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莫相负之愿成双-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内的云珠跳开门帘,看见素素,眼泪盈了眶。素素将云珠扶下马车,握着她的手,激动的半晌不知道该说什么,俩人都笑着流泪。

    车内的凯风探出小脑袋,奶声奶气的叫:“娘!”云珠忙回身将凯风抱下来。

    素素蹲下来,摸摸凯风的小脑袋:“你长得真像你爹!”

    凯风将小脑袋探过去,一指她身后:“他们是谁?”

    素素回头一看,灵修、灵均和辰星三人脑袋摞脑袋的扒着庄门看。素素一招手,那三个兴高采烈的奔上来。

    楚伯笑着说:“程夫人这一路也辛苦了,进去再说吧。”素素点头,挽着云珠的手,将她引进有闲庄。

    身后那几个小人已经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开了。

    璟然告别云珠和凯风,转身回了汴州,桑落则带着程俊轻装简行,乔装改扮,一路上了绊云山,躲进徐尹的虚庐。安排好了程俊,桑落回到汴州,注意京城内的动向。璟然回到虚庐与程俊汇合。

    待一切风平浪静,李府易了主,成了参政知事府,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他们与徐尹告别,三人出发,赶回有闲庄。

    本章国学经典

    章名:人生自是有情痴

    出处: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鹣鲽情深

    出处: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

     

正文 第二十五章—只愿君心似我心(相守)

    今天是第一卷《共此心》正番的最后一章,拜谢萱禹的评价票,拜谢謇旭繁星,miss树,风信子18赠送礼物,拜谢在书评和微~||博上留言鼓励支持的各位好友,拜谢点击收藏推荐的各位好友们,长揖谢过,明天会奉上杨峥和舒瑶的番外《醉谣峥》。

    只愿君心似我心:红尘阡陌上,找到执手同行的人,交付一生。两颗心的似水流年,守住一世的地老天荒。——相守。

    盈盈和云珠坐在灯下,给灵修、灵均、凯风和辰星缝衣服小帽,素素百无聊赖的整理着丝线,丝线绕来绕去,竟越来越乱,素素恼了,将线甩在桌上:“怎么都缠不好。”

    云珠看她一眼:“是你心乱。”

    盈盈眼一指书案:“去写字去。”

    素素道:“你们不觉得很烦乱吗?”

    盈盈和云珠对看一眼,笑着摇摇头:“不觉得。”

    素素蹙着眉问盈盈:“姐姐,你跟师哥十年不见,你不想他吗?”

    盈盈道:“想啊!”

    她又问云珠:“云珠姐姐,你跟程俊哥哥也算是经过了生离死别,你就不想他吗?”

    云珠点点头:“想啊!”

    素素拿着根针挑灯芯:“那怎么办?我也很想我家先生啊,他走的这几个月,我已觉来相思生白发了。”

    云珠笑道:“李太白那么多诗,偏记得这一句,那李太白还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诗句呢。放心吧,没事的。”

    盈盈咯咯的笑:“有你师哥在呢,我估摸着也快回来了。”

    素素嘟着嘴,掰着指头算:“都已经四个月了!这都快入冬了,等他们回来就冬天了呢。”

    盈盈放下手中的帽子:“四个月不是也很快就过去了?我十年都等了,哪会在乎这四个月。”

    素素道:“那次他离开我最多也就两个月,我已经觉得自己相思噬骨成灰了。”

    云珠佯装想了想,笑着说:“可不是,你那时候住在我那里,整天闷闷不乐,坐立不安,想来是有相思蚂蚁啃你的骨头呢!”一句话说的盈盈跟着笑起来。

    盈盈羞她:“真不知害臊呢!”素素不好意思了,站在盈盈身后,趴在盈盈的肩上。

    转眼冬天,一日,盈盈、素素和云珠在院里带着灵修、灵均、凯风和辰星晒太阳,一个小厮急忙跑进来,见了盈盈一施礼:“夫人,庄主和萧先生要回来了。”

    盈盈还没说话,素素一下站起来:“什么时候?”

    盈盈看她一眼,对小厮说:“知道了,大约几日?”

