨院不缺这点东西!”
  郭姨娘吃穿用度都是极奢侈的,这点东西确实不缺……华杋哦了一声,含笑说:“既然这样,那就算了……郭姨娘一个人在院子里过年,应该很寂寞。五妹妹可要好好陪陪她才是。”
  自从华楠上了十岁以来。郭姨娘还从没自己一个人过过年,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
  华杋明显话中带刺,华枚也不好表现在面上。在经过华杋身边时,就刻意凑近她耳边,用只有华杋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三姐,您也别得意。谁笑谁还说不定呢。”
  华杋虽然不知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她再怎么样也不会怕一个庶女。笑着说:“这年还没过,五妹妹就说这些,未免也太急切了点。”
  华杋却没避着其他人,说得有些大声。华杺有些好奇地问华杋:“五妹妹刚刚说什么了?”
  华杋意味深长地看了华枚一眼,跟华杺说:“五妹妹刚刚说,也不知道婶娘会给她指一门什么样的婚事。想让我跟母亲说,帮忙打探呢。”
  过了年她才十四。就问这样的事了,却显得有些不矜持了……华杺捂着嘴微微地笑。
  旁边有这么多的长辈在,华枚也不敢当场跟华杋发火,跺了跺脚,咬牙切齿地在华杋耳边低声说:“三姐,我们等着瞧。”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华杋不在意地笑,低头继续吃饺子。
  其实郭姨娘没能来吃团圆饭,她也有些迷惑……照理说,三哥今年考中举人,郭姨娘应该更得祖母看重才是,怎么反而疏远了。
  这段日子华枚又故意在她面前叫嚣挑衅,一点儿也没以前乖顺,华杋心里早就对她有气了,这会儿只不过是借着郭姨娘的事,想提醒她一下,她若再不知收敛,她就不会对她客气了。
  却没想到华枚竟然还跟向她挑衅……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底气。
  华槿看了这一幕,嘴上虽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颇有疑虑的……三姐这么懂礼数的人,怎么会在除夕夜出言讽刺华枚?这若是被长辈听到了,那可是要受责骂的……大团圆的日子,就说这么争锋相对,这多不吉利。
  华杋这么聪明懂事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难道她已经知道华枚知道她被抓的事了?
  华槿又有些不确定,看华杋无所畏惧的神情,又不太像。
  年夜饭吃完了,祖母又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压岁钱,就连父母亲都有……这才让一家人到她院子里去守岁,华府的两位老爷说有话要谈,就去了西厢房喝茶,留了她们一屋子的小辈和女眷在。
  二哥可坐不住,让下人们拿了烟花过来,说是要出去放烟花。
  笙哥儿自然嚷嚷着要跟去,华栩觉得陪着一屋子的女眷也闷,就抱着儿子跟着二弟出去放烟花了。
  剩下的两位少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致觉得混在一堆女眷中绝非明智之举,就邀着去次间下棋。
  华家四少爷华枫自小是由华二夫人宋氏教养的,性子极好,只是不大争气,还没能考中举人,在已中举的华楠面前,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华楠让华枫执了黑子,华枫自认为棋艺不如三哥,倒也没推迟……可下到一半才发现,其实三哥的棋艺也不大好,没多久就落了下风。
  他在纠结着快些胜了三哥换下一局,还是给三哥留些面子,下成和棋。
  华楠脸色却很难看,他一直没把这个四弟放在眼里,以为他连个书都读不好,又怎么可能下得赢他……却没想到,他棋艺竟然这么好,三两下就把他杀到无路可走了。
  懂棋的人都能看出来谁胜谁负了……他刚刚还这么自大地让他执了黑,四弟心里一定笑死他了!
  想到这,华楠就满肚子的气,站起来就说:“不下了!我回去读书了!”
  华枫抿了抿唇,小声说:“今儿是除夕,三哥怎么还这么刻苦……”
  华楠说:“我要参加明年的春闱,可比不得你悠闲自在!”
  这话明里是解释,暗里却是讽刺华枫没用,没能考中举人……华枫虽然听出来了,却也不想跟他争辩,笑着说:“那小弟就祝三哥来年一定中进士了。”
  他让人收了棋盘,微笑道:“既然三哥要回去了,那我去找大哥二哥他们一起放烟花好了。”
  竟然表现得这么平淡!华楠咬了咬牙,转身就离开了。

☆、第139章 看望

  范氏、宋氏、池氏等陪着华老夫人在房里说话,华杺几人就在一旁推牌九。
  华五少爷华杰就站在边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她们手里的牌看,从小到大他都没有玩过这个……
  一局刚完,华槿转过头就看到五弟兴致勃勃地盯着小几上的骨牌看,想着他大概想玩,就招手让他过来:“五弟可是想和姐姐们一起玩?”
