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得小米出去,那老夫人就同仆妇使了个眼色。仆妇会意,一边帮着青花拾掇铜盆布巾,一边随口问道,“你们姑娘可真是心善。”
青花连连点头,笑道,“我们姑娘心地最好了,方才还收留了山下的那些赵家村人,以后要把他们迁到山口外建村子呢。”
☆、第182章 殇逝
妇人叹气,应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这样的冬日,没了吃住之处,就是救回来也活不了多久呢。”
“就是啊,我们姑娘也这么说。”
青花儿端了铜盆布巾,行了一礼就退了出去。
那妇人关了门,转身站到主子旁边,低声道,“夫人,瞧着这家人很是不错,不如多留些日子。您这么多年在外边奔走,也没好好养身体,如今遭逢大难,不如趁机会多修养几日。待得上路之时,多给这陆家留些银子就是了。”
老夫人有心想拒绝,但是话到嘴边突然想起小米那娇俏的模样,还有搭在她脑门试温度的小手,就又改了口,“行,你看着安排吧。”
“是,夫人。”
那妇人大喜过望,伸手替主子扯了扯被角,又道,“等高胜能下地了,就让他去寻行李,实在不成拿了令牌去丰州府寻家里铺子,总不会少了陆家的谢礼。夫人,您安心养病。”
“好,你也躺着吧,这次地动太突然,你也受苦了。”
“不苦,跟着夫人呢,黄泉还是人世都没区别。”
那老夫人拍拍妇人的手,转而又道,“方才那小丫鬟说,赵家村要在另外重建,到时候咱们也多出些银子,毕竟收留了咱们一晚。这等惨事,谁也不想发生。”
“是,夫人,我也是这么想的。”
主仆两个这么慢慢说着话儿,正是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青花终于带着毕三叔过来了。
因为三个伤者,两个是女眷。小米就把灶间交给了江大娘,亲自带了毕三叔进后院。
外间的高胜,一如小米猜测的那般,失血过多加脑震荡引起的昏迷,毕三叔开了补气补血的药,留了一瓶好伤药也就罢了。
待得进了内室,不等毕三叔诊治,小米只扫了一眼老妇人又变得火红的脸色就觉得大事不妙。
果然,毕三叔诊脉之后就皱了眉头,“这位…夫人,这么多年应该是不曾好好调理过身体,如今惊吓加者风寒,倒是把身体里积累多年的病气都勾起来了。另外,好似夫人早年还受过…重伤,落过胎,导致元气不足,一直手脚凉,不能吃寒食。老夫说的可有谬误?”
不等那老夫人应声,那妇人却激动的抢了话头,“大夫,就是这样。求您救救我们夫人…”
“风娘,起来吧。”
那老夫人却是一脸的坦然,挥手示意妇人起身,然后转向毕三叔,“遇到毕大夫这样的杏林圣手,是老妇的运气。正如您诊治的一般,老妇身体残破至此,大夫尽管施为,若能一解多年病痛,老妇感激不尽。若是事有不成,老妇也不会心存怨怪。”
毕三叔捋着不多的几根胡子,沉吟了半晌,就问道,“这病诊治起来倒不是太难,但需要的药材珍贵,另外花费时日也长,最少也要三个月。你们…”
那老夫人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她原本脸上线条很是刚硬,这般倒难得露出三分脆弱,小米不知为何,心头突然有种英雄末路的心酸。
“三叔尽管诊治,需要什么药材就去买,银子我这里有。”
那老夫人主仆听得这话,都是往小米瞧来。眼见她眼神清澈似水,明朗朗一片,没有一丝一毫的算计,纯净之极。两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是有些尴尬愧疚。
“咳咳,”老夫人干咳两声,这才应道,“多谢陆姑娘援手,也谢过毕大夫费心,以后几个月要多劳烦二位了。”
“成了,”毕三叔摆摆手,笑道,“你们有闲,小米有钱,这事就好办了。我这就开了药方,让人去城里抓药,估计要两个时辰,你们先用温水擦抹退热,最好吃些东西,最后在吃药。”
说罢,他又笑嘻嘻转向小米,“以后我一日来一次,你可记得但凡做好吃食,都带我一份啊。”
“三叔真是,什么时候做好吃的,忘了您那份儿了。赶紧开药方,不止夫人这里,就是山下乡亲也等着呢。”
小米嗔怪,刚要扭头喊青玉回屋去拿银子,突然想起自家全部家档还挂在树上,于是惊得提起裙子就跑,“高仁,高仁,快把我的银子从树上拿下来啊!”