    小厮道:“也就三五日。”

    素素嚷道:“什么三五日,到底是三日还是五日?”

    小厮摸摸头:“姑娘,庄主这么说的,我就这么传的。”素素气鼓鼓的。这么些年,庄里的丫鬟小厮还是习惯称呼素素为姑娘。

    盈盈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盈盈对素素道:“别急,快到了的时候,他们会送信来。”

    云珠谑她:“赶紧跟你的相思蚂蚁说一声,回去吧,人要回来了。”盈盈和云珠乐得咯咯笑,素素红了脸。

    接下来的几日,素素日日在庄门口伸着脖子看。盈盈笑她:“估计等他们回来,发现素素长个儿了,这日日伸着脖子的。”

    第四天午饭时分,桑落跟璟然和程俊在镇上吃午饭,让人捎了话,黄昏就到。下午,盈盈跟素素和云珠准备了很多他们爱吃的菜。

    回有闲庄的路上,桑落问璟然:“你们想她们吗?”璟然有点不好意思,没说话。程俊摸摸头,憨憨的笑。

    桑落道:“我很想盈盈。”他们看了眼桑落。

    桑落坦坦荡荡:“我跟她错过了十年,那些年,每日我都会写一遍湘夫人,”

    璟然道:“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桑落笑:“每日一遍,想着十年的万木凋零,秋水望断,可能永远也见不到她了。又想着若彼此忠贞不渝,就算不得重逢,也算得上地久天长。”

    桑落看着渐暮的日色:“后来,她来了。记得那日,她就站在盈亭,穿着大红的嫁衣,看着我笑着说:桑落,我来与你共守天荒来了。”

    桑落一笑:“现在我想的就是时时刻刻守在她身边。”说着快马加鞭向前跑去,程俊和璟然跟在后面。

    远远的素素就听见马蹄声,她放下手中的东西,一路跑到庄外。看见三匹马前后过来,她飞跑过去。桑落看见她,也不停,一路到庄门口才停下。

    他右脚一离蹬,轻轻一跃,下了马,阔步走进有闲庄,盈盈温柔的笑着站在院子当中,夕阳洒在盈盈身上,恬淡温暖一片。

    桑落紧走几步到她近前笑着道:“我回来了!”说着话,将她高高举起,原地转了两圈,放下,揽在胸前。

    云珠跑到庄门口,扶着庄门,眼中含着泪。程俊翻身下马,将云珠抱在怀里,深情的唤:“云珠,我好想你。”

    逆着夕阳,璟然策马奔到素素面前,素素立到璟然马前,身后的夕阳在璟然身边围了光圈。璟然绕着素素转了好几圈才勒住马。夕阳映在素素的脸上,一片温暖的橙色,两只眸子清澈如水,嫣嫣如花。素素抬头,两人的眼神交错在一起,胜过任何语言。

    璟然俯下身,低下头,素素踮起脚尖,吻他。素素个子小,够的有点费劲,璟然一笑,握着素素的手,轻轻一带,素素被带到马上,横在他身前。

    素素揽着他的脖子,靠在胸前:“我可想你了!”璟然揽着她的腰笑了。

    素素忙着出来,只穿了夹衣,璟然将披风敞开将她包在怀里,俩人骑着马回到有闲庄。

    吃罢晚饭,程俊和云珠跟桑落盈盈告别,带着凯风回到自己家里。璟然和素素回向筱园。

    乳母和丫头带着辰星坐着马车走在前头,璟然和素素骑一匹马,璟然用披风包着她,素素靠在他身上。素素细细问起这几个月的事,连细枝末节都不放过。

    回到园子里,乳母带着辰星去睡了。素素服侍璟然洗漱完毕,靠在床上,跟他说四个月来庄里发生的大小事。璟然听了很久,突然捧着她的脸:“素素”,素素嗯了一声。

    璟然又叫:“素素,”素素笑着答应。

    璟然眼里深情一片,又叫“素素”,素素笑着嗯了一声。

    璟然道:“我很想你”。

    素素笑:“我也是。”

    璟然道:“再不离开你了,一天也不。”