  牌九一般是四人或者八人一起玩,华家少爷都出去了,她们也只能玩四人场的,华家三位小姐再加个紫菱,恰好凑成一桌。
  听到华槿这么问,紫菱忙站起身,说:“五少爷,奴婢教您。”
  她请华杰坐到了自己原先坐的位子上,华杰却有些踌躇地看着华槿,见到她神色温和地点了点头,他才敢坐了下去。
  紫菱跟他讲起牌九的玩法,座上的祖母看到华杰要玩牌九,就让杨嬷嬷给了他一些碎银,还和蔼地笑着说:“你只管尽兴跟你姐姐玩,输了算祖母的。”
  平时华老夫人也不会让他玩这些赌钱的玩意,但今日是除夕,大伙儿高兴,她也就随便这些小辈怎么闹腾了。
  华杰以前虽然没接触过这些,但贵在人很聪明,紫菱教了一会儿他就摸到了诀窍,玩了四五把,就出了个至尊宝。
  她们四人玩了一晚上,还没出过这么大的牌,大伙儿都笑华杰手气好,这会儿可要亏银子了。
  华老夫人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尽心,就跟杨嬷嬷说:“去我房里拿些碎银子来,瞅着谁输了就给谁……大过年的,大伙儿玩个尽兴!”
  输得最多的是做庄家的华槿了。华杋听到祖母这么说,就笑着打趣:“祖母,您就知道偏袒华槿,我们几姐妹可不依!玩牌自然有输有赢,若是每回输了的人都有银子拿,那我们赢了又有何乐趣?”
  华老夫人闻言就大笑起来,“既然杋姐儿这么说。那老婆子可就不管了。随得你们闹腾去……不过我瞅着这庄家得轮着来才公道,你们觉得呢?”
  华杋抿了抿唇,明知祖母还是在维护华槿。却也没有大过年拂老人家意的道理,就笑着点头:“祖母说得是,下盘开始我们轮着做庄。”
  她们从酉时玩到差不多戌正,最大的赢家竟是华杰。华杺和华杋都赢了一些,只有华槿一人输得最多。不过她还是很高兴。
  华老夫人虽说是留她们守岁,但到底上了年纪,很快就觉得困乏了,陪着她们再说了一会儿话。就先睡下了。
  他们这些晚辈也不敢在禧宁堂闹腾,两位老爷领着各房的孩子,就回了院子。
  华霖怕没人陪华杰守岁。就跟祖母说了一声,带着华杰一起回松鸣院了。
  华槿姐妹拿了些年礼陪着华杺去看二房的赵姨娘。
  赵姨娘原是婶娘宋氏的陪嫁。因婶娘体质寒凉,不易生养,过府两年还无所出,在老夫人的逼压之下,才把自己的陪嫁丫鬟也就是赵氏抬作姨娘,想着到底是自己身边知根知底的人,将来生了孩子也不怕拿捏不住。
  可赵姨娘的肚子却没婶娘预料中的争气,大半年也未传出有孕的消息,老夫人心急如焚,婶娘也颇有压力,这才不得已又替叔父求娶了刑部郭郎中的庶女郭氏为侧室。
  郭姨娘一举得男,不到一年便生下了二房长子华楠,加之郭姨娘的出身比婶娘和赵氏都好,在府里也就宵扬跋扈起来,非但食住上要与婶娘比肩,就连妆扮也比婶娘要明艳张扬许多。
  若非后来婶娘也生下了嫡子,郭姨娘只怕还会更加嚣张……
  而二姐是赵氏开脸的第二年生的,当时婶娘却还未产子,心里难免有些心灰意冷,所以在二姐生下来的时候,才会想把她养在膝下。
  虽是女儿,以后好歹也是依靠,对二姐的名声也会好上很多。
  赵姨娘虽然怯懦不争,但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把女儿养在嫡母膝下,好处多过坏处,自然不会不应允。
  何况,她也担心府里的郭姨娘容不下她们母女两,把女儿放在夫人身边她怎么也能心安些。
  为了女儿的名声,赵姨娘平时也极少去找女儿……幸好夫人大度,没有刻意瞒着华杺身世,才能让她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与女儿说说话啊。
  这也算是一点安慰了……华槿等人去到的时候,赵姨娘正坐在罗汉床上坐针线,听到丫鬟通穿,她才放下针线篓,迎了出去。
  华槿姐妹与她见礼,把带的年礼给她身边的丫鬟,赵姨娘请她们到里间坐。