众人不解,那妇人开了窗子,正好见得高仁叼着鸡腿从前院晃进来,懒洋洋嚷道,“方才要只鸡腿,你都不给我,这会儿喊我爬树了,哼!”
小米半点儿没客气,直接拧了他的耳朵,笑骂道,“一只鸡两条腿,你居然想独吞,别人不吃了?你再这样,以后看我是不是给你做好吃的。”
“哎呀呀,疼,疼!我这就摘褡裢!”
高仁疼得跳脚,猴子一样手舞足蹈,但眼底却半点儿没有恼怒。
他一手举了鸡腿,狠狠咬了一口,也不见如何用力,直接就跳了起来,右手搭了一根树枝,又窜了半丈高,轻松摘了褡裢就落了下来。
小米接了褡裢,拍拍他的脑袋,“这还差不多,我熬了鸡丝粥,初一也爱吃这个,你去喊他回来。”
“哼,你就是偏心,吃什么都想着小蛮子!”
高仁翻个白眼,抱怨连连,显见是吃醋了。
小米也不理会他,边往屋里走边扔了一句,“开春之后,初一就走了。你同他争什么,以后想见面都难了。”
高仁眼珠儿一转,立时欢喜起来。
正好毕三叔背了药箱出来,他就笑嘻嘻招呼道,“毕老头儿,什么时候进城,我赶马爬犁送你啊。”
毕三叔听得好笑,应道,“你这惫懒小子,怎么今日勤快起来了?”
“多干点儿活儿,省的小米说我白吃饭。”
“那你可得忙起来,否则还真不够小米给你张罗那些好吃的。”
“那是,小米待我最好了,等小蛮子走了…”
一老一少说说笑笑出了后院,很快就没了影子。留下那妇人悄悄关了窗子,小声道,“夫人,这陆家…嗯,好像有些古怪,仆人都没什么规矩的样子。”
那老夫人许是烧的厉害,闭了眼睛,但神色却还算平和,应道,“主子宽厚,仆人才如此。”
妇人想了想,也是点了头。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太阳从云层里露了脸儿,原本银装素裹的大地好似被撒了一层金粉,分外的美丽耀眼。
但老熊岭内外却是没人有心赏景,原因很简单,岭下住了无家可归的幸存者,不远处的赵家村外还摆了那么多尸体。
白日还罢了,夜里总有山上的野兽试图靠近,想着让这些可怜人发挥最后一点儿余热,以身喂饱它们干瘪的肚皮。
老熊岭众人轮流看守,点了篝火,拿了弓箭柴刀,若是碰到单个野兽还好,昨晚却被大群的野狼围了起来。若不是村里人听了动静跑来增援,别说死人,就是活人都要被狼群一勺烩了。
老冯爷几个听了消息,自觉不好这么一直抻着,于是就寻了赵家村几个年岁大的村人一起说话。
若是春日,直接挖坑下葬,起个坟头,方便祭拜就成了。
如今天寒地冻,土地硬的同铁石一般,这办法就行不通了。众人商议到最后,只能架火堆把尸首烧了,骨灰装摊子保存,等到开春再下葬。
将养了两日,已经好装很多的赵家村人,听得这个消息,都是忍耐不住。任凭老熊岭众人怎么劝说,都是拖着伤腿,端着缠着布条的胳膊,死命的往外爬。
老冯爷没有办法,就让人把他们裹严实了,放到爬犁上又送去了赵家村原地。
亲人死生相见,阴阳两隔,再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山谷里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声,先前即便知道,但心里总有一分奢望,还能骗一骗自己说一切都是梦,家里人兴许还活着,但如今亲眼所见,这点儿念想就彻底断了。
震天哭声里,熊熊烈火就架了起来。硬邦邦的尸体抬上去,很快就化了冻,最终被烧焦,只剩了一堆骨灰。
无论活着时候是最厉害的猎户,还是最泼辣的妇人,这时候都变成了过眼烟云,留不下一丝痕迹。
凄厉的哭声,还有冲天的黑烟,在这样难得停了风雪的晴日,即便远在北岸城也是看的清清楚楚。
茶楼里的闲人们,在经历了地动的惊恐之后,眼见安稳下来,又在家憋闷了两人,忍耐不住出来聚聚,说说闲话儿。
城里各处,除了城北的贫民聚居之地有些狼藉之外,别处都是完好如初,好似当日地动是场梦一般。
当然,有银子到茶楼喝茶消磨功夫的闲人都有些家底,不可能住在城北,于是也就选择性失忆了。
“老人常说,咱们北安是风水宝地呢!这话如今看来真是不假,一场地动,什么事都没有!”