    素素眼里起了雾,牵起他的手,伸出小指,勾住他小指:“说好了,要这一世…”

    璟然眼一热接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建隆四年秋,夕阳下,有闲庄外的山坡上,并排站着三个男子,三人微笑的静静看着草地上几个女子和孩子嬉闹的身影,身后两个乳娘抱着两个粉嘟嘟的小女孩指着草地上欢闹的人笑着说话。

    桑落看着素素带着四个孩子跟盈盈和云珠一起老鹰捉小鸡,对程俊和璟然道:“昨儿,灵修、灵均、凯风带着辰星在庄里寻宝,寻出许多旧物,拿着一方帕子问素儿,素儿竟恼了。”

    璟然笑:“辰星还翻出一个荷包问我,爹,这是不是蛇?”

    桑落哈哈大笑:“是并蒂莲吧!”

    程俊摇头:“这么些年,她的女红还是没长进啊!”

    璟然看着素素微隆的肚子:“这次若生个女儿,还是跟桑夫人和云珠亲近些好!”三人都笑了。

    (记得第七章写到这方帕子的时候,惹得门框,饺子,桥桥和mary嚷嚷了一场,现在知道了吧。)

    桑落一抬下巴,指着草地上撒了欢玩的几个孩子:“那几个早就被素素带野了,整天不是上树就是上房。”

    程俊走过去一手一个将乳娘怀里的两个小姑娘抱过来,桑落将女儿灵雨接过来,对程俊说:“你家子佩性子倒文静些,我家灵雨现在已经显出淘气了,我怎么觉得她跟素素小时候的性子那么像呢?”

    桑落怀里的灵雨眼巴巴的看着草地上追逐嬉闹的几个人,急的在桑落怀里直蹿。子佩只乖乖靠在爹的怀里,婉婉的笑着,拍小手。

    草地上,几个孩子看素素扮成老鹰扑过来,笑着四散而逃,抱住自己娘亲的腿。辰星四处逃,一下扑到在地上,作势要哭。素素蹲在他前方不远处,笑着伸出双手,辰星破涕为笑,扑到她怀里。素素看见山坡上的三人,挥挥手,和盈盈云珠一起牵着孩子向他们走去。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使命入此红尘,只为了遇见那个命中已定的最妥善的人。人海之中,也许长桥湖畔,在水一方,也许古道幽亭,红尘陌上。无论经历多少,定有人与你不负初心,守着荣枯岁月,风雨相伴,一世情长。

    ——————————《共此心》完———————————

正文 番外 醉瑶峥(一)

    醉瑶峥:良辰美景,温一壶封存在白月光中的佳酿,在酒香醉人的落花深处,与君用心弦抚一曲《白头吟》。

    九月初十,杨峥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带着游骑将军的上任公函,只带着家中的一个老仆赵叔和赵叔的儿子,从小跟杨峥一起长大的赵毅,赴雄州南归义上任。

    显德六年周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设置雄州,涿州归义县以白沟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县,如今,南归义县属雄州为宋地,北归义属辽地。

    雄州属宋地边境,三人一路风尘仆仆。这日天色渐晚,赵毅一指远远一座不大的城楼:“大人,到了!”果然,城楼上两个大字“雄州。”

    杨峥点点头:“咱们先进城吧,天色不早了,找个客栈休息,明日一早,再去报道。”俩人答应了一声,三人策马进了城。

    雄州城不大,街面上还算热闹,三人牵马走进一家名叫“悦来”的客栈。小二一见,忙迎上来牵了马,送去马厩,另有小二将三人引进屋。

    小二给倒了茶问:“三位客官吃点什么?”杨峥道:“来两斤牛肉,两壶好酒,几盘小菜,三碗面。”

    小二一笑:“客官,肉菜面都没问题,只是我们家的酒每桌只卖一壶?”

    赵毅一瞪眼:“怎么,怕我们没有钱么?”

    小二忙摆手:“不是,不是,我家的酒每天也就一百壶。”

    杨峥笑道:“这是为何,多酿些便是了。”

    小二笑着说:“您几位一定是初来乍道的吧。这雄州城里的都知道,我家的酒,每天只灌一百壶。”

    杨峥抿口茶很好奇:“哦?这是为何?”