  她屋内的摆设很简单,看得出这些年过得不大好,但从她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埋怨,反而看到了几分满足。
  丫鬟奉了茶上来,她亲自端给华杺三姐妹,华杋见了,就说:“姨娘是长辈,我们怎么好让你给我们端茶……你快坐下吧,陪我们姐妹说说话。”
  赵姨娘这才坐到了罗汉床上;她是丫鬟出身,平常做惯了这些事,倒不觉得有什么。
  华杺端着茶,却是盯着赵姨娘看了许久,大过年,她身上穿得还是寻常的服饰,就连头上的簪子,看起来也有些陈旧了,她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低声说:“府里没给姨娘裁制新衣吗?”怎么过年还穿这么素淡。
  赵姨娘听出女儿话语间的关怀,笑着摇头:“我听说老太太邀了你们去禧宁堂守岁,便想着你今年可能不过来了,就先洗漱了打算睡下……没想到你们这么晚还过来看我,我都没来得及换身衣裳。”
  华杺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她自小虽然是在嫡母身边教养长大,但百行孝为先,她就算在嫡母身边再得脸,也不会忘记生她的姨娘。
  她轻轻地说:“那就好。”让丫鬟拿了食盒出来,“姨娘吃饱了吗?我带了些饺子,姨娘要不要尝尝?”
  女儿好不容易来一次,她肯定是应好的,让丫鬟拿了碗箸来,吩咐她们给在场的几位小姐都夹了饺子,华杋阻止了丫鬟:“我们在祖母那儿吃了不少东西,这会儿倒不觉得饿。”
  拽了拽华槿的衣袖,起身跟她们告辞:“母亲还等着我们姐妹回去守岁,我们便不多留了。”
  心意已到,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她们母女吧。
  赵姨娘笑着应好,亲自送了她们姐妹出门。
  ps:下一章大伙儿十二点半以后再刷,么么哒,爱你们

☆、第140章 守岁

  范氏、宋氏、池氏等陪着华老夫人在房里说话,华杺几人就在一旁推牌九。
  华五少爷华杰就站在边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她们手里的牌看,从小到大他都没有玩过这个……
  一局刚完,华槿转过头就看到五弟兴致勃勃地盯着小几上的骨牌看,想着他大概想玩,就招手让他过来:“五弟可是想和姐姐们一起玩?”
  牌九一般是四人或者八人一起玩,华家少爷都出去了,她们也只能玩四人场的,华家三位小姐再加个紫菱,恰好凑成一桌。
  听到华槿这么问,紫菱忙站起身,说:“五少爷,奴婢教您。”
  她请华杰坐到了自己原先坐的位子上,华杰却有些踌躇地看着华槿,见到她神色温和地点了点头,他才敢坐了下去。
  紫菱跟他讲起牌九的玩法,座上的祖母看到华杰要玩牌九,就让杨嬷嬷给了他一些碎银,还和蔼地笑着说:“你只管尽兴跟你姐姐玩,输了算祖母的。”
  平时华老夫人也不会让他玩这些赌钱的玩意,但今日是除夕,大伙儿高兴,她也就随便这些小辈怎么闹腾了。
  华杰以前虽然没接触过这些,但贵在人很聪明,紫菱教了一会儿他就摸到了诀窍,玩了四五把,就出了个至尊宝。
  她们四人玩了一晚上,还没出过这么大的牌,大伙儿都笑华杰手气好,这会儿可要亏银子了。
  华老夫人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尽心,就跟杨嬷嬷说:“去我房里拿些碎银子来,瞅着谁输了就给谁……大过年的,大伙儿玩个尽兴!”
  输得最多的是做庄家的华槿了。华杋听到祖母这么说,就笑着打趣:“祖母,您就知道偏袒华槿,我们几姐妹可不依!玩牌自然有输有赢,若是每回输了的人都有银子拿,那我们赢了又有何乐趣?”