“可不是嘛,地动来的时候,我正在喝酒,听见房子咯吱响,我连动都没动,美滋滋喝了半壶老酒,地动就停了。”
“你就吹牛吧,我怎么听说你连最宠的小妾都扔了,抱了儿子往外跑呢。”
“哈哈,我也听说了。”
众人互相揭短,说笑的热闹,好似当日的灾难当真是一场笑话儿。
正是这样的时候,跑去二楼开窗放烟气的小伙计却是慌忙跑了下来。
☆、第183章 善有善报
“掌柜的,掌柜的!南边山里好像着大火了,好大的烟!”
老掌柜呵斥道,“瞎喊什么,这样的时候,怎么可能着火?”
小伙计却是不服气,嚷道,“真的,掌柜的,黑烟滚滚,瞎子都看得到。”
不等老掌柜说什么,有闲人就当先上了楼,转而喊道,“呀,好大的烟,不会真着火了吧!”
其余人也是跑了上去,紧接着喊道,“怎么瞧着是…老熊岭方向!”
“这老熊岭可真邪性,先前还说地动山塌死了多少人,如今怎么又着火?”
很快就有人派了小厮去府衙打听,毕竟若是着了山火,府衙要派人过去。
很快,消息就传了回来。
“府衙里的人说,不是山火,是…赵家村人在烧遇难乡亲的尸首,骨灰装坛子等着开春下葬呢。”
众人听得一阵沉默,城里的小乱子,他们倒是可以装作没发生,但赵家村死伤大半,几乎全灭,这样的惨事,谁也做不到视而不见。
“哎,是有些太惨了!”
“我听说那地方晚上都是狼嚎,怕是尸首都被…唉!”
方才打探的小厮适时又添了一句,“小人还听说,府尹老爷请了很多大商户,打算捐钱粮给赵家村呢。”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不知哪个还有些良心的闲人迟疑着问了一句,“若不然,咱们也凑一点儿,当给子孙后代积德了?”
“成,我出二两,给赵家村那些人添件棉袄吧,好不容易逃了命,别再冻坏了。
“我也出二两,给亡者买些纸钱烧了,黄泉路走起来也容易一些。”
有人带头,其余人也是纷纷响应,很快就凑了五六十两。两个平日常在茶馆厮混的熟客,拿了银子,代表大伙儿去了府衙。
别看赵志高在老熊岭那般和气亲民,但回了府衙就是整个北安州的土皇帝。
待得招了几个大商户,也不必遮遮掩掩,大道理一甩,大商户们即便心里万般不愿,也要笑着应和啊。
但谁家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特别是商贾生性趋利,这种见不到任何回报的“投资”,谁也不会喜欢啊。
所以,茶水喝了一碗又一碗,奉承话儿说了一堆,就是没人开口说具体捐献数额。
赵志高正是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师爷来报说,“大人,城里百姓自发捐献银子五十七两,方才已经送到府衙来了。”
说罢,他扫了一眼几个神色尴尬的大商户,笑道,“小人瞧着他们衣着都是普通,能有这份善心,实在难得。”
赵志高也是点头,“可是问过他们在何处听的消息,谁人带头捐献?”