    小二道:“我们的酿酒师傅啊,对酿酒这个事情很是严苛,哪一坛什么时候启,几个时辰启完有严格的要求,提前一天都不行。”

    赵毅撇撇嘴:“矫情!”

    小二笑着说:“客官您尝尝就知道了。”说完,往厨房去了。

    不一会儿,小二托着大盘的牛肉、三碟小菜、三碗面和一壶酒走了过来。酒壶用木塞塞着,赵毅拿起粗瓷的酒壶,将木塞拔开,一股浓香扑鼻而来。三人赞:“好香!”

    小二笑眯眯的放下三个瓷碗,赵毅将酒倒出,酒色清亮,酒香醉人,入碗如清泉叮当。

    杨峥端起一碗,放在鼻前,幽兰香纯。他一饮而尽,入喉甘美醇和,杨峥大赞:“好酒!”赵伯和赵毅也频频点头,不一会儿,一壶酒就见了底。

    赵毅叫小二:“小二,你家的酒确实是好酒,再给我们来一壶吧!”

    小二笑着哈腰:“实在对不住啊客官,我家有规矩,每桌只能一壶。您要是喜欢啊,明日再来!”赵毅刚要分辨,被杨峥摁下了:“来日方长!”

    吃罢了饭,三人进了客房休息。第二日一早,杨峥拿着官文到知州府报道,知州给他安排了新的住处,着人去打扫。这几日,他们依旧住在客栈。

    悦来客栈的生意极好,不到饭点儿,各桌就坐满了,都为了那一壶酒。一日赵毅问小二:“你家的酿酒师傅在哪儿呢?让我们见见?”

    小二陪着笑脸:“客官,我们家的师傅不住在店里。每日都有人一早送酒过来,一百壶,一瓶不多,一瓶不少。每月月底的时候她才来一趟,来收酒钱。”

    几日后,宅子收拾好了,杨峥他们结了房钱,搬了进去。每日,赵毅都会到悦来客栈打一壶酒回来。若少了一日,杨峥就觉得心里挠得慌。

    这日,杨峥骑着马从军营回府。忽然看见前方围了一群人,人群中吵吵闹闹。他“吁”了一声,勒住了马。人群中一个姑娘正揪着一个人与之争吵。杨峥离蹬下马,拨开人群走到近前。

    舒瑶牢牢拽住那人的胳膊:“分明刚刚是你故意碰我一下,转眼间,我的银子就没了,肯定是你偷了去了。”

    那人一副泼皮样:“你说我偷了你银子,你有什么凭证吗?”

    舒瑶冷笑着:“你手指上的红是哪里来的?”

    那人一看手指上沾了少许的红色,眼珠一转,脸一横:“这是我给我相~||好的人买的胭脂。”

    舒瑶毫不示弱:“谁家胭脂不是脂粉味,反而是酒曲味?”围观的人指指点点的哄笑。

    那人见舒瑶长得清秀,斜着眼睛,淫~||笑:“你说,我偷了你的银子,来,你摸摸,你摸摸!”说着身子往舒瑶身上蹭。舒瑶羞红了脸,往后躲:“你你”

    那人见舒瑶不敢摸,涎着脸:“这里人多,走,找个没人的地方,我让你细细的摸,”说着反手抓住舒瑶的玉腕。舒瑶吓得往后一躲,赶忙挣脱,那泼皮不依不饶。

    俩人正撕扯间,突然,泼皮的手一紧,手腕被人死死扣住。他一惊,还没回过神,杨峥稍一使力,将他手腕往后一扣,将他手锁在背上。另一只手在泼皮怀中一探,将一包银子掏了出来。

    泼皮吃了痛:“哎哟,哪个混蛋”话音未落,舒瑶早就转到他面前,抡起右手,啪的一声脆响,狠狠的扇在他脸上。围观的人都跟着脸一偏,齐声“哇”的叫了一声。

    那泼皮一瞪眼:“你敢打”我~字还没说出口,舒瑶收回右手,握成拳头,冲着他的鼻子狠狠一拳。围观的人跟着皱眉头,捂鼻子,头后仰,齐声“哦”了一声。

    泼皮被打的眼冒金星。杨峥松开他,那泼皮捂着鼻子,指着舒瑶说不出话来。杨峥眼睛睁得硕大,心里道:“哇,这姑娘,真是神勇!”