  华老夫人闻言就大笑起来,“既然杋姐儿这么说。那老婆子可就不管了。随得你们闹腾去……不过我瞅着这庄家得轮着来才公道,你们觉得呢?”
  华杋抿了抿唇,明知祖母还是在维护华槿。却也没有大过年拂老人家意的道理,就笑着点头:“祖母说得是,下盘开始我们轮着做庄。”
  她们从酉时玩到差不多戌正,最大的赢家竟是华杰。华杺和华杋都赢了一些,只有华槿一人输得最多。不过她还是很高兴。
  华老夫人虽说是留她们守岁,但到底上了年纪,很快就觉得困乏了,陪着她们再说了一会儿话。就先睡下了。
  他们这些晚辈也不敢在禧宁堂闹腾,两位老爷领着各房的孩子,就回了院子。
  华霖怕没人陪华杰守岁。就跟祖母说了一声,带着华杰一起回松鸣院了。
  华槿姐妹拿了些年礼陪着华杺去看二房的赵姨娘。
  赵姨娘原是婶娘宋氏的陪嫁。因婶娘体质寒凉,不易生养,过府两年还无所出,在老夫人的逼压之下,才把自己的陪嫁丫鬟也就是赵氏抬作姨娘,想着到底是自己身边知根知底的人,将来生了孩子也不怕拿捏不住。
  可赵姨娘的肚子却没婶娘预料中的争气,大半年也未传出有孕的消息,老夫人心急如焚,婶娘也颇有压力,这才不得已又替叔父求娶了刑部郭郎中的庶女郭氏为侧室。
  郭姨娘一举得男,不到一年便生下了二房长子华楠,加之郭姨娘的出身比婶娘和赵氏都好,在府里也就宵扬跋扈起来,非但食住上要与婶娘比肩,就连妆扮也比婶娘要明艳张扬许多。
  若非后来婶娘也生下了嫡子,郭姨娘只怕还会更加嚣张……
  而二姐是赵氏开脸的第二年生的,当时婶娘却还未产子,心里难免有些心灰意冷,所以在二姐生下来的时候,才会想把她养在膝下。
  虽是女儿,以后好歹也是依靠,对二姐的名声也会好上很多。
  赵姨娘虽然怯懦不争,但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把女儿养在嫡母膝下,好处多过坏处,自然不会不应允。
  何况,她也担心府里的郭姨娘容不下她们母女两,把女儿放在夫人身边她怎么也能心安些。
  为了女儿的名声,赵姨娘平时也极少去找女儿……幸好夫人大度,没有刻意瞒着华杺身世,才能让她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与女儿说说话啊。
  这也算是一点安慰了……华槿等人去到的时候,赵姨娘正坐在罗汉床上坐针线,听到丫鬟通穿,她才放下针线篓,迎了出去。
  华槿姐妹与她见礼,把带的年礼给她身边的丫鬟,赵姨娘请她们到里间坐。
  她屋内的摆设很简单,看得出这些年过得不大好,但从她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埋怨,反而看到了几分满足。
  丫鬟奉了茶上来,她亲自端给华杺三姐妹,华杋见了,就说:“姨娘是长辈,我们怎么好让你给我们端茶……你快坐下吧,陪我们姐妹说说话。”
  赵姨娘这才坐到了罗汉床上;她是丫鬟出身,平常做惯了这些事,倒不觉得有什么。
  华杺端着茶,却是盯着赵姨娘看了许久,大过年,她身上穿得还是寻常的服饰,就连头上的簪子,看起来也有些陈旧了,她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低声说:“府里没给姨娘裁制新衣吗?”怎么过年还穿这么素淡。
  赵姨娘听出女儿话语间的关怀,笑着摇头:“我听说老太太邀了你们去禧宁堂守岁,便想着你今年可能不过来了,就先洗漱了打算睡下……没想到你们这么晚还过来看我,我都没来得及换身衣裳。”
  华杺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她自小虽然是在嫡母身边教养长大,但百行孝为先,她就算在嫡母身边再得脸,也不会忘记生她的姨娘。
  她轻轻地说:“那就好。”让丫鬟拿了食盒出来,“姨娘吃饱了吗?我带了些饺子,姨娘要不要尝尝?”