“小心问过了,据说这些百姓在茶楼喝茶,眼见南边黑烟冲天,得知是赵家村在焚烧亲人尸首,心生怜悯,于是自发捐献。”
“我们北地民风淳朴,百姓仗义耿直,实在是大元之福。本官能在此为官,更是一大幸事。这样吧,一会儿本官手书一副字,你亲自送去茶楼,鼓励百姓行善。”
“是,大人。”
赵志高同师爷两人这般一唱一和,让几个大商户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口道,“大人如此为百姓操劳,也是北安百姓之福。小人感念大人如此恩德,愿意捐银五十两。”
“小人也捐银五十两!”
“小人捐银三十两,外加二十匹棉布,百斤棉花为赵家村乡亲做棉衣御寒。”
“小人捐粮食二十担。”
赵志高暗自算了算,足有三百两银子,送到老熊岭已经足够让他在小米跟前再添几分脸面,于是脸上笑得就更灿烂了。
“好,各位的善心,本官替赵家村的乡亲道谢了。”
很快,大商户们捐银捐物的消息,同那副府尹亲手书写的字符,一个大大的“善”字,都送到了茶楼。
众人不过是一时怜悯心起,没想到还得这样的好事,于是欢声雷动之后,又自动发起了为城北乡亲捐粮捐物。
一时间,整个北安城倒是风气大好。
这倒是意外之喜,当然师爷亲自把银子和粮食物资送到老熊岭的时候,很是安慰了幸存赵家村乡亲的心。
亲人逝去,家园尽毁,寄居邻人房舍,这份心酸绝望,即便比之死亡也不会轻松多少。
这样的时候,城里送了东西来。只要熬过了冬日,就有新房子住,有活计做,有新家园要建设,一件件好比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把众人直接拉出了绝望的深渊。
“呜呜,老天爷开眼了!”
“谢青天大老爷!”
这次,赵家村人朝着府城方向跪地磕头,可是诚心很多。
老冯爷当着众人和师爷的面儿,收了银子,点明了数额,还有粮物送进了库房。待得送走了师爷,几个长辈聚在一起商议,棉花布匹让妇人们缝制棉被和袄裤,粮食就直接用草棚大锅烹制,每日吃大锅饭,若是不够就从老熊岭里贴补。
至于银两,封存起来,春日买砖石建房子。
赵家村人吃了定心丸,终于不再眼泪长流。妇人们排了班,轮流做饭或者做针线,照料孩子,男人们则上山砍柴,在土豆作坊里搭了大炕和炉子。
没几日,衣食住行就都安排妥当了。
老冯爷大手一挥,又把赵家村的几个孩子安排进学堂,在赵家村人的感激目光里,轻易完成了融合的第一步。
这些事情有老冯爷几个长辈安排,小米半点儿没有插手,她也实在没有功夫插手。
那日毕三叔开了药,主仆三个喝了两顿,那叫铁牛的很快就好起来了,风娘也是好转明显,只有她们的主子铁夫人却越来越严重。
不但没有退了高热,甚至还添了咳嗽和畏寒。
那铁牛举着还在发颤的拳头几乎要打到毕三叔脸上,被高仁一脚踹了回去。
毕三叔耐着性子,解释了半晌。众人才知道,原来铁夫人身体里存了很多病根,这番要先引诱发作,才好一并诊治。
但道理是明白了,可是眼见铁夫人病重,众人还是担心啊。
风娘是一刻不离的守在旁边,小米亲手整治一日三餐,各种好克化的吃食,鸡汤,青菜粥,蛋羹,骨汤面疙瘩,几乎是调着花样儿的做。偶尔还要换了风娘,帮忙守上一两个时辰。
至于韩姨母同青花青玉两个小丫头,风娘都不放心,惹得韩姨母私下抱怨,这主仆三个好没规矩,把小米当仆人看待了。
小米倒没有觉得自己被看低了,实在是可怜铁夫人遭此大难。出门在外,遇到地动不说,还病的这般厉害。若是家里有儿女,知道母亲如此,怕是不知要多心疼惦记呢。
皇天不负苦心人,这般熬了六七日,铁妇人终于见了好转。但这时候,风娘同小米都是瘦了一圈儿。
风娘还罢了,多年跟随在铁夫人身边的忠仆。但小米可是外人,萍水相逢,不但收留她们主仆住在自家,而且精心伺候饮食,这份善心可就太难得了。
铁夫人吃了金黄嫩滑的鸡蛋羹,自觉精神大好,就拉了小米的手,感谢的话,她也不会多说,只是淡淡问道,“陆姑娘,你可有什么心愿?”