    舒瑶皱着眉头甩甩打痛的手,走到杨峥面前,从有些目瞪口呆的杨峥手中拿过那包银子,打量了他几眼:“你是这里当差的吗?”杨峥下意识的点点头,舒瑶一指:“瞧见了,小贼!”

    这时,一队巡街的士兵嚷嚷着拨开人群:“让开,让开,别聚众啊!”看见杨峥,均鞠躬施礼:“将军!”杨峥回过神:“那人偷了这姑娘的银子!”

    两个士兵对着舒瑶一点头:“舒姑娘!”舒瑶笑着点点头。士兵上前,将满脸是血的小贼,押回府衙。

    舒瑶将银子收好,对他一抱拳:“谢谢你!”杨峥一抱拳:“哪里!”

    舒瑶打量他:“怎么没见过你?”

    杨峥也打量她:“我也没见过你。”

    舒瑶指指逐渐散去的人群,和远去的士兵,笑道:“他们都见过我,你是新来当差的吧。”

    杨峥道:“在下杨峥!”

    舒瑶眼睛弯着月牙,笑道:“京城来的游街将军。”杨峥额上一滴冷汗,墨眉抽动一下:“是游骑将军。”

    舒瑶不以为然,一摆手:“差不多!”杨峥一口气没倒顺,噎了一下,心里话:“差的远了。”

    舒瑶从腰间卸下一个酒壶,递到他手上:“这壶酒送给你吧!”杨峥愣愣的接过来。舒瑶回身走了两步,又转回来,笑眯眯的对着杨峥往街口一指:“瞧见没,那里有间悦来客栈,光顾我的生意啊!”说完脚步轻快的走了。

    杨峥拿起酒壶,打开瓶塞,熟悉的味道。他笑了笑,将酒壶挂在腰间,翻身上马,回府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杨峥已经到任一个月。这日,他在帐中正准备吃午饭,听见营外一阵喧哗。他刚想起身看看,护卫从账外托着午饭走进来,他问:“外头发生什么事?”

    护卫笑着说:“是舒姑娘送酒来了。”

    杨峥问:“什么舒姑娘?送什么酒?”

    护卫将饭菜放下道:“这位舒姑娘是位酿酒的高手,每个月的这天,都给兄弟们送好酒来。”

    杨峥好奇:“为什么她要送酒来?”

    护卫道:“差不多一年多前吧,咱们兄弟在南边巡逻的时候,发现有胡人追舒姑娘。兄弟们上去将胡人打跑了,救了舒姑娘。舒姑娘就每个月给兄弟们送酒。您也尝尝,真是好酒呢!”说着将一壶酒放在案上。

    杨峥站起身,走到帐前,远远就看见舒瑶笑呵呵的和一个小厮给将士们分酒。他暗暗道:是她。他转头问护卫:“那位舒姑娘叫什么?”

    护卫走过来:“叫舒瑶!”说完,出去了。

    舒瑶爽朗的笑着:“不能多喝啊!”

    一个士兵笑着嚷:“舒姑娘,你应该每天都给咱们送酒来!”

    舒瑶指着他:“喝成酒鬼了,怎么打胡人?”士兵们一阵哄笑,杨峥笑笑回到案前。

     

正文 番外 醉瑶峥(二)

    一日,天气晴好,杨峥和赵毅到城外的山上走走,山不高,山的这边是宋地,越过山头便是辽地了。从山上下来,他俩转错了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在山脚下乱转。

    忽然赵毅一指前方:“您看!”不远处,一座小院。已近黄昏,小院冒出袅袅炊烟,隐隐约约的飘来阵阵酒香。

    赵毅说:“咱们去问问路吧!”杨峥点点头。酒香越来越浓,赵毅说:“这酒像是平时您喝的那种!”杨峥心微动一下。

    院门关着,隐隐听见院子里有人说笑。赵毅上前叩门,不一会儿,就听到的脚步声渐近。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中年的妇人探出头:“找谁?”