  女儿好不容易来一次,她肯定是应好的,让丫鬟拿了碗箸来,吩咐她们给在场的几位小姐都夹了饺子。

☆、第141章 姑母

  华杋姐妹去了碧霄院,陪范氏守岁,桌上摆了很多瓜果点心,华杋陪着范氏在罗汉床上说话,华槿便拿了一旁的点心来吃。
  丫鬟婆子从库房拿了烟花、炮竹等放到院门外去,华槿让沅芷院的丫鬟也去帮忙。
  她侧头看着座上温声细语的母亲和三姐,嘴角扬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不论她如何努力,母亲到底不能如待三姐一样待她。
  她站起身想跟母亲说去外头走走,父亲就笑着朝她走了过来,“走,父亲看看你书法学得怎么样了。”让她跟他到书房去。
  华槿转过头看了母亲一眼,终是跟着父亲去了书房。
  华钊在书案上铺了纸,把蘸了墨的笔递给她:“写几个字给父亲瞧瞧,让我看看你进益了没有。”
  华槿有些无奈,这大过年的竟检查起她的功课来了……只能走到书案前,斟酌着写了几个字出来。
  华钊低头看女儿写的那行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的是梅花……女儿似乎挺喜欢梅花的,年年冬季都要在院子里摆许多梅。
  他并不感到意外,笑着说:“倒是学得有模有样了。”
  她刻意写得生涩了些,没想到还是得了父亲的夸赞!
  或许她在父亲眼里什么都是好的……华槿鼻尖泛酸。
  华钊看到女儿神色显得有些忧伤,又想到刚刚妻子与三女说话,却把她冷落在一旁,心底不免有些自责……他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说:“你母亲也不是有意的。你别放在心上……”
  华槿愣了好一会儿才知道父亲说的是什么,轻轻地摇头,道:“槿儿知道……三姐有母亲疼爱,而我有父亲,这就很足够了。”
  她怕这个话题再说下去,父女两的心情会愈加沉重,便指了指案上的字。“槿儿临摹了许久总也练不好。父亲能教我吗?”
  华钊笑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他走到华槿身边,握着她的手,教她如何走笔:“下笔要有力。运笔要稳,收笔要快。拖泥带水写出来的字可不好看。”
  她刚刚就有些拖泥带水了,每个字收尾处都要停顿许久,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华槿听出父亲话中有提醒之意。暗叹父亲果然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幸好父亲以为她是初学者。下笔不干净利落也是正常。
  她轻轻地点头表示听懂了,华钊便放开她,让她自己再写了一遍……写得还是差不多,华钊就安慰她:“书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你还小,往后多练练就好了。”
  华槿受教地点头,搁了笔。两父女就去了隔壁的厢房说话,华钊问起明日祭祖的事来:“明儿祭拜完祖先。我想去看看你姑母……你回去让丫鬟婆子帮着收拾一下,也跟着一起来吧。”
  姑母华琴,是祖母嫁给祖父当继室生的第一个女儿,听说性子十分活泼,人也很孝顺,很得祖母喜爱……唯独有一样让祖母十分头疼,她二十多岁了还不愿嫁人。
  外头都笑她是老姑娘,她却丝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跟个男子一样,野到没边儿……只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不幸去世了。
  听说她死那年,也才二十六岁……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地大病了一场,请了几十个大夫也不见好,人人都说祖母太过挂念姑母,想随她去了。
  就这样病了大半年,眼看就要熬不下去了,直到后来父亲从外地请了个道婆来家里做了场法事,祖母才渐渐有所好转……从那以后,祖母就开始吃斋念佛了。
  这些都是她听家里人说的,姑母过世那年,她才刚出生……据说姑母生前与父亲的关系十分亲厚,父亲每年过年都会带了祭品到姑母坟前祭拜,很多时候都会带上她。