心愿?
小米听得怔愣,转而猜出铁夫人用意,却是笑道,“夫人不必如此客套,我帮忙照料夫人也不是为了什么回报。许是前世我就同老人孩子格外亲厚,这一辈子也最是看不得老人孩子受苦。您既然病倒在我们陆家,就是同我们陆家有缘分,我多帮一些也是应该。”
铁夫人听得心暖,但坚持问道,“你可缺什么,但凡大元有的,你尽管开口。”
小米苦笑不得,拾掇了碗筷,扔了句玩笑,“我缺娘啊,可惜谁也不能让我娘起死回生。夫人好好歇着,我要下山去看看,晚上给夫人炖冰糖雪梨汤喝。那个润肺特别好,能减轻咳嗽呢。”
说着话儿,她就笑着出去了,自然也没看到五官冷硬的铁夫人听了她的话,神色里满满都是伤痛。
“缺娘吗?”
风娘小心凑到跟前,赶紧打岔,“夫人,我方才出去走动,发现这村里居然种了暖房,居然冬日里割青菜呢,怪不得先前陆姑娘端来的饭菜多有绿色。等夫人痊愈了,我扶您出去看个新鲜。”
铁夫人回神儿,却是摇头,“先前府城里就听说了,那青菜卖的极贵,怎么好随便去探看?倒是铁牛做什么去了?”
风娘不过是为了分一下主子的心思,哪里是当真要探看种菜的秘密,听得这话赶紧道,“铁哥今日觉得身上有力气,去山下帮着清雪了。另外还要看看赵根叔家的青哥儿,若是这孩子愿意,铁哥想以后把他带在身边教导。”
铁夫人点头,倒是没有反对。赵根就是她们先前落脚的人家,待她们主仆很是热情,特意让了一间正房给他们住宿,不想遭此大难,赵家只剩了一个小儿子青哥儿。于情于理,他们都该把这孩子安排好,也不枉与赵家结识一场。
正说着话,铁牛居然就回来了。
风娘赶紧迎出去给他打扫干净身上的雪花,这才引进来同主子说话。
铁牛看着就不是个圆滑的性格,又跟着主子多年,有什么说什么。
“夫人,奴才寻了青哥儿说话,他不肯同奴才走,说要留在这里。”
☆、第184章 因祸得福
铁夫人皱眉,风娘也是有些心急,问道,“这孩子家里就他自己了,留下可怎么过日子啊?”
铁牛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感慨,应道,“青哥儿说,他以后会在陆家读书,明年开春建房子,也会有他一份儿,他要自己做工赚银子娶媳妇。原来赵家村的位置会起坟头,他要守着家里人不走远。”
铁夫人同风娘都是听得叹气,末了道,“罢了,有陆家在,想必也不能亏待青哥儿。记得以后多关照这孩子一些,别让他受了苦就好。”
正说着话,前院儿的学堂就散学了。孩子们受了一上午的拘束,大呼小叫着跑出院子,给安静的山村平添了三分热闹。某一个许是跌倒了,哭声震天,但不知得了什么好东西,转而又笑的咯咯,跑的没了影子。
主仆三个默默听着,心头忍不住都是涌上一阵暖意。在外走动多年,倒是难得有这样宁静温暖的落脚地。
“夫人,不如在这里住一冬吧,您的身子也该调养好好调养一下。那毕大夫医术倒也高明,就是不知道为何会落脚在这样的乡野之地?”