    赵毅和杨峥忙一施礼:“大嫂,打扰了,我们下山回城里迷了路。”妇人打量着他们。就听见院子里舒瑶朗声问:“谁呀?”说着,也从院子里走过来探出头。

    舒瑶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了他俩一会儿,忽然指着杨峥:“你是那个游街将军。”

    杨峥额上三条黑线:“不是是呃在下杨峥。”舒瑶笑着打开门对妇人说:“他们是军中的。”说着,将两人让进院子。

    院子不大,很干净。房顶地上都晒着酒曲和粮食。隐隐可以看见一间屋子里满满的摆着大酒坛。

    一个拿着烟袋锅的老爹站起来,对杨峥他们笑着点点头。一位老婆婆从厨房里出来,慈眉善目的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舒瑶笑着对两位老人说:“他们是军中的,这位是游街将军。”杨峥面上尴尬,墨眉牵着嘴角抖了抖:“是是游骑将军,在下杨峥,打扰了。”

    不等舒瑶介绍,赵毅憨憨一笑:“我是赵毅。”老婆婆用围裙擦擦手,笑着招呼:“快坐,快坐!”

    舒瑶给他们上了茶:“你们怎么会迷路呢?”

    赵毅道:“大约是拐错了弯了!”

    老爹抽口烟袋:“从我们这里出去,再往西一里地,向北一拐,走到头,就看见城门了。”杨峥和赵毅道谢。

    几人正闲话,老婆婆和中年妇人端着饭菜走过来。杨峥忙起身:“叨扰了,我们耽误了你们吃饭,告辞了,多谢!”

    老爹忙说:“不打紧,你们也一起随便用点吧,我们山野村户,粗茶淡饭,没啥好招待的。”杨峥刚要推辞,赵毅的肚子很不争气的咕咕叫了起来。赵毅尴尬的摸摸头呵呵一笑,舒瑶笑起来:“五脏庙可不这么想。”

    那妇人道:“没事的,一起吃吧!”杨峥见推辞不过,只好坐下来。舒瑶转身到厨房拿出一壶酒,大大方方的坐在杨峥身边,给他们斟了酒,笑意盈盈:“尝尝吧!”

    赵毅没客气,端起碗一饮而尽,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个,我家大人每天都要从悦来客栈打一壶呢!”杨峥脸一红,伸脚碰了赵毅一下。

    舒瑶看着杨峥咯咯笑了:“谢谢你光顾我生意啊!”杨峥不言声,端起碗扒饭。舒瑶夹了一筷子鸡蛋放进他碗里:“吃菜!”杨峥慌着眼神,点点头。

    赵毅问:“大嫂,那家客栈是你家开的?”中年妇人道:“是我夫君在打理!”

    赵毅问:“你们为什么不住在城里呢?”

    妇人道:“跟着舒瑶姑娘学酿酒啊,我们家的酒这么好喝,全靠了舒瑶姑娘了!”

    舒瑶吃口饭,笑着说:“还要多谢你们让我住在这里呢!”

    赵毅很好奇:“舒姑娘不是这里的人啊?”

    舒瑶摇摇头:“不是,我喜欢四处逛。前年到了这里,让你们军中的兄弟们救了,又被李老爹收留住下来。我不会旁的,会一点酿酒,恰巧老爹家的李大哥开了客栈,需要酿酒的师傅,我就毛遂自荐试试,也是他们不嫌弃,一住倒快两年了。”说完咯咯笑起来。

    李家婆婆疼爱的眼神望着舒瑶,给她碗里夹了块肉:“我们是真喜欢舒瑶呢,你最好在这里找个婆家,住下来,一个姑娘家到处跑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呀!”

    李家嫂子说:“就是,别瞧着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好男儿也不少呢!”舒瑶眼睛润了一瞬,转而笑容可掬:“吃饭!”