  华槿也不是第一次去了,闻言就点了点头,其实心里却很想问他,祖母既然这么宠爱姑母,为何不把她葬到祖坟,而是随便在山上选了块地,就把她下葬了。
  府里从来没人说起过这些话,就连母亲、伯父、婶娘提到这位姑母,也是三缄其口……她这时候问这些,应该会给父亲带来困扰吧。
  她轻轻地抿了抿唇,到底没有问出口……父亲跟她说了一些明日上香该注意的事,就让她先回沅芷院了,“你身子不好,这大冷天的,还是先回去歇了吧……我和你三姐陪你母亲守岁就好了。”
  华槿虽然很想陪母亲守岁,但从母亲的神情来看,似乎不大欢迎,大过年,她也不想在母亲面前添堵,便应了声好,带着丫鬟婆子先回沅芷院了。
  除夕守岁能护佑父母长命百岁,她也不想早睡……就让紫菱把李嬷嬷喊了进来。
  李嬷嬷正在房里数着小姐发的银钱,足有她两个月的月例。
  她原先在回事处侍奉茶水,每个月才一两银子,养家糊口都不够……自从来了沅芷院,她非但月银翻了一倍,差事做的好了,还时常有打赏拿,这么算下来,她每个月拿到的银子,少说也有三四两,可比在回事处好太多了。
  听到月娘说小姐喊她过去,她连忙把银子装进床头的木匣子里锁好,又把木匣子藏在了床脚下,这才笑着去了正房。
  她跪下来给华槿行礼的时候,就显得比往常恭敬了许多,还特地跟华槿说了几句拜年的吉祥话。
  李嬷嬷平时可不这样,她自诩是府里的老人,在紫菱这些大丫鬟面前素来昂首挺胸,见了华槿倒是恭敬有加,但华槿能看出她并非出自真心。
  而这一次,倒好像是真心实意的……华槿让她起来,笑着说:“嬷嬷第一次在沅芷院过年,可有觉得我做的有哪里不周到?”
  当然没有!府里跟四小姐一样这么大方又体贴下人的主子可不多了!
  她忙摇头,说:“小姐待我们极好,非但给我们裁制了冬衣,还给了封红,我们感激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有不周到呢。奴婢可没听说哪个院子有我们沅芷院这些待遇。”
  说的诚恳而真挚,华槿看她兴奋的模样,也猜出她今日反常的大概来了,笑了笑,让紫菱端了杌子给她坐:“我请嬷嬷过来,是有件事想问嬷嬷……”

☆、第142章 祭拜

  李嬷嬷进沅芷院以来,小姐还从没这么认真跟她谈过话,她不由得慎重起来,“小姐想问奴婢什么?奴婢一定知无不言。”
  华槿让紫菱倒了杯茶给她,她却有些惶恐不敢接了,华槿也不勉强,把屋里的丫鬟婆子都遣了出去,这才问她:“我大姑母华琴你可知道?”
  看李嬷嬷的年纪,应该也有四五十了,又是府里家生的奴婢,就算不清楚来龙去脉,应该也是知道大概的。
  李嬷嬷听到华琴的名字,却显得有些慌张,“奴婢自然是听说过的,只是小姐问这做什么?”
  华槿注意到她两只手揪着衣袖,故作镇定地开口,心底就更加疑惑了……莫非府里的老人都得了谁的命令,不能在她们这些小辈面前提起姑母?
  还是说,姑母的死另有乾坤?华槿不确定,她端着茶喝了一口,问李嬷嬷:“是父亲明日让我跟他一起去祭拜姑母,我想了解一下姑母生前都喜欢什么,也好在明日祭拜的时候带去。”
  她感觉到李嬷嬷紧绷的神情明显放松下来,笑着和华槿说:“原来小姐想知道这个啊,姑小姐和您一样,喜欢吃凤梨酥!她在世时也常闹着老夫人身边的杨嬷嬷给她做凤梨酥吃!”
  “凤梨酥?”华槿认真咀嚼着李嬷嬷的话,喃喃道:“姑母怎么也会喜欢吃凤梨酥呢……”
  祖母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如此疼爱她的?父亲呢?父亲也是吗?
  华槿找不到答案,李嬷嬷点头说:“老夫人当时也这么说,说姑小姐这么泼皮的性子,怎么会喜欢凤梨酥这种甜腻腻的东西……姑小姐却跟老夫人说,喜欢就是喜欢。哪里有这么多为什么。当时把一家子都逗笑了。”
  华槿若有所思,抬起头,看着李嬷嬷,认真地问:“那嬷嬷可知道,姑母为何是葬在山上,而不是祖坟?”
  李嬷嬷脸色煞白,慌忙摆手说:“奴婢……奴婢当时只是个小丫头。并不知道这些。”
  她站起身。双唇打颤:“奴婢还有一些活儿没做,就先退下了。”
  也不等华槿应允,她就出了房门。华槿从她脸上看到了惧怕二字!
  她肯定知道原因,却怕被什么人责罚,不敢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