风娘小心翼翼的提议,末了瞪了铁牛一眼,“记得再见到毕大夫,你要给人家赔罪道歉。没人家,你能好的这么快?当日还要抡拳头打人家呢!”
铁牛尴尬的咧嘴,赶紧点头。
铁夫人看他们夫妻如此模样,心头有些愧疚。这么多年,他们跟着自己,倒是没少吃辛苦,难得安生落脚歇息几月。
于是,就道,“那就住一冬吧,银钱方面…”
风娘会意,为难道,“夫人,瞧陆姑娘的样子,怕是不能收银子。”
“那就看看再说,过几日铁牛去寻一下行李,之后风娘多留意,陆家有什么事咱们能帮忙的就说一声。”
“是,夫人。”
小米并不知道铁家主仆三个正打定主意要报恩,她带了韩姨母在岭下走动。
赵家村幸存的七十几口,三十多男子住到新搭了大炕的作坊里,其余十个住到门房。其余女子和孩子则住到了陆老大院子的东西厢房。陆老二的院子,照旧是前院住了初一和草原人,后院住了赵老头儿一家,也算宽绰。
平日,连同赵老头一家在内,山下众人都吃草棚的大锅饭。
女人们轮流做活儿,米粮就在府城送来的物资里出,每日都要计数。刘婶子几个年岁大些的婶子,每日也都会下来。有大事小情,她们都会调节一下,几日下来,大伙儿都是和和气气。
男人们每日吃了饭就去山口外干活儿,清理干净路上的积雪,就开始清理明年开春要建房子的荒滩地。
荒滩地旁边那片树林,凡是超过碗口粗细的树木都被齐根儿砍断,运回岭下修理干净,阴干,若不是天寒地冻,不好开山,众人恨不得连山石都凿回来,眨眼间就把新家园建好。
这般忙碌,必定疲惫至极,但吃饱就做活儿,做完活儿再吃饭,吃完就睡。固定的节奏,隐隐在望的新生活,倒是让众人渐渐忘了伤痛,隔壁山头下的赵家村终于不再是哭声萦绕了。
这会儿正是做午饭的时候,小米进了草棚,见大锅里是玉米面掺了大米的粥,笼屉上蒸了荞麦面的馒头,另一口大锅里则是酸菜炖了骨头棒,虽然骨头上没有多少肉,但是汤水里泛着油花,也算丰盛,于是就放了心。
赵家村的几个妇人到底同小米不熟悉,这些时日知道了老熊岭里她能当大半的家,更是待她恭敬又拘谨。
好在今日刘婶子轮值,就拉了小米的手笑道,“怎么,你还怕婶子苛待了乡亲们啊,特意来查婶子的差事?”
小米聪慧,怎么会不知道她是在说给旁人听,于是就抱了她的胳膊撒娇,“才不是呢,婶子可是有名的热心肠,我是怕乡亲们还缺什么,明日送菜进城,捎信让小刀哥买了拉回来。”
“你放心,大伙儿都穿了新袄裤,吃的也饱着呢,若是缺什么,不是还有我们帮忙张罗嘛!你放一百个心,过几日把陈夫人请来,可要好好问问及笄礼的事。”
“这个不急,大伙儿的事要紧。”
两人说笑几句,小米就同韩姨母回山上去了。妇人们忙着盛粥捡馒头,有人忍不住就问道,“刘婶子,小米姑娘这是要及笄了?”
“对啊,腊月的好日子。”
刘婶子笑道,“倒是一晃眼的功夫,就成大姑娘了。”
“那小米姑娘可定亲了?”