    李家婆婆问杨峥:“这位大人,是新来的吧?瞧着眼生。”

    杨峥忙放下竹箸,颔首道:“是,刚到没几个月。”那婆婆细细打量杨峥,啧啧道:“是从大地方来的吧,瞧着白白净净的,穿的也不像我们这里的人。”

    赵毅接道:“我们从京城来。”众人“哦”了一声,李家嫂子笑道:“我说呢,这气度一瞧就不一样。”

    杨峥忙抱拳:“哪里哪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一餐饭吃的轻松随意。等吃罢晚饭,天色已晚。李家老爹借给他们一盏灯,舒瑶又拎了两壶酒送给杨峥。

    杨峥忙道谢:“改日再来专程道谢。”

    舒瑶朗朗的笑:“你这个人分明是个习武的,怎么也学那些酸文假醋的虚礼,这山上的野兔山鸡很多,你若要真的道谢啊,下次就拿只山鸡来吧!一路小心!”说完,关上门,进屋了。

    赵毅提着灯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说:“这儿的人真好,朴实也善良,是吧,大人。”杨峥若有所思,漫不经心的答应了声。

    过了几天,杨峥带着士兵巡山,下山的时候大家打了几只山鸡。他犹豫了一下,拎了一只,拐弯到了李老爹的小院。

    站在小院门口,他有点紧张,掸了掸身上的土,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刚准备敲门,小院的门开了,舒瑶从里面出来。杨峥的手停在半空中,差点敲在舒瑶的头上,舒瑶吓了一跳“呀”了一声,杨峥忙收了手往后退了一步。

    舒瑶愣了一下,看见是他,拍怕胸口:“吓我一跳,是杨将军啊,有事吗?”

    杨峥结结巴巴:“你…你…说的,要…要…要只山…山鸡。”说着将山鸡往前面一递。舒瑶张大嘴赶忙一接:“啊?我玩笑的,哪能真要你的东西啊?”

    杨峥看着明眸皓齿,轻灵秀雅的舒瑶,心波一漾,舒瑶对他说:“杨将军要进来坐坐吗?”未等杨峥答话,舒瑶冲着院子里喊:“杨将军送来一只山鸡。”院子里李老爹几人忙走上来,热情的将杨峥请到院子里。

    李家嫂子接过山鸡收拾去了,舒瑶漫不经心的伸出手,将杨峥肩上的一根杂草摘了去,笑了笑:“杨将军且吃了饭再走吧!”衣袖扫过杨峥的下颚,杨峥慌了神。

    舒瑶转身出了院门,李家婆婆叮嘱了一句:“路上小心。”舒瑶应了一声,走了。

    杨峥忙站起来:“在下也告辞了。”李家老爹说:“吃了饭再去吧,我家媳妇已经将鸡炖上了。”李家嫂子和婆婆诚意挽留,杨峥推脱军营还有事,急匆匆的走出李家。

    紧追了几步,就看见舒瑶在不远的前方。他犹豫了很久,还是没有勇气追上去,只在后面远远的跟着。他一路跟着舒瑶进了城,看着她走进悦来客栈,听见她朗朗的跟人打招呼:“李大哥,我来收酒钱。”

    杨峥嘲笑了自己一下,悻悻的转身回到府邸。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闭上眼睛,满眼满脑子都是舒瑶的身影,他懊恼的从床上坐起来,在屋里来回踱步,最后他问自己,莫不是自己寂寞太久了?

    杨峥从十一岁起跟在柴荣身边,见过美女无数,也有主动投怀送抱的,他从来也没正眼瞧过。萧璟然的妻子素素,柴荣的昭仪楚楚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美人,他也只觉得美而已,从来不曾为谁动过心。

    做柴荣侍卫时,很多的朝廷大员为了巴结他,也请他到风月场所逍遥快活。他逢场作戏,点到为止。

    在禁军的时候,兄弟们也总叫他去喝花~||酒,酒喝了不少,花一朵也没采过。他懊恼自己竟为一个以酿酒为生的乡下姑娘动心了。

    第二天,他顶着两个乌黑的眼圈,对赵毅说:“今日起,不用去打酒了。”赵毅纳闷:“大人,为什么?”

    杨峥一脸烦乱:“喝腻了!”说罢,一挥手走了。赵毅摸摸头,满脸的不解:“腻了?”

    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