“没呢,小米聪慧,旁人也做不了她的主。”
刘婶子想起村里人有志一同不在提及的某人,就赶紧岔开了话头儿,“孩子们的书包做的如何了,陆家准备了笔墨纸砚,明日就要送他们去读书了。”
“昨晚就做好了。”
妇人们立刻弃了八卦之心,赶紧应声。无论何时,孩子读书都是大事,特别是赵家村几乎断根儿,如今幸存的十几个孩子就是希望,所有看着他们都跟眼珠子一样。
“那就好,说不定将来这些小子里还要出状元呢。”
“大伙儿谁也没盼那么远,只要能写会算,同刘掌柜一般掌管那么大的酒楼,就是大出息了。”
儿子永远是娘亲的骄傲,刘婶子听众人提起儿子,立时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三分。
“这小子心大着呢,我催着他相看姑娘,成家生孩子。他倒好,非说要先立业。”
“这才是有本事呢,刘婶子好福气。”
众人说说笑笑,活计倒也做的顺利,很快就拾掇干净,做活儿的男人们也都回来了。
一人一碗米粥,两个馒头,一大碗炖菜,孩子们的碗里还能多块骨头。热腾腾,香喷喷,吃下去暖身又暖心,比之原本遭难前的日子真是好过了不知道多少。
这样的对比,倒是让赵家村众人常常有些迷茫,不知道经过这场大难,算不算因祸得福。
原本他们闲谈时候就很羡慕老熊岭的日子富厚,温饱不愁,如今终于过上了这样的日子,却失去了至亲之人。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般无偿,得失不由人,无迹可寻。
陆家的午饭是馄饨,碧绿的蒜苗切得细碎,混了猪肉搅和成馅儿,还有鲜嫩的蘑菇混了鸡肉蓉,包裹在雪白的面皮里,变成元宝的模样。
青花大海碗里加了紫菜,虾皮,碧绿的芫荽叶子,还有几粒辣椒碎,冲进雪白的馄饨和汤汁儿,还不等吃进肚子,只这份色香味就让人垂涎欲滴。
辣白菜,萝卜条,咸黄瓜,芥菜丝,四样小咸菜,外加白菜炒木耳,辣炒狍子肉,两道热菜,一大簸箩葱香小花卷,饭桌儿上堆的满满倒也丰盛。
陆老爹难得这几日越发沉迷在书海,胡子不刮,头发不理,很有些憔悴模样。
小米又气又心疼,就道,“杨伯到底给您拿了什么书来,怎么这般熬心血?您还是少看吧,多出去走动一下,否则眼睛都累坏了。”
陆老爹大口吃着馄饨,不时咬口花卷配咸菜,饭量倒是很好。听得闺女这般抱怨就赶紧岔话儿,“我心里有数呢,倒是后院那位夫人病情如何了?”
“铁夫人已经见好了,毕三叔说过个十日半月就能好利落了。”
小米不容老爹蒙混过关,还要再劝的时候,陆老爹却又抢先开口,“村里的娃子,我只教到年前。年后你记得找陈亲家帮忙,寻个好先生来。”
“这么急?好先生要慢慢寻访,哪里说找就能找到?”
“哎呀,你先找着,我回屋了,你们慢慢吃吧。”
陆老爹不容闺女拒绝,慌忙吃完碗里的馄饨就匆忙逃回屋子去了。
小米气得无法,本来老爹教了村童,还能出屋走走。虽然只是从正房挪到西厢房,但总比整日闷在屋子里强啊。
如今,老爹说撂挑子就撂挑子,倒是让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高仁一口吞了一个馄饨,美滋滋的擦嘴道,“放心,到时候我来教!”
“你教什么,上房揭瓦还是招猫逗狗?”
小米直接舀了一勺子馄饨倒他碗里,成功堵了他正欲出口的反驳。
坐在下首的韩姨母忍不住劝道,“时日还早,捎信请陈掌柜帮忙多留意。或者三少爷那里也有好人选,都不说定呢。”
这话倒是让小米松了眉头,应道,“姨母说的对啊,车道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商量。”
待得饭桌儿撤下,风娘却是来请,原来铁夫人有话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